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而饥饿、寒冷、疲惫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俘虏的生命,每天都有俘虏悲惨的死去,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抗议,行军的速度却依旧在不断地加快。
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仇恨已经刻入到骨子里,没人会在乎这些俘虏的死活,如果不是需要他们修建铁路,这些人很有可能在半路上就会被屠杀掉。
所以当辽东军团进入幽州地界之后,这些俘虏能够活下来的已经不足出发时的四分之三。也就是说从原高句丽伪长安到幽州的这条路上,有近乎五到六万俘虏没有挺过来,倒在了连续不断的高强度行军中。
“道宗,怎么俘虏这么少?不是说有近三十万人么?”幽州城外,李绩带着队伍正好与李道宗他们走了个碰头,见面之下疑惑的问道。
“累死了!”李道宗没好气地说道:“辽东那破地方简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加上现在正是化冻的时候,如果不是已经将高句丽彻底剿灭,老子打死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撤兵。”
李道宗说的这些或许有些夸张,但最后一段却没有说谎。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都知道,东北这地方因为气候的原因,整个冬天的积雪都是不会融化的。而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量的积雪又会在同一时间开始融化。
古代没有现代的排水设施,积雪大量融化之后无处排放,地表之下一尺有余的土地还处在冰冻之中,水分无法通过地表渗透到地下。
所以整个辽东基本上就像是一个天然的游泳池,一整个冬天的积雪就是池子中的水,再与地表上面尺余厚的泥土混在一起,那种沼泽一样的地势简直就是行军的噩梦。
前隋数次东征高句丽之所以会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辽东的地理情况。
李绩也不是没有到过辽东,闻言陪着李道宗唠叨了几句,随后又问道:“道宗,如此急切赶路到底是为的什么?这些俘虏可都是钱,死的多了终究是个麻烦。”
“还不是东宫那位小爷的要求,否则你也为我想这样么。”李道宗吐槽道:“那小爷现在可是财神爷,谁惹的其他。”
李绩单手在下巴上揉了揉,探身问道:“道宗兄可是有了什么新消息?”
“屁的新消息,老子这样还不是为了给你创造机会。”李道宗恶狠狠地瞪着李绩,没好气的说道,
“给我创造机会?”李绩顿了顿,狐疑的看着李道宗并不领情:“我说道宗,你可别唬我,我们原本应该在大安城交接,可是现在却在幽州碰了面,这事情说来是你的责任吧?”
军法无情,军令如山!
这句话可不是仅仅适用于现代,在古代同样也是适用。
既然开始时定好在大安城会师,那么就一定要在大安城会师,现在李道宗率领的辽东军团竟然出现在幽州,于情于理似乎都说不过去,李绩的诘难之词也不算是无中生有。
结果,李道宗却只是不屑的撇撇嘴:“老子刚刚已经说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你创造机会,而且老子不相信你没有接到在幽州移交防务的消息,所以别来骗老子,否则休怪老子翻脸。”
李绩的试探被李道宗看破也不尴尬,满不在乎的摆摆手笑着说道:“道宗兄莫要生气,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不过你刚刚说的机会究竟是什么意思,可否为小弟解释一二?”
李道宗嘿嘿一笑,也不矫情,向着东方撇了撇嘴:“你觉得在辽东军团离开之后那些高句丽人会不会动歪脑筋?会不会趁着辽东防务空虚组织几场叛乱?”
这个问题不用李绩回答,只要是个人就知道,那些已经亡国的高句丽人必定不会甘心,在辽东防务空虚的时候必然起事。
李绩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默默盯着李道宗,半晌才问道:“这是谁的主意?如此斩尽杀绝的毒计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李道宗老顽童般挤挤眼睛:“你徐茂公自诩聪明,不如你来猜猜看。”
李绩本名徐世绩,字懋功(后来简写成茂公),武德二年被李渊赐李姓,后来李二继位为避讳才把名字中的‘世’字给去了,也就变成了李绩,所以李道宗以徐茂公称呼他也没有什么不对。
“总不会是那位小爷吧?”李绩双眼微眯指了指长安的方向,做了一个自认大胆的推测。
而最后他所得到的,却是李道宗一个神秘的微笑。
“嘶……”看着李道宗脸上的那份笑容,李绩倒吸一口凉气,惊讶瞪大眯着的眼睛:“难道真的是?”
李道宗这次没有再故作神秘,叹了口气说道:“除了那位小爷还有谁?当世若论算计,能出其右者少之又少,能想出这种毒计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除了他就没有别人了。”
“可是我就想不通,那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如此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没有想到,可他一个毛头小子却……”话说一半李道宗停了下来,咂咂嘴摇头再次叹了口气。
在一般人看来,高句丽、百济已经灭国,余下的事情只要派人去治理地方就好,却于说那些想要反抗的人只能留到以后慢慢处理。
可是李承乾偏偏反其道而行,直接给那些想要复国的家伙们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所有潜伏在暗处的危险份子全部一次性暴露出来。
这样或许李绩他们进入辽东会遇到一些麻烦,但只要将这些麻烦处理掉,那么整个半岛上的抵抗势力将会被削弱到一个极端萎靡的程度。
简单、直接、粗暴,这正是李承乾一惯的行事方式,李绩静静听着李道宗把话说完,陷入良久的沉默,直到外面天色渐暗才缓缓说道:“这次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地下又要再添一批冤魂了。”
李道宗对于李绩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行为有些不耻,乜了他一眼说道:“少来这套,你英国公什么时候开始悲天悯人了?若是你不想要这份平定叛乱的功劳,大不了老夫上奏朝庭,掉头杀他个回马枪,替你扫清障碍也就是了。”
李绩摇摇头,并不在乎李道宗的威胁:“我不是悲天悯人,只是眼下辽东兵力空虚,若是有人反叛必然会裹胁不少良民,难道我们就不管不顾的全都杀了?”
“杀与不杀那是你的事情,东宫那小子只是提了一个计划,具体如何执行在于你这个大都督,与某无关。”李道宗也知道他说的杀个回马枪只是戏言,见李绩不上当索性也不再提。
只不过李绩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在没有出发之前他便和刘宏基商量过辽东这边的形势,也商量过应对的措施。
可是眼下李承乾弄了个么一出,明显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有种一拳打在空处的感觉,所以尽管计划很好,但是他这个杀场老将却并不愿意执行。
而李道宗正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门道,言词上也开始撇清自己,万一李绩没有按照李承乾的计划去执行,他这个辽东道大总管也好不担责任。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97章 世事难料(上)
就在李道宗与李绩讨论着针对辽东的计划时,即将进入玉门关的西域军团却在进行着一场演习。尉迟宝林、席君买分别带领着两支装备精良的‘獠牙’中队杀入了大漠深处。
玉门关东北方向,居延海。
一支人数在三千左右的薛延陀军队正在修整,队伍的中间耸立着一间极为庞大的军帐。
“蒋先生,你的要求我等已经全部完成,不知答应我们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够运到?”曳莽,薛延陀珍珠夷男可汗的庶出长子,正端着一碗颜色鲜红入血的葡萄酿与一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对峙着。
“大王子,难道这批物资还不够补偿那一点点物资的?”书生打扮的中年人语气中颇有反悔的意思,指着曳莽面前摆着的大唐制式钢弩说道。
说话听音,锣鼓听声,虽然不知道在此之前他答应过曳莽什么,但很明显的是他现在不想兑现了。
曳莽的脸色有些阴情不定,忽然探手抓起面前的钢弩,将之对准了中年书生:“蒋先生,不知道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是能吃还是能喝?除了能够惹来无数的麻烦之外它还能干什么?”
“大王子何必如此迂腐,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用处,比如您手中这件,虽然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杀人,但是谁又能说它不值钱呢?”姓蒋的中年人瞥了一眼曳莽,似乎并不怕他的威胁。
他既然敢到这里来,敢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分明是有了必死的决心,他很清楚,就算在曳莽这里死不了,回了中原地区也会被灭口。
所以面对指向自己的钢弩,蒋姓中年眼中闪过的是轻蔑与淡然,用实际行动告诉曳莽自己死士的身份。
曳莽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上当的感觉并不好受,回想当初这个中年人来到薛延陀鼓弄唇舌,再想想劫下这批货物发现里面全是钢弩之后的震惊,这位大王子很想扣下手中的机括,将这个中年书生送去见长生天。
不过好在此时他还有一些理智,强行压下心头怒火,冷声说道:“欺骗盟友难道就是你们的行事方式?难道你就不怕本王压着你去向唐皇讨要一个说法?”
事情既然挑明了,中年人索性卸下所有的伪装:“大王子,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边关可不是谁都能进入的,不说押着某进长安,如果你能押着某过了边境都算是福星高照。”
“当然,某并不是在威胁大王子,因为某说的是一个事实,你总不会认为这么大的计划只有我一个人来执行吧?此去长安数千里,你拿什么保证我一定会活着到长安?”
“这……”曳莽被蒋姓中年人说的一愣。
说了这么多,他早就已经知道眼前这个中年人死士的身份,现在这家伙又挑明了一切,这让他感到事情的棘手程度似乎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中年人见曳莽没了主意,再次开口:“大王子,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已经做了,既然做了现在说什么也都晚了,如果您还能听得进建议,某建议您立刻带着队伍返回郁都军山,装成从来没有到过这里,否则……”
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能活下去中年人当然也不想死,否则他完全可以在曳莽抢完东西之后立刻自杀。
所以在曳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又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意见,希望能给自己换回一点分数,免了被五马分尸的结局。
“为什么?”曳莽皱了皱眉。
“某在来这里之前,听说朝庭已经下了朝令调西域军团回京,从时间来看他们现在应该快要到玉门关了。”中年人语不惊人死不休。
“什么?!”这下曳莽是真的坐不住了,猛的从地上站起来,须发皆张的指着中年人,眼中闪过一抹恐惧。
西域军团是什么样的存在已经不必费力解释,眼下只要是生活在这片大漠中的异族,没有一个敢对这支队伍动歪脑筋,甚至可以说提都不想提起。
曳莽虽然是薛延陀人,但设立在郁都军山脚下的薛延陀可汗牙帐离西域这片大漠并不远,他这个庶出大王子就算是再不闻世事,也听过西域军团的凶名。
隔了好半晌,陷入恐惧的曳莽才收起脸上的惊惧,缓缓坐回自己的位置,漫声说道:“就算是西域军团在左近又如何,我又没有惹他,而且……”。
“大王子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谁家的吧?”中年人并没有给曳莽喘息的机会,一举将他的侥幸心理彻底击碎。
五千具钢弩根本不是一般的势力可以弄到的,而这么大的势力如果说调不动西域军团,就算是傻子都不会相信。
思虑良久,曳莽算是勉强接受了眼下的事实,不过看向中年人的目光却满是不善:“姓蒋的,这一次本王栽了,不过你和你背后的势力也不要得意的太早,这个仇老子早晚一定要报。”
中年人作死般与曳莽对视着:“某相信大王子一定有这个能力,不过眼下您需要做的是如何应付西域军团,时间不多了。”
“你就不怕本王把你交给西域军团?如果大唐西域军团真的受命来寻找这批军械,你这个主谋应该是他们最需要的吧?”
将中年人交给西域军团是曳莽短时间内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当然,那些被抢来的钢弩也需要还回去。
虽然这让他有些不舍,但没有大量的弩矢这些钢弩就是一些废铁,就算是留在手里出没有什么用处,远不如还回去换取自己的小命来的实在。
“大王子真的认为这样就没事了?西域军团就那么好说话?如果您现在带着这些装备回牙帐,他们找不到正主儿或许不会怎么样,但如果您把东西交出来,这明显就是承认东西是薛延陀劫的,后果会是什么不用我来说了吧?”
落到薛延陀人的手中最多就是个人头落地或者五马分尸的下场,但是落到西域军团手中的后果会是什么,中年人连猜都不想去猜。
薛延陀的傻子们不知道这批货是谁的,可是中年人却知道,长孙无忌和李承乾是什么关系他也很清楚,万一真的落到西域军团手中估计就算是想死都是一件十分奢嗜的事。
所以中年人一直试图激怒曳莽,无论被他杀死还是被他带入漠北草原,都远比落入西域军团手中要好的多。
中年人将事情看的明白,但曳莽也不是真的像他想的那么傻,反复盘算了一下之后对着大帐外面吼道:“来人。”
“大王子!”军帐的布帘陡然一动,两个高壮的漠北汉子走了进来。
“传本王命令,所有人整理行装,半个时辰内拔营,我们回去。”说话间,曳莽瞥了中年人一眼:“将这个人绑了,堵上他的嘴一同押回去。”
“尊命!”两个漠北汉子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给中年人挣扎的机会,找到绳子三下五除二将他绑好,其中一个单臂使力直接把人往腋下一夹转身走了出去,时间不大外面便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
“东西都收拾好了没有?”曳莽侧耳听了一会儿外面的声音,转头对留下的另一个壮汉问道。
“已经收拾好了。”那壮汉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大王子,有这批东西在手,我们何必要急着离开呢?直接杀调头杀回去,给大唐西域军团一点颜色看看不是更好?”
“放屁,你懂什么。”曳莽深深吸了口气,目光有些阴森的看着壮汉:“回头你警告一下下面的人,让他们都把嘴闭上,对任何人都不要透露这批钢弩的消息,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失手了。”
“啊?为,为什么啊?”壮汉有些不解的问道。
五千具大唐制式钢弩,对薛延陀来说完全可以算得上一份天大的功劳,就算不拿着与大唐西域军团一较高下,带回帐牙也可以给曳莽换到不少的印象分。
可是曳莽却连提都不准提,这让留下的那个壮汉有些摸不着头脑。
“马上去办,回头本王再告诉你”曳莽并没有对壮汉解释自己的意图,摆摆手示意他快点出去,同时叮嘱道:“把那个中原人盯牢了,不要让他自杀或是跑掉,本王将来拿他还有大用。”
“遵命。”壮汉听曳莽语气坚决,知道不会从他这里得到答案,答应一声之后挠着头离开了帐篷。
“哼,都以为老子傻,以为老子好欺负,这次老子就给你们一点厉害看看,让你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无人的大帐中,曳莽捏紧了拳头喃喃自语,语气中满是怨毒。
作为一个庶出的王子,曳莽的地位在薛延陀并不高,经常被一些兄弟排挤不说,甚至就连一些附庸部落的族长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
就像这一次出来劫掠物资,说来根本用不到他这个大王子来出面,可事实却是完全相反,他不但被派出来了,而且似乎还背了很大的一个黑锅。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98章 世事难料(中)
劫持大唐商队,虽然只是一只走私的队伍,但五千具钢弩却是货真价实的。
东西如果拿回去,如何分配归谁使用先不说,单说如何向大唐交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自己会不会被当成替罪羊交给大唐?其他几个兄弟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在背后搞小动作废掉自己大王子的位置?珍珠夷男可汗会不会迁怒于自己?这些问题都是曳莽必须要考虑的。
所以思前想后曳莽把心一横,做了一个让人无比惊讶的决定——造反!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在消息没有泄漏之前先下手为强,利用装备上钢弩的三千亲信给自家老子来个先斩后奏,将以前那些欺负过自己的人斩尽杀绝,如果老头子不识像,那就……。
心中打着如意盘算,曳莽带着队伍绕过居延海,直奔郁都军山下的可汗牙帐。
……
而就在曳莽带人离开之后的第三天,他们驻扎的位置上出现了一队装备精良的大唐骑兵,带队的两人全身覆盖着板甲,甲胄上遍布着无数划痕,看上去略有些破旧。
“二楞,你怎么看?”一对燃烧过后的灰烬边上,其中一人用脚踢了踢几乎被风沙完全掩埋的残余木炭,望着北方问道。
“几天前他们在这里驻扎过,从残余的营地布置上看应该是薛延陀人。”被称作二楞的是一个年轻人,掀开的铁覆面下是一张菱角分明的脸孔。
“追还是不追?”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再次问道。
“你是主帅,听你的!”二愣面无表情的说道。
“那就追,老子倒要看看,到底是哪个不怕死的,敢动我们大唐的歪脑筋。”‘哗啦’一声,铁覆面落下,短短的一瞬间,一张黝黑的面孔被铁覆面重新遮住。
“上马,出发,斥候前出十里,发现情况发红色信号烟。”追击的命令再次下达,两千余骑士纷纷从休息中恢复,杀机弥漫。
……
在大漠中混迹数年的西域军团,又是马贼又是官兵反复变换身份,追踪的本事也练的炉火纯青,虽然曳莽已经带着人走了两天,但是依旧被他们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跟着追了上去。
尉迟宝林是个憨货,席君买是个愣货,这两人凑到一起根本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带着两千人的队伍不管不顾的从茫茫大漠一直杀入漠北草原。
追踪的过程有些无聊,期间遇到过一些草原上的牧民,也遇到过薛延陀的骑兵。
不过这些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西域军团的名声,就算是遇到了也没有上来询问他们的打算,使得他们一路通行无阻的进入了草原深处。
十天之后,郁都军山遥遥在望,尉迟宝林和席君买也停下了追踪的脚步。
“二楞,前面就是薛延陀人的可汗牙帐,我们到底要不要过去你给个准信。”将战马交给亲卫,尉迟宝林大咧咧的在一块石头上坐下,舒服的叹了口气问道。
“已经追到这里了,难道你还想要回去?”席君买翻了个白眼:“也不知是谁跟我说了一路‘大唐天威不容轻犯,犯着必诛’。”
“嘿嘿,老子就是试试你意志见不坚定,现在看来还不错。”尉迟宝林嘿嘿笑着似乎一点都不紧张。
前面不远处就是薛延陀人的牙帐,从道理上讲他们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大唐长安的京郊附近。可是让人奇怪的是这一带竟然连巡逻的骑兵都没有,这种反常的情况只要是个正常人必定会有所警觉,可这两个家伙竟然没心没肺的开起玩笑,看上去颇让人有些无语。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跟着他们的一同来到这里的‘獠牙’士兵紧张的情绪才得到了放松,不知道这算不算傻人有傻福。
可是两个正在闹腾的家伙并不知道,就在距离他们六十里之外的地方,正在进行着一场充满毁灭的屠杀。
大唐钢弩上弦的速度与攻击的强度远超曳莽的想象,三千人的队伍在真珠夷男可汗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牙帐死死围了起来。
血腥气弥漫中,曳莽带着一肚子的愤懑掀开了属于他家老头子的帐篷,冷笑着站到了真珠夷男的面前。
“逆子,你这是想要造反么!”真珠夷男站在十几个护卫的身后,眼中满是震惊。
他自问没有对不起这个长子的地方,地位、权力,从未有过任何一点的亏欠,可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儿子竟然会突然暴起?
而且那些跟着曳莽亲卫们手中拿的什么东西?如果没有看错应该是大唐的制式钢弩吧?这么多的钢弩就算是他这个可汗手中都没有,为什么这个逆子手中会有这么多?难道这一切都是大唐在背后支持与策划的么?
“父亲,你在可汗的位置上坐的够久了,儿臣实在不忍心看着您继续操劳下去,所以……您的位置让给我可好?”曳莽口中虽然叫着父亲,但是语气中却没有任何一点尊敬的意思。
“大唐给了你什么好处?答应了你什么条件?你可知道那些唐人是靠不住的,早晚有一天你会……”。
“闭嘴!”面对自家老头子层出不穷的问题,曳莽歇斯底里的咆哮:“不要问我大唐给了我什么好处,这件事与大唐没有任何关系,和其他人也没有关系。”
武装反叛发动的那一刻起,曳莽便已经没了后路,现在看着落魄的老头子心中颇有些快意,以前心中存着的不满一次性爆发出来:“这么多年了,我像一条狗一样任劳任怨,打仗我去,筹粮我去……,可是我最后得到了什么?”
“可是你再看看大度设、拔灼,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做却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我却要低声下气,我不服,不服!”
真珠夷男沉默了,曳莽的状态明显过于激愤,讲道理已经不能让他改变主意,除了等待援兵说什么都是无用。
可是曳莽真的会给他这个时间么?真的会等到有人来救援?
答案是否定的。
在愤怒的咆哮过后,曳莽狠狠的一挥手,那些跟着他进入牙帐的亲信们立刻举起了手中的钢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