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决定趁老头子彻底懵圈之前,给老头子交个底:“父皇,儿臣想要把陇西李氏十三望彻底拆散,用来以身作则,给其他六家打个样出来。”
“打个什么样?十三族你打算怎么拆?拆开之后有何好处?”李二强打精神,将微散的目光投注在李承乾身上:“说的好朕可以支持你,若是说的不好,你小子可不要怪老子再压你三年。”
“父皇,您觉得内斗这个理由够不够?您觉得若是咱们陇西李氏十三望族被拆散之后,会不会有内斗?会不会斗的不可开交?”李承乾第一次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老头子的指点。
眼下的大唐太子,不管从哪方面说都只是一个后世的草根宅男,实在缺乏家族管理方面的经验,一切判断都是基于臆测,与老头子讨论一下,正是他十分需要的。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14章 与老头子的讨论(下)
不过很明显的是老头子并没有理解李承乾的意思,又或者理解了他的意思,但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他这种奇葩计划的可行性。所以在听完了他的叙述之后,老头子眼神愈发的朦胧,像是根本没有听清一样。
没办法,李承乾最后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重新又说了一遍,这才让老头子有了反应,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半晌之后才说道:“世家的内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你这样做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让世家再次扩张了而已。”
“我陇西李氏为什么会有十三旺族?还不是因为当初的一次次分家,每一次分家就会壮大一次,最有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你觉得其他家族会怎么样?会像你想的那样一蹶不振?永远不要小看世家,能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家族怎么可能如此容易就被你一个半大小子弄垮,若真是那样不用等到今天,数百年前他们就不存在了。”
李二的长篇大论给李承乾重新上了一课,第一次让他意识到世家的庞大与难缠。
认真回想一下,很多事情真的就像是老头子说得那样,一次次冲突当中,那些世家似乎真的没有拿出全部实力与他纠缠。就算是山西王家,也只是主家在与他不断发生碰撞,其他王家支脉更多的是点到为止,并没有真的全力以赴。
陇西李氏族人有多少?仅仅十三旺族怕是族人就不下万人,其他细小分支更是不可计数。李氏既然有如此庞大,那么与之齐名的其他家族又怎么会比他差?
终于,李承乾第一次在老头子的提醒下意识到了自己选择的对手是如何的难缠,一句任重而道远似乎并不足以形容未来道路的艰辛。
“想明白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朕一直拿那些世家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吧!”老头子看着李承乾脸上的恍然之色,自嘲的笑了笑,指之面前的酒杯,示意李承乾给他倒满。
“不要小看任何人,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不再是当初的孩子,若是再这样任性下去,就算是朕也很难保你。”满满一杯就灌下肚去,李二哈了一口酒气缓缓说道。
李承乾沉默了,从老头子的话里,他知道自己有些急于求成了,总是在想着能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忘记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
李二的政治天赋远比他要高,可是面对世家依旧要小心翼翼,靠着士族来与之抗衡,他李承乾现在又有什么?除了手头有一些未来的猛将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治世能臣。
“接着说说其他的吧,一蹴而就的事情你还是别想了,至于给世家分家,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才是合了他们的心意。”老头子虽然有些醉了,但却并没有糊涂,在李承乾有些消极的时候转移了话题。
“父皇,儿臣想要趁着这段时间没有大的战事发展一下工业,另外还要提高一下大唐百姓得文化素质。”
李承乾的情绪有些低落,解释的也有些简单,不过看在他费了千辛万苦想出来的办法最后只是镜花水月的份上,老头子并没有说什么。
“你想要搞的事情可以慢慢去搞,这次的家主大会我可以帮你一把,记住,只此一次!”打击了李承乾一顿的老李也不想让儿子彻底失去斗志,但又不想让他在错误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直到此时他才再一次体会到,这个爹当的要比当儿子累多了。
而李承乾呢,深受打击的小李同志除了点头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表态,虽然早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现在看来,何止是不简单,简直就是特么太难了。
李承乾甚至一度想要摔盘子不干了,什么世家、什么大唐,老子找个地方去当太平王爷多好。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中一闪便被他掐灭了,现在的他已经和刚到大唐的时候不同了。那个时候他身边只有光头王和林晓晓,可是现在却有无数的臣子和士兵,这些人可都是依附在他这颗大树上的。
若是他自己先倒了的话,这些人全部都会变成无根之萍,绝不会有人继续重用他们,等待他们的结局必然无比凄惨。所以就算是为了手下的那一批人,他也要继续走下去,坚定的走下去。
反正作为掌权者,他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没有拿出来,了不起将来若是被那些世家给逼急眼了,那就屠光他们好了,到时候最多就是重整旧山河,远比现在这样劳心劳力要简单的多。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有些消沉的小李同志终于再次打起了精神,从怀里掏出一支笔向老李推销起来:“父皇,您看看这个怎么样,这可是儿臣绞尽脑汁,费尽千辛万苦,数十年……数月不眠不休搞出来的东西。”
“停,不就是铅笔么,朕又不是没听说过。”看到儿子恢复了精神,老头子还是很高兴的,但听到后面接连不断的自夸之言,老李又觉得有些不耐烦。
“父皇,这可是好东西,用在军事上可以让伺候能够更有效的记录敌人的情况,用在民间可以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识字的机会。”
“您想想看,一文钱两支多便宜啊,比那些动不动就数面上千文的毛笔便宜多少?而且毛笔还需要砚台,需要墨锭,需要宣纸。可是这东西不用啊,只要把外面的木头削开一段,直接就能使用,而且对纸的要求也不高。”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用铅笔在桌子上面写了几个可以防伪的小字,然后又把手中的铅笔递到老头子的手上。
“字还是那么丑,你就不能好好的练练,每天让你抄十遍《论语》,这都快一个月了,竟然一点进步都没有。”老李一边唠叨,一边接过儿子递来的所谓铅笔,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着,脸上带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15章 强大的敌人
自从科举制问世以来,不管是哪一任皇帝,一直都把这一举措定为基本国策,几乎每年都要举办科举考试,用来选拔人才。
但是相对于需要那些世家、士族的子弟来说,科举选拔出来的寒门士子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掀不起多大浪花。
这里主要的原因一是只为寒门学子求学无门,二是为因书籍价格过高,三是因为求学的成本太高。虽然老话说穷文富武,但这个穷也是相对来说的。试想现代的孩子们学习要花费多大精力便可以知道,学习这东西,不论古今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在现代学生要作习题、写作文,在古代也是要做诗词文章,所差的就是形式不同,真正实质上的东西却是没有多大变化。
所以,笔是学子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没有笔就不能练字,而不练字就不会写字,到了考虑如何答题?
另外就是纸张,有了笔总要有地方写吧,所以纸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就是书,学习这东西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书,否则科考的时候考你个默写,你却连见都没见过,自然也不可能写的出来。
综上所述,学习同样是一个需要投资的事情,这也是寒门学子为什么无力求学的原因。
世家正是利用了学生长不起学这一点,在这里面做一些文章,挑一些根底好的寒门学子加以培养,供其读书,若是读书有成再以家中女子许配其人,慢慢的就把一些让李承乾找正了自己的位置。
从长安回到咸阳之后,小李同志就把自己关进了简陋的房间,整整七天没有出来一步。期间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在忙些什么,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就连夜魅、杨雨馨等人都被他赶了出来,其他人更是连院子都靠不过去。
而在房间里面,李承乾则是披头散发的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摞白纸以及铅笔,咬牙切齿的勾勾画画写着谁都看不懂的东西。
从老头子那里领悟到的东西真真刺激到了李承乾,曾经的他总以为关陇世家很好对付,慢慢的陷入了一个误区,直到在老头子的提醒下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想要对付的竟然是如此大的一个庞然大物。
全力以赴,必须全力以赴,醒悟过来的李承乾拿出了全部的力量,动用了后世带过来的全部知识,全力分析着整件事情,包括极限手段在内的所有方法。
白纸上用英文字母标记着世家的名字,一个个线条代表着他们彼此间的关系,每一个家族,每一个分支都被罗列在纸上,等到全部弄完已经是两天之后。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分析,针对每一个家族分支的分析,世家分支彼此间的矛盾是什么,各个分支都经营者怎样得产业,以及每一个世家家族分支家主的性格。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16章 调兵遣将(上)
李承乾这一‘闭关’就是整整半个月,等到他从房间中出来的时候,人已经憔悴的不成样子,而且房间里面还有一股浓浓的烧东西的味道。
“去准备些热水,本宫需要沐浴,另外安排人把房间打扫一下。”脸上满是疲惫的李承乾在杨雨馨和夜魅关切的目光注视下伸了个懒腰,给她们递了一个放心的眼神笑着说道。
“是!”杨雨馨答应了一声,转头对待立门口的宫女吩咐道:“你们去伺候殿下沐浴。”然后便进了李承乾的房间。
作为李承乾的贴身副官,整理太子殿下的房间工作杨雨馨从不假手他人,这是她在接替独孤玉凤之后一直奉行不虞的,也是李承乾为什么会方心让她来安排打扫房间的原因。
洗澡的水温度正好,将自己整个人泡在里面之后,李承乾发出了一阵舒服的呻吟。半个月没有洗过澡了,刚刚从房间里出来的那一刻,李承乾甚至觉得自己像是要腐烂了,直到泡进水里,才有了一种自己还是一个活人的感觉。
一个澡,李承乾洗了整整一个时辰,等到想要出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就连身边伺候的人换成了杨雨馨都不知道。
“殿下,已经一个时辰了,您还是出来吧,再泡下去怕是就要伤身体了。”杨雨馨看着已经把身体泡的发白的太子殿下,小心的提醒道。
刚刚李承乾在她的按摩手法下不知不觉睡着了,看着那憔悴的面孔她实在不忍心吵醒他,现在醒了,自然要提醒一下。
“你什么时候来的?这种小事以后你就不要插手了。”第一次与小雨姑娘‘坦诚’相对,让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坐在水里尴尬不知道应该起来还是继续坐着。
以前都是宫女伺候李承乾沐浴,李承乾自然是无所谓的,反正那些宫女只是尽义务,看不看的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小雨姑娘就不一样了,毕竟这丫头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骤然被看她给看光了,李承乾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杨雨馨却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从一边提了条浴巾过来,摆出等着‘美人’出浴的架式,口中说道:“那小丫头笨手笨脚的,臣不放心她们。”
小丫头?明明都比你大好不好,尴尬的李承乾心中吐槽一句,想着人家小姑娘都不在乎,他一个老爷们儿还怕啥,不就是出来被看光么,拼了。
想到这里,一身白肉的李承乾硬着头皮从水里站起来,摆脱两个宫女的搀扶,抢过杨雨馨手中的浴巾,三两下把自己包起来。
“噗嗤”激烈的反应让小雨姑娘忍不住笑出声来,使原本就有些尴尬的李承乾老脸一红:“行了都出去,本宫要更衣!”
“殿下,臣伺候您更衣吧。”杨雨馨似乎并不想放过李承乾,追在他身后调侃道。
从某些方面来说,杨雨馨小姑娘自从来到李承乾身边的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了想要嫁人的打算。毕竟客观条件在那里摆着,一个在太子殿下身边待了数年的女人,即便是她想嫁人,估计也没有人敢娶她。
当然,这和谁的女人没有关系,主要是职业。
与太子殿下接触了那么长时间,她必然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秘密,若是嫁人谁敢娶她?知道太多东西被灭口的人历朝历代可都不少,太子殿下不会灭身边亲近之人的口,可不等于不能灭别人的口。
所以,杨雨馨作为李承乾的贴身副官,或者说女官,这一辈子基本上是注定了的,要么李承乾娶她,要么终身不嫁。
而既然这样,她看不看光太子殿下,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尴尬的沐浴在李承乾狼狈的逃窜中结束,等到他从帐篷里面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中午。
纯白色的练功夫,上面用金丝绣着狰狞的巨龙,一块玉佩挂在腰间,手中一柄象牙折扇,折扇柄部坠着一块红色的宝石。
简单的装扮中带着一丝贵气,恬静的面庞带着贵族特有的淡淡笑容,这一切可以让所有第一次见到李承乾的人赞一声:好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
不过……,随着李承乾看到某个家伙正大咧咧的蹲在他小院的门口,抱着人头大的一碗臊子面狂吃的家伙时,佳公子立刻狂化,像个怨妇般冲过去,手中折扇差点戳进对方鼻孔:“王玄策,你个驴日的,你丫还知道回来,你怎么不死在西域算了!”
“嘿嘿,殿下,您先让我把这个吃完,这段时间天天吃肉,已经快要把我吃死了。”王玄策嘿嘿笑着从门口站起来,不过嘴却没有离开过碗边三寸,就好像有人要抢他的吃食。
“吃吃吃,就知道吃,难道进了关还能少了你的吃食?至于你跑到这里来吃。”李承乾瞪了王玄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那不一样,殿下这里的面香啊。”摆出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王玄策加快了吃面的速度。
李承乾这段时间身边是真的没有人可用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让王玄策回来帮自己,反正西域那边也没有什么事情了。
几大强国被灭了两个,高昌老实的像是孙子,鄯善在苟延残喘眼看再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只有焉耆还在嘚嘚瑟瑟的有些不老实。
不过这也只是一些口角上的争论,若真的说起来,焉耆相比以往还是要听话许多,毕竟他们现在手里没有多少兵,所有战兵已经全部控制在西域军团的手里。
鉴于上述的这些原因,李承乾认为西域目前来说还算是稳定,王玄策这个家伙再放在那边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远不如招回长安。
至于西域具体安排,有白文墨那个老家伙在,应该问题不大,而且薛仁贵也不是一个蠢人,只要能把禄东赞那个老东西控制住,西域五年之内必然是稳如泰山。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17章 调兵遣将(下)
长孙冲、王玄策、加上从老头子那里调来的崔钰、李敬玄、马周,李承乾的文臣班底基本上算是聚齐了。一群人坐到一起聊起西域,聊起高句丽,聊起大唐这段时间发生的变化,不觉有些唏嘘。
一个个西域枭雄,一个个高句丽名将,一个个名动四方的人物,尽皆倒在大唐雄师的铁蹄之下,想及此处不知是谁,将李承乾抄来的《赤壁怀古》吟了出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殿下,今日兴致不错,不如把下半阙补齐如何?”马周好酒,喝的微醺,将上半阙《赤壁怀古》吟了几遍之后觉得不尽兴,忍不住对李承乾说道。
“是啊殿下,不如今日给补齐了吧,要不然总是有些索然。”王玄策等人见有人带头,也开始起哄。
不过他们这种起哄并没有嘲笑的意思,实在是兴致来了心痒难耐,就像后世刷某宝一样,来了兴致剁手都没用。
李承乾能说什么,一群心腹又得聚到一起,有这点小小要求难道还不能满足他们么?况且只是背几句词而已,又要不了他的命。
而且今日不同往日,当初抄这首词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人生经历,如今他已经征过高句丽,斗过世家,勉强有资格来背后半阙,不至于被人怀疑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一拍大腿:“也罢,今日兴致的确不错,便让你们一饱耳福。”
还欲起哄的众人没想到李承乾会答应,愣了片刻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回头又有地方吹牛逼了,随后才肃容说道:“请殿下赐教!”
自从《赤壁怀古》被李承乾抄出来之后,很多人想要将后半阙给补上,但最后都不尽其意,没有上半阙的那种味道。
而长孙冲、马周等人都是以文人自居,自然也对这半阙词念念不忘,曾经无数次想要把它补全,但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所以说现在李承乾点头答应把这半阙词补全,正好是等于了了几人心中的一份心思,补了那份遗憾。就算不是他们自己所作,但将来拿出去吹吹牛逼,然后再说出是‘原作者’补齐的,多少也能有些面子。
“咳”李承乾装模作样的轻轻咳了一声,起身将双手负于身后,双眼以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眯着眼睛酝酿(装逼)良久,才缓缓吟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静,静的可怕,一群人就那么呆呆的看着李承乾,直到小李同志茫然的转过头。
“好!好一个樯橹灰飞烟灭,你说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长孙冲的反应快些,这家伙压根就不是一个纯正的文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装的太多,拍马屁的本事也是与日俱增。
“殿下大才,此下阙与上阙浑然天成,当为绝配!”王玄策鬼精鬼精的,长孙冲吹捧的话刚一出口,自然也反应了过来。
这下轮到李承乾尴尬了,该死的,就不应该在一群下属面前装逼,面对虚伪的马屁,这犊子装的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一群小年轻根本体会不到那种意境,若是太极宫上朝的那群老货们听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的表现。
尴尬过后,李承乾果断的制止了这帮人的吹捧,拉过长孙冲问道:“表哥,你的那个蒸汽机改进的怎么样了?小型化能不能作到?”
“啊?”长孙冲顿了一下,反应了半天才想明白李承乾说的是什么:“高明,小型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试了一下,把所有的配件全部缩小,可是这样是不行的,配件缩小之后,根本达不到原来的那种推力。”
“具体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查出来?”李承乾眉头皱了皱。蒸汽机是他计划中的关键一环,若是这个出了问题,他的庞大计划无疑会成为镜花水月。
“主要就是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就拿那个气缸来说吧,缩小之后想要达到原来的推力就只有加快频率,可是频率上来了摩擦力就开始增加,没有可靠的润滑济,缸体很快就报废了。”
“我们也尝试过不增加频率,可如果不增加频率的话,要产生大的推力活塞和气缸的材质又不过关,重物没推起来,活塞或者缸体就发生了变型。”
接手研究署一年多,长孙长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一些专业术语,不知道的人听他说话,简直跟听天书没有什么区别,至少马周和李敬玄两个是这样。
不过李承乾此时已经没心思去给他们解惑了,面对长孙冲提出来的问题,他陷入了沉思之中,努力回想着自己在后世的时候,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而在他沉思的过程中,其他几人则是围着长孙冲,让他把蒸汽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一群只懂得诗曰子云的家伙,费了半天的力气,总算是勉强理解了蒸汽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若是说起解决问题……不好决思,有心无力。
所以到了后来一群人都沉默了下来,看着在那里沉思的李承乾静静的发呆,等着他能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我们的蒸汽机现在有几个气缸?”半晌之后,李承乾十分突兀的问了一句。
“当然是一个气缸,如果是两个的话怎么让它们配合工作!”长孙冲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语气中满是鄙夷,似乎这乎么简单的问题,李承乾根本就不应该问出来。
一个,原来真的只有一个气缸。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并没有计较长孙冲的鄙夷。
对于一个古人来说,能理解气缸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如果让他知道什么是曲轴,什么是同步、异步,这几乎是天方夜谈。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18章 第一一一五 大动作(上)
长孙冲实在很难理解李承乾的理论,为什么加上一根曲轴就可以将蒸汽机制作成多气缸?曲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疑惑中的长孙大少越听越迷糊,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高明,你还是别跟我说了,回头我让手下匠人过来,你有什么要安排,直接跟他们说吧。”
李承乾能说什么呢,这种事情如果不是他在后世见过汽车发动机的凸轮轴,只凭想象怕是也很难理解上去,更不要说作为古代人的长孙冲了。
1...291292293294295...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