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两种信念的碰撞迸发出浓烈的杀机,杀死对方,从精神到肉体彻底的毁灭对方,是双方士兵无比渴望的一种结局。
高句丽死人了,死了很多人,但是唐军却只是损失了一些武器,一些箭矢。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死人了,人的凶性立刻就会被激发出来,不管是杀人的还是被杀的。
高句丽和大唐一样,都是执行的府兵制,一火、一什往往是同乡,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对于那些死了的人,活着的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复仇的心理如何能够压制得下去。
或许在冲锋的过程中有些人只是受伤了,但是不要忘记,那可是数万人的冲锋,战鼓声的催促下,谁特么还有心思看前面到底有什么。
一个推一个,一个挤一个的情况下,那些受伤倒下的家伙在大军过后,如果还能找到几块完整的骨头,那都算是祖宗保佑。至于说活着……,那根本是想都不要想。
“刀盾、长枪准备!”随着高句丽人越来越近,半人高的钢制盾牌被移到了中军的最前面,一杆杆长达丈二的长枪通过盾牌之间的缝隙伸了出去,组成了一个如同刺猬一样的防御阵。
“杀……”一声怒吼,随着高句丽人冲进三十步的距离,强弩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做用,所有大唐军卒抛下了手中强弩,从腰间抽出一把把百炼横刀。
“轰……”碰撞在短短的一瞬间展开,惨叫声,喊杀声连在一起,无数冲在最前面的高句丽人在后面战友的推搡下被一钉死在长枪之上。
“杀……”。
“冲过去……”。
“啊……”。
一声声不似人声的呐喊与嘶吼,在双方士兵的口发爆发,战场之上,所有人都变成了只知道厮杀的野兽,瞪着血红的双眼,将手中的武器拼命的送进敌人的身体。
残破的身体,飞溅的血液,生命在这一刻变的不如草芥,什么民族大义、什么民族仇恨已经变的不再被这些士兵看在眼中,双方接触到一起的那一刻,杀戮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念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0章 诱敌就要有诱敌的样子
大唐的军队装备好,兵员的体质好,这些都是能够影响一场战斗胜败的基本因素,可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人数上的因素。
只有高句丽十分之一的人数让面对近十万高句丽人的进攻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有信心能够屠尽来犯之敌,但事实证明,好虎真的架不住一群狼,双拳真的难敌四只手。
“大将军,让我们上吧!”丁亦尘看着焦灼中的战场,大唐的一万步卒已经渐渐露出颓势,急的双眼差点迸出火星子来,看着李绩焦急的问道。
“急什么,你们的任务是防备高句丽那五万骑兵,他们不动,你们就给老子死死钉在那里,就算是我们死光了,也特么给老死看着!”
谁的兵谁心疼,看着手下军卒一个个血洒疆场,若说李绩不心疼那是假话。
可兵家有云:慈不掌兵!
这次诱敌的任务,李绩需要做的就是把高延寿与高惠牢牢的真‘吸住’,使其在长孙无忌出现的时候,想退都退不了。
而眼前的战况还远没有达到把高句丽人粘住的目的,还有数万高句丽的骑兵没动,正面步卒的交战也刚刚开始,根本就没到拿出全部力量的时候。
“那我们可以去突击高句丽骑兵本阵!”丁亦尘也是真急了,一比十的战争可不是一个打十个那么简单的,若是高句丽的军队调整过来进攻的节奏,那么下一步很可能会给大唐的步卒造成大量伤亡,若真是那样的话,诱敌无疑会变成一个笑话。
“闭嘴,想要帮忙,那就去给高句丽人加点码,让他们快点把全部力量压上来。”李绩狠狠一挥手,打断丁亦尘的话。
“啊?!”丁亦尘被李绩给说懵了,一面说不让骑兵出动,一面又要给高句丽人加码,这到底是啥意思?
“啊什么,去发信号,看好颜色,挑最不要紧的那个发!”李绩对自己这个手下的领悟力有了一层深深的担忧,瞪起来的眼睛里分明写着:怎么那么笨!
片刻之后,三声尖利的啸声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炸出黄色的烟雾!
“惠真兄,唐人开始求援了,你的骑兵是否可以派出去了?”高延寿抬头看着天空中黄色的烟雾,眼中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再看看!”高惠真眯了眯眼睛,他知道大唐真正的力量目前来说还没有拿出来,那些穿着铠甲的陌刀手还没有动作,自己手下的骑兵如果派出去,怕是首先就会遭到他们的迎头痛击。
“再看怕是来不及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冲过去,唐皇很可能会借机逃走,到时候我们这一战可就白打了,若是再被唐军给围上,更是得不偿失!”高延寿又不是傻子,那三发信号到底是什么他虽然不知道,但简单的推断他还是会的。
那三团黄色的烟雾就算不是发动埋伏的信号,至少也是通知李二快点逃走的信号。
死了好几千人,如果被李二给跑了,那么就算是把前面的唐军全部剿灭了又能如何,对于人数达到数十万的唐军来说根本算不上伤筋动骨。
“也罢,那就让他们进攻吧!”高惠真眼睑低垂,露出一个悲天悯人的表情,似乎在为对面那一万五千唐军默哀。
而在唐军的背后,那座并不高的小山上面,李二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双手紧紧的攥成拳头,咬着牙问道:“无忌到什么地方了?有没有信息传回来?”
“陛下,还没有!应该是觉得时机不对,否则现在应该会发动了。”李二身边一个声音低低说道。
“陛下不用担心,茂公身经百战,区区高句丽十余万人不是问题的。”另一个声音也适时的响起,轻轻的劝说着。
“给朕盯住了,一有情况立刻来报。”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最为一个马上打天下的皇帝,自然知道战阵之上意外很多,并不能事事如意,而且高句丽还有五万余的骑兵没有动弹,的确不是长孙无忌出击的最好时机。
“陛下,高句丽的骑兵动了,看来他们是怕我们逃跑吧!”就在李二陛下打算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的时候,一直观察着战场动向的程老货突然开口了,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什么?动了?”李二原本有些阴沉的脸色立刻闪过一抹兴奋,劈手夺过一架望远镜,杵到眼睛前面就向数里之外的战场看了过去。
只要高句丽骑兵一动,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便都会无法回头,长孙无忌发动的时机已经到来,现在所差的只是看老长孙是否已经到达指定位置。
“陌刀准备!迎敌!”一声呼喝,一阵甲胄碰撞声,‘期待已久’的陌刀兵终于等到了他们发威的时候。
“骑军!上马迎敌!”丁亦尘此时已经离开了李绩身边,来到原本属于他的骑阵之中。
骑兵尽管只有四千却需要面对五万左右的高句丽骑兵,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们有全大唐最好的装备,制式板甲将他们的身体彻底包裹在钢铁之中,战阵之上只要不是被重武器击中,或者从马上掉下去,他们就是无敌的存在,五万敌人根本就不被他们看中眼中。
从战斗开始一直到骑兵出击,看似过了很久,实际上却并没有多长时间,那些正在突击的高句丽步卒甚至还有一部分才刚刚跑到大唐军阵之前,还没来得及与唐军交手。
书中说的总没有事情发展来得快,毕竟在书里需要一件件介绍三个方向的事情,而在战场之上,李二、李绩、高延寿三方的事情却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
“冲啊……”高句丽人看着大唐那点可怜的骑兵,个个脸上都带出狰狞的笑容,得到出击的命令之后,五万骑兵开始缓缓加速,等到速度飙起来之后,纷纷抽出了自己的战刀。
不过这些高句丽人还是过于乐观了,他们的力量在战马的加持下固然成倍增加,但是根据后世的相对论来说,当他们撞上陌刀的时候,所承受的力量并不比他们加给陌刀阵的力量小多少。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1章 绝杀之局
陌刀,长度七尺有余,使用的方式是陌刀兵依靠腰部的力量将刀甩起来。
二十多斤的东西,借着腰部力量甩起来之后,再加上战马的速度,对于血肉之躯来说,那就是致命的武器。
所以当高句丽骑兵费尽千辛万苦冲近陌刀阵的时候,他们自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证明了什么叫人马皆碎。
雪亮的刀光闪过之后,马头、人头齐飞,因为过度兴奋或紧张造成的心脏剧烈收缩让鲜血从人与马伤口的断口处直直窜起数尺之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妖异的光芒。
凶残,太凶残了,一千陌刀兵对高句丽的靠成了震慑远远超过了刚刚冲阵时弩箭对他们造成的震慑。
那种刀光闪过,血光四溅的凄厉景象让无数高句丽骑兵不自觉的放慢了马速,虽然他们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怕,像这样的陌刀兵大唐并没有多少,但是他们的身体却如实的表现出他们潜意识中的那份恐惧。
“大唐!杀……”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声愤怒的咆哮在大唐的骑阵中爆发,瞬间形成排山倒海之势,数千个声音汇聚到一起:“大唐!杀……”
“大唐!杀……”原本有些颓势的大唐军阵在一瞬间重新爆发出重重杀机,无数闪着寒光的横刀高高举起,斩向前面的敌人。
一千陌刀兵用他们的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什么叫陌刀无敌,什么叫人马皆碎!同时他们也用敌人的鲜血唤醒了几乎快要绝望的战友们战斗的意志!
“大唐,万胜!杀光他们……”大部分纨绔们也在鲜血的洗礼下记起了他们曾经言下的誓言,虽然当时言誓的地方有些诡异,但是为大唐崛起而战的信念却并不受环境的影响。
热血、豪情,大丈夫立于天地间,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说什么将军不离阵前亡,说什么瓦罐不离井边破,等到亡了、破了再说!只要人没死,那就必须战斗下去,用敌人的鲜血与人头来证明自己男人的阳刚与雄壮!
战场之上就是这样,你弱敌强,你强敌弱,决心、意志、士气往往才是决定一场战斗胜利与否的标志,至于人数的多少或许对战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多数时间,这种影响并不大。
重新爆发出强烈战斗意志的唐军很快便稳住了阵脚,隐隐的甚至有了反击的趋势,平时训练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一点点被发掘出来,彼此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十余万高句丽步卒带给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小。
而另一方骑兵的战斗则更是微妙,四千大唐骑兵此时正带着好几万人在兜圈子,时不时对着高句丽那边的中军发动一次冲击,吓的高延寿、高惠真连忙将正在进攻的骑兵调回来一部分,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乱,整个战场此时就是一团混乱,高句步军在努力与唐军步卒作战,而大唐的骑兵则是围着高句丽的中军不断试探,总想找机会把高延寿和高惠真给灭掉。
如果没有长孙无忌的那支伏兵,或许战况一直这样焦灼到了最后,高句丽真的可以把唐军这一万余人彻底剿灭。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长孙无忌最终还是带着两万的骑兵出现在了高句丽人的身后,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在背后给了高延寿、高惠真致命一击。
“快,快把前面的部队叫回来,防御,防御!”
“完了,这次全完了。”
“出击,让骑兵出击,杀出一条血路!”
高句丽中军之中,众人七嘴八舌的争论着,连区区四千骑兵他们都对付不对,更不要说此时又来了两万,望着那些武装武牙齿的骑兵,无边的恐惧自他们的心底开始蔓延。
“陛下,长孙仆射已经发动,我们……”正在山顶充当观察手的段志玄从望远镜中看到高句丽中军后面扬起的漫天烟尘,狠的把望远镜一收,看着李二激动的说道。
“全军上马,随朕出征!”早就等的不耐烦的李二根本就让段志玄把话说完,听到长孙仆射四个字的时候,就猛的站了起来。
“啊?陛下……”段志玄和程咬金等人没想到李二竟然打算亲自出征,正在上马的动作猛的一顿,诧异的向他看了过去。
“看什么?朕便打不得仗么?”李二瞪了那些想要阻止他的人一眼:“今日咱们君臣便比上一比,看看到底谁手底下的功夫好些。”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反正是当年天策府的老人儿了,全都知道李二在战场上说一不二的脾气,索性也就不在劝阻,大不了一会儿到了战场上小心护着点也就是了。
话分两头,李二君臣在准备着出征,而下面战场之上却全都乱套了,面对着身后大批的骑兵,不知是谁敲响了收兵的铜钲。
正在厮杀的高丽句军卒几乎瞬间就懵逼了,本来打的好好的,怎么就收兵了?疑惑着往回撤,结果却发现中军后面杀声震天,分明就是中了埋伏的表现。
完犊子了,这是所有高句丽士兵的第一个念头!
这些当兵的一般都没什么文化,在没有明确的指令的情况下,意识到中埋伏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逃跑。所以高句丽人鸣钲求援的行为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促使了败亡进程的加速。
“大唐,万胜!杀光他们!”长孙无忌率领的两万骑兵可是为歼灭高句丽十五万大军准备的,他们并不负责诱饵工作,气势上自然与李绩的部下有着很大的不同。
几乎在看到高句丽人的第一眼,便已经燃起无边斗志,横刀出鞘,带着死亡的气息就像着自己的敌人扑了过去。
高延寿和高惠真此时已经彻底懵圈,看着那些刀箭不入的铁皮筒子,除了逃命心中再无任何杂念。
到底还是中埋伏了啊,难道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过大唐皇帝胆子的确是不小,竟然真的敢用十分之一的兵力来阻挡十五万大军,若是这里有任何一点差池,估计结局将会完全改写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2章 好一对儿能折腾的父子(上)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指的是当一个人的欲望超过自己能力极限的时候,那么他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欲望,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高延寿、高惠真认为自己可以轻易的吞下一万五千人的大唐军队,认为可以在大唐的伏兵到来之前,将李二控制到自己的手中,到时候就可以看看大唐皇帝脸上那种错愕与惊讶,也可以嘲笑一下唐皇的不自量力。
但是他们两个万万没有想到,高句丽与大唐之间的实力差别竟然会如此之大,十余万人围攻一万五千人竟然力战半日之久还不能将其拿下,反而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十五万人,整整十五万人啊。最后活着完好无缺的只有三万八千人,而这三万八千人则成了高延寿与高惠真投降的资本。
“你们两个起来吧,今好要好好为朝庭效力,莫要三心二意,知道么?”打扫战场,清点战损过后,李二接见了两个败军之将,并且给‘两高’各自封了官职。
“陛下,臣明白!”高延寿沉声回答道。
“好了,你们下去吧。”李二点点头,对着两人摆摆手,神情并不怎么愉快。
这两个混蛋投降的太早了,李二带着五千精锐赶到战场的时候,这场大战几乎已经进入尾声,除了追杀和清剿工作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仗好打。‘两高’更是让人把自己绑的结结实实的跪在一边,摆出一副听候发落的样子,让李二有气没有地方撒。
“陛下,那些靺鞨人怎么办?”等到‘两高’退到一边之后,长孙无忌走出来问道。
这次高句丽的十五万军队之中,有一万余人是从靺鞨招来的,一场战斗打下来死了一些,目光还有大概五千之数。
“全部坑杀掉,一个不留!”这是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李二并不欢迎有任何其他势力插手其中,不过靺鞨人既然来了,那么自然也要付出代价。
“喏!”长孙无忌答应一声,退了下去。
李二不高兴,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虽然这一次的战斗老李同志没有能参与进去,但是也不至于发这么大的脾气啊!
然而,这些人不知道的是,李二的郁闷并不是因为这场伏击战,也不是因为这次东征。
主要是他刚刚收到消息,他的老头子病了,而且病的很重,看样子很难挺过来年。
这特么事情就尴尬了,老李渊病重,李二要不要回去?东征的事情很重要,但是大唐以孝治国,李二也总是和他的儿子们讲‘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继续带兵在高句丽打下去!
“无忌啊,朕的父皇病重,朕需要立刻返回长安,你认为高句丽这边的战事交到谁的手中比较适合?”草草的结束了战后议事,李二把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留了下来。
“太上皇病?这,严重么?”长孙无忌下意识的问道。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如果不严重,李二怎么可能会连东征都不顾了,非要返回长安呢。
“很严重,药石罔效!”不过李二却并没有责备长孙无忌什么,只是低着头,沉声说道。
“陛下,东征之事过于重大,臣等实在没有什么好的人选。”杜如晦则是与房玄龄对视一眼,摇头表示自己并无适合主持东征的人选建议。
而房玄龄也同时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样不知道。
都是修练多年的成精老狐狸,如何能不知道这个时候推荐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到悬崖边上,万一打了胜仗还好说,若是打了败仗,自己这个推荐人最后指不定被怎么弹劾呢。
而且这里面也有另外的一些关于忠诚度的问题,正所谓财帛动人心,高句丽这么大的地盘,若是选人不当,将来把这里打下来了,万一再闹腾个独立啥的,那特么可真就有热闹可看了。
“陛下,臣以为不如徐徐图之!”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将大军撤回,只在高句丽留下十万军队,另择名臣负责此次东征,一点点的蚕食其国也未偿不是一个好办法。”
杜如晦和房玄龄可以认怂,但是他长孙无忌却不能怂,不管是从李二舅兄的身份,还是宠臣的角度,如是他也来个一推六二五,怕是会被人在后面戳脊梁骨的。
“你们认为让承乾来怎么样?”李二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话说完,把长孙无忌等人都给吓到了,瞠目结舌的看着他,半天都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怎么?你们觉得不妥当?”李二追问了一句。
“陛下,这不是妥不妥的问题。”杜如晦一张脸抽成了包子样,纠结了半天才接着说道:“太,太子带兵,古未有之啊!”
“古未有之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承乾已经成年了,应该让他知道一下,战争是多么可怕,否则那小子总是喜欢纸上谈兵,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该做的事情。”李二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则,执着的认为让李承乾出来参与一场战争,经经风雨、见见世面,对他的成长十分有利。
杜如晦能说什么?房玄龄又能说什么?没看到长孙无忌那个老狐狸已经把椅子往后移了好远,就差没有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么。这里的水太深了,根本就特不是外人可以参与的,谁参与谁死!
太子领兵,不说李承乾敢不敢接这个差事,就算是接了,一个不好就会被人陷害,背个谋反的罪名简直是太容易了。
李二会想不到这一点?当然不可能想不到。
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李承乾出来带兵呢?是真的想让未来的继续人见见世面?还是想……。
杜如晦简直不敢想下去了,与房玄龄对视的目光中满是忧虑,东征还没有结束,难道大唐就要再起波澜了么?
李二等了片刻,见三人再未发言表态,默默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么朕便下旨招他过来,按无忌所说,给他十万兵马,且看他能不能给朕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3章 好一对儿能折腾的父子(下)
第九七零章好一对儿能折腾的父子(下)
李二的命令就这样愉快的被传达下去了,无数东征将士在听到班师回朝的命令之后瞬间懵逼,不过好在强悍的大唐军律还能约束住他们,所以这些大头兵虽然心里不怎么舒服,但最终还是认真的执行了命令。
十五万的援军被打没了,来支援的北部褥萨和南部褥萨投降了,鸭绿水西岸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大唐铁骑的脚步。所以这些大头兵可以肆意的在安市城外耀武扬威,起出前隋将士遗骨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当着高句丽人的面将近万的靺鞨人埋进土里。
而在李二的诏书发回长安的三天之后,长孙无忌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来到了李二休息的大帐。
“无忌,你终于还是来了,我还以为你会再忍几天!”李二似乎早就料到长孙无忌会来,看着他的目光是里满是笑意。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憋在心中实在不吐不快!”长孙无忌坐到侍卫递上来的凳子上,嘬着牙花子,犹豫的说道。
“为了承乾的事情?”李二直言不讳的问道,同时也对身边的那些侍卫摆了摆手命令道:“都出去吧,大帐周围三十丈内一只苍蝇也不准进来!”
“喏!”一声整齐有力的回答之后,大帐中的侍卫退了出去,这些人可不是宫里的那些执金吾,而是地地道道的玄甲军,老李的亲军!
“陛下……”。
“无忌啊,无人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要那么正式,放松一些!”李二打断了长孙无忌,亲手递给他一把折扇。
此时的天气已经是六月,虽然辽东这地方苦寒,但夏天还是一样热的让人难受,像长孙无忌这样的胖子,更是热的汗流浃背。
1...253254255256257...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