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父皇,我那六率原本就是十六卫挑剩下的,而且尽是些看门站岗巡道的,怎么参加大比啊?”李承乾一副要死不活的表情回答道。
“呃~。”李承乾这一说,老李也想起来了,这太子六率还真是个摆设。
左右卫率主要负责仪仗;左右清道率不用说,负责巡逻;左右监门率同样如,更是些看门的。
“既然如此,不参与也罢。”想了想,老李放弃了让六率参加大比的计划。
“喏!”美滋滋的谢了恩,李承乾站到一边开始琢磨是不是回去和老妈借点钱,到时候等大比开始押上两手或者作个庄什么的。
李承乾受的是现代的教育,又经历互联网大信息时代的冲击,他的三观和唐人的三观截然不同。
全军大比,输了丢脸,赢了挖沟这种操蛋的事情,李承乾不管怎么想都觉得只有逗逼才会去参加,有那时间不如回去画自己的筒车图。
而十六卫的老货们现在已经顾不上李承乾是怎么想的,全军大比在他们看来决不是简简单单挖沟的事,这关系到他们的脸面,和他们一直关心的排名问题。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全军大比不单单是武力的较量,更是统兵能力的对决,能争得第一,别说去挖沟,就是挖坟都没问题。
早朝已经散了,但却没有人离开,武将都在琢磨着自己部下那一府战力最强,哪一员战将最猛,其他人会派谁出战,等等等等。十六卫大将军彼此之间除非关系特别好,否则眼神的碰撞都会擦出火花来。
李承乾靠在大殿的柱子上,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老货们那么关心输赢的问题,不如把老薛租给他们换点好处回来。
事实上不单单是李承乾一个人这样想,还有另一个跟他一样极度无耻的人也在这样想。
“承乾贤侄,今日怎么有暇在殿中逗留啊?”早朝伊始就弹劾他密谋造反的老程,站在李承乾的身后,笑的极度猥亵。
承乾贤侄?李承乾打了个哆嗦,鸡皮疙瘩掉了一地,退了两步才开口说道:“程,程伯伯有事?”
“无事无事,看你在这里寂寞,特地过来陪陪你。”程老货一张黑脸笑的跟食人花似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李承乾一时间被老程的无敌状态搞的有些无言以对,愣了半晌方才说道:“谢过程伯伯。”
“承乾呐”程老货蹲下身子,单手拍着李承乾的肩膀,亲切的帮他抖落一身的鸡皮疙瘩,然后说道:“最近老夫拾到一块玉佩,不知是不是贤侄丢的,不如一会儿去老夫府上看看如何?”
有阴谋,决逼有阴谋啊。看着程老货那张食人魔一样的黑脸,李承乾被剌激的浑身抖,咬牙说道:“程伯伯有话尽管说便是,只要小侄能作到,决不推诿。”
“当真?”老程翻脸比翻书还快,李承乾一答应,食人花立刻变成一颗海胆。
“伯伯且说说看。”李承乾还是比较适应老程现在这个状态,食人花的形象太过渗人了。
“将薛仁贵借来用用。”老程一点不客气,张嘴直奔主题。
“薛仁贵?不借。”李承乾回答的斩钉截铁。
把薛仁贵借给老程这种天下无敌的人,那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种傻了吧唧的事情,李承乾怎么可能去做。
“当真不借?”老程露出一口闪亮的大门牙问道。
“不借。”李承乾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声音也大了一点,似乎老程再敢逼迫,他就敢喊一样。
“好小子,有种。”老程咂巴咂巴嘴,点了点头,咬着后槽牙说道。
“谢程伯伯夸奖。”李承乾报以微笑。
“那你答应老夫一件事。”程老货眼珠子一转收起恶狠狠的表情。
“伯伯请讲。”李承乾打定主意,不管老程说啥,薛仁贵是一定不借他的。
“薛仁贵老夫可以不借,但你也不能借给别人。”程老货看样子是不打算要那张逼脸了,这种无耻的话都能说出来。
“行,但我有什么好处。”四下里扫了一眼,看没什么人注意这边,李承乾将身子住柱子后面挪了挪,准备和老程好好谈谈。
“你想要什么?”老程一点没有身为长辈的自觉,竟真的打算和李承乾好好谈谈。
“我的玉佩。”东西放在别人手里,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所以李承乾打算要回来。
“老夫没有什么玉佩,你找错人了。不过老夫可以承诺以后不弹劾你。”程老匹夫将无耻挥的淋漓尽致,刚刚还说捡到玉佩一块,现在转眼就不承认了。
“行,没问题。”李承乾不想和老程磨叽下去了,不管这老货的承诺有几分可信度,他都不想再把薛仁贵卖出去了。
借出去容收回来难,李承乾可不想天天追在别人屁股后面要人,丢脸不说,还特么憋屈。
打了老程,大殿里也没有可待的了,既然不想再卖人,索性李承乾也就出了大殿,准备回‘兰若寺’,还有好多事情要作呢,哪有时间在这里和一群老货磨叽。
结果出门没几步,一个长孙宫里的小宫女就把他给堵上了:“殿下,皇后娘娘召见。”
“母后?知道什么事么?”一边向着丽正殿那边走,李承乾一边问道。
“不知道呢,不过娘娘没生气。”小宫女笑着回答。
“嗯。那就好,那就好。”李承乾拍拍胸口。
一般来说长孙找他都没什么好事儿,除了被教训还是被教训,整的李承乾现在都有心里阴影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1章 大比之前
中午的时候,李承乾在长孙皇后那里吃了午饭,又和老妈聊了一会儿之后,才离开丽正殿。
回‘兰若寺’的路上,李承乾对程老货的无耻程度的评价更上层楼,达到大唐无人能敌的位置。
该死的老东西,在前面拿玉佩作诱饵来骗自己的薛仁贵,实际上却安排他老婆带着闺女跑进官来找长孙告状。
不过幸运的是李承乾当时立场坚定,咬紧牙关挺了下来,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说,一个傻冒的名头总是跑不了的。
‘兰若寺’再次变的乱七八糟,大量的竹筒木杆被运进来,仿佛有什么大工程要进行。
可现在却因为全军大比全部停工,张老二和他的两个徒弟被打回去做曲辕犁,满地的竹筒亦被摆成军阵的样子。
李承乾和薛仁贵两人站在大堆竹筒中间,不停的将竹筒移来移去,同时也在商量着。
“老薛你看如此变阵是否可行?”李承乾移动了几个竹筒,演示一下之后,对薛仁贵问道。
“不敢确定,但依某看来问题不大,只等明日一早一试便知。”薛仁贵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成,那这个就算成一个备选的计划。”李承乾点点头,然后又问道:“三段式射击训练的怎么样了?”
“尽皆掌握。”薛仁贵胸有成竹的一笑。
“如此便好,待大比之日唬他们一下,省得那帮老货总以为咱们是吃素的。”李承乾翻了翻眼皮,撇嘴说道。
伴随着老薛的笑着,两人踢开脚下的那些竹筒,并肩走回房间。
老李同志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李承乾的六率,虽然大比不用参加,但是大比场地的警戒和巡视工作却被交到李承乾的手里。同时大比结束之后,六率也要出一府之人马入场展示一下平日里训练的成果。
总之,这次大比,十六卫和太子六率,必须全部参加,所差的只是六率不用真正对阵而以。
这是老李午吃饭时候安排的,他认为既然主意是李承乾出的,那么没道理他的六率完全置身事外,这样有看十六卫笑话的意思,会影响团结。
李承乾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好在他的右卫率多多少少经过了一段时间现代化军事训练,至少行军演练一下问题并不大。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第四日一早天不亮的时候,李承乾就被从床上叫醒,好一顿折腾,换好了一身琐碎衣服,急匆匆的吃过饭食就准备往老头子的丽正殿赶。
结果被告知不用去丽正殿,圣架已经动了,太子直接去宫门那里便可。
没招调头又往宫去,等到了宫外,又被盛大的场面吓了一跳。
一支千人往上的队伍正停在外面,开路之人数百,断后之人数百,一辆硕大的马车停在宫门口,太子左右卫率府率立于车上(大体理解一下吧,真要把仪仗写出来这两章基本就看不成了)。
第一次见识太子仪仗的李承乾被吓了一跳,不用说那些清道、开路、掌旗的,单单就马车来说,和自己平常坐的那一辆相比,那就是迈巴赫与212黄球鞋的区别。
“皇太子升车”李承乾真呆的空当,人群里面不知是谁嗷唠一嗓子吓了他一跳,心里明白,这是催自己快点上车走人的意思。
上了马车,又是一通折腾,什么侍臣上马之类,具体细节书中就不作一一描述。总之从皇城到目的地,整整走了一个上午,直到接近正午时分才追着老李仪仗的尾巴进入校场。
下车不用说,又是一翻折腾,搞的李承乾头晕脑涨之后,才算在正午时分坐到了老李的身边。
“太子,且看我大唐军容如何啊?”老李坐在主位,神色傲然的问道。
老实说,李承乾除了看了下面旌旗招展,人头攒动之外就没看到别的,除了惊讶于人多一些,还真就没有太大感觉。相较于后世国庆阅兵,此时此刻的校军场完全就是小场面。
不过想是这样想,话可不敢这么说,真要说了老李只怕能一把掌把他从台子上拍下去。
“回父皇,当得军容鼎盛,威武之师。”李承乾违心的说道。
横不平,竖不直,什么样的站法都有,七扭八歪的样子,看着就像是一窝土匪。在李承乾看来,大唐能称的上强军的,或许只有李二手中那只从来没有见过的玄甲军,其他不过尔尔。
后世都说强汉盛唐,却无一人称赞强唐,由此可见有唐一代其军事战力其实并不强大,所谓的强也只是相比于那些游牧民族和偏远小国而言的,否则不可能一个小小的高句丽都能阻档大唐铁蹄数十年。
李二似乎也看出李承乾有些言不由衷,脸上略带上一丝不悦之色,瞥了他一眼后问道:“不知你的右卫率何时能到?”
“回父皇,应该就要到了,儿臣出来的时候他们就跟在后面。”李承乾回答道。
李二点点头表示知道之后,又问了一句:“那你的右卫率军容如何啊?”
“三流之军罢了,称不得军容。”李承乾满肚子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答。
这老李怎么跟小孩子一样呢,什么都要较真,自己刚刚已经在极力称赞十六卫了好吧,为什么还要和六率来比呢?拿正规野战军和小保安比,有意思么?
“嗯。”老李用鼻子吭了一声,表示算你小子识相之后,这才放过李承乾,转头与身侧的长孙无忌聊了起来。
不料走了李二,来了老程,一只大巴掌拍在李承乾的肩膀上,程老货那极不要脸的声音在身边响起:“小子,老夫等着看你的强军。”
这草窠里说话路人听,李承乾只是和老头子闲聊几句,却不想被这老货听到了。
“哗哗……”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子碰撞时出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将原本打算和老程掰扯掰扯的李承乾目光吸引了过去。
即使不用看,李承乾也知道,除了那支经过现代化军事队列训练的右卫率,整个大唐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用脚走出如此整齐的脚步声。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2章 一不小心装了个X。
脚步声惊动李承乾的同时,也惊动了周围几乎所有人。
正在与长孙无忌聊天的李二陛下更是勃然变色,听到声音的同时,老李的脑中只有一个念头——玄甲军。
到底是哪个混蛋把玄甲军调出来了?据李二所知,除了玄甲军好像还没有那一府的军卒有如此整齐划一的脚步。
在场的都是杀场老将,都知道整齐划一的脚步意味着什么。
那是令行禁止,百战强军的标志。
一时间,所有人都离开了自己的位置,走到看台边上,向下望去。
正午的阳光下,一员小将,身着明光甲,背负白袍,跨下枣红马,手持方天画戟,沿着道路款款而来。
小将身后跟着一位身着山文甲骑马的校尉,再后面就是六位身着普通甲胄的队正,紧接便是二十人一排,共十五排的一个方阵。
这样的方阵一共有六个,粗略一算正是一府之军。
似乎感受到看台上众人的注视,这一府之军的步伐陡然间加重了许多,踏步之间,竟然像是踩在心脏之上一般,让看台上的众人呼吸都不由滞。
校军场上已经列阵站好的十六卫军卒也在脚步声中纷纷扭头看去,打算看看到底是哪一支军队,单单依靠脚步就能让他们有一种心惊的感觉。
“太,太子右卫率?!”一道不可置信的声音在看台上传出,是谁说的听不清楚,老家伙的声音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一样,尖的可怕。
“当真是右卫。”段志玄声音依旧冰冷,但其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丝颤抖。
“怎么可能,我大唐除了陛下的玄甲军,怎么可能还有如此强军?”
“老程,你掐我一把,看看是不是做梦。”
李二则是双手死死的抓着前面的栏杆,眼中精光闪烁。
玄甲军虽为百战强军,但却只有三千人马,眼下的太子右卫率虽然只有一府之军,可谁又能保证整个右卫率不都是如此?
家里的混小子被自己要走了两个手下之后,现在可是严防死守,有什么好东西都掖着藏着,不让自己知道呢。
到底这样的军队有没有一率之军?老李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想回头问问李承乾,却舍不得把眼睛从这一府之军身上移开,稀罕,太招人稀罕了。
随着军阵越来越近,那整齐的队列更是让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横平竖直,就连斜着看都是直的,一个方阵就好像是一个人,每一次跨步都是3oo人同时抬腿,又同时放下,没有一丝的差别。
程妖精的嘴角一直在抽,虽然脸皮甚厚,但被红果果的打脸还是让他觉得脸上烫,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
少说一句话又不能死,何必去惹那个睚眦必报的小混蛋,刚刚还戏谑的说想见识一下六率强军,这特么打脸的就来了。
各怀心思的众人注视下,白袍小将所率的军阵已经到了看台下方,但见那小将猛的一挥手中方天画戟,斜斜向天空一指。
“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小将身后校尉与队正同时高声吼道。
“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更大的声浪席卷整个校军场,甚至连看台都被震的微微颤。
一声,两声,渐渐的已经在校场列阵的十六卫也慢慢加入。
声音变的一浪高过一浪,地面上的沙石开始震动,巨大的吼声宛如九天惊雷。
最终在所有声音变的统一的时候,校场中、看台上,所有人不约而同,似乎约好了一半,全部单膝跪倒,万岁之声响彻云宵。
李二从未如此激动过,身体抖的如筛糠一般,颤抖着双手缓缓抬起,做了个平身的手式。
值了,这一切太值了,老李同志没想到一次大比会有这样的收获,天天蹲在宫里处理那些奏折已经让他厌烦,感觉像一只老虎被关在笼子里一样。
数万人的吼声,像一只强心剂注入老李的血液中,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一条龙,一龙可以翱翔九天之上的神龙。
太子右卫率已经站到自己的位置,横竖一条线的军阵没有生一丝的变化。
从他们出现的那一刻,到高呼万岁,再到归于本阵,将徐如林,掠如火,不动如山演绎的淋漓尽致。
一切归于平静,台上众人各归本位,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就爆开了:“太子殿下,既然殿下有如此强军,为何不与某一战?”
老疯子侯君集屁股还没沾到椅子,就开始难。
面对这个老货,李承乾可没有面对老程和尉迟他们一样的好脾气。当时一点面子都没给老候留,眯着眼睛说道:“无它,胜之不武。”
天策将军府的一众老人,李承乾都是以晚辈之礼相见,就算有些龌龊也是在可控范围,或者说是属于一种嬉闹的性质的一种较量。
这种较量同样包含着那一批老人对李承乾的考核,看他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是否值得将来他们去辅佐。
但侯君集不一样,这老货将来是真要谋反的主儿。
有了这个第一印像,李承乾就很难像对待其他天策府老将一样对待他,甚至只要提起他的名子总会不自觉得想到这老货想要抢他的江山。
有了这样的印像与想法,李承乾又怎么可能对老候有好脸色。
红果果的蔑视让侯君集一时间不知要作何反应,暴起难揍李承乾一顿他是不敢的。
想要约战……老实说,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单单看军容军纪,老候觉得自己手下的右卫怕是真没什么胜算。
而且向一个9岁的娃娃挑战这样的话,老候也是不屑为之的。
老候不说话,四周的将军们也没说话,今儿的太子有些反常,脾气有点爆,谁都没必要上去给自己找不自在。再说了,人家老爹就在边上呢,看上去对儿子还很满意,这会儿跳出来也很不合时宜。
不过不能说话不代表不能用眼神传递信息,所以李承乾从那些将军的眼中看到了一句话:这个逼让你装的,满大唐也没谁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3章 分段式射击的真正用法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李承乾的太子右卫率的,只经过一段时间队列训练和基础的三段式射击训的右卫率,可以说除了走路啥也不会。
不过就像黔之驴的事故一样,花架子的的确确是把这些老兵痞给唬住了。对李承乾的‘胜之不武’一词,老货们都选择了忍气吞生。
太子右卫率的意外表现让所有人都没了交谈的兴致,都跟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太子右卫率不参加大比的意义被无限放大。
老货们眼神交错间已经确定,李承乾不让右卫率参加大比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装犊子。
至于为人厚道,不想打击人这样的推论老货们想都没想,没有任何人寄希望于一个睚眦必报的家伙会善心不想打击人。
“大比开始!”李靖在皇帝陛下的授意下,宣布比赛开始。看台上的气氛太过诡异,再不开始比赛只怕会生出其他事端。
同样是第一次见到大军征战场面的李承乾双眼瞪的老大,电影电视里看的都是特效,那有现场这般真实。
随着命令的下达,场中左卫和右卫分别从本阵出,相对而行,直到相距百步,两军卷槊旗,展刃旗,散立待命。
紧接着号角声第一次响起,两军军阵开始收缩、第二通号角再响,槊旗被放下,有军卒上前解开上面捆扎的绳索;第三通号角吹响的同时,双军槊旗并举,身后鼓声‘咚咚’作响,。
李承乾看的脖子伸的老长,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要来了,双方向一千八百人,总计接近四千人的群殴,这可是见所未见的。
然而,当双方军阵接触的时候,李承乾却傻眼了,完全搞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双方的军阵竟然是一方敲大鼓,一方敲小钲,一进一退,然后等到了一定位置之后,再交换而行,原本敲小钲的一方敲大鼓,敲大鼓的一方敲小钲,如此往复(此为十六卫选兵时的过程,有记载的)。
想像中的刀光剑影没有看到,想像中的斩将夺旗也没有出现,不过看周围老兵痞们一脸欣慰的样子,这种情况又好像很正常。
一肚子吐槽的话全都憋在心里,屁都没敢放一个,今天风头已经出的够了,千万不能再惹事儿,否则决对会出乱子。
李承乾虽然极力的作出一副和老货们一样的表情,但眼中的那一丝失望与不屑还是落在了他老子的眼中。
“太子,军士们表现的如何啊?”老李同志竟然故技重施。
“军士们表示的甚是勇士,可为我军中楷模,场中的一番较量让儿臣看的激动不已,恨不能亲自下场一战。”李承乾决定多说几个字,省得再让老头子挑毛病。
“好一个军中楷模,不如让你的右卫率也演练一番,让你的几位叔伯品评一下可好?”老李淡笑着说道,他很想看看右卫率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这,父皇,右卫率注重的是实战,若是操演怕是会有误伤。”右卫率到底战力如何李承乾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除了半调子的分段射击,压根就和一群农夫没有什么区别,真要两军对阵,别看这种来来去去的较量不起眼,右卫率还真就不是十六卫的对手。
“哦?实战?不如与玄甲军一战如何?”老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口中却似漫不经心般的问道。
“呃,还是算了,儿臣那些军卒训练时间尚短,不是玄甲军的对手,若父皇当真要看,儿臣想些办法就是。”李承乾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不过逼他的是自家老头子,想反抗也没招不是。
好在这次大比之前和老薛商量过一些应对的法子,薛仁贵也利用这三天时间演练过,只希望能派上用场吧。
李家父子的决定引起了老兵痞们的注意,校场中正纠缠在一起的两府人马也被分开,只等着看太子右卫率的表现如何。
派人将老薛叫到台上,与其耳语一番,待老薛抱拳离开后,李承乾才说道:“承乾本不善兵事,亦不懂对阵之法,此次便以平日一段训练之法演示一下,以娱诸位叔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