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当然,松赞干布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付出,回高原的代价也远不止打下天竺这么简单,但这一切都是后话,需要等到天竺真的被打下来的那天之后再说。
“太子殿下,您真的放心让我们走么?就不怕我们在路上……”禄东赞知道李承乾一直强调松赞干布是什么意思,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问出了这个不该问的问题。
“事实上我并不放心你们,不过我知道你们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高原上的生活太过艰苦,所以你们才会不断的想着扩张,现在我给了你们这个机会,同时也给了你们有力的支持,这样的情况下,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理由选择背叛自己的誓言。”
“中原有一句成语叫‘求同存异’,我想这句话应该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状态的真实写照,而且你不要总是在心中对大唐报着一种仇视的态度,换个角度想一想,似乎对大唐发起挑衅的是你们,发动进攻的还是你们,有今天这样的结局也不是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李承乾占领道德至高点的一番话说的鞭辟入里,让人无法反驳。
禄东赞听完李承乾的一番话之后,也陷入了沉默,半晌之后才叹了口气说道:“唉,是藏国公太心急了,微臣当初也劝过他,不要对大唐发起进攻,但是……”
“这没什么,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改正!”
对于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吐蕃大相,李承乾身为一个有着收集癖的穿越众,如果能将这个人收归手下,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他才会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会见禄东赞,与他讨论事情的对与错。
“臣愚钝,请殿下明示。”禄东赞皱了皱眉,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想要说什么。
因为作为大唐太子,根本没有必要与他一个吐蕃的败军之将讨论这些东西,他只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吐蕃人为了生存下去,便一定会按照要求去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慢慢领悟吧,此去天竺山高水长,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本宫的话,想通了就去找薛仁贵。”李承乾站起身,笑着结束了与禄东赞的对话,并且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迷。
若禄东赞真的有心归顺大唐,那么他一定会想清楚李承乾为什么会有心情与他聊这么多有用没用的东西。
但如果禄东赞的心中只有仇恨,那么他就会陷入迷惑之中,永远不会知道这是为什么,即便他能够想到李承乾是想要招揽他,作为一个心中满怀仇恨的人,他也会对这份招揽不屑一顾。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就是李承乾对于禄东赞的态度,虽然他有着对古代名人的收集癖,但这并不在代他可以无限制的迁就。
而且像招揽这种事情,李承乾也怕被卷了面子,万一他当面提出来之后,被禄东赞否决的话,这多多少少有些丢脸。
李承乾不是李二,他没有李二的那份心胸,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某太子对于面子的重视程度,甚至远高于大唐皇帝李二陛下。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06章 无意间引出的问题
第九零四章
人都说三岁看老,这话说的其实一点不假,李承乾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去,否则他就认为自己对不起自己领的那一份俸禄。
李承乾咂了咂嘴,看着老杜半天没有作声,心中在为自己要不要妥协纠结着。
杜正伦则是毫不退缩的与他对视着,似乎只要他不上朝,便要继续纠缠下去,而且还要找他老子告状。
“唉!杜侍郎,你可知道,本宫这病是心病,非药石所能起效的,即便是御医看过又能如何?父皇若是知道了,怕是也会牵扯他老人家的精力,徒增烦恼罢了。”对视看刻之后,李承乾语气一软,换了一种说法的方式。
“心病?殿下有何心病?可否说与臣知?”杜正伦的心奇心被勾了起来,或者说他想看看李承乾到底打算用什么法子继续拖延不去上朝也可以。
“杜侍郎可知逃民?”李承乾再次叹了口气,随随便便找了一个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出来。
逃民,按现在的理解,可以算成是没有户口的人,在古代很多人为了逃避徭役或者高额的赋税,或是投奔高门大户,或者逃遁进山,躲过了人口普查,却让自己变成了黑户。
这些人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自己的房产,属于他们的自己那一条烂命。
因为一无所有,这些人大多从事一些低贱的工作,或者是将自己卖给大户做一个没有自由的仆役,当然更多这样的人变成了社会上的毒瘤,拉帮结派,打家劫舍,可谓是无恶不做。
杜正伦虽然说是一介文官,不过却也清楚逃民带来的危害,此时听李承乾提起不由怔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臣知晓!”
“杜侍郎知晓便好。”李承乾面现愁容,长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那么杜侍郎可知道我大唐有多少逃民?”
“这……”杜正伦被问的哑然,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刁钻,若是知道有多少逃民,怕是早就已经把这些逃民变成顺民了,怎么可能还有逃民这个称呼!
“本宫统计了一下,这个数字大概在八十万户左右。”李承乾并不指望杜正伦能够回答出自己的问题,直接给出答案之后看着杜正伦说道:“我大唐在册人口有多少?四百多万户吧?现在竟然有八十万户不在户籍,你说本宫如何能不揪心,如何能没有心病。”
杜正伦这下傻眼了,八十万户逃民啊,就算按照一户有三个人算那也是两百四十万人,更不要说大唐一户并不止三人,真要统计,三百万人总是有的。
大唐竟然有三百万人不在户籍,这个数字不断杜正伦听了有些傻眼,就算是提出问题的李承乾也有些傻眼。
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殿,殿下,臣,臣是否可以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呆了半天的杜正伦结结巴巴的问道。
相对于三百万人口,李承乾几天不上朝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若是能把这些人全部归籍,就算是一年不上朝又能如何!
“怎么来的?民部那边有资料,杜侍郎可以去查,看看前隋有多少人口,打仗死了多少人,现在大唐有多少人,加加减减算一算自然会有结果。”
在这个问题上,李承乾自然不会撒谎,这个数字也是他某段时间闲着没事儿,在户部找资料的时候无意之间算出来的。不过当时的他脑子里并没有意识到人口的问题,所以便给忽略了过去。
话说到这里,杜正伦已经信了七、八份,知道李承乾统计出来的数字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老杜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去查一查。
至于说上朝一事……,去他的上朝吧,在这个人数没有统计清楚之前,老杜自己也不打算去上朝了。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07章 新的蜕变
杜正伦一脸深受启发的样子,八十万户逃民,三百多万人口,如果能把这些人全部找出来登记造册,那么对于大唐来说,完全可以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三百万人口可以开垦多少土地?又可以缴纳多少赋税?大唐律规定,唐人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岁为丁,六十为老。
这些人里面凡丁及男十八岁以上这,皆有八十亩口分田,以及二十亩永业田,老者为四十亩,寡妇、妻、妾则为三十亩,凡户主加二十亩永业田。
这样新开出来的土地按三百万人,人平均五十亩算,那就是一万万五千万亩地。
杜正伦感觉自己已经快要疯了,扳着手指算来算去怎么也算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会缴纳多少赋税。
而且人多了并不全是赋税的问题,大唐执行的是租庸调,这里涉及到的事情远比单单一个赋税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比如服兵役的问题,比如出劳力修桥修路的问题。
想到最后,杜正伦魔症了一样,竟然连告辞都忘了,踉踉跄跄的离开李承乾位于丽正殿的书房,念念有词的离了东宫,去找与他一样留在长安的虞世南、姚思廉研究逃民的问题去了。
“殿下,这杜正伦未免太过无礼了吧?”因为夜魅与杨雨馨的离开,李承乾将自己的跟班换成了苏猛,这家伙性子直,看不惯的东西就要说,杜正伦进来不通报,离开不请辞的行为在他眼中自然是极不顺眼。
“收起你的嘴脸,去外面守着,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来。”李承乾瞪了苏猛一眼,最讨厌他这种马后跑,真要是忠心护主,丫刚刚就应该直接把杜正伦给踹出去。
李承乾开始怀念夜魅了,如果那姑娘在的话,这些‘闲杂人等’如何进得了自己这书房。
“喏!”吃了李承乾的排头,苏猛不敢多话,答应一声退了出去,不过这家伙太直,纵然被赶出去,也依旧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而李承乾则是注视着苏猛离开的背影,最后将目光定在门框上,思绪又回到最开始杜正伦来之前的那一段。
从来到大唐的那一刻一直到现在的贞观八年,李承乾所有的行为都是秉承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直到与禄东赞谈过一次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一个为人处世的态度。
小市民的心态必须调整,随着手下的人越来越多,疑心病太重只会让自己众叛亲离,而且就目前来说,他这个太子当的似乎太过和气了,大多数时候都说话都是含糊其词,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
比如禄东赞,事实上面对这个家伙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用太子的身份向其施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为我所用尽为吾之对手,必除之而后快。
这样的处世方式才是一个上位者应该有的行为,闪烁其词只会让对方更加瞧不起他,甚至会在心里生出某种异心。
李承乾呆呆的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想着自己的心事,直到长乐的一张俏脸出现在他的面前:“哥,你又想什么呢?叫了你半天都不应声。”
“你怎么来了?苏玫她们呢?”李承乾低垂的眼睑缓缓抬起,在长乐的脸上扫了一圈之后,淡淡问道。
“不就在你身后么,哥,你今天很奇怪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长乐指指李承乾的身后,示意他要找的人就在那个位置,然后说出自己的新发现。
“想通了一些事情。”李承乾扭头看看站在自己身后的苏玫与孔雯,淡笑着开起玩笑:“怎么来了也不叫我,我又不会吃人!”
结果不等苏玫等人开口,长乐就撇嘴说道:“得了吧,我们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你咬牙切齿的表情,除了我谁还敢吱声。”
“这次算是我的错,下次一定不会忽视你们!”李承乾没有理会表情夸张的长乐,只是拉起苏玫柔软的小手,轻轻的拍了几下。
“无碍的,殿下公务繁忙,我等本不应该来打扰的。”李承乾第一次在人前做出如此亲昵的举动,苏玫脸色微微有些发红,连声道歉。
李承乾摇摇头,并没有与苏玫争论什么,将目光转向孔雯:“你们用过晚膳了没有?若是没有便在这里吃些吧。”
有了一下午的思考,李承乾的处世态度转变了许多,对待苏玫几人一改往常和光同尘的态度,变得积极主动了许多,但也强势了许多。
食不言,寝不语,有长乐这个妹妹监督,李承乾数次想要开口聊点什么都被瞪了回去,直到几人安安静静的吃完东西净了口之后,李承乾这才有机会开口。
“小玫,小雯,你们两个回去之后好好想想,看看自己有什么特长,有什么想要作的事情,想好了告诉我。”面对静静等着他开口的苏玫等人,李承乾一边品茶一边说道。
“哥,你又想干什么?”长乐在一边听出事情有些不对头,忍不住接过的话头。
李承乾将茶杯放到一边,抬手止住长乐接下来的话,半开玩笑的说道:“连你也一样,学医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你就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些什么?”
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自然就要改正,长乐与苏玫等人此时面对的李承乾正在完成自己最后的蜕变,至于最后能否蜕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要看李承乾自己的选择是什么。
长乐明显发现了李承乾的不同,看着自己这个有着‘智妖’诨号的大哥眉头越皱越紧,一时间不知应该如何判断他的目的。
“不用想了,你是我妹妹,自然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而她们是我的女人,我身为她们的丈夫,为她们撑起一片天空也是该当。”李承乾并没有让长乐考虑太久,便给了她一个答案。
只是这个答案的背后要付出多大代价却是李承乾无法想象的,不过他已经做好的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就像高尔基的文章中那只海燕一样。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08章 简单粗暴
李承乾的反常举动让包括长乐在内的所有人觉得诡异万分,孔雯甚至探手过来轻轻的抚摸了一下他的额头,看看是不是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病。
而长乐则是把双胞胎兄弟叫了过来,详细的问着这几天发生过的事情,想要从中发现李承乾性格大变的原因。
“好了,你们几个不要闹了,本宫没病,也没有人惹到本宫!”李承乾被折腾的有些烦了,推开孔雯搭在额头上的小手。
“还说没病,哥,你以前都是自称‘我’的,现在都改成本宫了。”长乐扭回头嘟嘴看着李承乾嘟囔道。
李承乾也知道自己刚刚的表现大异往常,已经让几个女孩觉察到了不对头,可是关于自己的决定他却没有办法说出来,所以只能不耐烦的摆摆手:“我再说一次,我没病,也没人惹我,你们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再来打扰我,另外把我刚刚说的事情好好想想,十天之后给我答案。”
没病?苏玫和长乐等人眼中带着深深的疑惑,似乎并不相信李承乾自己的判断,长乐甚至决心要去长孙皇后那里去汇报一下,让老妈来判断一下自己这个哥哥到底是什么毛病。
但不管怎么说,几个丫头总算是被轰走了,得到片刻宁静的李承乾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瘫坐在一边的椅子上面。
几个小丫头实在是太难对付了,不就是性格大变么?融合了两个灵魂的自己原本就应该有两种性格不对么,只不过是选择哪一个为主而已,至于非要刨根问底么。
带着一种类似于怨念的感觉,李承乾在自己的书房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有宫女伺候着穿衣洗漱之后,便出宫直奔驿馆。
隶属于鸿胪寺的驿馆中,松赞干布正在享受着精美的早餐,反正他现在也是自由全失,生与死只在那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大唐太子一念之间,与其自怨自怜还不如及时享乐。
“藏国公好兴致,一大早便在享受美食,正好本宫还未进膳,不知可否欢迎啊?”李承乾大咧咧的走进松赞干布的小院,毫不客气的坐到他的对面,其行为与言辞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太子殿下肯赏脸,乃是松赞的荣幸,何来欢迎与否!”松赞干布放下手中的餐具,站起身对李承乾施了一礼,打趣似的说道。
看着松赞干布的表现,李承乾不知怎地竟想到了刘备的儿子刘禅,那句著名的‘此间乐,不思蜀也’让他警惕顿生,看着笑意盈盈的松赞干布,双眼微微一眯:“松赞兄不喜欢‘藏国公’这个称呼?”
“松赞绝无此意,殿下误会了。”松赞干布不知道是不是知道刘禅的故事,不过看其表现,竟与那蜀汉后主一般无二。
“本宫是否误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藏国公可思念家乡否?”李承乾脸上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笑意,静静的等着松赞干布回答。
沉默,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松赞干布叹了口气:“太子殿下,若本公说不想家乡,是不是立刻就是人头落地之时?”
“你想多了,我是不会杀你的,最多会囚禁你一辈子。”李承乾没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嘲的笑了笑,不过松赞干布自称‘本公’也是一种变相的妥协,就这一点来说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松赞干布再次叹了口气,亲自取过桌上的西域佳酿,给自己倒上一杯之后仰头一口吞了下去。
就这样一连三杯之后,才缓缓说道:“那与杀了我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活着的你对我更有用处一些,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李承乾豪不隐瞒自己的目的,坦白的说道。
自从昨天下午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之后,李承乾已经利用一夜的时间完成了一次蜕变,此时的他就像一柄出鞘的锋利长刀,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那么锋芒毕露,似乎任何问题在他的面前都将不再成为问题。
松赞干布明显感觉到了李承乾的变化,所以这一早上他露出的苦笑远远超过他被押到大唐之后的任何一天。
这位太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几天时间之内发生这样的变化?松赞干布十分迷惑,担心自己未卜前途的同时,他也在猜测李承乾到底是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李承乾发现松赞干布陷入沉默,不以为意的淡淡笑了,随口问道:“藏国公是在好奇本宫的变化么?”
“殿下可否为某解惑?”松赞干布打蛇随棍上。
大家都是政治的,谁也不比谁傻太多,正说谓说的越多错的越多,松赞干布想通过聊天来试探李承乾突然间变得咄咄逼人的原因,也想通过聊天来找到李承乾的弱点,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把葛尔·东赞让给我,我可以让你在大唐生活的更好一些,比如走出这个院子去外面走走。”李承乾并没有为松赞干布解惑,反而提出了一个意松赞意料之外的要求。
松赞干布脸色变了变,最终摇摇头:“太子殿下强人所难了,东赞并不是一件物品,他是否愿意追随殿下并不是松赞可以左右的。”
“本宫不是在跟你商量,葛尔·东赞现在走的并不远,如果五天之后我没有得到他向本宫效忠的消息,那么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手下的那些贵族更没有存在的必要。”李承乾笑容渐冷,对松赞干布下了最后通牒。
内圣外王,这是李承乾为自己选的路,锋芒毕露是他选择的行为准则,身为大唐太子,他完全不用在乎周边松赞干布的想法。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给与不给都无所谓,不给的话大不了费些力气自己动手去取,只不过在取的时候会不会造成什么伤害,那就不一定了。
松赞干布明显被李承乾的这种激进做法吓到了,几乎是瞬间他就想明白了这个与他同龄的年轻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同意,就全都去死!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直接!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09章 地府都满了?
强迫自己改变正常的行为方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让李承乾有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感觉,也让他的反应略显迟钝了一些。
不过好在除了老头子,在大唐很少有人会要求他提高说话人速度,就算他用一天的时间来思考一件事,别人也只能等着,而不敢有半句怨言。
而松赞干布更是恨不能让他立刻变成哑巴或者傻子,这样一来就可以不用面对一个咄咄逼人的大唐太子,也可以不用去琢磨一件自己并不想琢磨的事情。
“藏国公好好想想吧,五天之后我会再来,至于本宫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这取决于你的选择。”看着沉默不语的松赞干布,李承乾起身向小院外面走去。
“殿下就不怕引起物议么!”就在李承乾将要走出小院的时候,松赞干布声音略显沙哑的问道。
这里关系到吐蕃数万条人命,由不得他不紧张,更关键的是若自己这些人死了,吐蕃高原一定会再次陷入战乱,到时候死的可就不是几万人那么简单了。
“本宫屠过高句丽五万奴隶,你可看到本宫少了一根汗毛?所以不要用这种低劣的手段了,没得让本宫瞧不起。”李承乾转回身,面无表情的说道。
身为太子,一些不好的物议对他来说固然不利,但是在大势已成的情况下,这种物议并不会影响什么。
该与他作对的还会与他作对,该向他效忠的依旧会向他效忠,左右不过是一些异族,大唐百姓才不会关心他们的死活。
“我可以给葛尔·东赞写信,但是如果他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为了吐蕃的未来,以及数万条俘虏的小命,松赞干布选择了妥协。
“本宫说过,那是你的问题,我只需要噶尔·东赞这个人,不要让本宫瞧不起你,去办事吧!”李承乾这一次连头都没回,淡淡的说了一句之后便走出小院,将目瞪口呆的松赞干布留在身后。
“殿下,您真的……”出了驿馆之后,苏猛回头看了看,神色有些不定。
“回去之后你就去安排人守在这里,若是五日之后没有消息,全部处死。”李承乾明显是要动真格的,身为大唐太子若不能说到做到,那就是一种耻辱。
所以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五天之内禄东赞没有回来,那么院子里一百四十六个吐蕃贵族身死魂消将成为必然,或许这样看上去与当初的安排有些矛盾,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当初的安排或许看上去对吐蕃有着很大的好处,但后患却很大,会给吐蕃人留下一个性子软好欺负的印象,这对一个上位者来说是很不利的。
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感恩上面,将对手逼到走投无路,让他知道生存的不易,远比开始就给他生存的机会要好得多。
这就像我们打架一样,你把对手揍了,但只是打了个鼻青脸肿,然后带着他去医院看病,那么他一定会恨你一辈子,而且以后有机会还会向你发起挑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