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多么朴实的工人啊,李承乾怎么会忍心去祸害他们呢,所以在做了三倍的赔偿之后,李承乾一行转道去了养鸭场。
这里的鸭子是属于公家的,也就是属于农场的,而农场又是属于兵部的,李承乾也要弄的羽绒服装将来也是要给兵部用的,所以还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他来薅鸭子毛呢。
整整一个下午鸭子的惨叫声不绝于耳,长乐、林晓晓等几个姑娘家在看了第一只悲惨的鸭子被薅光了腹部的绒毛之后,便失去了再看下去的欲望,一个个纷纷离开,回到马车里去进行她们斗地主的大业,直到傍晚李承乾带着二十多斤的鸭绒回到马车上。
“哥,你就不能把这东西放到外面么?味道好大啊。”看着堆在车厢角落中的一大袋子鸭绒,长乐皱着眉头问道。
“外面?”李承乾看了一眼窗外,在自己的额头上拍了一下,打开车箱前面的一个小窗子:“苏猛,把这个放你哪里,不要丢了。”
“啥啊?”一直看路的苏猛疑惑的转过头,窗子的位置太高,他没有办法越过窗子看到里面的袋子。
“鸭子毛!”李承乾回了一句。
一路无话的回到‘兰若寺’,连夜招集人手,再次赶制出一件类似后世羽绒夹克一样的衣服,然后又把那些弄回来的鸭子毛塞进去,一系列的工作忙完之后,东面的天空已经露出鱼肚白。
“怎么样?搞好了没有?”李承乾睡眼惺忪,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问关于羽绒服的问题。
“殿下,已经好了,一定会不耽误您今天上朝的。”林晓晓红着眼睛说道。
因为怕耽误了李承乾今天上朝时使用羽绒服,所以昨天晚上一整夜的时间,都是她在监督催促着那些匠人在工作。
“弄好了就成,你还是先去休息吧,穿衣吃饭这种事情本宫自己来就好。”李承乾看着林晓晓红红的眼睛,有些心疼的说道。
“没有关系,妾身还能坚持。”林晓晓一边服侍着李承乾换衣服,一边说道:“等殿下去上朝了,妾身再休息也不迟啊。”
“好吧,随便你吧。”李承乾也知道,林晓晓不可能现在跑回去休息,不过好在小姑娘现在年轻,熬上一晚也没啥,他这个太子殿下不也是时常熬夜么,这种事情算不得什么大事。
一番洗漱,吃过东西之后,李承乾把刚刚制好的羽绒服套在身上,骑着长乐淘汰下来的破自行车带着杨雨馨出‘兰若寺’直奔太极殿。
只不过骑在车子上李承乾总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东西,但到底是什么却一直也没想起来,最后远远的看到耸立着的太极殿时,不由放弃了琢磨,既然忘了那就一定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就忘了吧。
太极殿的外面已经站了很多待着上朝的朝臣,见到李承乾骑着车子过来,纷纷点头致意,自行车这东西现在不是什么新鲜玩儿意,朝堂上这些老家伙的家里几乎都有那么几台,所以看李承乾骑也没有会奇怪。
到了大殿之前,自行车交给执金吾,李承乾套着羽绒服悠然自得的等着早朝的开始,然后,一颗黑黑的大头凑了过来:“小子,你几天没洗澡了?身上这是什么味道?”
“嗯,好像是有股子怪味,不过不像没洗澡,反道像是拉屎没擦屁股。”尉迟老货与程老货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不等李承乾开口,已经接过了程咬金的话头。
风天没洗澡?拉屎没擦屁股?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被说他一身屎味的两个老货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不过,在两个老家伙的提醒下,李承乾终于算是想起来自己忘了的问题是什么了。
该死的,那些鸭子毛根本没有洗啊,直接就塞进衣服里了,这特么能没有味道么?
鸭子脏不脏?这个不用问,谁也没见鸭子会打香皂洗澡,那么既然不洗澡脏不脏的问题还用问么?天天逮哪趴哪,也不管地上是什么,脏不脏?从打出生一直到现在半年多时间,每天屎堆也爬,臭鱼烂虾堆也上,脏不脏?
突然之间,李承乾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难怪自己会一身的屎味,这特么事儿整的,光顾着琢磨羽绒服保暧,忘了这东西要洗干净再弄。
可怜的大唐太子殿下醒悟的还是太晚了,原本就顶风臭三里的名声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坐实了,不用看别的,单看那些捂着鼻子,躲出八丈远的老货们就知道,现在的自己一定很臭,真的很臭!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32章 又有东西可分了
过得片刻,老头子临朝,所有人抖擞精神,晃悠着走上大殿。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内侍尖细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不等下面有人出来奏事,就看老李突然抽了抽鼻子:“这,这什么味道?怎么那么臭?”
唰,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李承乾的身上,就差没有伸手指着他的鼻子。
“太子,怎么回事?你这是几天没洗澡了?怎么像是……”考虑身份和地位,老李及时止住了话头,不过很显得,老头子也是想说有一股打屎没擦屁股的味道。
李承乾脸上全是尴尬:“父皇,儿臣这不是弄了件衣式的御寒衣服么,因为急着让您与诸公们看看……”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当初如果让人把这些鸭子毛洗干净了再弄成衣服,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尴尬的情况出现了。
“得,你可省省吧,让朕的军队穿这东西去打仗?几十万人聚在一起,怕是还没到战场就被臭死了吧?”李二摆手打断李承乾,捏着鼻子说道。
按说这老李也是死人堆里打过滚的人,不应该因为一点味道就表现的如此不济,可人总是会变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多年的皇帝生活总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某些习惯,李二又何能例外。
再有另外一点就是,李承乾是老李的儿子,这一对儿父子就像是天生的冤家一样,每天都在‘斗’个不休,李二嫌弃的表现更多的也是在和儿子玩闹,并非是真的厌恶。
朝臣们这么多年下来,也知道李二父子的习惯,对他们这种‘斗’法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自然不会因为老李捏着鼻子就以为他是真的厌恶李承乾,所以小李同志也并不怎么在意老头子的表现。
但是不在意归不在意,该说的话总要说明白,总不能将来道:“儿臣已经亲自证明了,这些鸡鸭的羽毛的确可以起到保暧的功效,所以父皇您不觉得我们在白叠子不够的情况下,可以一些羽绒服来代替棉衣么?”
“而且要制羽绒服就需要家禽,我们可以在漠北的草原上大批的饲养一些禽类,到时候收购这些羽毛,这也可以算是开发黄河以北的一条路子。”
“加大黄河北岸的畜牧业、养殖业的规模,让那些草原上的牧民都找到一条某生的路子,这样一可以稳定民心,不至于让那些突厥人以为我们不管他们;二可以改变那些牧民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慢慢的他们就会变成和我们一样的农耕民族。”
“我们可以派出专家组,去指导他们如何养殖这些鸡鸭,也可以指导他们如何去耕作,数量重多的棱堡,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再加上稳定的民心,把使漠北彻底归化将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李承乾啰哩吧嗦的说了半天,总算是把自己的想法一次全都说了出来,使得朝堂上再次陷入安静,除了大殿右侧的一群老杀坯依旧在打瞌睡之外,所有人都在琢磨着他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什么是专家组?”李二沉思了一会儿,沉声问道。
此时已经说到正事,老李再也没了玩笑的心思,脸上的表情也变的严肃起来。
“就是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一些兽医之类的,他们可以教导牧民如何发展畜牧业,如何减少牛马的生病几率,再比如一些精通种植的高手,他们可以去教导牧民如何发展农业,当然,教书先生也少不了,他们可以教导那些牧民懂礼仪,知廉耻!”李承乾扳着手指一件件细细的数着。
老李在贞观三年秋发动的北伐战争平灭了突厥,但却一直没有很好管理突厥的那块土地与迁徙到黄河南岸的突厥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归附的突厥人一直是有着颇多的怨言,觉得朝庭对不起他们,想要让他们自生自灭。
虽然李二的确有着让他们自生自灭的想法,但是如果有办法能让他们真的归附,老李也并不想真的把人全都搞死。毕竟大唐现在缺人缺的厉害,如果真的可以把这几十万突厥人全部弄训练好了,大唐也等于变相的增加了人口,就算是不用他们去种地,打仗这帮家伙总是一些好手吧。
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并不允许李二这么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突厥人心不定。
试想一想,谁会在家里老婆孩子都快要饿死的情况下去帮着一个奴役着自己家人的国家打仗?如果发给这些突厥人武器,只怕等不到第二天,这帮家伙就会起兵叛变逃回草原。
就在李二琢磨着李承乾所说的一切时,朝堂上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那些‘文能定国’的老家伙纷纷各执己见的展开了辩论。
当然,他们讨论的并不是李承乾的办法是否可行,毕竟不管是畜牧业也好,养殖业也罢,就算是农业那也是需要生产粮食的,这样一来就会有产出,而有了产出就有了利益。老家伙们争论的就是利益,这么大一块蛋糕,到底每一家应该分多少。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33章 试验
有东西分是好事,大家都喜欢,突厥有好几十万人口就在黄河南岸,这些都是劳动力,虽然不是免费的,但是散养的廉价劳动力也很招人稀罕不是么。
将他们放回草原,让他们在草原上从事生产工作,然后大唐或者说世家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去收购他们的产品,这是一件多么划算的事情?
世家在以往的互市上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利益可图,仅有的么一点点微薄的利益,经过五姓七望的瓜分最后也剩不下多少,所以他们现在急需的就是新的收入来源。
李承乾所说的这些等于是给世家提了一个醒,让他们从其中看到机会与曙光。
钱这东西有时候很不好赚,很多时候你不得不亲自下场去博弈,这个道理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朝代,不管是最开始的夏商周,还是现在的大唐,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你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只不过有些人技高一筹,获得的利益多一些,有些人其蠢如猪事倍功半。
“让让,都让让!”老程破锣一样的声音十分有特点,任何人不用看,离着三、五里都能知道他在说话。
“程老匹夫,你踩到老夫了!”
“无耻老货,斯文扫地!”
‘知识’与‘力量’的较量中,很明显‘力量’更胜一筹。
“陛下,老程以为太子说的不错,那些突厥人天天无所事事的在‘河南’瞎溜达总也不是个事儿,总得给他们找点儿活干,也省得他们闲(咸)的屁股冒油。”扒拉开众人的程老货站到人群最前面,大咧咧的说道。
“龌龊……”“低俗……”又是一连串的骂声传来。
当着皇帝陛下的面,屁股来屁股去的,有文化的老家伙们觉得程老货简直就是一个‘万人坑’。
“咋啦?你们有谁不拉屎啊?还是你们有谁拉屎是香的?老子说屁股怎么了?还不都是你们这些‘文化人’发明的,否则老子一直以为这叫‘脸’呢!”程老货转过头,瞪着一双牛眼,极不要脸的说着。
不过他说的也没啥错,中原大地数千年文化传承,汉字这东西还真就不是大字不识一筐的闲汉能发明出来的,而既然是‘文化人’发明的,那还有什么能用不能用?又为什么会被文化人耻笑呢?
当然,这些都是歪礼,除了老程没有人会真的拿出来当成理由来说。
“行了,都给朕闭嘴!”李二被这些嗡嗡叫的‘苍蝇’搞的头大,拍着说桌子说道:“想要讨论,你们就回去讨论,不要在朕的大殿之上讨论,讨论好了明天给朕拿个方案出来。退朝!”借着发火的名义,李二掩鼻而走。
真是太臭了,那‘羽绒服’完全就是道。
“我来看看!”老程一把推开救人的侍卫,盯着躺在地上人事不醒的小太监,看了一会儿,然后便学着刚刚侍卫的样子,一个嘴巴甩了下去。
“啪”“嗷……”
程老货的大巴掌那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么?可怜的小太监,刚刚被侍卫抽了几个嘴巴,人已经有了些意识,朦胧中再被老程这么一抽,整个人顿时就被打懵了,抱着脑袋缩成了一个圆球。
“醒了没?醒了就起来,跟老子说说,这衣服到底暧不暧和。”程老货先是洋洋得意的对一群人炫耀了一下自己的‘手艺’,然后又薅着衣领把可怜的小太监提了起来。
被老程一巴掌打肿了半张脸的小太监疼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不过看着眼前这个黑脸程大将军,却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只能口齿不清的说道:“喃,喃喝”。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34章 鱼饵
“难喝?难喝什么,丫的还没睡醒呢吧?”程咬金听不懂小太监说的是啥,瞪起眼睛又想揍人。
“他说的是暧和,你刚刚这一下差点把人家脑袋扇飞喽,吐字不清很正常吧。”柴绍把程咬金推到一边,将那个可怜的小太监救了下来。
“嗯嗯嗯,死地死地!”小太监半张脸肿的像猪头一样,连连点头,生怕老程再给他来上一下子。
不很显然,老程根本就不会和他一个小太监置气,见他说暧和,立刻老货就把目标转向李承乾:“我右武卫要三万套,小子,你看着办。”
“拿钱来!”李承乾把手一伸,手指搓来搓去,像是在算挂一样,今时不同往日,小李同志可不是当初那个刚刚当上太子,见到程老货就两股颤颤的时候了。
掌握着程小四‘命运与前余’的太子殿下,现在根本就不怕程老货,在他这里受了气,也不起回头找程小四的麻烦,看看到最后是谁吃亏。
“钱?没有!”程老货把头一摇,无耻之极的说道:“老夫右武卫是皇帝陛下的右武卫,想要钱,找你父皇去。”
这特么叫什么话?老程无耻之尤的言论引得从人纷纷侧目。
虽然理论上说李二是富有四海,但他却不是傻子,右武卫的军费早就已经发给他们了,怎么可能再给他一份买衣服的钱。
“说了半天还不是没钱!”李承乾早习惯了老程的无齿,后面那半句只当没有听到,鄙视的一番之后对在场的一群老货说道:“羽绒服,重量轻保暧程度极佳,所用的材料也是被百姓弃之不用的家禽羽毛,和棉衣相比,其价格有着绝对的优势,对吧?”
众人摇头,截止到目前,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除了知道羽绒服这东西臭的很之外,对其他功能完全就是一无所知,李承乾说的到底对不对,更是没人知道。
“承乾,你就说说,你到底想要干啥就行,这么多叔伯都等着呢,你就别在那里吊人胃口了。”打发了小太监回去找御医看看伤,柴绍走回到李承乾身边。
“我打算成农垦兵团,当然这个兵团并不是十六卫那种兵团,这里所谓的兵团是指进行军事化管理的意思。”李承乾随意的在一棵上折下一根树枝,在地上几下勾勒出一幅大唐疆域简图,然后戳着黄河以北的大片大域说道:“各位请看这里。”
“你这图画的不对吧?这里现在是薛延陀,还不是我们的。”程老货站在一边开始挑毛病,其他老货纷纷点头,魏征等人则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李承乾,似在猜测他的打算。
而李承乾却是满不在乎的摆摆手:“这并不重要,反正迟早还不是我们的,现在大家领会精神就好。”
嗯?迟早是我们的?难道这小子拿下大半个西域竟然还不满足?现在又惦记上薛延陀的那块地了?众老货面面相觑一时不时所言。
“这里地域广阔,又一马平川,远比中原地区的地势要好,本宫以为完全可以开发一下,搞一几个大型农场,诸位认为如何?”继续戳着图上黄河以北的那片地区,李承乾淡淡说道:“那里有大量的劳动力,有大量我们需要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用三年时间去开发它,等到开发完成,我们就有无数的资源可以挥霍。”
“承乾,你是不是想的多了?”长孙无忌围着简图走了一圈,犹豫着问道。
李承乾知道,长孙无忌指的是在北边建设农场,将来会面对薛延陀的进攻,对那里进行投资的话很可能会颗粒无收,最后连投入的那些东西都收不回来。毕竟薛延陀也好,突厥也罢,他们都是游牧民族,想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事在人为嘛,总好过让那些突厥人每天无所事事的晒太阳。”兼任着东宫兵马事的杜如晦却并不认为李承乾说的有什么对,老家伙聚精会神的盯着地上的简易地图,把话说了一半之后就停了下来。
“哎我说老杜,你道是说啊,你这话说了一半不上不下的,这不是吊人胃口嘛。”尉迟恭静静的听了半天,发现老杜竟然真的没打算继续说下去,不由有些着急。
“此事需要仔细考虑,老夫只是说这件事情有可操作性,但是具体的却还要再想想。”杜如晦意味莫名的看了李承乾的眼,随口敷衍着老尉迟。
打从一开始李承乾针对世家下手的时候,他的一切计划就是在北方草原,现在再一次打起草原的主意,某太子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不问可知。
所以即便是在草原上大唐并不能获得足够的利益,但在其他方向,李唐皇室却依旧可以获得很多隐形的利益,这种利益很隐晦,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被人所查觉,但是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当事人就会面临致命一击。
是夜,老头子的甘露殿,除了李承乾没有到之外,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柴绍、李靖等一些人几乎一个不差的齐集一堂。
“怎么样,你们下午商量的如何了?有探出什么口风没有?”李二抱着茶杯吸溜着茶水问道。
“陛下,臣等愚钝,不知殿下深意,不过却十分赞同殿下在北方发殿农场的建议,而且对于兵团式的说法,臣等觉得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办法。”杜如晦第一个开口接话,作为老李的身边的第一谋士,老梅的作用无可替代。
“哦,何谓兵团?克明仔细说说。”听到杜如晦说到‘兵团’两个字,李二的瞳孔不自觉的缩了一缩。
“哦,回陛下,据太子说,这兵团就是由军方派人,以军事化管理农场,所有人都要完成基本的军事训练,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而不是打仗。”杜如晦说的十分隐讳,但只要是个人就能听出来,他的言不由衷。
“有基本的军事训练,将来是否可以独立成军?”李二问起了问题的关键。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35章 愿者上钩
“当然不会独立成军,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军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一个兵团由一个退役的校尉带着几个什长之类的基层军官负责,其它的都是些突厥百姓,就像咱们现在的农场一样。”面对脸上满是疑惑的马周,李承乾如是说。
“可是,可是兵团……”马周依旧在为李承乾所说的‘农垦兵团’耿耿于怀。
“兵团而已,如果我不起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子,那些世家怎么可能会上钩呢?”李承乾轻啜一口刚刚冲泡好的茶汤,邪邪一笑。
“兵团后面的意思竟然是这个么?”马周苦笑着问道。
老李把这个原本属于李承乾嫡系的马周派过来,特地为了询问李承乾关于‘农垦兵团’的事情,结果得到的答复竟然是给五姓七望设下的一个诱饵。
“老马,你是我当初提拔起来的,有些话我也不瞒你,你觉得手中没有兵权的世家,为了一个兵团肯付出多大的代价?”调侃的话说的差不多了,李承乾的脸色变的严肃起来。
“臣不知道,不过若臣是世家家主,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拿到一个兵团的名额,毕竟手里有兵心中不慌。”马周认真的想了半天,最后说道:“可是若是世家将来知道上当了怎么办?殿下又要如何处理?”
“处理什么?我又没干什么,我只是建议弄几个‘农垦兵团’而已,也没有求着他们来抢名额,一切都是他们自以为是罢了。”李承乾摊手说道。
是的,这就是他费尽心思,搞得满朝庭鸡毛鸭血乱成一团的根本目的——放诱饵!
有三万人编制的‘农垦兵团’,一组建就是十多个,就连李二都感觉到了威胁,其他人自然很难想到‘农垦兵团’只是一个名字,根本没有实际上的军事配给。
除了锄头、犁杖、耕牛、种子,‘农垦兵团’唯一能和军事挂勾的也就是从军队退役的农场场长。甚至就连农场场长也是从‘獠牙’或者玄甲军退役的,根本就不会听从世家的任何与军事有关的安排。
所以说关于‘农垦兵团’本根就是一个骗局,一个引世家上钩,让他们拿出无数好处来换取一个对他们根本没有一丝实际作用的‘东西’的骗局。
李二事后听到马周的回报之后,也有些傻眼,这特么可是一举骗尽天下人的行为,亏得李承乾这小子敢下手,若是将来五姓七望、山东士族反应过来,不知道会不会把恨不得把他给‘生吞活剥’喽。
不过李二很喜欢这个主意,能一举把所有世家都坑一次,这种机会十分难得,就算现在李承乾打算改变主意,老头子也根本不会同意。
三天之后,新出版的大唐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消息《关于组建北疆‘农垦兵团’的若干事宜》,其中阐述了黄河以北地域广阔,适宜进行畜牧业、养殖业,农业开发的论点和论据,其中参杂着工部、民部等与农业有关的‘专家’评述。
1...217218219220221...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