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西域军团的名声是打出来的,加上前段时间又从各国征调了不少士兵,缺少兵员的诸国根本无力反抗军团带给他们的压迫,最终只能拼了命的在国内搜刮,最后甚至把老百姓家里的被子都给拆了,这才勉强凑出了西域军团要求的数量——共计两百四十万斤白叠子。
而在松州等地,薛仁贵、禄东赞则是在忙着杀牛,杀牦牛!
松州之战已经结束了很长时间,牦牛生意又重新兴旺起来,所以老薛并不愁没有牛杀。当然,这些牛被杀掉之后,全都有登记造册,商人的名字,牛的重量等等毫无疏漏。
牦牛的生意与李恪那小子有关,虽然李承乾并不怕他,但好歹都是自家兄弟,抢了他的牛如果连帐本都不给的话,就显得他这个太子有些不地道了。
所以帐必须要记,至于将来给不给钱这完全是另一回事,东边日出西边雨,牦牛的损失大不了将来从别的地方补给李恪好了!
短短的一天一夜时间,所有隶属于李承乾的势力全动开足了马力,像是上了发条一般,长孙皇后似乎也知道自己无力阻止李二父子间的事情,听了手下传过来的消息之后,长长的叹了口气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三棱矢、四脚钉、这些简单易制的东西大量的被生产出来,土手雷的壳子也被唐善识从仓库里拉出来组织工人大规模的开始组装。
一批批的武器装备被装上马车向辽东进发,而太子六率则是紧张的进入了战备状态!
六率,与大唐十六卫和边军截然不同的一支军队,他们的军服并不是通常的那种宽袍大袖的襦服,也不是那种颜色鲜艳到让的眼晕的大红色。
黄绿相间、黑白相间的迷彩作训服才是他们的正常着装,收紧的袖口、裤腿让这些兵显得格外精神,脚下插着钢板的黑色作战军靴更是将他们这些兵衬托的帅气非常。
或者有朋友不理解,怎么一双靴子就帅了?难道不是衣服更能衬托人么?
这一点可以参考现代的汽车,在现代,任何一辆汽车,你不用改装任何东西,只要换上四个18寸的大轮毂,再换上高扁平比的雨胎或者雪地胎、公路胎,那车的档次立刻就会提高好几个台阶,逼格也瞬间就上来了——这就是鞋子的重要性!
当然,这些东西只是外在的表象,六率必竟是要去上战场,制服再漂亮也不能当成护甲来穿,在他们身上真正惹人注意的还是那一身与众不同的护甲。
六率的护甲是拼插式的,就是说他们的护甲完全就是一片又一片的零散钢板,需要作战的时候进接插进作训服的夹层中便好。
前胸八块,后背八块,两胁各四块,腿部则是大腿两块,小腿两块,再配合上护膝、护肘以及头盔,可以说和铁罐子也没什么区别。
当然,这样的护甲防御并不全面,在铁板之还是会有一些缝隙,但是这已经很好了,相比于绢甲和藤甲来说,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当六率出征的时候,整个长安又炸了,说是万人空巷都不为过。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看看那与众不同的制服,为了看看那帅的一逼的正步走。
横平竖直斜成线的队列几乎看傻了所有的长安人,不管是唐人还是异族,全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窃窃私语之声绵绵不绝。
“看到没有,这才是精锐!”
“高句丽完了,彻底完了,我大唐动真格的了。”
“这是什么军队?为什么与十卫六不一样?是大唐的秘密部队么?”
“有如此雄师,我大唐可以打到天边。”
“这是六率,是太子六率,半年前我有机会见过一次!”
议论声越来越大,六率的官兵脸上的傲然之色愈发浓郁,脚下踏步的声音也愈来越响,渐渐的竟然共鸣之声,半个长安城的房子甚至都在他们的脚步声中颤栗。
太子六率走了,没有誓师,没有誓言,不过他们却给长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留守长安的候君集、柴绍警惕的看着那支军队远去,一颗心稍稍放下的同时,也开始火热起来。
虽然他们的左、右卫与太子六率出身一个训练体系,但是盗版就是盗版,尽管他们认为自己手下的两卫人马已经足够精锐,但是在面对六率的时候,左、右卫依旧不会有丝毫取胜的可能!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8章 差点被老头子吓死
李承乾离开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安排完了出征的所有事情之后,和长孙皇后好说歹说了大半个晚上,才被老妈批准出行,同时在老妈的嘱咐下,带上了三十辆大车的东西,大到桌子小到枕头,几乎搬空了半个东宫。
一路无话,书说简短,时间一晃到了九月,李承乾终于带着人渡过了辽水,接近了老头子的大营。
“殿下,好像是陛下过来了。”这一日,李承乾正骑在马上和唐善识扯着犊子,厚厚的皮裘裹了一层又一层,可还是冷的直哆嗦,结果被舒天一句话吓了一跳。
定睛向前面看去,发现在地平线的一端果然隐约可以看到老头子的仪仗以及漫天的烟尘。
很久很久以后,有人问李承乾,当时见到老头子亲自出迎的时候是不是很激动,结果换来的却是他高深莫测的微笑。
看到李二仪仗的那一瞬间,激动什么的李承乾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差点吓哭才是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老头子突然之间想开了,打算取了他的人头,拿去祭天!
原因?很简单!
因为老头子从来就没有亲自迎接过他,自从他到了大唐的那一天开始,从来都是他亲自去见老头子。
所以从李二大营中出来的仪仗在李承乾看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老头子,唯一的可能就是老头子打算把自己抓起来,所以才会派出他的仪仗来镇压自己。
完了,彻底完了,千算万算没算到老头子竟然有把自己调到辽东来处理掉的可能性,估计这一次怕是死定了,或者就算是不死,也难逃被圈禁一辈子的命运。
“殿下,陛下的仪仗就在前面,咱,咱们要不要迎上去?”舒天等了半天,发现李承乾一直在发呆,终于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废话,当然要迎上去!”李承乾回过神,把心一横。
死马当成活马医吧,现在跑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再说万一真的是老头子亲自来了呢?自己一跑那特么不就成了‘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么!
而且最关键的是李承乾并不认为自己现在有和李二叫板的实力,不管跑与不跑,如果老头子真的想要修理他,其实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还不如大方一些,主动迎上去,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短短的一瞬间,李承乾脑子里闪过无数的念头,最后一抖肩膀,将身上的皮裘抛来,独自一人催动战马向着老头子仪仗过来的方向迎了上去。
双方战马相对而行,时间不大,老头子的仪仗便已经清晰的出现在李承乾的眼前,而让他惊讶万分的是,老头子竟然真的在出行的仪仗中间,而且在看到他的时候竟然也催马迎了上来。
“父皇,儿臣来迟,请父皇恕罪!”彼此接近之后,李承乾勒住战马,从马上跳下来单膝跪地,沉声说道。
“起来起来,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李二也从马上跳下来,大笑着把李承乾扶起来,上上下下打量了半晌:“嗯。又长高了些,壮了不少,不错不错!”
“嘿嘿,父皇这段时间也精神了不少,看来母后是白担心了呢!”李承乾腼腆的笑着,装成一副呆萌少年的样子。
不过他这话说的却是发自内心,李二的精神头绝对比当初在长安的时候要强上许多,看样子应该是长安这几年的皇帝生涯把老头子给憋坏了!
“你这次出来,怕是你母后没少数落朕吧!”李二到底还是了解长孙皇后的,一句话就把老婆京城的表现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嘿嘿,没,没有,就是嘱咐儿臣到了这边要多替父皇您分忧,不给给您添麻烦,让您操心!”李承乾违心的说道。
他可不敢把老妈的话学一遍,否则将来回长安非得被揍不可。
当然,同样憋在心里的还有无数吐槽之言,差点被李二吓死的李承乾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啥老头子要亲自出迎,难道真的就是单纯的想自己了?还是……试验一下自己是否有二心呢?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聊了些家常之后,李承乾跟着老头子到了出迎队伍的前面,一群跟着老李出来的朝臣同时上前见礼。
“平身,承乾见过诸位叔伯!”看着眼前一群老货,李承乾强忍住心中想要笑喷出来的感觉,纠结的还礼。
这帮老东西竟然每人身上都套着一件羽绒服,圆滚滚的不说,那羽绒服还特么是大红色的,几十个老东西站在一起,要骚包有多骚包。
不过很明显,那些老货见到李承乾之后脸色明显都是一松,由此可见刚刚他们也是在担心着某件事情,只过不因为李承乾的出现,此时变得不在担心而已。
“走吧,咱们回营!”寒暄过后,李二笑着招呼了一声,当先跨上战马。
于是乎,李承乾撇下了一路跟着自己的两千‘獠牙’亲卫,跟着老头子的大队人马转道回营。至于那些‘獠牙’自然有人会带着他们找地方扎营,这一点不用他来担心。
大概用了小半个时辰,李承乾跟着老头子回到中军大帐,与门口守着的林松海点点头,然后便一低头钻了进去。
“坐吧,朕有一些事情需要问你!”大帐之中只有李二与李承乾两人,其他人则是刚刚在外面就已经散了,各自回去休息,等着晚上的宴席。
这帮老家伙都不是傻子,知道李承乾到了之后,李二一定有些私密的话要问,自然不会跟来做那讨人嫌的事情。
“父皇请问,儿臣知无不言!”李承乾围着帐篷里面的煤子不断烤着火,认真的回答道。
“逃民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现在搞定个事情,你就没有想过会把世家都得罪死?”李二第一件提起的就是逃民。
数十万逃民,若真的能梳理出来,对大唐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但同样敢收留逃民的多少都是一些大户,李承乾这样一搞,很于是把那些大户家中的宝贝给动了,以致于那些世家之类对他的仇礼更甚!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9章 父子对谈——话不说不明
“儿臣找了些书呆子,让他们去参与人口普查去了,那帮家伙属于读书读坏了脑子,一个个直的要命,只要能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那些世家大户家里怕是连没有户口的狗都藏不住。”听到李二问起关于人口普查的事情,李承乾脸上禁不住泛起一层笑意。
想到那些书呆子杵在孔颖达、程妖精这几家门口,一副不让进老子就吊死在大门前面的表现,再想到孔雯和程小四泪眼婆娑来找自己的样子,李承乾突然觉得似乎不应该说那帮家伙是书呆子。
“你这样可是得罪了很多人呢,将来怕是会有不少人给你使绊子!”老头子意有所指的说着,不知道是不是在提醒李承乾要小心这次东征。当然,也可能只是提一嘴,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思。
而李承乾却是浑不在意的摇摇头,像是没有领会到老头的意思一样:“父皇,他们所在乎的不过也就是利益两个字罢了,回头给些补偿这事儿也就算了,不伤筋不动骨的,根本不必在这上面费心思。”
辽东之事固然是大事件,也给了不少人攻奸的机会,但是李承乾始终坚信,枪杆子里出政权,当横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就不信那些世家再敢放半个屁。
大唐的名声是打出来的,他李承乾的名声又何常不是打出来的,只要这次辽东之战打的漂亮些,那些和他不对付的世家和士族即便是不满意他的行为又能如何?若是不怕大军回归的路上来一场兵灾,屠了他们全家,那就让他们去折腾好了。
李承乾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老头子为什么会把他调到辽东来,明知道不管是打胜了还是打败了都不会有好结果,为什么还要调他来辽东,这特么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扯犊子。
老李明显听出了儿子话里敷衍的意思,认真的看了李承乾半晌,终于缓缓开口:“是不是很不理解为什么朕会把你叫到辽东来?”
李承乾咂咂嘴说道:“父皇,太子领军古未有之。”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是’或‘不是’,但话里的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
“有人曾经跟我说过,功高盖主!”李二并没有在乎李承乾兜圈子的言词,只是静静的看着他说道:“但朕的回答是:让他盖,朕要看看他到底能不能盖过朕!”
话说到这里,已经不用在说下去了,李承乾规规矩矩的对老头子施了一礼,起身告辞,离开了大帐。
老头子这次应该是真的感觉到了威胁,或者说感觉到快要压制不住他了,所以才会把他调到辽东,借着东征的事情来进行最后的观察!
若是这次东征李承乾真的有什么不轨之心,只怕迎接他的立刻就是身后数十万大军,到时候前有高句丽,后有十六卫,他李承乾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估计也很难从中逃得一命。
但若是他这次能够安然无恙,那么就证明老头子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皇位传给他,接下来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心等待便好,完全不用担心将来皇权旁落。
这就是老李的想法与意图,一种痛并着快乐的决定。
一个连他自己都压制不住的儿子,这让李二觉得很骄傲,但同样也让他感觉到了威胁,所以在他还能压制住这小子的时候,找个机会试试他的深浅,根据他的行为来判断下一步的行动,也不是什么难以估计的事情。
话分两头,且说李承乾从老头子那里告辞出来,回了属于自己的帐篷之后,立刻便瘫坐到行军床上面,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终于是到了和老头子见真章的时候了,虽然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但是李承乾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竟然提早了近十年。
从内心来讲,他现在并不想造反,也不是那么急于登上那个位置。
有老头子在上面给他遮风挡雨,他自己在太子的位置上胡乱折腾,这样的好事是很难找的,权利他不缺,钱财他也不缺,美女什么的他有四个老婆,李承乾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非要现在去坐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可是!可是这些话他根本没有办法去和老头子说,而且就算是说了老头子也不一定信,事关皇位绝不是他随口一说老李就会相信的。这事儿就像借钱,不是说你一定会还,一定会守信用,别人就会相信,就会把钱借给你一样。
而且这个就算是看表现也不行,必竟表现也有可能是装的,所以这一切李承乾只能祈祷老头子千别再整出什么妖蛾子,若是东征的时候老李再继续折腾,弄不好他还真的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这可是他万万不想的。
揣着郁闷的心情,李承乾在浑浑噩噩中睡了过去,一直到第二天天亮被一阵号角声惊醒!
“殿下,快起来换衣服吧,已经开始点卯了,若是去晚了怕是要挨板子的。”就在李承乾打算躺回去再睡一会儿的时候,舒天掀开帐篷走了进来。
“啥?点卯?这和咱们有啥关系!”李承乾乜着舒天问道。
“我的殿下,您还是快点换衣服吧,一边换咱一边说。”舒天对李承乾不紧不慢的态度急的不行,一边给他递衣服,一边说道:“你现在可是接替了英国公的位置,成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点卯的事情,怎么有您的份。”
“我啥时候成的大总管?”李承乾登上裤子,正要接衣服的手顿在半空。
“就是昨天晚上的事,方内侍看你睡了就没有叫您,您看,诏书还在您枕头边上放着呢。”舒天把李承乾的衣服抖开,披到他的身上,随手指了指李承乾原本躺着的位置。
没办法了,这种事情李承乾估计舒天应该不敢说谎,而且那诏书就那么放在哪里,同样可以证明舒天的话。
最终,李承乾还是踩着最后一通鼓进的大帐,在老头子的怒视中,讪笑着找了一个角落蹲了过去。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80章 辽东道大总管(上)
早上的议事老头子并没有宣布什么,只是大致的问了一下出征各部的情况,以及什么进候可以撤退之后,便将话题扯到了李承乾的身上:“太子,你对这次东征有什么看法?现在你可是辽东道的大总管,说说你的看法吧。”
“父皇,这还有啥说的,打呗,儿臣保证十万大军在半年之内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水。”蹲在一边的李承乾没想到老头子会在这个时候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只好站起来信口胡柴,而实际上他是屁的计划也没有。
“好,有志气!”结果李承乾话音刚落,李绩就在边上嘿嘿笑着把话题接了过去。
老货,竟然有脸来嘲笑自己,也不看看丫自己打的是什么仗!
李承乾心里吐槽,不过却并没有开口,现在这个时候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几十个老杀坯坐在一起,若是真的说起来,就算是有再完善的计划,被他们鸡蛋里头挑骨头似的驳斥,最后也只能胎死腹中。
“太子,朕要的是详细计划,并不是你的随意敷衍!”李二听了李绩明褒实贬之后,脸上也有些挂不住,瞪了李承乾一眼之后沉声问道。
“父皇,儿臣昨天才到的大营,到现在连安市城长成什么样子都没有看到,若是说真有计划,您信么?”李承乾被老头子逼的没着,最后只能低头认认输。
不过他这话一出口,倒是赢得不少赞许之声,长孙无忌和程咬金几个和李承乾关系比较近的,甚至还说了几个‘好’字。
李二也嗤笑了一声,用手遥指李承乾说道:“总算是你小子今天说了句人话,若是你再敢信口胡柴,说什么安市城一鼓可下的浑话,朕非先打你一顿板子不可。”
“啊?!”李承乾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满帐篷几十个老杀才诡异的眼神,这才知道,感情老头子这是考量自己来着,看看会不会所托非人,把眼前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行了,你只要知道轻重就好,战场之上危机四伏,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那一个,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首先做出最坏的打算,把自己放在最不利的位置来考虑问题,你,明白么?”李二收起脸上的笑意,沉声说道。
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教李承乾如何做事,只要大军一撤,便等于是对李承乾最后的考验正式开始,到那时候,李二不会再对这个儿子做出任何的提醒与提示,一切都只能看这个混小子自己,到底是虫还是龙,是骡子还是马,只看这一遭溜的如何。
李承乾似乎也明白老头子的打算重重一点头,认真的说道:“儿臣谢父皇指点,高句丽之战必会小心谨慎,审时度势待局势明了才会正式展开攻击。”
“你知道就好,先出去安排你带来的队伍吧,朕还有些事情与你几位叔伯商议一下。”李二认真的看了李承乾一会儿,将他赶出了大帐,又隔了一会儿估计李承乾走的远了,这才看向李绩说道:“茂公,你觉得此次辽东之战,承乾可有胜算?”
“陛下,此事臣认为现在判研有些为时过早,辽东苦寒之地,九月时便已经降下霜冻……,这仗要打估计怎么也要等到明年了。”
李绩的回答很是策略,把不看好李承乾的意思婉转的表达了一下。
要打仗怎么也要等到明年,分明就是说李承乾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动攻势,只能拖在这里按兵不动,甚至说能拖到明年开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搞不好等到十一、二月的时候,拖不住了就得撤回大唐。
李二多精明白一个人,听了李绩的话后立即闻歌知雅意,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沉吟片刻之后开口说道:“道宗,你便留在辽东城吧,朕给你五万军队,万一承乾在前面有失,必须把高句丽人给朕挡在辽水以东。”
“喏!臣遵旨!”李道宗应下了差事,再次坐回一边。
他到底是皇室宗亲,不管是替李承乾守后路,还是防止李承乾密谋造反,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假如李承乾真的一时想不开,打算造反的话,李道宗完全可以提前将其拿下,省得事情闹大了不可收拾。
不过,离开中军帐的李承乾却并不知道他离开之后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是老头子真想保他,随便他在外面如何折腾,该保他还是会保;若是老头子不想保他,哪怕他就是有通天之能,该死的时候也注定逃不了!
所以此时此刻李承乾的心情是愉快的,把所有的烦恼全都抛到脑后,跟着老头子派出来的亲卫一路向着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人马行去。
太子六率此时早就已经到了辽东,被李二安排到了一个比较靠近安市城的位置,他的两千‘獠牙’在昨天晚上也被带到了这里,所以当李承乾到了属于他的大营时,看到的完全是清一色的雪地迷彩。
“殿下,臣的任务已经完成,告辞!”李二的亲卫将李承乾带到之后,并没有跟着进入大营,而是在太子六率的大营门口选择了离开。
“你回去吧,父皇离开的时候派人来通知本宫一声,本宫好去为父皇送行!”李承乾笑着点点头,对这个属于玄甲军一员的亲卫嘱咐了一声,便转身走进营门。
从他进入太子六率营地的那一刻开始,他便不在是一国太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才是他的正式称呼。
“臣等见过大总管!”带着属于自己的护卫,李承乾来到属于他的中军帐时,立刻被帐篷里乱糟糟的一群人吓了一跳。
定睛细看之下才发现,竟然全是熟人,熟的不能再熟的熟人,段瓒、程处默、程处亮、李思文……,甚至房遗爱那个二货也在其中。
1...255256257258259...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