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无数的猜想让李泰一时拿不定主意,想去找长孙皇后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毕竟老头子现在还没有把事情公布出来,若是他现在就去找长孙皇后,被问起如何知道这件事的,也是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
所以思来想去,李泰决定还是找那个世家公子郑秋林,眼下似乎也只有他能够帮助自己。
……
翌日,兴化坊空观寺,无心上朝的李泰想老头子告了假,早早便来到寺中,讲主持打发出去之后,雀占鸠巢的坐在属于主持的禅房中发呆。
直到接近晌午的时候,他才听到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以及那个郑公子清朗的声音:“小声郑秋林求见魏王殿下,不知殿下可在房中?”
“郑先生何必如此多礼,小王已经恭候多时了!”正值用人之际,李泰也顾不得问那郑公子为何迟迟不至,亲自打开禅房的大门,将郑秋林迎了进去,末了嘱咐纥干承基道:“你安排人守在外面,不要人任何人靠近,明白吗?”
“末将遵命!”纥干承基虽然很想知道李泰与那郑公子到底聊些什么,最后却不得不接受守门的任务。
“郑公子,请坐!”雀占鸠巢的李泰关上房门,见郑秋林依旧站在原地,便邀请他到蒲团上坐下,亲自拨弄着自己带来的碳炉,将一个小小紫砂壶放到上面烧起水来。
“殿下,不知如此急切召小生前来有何要事?”那郑公子与李泰相对而坐,就那么看着他笨拙的烧水,并没有想要接手的打算。
早在来这里之前,他便从侧面了解到了一些东西,比如魏征的建议之类,是以对李泰的行为已经有了些猜测,现在见他如此殷勤,心中更是笃定他是有求于已。
这小郑到底还是年轻了些,并不知道如此行为最是招人记恨,眼下李泰需要用他,或许能够忍他,但将来如何却是未必可知。
果然,听到那郑公子宛若高人一等的询问李泰的脸色变了变,顿了顿才换上一副笑脸:“这几日在宫里待的有些烦了,想起上次与郑兄一晤颇有所得,便让纥干承基前去相邀,只希望不要扰了吾兄才好。”
好在那郑秋林只是装了一下便收起那副高高在上的德性,陪着笑说道:“殿下说的哪里话来,郑某在家中也是无事,殿下相邀正是求之不得。”
“听说郑兄前几日遇到一些不法之徒,险些出了事情,不知那些人可曾抓到?”也不知李泰是不是情商真的很低,本想在进入正题之前拉拉关系,结果却直接掀了郑秋林的伤疤。
禅房中的气氛限着他的话陷入尴尬,那郑公子脸上笑容变的十分勉强,想着如果不是因为家中长辈有所交代,非要给李泰一点厉害看看。
李泰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这个主上对下属表示一下关心,见他不答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便说道:“昨天魏征等人去见了父皇,说了一些事情,郑公子可听说了?”
“听说了一些,但却不甚了解。”郑秋林答道。
“他们想让本王搬出武德殿。”李泰并没打算隐瞒什么,反正已经挑开了话题,索性也就直来直去的说道:“你说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本王从未得罪过他们,凭什么他们一点机会都不本王!”
凭什么?郑秋林表面上做出沉思的样子,心中却在腹诽,先不说你这胖子形象如何,单就刚刚这个问题就不可能会有人支持你。
一个总是习惯抱怨的人,必然也是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好的主上?有谁会喜欢一个总是推卸责任的主上?
李承乾那个混蛋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是一个有主见、有担当的人。
虽然世家与其斗的几乎人脑子要打出狗脑子,可那只是立场上的问题,真要说起为人,就算是世家那些大佬也要挑起大拇指赞一声好。
至于郑秋林,虽然他怀疑上一次被人套麻袋是李承乾搞的鬼,同时也恨李承乾恨的入骨,可如果真的要接触,小郑感觉自己宁可与那个仇人接触,也不愿意接触李泰。
“来,郑公子,茶好了,共饮如何?”就在郑秋林沉思的时候,李泰已经弄好了茶,装出礼贤下士的样子邀请道。
“呃,殿下请!”郑秋林回过神来端起杯子,心中却在抱怨家里为何要让自己来接触这个胖子。
一个要权没权,要势没势,遇到一点点问题就惊慌失措的人,凭什么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难道他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么?
带着无穷的鄙视,郑秋林陪着李泰喝了一盏清茶,放下杯子缓缓开口道:“殿下其实不必在意这些虚妄的东西,只要陛下没有收回您手上的差事,这就证明您的陛下心中地位还在。”
“话虽如此,但那些老家伙实在太可恶了,本王又没有招惹他们,他们却来招惹本王,此仇非报不可!”听了郑秋林的建议李泰的心稍稍放下,但是想到魏征等人的行为,一股怒意又自心底升起。
“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郑秋林继续在心中鄙视李泰,口中却继续说道:“您时下在朝中并无大援,此时发作实为不智,在小生看来不如处理好眼下与薛延陀的事情,先为自己拉到一个外援才是正经。”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些人都是李二最倚重的臣子,他们的话老头子往往都要认真考虑,可就是这样的重臣,在李泰的眼中竟然变成了仇人,郑秋林简直不知道这个魏王殿下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难道他就不看看他的大哥是怎么做的么?
当初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都不会招惹那些老家伙,甚至见了那些老头子还总是叔叔长伯伯短的拍马屁,有什么好处也总是先分给他们,这些都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些人在李二心中的位置甚高!
李泰竟然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只因为魏征等人的谏言便怒火攻心,将这些人全部列入仇人之列,足见其眼光是多么短浅。
但这种话郑秋林是不会告诉李泰的,一是没有必要,以李四胖子的性格就算是说了也没用;二是世家其实也是把李泰当成棋子在用,一个棋子根本没必要让他变的聪明。
李泰也没有发觉自己的言词有什么不妥,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郑秋林的回答上面,听他说完立刻问道:“止言何解?”
“和亲,殿下的出路还是在和亲上面。”郑秋林主动拿想紫砂壶给李泰斟上一杯茶,不紧不慢的说道:“若殿下力主和亲,那么若事成,殿下便等于是给自己拉到一个外援,不管是谁娶了公主必会一统薛延陀,同时也会感念殿下之恩情。”
“和亲……,外援……”李泰眼中跳动着兴奋的火焰,一遍遍低声念叨着。
李承乾为什么那么强大?还不是因为他有着朝中重多大臣的支持,如果自己拉到外援,到时候自然也就有了与之对抗的资本。
当然,只是一个薛延陀或许并不能成事,可今后的时间还长,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机会呢?
另外就算没有其他机会,估计世家和士族也会站到自己一边吧,到时候统领了文官一系之后,自然也就有了与李承乾对抗的资本。
等到了那时候,自己再提出几个好的政策,在老头子那里讨些欢心,说不定……,说不定那太子之位便是自己的。
想到这里李泰越发兴奋,看着郑秋林的目光也满是赞誉,抄起两人中间茶台上的茶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郑兄大才,小王佩服,请!”
“请!”郑秋林同时端起杯子。
放下杯子之后,李泰再次开口:“郑兄,若是和亲薛延陀那边倒也好说,只是朝中一些人怕是会反对,不知郑兄可有良策教我?”
“无他,唯利益可解,若有让人心动之利益,此事必成!”郑秋林信誓旦旦的保证着,心中却暗暗发笑。
朝中不是会有人反对,而是至少会有一半人反对,其中第一个只怕就是李承乾那个混蛋。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世家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李泰与李承乾对立起来,让他们来个‘窝里反’,就算是不能成功,至少也会给李二和李承乾一个有力的打击。
李泰这个心比天高,又没有主见的家伙很是符合世家的标准,退一万步说,万一将来事成,像李泰这样的皇上也正是世家所需要的。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46章 算计(下)
李泰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进世家设下的圈套之中,反而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找了一个好帮手,对郑秋林的提议有种深以为然的感觉,低头寻思片刻又问道:“郑兄之言甚是,但不知郑兄所说之利益为何呢?”
郑秋林也是书生一个,如何能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所以只好拿平时从长辈那里听到的牢骚说事:“薛延陀开放自由贸易,任由大唐商贾自由经商此为其一,每年进贡牛马共计十万为其二;另外就是继续压低羊毛、羊奶的价格之类。”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在数年前,李承乾曾经提议过在边境建立一个边境贸易区,众世家也曾为之而‘不懈奋斗’,但最后发现这只是一个圈套,跳进去之后才知道这里面并没有什么钱赚,而真正赚钱的东西却一直掌握在李承乾的手里,这让各大世家有些恼怒异常。
而后来突厥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历史,这种边境贸易自然也就名存实亡,世家更是连最后一点希望也没了。
感觉到上当的世家最后只能眼看着勋贵们从羊毛制品和羊奶之类的东西上大肆发财,而他们却被孤立在这个圈子之外。
所以当郑秋林感觉到有机会的时候,自然想到了当初自己听到的那些‘牢骚’,本着有杀错没放过的原则,随口便提了出来,准备万一要是李泰成功了,郑家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分上一杯羹。
而李泰呢,这家伙原本就属于读书读傻了的那种人,情商越来越少不说,书生意气也越来越重,利益之类的东西更是他历来不耻提起的,虽然眼下被形势所逼不得不‘耻’上一回,却也是不甚喜欢,总觉得这样会污了自己的耳朵。
是以听完郑秋林的提议想都没想便说道:“待过上一段时间与那薛延陀相谈的时候,郑公子一同随行可好?”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郑秋林笑着答道。
“嗯!”李泰高兴的点点头,像是解决了一块心病。
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了自己将要被赶出武德殿的事情,便又开始发愁,总觉得这姓郑的有些不靠谱。
毕竟上次他主动找上门来的时间也说了,薛延陀的事情应该就这样拖下去,而现在却到了拖不下去的时候,如果再拖很可能自己地位不保(自己吓自己),这如何让他能不着急。
然而就在他还没有把心中担忧说出来的时候,却听那郑公子又说道:“殿下,小生来的时候听到一件事情,似乎陛下收了宗室中嫣然小姐为义女,今日早朝的时候更是赐婚给了一个吐蕃蛮子。”
“什么?!竟有此事?”李泰听完之后猛的一呆,感觉事情似乎真的有些脱离控制了。
因为他当初想着与薛延陀和亲的时候,就是准备让那个李嫣然去的,因为除了她,宗室之中再无适龄之女子。
可是眼下,那李嫣然竟然被赐婚,这岂不是等于断了他的退路。
“殿下竟然不知么?”郑秋林从李泰的表现上已经看出了端倪,碟偏偏还是追问了一句。
“这却如何是好!没了那李嫣然,却让何人去和亲?”李泰兀自沉侵在失策中不可自拔,懊恼的摇了摇头。
早知道这样今天早朝就应该去的,如果去了说什么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被一个吐蕃蛮子坏了自己的好事,这却是意想不到的。
“啊!殿下莫不是当初打算让嫣然小姐去和亲?”顺着李泰的喃喃自语,郑秋林故作惊讶道:“可眼下嫣然小姐已经被陛下赐婚,再想挽回难上加难啊!”
“本王知道!”懊恼中的李泰没好气的瞪了郑秋林一眼,也就是这一瞪,李四胖子发现那姓郑的脸上似乎还带着笑。
开始的时候李泰以为这姓郑是的在嘲笑自己,刚要发作却听那姓郑的开口了:“殿下的懊恼好没来由,难道殿下不知道其实陛下还有一位义女?此女却是这次联姻最好的人选才是。”
“嗯?”李泰疑惑的嗯了一声,脑中将老头子所有的闺女自己的妹妹都想了一遍,发现似乎并没有什么缺失,不由纳闷的问道:“你说的是何人?”
郑秋林神秘的四下看了一眼,压低声音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新阳郡主,武媚!”
一瞬间,李泰的脸色就变了,他就是再呆也知道,武媚那丫头不是一般人,那可是李承乾亲自从外面带回来的。
甚至可以是说那武媚就是李承乾的禁腐,把她给嫁出去,这特么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
想到这里,李泰脸色阴沉,声音一冷说道:“郑兄,莫不是想要害本王?”
“殿下言过了。”郑秋林摇摇头:“据小生所知,那武媚自从回了武家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想必当年恒山王总是带着她应该是一时图个新鲜,现在估计是腻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李承乾如果在场估计能大巴掌抽死这郑秋林。
之所以他一直不带小武出来,还不是因为想要雪藏她,不想让她接触过多的事物,以免这丫头将来不好控制。现在到了姓郑的小子这里,竟然变成玩儿腻了,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是斯文扫地。
然而这只是李承乾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想法,李泰并不知情,所以在郑秋林的分析下,李四胖子觉得应该是大哥不再喜欢那个小丫头了,打算让那个小丫头自生自灭。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丝毫没有查觉到世家险恶用心的李泰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又与那郑秋林商量了一下,便议定明天上朝的时候向老头子奏明此事。
……
下午时分,离开了空观寺的郑秋林得意的坐上马车,打算去找个地方喝花酒。
老头子们交待的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只要李泰那家伙明天在朝堂上将事情向上一报……。
“呵呵……”想到李泰奏请李二用小武去和亲之后便会与李承乾彻底撕破脸,到时候李家兄弟反目,斗个你死我活的情景,郑秋林狠狠为自己点了三十二个赞。
李承乾对外的主张是不和亲,甚至面对战争的威胁都不曾妥协。
小武是李承乾贞观二年从河南那边一路带着回到长安的,又在宫里住了数年,两人之间的感情又怎么可能是玩玩儿那么简单,就算不是亲兄妹,估计那份羁绊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单就这两点来说,李泰如果奏请和亲,立刻就会遭至李承乾雷霆式的报复,而至于说他最后是否会和亲成功,这已经不再重要。
只要李氏兄弟反目成仇,世家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以后再发生什么对于世家来说真的已经不再重要。
想到李承乾与李泰打的不可开交的场面,郑公子心情十分舒畅,坐在马车里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得意的笑声,折扇摇的啪啪作响,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三国周郎般的人物。
然而喜出望外的郑公子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成语叫作乐极生悲,也有一个形容词叫物极必反。
就在他感觉自己已经站到了人生的巅峰时,他所乘坐的马车猛然一震,在巨大的撞击声中突然停了下来。
激烈的马嘶声中,“哎呀!”“哐……”“嗷……”一连串的诡异声音,乐极生悲的郑家公子头上顶着一个大包掀开了马车的帘子,看都没看外面的情况便吼道:“混蛋,你怎么赶的车,想要……”
“姓郑的,你特么骂谁!”郑秋林的话还没有说完,另一个声音已经将他打断。
嗯?作为郑家大公子,郑秋林不记得长安城中还有谁敢这样骂自己,愤怒中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老子特么就是骂……!”捂着脑袋的郑公子骂人的话说了一半陡然住口,脸色变的异常难看。
“说啊,你个驴日的骂谁!”另一个嚣张的声音并没有因为郑秋林闭嘴便放过他,依旧步步进逼。
不过郑秋林已经没有了刚刚的愤怒,心中暗骂一声倒霉之后,先是拱了拱手,然后才咬着后槽牙说道:“齐王殿下,眼下似乎是您的马车将小生的马车撞了!”
“你特么给老子装糊涂是吧?老子问你的是刚刚在骂谁。”
宽敞的大街上,李佑的马车与郑秋林的马车打横纠缠在一起,如果按照现代的交通法来看,这就是他在逆行或者说故意在路上‘画龙’所以才导致双方撞到一起的。
可是这货却并不与郑秋林讲是谁撞谁,只是死死咬着郑公子在骂自己,就好像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郑秋林作为长安城中有数的纨绔,看情形便知道李佑这小子是在找茬。这种事情若是发生在无人的地方,他小心的陪个不是,装装孙子也就糊弄过去了。
可眼下却是发生在大街上,那么多的百姓都在看着,这让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怂了,所以只能硬起头皮说道:“齐王殿下,这里是天子脚下,由大唐律法在容不得你横行无忌,小生的确是一时失言,但也是事出有因……!”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47章 警告
太极宫小霸王李佑,除了李承乾和李二什么时候跟别人讲过道理,根本不等那郑秋林把话说完,便将他打断:“你特么也知道天子脚下?既然知道长安是天子脚下,就应该知道这长安城都是我们家的,你个驴蛋在我家里坐着马车撞了老子,还特么敢骂人,找死吧你!”
这什么理论?郑秋林有种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不说话?跟老子玩无赖是吧?”李佑站在马车的车辕上,一把折扇插在衣领里面,歪头斜眼的看着郑秋林。
“齐王殿下,莫要欺人太甚,大唐可是有王法的地方。”无奈讲不出道理的郑秋林不得不祭出‘王法’这件法宝。
却不知李佑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咧嘴邪邪一笑:“讲王法是吧,成,老子就跟你讲一会王法,大理寺、刑部随你挑一个,看老子怕是不怕。”
有阴谋,一定有阴谋!
郑秋林从来没听过李佑这家伙会有讲道理的时候,听到他的话之后立刻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但却为时已晚。只听李佑大喝一声:“来人,将这个敢辱骂本王的贼子拿下,与本王押往大理寺。”
“住手,某乃荥阳郡公嫡孙,那个敢动!”意识到情况不对头的郑秋林在三个李佑护卫的围困下大声呵斥。
这一声呵斥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怎么也要犹豫一下,毕竟荥阳郑氏也是世家大族传承千年,荥阳郡公的嫡亲孙子可不是谁都能惹的起的。
但事情总有意外,这次李佑可是奉了李承乾的命令故意找郑秋林麻烦的,带出来的护卫尽是从‘七组’里面选出来的精英,慢说郑秋林是荥阳郡公的孙子,就算是国公的孙子也照拿不误。
所以就在郑秋林以为那三人会停一停的时候,三个壮汉中的一个已经冲上了马车,提溜着他的衣领便将他推了下去。
而车下另外两人见他从车上掉下来,也不等他站稳便直接上前,麻肩头拢二背一条绳子往脖子上一套,直接就来了一个五花大绑。
给郑秋林赶车的家仆已经被吓傻了,原本还在担心马车是否被撞坏,现在一看自家公子的样子,心中立刻哀嚎一声:完了!
作为一个车夫,这家仆并不是没有与别人的马车撞过,但以前马车撞到一起,往往自家公子一露面便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像现在这样只是撞了马车就要拿人入大理寺的,别说是遇到,就算是想都没有想过。
跑还是不跑,要不要回去报信?车夫犹豫着,但很快李佑便替他做了决定:“还有那赶车的,一起带走,正好做个证人。”
得,这下报信的也没了!郑秋林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
两辆大车因为已经撞坏了,所以不得不丢在原地,不过李佑为了出气就算是走也要跟着一起去大理寺。
而郑秋林此时也是一肚子气,从小到大什么时候他受过这样的委屈?别说被绑起来,就算是被骂上几句那都是不可能的。
本还担心李佑如果当街发飙自己无法应付,但现在看来事情似乎还有转机,只要一会儿到了大理寺设法通知家里人,到时候一定要李佑好看。
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怕过,世家甚至团结到一起将他弹劾了下去,一个齐王如何还能被他放在眼里。
郑秋林暗中打算小算盘,却不知道李佑此时也是郁闷的要命,本来依他的性子,刚刚马车撞到一起的时候直拉把这姓郑的打上一顿也就是了。
可是自家大哥偏偏不让,非要让他找没人的地方下手,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一个世家的狗屁公子,想玩他何必费这么大力气。
揣着一肚子的郁闷,李佑一行人带着押着被堵上了嘴巴的郑公子穿行于长安城的各个坊市。
但是走着走着郑秋林就发现不对了,因为他们现在走的方向根本就不是去大理寺的方向。
“呜呜……”查觉到情况不对的郑秋林立刻疯狂的挣扎起来,两脚死死蹬在地上,说死也不再往前走了。
李佑此时也走的有些不耐烦了,给几个护卫打了眼色,将郑秋林拖入一条无人的小巷子:“给他嘴巴放开。”
“李,李佑,你想干什么,我告诉你,刚刚的事情可是有很多人都看到了,你可是不想惹麻烦最好还是快点把我放了。”嘴巴上的麻布被抽掉之后,郑秋林立刻急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