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带着一肚子的抱怨,李承乾吭哧瘪肚的对老头子继续说道:“父皇,土地置换是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儿臣有四点想法……”。
“朕知道,朕正在等着你说。”老头子瞪了一眼磨磨叽叽的李承乾说道。
然而伟大的皇帝陛下并不清楚,李承乾手里的那个破本子上除了一二三四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字,时下说的全部东西都是现编的。
“父皇,儿臣觉得吧。”
“你已经觉了好几次了,有什么话就说,别在那里废话。”老头子终于还是发火了。
“喏!”李承乾索了索脖子:“父皇,儿臣觉……,额,第一就是土地置换的位置;第二就是土地置换的规模;第三东北和西域的管理税收问题;第四平民等级的问题;第五……”
“嗯?还有第五?”老头子疑惑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刚刚明明说四条,怎么这又出了‘第五’。
“额,不是第五,没第五,就四条。”李承乾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竟然会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尴尬的摆了摆手,示意只是说走嘴了。
“既然没有第五,那就说说你的四条吧,给大家解释一下。”
“喏!”李承乾再次答应一声,清了清嗓子转身面对御阶下面的一群老家伙说道:“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域和高句丽目前已经完全被我大唐所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管理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而管理一个地方,最重要的自然是人的管理,所以我们从第四条平民等级说起。”
“太子殿下,老臣认为不应为平民划分等级,既然大唐已经全完掌控两地,就应该一视同仁。”于志宁这老头子可能是这段时间闲的久了太无聊,竟然第一个跳出来抗议,搞的李承乾差点以为这老货是高句丽派来的探子。
好在这个时候老头子开口替他解了围:“于卿,且听听太子后面怎么说如何?若他说的有错,朕自然会驳斥于他。”
有了老头子的解围,于老头哼哼着退了下去,不过很明显的是,这老家伙分明就是贼心不死,等着继续找麻烦。
“本宫之所以说要将平民划分等级,主要是基于人性来考虑,诸位可以想想,不管是西域人还是高句丽人,他们是否真的会喜欢自己的国家覆灭?是否会真的接受大唐的管理?”
“相信大家在心里都有一个答案了吧?这就像有人侵略我大唐是一个道理,那些异族之人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必然不会安心,一视同仁只会让他们团结起来与我们对抗。”
“所以我们要分化他们,怎么分化?还有什么比把这些人分成三六九等更简单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当把那些异族分成等级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自己的族群内部产生矛盾。”
“而这种矛盾正是我们需要的,利用他们这种矛盾来统治他们,让他们没有精力来对抗我们,转而开始内斗,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李承乾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不过一群老家伙们却看着他默不做声,就连老头子也陷入沉思。
老祖宗虽然说过以夷治夷,但却从未有人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汉人对那些异族也好,或者是异族对汉人也罢,更多的操作是杀光,因为‘治’太麻烦,杀光远比‘治’要省时省力。
“高,实在是高,俺老程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主意真不错,民分三六九等是不是就可以……”程妖精打破了大殿中的寂静,破锣一样的声音在太极殿上空回荡。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可所有人都知道他下面想说的是什么,像老程这样的杀才嘴里绝对不会有好话,如果没有猜错,奴隶这两个字应该是他最想说的。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90章 免税与阶梯税制
一声轻咳,李承乾打断了下面的窃窃私语:“诸位,我知道各位对特区实行等级制度有想法,但我希望你们能回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明天一早交意见书上来,现在我们讨论第二点,税收!”
税收关系到方方面面很多问题,一群老家伙很想知道在这两个刚刚被征服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毕竟如果参与到土地置换的话,这与他们将来的收入息息相关。
“就目前来说,本宫的计划是三年内免税,五年半税,八年之后其税制与大唐接轨。当然,这里面还有各个不同等级的人交税比例不同的问题,需要将来慢慢商量,眼下这个计划也只是本宫初步制定的,最后是否执行也需要父皇的同意。”
小李说到最后,对老头子涎着脸笑了笑,极尽马屁之能。
不过三年免税,五年半税已经是很大的优惠政策了,就算是老头子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手笔,所以尽管李承乾努力想要拍好老头子的马屁,但最后还是被瞪了一眼。
“殿下可否说说土地置换的问题?位置和比例到底如何?”有老货着急的在下面问道。
这一点才是今天的重点,毕竟这事儿全部由李承乾来主导,他的意见十分重要,只要是没有太大的弊端,老李根本不会参与。
李承乾并没有拖沓的意思,老货们问了,他也没有隐瞒:“还是以前的比例,高句丽一比二,西域一比三,诸位如果有想法可要抓紧了,毕竟机会难得,将来很可能还会出台土地购置计划,到时候赶不上这趟车,事后后悔可就晚了!”
一比二与一比三的比例,这在众人看来还算是比较合理,去掉那些自留地(老辈留下来的祖产),剩余的土地算起来应该可以置换出很大一片土地,再加上三年免税,五年半税的政策,不管怎么说似乎都很划算。
不过老家伙们满意了,老头子却在心疼,这可是好多的地啊,如此简单被李承乾几句话送了出去,这特么得多败家啊。
“父皇,这不是儿臣败家,您想想,那么多的地咱们也种不完,交给他们种不是很好么?而且等级后推行阶梯税制,他们还是会把地还回来的。”散了朝之后,老头子的书房中,李承乾如是说道。
“阶梯税制?那又是什么?”老李对那些时不时蹦出来的新鲜词汇已经开始免疫,只是随口反问了一句,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就是免税,以我大唐现在的田亩制度来推算,在规定之内的免税,超出部分要交税,超的越多交的越多。而且自己的田地必须要耕种,若是不耕种,就算是在免税的范围内,也要交税,而且还要交双倍。”李承乾抱着属于他的专用茶缸,美美的吸溜了一口,好整以暇的说道。
“啥?承乾,你,你这是要把所有人都往死里得罪么?”坐在一边的长孙无忌猛的从椅子上跳起来。
现在大唐谁不知道这些世家与勋贵家里的土地严重超标?土地置换之后可以说超的更多,若是到时候提出阶梯税制,估计这些人当时就能‘造反’。
“舅舅稍安勿躁。”李承乾稳稳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坐立不安的长孙无忌说道:“承乾想问舅舅一句,您现在还靠地里的收征过活么?土里刨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少?”
“这不是有多少收益的问题,那是产业,产业懂么?”长孙无忌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李承乾这种‘大刀阔斧’的折腾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不是他能理解的。
“我知道产业,不就是将来留给子孙后代的么,可是舅舅您就不想想,地里那点东西能干什么?就算是留给子孙后代又有什么用处?若是族中子弟不争气,真的沦落到种地为生的那一天,您认为那些土地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我认为以土地当成产业根本不靠谱,远不如留下另外一份其他的产业。”李承乾对长孙无忌这种死抱着土地不撒手的作法很不理解,在他看来在这个工业化没有兴起的时代,将大量土地留在手里完全就是一种浪费。
理念上的差异让李承乾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唐朝人对土地那么执着,那些土地明明对他们就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地里的收成多数都会分给佃户,留下的连交税都不够。
可不管是勋贵还是世家却都死死抱着这些地不肯放手,就连长孙无忌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亲国戚也不能免俗。
李二看着前面舅甥俩在不断的争论,不知道应该做出何等判断,理智让他认为如果按照李承乾的想法去搞将来必然会出大乱子,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却很想尝试一下。
“不管怎么说,老夫不支持这种阶梯税制,高明,我不知道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舅舅劝你一句,不要玩火。”长孙无忌明显意识到自己无法与李承乾沟通,压下所有不满,沉声做了最后的总结。
“承乾,你舅舅是为了你好,朕也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老头子在这个时候突然发话了,在长孙无忌看不到的位置向李承乾挤了一下眼睛。
“喏!儿臣明白。”李承乾得到老头子的示意,理智的闭上了嘴。但是心中却依旧在盘算着如何将土地全部从那些世家与勋贵手中弄出来。
这不是李承乾想搞事情,也不是他想折腾。
事实上如果不将这些大唐‘精英’的思想转变过来,让他们改变那种从土地里要财富的思想,大唐将很难实现工业化。只有让这些‘精英’意识到土地只是附属,经济才是命脉,大唐才会实现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在数百年后的大宋朝,土地并没有剩下多少,可为什么依旧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难道南方的土地真的可以出产那么多的财富?
很明显,并不是这样,大宋的繁华是建立在工商业基础上的,与土地并无什么太大的关系,李承乾很想大唐能够拥有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在这之前,他必须说服一群老家伙,让老家伙们认同他的观点。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91章 擅改军制
关于土地与税制的讨论进行到一半便进行不下去了,老家伙们极力否决阶梯税制的作法让李承乾很是为难,在老头子的镇压下闭嘴之后,再也没有兴趣参与到后面的讨论之中。
“陛下,关于东北和西域两地主官是否应该议一下?红翎信使现在差不多应该到洛阳了,咱们也该有所准备。”杜如晦见场面有些尴尬,主动岔开了话题。
“唔,不错,你看看朕这脑子,竟然把这么重要事情给忘了。”老头子恍然说道,然后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
和我有什么关系?李承乾无辜的与老头子对视着。自己不过是个太子,这种选地方官的事情怎么算也轮不到自己头上,老头子这样简直就是欲加之罪嘛!
好在老头子并没有计较李承乾的态度问题,瞪了他一眼之后说道:“朕拟让李绩去东北署理军事,弘基署理民事;至于西域……朕打算安排段志玄署理军事,刘政会署理民事,你们觉得如何?”
“臣等无异议!”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齐声说道。
其实只要李世民不安排属于太子一系的人马过去,这些老家伙都没有太大的异议,毕竟李承乾太能折腾了,安排他的人过去这两个地方,估计十年八年之内消停不了。
“父皇,既然地方长官已经安排好了,那驻军如何安排?西域军团与辽东军团近二十万人如何置?”
关于西域军团与辽东军团这两支队伍,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杜如晦,这些老头子基本上都是能避则避,实在躲不过了才会旁敲侧击的提一嘴。
无它,只是因为太敏感而已。
李承乾明显感觉到了这种情况,在听完老头子对东北与西域的安排之后,主动将隶属于他的这两只队伍提了出来,同时将如何安置的主动权交到了老头子手中。
“西域军团、辽东军团……”老头子深深的吸子口气,手指轻叩桌面,半晌之后说道:“调他们回京,西域和东北从十六卫里调两卫过去驻扎。”
“喏!”包括李承乾在内,所有人齐声应是。
这代表了李民民在军事上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只要涉及军事调动,人数超过五千很少有人会出面阻止他,当然,若是出征作战除外。
“承乾,你的两只军团回来之后,你对他们有什么安排?”做好了两地的安排,老头子再一次注意到了李承乾。
“父皇,儿臣打算重新整军,针对这两支军团的作战情况,调整一下军制,变火、什、团、府、卫为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同时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同意推行士兵职业化……”。
李承乾话说到一半被老头子打断,皱着眉头问道:“你等等,你说改军制?为什么?”
“父皇,军制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我们现在的军制太过臃肿,打起仗来指挥不便,不管干什么都是一窝蜂,这对未来的战事是很不利的。”
李承乾侃侃而谈,视身周一群老家伙如无物,在惊讶与迷惑的目光注释下继续说道:“十人一火这是基础,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五火一什算是什么标准呢?六什一团又是什么标准?同样的队伍为什么进制会不同?要么五五,要么六六,五六五算是怎么回事。”
“所以儿臣认为,十人为一班,三班为一排,三排为一连,三连为一营,三营为团的三三制才符合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装备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军种细化,而军种细化之后,原本的粗放式军制就只能被淘汰。”
“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往我们的床弩需要十来个人操作,一什人马可以操作五台床弩作战,这样的数量在过去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现在呢?一台床弩两到三个人就可以操作,一什人马足足可以操作近二十台床弩。”
“父皇,这不单单是人力上的浪费,对于军械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所以军制儿臣认为一定要改,而且还要尽快的改。”
回忆着辽东战场上种种弊端,李承乾觉得有无数吐槽之言想说,不过看着老头子越来越黑的脸色,他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大唐军制继承自前朝,前朝又继续自前前朝,可以说这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现在竟然被李承乾说的一无事处,这让老李怎么可能会高兴起来。
而另外一点则是李承乾这种建议等于是触动了老头子敏感的神经,在军事方面只有在他的允许下,才可以有人来接触,但现在李承乾在未经过他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研究军制,这无疑是一种‘着急’的表现。
“陛下,太子只是一时糊涂,当不至于……”长孙老狐狸跟随李二多年,敏锐的发现了事情有些失控,连忙出言想要替李承乾解释。
“不用说了,朕知道他是糊涂!”老李的脸色十分难看,他很清楚李承乾没有那个意思,但原则就是原则,不该碰的东西就是不该碰,并不是没有那个意思就能解释过去的。
所以在打断长孙无忌的话之后,李二陛下便轻轻挥手将他们都赶了出去,独独留下李承乾一个人在书房中尴尬的坐立不安。
“李高明,你是不是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觉得翅膀硬的可以飞了?朕告诉你,只要朕活着一天,这大唐就不可能让你为所欲为!”
“改军制,你怎么不改改朝制?是不是觉得自己手下有近二十万战力大唐就装不下你了?朕就坐在这里,你要不要也上来改改!”
“改改改,这大唐就没有你顺眼的地方是不是?改桌子,改椅子,改煤炉子,改军服,改税制,改田亩制,改军制,改……”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老李终于暴发了,劈头盖脸将李承乾骂了个狗血淋头,心情激荡之下可谓是老帐新帐一起算,险些没把他小时候尿过几次床都数落一遍。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92章 大杀器?
近一个时辰之后,李承乾话可要算数哦,千万不能骗人。”程琳在一边小声的嘟囔着。
“放心,你家相公说到做到,到时候书房里所有人人手一个,绝不食言。”拿着魔方的李承乾心情大好,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为什么心情会好?这很简单,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逃脱魔方的诱惑,越是那种聪明人就越会迷上这东西。
此时的李承乾已经可以想象,在他把东西送给老头子之后,老头子‘深陷泥潭’不可自拔的情景。
如果老头子把这东西送给他的小情人——徐惠!
那么好了,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了,那小丫头片子在没有魔方秘笈的情况下同样会深陷其中,到时候最好连老头子是谁都给忘掉才好。
被老头子骂的狗血淋头的李承乾不无恶意的想着,如果魔方这东西做出来的够多,到时候拿到早朝上,看着近百个老家伙蹲在地上拆解魔方,似乎是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吧!
当然,程妖精和尉迟老黑这样的家伙就不必给他们了,这两个老家伙一定会在盏茶时间之后将这东西摔个粉碎,从此再不碰它。
一路恶意的揣测着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李承乾来到了老头子的书房,通报之后晃悠了进去。
“不在你宫里待着,又跑到朕这里来做什么?”正拿着李泰呈上来的《括地志》草本观看的老头子看到李承乾,立刻气不打一处来。
“父皇,您要儿臣弄的东西已经制好了,您要不要看看?”李承乾先是给老头子见了礼,又对李泰还了礼,然后掏出了他的‘大杀器’!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93章 魔方
“此为何物?”示意方老太监把东西拿过来,老头子狐疑的问道。
“父皇,这叫魔方,使用方式是将其六个颜色打乱之后,用最快的速度调整回来。”李承乾尽量用最精练的语言来描述魔方的使用方式。
当然,在李二这种文化人面前,他不能说‘玩’,只能用‘使用方式’来代替。
“哦?”刚刚将魔方接到手里的老头子好奇的打量着手中并不大的正方体,似乎在琢磨这东西的娱乐性到底有多大。
“大哥,如果像你说的,那调整回来还不简单么?只要按打乱的顺序反过来调整不就行了?”李泰伸着脖子打量老头子手中的魔方,口中无意识的说道。
“不对,不对啊,若是其他人给扭乱了呢?比如朕扭乱了,你还能还照顺序扭回来么?你又如何知道朕是如何扭的?”
短短的时间里,老头子已经掌握了魔方的使用方法,在那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扭了起来,只不过都是简单的尝试,正着扭几圈,然后再反着扭几圈,并没有将其彻底扭乱。
“这……”李泰吱唔了一句没有说出什么,但其脸上不以为然的表情足以说明问题。
“此物可有更多?”老头子看出自家儿子的不服气,转头对李承乾的问道,看样子如果有更多的话,一定会赐给李泰一个。
“只有两个,另一个被儿臣送给长乐了。”李承乾如实回答,反正长乐那丫头是老头子的掌上明珠,送给她一个老头子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长乐啊,嗯!”果然,老头子点点头之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有些遗憾的看了李泰一眼,意思是没办法,不能给你了。
“父皇,若是无事儿臣告退。”等了半片之后,李承乾发现老头子一直在琢磨手里的魔方,并没有心理搭理自己,索性便打算离开。
“哦,你去吧。”老李随意的摆摆手,在李承乾临出门时又叫住了他:“对了,明天红翎信使就要抵京了,没什么大事早上一定要来上朝,知道么?”
“喏!”李承乾恭恭敬敬的答应着,转身离开了老头子的书房。
既然老头子能收到消息,那么想必等会儿回宫之后,他李承乾自然也可以收到消息,信鸽这东西本来就是‘第七小组’负责搞出来的,在情报科里有些手人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哥,等等,等等我!”出了书房之后,李承乾没走多远,就被身后的李泰叫住了。
“怎么了?小泰?”李承乾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和李泰联系了,今日见到之后发现这货竟然又痴肥了许多,忍不住便说道:“你小子什么时候能减减肥,胖成这个样子以后可怎么办哦。”
“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喝水都长肉。”李泰摊了摊手,无奈的说道。
这家伙自从开始搞起《括地志》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以前还是装风雅,现在那可是真风雅了,文质彬彬的样子看的李承乾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得,我是说不了你,有空的时候你去找孙神医看看,听听神医是怎么说的,就你这体格……唉!”李承乾说着摇了摇头。
现在的李泰和历史中记载的并不一样,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什么继承大统的想法,所以他和李承乾之间并没有什么太深的矛盾,小李同志自然也不会故意挑起事端,兄弟两个的关系要比想象中的好上不少。
“哥,这事儿咱先不说,你的那个魔方真的没有了?”李泰明显不想与李承乾讨论身体的问题,摆摆手之后岔开话题,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现在是真没了,不过将作监那边知道怎么弄,如果你急着要可以顺路去那里要一个,现在这个时间我估计他们应该又能弄出来一些了。”李承乾并没有隐瞒魔方的出处,这东西其实制作起来并不复杂,根本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将作监,行,一会儿我安排人去一趟,你安排人跟那个柳什么柳的打个招呼,别让我的人空跑一趟。”李泰犹豫了一下,也觉得这件事情太小,完全没有必要让李承乾亲自去跑一趟。
“要不你安排人到东宫来吧,我安排雨馨带着你的人过去,省得跑两趟。”李承乾顺口将事情答应了下来。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在李承乾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矫情,左右也不用他亲自去跑这件事情,答应下来还能换来李泰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激,何乐而不为呢。
“哥,你的那个魔方真的那么好玩?”事情敲定之后,李泰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1...311312313314315...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