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这特么是气度么?这很丢脸好不好?谁家见过太子良娣或者说太子侧妃天天拖着两把斩马剑满宫里溜达的?哪个后宫的妃子不是老老实实在宫里做锈活儿,为毛偏偏他闺女就像个女疯子一样到处乱窜。
可是这些话李承乾能说么?看着老程那副不要脸的样子,他觉得这话还是烂在肚子里吧,否则这老货还不知道怎么得意呢。程家人脑袋就是这么轴,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否则老程当年也不会在劫了皇纲之后,还非要报上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把同伙的名字也一同出报出来。
与老程闲扯了几句,然后李承乾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又去拜见了苏檀和孔老头,让这两个老家伙充份的满足了虚荣心之后,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跑回到自己的位置老老实实的站好,再也不敢出来得瑟。
“承乾,今天怎么有兴趣跑来上朝了?温柔乡待够了?”李孝恭调侃的声音从身边传来,怎么听都有些不是味道。
“王叔,这次出征有您么?我可是听说,十六卫去了十三卫……”明知道出征的名单里没有李孝恭,李承乾依旧如此问道。臭老头儿竟然调侃自己,那索性大家一起玩完,来个两败俱伤。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86章 安排(下)
李孝恭臭着一张脸不再说话了,一直到了大殿上,都没有再理会李承乾,看样子是郁闷的够呛。
如今东征已经定局,高句丽作死的行为连出兵的理由都直接送给大唐了,可见东征讨伐高句丽那是天意使然,若不出兵才是
李二坐在高高的御阶之上,精气神那是高的不行,整个人全身上下满是战意,和前段时间上朝时蔫蔫的表现一比,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玄龄,粮草、物资可有齐备?大军出征后勤十分重要,莫要误了事情。”不等执事的太监宣布早朝开始,李二就第一个开口了,而且第一句话就和东征有关。
“陛下,粮草物资正在进行二次清点,不日便可运往边境。”老房当年就跟着李二打了不少的仗,押运物资、粮草也不是第一次了,自然不会在这方面有什么差错。
“无忌、克明,军械呢?”
“陛下,出征的十三卫人马军械已经经过检查,没有任何问题!”长孙无忌走出朝班应道。
“好!”李二点点头,将目光转向殿下众人,扫视一圈之后说道:“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靖,朕欲亲取之,不遗后世之忧,望尔等众志成城,同心协力……”。
“臣等遵旨!”出征之事已定,自然不会再有反对的声音。
武将一侧更是一个个红着眼睛等着老李那一句:三日之后,校军场点兵出征。
不过此间却有两人早就已经踏上征途,一个是统领水师的张亮,此时这家伙已经带着他的五百假子(干儿子),着,脑中想到的却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嘶……”老头子听完李承乾的解释,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特么是绝户计啊,完全就是把高句丽一分为二,摁住一头往死里揍的节奏。
不过,似乎这个主意还真是不错,想到了马訾水的位置,李二突然觉得李承乾的这个想法的确有些可取之处。其中最大的优点在于如果今年拿不下辽东,完全可以休养一冬接着打,而不用在乎之前的战果前功尽弃。
“太子此计虽然不错,然我水师现在已经尽去辽东,何来偏师?”候君集到底还是兵部尚书,李承乾说的这些他也有权过问。
而且松州之战老候与李承乾有过很多次的接触,也知道自己能去松州是这小子举荐的,所以心里对这个刚刚成年的太子抵触的情绪多多少少的淡了些。
至于说当初为什么这小子处处针对自己,老候目前只能认为是自己长的太帅,把这小子给惊到了,所以才会那么做吧。
“偏师当然有,不过想要调回来却需要一些时间。”李承乾眉毛一挑说道:“难道大家都忘了去南海维和的那支舰队了么?独孤青云这几年在南海可是立下了赫赫威名,海战不知打过多少,把他调回来与高句丽水师一战不是正好?”
“青云么?”时隔这么多年,李二几乎快要把他当初的那个护卫给忘光了,现在被李承乾一提,立刻想了起来,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怀念之色。
李承乾接过老头子的话头:“不错,现在独孤青云可是在南海闯下了‘海龙王’的绰号,想必一条小小的鸭绿水,应当难不倒他吧。”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87章 ‘挥泪斩马谡’
东征高句丽事关重大,不得不慎重考虑,尤其是在李二亲征这样的情况下,更是任何差错都不允许出现。
所以李承乾提出的问题,再一次被反复的推敲了十几次,最后由李二拍板定论,调独孤青云回来入鸭绿水。
围三阙一和关门打狗,李二选择了后者,在李二眼中,尽最大努力消灭高句丽有生力量才是最关键的。
至于说高句丽军队的抵抗意志,在伟大的大唐皇帝眼中,那并不算什么,最好高句丽人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这样把高句丽的可战之兵都消耗掉,战后的高句丽才会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
李承乾从早朝回来,先是安排人去情报科给远在南海的‘海狼’发调令,接着就是带着双胞胎兄弟和夜魅、杨雨馨出去,他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给这两个姑娘上上课,让她们知道将来在高句丽要如何与大军配合。
而之所以没有找老崔去通知独孤青云,主要是李承乾怕引起老头子的猜忌,特么这边刚开完会,那边身在南海的军队就动身出发,不管怎么想这都有些不合逻辑,一个不好老头子以为自己有什么造反的心思,那就不美了。
长安西市,一间不起眼的小店,李承乾等人围坐在一起,彼此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喝着茶水,直到酒菜都上齐了,作为主人的李承乾这才拿起酒坛,亲自给两个姑娘倒上一杯酒:“来,我敬你们!”
“殿下……”杨雨馨眼圈红红的,似乎有很多话想要说,但却不知从何说起。
“什么都不用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考虑,但错了就是错了,本宫不会因为你们是我身边的人便徇私,相信其中的道理你们也都明白。”李承乾摆手打断杨雨馨,端着酒杯说道。
更深的意图李承乾没有办法对两女说明,因为如果这两个女人如果对他没有什么意思的话,考虑后宫多少显得有些自作多情。
“谢殿下!”夜魅却没有杨雨馨那么多愁善感,江湖儿女本就不在乎这些,李承乾敬酒她就喝,根本就不考虑什么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她是一个沉闷的人,根本就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不管是误会也好,忠心也罢,就像李承乾说的,错了就是错了,再怎么说也是无用。
“‘六组’在高句丽的接头人会去幽州那边接你们,不过人心隔肚皮,你们也不要完全相信他,一切都要自己留个心眼儿,明白么?”三杯酒下肚,李承乾再次开口嘱咐道。
“殿下在长安也要注意身体,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休息,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杨雨馨已经在李承乾身边待了四、五年时间,除了第一次因为擅自作主被训斥了之外,她自认眼前这个少年并没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
从一个纨绔手中把自己救下来,然后又把自己安排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可以说自打贞观四年之后,东宫之中完全就是她的一言堂,单就这份信任来说,足以让她感动与自傲。
“多注意自己的安全吧,身在异国有什么事情多问问小夜的意见,她的江湖经验比你多,有事情的时候最好听她的。”
“另外,你们在那边不要过于深入高句丽领土,很快鸭绿水就会被‘海狼’阻断,如果你们过去了那边,再回来怕是有些困难。”
真正到了需要分别的时刻,若说李承乾没有什么伤感的情绪那是扯淡,两个千娇百媚的女子,跟在他身边若干年形影不离,现在要远走异国,他的心即便是石头做的,怕也是要热上一热。
当然,如果换成男的,很可能李承乾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就像当初吴辰离开,他根本连送都没有送过,光头王更是如此,他竟然连光头王是啥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一顿饭,从晌午一直吃到晚上,直到小店将要打烊,几人这才从里面出来,又同行了一段路之后,在西市的坊门前各道一声珍重,便分成两个方向各自离开。
此一别,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有可能是最后一别,套用一句江湖老话,那便是相逢于江湖,相忘于江湖!
李承乾在走出一段距离之后,曾默默回头为两女送行,只是见到的却是两个女子憔悴的面庞,在那一瞬间,他甚至想要把两女留下,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心中的那份不舍。
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受到惩罚,李承乾一直在心中这样对自己强调着,作为一个上位者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有心软这样的毛病,所以他必须改掉这个‘习惯’。
双胞胎兄弟站在李承乾的身后,他们可以感觉到李承乾心中的那份煎熬,但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将两个明明是为了他好的女人赶走。
最终,还是天佑首先开口:“殿下,为什么要让小夜姐和小雨姐离开?您分明是不想让她们走的。”
“天佑,你不懂的,这件事情很难解释,有时间你去问问小白吧,她会告诉你们的。”李承乾看着两兄弟眼中的迷惑与不解,很满意他们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心思。
“师姐么?她哪里明白这些东西,不欺负我们两个就是好的。”说到小白,天佐、天佑立刻一肚子的牢骚。
“哦?她欺负你们了?”李承乾并不想与双胞胎兄弟过多的提起自己对两个已经离开女子的感情,正好借着小白岔开了话题。
“师姐在城里买了一处房产,却不雇人去收拾,每天都拿我们两个当苦力,天天累的我们拽着狗尾巴上炕。”李承乾的耳边响起了天佐、天佑的立体声混响。
隔了这么长时间,这两兄弟同时说话说习惯虽然改了些,可一旦情绪激动的时候,便会再次同时开口。
“是么?原来我学礼仪的那段时间你们两个天天消失,便是去给你师姐收拾房子去了?不过,她一个人住在长安,买房子干什么?难道是有情况?”李承乾十分八卦的问道。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88章 未雨绸缪
“能有什么情况,还不是给伯父准备的,这一次等西域军团回来了,估计伯父也会回来吧,到时候总要有住的地方,师姐就提前买了房子,抓住我们兄弟有一搭无一搭得收拾,反正又不着急。”天佐、天佑垂头丧气的说道。
“这样啊,那你们以后每天中午之前可以放假了,本宫不需要你们陪着。”李承乾走在前面,听着两个兄弟唠叨,回头体谅的说道。
听到放假,双胞胎兄弟脸色一白,急声说道:“啊?别,别啊殿下,我们还等着您救命呢,您给我们放假我们就没活路了。”
“就这么定了,你们两个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去干点活也好,总好过天天无所事事陪着我瞎转悠。”李承乾毫不在乎兄弟俩的苦苦哀求,脸上带着淡淡的忧伤说道:“小白一个人在长安不容易,你们两个可以说是她最亲近的人,若你们都不帮她,却要让人笑话了。”
“这……,喏!”还想要说些什么的双胞胎迟疑了一下,终于没有再找借口,看样子应该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闪过一丝愧疚。
回到东宫,李承乾一个人躲到自己的‘老宅’——‘兰若寺’,坐在空空如也的书房中默默发呆,脑中时不时闪过当初与夜魅、杨雨馨之间的点点滴滴……,是夜无眠!
第二天李承乾再上早朝的时候发现人缺了不少,而且都是武将,不问可知这些人应该全都在整顿兵马,为过几天的出征做准备。
一连数日早朝,大殿上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连长孙无忌都没了影子,此时的早朝已经没了甚么味道,每次都是匆匆数言之后老头子便结束议事走的不见踪影。
那些世家代言人也变得分外忙碌,一个个的在没事的时候就到处乱窜,看样子应该是在商量如何在高句丽之战后多占一些好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说来为时过早,李承乾也不想打消这些人的积极性,好不容易把他们远征辽东的兴趣调动起来,若是因为他几句话在给打消了,老头子非拨他的皮不可。
而且倭国使者也快要到长安了,这些人还需要他去见见,毕竟他还肩负着挑动倭国内乱的差事,这是大事万万马虎不得,等打完高句丽下一个目标就是倭国,不算计好可不行。
老头子还惦记着倭国的银矿呢,若是这件事搞不定将来怕是要落埋怨。
想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李承乾出溜到了老头子的甘露殿,探头探脑的私下寻么。
“来了就进来,鬼鬼祟祟干什么!”正在批折子的李二看到门口人影乱晃,便猜到是李承乾。
因为除了他,根本没人敢在他的门口乱转,毕竟谁也不想背上一个窥伺的罪名,也就是李承乾这小子没心没肺的敢这么干。
“父皇,儿臣这不是看您在忙吗,一时没好意思进来。”李承乾嘻皮笑脸的进了老头子的书房,选了一个距离老头子不远不近的位置做好。
“说吧,是不是为倭国的事情?”李二看了一眼李承乾,胸有成竹的问道,似乎料定了李承乾的所图。
“父皇料事如神,儿臣佩服!”李承乾露出一个恭维的笑容,随后又扯了几句闲篇儿:“父皇,儿臣希望得到一份授权!”
老头子没有说什么,就那么静静看着李承乾,似乎在等他继续说下去。
“父皇,若儿臣所料不差,倭国应该已经乱起来了,我们必须保证他们能持续不断的打下去,只有倭国一直乱,我们将来才有机会插手。”
“否则在他们没有打出‘仇恨’之前若是没有打下去的动力,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达成和解,这样我们就没有理插手的理由了。”想着大堆大堆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放在仓库里生锈,李承乾就觉得一阵心痛。
现在的大唐不比以往,有了新式练钢法,有了水压机,很多钢铁制品已经不像以往那么精贵。一些装备生产出来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正巧赶上大换装,为保证装备的统一也就淘汰下来了。
这些淘汰下来的旧装备,一些绢甲、腾甲之类的东西若是不抓紧时间把它们卖出去,时间长了很快就会烂在仓库里面,这是缺钱缺的恨不能抢国库的李承乾无法忍受的。
所以他才会跑来找老头子,打算拿个批条,把那些积压的淘汰装备全都卖掉。
当然,他也可以继续让将作监保持以往的产量,以供应倭国,但钱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少,如果能多赚一些总是好的。
“为什么你一直在把装备卖给倭国?你就不怕养虎为患?”老头子和李承乾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不认为李承乾有造反的心思,但却无法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把东西卖给倭国。
“父皇,现在倭国人傻钱多,不卖他们卖谁啊?而且您真的认为那些矬子是‘虎’么?”李承乾摊了摊手,脸上露出比较奇怪的表情:“这些家伙现在连猫都算不上,他们太弱了。”
后世的虎狼一样的小鬼子,在大唐的时候的确连猫都算不上,为了从大唐学习先进的科技,他们不断的派人到大唐来,或偷,或抢,或装孙子,总之不计一切代价的想要从大唐获取他们需要的东西。
不过可惜的是历史在某人来到大唐的那一刻发生了改变,大唐变得不在那么和善,在某些人的影响下,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霸权主义不断在大唐发酵,只等在未来的某一时间爆发。
在这样的情况下,倭国小矬子再想如历史中记载的那样,不断从大唐获取很进文化技术已经是难上加难,书籍一类的东西除了佛经和道家典籍,其他东西他们连一个字都拿不回去。
至于技术更是如此,别说先进的生产工艺,就算是铁匠打一把菜刀,倭国人如果想要看的话,也要首先向县里递交文件,然后再报到京兆府、礼部、太子东宫……,等批下来,倭国人已经回国好几个月了。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89章 大军出征(上)
不管倭国是不是猫,老李至少在倭国人傻钱多这一点上与李承乾达成了共识,想想那些被淘汰下来堆在仓库里发霉的装备,李二毫不犹豫的给李承乾批了条子。
“父皇,还有件事儿,您觉着……,我的意思是,您觉得我们教教倭人如何打仗怎么样?”拿着老头子的批条,李承乾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一些靠谱不靠谱的主意不断冒出来。
不过看着老头子‘你有病’的眼神,李承乾最后还是识趣的闭上的嘴,也觉查到自己的主意有点那啥。
倭国那帮孙子一个个贼特么坏,如果学会了怎么打仗,将来怕是真有养虎为患的可能。
不过,多好的机会啊,可以理直气壮的派人进入倭国,训练他们的军队,明里暗里的影响他们,然后再让他们帮着大唐去打仗,道:“殿下喜欢么?后面还有,妾身再去给您装上一碗吧。”
“别,先不用了,一会儿还要去母后那里,还是不要吃太多东西,要不然去了母后还是要让我再吃一顿,那样就会被撑爆的。”李承乾随意找了一个借口,把长孙皇后拉出来做挡箭牌。
反正他现在是宁可去听老妈的唠叨,也不想再吃一口甜到齁的红枣莲子粥,否则李承乾怀疑晚上自己还能不能说出话来。
所以,回到丽正殿仅仅待了一刻钟的时间,李承乾再次逃了出来,骑着车子去长孙皇后那里逗了半天的兕子,直到天黑才再一次回到东宫。
“太子哥哥回来了?”这一次遇到的是程小四,小丫头熠熠的目光中闪着莫名的光芒,略带英气的清秀面孔上带上邀请的神色。
食髓知味么之是?李承乾叹了口气,芙蓉帐中春光虽好,可是再好的身子骨也架不住这夜夜春宵。
“回来了,怎么还没有去休息?”躲过程小四邀请的目光,李承乾顾左右而言它的问道。
“在等着太子哥哥嘛。”程小丫头嘟起嘴。
“一会儿早些睡吧,明天父皇便要点兵出征,我还要去校军场送行,今天晚上不陪你们了。”李承乾又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拿老头子把自己的小老婆给挡了回去。
可怜的小兄弟,能休息一天就休息一天吧,至于明天怎么回事儿,到时候再说好了。
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李承乾在书房中窝了一缩,第二天天不亮便在双胞胎兄弟的提醒下,早早爬了起来,洗漱之后饭都没吃就离开了东宫。
日头渐渐升起的时候,李承乾的出行队伍已经到了城外的校军场,下车之后入眼所见,瞬间就被庞大而又壮观的场面给惊呆了。
借用一位小品名家的话那就是红旗招展,彩旗飘飘,所有需要出征的十三卫,各出一府人马把校军场挤了个满满当当。
上了前面的观礼台,立刻看到个身战甲的老头子正傲然立于台上,左右两侧则是十六卫大将军,一个个腆胸迭肚,挤眉弄眼的站成两例。
一群老杀才,见惯了风风雨雨,却从来没有见过皇帝御驾亲征,这次能有机会再次和李二一起出征,一个个自然是喜不自胜,纷纷感念当初南征北战的目子。
当然,这些老货们更多还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看着下面的连天战旗,一个个激动的同时,也在为今日之盛举感到兴奋。
高句丽,蕞尔小国却屡屡犯边,今日大军云集,不日便会重兵压境,且看那高句丽荣留王高藏武如何应对。
当然,高句丽并不是最尔小国,以上想法仅仅是想想罢了,充分体现了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含义,真正要打的时候还要是小心谨慎,一群打老了仗的老杀坯们在这一点上还不需要别人来提醒。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90章 大军出征(下)
“承乾,过来!”看到李承乾过来,李二十分满意的点点头。
不为别的,只为因为他也是穿着铠甲来的。
不过和李二与众武将略有区别的是,李承乾的铠甲是板甲,而且上面满是锋利的倒刺,看上去战斗力如何先不说,单单那架式就显得十分唬人。
随着李承乾的动作,暗金色的铠甲在朝阳下像熠熠生辉,倒刺上闪动的寒芒也证明它并不是一件样子货。
“哐哐哐……”沉重的脚步声敲打在众人心口,代表着它的份量。
程咬金这个老家伙中间试图表现一下,不过看着铠甲上锋利的倒刺,老货最后放弃了拍上一把的举动,只是眼中那份‘羡慕嫉妒恨’怎么也掩饰不住。
“父皇,儿臣来迟!”好不容易走到老头子面前,李承乾先是长长出了一口气。
研究署的那帮家伙,李承乾现在对他们是又爱又恨,这帮该死的家伙,听说要给太子打造战甲,竟然用了比平时多了一半的材料,以至于他的战甲比别人的都重上许多,安全的同时,走起路来可是费老鼻子劲了。
“总算是还没有误了时辰,且到一边站好,回头再说!”皇帝陛下脸上无悲无喜,淡然吩咐了一声,随后便将目光转向校军场。
多久没有出征了?五年还是十年?虽然每年都会检校军队,可是那毕竟不是真正的出征,胸中有猛虎的李二这几年感觉自己快要被憋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