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恶作剧的,轻轻咬住了小姑娘的耳垂,灼热的鼻息喷进小姑娘的耳朵里面。
“哎呀……”小姑娘一声惊呼……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3章 折腾前的准备工作(下)
小姑娘原本就被撩拨的心慌意乱,加上耳朵上传来的麻痒之感,惊呼声中,背着李承乾直接摔成了滚地葫芦。
“殿下,殿下没事吧?”林晓晓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李承乾身边顿时围了一圈人,‘光头王’神色有些紧张的问道。
“去去去,都滚一边去。”将伸过来扶他的手都打开,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小’俩口卿卿我我,郎情妾意挺好件事儿,要不是这帮混蛋在边上,怎么可能会摔倒。
至于李承乾自己手脚不老实的事实,他是不会承认的。
以前在榻上的时候,同样手脚不老实,却没有摔到榻下边,这就可以证明摔倒这件事情和李承乾无关。
“殿下,您没事吧?”林晓晓此时已经从地上爬起来,推开人群挤到李承乾身边。
“我能有什么事。”李承乾忍着手掌上的疼痛,呲牙咧嘴的笑笑。
“都是晓晓不好,如果不是晓晓要背殿下……”小姑娘眼睛红红的,有委屈,也有担心。
“行了行了,都起开。”‘光头王’三两下把围过来的侍卫与宫女打到一边,将李承乾从地上扶起来。
林晓晓则是围着李承乾检查到底有没有受伤的地方,只是一拐一拐的走路不是很顺畅。
“晓晓,你怎么样?是不是伤到哪了?”起身的同时,李承乾随意的抖了抖胳膊腿,现除了手掌有些火辣辣的疼之外,其他地方没什么问题,便开始关心起林晓晓。
“臣妾没事。”手扶着膝盖,林晓晓弱弱的说道,看样子她的伤应该是在膝盖上。
“还说没事,是不伤到腿了?”看着林晓晓弱弱的样子,李承乾心里也不大好受,要不是他瞎折腾,林晓晓根本就不会伤成这样。
刚刚所有人都在走路,注意力不在他们两个的身上,借着光线昏暗抓抓兔子当然可以。
现在人都聚过来了,四下里照的通明,李承乾想要看看林晓晓伤成什么样都作不到了,必竟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掀女人的裙子,哪怕是他自己的老婆也不可以。
让宫女扶着林晓晓到一边坐着,再安排侍卫回西池院把装茶树叶的马车赶回来给林晓晓代步,一番忙碌下来,李承乾终于有时间坐到一边歇一会。
琢磨着回寝宫之后一定要翻翻黄历,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什么所有麻烦事儿都在今天。
等回到寝宫,找来御医,给林晓晓看了腿伤和李承乾手上的擦伤,也差不多到了休息的时间。
不过因为林晓晓的腿受了伤,所以李承乾原本计划晚上抓兔子的行动,临时改为与周公下棋。
在梦里,伺候棋局的周公女儿长的不甚漂亮,让李承乾连输八局五子棋,周公为补偿李承乾,特地泄漏天机,言说在西市有一书摊,内有一书可解农场一事的燃眉之急。
是以第二日散朝之后,李承乾便伙同长孙冲等人,架着一辆大车,将西市所有书摊扫荡一空。
“表弟,买这么多杂书干什么?”长孙冲扭头看着满满一车破书,撇嘴说道。
“听过一句人常说老话没有?”李承乾答道。
“什么老话?”房遗爱鬼头鬼脑的凑过来问道。
这小子自从拆房子那次和李承乾认识了之后,就成了他的死粉,不管他老子教育多少次,却始终对李承乾‘痴心不改’。
幼小的心灵中,一直认为敢拆房子,能打口哨还会甩响指的‘武林盟主’简直是比他老子还要牛逼的存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剽窃过数着诗词之后,李承乾现在对于抄袭已经没有任何的负担。
“有这老话?谁说的?”长孙冲想了半天,也没想来谁说的这句话。
“你不认识我么?”李承乾傲然拍拍胸口。
“你说的啊?”长孙涣到底反应快一些,略一犹豫便问道。
“废话,不是我说的,难道是你说的?”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说道,结果,换来一堆的白眼和数根中指。
自从李承乾对着他们使用了一次之后,这个国际通用手势就被他们学会了,而且经常会用到它的‘明者’身上。
“表弟,你确定这些杂书有用么?”长孙冲年长些,他可不认为这些乱七八糟不知所谓的书里有能什么精化可以汲取的。
“不全有用,但有时能给人启。”李承乾随意的解释了一句,将自己买书的真实目的掩盖下去。
他当然不会告诉别人,自己买书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否则他继续折腾下去的话,一定会引起别人怀疑。
必竟一个饱学之士写出一篇好文章很正常,如果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也能写出一篇好文章,那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表弟,端午出游,你要参加不?”长孙涣却不管那么多,反正将来家业也是长孙冲继承,和他没什么关系,所以他只顾着玩儿就好了。
“看情况吧,到时候不一定有时间呢。”李承乾想了一下说道。没有意外的话,端午的时候好像他应该是最忙的时候。
“不去你可要错过好多机会了,我可听说有位诗词大家要到场呢。”长孙涣一脸神秘的说道,似乎在等着众人问他是谁。
可惜,有长孙冲在场的情况下,这个犊子注定是装不下去的,被一个脑瓢拍的头晕脑涨,差点撞到猪身上去。
“干嘛打我?”踉跄几步的长孙涣回头吼道。
“打你都是轻的,什么时候你的那位诗词大家能写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再来吹牛逼。”长孙冲被李承乾教坏了,以前只会说吹牛,不会加最后那个字的。
不过李承乾却怎么都觉着丫儿是在给自己拉仇恨,这种聊天扬沙子的感觉一点都不好,所以将来一定要找机会给他上点眼药,不让他挨顿揍,实在是难解心头之恨。
一车用十来贯钱换来的各种书,被拉进‘兰若寺’,放进书房里面。当然,李承乾也没有忘记布置一翻,比如把书打开铺的满地都是,装成在查资料的样子等等。
接下来就要是找那个叫张老二的木匠,农场的事情必须要准备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4章 计划还是算计上
将书房布置妥当,真打算让人去找张老二过来,就看到林晓晓抱着一个瓷瓶一瘸一拐的从外面进来。
“你腿上有伤就不要乱动,万一再摔了会很麻烦。”看着林晓晓鼻尖上疼出来的汗珠,李承乾有些心疼的说着,同时示意宫女去接她手中的瓷瓶。
“猜猜里面是什么?”林晓晓闪过宫女伸过来的手,皱了皱鼻子,将手里的瓷瓶举了举,俏皮的问道。
“这我哪能猜得到。”李承乾回敬了一个很夸张的鬼脸,然后笑着说道。
“猜猜嘛,不试试怎么知道猜不猜得到?”带着撒娇的语气,林晓晓娇声说道。
“好吧好吧,让我猜猜。”李承乾作了一个投降的手势,装模作样的想了想:“胭脂?”
“才不是,胭脂怎么可能拿这么大的瓶子装。”林晓晓有些失望的说道。
“水粉?”
“也不对!”林晓晓再次摇头。
“总不会是吃的吧?”李承乾试着缩小一下的范围。
“殿下好笨哦,是茶叶啦!”在满屋子的书海中找到一条通路,一瘸一拐的林晓晓将瓷瓶放到李承乾的桌上,娇嗔着说道。
和李承乾接触的时间越长,越觉得他不像个孩子,除了个子小点之外,完全和成年人没什么区别。
“呃,茶叶?”李承乾一时之间愣了一下,那驴日的厨子竟然真的依靠驴唇不对马嘴的方案把茶叶炒出来了?
“殿下忘了?”李承乾的反应让林晓晓开始可怜那个两手脱了一层皮的厨子。
这个不负责任的家伙,昨天还誓言旦旦的说今天炒不出来要打板子,结果睡了一觉之后就给忘了,害的厨子两手全是水泡都不敢休息,生生炒了一夜半天。
“呃,怎么可能。”尴尬的笑笑,李承乾打开瓷瓶盖子,闻着瓶子散出来的浓郁茶香,满足的叹了口气。
看了看坐在一边轻轻蹙眉,隐蔽的揉着膝盖的林晓晓,李承乾问道:“你一早就去西池院了吧?!”
虽然是询问,但用的确是肯定的语气。
瓷瓶中的茶还没有经过焙烤,多少有些湿,而且还带着余温,分明就是刚刚炒好就拿过来的。
“反正我在宫里也没什么事,早上就过去看看了。”林晓晓随意的说着,然后看着被铺了一地的书籍,觉得奇怪,便扭头问道:“殿下,这是要作直么呀?”
“查些资料,回头让张老二制些工具出来。”李承乾将砚台与墨锭递给林晓晓,自己从边上拿出几张纸,打算画几张图。
“殿下又要搞明?”接过墨锭,林晓晓一边研磨,一边笑着问道。
“嗯,一种犁杖还有水车,都是在书里看的。”指了指地上的那些书。
想要瞒过别人,先就要瞒过自己身边的人,最好连自己都认为是真的,那么这套谎言也就成功了。
李承乾现在就是要作这一点,以前表现的太过出彩,现在必须想办法补救,地上那些书就是他的补救措施,为掩人耳目放出来的烟雾弹。
只要他一直不停的买书,半年之后,他的一切出格的行为就都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书里看来的。
短暂的沉默,其间林晓晓数次张嘴,想要问些什么,但是都忍住了,后来应该是实在忍无可忍:“殿下,您是在画水井么?”
水井?老子画的明明是个杯子好吧?哪怕林晓晓猜的是水缸李承乾都不会觉得太离谱,但是水井……。
提起毛笔,再次认真的打量纸上那个三扁四不圆,又奇丑无比的怪异物体,沉默良久,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没有绘画的天赋。
难道达芬奇要先画鸡蛋,果然是越简单的东西越难搞定。上次画炉子都没有这么离谱过,林晓晓最多看成一个马桶,这次简简单单一个茶杯,竟然被看成一口水井。
将画了一半的纸卷起来放到一边,李承乾打算放弃自己画一套功夫茶茶具,找工匠烧制一套的打算。
大杯冲就大杯冲吧,无所谓了,反正在现代的时候喝茶用的也是搪瓷缸子,索性就土鳖到底好了。
将茶泡上一杯茶,虽然还差一道焙烤的工序,但并不太影响茶的口味,而且用搪瓷缸子喝茶的人,也不要指望他能喝出什么口味来。
惬意的靠在椅子上,李承乾认为很有必要作一个时间表,事情太多总有一些被忘记,这可不是好事。
曲辕犁和筒车的轮廓在脑中翻滚,却始终想不起具体是什么样子,上辈子小时候村子里是有这些东西的,但当时一是年龄小,二是没注意,现在无论如何都想不起具体的样子。
林晓晓见他陷入沉思,便对周围的宫女挥挥手,示意她们都出去。这是李承乾的习惯,想事情的时候不喜欢身边有人。
“晓晓,收拾一下,把茶带上,我们去丽正殿。”天色渐暗的时候,李承乾拍着椅子的扶手从上面跳下来,对林晓晓说道。
坐了一个多时辰,筒车什么的没想明白,却想到了一个给十六卫大将军找麻烦的点子。
李承乾决定找老头子要份旨意,让十六卫下去调查长安周边三百里内所有伤残军卒的资料,而以要详细资料,伤残情况,家庭情况,有无劳动能力等等,事无巨细全都要。
想想昨天被堵在大殿里的情况心里就不爽,而且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牙怎么会被磕掉?这‘仇’如果不报了,李承乾认为无论如何自己都无法定下心来想事情。
按步当车走在通往丽正殿的路上,茶叶被‘光头王’抱在怀里,林晓晓因为腿伤被李承乾打回去了。
刚刚想事情过于专注,忽略了她腿伤的事情,等从书房出来之后,李承乾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就把她留在了‘兰若寺’中。
不过李承乾的雄心壮志还没来得及表达,就迎来老李同志劈头盖脸的一通教训:“刚到的新茶就被你整车拉走,你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东西。你想干什么?你到底又要折腾什么?”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5章 计划还是算计中
在心里狠狠的将‘光头王’放在脚下踩上几脚,原来这王八蛋竟然把宫里新进的茶全都弄到‘兰若寺’去了,难道会有一大车那么多。
不过现在的确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指指宫女抱在怀里的瓷瓶子,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近日在古籍中找到一个特别的制茶法子,所以才将宫中的茶叶拿去试制的。”
“特别的法子?莫非瓶子里就是?”长孙皇后顺着李承乾手指的位置看了看。
“是的,瓶子里就是制好的,特地拿来孝敬父皇、母后。”
“兰儿,拿来给本宫看看。”长孙皇后对抱着瓷子的宫女招招手。
“一大车茶叶你就给朕弄出这么些东西来?”李二也凑到长孙的跟前,看看长孙倒在手中的茶叶,然后扭头对李承乾问道。
“呃,这是第一批,拿来给父皇,母后偿个鲜。书上记载这茶不需煮制,也不需添加任何辅料。只是单以沸水冲泡3o个呼吸时间即可,自有一股清雅味道。”李承乾坚定的认为茶就应该泡着喝,煮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人喝的东西。
“说的那么夸长,真的有那么好?”李二陛下不屑的瞥了李承乾一眼,对身边的宫女吩咐一下,让她按照李承乾所说的办法冲上一杯来试试。
“说起来这味道确实不错呢。”长孙轻嗅着掌心的一撮茶叶,缓缓点头说道。
经过炒制的茶叶和以前那些生的茶叶沫子自然是没法比的,从外观上就要强不少,味道更是没有茶叶沫子那种涩涩的树叶子味。
“你小子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这次这么殷勤,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了?”等着宫女泡茶的时间里,李二坐回椅子上对李承乾问道。
“父皇明鉴,这茶确实是儿臣的一份孝心。”李承乾硬着头皮说道。
“哦,那如果没事儿就退下吧。回去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朝呢。”李二轻哼一声说道。
“啊?!”李承乾有些傻眼,自己只是客气一下而以,按理说老头子不是应该再接着问两句么?哪怕是问一句自己也就顺水推舟的把事情说了。
“你这孩子,有什么事儿就和你父皇直说,耍什么鬼心眼。”长孙皇后瞪了李承乾一眼说道。
“儿臣的确有一件事情要和父皇商量。”挠着后脑,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说说吧。”示意宫女将茶碗放到桌上,李二才对李承乾说道。
“父皇,儿臣想要长安周边三百里范围内的伤残军卒的资料。”将语言组织了一下,李承乾才开口说道。
“为什么?昨日你在殿上就和你舅舅他们说过这事,这些资料有什么用?”李二好奇的掀开泡着茶叶的茶碗,向里面看了看,口中随意的问道。
“父皇,如果不知道这些数据,如何统筹安排?双手健全的人与双腿健全的人工作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以区分就会造成人力上的浪费。”洋洋洒洒用了整整半个时辰,李承乾才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个大概。
李二陛下桌上的茶水已经放冷了,却没有被他动一下,全部的精力都被李承乾的计划所吸引。
这一次李承乾说的远比上一次杜如晦在的时候要详细,听到最后李二不得不说一声:好主意!
原本只有五百倾土地的农场在李承乾的计划里变成五千倾,用工人数5ooo人,饲养猪三万头,羊五万只,并且设有专门的耕牛繁殖基地。
两年开荒,二年展达到自给自足,五年之后盈利。在农场设立子弟学堂,和农场医馆,农场工人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享受免费教育,家属可以享受免费医疗。
子女长大可以在农场工作,表现好的可以提拔到高层,有特殊贡献的由石炭司则优录取。
“为什么是石炭司录取?”李二皱眉问道。
“农场不是挂在我的石炭司下面么?”李承乾有些惊讶的反问道。
“谁说的?农场一直挂在兵部下面。”李二陛下寸步不让。
表现好的当然要招进自己手下,被李承乾搞走了能干什么?陪他瞎折腾么?
“可是,父皇,兵部要一群农民干什么?”李承乾纳闷的问道。
“谁说是农民了?”李二像是从李承乾的话里得到很大的启,有些得意的继续说道:“谁又说农场办的学校出来的就一定是农夫了?”
“父皇,儿臣不明白。”李承乾摇摇头说道。
“你现在不用明白,日后自然知晓。”老李同志高深莫测的说道。
“那儿臣的事情……”吹了半天牛逼,重要的事情还没办呢。
“你有什么事情?”
“呃~”李承乾顿时哑然,感情老头子开始压根就没听自己说的是什么。
“儿臣需要十六卫提供伤残军卒的资料,这些数据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查的明白,因为那些军卒大多是同乡,所以他们查起来要比兵部来查方便快捷而且详细。”
十六卫的老头子们,小爷来报仇了,你们准备好了没?真当小爷就是那么好堵的,而且还害的小爷掉了颗牙。
“你到底有什么目的?”李二怀疑的看着李承乾,以他对这混小子的了解,能让他这么郑重其事其中必然有诈。
“真没有,父皇,儿臣手中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根本就完不成这个任务,而且就算交给兵部去查,那也没有十六卫同时查来的快啊。”老李怀疑的目光下,李承乾叫起撞天屈来。
思虑片刻,老李认为李承乾说的有些道理,便也就点头道:“那就依了你的意思,不过事情必须办的妥妥当当,千万不要出岔子。”
“父皇放心,儿臣理会得。”为了掩饰眼中兴奋的神色,李承乾赶紧低头谢恩。
“行了,你去吧,明天朝会朕自会安排此事。”接过宫女端来一杯新茶,老李同志对着李承乾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喏,儿臣告退。”对着老李和长孙分别行了一礼,李承乾满足的离开丽正殿。
不过刚刚走到门口,老李的声音传来过来:“明日把这茶叶再送十斤过来。”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6章 计划还是算计下
在自己胡乱的丢在榻上,抱状脑袋想心事。一股股心力憔悴的感觉涌上来,让李承乾觉得活的了无生趣。纨绔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当初的豪情壮志在半年内几乎被消磨的干干净净。
虽然昨天和长孙无忌谈话时把牛逼吹的山响,但多多少少还是被他影响了。
避嫌这种事虽然李承乾认为并不太需要,但人的想法很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就会生改变,谁知道他这只小蝴蝶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历史上虽然就连李承乾谋反都没有被老李砍头,但现在轮到自己谁知道会怎么样?那时候可是贞观十七年,老李同志都快五十了,和现在二十九岁能比么?
办农场势必要和十六卫的将军们接触,谁能保证这个过程中老李不会起疑心?别特么到时候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现如今好了,如果没有意外,十六位大将军自己是彻底得罪了,或许将来有些事情上会麻烦,但总好过被老李惦记。
真想跟历史中的李承乾一样,走自己的路,活的潇洒自在,活出真我,可是……算了,还是好好活着吧,必竟穿越一次不容易。
李承乾的要求在早朝的时候被老李安排下去了,不过用的是太子令,不是诏书,无形之中,拉过来的仇恨值又大了些。
迷迷糊糊打盹的李承乾不止一次感到有目光在自己身上扫来扫去,想来大多数是想要揍他一顿的意思。
不过管它呢,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什么事儿将来再说吧。
张老二被找来了,拿着李承乾画的鬼画符一样的图纸感激涕零,说是要当成传家宝(上次椅子他就是这么说的),估计等他死的时候家里差不多应该全是‘宝贝’。
从和张老二的对话中李承乾知道,原来现在的农具也好,器物也好,都是没图纸的,如果一定要找资料,也只能找到用料几何这样的字样。
所以李承乾画的东西虽然自己都有些看不懂,但对于张老二这个老木匠来说,这就是经典。
和老张跟在将作监里摆弄了三天,大唐第一个曲辕犁问世,为了试验这东西到底好不好用,李承乾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去了一趟榨油坊。
李承乾、薛仁贵、‘光头王’还有木匠四个,外加一副犁杖,轻车从简,出了皇城,直奔油坊。只是老薛这一次死活都不肯坐李承乾的马车,坚决要骑马。
该死的,难道车厢有些歪就不能坐了么?又倒不了,再说了,这一次出门可是带着修理工——木匠张老二。
“殿下,您这车……”张老二看到李承乾的马车时变的有些犹豫不决,开始为自己的大包大揽感到后悔,木头都糟了,还咋修,而且张老二最想问的是这破车从哪里找来的?
“车是前朝的前朝的,本宫费了很大力气才搞到,满大唐都没几辆,老值钱了。”李承乾脸上写满了骄傲,就像在现代纨绔在介绍自己的限量版老爷车一样。
张木匠更后悔了,早知道就说不会修车多好,全大唐都没几辆的车啊,这要是修不好后果难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