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但如果再狠一点,直接把对手打的骨断筋折呢?对方一定不会再想着报仇之类的事情,因为他怕自己付不起代价。
话糙理不糙,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道理上去说的过去。
李承乾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所以才会一改往常对待松赞干布的态度,开始往死里逼他,打算给他一个难忘的教训。
苏猛并不知道李承乾心里想的是什么,不过他很喜欢今天太子殿下所做的决定,答应一声转身就走,去‘七组’通知黑子去了。
而李承乾则是带着双胞胎晃悠着回到东宫,并且派人找来老崔!
“殿下,近日可是有了什么特殊的境遇?为何变得如此,如此……”看到李承乾的第一眼,崔钰就发现了他的不同,不自觉的便问了出来。
“此事说来话长,这次找你过来是想要给南海舰队那边送个消息。”李承乾不动声色的将话题岔到一边。
如何为人处事是他的私事,完全没有必要和崔钰解释那么清楚,哪怕这位来自于地府的判官知道他最大的秘密也不行。
“喏!臣明白!”崔钰脸色发苦,整个人郁闷的一逼,堂堂一届地府判官,竟然沦落成一个信使,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悲哀。
“还有一件事,这几天把你辖区鸿胪寺驿馆附近的人全都调开,不要让他们出现在哪里,本宫五天之后有些事情要办。”说完拉人开会的事情,李承乾又想到了松赞干布的驿馆就在长安县的事情,顺口提醒了崔钰一声。
“殿下,您这是要……”老崔脸色变了变,意识到了一些什么,不过碍于人多眼杂,并没有说出来。
“还不一定,一切取决与吐蕃人自己,若是他们不识抬举,就不要怪本宫心狠手辣。”李承乾没有对崔钰隐瞒自己的意图,从某些方面来看,老崔似乎才是他最值得相信的人。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崔钰在得到李承乾肯定的答复之后,脸色苦得简直就像是一个硕大的苦瓜一样。
“说吧,在本宫这里有什么话你就直接,不用有任何顾虑!”就像崔钰知道李承乾最大秘密一样,李承乾也同样知道老崔最大的秘密,所以两人就像是一条绳上的蚱蜢,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除了相信彼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
崔钰苦笑着摇摇头,不知情的人甚至会以为他是在故意放刁,可等到他一开口,李承乾就知道,似乎、好像、可能,这次又是一个新的麻烦。
“殿下,地府满了啊,太多的异族排着队等着被引度回去,现在我们连处理本土事务的时间都没有,您可千万不能再杀了!再杀下去地府那边除了引度异族,可是啥都不用干了。”
不能杀了?地府都满了?这不太现实吧?李承乾看着老崔,很想问问,为什么不去找镇元大仙呢,用那个大袖子收一下不就行了。
不过好在理智及时占据上风,到了嘴边的话被他咽了回去,迟疑了一下啧了一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不要拿这些莫许有的事情来忽悠本宫,你知道我不会相信的。”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10章 ‘海狼’出征(上)
“殿下,杀戮过甚啊,五千多人怎能说杀就杀,如此杀戮有伤天和!”崔钰叹了口气,将话题拉回正轨:“地府一事就当臣是胡说八道,但是这五千多吐蕃人,还请殿下慎重考虑。”
“不是五千,是五万,松州那边还有四万多人呢。”李承乾纠正了一下崔钰所说的数字,随后看着老崔说道:“不杀他们你想怎么搞?放了他们?让他们继续回到高原,等待机会报复?或者就这么养着他们,让他们天天胡吃海塞的享受我大唐百姓的血汗?”
李承乾也知道老崔说的有道理,人杀的多了有伤天和,可是大唐不是后世,讲求什么人道主义,在这个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的时代,一个民族想要很好的活下去,想要崛起势必要踩着别人的尸体走上去。
吐蕃人可不可怜?从本心上来讲,李承乾认为他们是挺可怜的,但是在面对生存与死亡的时候,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看,东郭先生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有些朋友会问,李承乾一个从后世来的人为何会没有大局观?难道他不知道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不,李承乾知道,但是他知道并不代表着别人也知道,如果他现在敢提出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只怕不用那些文人士子来喷他,老李就能把他揍个皮开肉绽然后挂到城门楼子道:“老子管你能不能作到,总之若三天之后老子的船没有被装满,就把你们所有人烤成肉干装到船上去!”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11章 ‘海狼’出征(中)
听到烤成肉干,林邑王范凡志狠狠打了一个哆嗦。
林邑不比中原,在大唐的那个时代,那里还属于蛮荒之地,把人烤成肉干也不是吓唬人的说法,甚至就连范凡志自己都亲自下令烤过好几个,不过他烤的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惩罚。
但不管如何,把人烤成肉干在林邑的却是真实存在的,绝不向中原大地说说就算了。
所以范凡志很害怕,整个人紧紧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对着身后唯一一个没有被控制起来的第一百二十八房小妾挥了挥手,示意她快点下去传令。
至于说这个小妾所传的命令会不会有人听,这已经不是他能关心的了,不被烤成肉干才是最主要的。
不过尉迟宝琪也不是那么好骗的,看了那个哆哆嗦嗦的女人一眼,一把薅住范凡志的衣服领子:“拿一个女人就想应付过去,你是不是当老子傻?”
“没,没有,我,我的人都,都被您控制起来了,没人派了!”范凡志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豆大的汗珠随着凌乱的头发甩的到处都是。
“那就你亲自去,集合全国的士兵,老子不管你们是去抢还是去买,没有粮食就拿你们来道:“某家前来提粮,你可要阻拦?”
“小的不敢,不过将军若要提粮出仓,还请出示王上手令!”小老头并没有因为尉迟宝琪的不耐而退缩,反而对他伸出了一只脏手,讨要所谓的什么王上手令。
“来呀,把手令给他!”尉迟宝琪邪恶的一笑,向着自己的身后招了招手。
时间不大,一阵脚步声响起,满头满脸都是汗水的范凡志被带了过来。
这家伙现在已经快要被吓疯了,苍白的脸上泛着一层蜡黄之色,完全搞不明原本相处愉快的大唐水师为何突然翻脸,竟然在征过粮食三个月之后又要征粮,甚至时间也只给了三天。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难道要打仗了么?可是这附近已经没有任何一伙人是这支水师的对手了,就算是想打也没有对手不是。
“你要的手令来了,想要什么样子的就跟他说吧。”尉迟宝琪脸上带着怪笑,把范凡志推到了小老头的面前。
“王,王上!”小老头被突然出现的林邑王吓了一跳,尤其是看到这胖胖的家伙脸上狰狞的表情后,更是有些不知所措。
“从今天开始,这仓库不归你管了,来人,把他给我押入大牢。”对于这个差点坏了自己是的小老头,林邑王甚至连问他姓名的欲望都没有,直接就让驻守粮仓的几个小兵把他抓了起来。
“尉迟将军您请,刚刚那个家伙不懂事,您不要与他一般见识。”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范凡志在看着小老头被押走之后陪着笑说道。
“算你聪明,没等老子发火!”尉迟宝琪撇撇嘴,带着一股子不屑说道:“仓库打开,粮食全部运到海边的船上,三天之后只要有一艘船没有装满,就是你变成肉干之时!”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12章 ‘海狼’出征(下)
银色的沙滩上,堆积着数不清的粮食包,一只只小船像是不知疲倦的蚂蚁,往来穿梭于海中巨大战舰与沙滩之间,无数的人们沙滩上忙碌着,清点、搬运忙活的热火朝天,尽管已经是深夜,却比白天还要热闹几分。
范凡志被带到海滩上已经有整整一天的时间,但头上的冷汗却一直没有停下过,夜色中望着不远处大海中那星星点点的火光,整个人像是打摆子一样不断的抖着。
“国主在想什么?如此好茶为何不饮?”独孤青云老神在在的坐在一张紫檀木制成的摇椅上,端着一只茶盏,一边品茶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哦,哦哦,小,小王看到大唐如此庞大的舰队,惊讶之下有些走神了,走神了!”范凡志尴尬的笑笑,端起属于他的茶盏,学着独孤青云的样子,慢慢的吸溜着。
“国主对战舰也有兴趣?可想上去看看?”闲来无事的独孤青云放下手中茶盏,向林邑王范凡志邀请道。
老独孤现在已经在南海之上闯下了赫赫威名,加上又是‘海狼’大队长的爹,地位自然非同一般,搬运物资这种事情无论如何也用不到他来操心。
所以这一天下来除了蹲在凉棚下面喝茶之外,就是看着范凡志发呆,简直无聊到了蛋疼的地步。
“我,我可以上船去看看?真的可以么?”范凡志虽然害怕被烤成肉干,但是对从来都没有登上过的大唐战舰,他还是好奇心大过恐惧的,若是能有机会上去看看,将来多少也有些吹牛逼的本钱。
“某说可以就可以!”独孤青云说着,对站在一边的两个警戒的亲卫招了招手:“去安排一条船,某与林邑国主去船上看看。”
“喏!”亲卫用怪异的目光看了林邑国主一眼,转身离开了,时间不大便又再次回来,俯身在独孤青云耳边嘀咕了几句之后就站回了原来的位置。
而独孤青云则是站起身,随意的对范凡志做了个请的手势:“走吧,船已经准好了。”
激动、忐忑,范凡志不知道应该怎么描述自己的心情,一共也没有读过几天的他严重缺乏语言上的表达能力,从登上小船的那一刻,便只会用‘啊啊啊’来抒发自己的震惊。
曾经海盗们用来攻打林邑的那种半武装半商用的船几乎布满整个海面,而且因为数量太多的关系他根本就无法数清到底有多少。
穿梭在其中的时候他才知道,原因他在岸上看到的那点点火光实际上只是离岸最近的那一排,而在后面竟还有那么多是他没有看到的。
“独孤将军,这些船怕是有上千艘了吧?”在船队中间穿行了大概一刻钟之后,范凡志终于算是回过了神,指着那些正在不断装载粮食的船只问道。
“大概有八百余艘吧。”独孤青云漫不经心的说道:“这些都是这几年从海盗、或者大食、或者天竺那边缴获的,船太小,只能当成运输船来用。”
小?范凡志看着身边高达丈余的船舷,又看看长短接近六、七丈的船身,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
怕是只有大唐才会有这样的气魄说这种船太小吧,如果被那些已经死掉的海盗听到了,不知会不会再次从海底跳上来呢。
“看到前面的船了么,那才是大唐的主力战船——楼船。”待小船驶出运输船队之后,独孤青云伸手指向远处一片灯火通明之处说道。
楼船,范凡志知道,那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船,当年独孤玉林就是驾着那种船打破了林邑人的胆,让他们闻唐色变。
“不用数了,那是一百七十三艘。”就在范凡志嘀嘀咕咕的想要数清楚楼船到底有多少的时候,独孤青云在旁边说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事实上,这些楼船的数量应该是两百之数,之所以只有一百七十三,是因为这些年在战斗中损坏了十余艘,又在风浪中损失了十余艘的缘故。
“什么人,口令!”就在小船慢慢靠近主力舰队的时候,一声大喝自前面响起。
“日出东方。”小船上独孤青云的亲卫不用吩咐,直接喊了一嗓子,寂静的夜里传出老远。
这样的检查一共经历了三次,最后小船绕过眼前最后一只楼船之后,范凡志发现,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只小山一样大的‘东西’。
那‘东西’太大了,大到让他无法将它与船联系到一起,似乎除了‘东西’两个字之外,范凡志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山。
麻木的坐上由大船上面垂下来的竹篮,片刻之后范凡志如愿以偿的登上了战舰的甲板,然后便是长久的沉默。
站在高高的甲板之上,视线再无阻拦,极目远眺便可以看到不远处如他脚下这般庞大的战舰竟然还有十余艘之多。
而战舰之上则是旌旗密布,虽然他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意思,但根据不同的大小和样式也能猜到,应该是代表着不同的军队。
难道这就是大唐舰队的真正实力么?沉默的范凡志甚至忘记了恐惧,在他的心中只剩下来无限的敬畏!站在高高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看不到头的一片烟火之海……,那是数量上千的大唐战舰,战舰上是无数厉兵秣马,杀气腾腾的大唐水军。
不知为何,范凡志耳中隐隐听到四方渐起号角之声,那声音中带着无边杀机,刺的人骨头发寒,但却让人热血沸腾……。
号角之声,战鼓之声,雪亮的刀锋在朝阳的照耀下,像是一朵朵金色的莲花在绽放。鲜血、残肢、凄厉的惨嚎,无数人在他身边忘我的厮杀。
乾坤倒转、天地色变,初升的朝阳陡然间变的血红,与尚未落下的月亮交相辉映,将战场照射的宛如地狱幽冥……。
“国主,国主您醒醒,醒醒!”就在范凡志身陷惶恐之中,打算大喊救命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让他陡然一惊猛的翻身坐起,慌张的问道:“这,这是哪里。”
“国主,这是在大唐的战舰之上,你刚刚上来之后,四下看了一眼就晕了过去。”一直跟在范凡志身边的第一百二十八妾,抹着眼泪啜泣着说道。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13章 林邑人的决定
晕过去了?竟然被硬生生的吓晕过去了!
范凡志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作为一国之主,廉耻之心他还是有点儿的,在小妾的搀扶下硬撑着站起来,刚想跟独孤青云解释一下,结果发现身后竟然站了黑压压的一片人。
“你,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待看清身后的人是谁之后,范凡志脸色涨得通红,有些恼羞成怒的问道。
“已经有一会儿了。”林邑第一辅政大臣脸色同样不是那么好看,似乎在责怪范凡志胆子太小,竟然会被几艘战船给吓晕。
“我问的是为什么你们会在这里,你们不是应该在筹粮么?”范凡志并不想在自己晕过去的问题上多做纠缠,看了一眼站在独孤青云,对着一群手下问道。
提起众人为什么会在船上的问题,第一辅政大臣立刻把范凡志请到了一个远离独孤青云的位置,神神秘秘的说道:“国主!您不觉得我们应该请求归化么?一旦我们都变成大唐的人,不就不用死了吗?”
不得不说,林邑的第一辅政大臣也是一个逗逼的性子,这么多年下来依旧还能坐在辅政大臣的位置上也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情。
此时此刻他只想着归化之后便是唐人,却没有想过大唐是否会接受他们的归化,也没有想过即便是归化了,如果完不成筹备粮草的任务,按照大唐军律照样会砍了他们的脑袋。
不过鼠目寸光也有好处,至少李承乾巴不得他们如此做,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说来为时过早。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在第四天朝阳升起的时候,装运工作终于到了尾声,一艘艘满载粮食的货船全都离开海岸,在离岸边四、五里远的地方抛锚停泊,等待着出发的信号。
“尉迟将军,船已经都装满了,您看……”作为林邑第一辅政大臣,在范凡志不在的情况下,自然是由他来跟尉迟宝琪交接。
不过鉴于尉迟宝琪当初说过三天搞不定就要烤肉干,所以这家伙说起话来多少有些结巴,似乎真的被吓坏了。
“看什么看,去让人把岸上的那些粮食都给老百姓退回去,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容易么?你们就这么浪费他们的心血,其心可诛。”尉迟宝琪站在自己座舰的舰首,大咧咧的指着远处的海岸,卖弄着自己新学来的词汇。
至于说他当初火急火燎的追在林邑众人屁股后面,非要把人烤成肉干的事情,此时似乎已经被他选择性的遗忘了。
林邑第一辅政大臣被说的哑口无言,有心吐槽几句却又不敢,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在那里听尉迟宝琪唠叨,被喷了一头一脸的唾沫也不敢去擦,直到尉迟宝琪被独孤玉林派人来叫走,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战舰出海首先便是祭龙王,被叫到主舰之上的尉迟宝琪、李震等人又是烧香又是行礼,然后由老独孤念祭文,最后就是把准备好的牛羊猪杀死,将头抛入大海。
“升帆……起锚!”一生嘹亮的号子之后,号角连天,巨大的船帆慢慢升起,十二艘尖底海船连在起更是遮天蔽日,给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祭天已毕,立功心切的南海舰队早就已经归心似箭,恨不能插上翅膀直接飞回北方,硕大的主帆、灵活的侧帆,小巧的尾帆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展开。
已经拔锚的尖底海船船尾猛的一沉,接着便如同一只巨大的海兽一般扑了出去,迎着已经升起来的朝阳,向着那个敢于向大唐递爪子的遥远国度破浪而行。
****的浪花,起伏的船身,绵延十余里的旌旗,年龄最小的尉迟宝琪兴奋的有些过头,三两下爬上桅杆的顶端,抽出雪亮的横刀振臂狂呼:“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万胜,万胜!”一声战吼,一呼百应,无数把雪亮长刀,挟万里寒光直指苍穹,天地为之色变!
“呃……”一声短促的惊讶声,一个大红色的身影骤然倒下,数声惊呼响起:“国主,国主……”却是林邑国主再一次被吓晕过去。
这特么真是太吓人了,数千上万的大唐水军,几年间在南海之上不知杀了多少海盗和异族,一身杀气连丛林里最凶的老虎见到他们也要退避三舍。
此时骤然一个爆发,别说已经受过一次惊吓的林邑国主,就算是那些林邑的将军也是一个个被吓的腿肚子转筋,借着关心范凡志而低下了头,不敢与那些狂热中的‘海狼’对上一眼,生怕一不小心被家帮家伙给失手杀了。
不过尽管这些跟着南海舰队北上,打算去长安谈论归化事宜的林邑人十分害怕,但同样他们的心里也有一种骄傲的情绪在滋生。
因为不管这支大唐的军队有多么可怕,至少现在他们和林邑是朋友,是林邑的宗主国。这就像后世那些在国企工作的员工,他们的工资未必就真的比一些私人企业高,可即便是这样也依旧会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在他们身上体现一样。
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缠绕着林邑国众人,举国北上的他们小心翼翼的尽量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努力使自己不要打扰到那些忙碌的大唐军卒,生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船行大海之上,时间就像是停滞了一样,每天看着几乎毫无变化的环境,如果不是还能看到太阳与月亮不断的交替运行,这些航行在大海上的人们差点认为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四月中旬船至泉州,稍微停靠一下,接上于志宁之后再次起行,只不过那种庞大的尖底海船又多了五艘,而且这五艘船没有桅杆,也没有拍杆,速度却丝毫不比那十二艘帆船慢上多少。
黑科技,又是黑科技!林邑国的众人已经在船队中见到过太多的新鲜事物,再次见到五艘怪异的大船已经有了见怪不怪的免疫力,只不过心中归化的心思又重了几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14章 东征方略(上)
那些穷的一逼的国家,综合实力弱的可怜,面对一个强大的邻居时,当权者自然想要归化。毕竟归化之后,水涨船高,看似地位低了,但实际上却要比以往好上很多,至少不会被物资匮乏的问题继续困扰。
而事实上如果不是李承乾来自于后世,提前知道很多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这次根本就不会让独孤玉林答应林邑人的要求,更不要说把他们带回长安。
一个落后的林邑并没有大唐当时所需要的一切,归化之后除了变成大唐的累赘之外,没有任何一点好处。
而与林邑相反,那些有着强大生产力的国家则没有任何归化的想法,高句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面对着大唐数十万大军,高句丽硬是梗着脖子在叫嚣:
来吧,老子不怕,只要有任何一个大唐人的脚步踏过边境,大高句丽一定会尽起国内六十万大军,三月之内杀入长安。
李二是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收到这个消息的,看着手中情报上娟秀的字体,忍不住问道:“这份情报是谁递送上来的?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没有哪里与众不同啊?李靖疑惑的看着李二,那份情报他也见过,除了上面高句丽的口气大了些之外,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为何皇帝陛下会有这种惊诧的表现?
“怎么?你们都没有看出来么?”李二将手中两张字条抖了抖,拿起其中一张原版的说道:“这个,应该是出自一个女人的手笔吧?”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李靖等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一群舞刀弄枪的老杀才,只要情报不出岔子就好,谁会注意这种细节上的事情。
李二说了半天,似乎也觉得过于吹毛求疵,讪讪的将字条放到了一边,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放的很小心,并没有交给身边内侍拿去销毁。
“陛下,高句丽明显有了准备,茂公他们想要攻其不备怕是有些难了!”不再纠结于字条的问题,一群老货们开始纷纷发言,而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先锋官李绩。
1...238239240241242...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