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逆子,你竟真敢弑父!”真珠夷男感受到死神的降临,双眼几乎要瞪出血来,他万万没想到曳莽竟然真的会对他动手。
“父汗,您怎么糊涂了?明明是你身边的亲卫被大唐收买,用大唐的制式钢弩将您杀死,孩儿来的晚了些,想要阻止已经迟了。”曳莽的眼中闪过一抹歇斯底里的疯狂,一句话说完之后便狠狠的一挥手。
奢华的牙帐中,制式钢弩特有的声音连绵不绝,夹杂着数声凄厉的惨叫……。
“逆子,本汗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本汗会在地下日日夜夜诅咒你……”亲卫已经全部倒下,外面的嘈杂声也渐渐消失,孤身一人面对着凶神恶煞般的儿子,真珠夷男放弃了一切希望。
不会有人来救他了,生与死的瞬间他想通了很多东西。
是权力的诱惑让他的几个儿子放弃了对他的救援,眼下他的几个儿子应该正在等着他死亡的消息。
只要他一死,立刻就会有一场惨烈的厮杀,在无数人死去之后,最后剩下的一个将会继承他可汗的位置。
只可惜曳莽现在已经根本不会给他解释的机会,甚至就算是解释了他也不会相信。
想到自己的儿子们为了可汗的位置,竟然真的放弃了对自己的救援,真珠夷男脸上露了一丝意味莫名的笑容。
“老东西,竟然装神弄鬼,老子今天亲自动手,看你如何在地下诅咒我!”曳莽被真珠夷男笑的有些心慌,猛的抽出腰间弯刀,一脸狰狞的逼了上去。
“来吧,今天你不杀我,本汗日后定会杀你!”真珠夷男似乎也想通了,扯开身上的袍服,露出自己的胸膛,迎着曳莽的弯刀怡然不惧。
作为对几个儿子不来救援的报复,真珠夷男决定慨然赴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薛延陀内乱,大唐会不会乘虚而入?内乱之后会有多少人死于战火?这些问题随着冰冷刀锋的刺入渐渐模糊,唯有曳莽脸上狰狞的笑意依旧清晰,直到一切陷入永久的黑暗。
真珠夷男死了,死的如此简单,死的如此凄凉,甚至连一个为他哭泣的人都没有。
生前,他统治着广袤的一片草原,帐下部落任他差遣。
死后,陪着他的只有那一身华贵的丝绸与皮草,除了这些便是一地的死尸。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人死万事空,身为草原上的一代枭雄这些事情他早就已经看开,能够痛快的死在战刀之下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总好过在卧榻上病体缠身。
可是,整件事情并没有因为真珠夷男的死而结束,他的死亡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让薛延陀走向灭亡的契机。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99章 世事难料(下)
曳莽在搞定自己的老爹后,站在原地愣了好长时间,木然扫过四周拿着钢弩的亲卫,好半晌才平静的说道:“把这里不止一下,伪装成唐人行刺的样子。”
“遵命!”四下里的亲卫没有一个敢于他对视,纷纷低头。
弑父,即便是在规矩不多的游牧民族也是一件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在这里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女人,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女人,但弑父却与中原一样,会受人所鄙!
曳莽站在人群中间感受到了那种莫名的压力,轻哼一声掀开牙帐的布帘走了出去,打算去外面透透气。
可当他走到帐外的时候,立刻便被眼前的一切吓了一跳,刚刚提到的大度设、拔灼正站在不远处,冷冷的看着他。
“曳莽,父汗在哪里?你带人围住牙帐到底想要干什么?”拔灼年轻一些,看到曳莽出来忍不住急声问道。
“干什么?有人在我出去之后行刺父汗,你们距离牙帐如此近,难道就没有发现?现在父汗已经身故却来问我?!”曳莽脸上露出激愤的表情,一副贼喊捉贼的样子。
“哗……”原本安静的场面瞬间有了一丝混乱,无数人惊讶的将目光投向曳莽,疑惑、猜忌、愤怒各种不同的情绪充斥在天地之间。
“都闭嘴!”大度设面无表情的一摆手,冷冷的看着曳莽问道:“你刚刚说什么?可敢再说一次?”
草原上的汉子,向来习惯于直来直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即便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也不会像中原的那些汉人一样花里胡哨。
所以三言两语间,事情便已经趋于明朗,只待曳莽再次确定便立刻就会有一场血腥的厮杀。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对峙的人群外传来一阵凌乱的马蹄声,一个斥候打扮的人崔马越过众人:“几位王子,外面有大唐西域军团两千人马,要我们将抢劫财物的盗匪交出去。”
这是什么情况?大度设与拔灼狐疑的对视一眼,又将目光投向曳莽。
在场的这些人里只有曳莽是刚刚从外面回来的,而且回来之后他的部下手中便多了无数大唐的制式钢弩,如果说其中没有猫腻两人是绝对不会信的。
“看我做什么?那些唐人就是来接应那批刺客的,什么讨要盗匪全是借口。”曳莽自家人知自家事,明知外面的唐军是来找自己的,但却给他们扣了一道。
“殿下正在与几位国公商量事情,崔府君若是不急等上片刻可好?”作为李承乾的贴身女官,小雨姑娘自然分得清谁关系远近,见来人是崔钰,紧绷的俏脸稍微缓和了一些。
“事关重大,小雨姑娘还是给通禀一声吧!”崔钰脑门上全是汗水,看着杨雨馨的眼神满是倔强与执着,似乎她不去通报就要继续闹腾下去。
杨雨馨犹豫了一下,感觉崔钰并不像是那种无中生有人的,最终点点头说道:“你先等一下,我去给你通报,不过殿下见不见你我可决定不了。”
“多谢小雨姑娘,不过某希望能与殿下单独谈谈。”想到刚刚得到的惊人消息,崔钰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等着吧!”杨雨馨并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返回书房之中,‘咣当’一声将房门关了起来。
……
片刻之后,书房的门再次打开,李承乾在夜魅的陪同下走出来:“老崔,什么事这么着急,竟然连一时半刻都等不了?”
“殿下,出大事儿了。”崔钰四下打量一眼,见身边没什么碍眼之人,压低声音急声说道。
“出什么大事儿了?”李承乾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最近这段时间除了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个在长安周边到处找人麻烦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眼下崔钰如此急迫,难道是这俩货被人给杀了?
不过李承乾的猜测并没有成为现实,崔钰也没有给他继续猜下去的时间,直截了当的说道:“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死了!”
“谁?”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李承乾皱起了眉头。
“就是真珠夷男,陛下亲封的薛延陀毗伽可汗!”崔钰补充道。
听完崔钰的解释,李承乾算是将名字与人对上了号儿,啧了一声说道:“那老货是怎么死的?前段时间不是还活蹦乱跳的派人来长安朝贡么?”
“被我们的人杀的!”
“咳……”崔钰的答案让李承乾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咳了个半死,用诡异的目光看着老崔:“咱们的人是啥意思?大唐的人还是……”。
“就是咱们的人,西域军团!”崔钰不等李承乾说完便接过了话头。
“扯特么犊子,西域军团一共才派出去两千人,怎么杀那个真珠?你可不要谎报军情。”李承乾绝对不会相信尉迟宝林和席二愣两个可以带着两千人杀入薛延陀人的腹地,在其牙帐中将真珠夷男搞死。
“至少在漠北消息就是这么传的,不过眼下漠北那边已经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是不是我们的人干的已经不再重要。”崔钰再次压低了声音:“不过真珠夷男的确是死了,而且他的亲卫都是死在三棱矢之下。”
“这不可能,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李承乾摇摇头,否定了崔钰的判断,转而又问道:“现在呢?现在尉迟他们在什么位置?那批丢失的钢弩找到了没有?”
“找到了,全部都在薛延陀部,可见东西一定是他们劫走的。至于说尉迟将军他们……,他们眼下正在草原上与薛延陀人作战。”崔钰到底是地府的判官,可以掌握很多第一手消息。但是因为事情并不是他亲眼所见,所以只能根据一些流言蛮语来推断事情的真相。
李承乾回头望了一眼自己的书房,脑中闪电般做出一个选择:“老崔,一会儿你回去继续盯这件事情,必须把真珠夷男的死因搞清楚,另外还要查一下谁才是这次事件背后的主谋,今天晚上无论是否有结果,都要回来一趟。”
“是!”崔钰在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都告诉李承乾之后,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领命之后转身便走。
而李承乾则带着夜魅晃晃悠悠的再次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坐到椭圆型的会议桌旁,看着候君集、柴绍、李靖等人笑着说道:“下面的人不懂事,遇到一点问题就大惊小怪,耽搁一些时间还望叔伯们勿怪!”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00章 失而复得的兵权(上)
“殿下若是有事只管前去处理,吾等明日再来即可。”李承乾坐下之后李靖正色说道。
刚刚在外面与崔钰啰嗦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引起了老家伙们的不满,当然,也有可能是老家伙们良心发现,觉得应该对新领导保持尊敬,所以才会如此客气。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李承乾以自认为锐利的目光扫过几个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家伙之后,突然笑着说道:“我刚刚收到一个消息,说了几位叔伯相必会感兴趣。”
“那就说说看。”柴绍既是臣子,又是亲戚,姑丈的身份让他说起话来方便很多。
“人言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先前的条件您老几位可答应了?”李承乾对柴绍的问题笑而不答,只将话题再次引回正轨。
刚刚他们正在讨论从十六卫各调一府之军充当劳力,结果被崔钰打断,现在回归主题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一府之军人数近五千,十六卫就是八万人,这么多人集中到一起,殿下就没有想过如何保证他们不会被有心人蛊惑?”李靖的整个后半辈子都过的小心谨慎,不管什么事情第一想到的都是造反。
李承乾对他这样的思维有些不认同,有心不理会却发现候君集他们几个正戏谑的坐在一边,分明是等着看他的笑话。也就是说如果他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们一定不会同意这个提案。
想到这里,不由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如果一个国家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百姓有工作,士兵有饷银,国家轻傜薄赋,百官一心为国,这样的情况下为何会有人被蛊惑?”
“这……”李靖原本只是在推诿,不想承担军校校长这个职务,所以才会以各种理由来推脱,现在被李承乾这样反问,也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军校是军人的学校,它教给军卒的并不只是战场上厮杀的技能,还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我们用一直在用武器来武装军卒的身体,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我会要拿什么东西来武装他们的头脑呢?”
“他们为什么要上战场?为什么而战斗?是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抚恤金?还是为了那一点点可以吃饱肚子的口粮?”
“本宫不知道为什么诸位都不想接任军校校长这个职务,但是本宫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军校的建议势在必行,校长这个职务也必定会有人来担任,圣旨之下容不得诸位推脱。”
软硬兼施,这就是李承乾目前应付老家伙的办法,这帮老货已经变了,刚刚立国时的雄心壮志变成了现在的谨小慎微,如果不给他们点压力,只怕全都会变成一种名叫‘乌龟’的生物。
又等得片刻,见到再无人发言,李承乾的最终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各卫抽调一府之军,由战兵转为工程兵,主要负责军事设施的建设。”
“另外,需要进入军校培养的军官也要全部到位,参与到军校的建议中去,通过军校的建设先锻炼一下他们的能力,这也可以算是对他们的一个小测试。”
“喏!”对于李承乾的决定,刚刚还在不断提出困难的老家伙们齐齐抱拳以示遵命,尽显老奸巨猾、明哲保身之本色。
军校对于大唐来说毕竟是新生事物,谁也不知道成立之后会对大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老家伙们全都极力避免做出任何决定。
而李承乾的命令既然下来了,同样等于是把责任揽到他的身上,老家伙们自然应答无虞。
李承乾明知这一点,但却没有任何办法,大唐眼下还没有退休之类的政策,老家伙们偷奸耍滑也好,明哲保身也罢,他都只能忍着,心中暗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新旧的交替工作。
正事谈完了,候君集等人却没有离开,反而一个个兴致勃勃的看着李承乾,似乎他的脸上正在长出一朵花。
李承乾知道他们在等什么,不过他并不着急,老头子们既然能玩明哲保身,他自然也可以玩愿者上钩。
最后还是柴绍忍不住了,首先开口:“高明,刚刚那人来通报你的消息是什么?快点说说,别在那里吊老夫的胃口。”
“姑丈莫急,弄些茶水我们边喝边说。”李承乾一边招呼人上茶,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刚刚讨论问题的时候,会议桌上空空如野,别说茶,就算是杯子都没有一个,为的就是想让会议快一点结束,省得老货们坐在那里磨叽个没完。
现在正事谈完,一点点茶水李承乾自然不会吝啬。
“我说殿下,到底是什么事情您快点说成么?这样不紧不慢可真急死个人。”候君集性子暴躁,最不耐等待,可柴绍与李靖都没有说什么,他也只能发发牢骚,适当表达一下自己的焦躁情绪。
李承乾借着宫女端上茶水的短暂时间已经将思路理清,见老候催促便笑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薛延陀的可汗死了,死了不少人,而且听说是我们的人杀的。”
“噗、噗、噗……”三连声,围坐在一起的三个老货伸着被烫到的舌头,目光中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
“殿下可知刚刚自己在说的是什么么?”李靖不愧有军神的称号,很快从震惊中回神,语气中满是不确定。
薛延陀可汗是谁,身为大唐顶级权贵的三人自然不会不知道。
薛延陀可汗居住的位置在什么位置,身为大唐顶级权贵的三人自然也不会不知道。
既然两样都知道,自然就不会不知道想要在数十万人中间取其人头的难处。
况且眼下大唐并未对外用兵,两支最能打的队伍也正在回撤的途中,怎么可能有军队杀进薛延陀人的牙帐,结果了真珠夷男呢。
毕竟想要突进薛延陀人的牙帐怎么也要五万人以上的精锐军团,可如此数量的军队又无法掩饰自己的行迹,薛延陀人就算是打不过也是会跑的,根本不是傻傻的留在原地等死。
所以,不管是李靖还是柴绍、候君集都认为李承乾是在开玩笑,他说的一切只不是一种只能在睡梦中出现的情景。
李承乾咂么咂么嘴,面对三个问题老人儿无奈的摊了摊手:“事实就是这样,下手的是带着两支‘獠牙’中队的尉迟宝林和席君买,当然,也有可能下手的不是他们,不过这个黑锅他们两个背定了。”
李靖等人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看着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
从逻辑上来讲,他们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两支‘獠牙’中队,两千人可以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甚至不说是两千人,就算是两万人也不一定能干成这种事情。
另外,如果这是黑锅……似乎并不准确,杀死薛延陀可汗这种事情要看事件的后续发展。
如果太极宫里那位想要一统草原,那这件事就不是黑锅,而是大大的功劳与荣耀;如果太极宫那位不想一统草原,自然黑锅就是实打实的黑锅,甚至掉脑袋都有可能。
“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要都愣着,还是说一说吧。”刚刚还是三人催促李承乾快点,现在直接来了一个大反转,变成了李承乾催促他们。
可是李靖等人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评论这件事情,其间候君集张了几次嘴,但最后又紧紧的闭上,也不知他想要说的是什么。
李承乾见他们一直不开口,也不想为难他们,苦笑一声转动手里的茶盏说道:“事情的起因是一批货物,这批货物在出关三日之后连同商队一同消失了,而后就有了尉迟他们带人追察匪徒的行为。”
“可是他们这一追就是十余天,等他们追到匪徒的时候却已经到了薛延陀牙帐附近。”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便只有天知地知,本宫最后得到的消息便是真珠夷男死了,薛延陀人发生了一场内乱,混战过后整个漠北狼奔豕突乱成一团,这其中有我们的人,也有漠北各部族的人,具体情况只能等边关送回详细情报再说。”
连猜带蒙,李承乾将这段时间发生在漠北的事情推测的八九不离十,但是在不知道具体经过的情况下,他还是需要眼前个三个老家伙帮他参谋一下。
“高明,丢的是一批什么货?”柴绍拧着眉毛提出问题。
“丢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很重要,否则尉迟他们也不会去追。”李承乾明显是在装糊涂,这一点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只是眼下这样的情况似乎丢的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后续的发生的事情才是关键。
“尉迟宝林他们会不会追错了方向?会不会是着了别人的道?”李靖考虑问题比较复杂,习惯于用计算计别人的人自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理事情。
可是李承乾却摇头否定:“尉迟他们在西域这么多年,追踪的能力早就练的与当地最好的猎手相差不几,追错的问题……”。
话说了一半,李承乾陡然顿住,另一个大胆的推测电光石火般掠过脑海。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01章 失而复得的兵权 (下)
李靖等人带着疑惑走了,看着李承乾急速离开的背影,三个老头子隐隐觉得得大唐似乎又要再次燃起战火,而焚烧的目标应该就是一直不怎么老实的薛延陀。
太极宫两仪殿,老头子的新书房。
李承乾静静坐在一边看这老头子临摹《兰亭集序》,没有任何一丝不耐的表现。
待到老头子停笔,李承乾上前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同时吹捧道:“父皇的书法愈发精进了,这一手狂草已深得其中三昧。”
不料好好一记马屁却拍到了屁腿上,气的老头子把笔一丢:“滚一边去,不学无术的东西,《兰亭集序》什么时候被归类为狂草了!”
《兰亭集序》是标准的行楷书法,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可偏偏李承乾对书法之道着实是一窍不通,根本就分不清什么草书、行书、楷书,以至于他将所有看不懂的字体全部归类为狂草。
“这段时间你都在忙些什么?好些时日没有见你过来了,可是有了什么难解之事?”过得半晌,李二陛下怒火稍歇,又把躲到一边划圈的李承乾叫了回来。
“父皇,儿臣的确有一件事悬而未解,实在不知应该如何处理,特来向您请教。”李承乾偷眼看着老头子,发现他似乎没有暴起伤人的打算,这才小心的靠了过去。
“可是关于军校的?听说你刚刚找了李靖他们议事,难道还没有讨论出结果?”李二陛下毫不避忌对李承乾的关注,看着正在帮忙整理书案的新晋女官,漫不经心的问道。
李承乾同样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屁股大的皇宫装了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真正机密的事情,况且他找李靖等人也没有打算瞒着老头子,所以老李即便知道也不是什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怎么?难道还有什么忌讳?”久久得不到答案的李二陛下转过头,看着儿子皱起眉头。
“军校的事情已经大体上有了结果,过几日便会选吉日开工,儿臣要说的事情是关于北境的。”李承乾目光停在正在整理东西的女官身上,很明显是不想让外人听到接下来他要说的事情。
“你们先出去吧,东西一会儿再整理。”老头子会意眨眨眼睛,将房间中所有不相干的人全都赶了出去,只留下方老太监一个人陪在他身边。
“父皇,事情是这样的……”
李承乾等到有人在外面把房门关上之后,打开了话匣子,从长孙无忌来找自己开始一直说到薛延陀内乱,除了以春秋叙法掩饰了自己收到消息的途径外,没有漏掉任何一点。
“你是说无忌私自运了五千具制式钢弩出关?他有没有跟你说收货的人是谁?”听完了李承乾的诉说,李二陛下并没有表示出对薛延陀的关心,反而问起了关于长孙无忌走私的事情。
“父皇,钢弩的事情儿臣认为应该是半路出了岔子,否则舅舅断然不会贩运这种东西。”李承乾很清楚老李想的是什么,于是出言替长孙无忌解释了一下。
以老长孙受宠的程度来说,就算是他真的运了钢弩去卖,最多也就是被老头子训斥,只要没有人来弹劾他,甚至连汗毛都伤不到一根。
所以就算是李承乾不为他开脱,他也不会有任何事情。
可事情本身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抛开长孙无忌受不受宠不说,单说他是李承乾舅舅,小李就不能不替他说话,如果不替他开脱便会落个薄情的印像在老头子心里,这对他未来的发展是极端不利的。
而且李承乾不认为长孙无忌弄些军械去卖有什么大问题,火铳现在已经在大规模的制造,全军换装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钢弩这种东西迟早要被淘汰,卖了总比烂在手里要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