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但李二陛下除了开始时候的那一丝怀疑,随后就再次变的一脸淡然,听了李承乾的分析之后,随口问道:“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儿臣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证据。”李承乾摇摇头,心说如果有证据,我早就安排人手搞他们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嗯。既然这样就不要胡乱猜了。”老头子嗯了一声,淡淡吩咐道。
“喏!儿臣明白。”李承乾心中暗笑老头子故作神秘,躬身答应。
“明天陪朕和你母后出去走走,后天记得来上朝,去吧!”李二陛下也明显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有些过头,哼一声便将李承乾赶了出去。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50章 出行(上)
对于老头子轻拿轻放的处理方式,李承乾早有预料。
方老太监从来不会主动派人来送消息,这次的反常表现让他纳闷了很长时间。
直到了皇宫,路过老头子的书房偶然瞥到方老太监,脑中灵光一闪才想到。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老方派人通知他,而是老头子安排老方派人通知他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通为什么方老太监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老头子觉得李泰的做法并不合心意,但是又不想亲自去处理,所以才安排方老太监派人通知自己。
一来这样可以看看他李承乾如果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二来老头子也可以避免有人说闲话。
毕竟如果是世家在其中捣乱的话,李泰的方案一定会有一大批人来支持,老李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表态,也怕影响到朝局。
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些问题,所以李承乾才敢肆无忌惮的痛殴李四胖儿,从而不必担心老头子那里没办法交待。
……
一夜无话,翌日,天还没亮,李承乾便被从睡梦中叫醒,揉着惺忪的睡眼:“我说小雨,你疯了是吧,这么早把我弄醒干什么?”
“殿下,您昨天可是说今天要陪陛下和娘娘出宫走走的,若是不早点起来,怕是时间上要来不及了。”杨雨馨有些无奈的看着躺在床上打滚的李承乾,小声的劝着。
人都说十五天就可以让人养成一个习惯,李承乾这个闲散王爷已经干了整整一个多月,晚睡晚起早已经成了日常,现在想让他一下子就适应过来,自然是困难重重。
在杨雨馨的提醒下,李承乾终于想起昨天答应过老头子今天要陪他出去,于是收起抱着脑袋再睡个回笼觉的打算,打着哈欠坐起来说道:“好了,我起来还不成么。”
洗漱,打扮(大唐老爷们儿也要会打扮的),草草用了早膳,天刚朦朦胧胧亮起来的时候,李承乾已经收拾停当,带着自己的小马扎蹲在了芙蓉园的门口。
不过让他郁闷的是,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直到天色大亮,日头升起老高的时候,老头子的马车才姗姗来迟。
“你坐在这里干什么?你的马呢?”老头子一身文士打扮,从马车里探出头,疑声问道。
正在对杨雨馨不住抱怨应该多睡一会儿的李承乾站起来,将小马扎提在手里,纳闷的反问:“马?不是坐车么?”
“坐什么车!朕这马车太小,没你的位置,回去骑你的马去。”
借着老头子挑开的车帘,李承乾看到了长孙皇后,也看到了杨妃,隐约间杨妃的身侧还有一个人,但是因为角度的关系他只能看到粉色衣服的一角。
很明显老头子车里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位置,可怜的娃完全估错了形势。
但是好在李承乾也不傻,看老头子似乎心情不错,索性直接爬上了老头子马车的车辕:“父皇,这里还有个位置,不如赏给儿臣坐坐吧,您一会儿也试试儿臣赶车的手艺。”
“胡说八道,你愿意坐就坐吧。”老头子有些瞪了儿子一眼,却拿他没什么办法。这小子明明就是懒得骑马,却非要找那么多的借口和理由,真不知道是遗传了祖上谁的血统。
……
混上了老头子马车的李承乾厚颜无耻的笑笑,丝毫不把老头子的话放在心上,回头瞪了眼身边赶车的林松海:“赶车的,还不快点起行?怎么一点眼力价都没有。”
到底是谁没有眼力价呢?人家皇帝陛下分明就是和自己的一群老婆出来散心的,你丫却混到了马车上,现在还有脸说别人没有眼力价。
林松海心中郁闷,不过却没有多说什么,抖了抖手中的缰绳,吆喝着两匹拉车的骏马缓缓起行。
……
六月的长安已经摸到了夏天的尾巴,早上的天气并不十分炎热,但也并不冷,坐在马车的前面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轻柔的晨风吹在身上,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
李承乾半眯着眼睛,靠在身后的车厢板上,随着马车的摇晃倦意渐渐袭来,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眼下正值六月,算来是一年之中白天时间最长的时候,早上寅时初(也就是3点左右)天就会放亮,李承乾在天没有亮之前便被叫醒,也就是说他起来的时候天没到寅时,这对于他来说,几乎是等于一夜没睡。
……
“殿下,殿下醒醒!”朦胧中,李承乾感觉身边有人在呼唤自己,睁眼一看,却是身边的林松海。
“啥事?不好好赶你的车,叫我干啥?”带着一肚子起床气,李承乾梗着脖子问道。
“陛下问您话呢。”被李承乾一顿数落的林松海幽怨的看了他一眼,向身后的车厢里瞥了一眼。
“呃……”李承乾尴尬的摸了摸头,就听身后车厢里老头子的声音传了出来:“外面那些架子都是什么?莫非都与宫里的蔬菜暧棚一样?”
“父皇圣明!”李承乾随口附和了一句,刚刚被林松海叫醒,脑子还有些浑浑噩噩,能做出这样的回答已经很不错了。
“像这样的暧棚有多少?”车厢中的李二陛下继续问道。
“呃……,这个儿臣也不清楚,这东西一直在建,每天占地面积都在增加,具体有多少很难统计。”李承乾已经精神了一些,看着四周田野里漫无边际的木制框架,挠了挠头。
“这些暧棚应该很费钱吧?”长孙皇后的声音传来。
“也没多少钱,木头架子都是百姓自发去山里砍回来的,玻璃虽然贵了些,但是可以由村子里出面与玻璃坊签合同,分五年还清,所以平均到每一年并没有多少费用。”李承乾回答道。
大唐的人口还是太少了,玻璃暧棚就算是玩了命的建也建不了多少,与后世相比简直可以说是九牛一毛,所以李承乾并不担心玻璃坊会承受不起。
“承乾,为什么这里只有架子,那些玻璃在什么地方呢?”这是杨妃的声音,李承乾还算是熟悉,听完之后便笑着答道:“现在还是夏天,玻璃还都没有安装上去,等到了秋季收获的时候,就要安装了,然后会继续播种,等到冬天正好那些蔬菜也就可以吃了。”
“原来是这样,这却是要比往年强上许多。”杨妃的声音给人一种糯糯的感觉,听着很舒服,感慨过后又说道:“冬季里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这在往年却是不敢想的,怕是除了大唐也没有别国的百姓能有这样的福分了吧。”
“陛下,不如我们下去看看如何?”杨妃的声音刚落,一个李承乾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是谁的声音传入耳中,感觉这应该就是那个他没有看清楚的人了吧。
“唔,去看看也好,正好可以活泛活泛。”李二陛下对下去看看的提议很是赞同,并未询问李承乾的意见,便指挥着林松海将马车从一个路口赶下了官道。
……
熟悉的古树,不熟悉的建筑,马车下了官道不远,李承乾就发现这地方他似乎应该很熟悉,只是看着身边的众人,却突然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当初他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村子里只有几间残破的土房子。可眼下却是青砖碧瓦,红墙绿树,一条不知什么时候修的小小水渠蜿蜒穿过村子。
但是人呢?当年的王成虎现在应该在山东吧,估计最底也应该是一员郎将;吴辰?那个不争气的东西,竟然跟着玄奘那老和尚跑了,现在也不知道被抓回来了没有;至于林晓晓,现在已经成了自己的老婆。
哦对了,还有郑老头儿,也不知那老家伙还是不是活着,如果活着应该快有七十了吧?这在古代也可算是高寿了。
还有就是……似乎当年自己承诺过,要给种下这棵树的人封爵来着,这次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妥,不能再像上次一样拖拖拉拉,弄的不上不下。
想着这些东西,李承乾有些走神,并没有注意到老头子已经下了马车,直到一个声音在他身边响起,让他悚然一惊:“殿下在想什么?”
“你,你是徐惠吧?”扭过头,看着身边有着精致面容的宫装丽人,李承乾隐隐猜出了她的身份。
“小女子正是。”那宫装丽人对李承乾扶了一礼。
竟然真的是那个叫徐惠的女人?那个老头子荣登极乐之后,郁郁而死的那个女人?李承乾脸上闪过一丝好奇:“我听父皇说徐才人自幼聪慧过人,四岁可熟读论语,八岁便可拟《离骚》作诗,今日一见才知见面胜似闻名!”
徐惠嫣然一笑:“殿下过誉了,小女子之名与殿下相比乃萤火比之皓月,殿下的《赤壁怀古》、《青玉案·元夕》小女子万万是写不出来的,越是诵读,对殿下之才华越是佩服。”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台,一番对话,李承乾已经对这个精致的女人有了新的认识,暗道一声厉害!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51章 出行(下)
对于徐惠,李承乾其实知道的不多,甚至这一次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站在马车边上与其说了两句之后,便找了个借口溜到了一边。
毕竟这是老头子的女人,而且人长的也很漂亮,加上岁数和李承乾差不多,小李同志不得不考虑到老头子的想法,以及一些风言风语。
徐惠见他借口有事,知道李承乾有心避嫌,理解的笑笑,便转身离开,也省得他跑去喂马。
“你和那臭小子说了什么?”李二虽然一直在陪着大小老婆,但同样也注意到了李承乾与徐惠的接触,见她回来随口问了一句。
徐惠先是对着长孙皇后和杨妃点了点头,接着才对老头子说道:“本想问问殿下关于诗词方面的东西,但是殿下似乎昨夜没有好好休息,妾身不好打扰,便回来了。”
“这臭小子,竟然如此自傲。”李二陛下看了一眼正在围着大树转圈的李承乾:“徐才人不必理会他,待有空暇时朕让他亲自去你那里。”
“妾身谢过陛下!”徐惠点头谢了李二。
不过她也知道,‘空暇’指不定是哪一年,甚至有可能此生无望。
……
李二等一行人站在村口一面聊天,一面四下打量,过不了多长时间,已经有一个青年带人迎了出来。
那汉子出来之后先是扫了众人一眼,待看到李承乾,眼前一亮快步迎上:“小人见过殿下,多日不见,殿下安好?”
“本王好的很,道是你这这段时间看上去憔悴了许多,来来来,我给你引荐。”李承乾对青年笑了笑,打过招呼之后,来到老头子跟前。
“这几位是本王的……”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看向老头子,在老李不着痕迹的示意下接着说道:“是本王的族中长辈,你可以好好陪同,问你什么如实回答便可。”
“是,小人遵旨。”青年在李承乾的吩咐下小心的回答道。
能让李承乾自认晚辈,小心陪同的人,身份已经昭然若揭,如果不是他这段时间着实见过不少大人物,估计现在已经吓的趴在地上了。
李二陛下横了李承乾一眼,颇有些怪他多嘴,随后看着青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可是这里的村长?”
“回这位……先生的话,小人名叫郑郝,是这里的区长。”
正,正好儿?还有人叫这个名子?李二陛下嘴角抽了抽,差点笑出来。李承乾也是第一次听说青年的名子,闻言不由呆了一呆。
“那个,家父姓郑,家母姓郝,小人的名子便是这么来的,不是贵人想的那个‘正好’。”青年似乎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见到李二的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尴尬的挠了挠头。
李二陛下虽然依旧觉得这青年的名字有些好笑,不过好歹还是把笑意给压下去了,假装四下打量一下才问道:“好吧。郑好,某来问你,这区长是个什么意思?”
“以前太子殿下在这里建了农场,后来打算开发这里,将这里变成了工业开发区,区长就是这片区域的负责人。”郑郝回答道。
“工业开发区?那是什么?”李二陛下皱了皱眉,看向李承乾。
“回父皇,工业开发区的意思就是,这里并不以农业为主,工业才是这里的经济来源。”李承乾解释道。
自从上一次他带着松赞干布来过一次之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过来了,甚至都没有再关心过这里,如果真让他详细的介绍估计他自己都说不明白。
所以在给老头子解释了一下之后,便看向郑郝,示意他快点把话题接过去。
“这位先生,我们这里主要包括有油坊,玻璃作坊,毛毡作坊,羽绒服作坊,还有两家养殖场,一家养豕,一家养家禽,另外就是您看到的这一大片试验田。”
“这里主要种植的作物是豆类,这样可以方便为油坊提供原料;另外养殖场可以为作物提供肥料,家禽养殖也可以为羽绒服作坊提供原料。”
郑郝陪在李二的身边,小心的介绍着这片区域里所有的东西,大热的天冷汗却在不停的往下滴着。
曾经的太子都没有说话的权力,这大人物已经大到没边了,在郑郝看来除了当今皇上根本不可能有人会将李承乾压制到如此程度。
当今皇上,那可是皇上,虽然郑郝也曾经想过自己会不会有机会与皇上见上一面,但那也只是想想罢了,与古时的叶公好龙差不了多少,现在见到活的,若说不怕那才是有鬼了。
“这里以前是个村子吧?”李二一行人此时已经穿过整个村子,来到了另一头,看着高耸的烟囱以及无边无际的田地,老李的兴致很高。
“是的,以前就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多亏以前太子殿下照顾,这才让村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郑郝回答道。
“嗯,现在这里只怕不下有几百户人家了吧?可是为什么没有看到人呢?村子里的人都哪里去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村子,李二陛下继续问道。
“一共五百三十二户,几乎都是农场的人,眼下正是农忙,青壮都去地里干活了,妇人原本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是现在因为有了一些机器,工坊里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体力劳动,那些妇人也能胜任,所以村里的妇人也全都到工坊里务工去了。”郑郝说到这里,脸上有了一丝神彩。
整个大唐,人人都有事情做的村子不多,偏生他们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油坊以前是男人主事,现在全都换成了女人,有了蒸汽机提供动力榨油变的简单了许多,体力活儿也少了,根本用不到男人。
养猪养鸡这些事情妇人们同样在行,过去各家都在养自己的,现在成了一个产业,若大的养殖场只要十来个人便能照看过来,省下了大量的劳动力。
至于玻璃坊这个则是由男人来做的,必毕玻璃那东西过于笨重,妇人们力量小做不来。
最重要的是有了那些玻璃暧棚,冬天也可以种菜,这样一来等于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也等于村民们一年四季都会有收入,这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李二陛下漫无目的的四处走动着,长孙皇后、杨妃、徐惠则是跟在后面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村里的收入如何?日子可还过得下去?”又转了一段时间,李二陛下突然问道。
“收入?呵呵,不瞒先生,现在村里的日子已经不能用是不是过得下去来衡量了。”郑郝经过了一上午的接触,总算是适应了,听到老头子的问题笑着回答道:“其实村子里每一家在长安城里或大或小都有房产,每年靠着城里房产的租金就能过的比以前强上许多倍。”
“但是大家都在念着太子殿下的好,觉得太子殿下既然当初把这个工业区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不应该让他失望,我们一定要成为整个大唐最富裕的村子,再把我们的经验都传播开去,让其它村子也像我们一样都富起来,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太子殿下对我们的信任。”
郑郝越说越激动,虽然他也知道李承乾现在不是太子了,可是他就是觉得不应该这样,这里的一切都是太子给的,如果没有太子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可是,可是太子殿下就因为替百姓说了几句话,就因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说了几句话,那些所谓的文人便一起去告他,甚至还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这是不对的,既然不对那就要改。
现在皇帝就在他身边,这就是一个机会,一个替太子殿下说话的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不说,郑郝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村里人如果知道了会戳他郑家一辈子脊梁骨。
“恒山王,你怎么说。”李二陛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一边的李承乾沉声问道。
李承乾叹了口气,心知郑郝这家伙一定是看破了老头子的身份才会这样说的,收中苦笑的同时躬身说道:“无话可说!”
“陛下!小人斗胆,为殿下求情,请您高抬贵手,恢复了他的太子之位吧!”郑郝似乎也豁出去了,‘噗通’一声双膝跪到以头触地,大有代天下百姓请愿的意思。
原来行藏早就被人看破了,亏得老头子还装的有模有样,其实在知道这里是李承乾的后花园之后,老李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真亏他还能装得下去。
长孙皇后瞥了一眼尴尬的李二:“郑郝,你且起来,有什么话都可以慢慢说,乾儿是个好孩子,我们也知道你们很感激他,但是错了就是错了,不是说一个好孩子犯了错就不用受到惩罚,你明白么?”
“小人……”郑郝还想再说什么,不过此时早有跟着李二一起过来的侍卫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你刚刚说的都是真心话么?你真的愿意把你们这个村子的一切经验全都传授给别人?说真话!”既然被识破了身份,李二陛下索性也不再伪装,卸下一脸和善显出帝王本色。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52章 给老头子提个醒
“陛下,小人不敢承诺什么,但我们这里的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给的,殿下早就说过我们这里既是工业区,也是试验区,是代表大唐在做一个实验,如果成功将会把我们的经验推广天下。”豁出去的郑郝抛开所有的犹豫,正色回答道。
李承乾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现在到了他们回报的时候了,如果不能让那个少年重新踏上巅峰,郑郝觉得回去之后家里老头子应该打断自己的腿吧。
仗义每多屠狗辈,李承乾总算是知道了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但这货还是太心急了,这样的表现看在老头子眼里,估计很容易误会成是他安排的吧。
果然,老头子一再听郑郝提到‘太子’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但好在并没有真的大发雷霆,只是目光有些阴郁的看向李承乾,其中含义不用解释也能猜得到。
……
中午的时分,老头子在村子里用了一顿便饭,简简单单的一盆小鸡炖蘑菇,一碗白米饭,没有酒,也没有茶。
草草吃过之后,李二陛下再次叫过郑郝:“这就是你们平日的吃食么?说老实话,莫要害怕朕。”言罢看了一眼李承乾。
和我有啥关系?李承乾被老头子看的后背发毛,有心说话又被老头子瞪了回去,再扭头,发现那郑郝也在看着自己。
得,这下可是跳进渭河也洗不清了,李承乾心下哀嚎一声,转而对老头子说道:“父皇,儿臣有些内急!”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大不了躲到外面,让老头子问个清楚好了。
“憋着!”老头子的回答让众人倒绝。
“喏!”感觉到老头子似乎真的想要拿自己开刀,李承乾心中暗暗翻了一个白眼,老实的蹲到了一边。
“你接着说。”看到李承乾老实了,老头子又看向郑郝。
“那个,陛下……,这……”郑郝脸都快要抽了,眼睛一个劲的往李承乾那边瞄。
“到底怎么回事儿,说!”李二陛下终于动了真怒,感觉自己受了欺骗。
“陛下息怒,有什么话好好说,妾身想来乾儿应该不会骗您的。”长孙皇后见事情苗头有些不对,主动劝说道。
“那个……,父皇,儿臣能说两句么。”看着郑郝被吓的直哆嗦,李承乾知道自己不得不站出来了,否则那小子非被吓死不可。
“想说就说,朕可曾堵着你的嘴。”老李斥道。
“父皇,其实吧……他们平时吃的比这个好多了。”
嗯?平时吃的比这还好?扯蛋吧?李承乾的解释不但是李二,连长孙皇后等人也都愣了一下。
刚刚几乎所有人都在认为这是李承乾做的局,意在让老头子认为天下太平,百姓全都有好日子过,而事实很可能是百姓根本吃不饱饭。
可是现在李承乾突然说其实这里的百姓平时的吃食比这还要好,这无论如何都超过了老李等人的理解范围,感觉像是受到了愚弄。
李承乾好像也认命了,在众人‘你死定了’的目光中继续说道:“父皇,儿臣这不是怕您误会么,怕您过高的估计了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所以才让他们少弄几个菜。”
1...384385386387388...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