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契丹、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一个个名子飞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合理完善的计划隐隐浮现在心头。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52章 雇佣军(中)
数日之后,契丹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其领大贺摩会亦得到李二赏赐的战旗战鼓等物,自此,契丹算是正式并入大唐版图。
但契丹归附的事情却并没有因此而完结,随着突厥使节的到来,事情完全向着人们看不明白的方向展而去。
朝堂上,李二拿着突厥使节带来的国书,反复的看了几遍,最后狠狠掷于桌案之上,脸色铁青说道:“颉利小儿当真是欺人太甚,当真以为朕软弱可欺不成!”
“陛下,那颉利到底说啥了?”程咬金脸上全是好奇,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把李二气成这般模样。
“无忌,你把这个念念吧。”李二瞪了程妖精一眼,让身边的内侍将突厥国书交给长孙无忌。
国书内容罗里吧嗦,这里不一一赘述,反正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让李二把契丹还给突厥,当然,突厥也会把已经叛逃的梁师都交还给大唐。
“岂有此理,陛下,臣愿提十万精兵灭此朝食!”尉迟恭火爆性子,长孙无忌刚刚把突厥国书合上,老货就爆怒着跳了出来。
“陛下,臣亦愿往。”候君集、程咬金、柴绍等人慢了一步,但也是纷纷出班请命。
“好了,都退回去!”群情激情间,李二狠狠拍了桌子,扫了一眼大殿上的一群战争狂人沉声说道:“十万精兵朕不缺,但是粮食呢,粮食从哪来,你们想要喝风去打仗么!”
这下一群闲的慌的杀才们总算是闭了嘴,想起现在大唐还在闹蝗灾,眼下最重要的是救灾,而不是打仗。
“而且朕与颉利有盟约在先,因为一封国书便起兵攻之,这让大唐如何在周边诸国立足。”言辞间李二的语气有一种说不出的怅然。
上一次颉利来犯,正赶上大唐国内动荡,让他捡了一个便宜,现在国内闹蝗灾,民心不稳,这家伙竟然又一次跳出来搞事,似乎这家伙就是上天派来专门考验老李耐性的一般。
“陛下所言极是,此时的确不是与突厥开战的好时候,而且就算我们粮草丰沛,但夏季的草原蚊蝇众多,并不适合我大唐军队作战。”杜如晦是宰相,加上所说之言也有一定道理,把李二的面子圆回不少。
“行了,出兵之事要提了,鸿胪寺告诉突厥人:契丹一族非是突厥部族,大唐召降与否与他无关,至于梁师都的人头,朕会自取,不劳他们费心。就这样吧,退朝。”
挥一挥衣袖,带走一身怒气。明明手下精兵强将无数,却偏偏对那个草原上的土鳖可汗无可奈何,这让老李从心底产生一种恨地无环的憋闷感。
而与之相对,知道历史走向的李承乾对这件事情却并不怎么在意,对颉利不断作死的行为不作任何评论。自己事情多的忙不过来,哪有心思为一个还有两年自由的家伙操心。
“摩会大人,请入席吧。”东市迎宾楼,李承乾热情的招待着大贺摩会一行。
契丹是部落制,酋长开始的时候是叫大人,到了后期也叫大王,李承乾不想给对方留下傲慢的印像,所以同样的契丹的方式称乎对方。
“不敢当太子殿下如此称乎,叫我摩会就好。”摩会学着大唐人抱拳为礼,客气的说着,不过一双眼睛早就被满满一桌子精美的食物所吸引了。
“请坐吧,不要客气,现在是私人时间,我们只论友谊,不谈其他。”摩会等人对精美食品的渴望让李承乾轻轻抽了抽嘴角,不觉对自己心中那份计划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
“大唐食物之精美,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啊。”入席之后摩会感叹着说道。
“摩会大人,现在你们也是大唐人,刚刚这话说的可是要罚酒三杯了。”李承乾笑着打趣摩会,同时示意房间中的侍女过来斟酒。
“是是是,是臣的错,的确该罚,该罚。”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契丹人都好酒,加上罚酒也是李承乾为了缓和气氛提出来的,所以摩会并不介意,哈哈的笑着端起侍女斟满的酒盏,‘哐哐哐’直接干了三盏。
等到摩会把酒喝了,李承乾淡笑着说道:“摩会大人,本宫有一件事十分好奇,不知当问不当问。”
“殿下有事尽管问,摩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摩会也收起大笑,知道李承乾的正题终于要开始了。
摩会在契丹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大唐的老李,自然不会是一个傻子。所以在接到李承乾邀请的一刻,就知道必然是有事要谈,否则大唐太子的身份真的没有必要亲自来邀请他。
“希望本宫的问题不会让摩会大人觉得唐突。”李承乾先是给摩会打了个预防针,然后说道:“据本宫所知,契丹勇士弓马娴熟,精于骑射,甚至整个契丹都可以说成是出生于马背之上,可为何生活过的如此困苦?”一边说,一边以眼神示意那些摩会随从们的打扮与装束。
“不瞒殿下,我契丹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了。”摩会叹了口气,缓缓说了一下契丹的现状,让李承乾听的几乎陷入呆滞。
羊三十万口,牛三万头,良马五万匹,这些就是契丹向大唐归附之前,每年需要进贡给颉利的贡品。
而且除了上述的那些,还要另外进贡各种珍贵的动物毛皮无数。
这一切的一切,只是用来换取每年部落的平安,无一点其它回报。
一年一年下来,契丹终于是吃不住劲了。
眼看着再这么贡下去,自己的百姓就要面临饿死的窘境,八个部族的族长一商量,决定不如干脆投降大唐算了,虽然每年还是需要进贡,但至少大唐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不会把他们逼死。
“当真是欺人太甚。”李承乾小拳头砸在桌子上,蹙眉对摩会说道:“难道你们真的就这样任其压迫?没有想过要反抗么?”
摩会沉默半晌,端起酒盏一口闷下去之后,沉声说道:“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我契丹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报复。”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53章 雇佣军(下)
“今后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在大唐付出就会有回报,这一点你可以放心。”端起酒盏遥敬摩会,李承乾若有深意的说道。
“殿下,臣想要知道,今后我契丹人真的可以和大唐人有一样的待遇么?”摩会端起酒盏,凝视李承乾沉声问道。
“当然,大唐需要的是你们的忠诚,而不是其它。你们的牛羊,如果大唐需要,会用等值的物品去换,不会让你们受到无端地损失。”李承乾誓言旦旦的保证着。
但等值的物品到底会是什么呢?每个的价值观不一样,等值的物品自然也会不同。
比如在李承乾看来,用烈酒来换取马匹就是等值,或者用丝绸和瓷器来换牛羊也是等值。
当然,用大唐关内的居住权,换取契丹武士为大唐去打仗这才是最等值的。
“希望大唐会遵守承诺吧。”摩会将酒盏中的三勒浆一饮而尽,怅然说道。
“只要你们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大唐的承诺永久有效。”李承乾以太子的身份为将来做了背书。
接下来李承乾等人理智的转换了话题,不在聊契丹的事情。
都是聪明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够了,大家的底线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具体的细节并不需要他们这些上位者来谈。
日薄西山,随着最后一个契丹酒鬼仰面栽倒,李承乾终于结束了一天的任务,返回皇宫。
“收获如何?”丽正殿中,李二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对李承乾问道。
在皇帝陛下的眼中,那些契丹人真的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积累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对土地和疆土的**,他根本不会接受契丹的归附。
“还不错,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将会多出两万控弦之士。”李承乾示意宫女弄点茶水过来,然后对老头子笑着说道。
“两万控弦之士?你确定?”李二的面色逐渐严肃,沉声问道。
“父皇,这可是欺君之罪,儿臣哪敢胡说。”搞定了契丹人,让李承乾多多少少有些得意忘形,和老头子说话随意了很多。
李二咂咂嘴,没有计较李承乾的态度,身为一国之君,除了长孙皇后,已经很少有人这样和他说话了。
沉吟片刻,李二问道:“两万控弦之士你付出多大代价?”
“代价?如果大唐境内的居住权算是代价的话,怕是不少。”端着宫女呈上来的茶水,李承乾嘿嘿笑着说道。
“大唐的居住权?”李二低低的重复了一下,抬眼扫过李承乾,犹豫一下说道:“就这么简单?”
李承乾笑着把和契丹人的交流情况说了一下,最后总结道:“父皇,真的就是这么简单。您的地位太高,他们不敢和你谈条件,所以如果儿臣不去,只怕这帮家伙到死都不敢和您开口。”
“好吧,这次如果真的可以增加两万骑军,朕记着你的功劳就是。”看着李承乾得意洋洋的样子,李二笑着说道。
“父皇,功不功劳的咱先不说,您在给几个带品的官职呗,儿臣缺人手缺得厉害着呢。”老头子心情不错,李承乾赶紧趁机会撒泼打滚要好处。
“上次不是刚刚给你三个名额了么,怎么还要?”李二警惕的问道。
这个不是老李怀疑李承乾有什么坏心,实在是怕他买官卖官,乱了朝廷的章法。
“三个哪够啊,山东在修路、办子弟学校,长安的都水监、石碳司、水泥厂,那个不需要人手。人,父皇你不给,让儿臣自己去找,那官儿总的给几个吧。”李承乾苦着脸,继续耍赖。
“行了行了,需要的时候再来找朕要,另外,如果没事你可以走了。”李二被李承乾缠的没有办法,索性点头答应。
“有,还有一件事。”起身要离开的李承乾突然想起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连忙说道:“那个纥干承基不错,父皇如果需要人手,不如调过去吧。”
“纥干承基?”李二皱眉想了想,实在是没想起来,不过凭借直觉还是疑惑的问道:“你小子到底又打什么鬼主意?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你是属貔貅的,好东西进了你的嘴里还有吐出来的时候?”
貔貅,龙王第九子,有嘴无肛,土话叫光吃不拉,一般会用来形容军队,但要是用来形容人,那除了吝啬就没有其他的同义词了。
“父皇,您这话说的多伤人啊,纥干承基儿臣只是觉得留在身边委屈了他,所以才交还给父皇您的。”李承乾忍住心里的吐槽情绪,抽着一张脸说道。
“得了,你也别说了,朕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个纥干承基回头朕会调他去边疆守城,你不用操心了。”李二没给李承乾继续墨迹的机会,打断他的话头之后,摆摆手,示意让他快走。
李承乾的坑爹做法让老李很头疼,自己不喜欢,或者不好用的人,竟然可以理直气壮的推荐给自己的老子,这得多坑爹的儿子才能干出来。
“对了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老头子虽然下了逐客令,但李承乾却依旧打算墨迹下去。
“给朕滚出去。”正在琢磨李承乾到底有多坑爹的李二愤怒的拍了桌子,吓的李承乾直接抱头鼠窜。
离开丽正殿,扭头看看老头子没有追出来,李承乾这才放心的拍拍胸口,嘴角露出一丝恶作剧的笑容。
手里的茶盏做工精美,放到后世应该能拍出一个让人不敢想象的天价,哪怕是在大唐,如果弄齐一套,应该也会价值不菲。
不过现在嘛……已经不是一套了,因为李承乾绝对不会把这只茶盏还给老头子,必竟还了就不符合貔貅的性格。
“殿下,您手里这茶盏是陛下宫里的吧?”王成虎看着李承乾手里的茶盏,疑惑的问着,憨憨的家伙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的茶盏会被带出丽正殿。
“嘘。”李承乾对王成虎比了个禁声的手势,悄悄嘱咐道:“记住,这只茶盏一出丽正殿就因为你家殿下摔了一跤而摔碎了,‘尸’在哪里你也不知道,明白不?”
给小伙伴推荐一本书:悲伤的妖狐大大的《荒岛求生之六人组》,对军事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哦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54章 明月几时有(上)
时间过得飞快,几乎是一转眼就到了八月中秋。
李承乾手里捧着一块月饼,检视着已经堆满粮食的义仓:“老马,这回干得不错,若是平安渡过这次饥荒,你当居功。”
已经瘦的看不出人样的马周苦着一张脸:“殿下,功劳什么的先不说,啥时候您给臣放几天假,让臣好好睡一觉才是正经。”
“放假你是别想了,赈灾的事情马上就要展开,漕运的头头绝对轻松不了。”李承乾将手里的月饼掰开,随手递给马周一半。
马周同样很随意的接过来,放到嘴里咬了一口,笑着说道:“殿下,这是您偷出来的吧!”
月饼,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不过当时月饼叫‘太师饼’,主要的作用是祭祀月神。
到了唐代时候,新科进士的曲江宴上,月饼也用来赏赐进士。
所以李承乾的月饼从何而来,不问可知。
“自己知道就好,别嚷嚷。”李承乾对马周眨了眼睛,一点没有做了贼偷的自觉:“敬玄怎么样了,身体没事了吧?”
“早就没事了,这会儿估计又跑到河边监督运粮的事情了吧。”马周咬了一口月饼,支支吾吾的说着。
几个月的清淤漕运忙下来,这位心高气傲的书生早就没了那一身莫名其妙的傲气,整个人变得洒脱、成熟不少,骨子里那股子狂放不羁也收敛了一些。
“你认为他能接受都水监的事务么?”李承乾一点点的啃光手里的月饼,正色问道。
“问题不大,殿下要调我走?您刚才不是说让我忙活赈灾的事情么,还说我轻松不了!”马周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为了装满陇右的各处义仓,整整五个月不眠不休的忙碌,才有了眼前的一切。
漕运河堤上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自己的脚印,每一条船上都留下过自己的汗水,现在还没有完成赈灾的工作,难道就要走了么?
“你仔细想想,你家殿下说的是啥。”李承乾瞥了马周一眼,鄙视的说道。
“您说‘漕运的头头轻……’,是,您还真没提我!”马周回忆了一下,最后苦笑着摇摇头。
“你家殿下也是没有办法,事情太多,人手不够,敬玄年龄又小,他没接触过的事物直接交给他我很不放心,所以只能委屈你了。”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低声对马周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调他走的原因。
“殿下不用为难,马周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一切听从殿下的安排。”五个月的时间,马周经历了很多事情,考虑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
“我是在征求你的意见,你不用有什么负担,如果不想走,本宫绝不强求。”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马周想不通,心里有疙瘩,强行调走他绝对是有害无益。
李承乾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并没有强行下令调人,而是选择和马周商量。
“殿下,您到底要调我去哪,您不说清楚臣这心里没底啊!”或许是因为气氛有些沉重,马周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家殿下手下一共就那么几个地方,山东太远,调你过去不现实,所以,去石炭司吧。”李承乾嗤笑一声,也觉得自己好像把事情搞的过于严肃了。
“嘿嘿,只要不是去山东就行,那边太远了,长时间看不着殿下,臣会想您的。”似乎和李承乾接触久了,人都会有些不着调,马周也是一样。
“少给你家殿下扯犊子,这几天好好准备准备,把该移交的都移交一下,很快你的调令就会下来了。”李承乾翻了翻眼皮,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是,殿下,我去石炭司干啥呀?”眼瞅着李承乾就要起身离开,马周连忙问道。
“山西的石炭矿要开,下属的水泥厂要扩建,各处河道需要用水泥进行护坡……总之事情很多,多到你没时间睡觉。”李承乾抽了抽鼻子,对马周说了一堆让他快要绝望的工作。
“这,这么多事儿?殿下,把敬玄也调给我成么。”马周脸色有些白的说道。
“前几天有人对我说过一句话,今天我转曾给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李承乾一边背诵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边向外走,义仓里留下目瞪狗呆的马周。
“哥,总算是找到你了。”刚刚出了义仓,李承乾就看到一个大妹李丽质以及跟在她后面的武媚小萝莉。
“怎么了?找我干嘛?”拉过武媚,扯着她头上的小辫子,李承乾反问道。
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只要看到小萝莉,李承乾就喜欢揪她的小辫子玩。
“快点帮我作一诗,我要拿去跟‘小明’和四哥斗法。”李丽质这段时间被李二和李承乾宠上了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情况下,整个人变的活泼了很多,已经快要把李恪、李泰逼的没活路了。
“丽质,差不多行了吧,你三哥上次都被你给气哭了。”
想到上次李丽质拿着一道‘小明和狗’的数学题为难李恪,在其回答不出之后,就被一直被叫成‘小明’的事情,李承乾不禁苦笑着说道。
“那是三哥笨笨的嘛。”李丽质被揭了短,有些害羞的绞着手指辩解到。
“太子哥哥,快点作一嘛,要不然媚儿以后就换个式,再也不让你扯头了。”作为李丽质的同盟军,小萝莉也开始向李承乾动攻势。
“不是,你们总针对小恪、小泰干什么啊?”李承乾好奇的问道。
“他们用毛毛虫吓唬长乐姐姐,李佑还凶媚儿……。”小萝莉嘟着嘴开始告状,同时把一系列事件中的自己说的无比伟光正。
李承乾无奈的眨巴着眼睛,在心里默默的为李恪、李泰祈祷,希望他们两个不要被这些小丫头们再整哭一次,因为他对大妹李丽质+武媚小萝莉这样的阵容,抵抗力基本为零。
所以仅仅盏茶时间,苏轼的《水调歌头》就被李承乾无耻的剽窃了。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55章 明月几时有(下)
八月十五是一个好日子,李丽质和小武得了一词,兴高采烈的离开之后,李承乾又迎来了李恪、李泰两个小家伙。
“哥,可找到你了。”跑的呼哧带喘的两兄弟,小脸涨得通红,打个招呼竟然分成三次。
“咋了这是?有啥事慢点说。”李恪、李泰急三火四的样子吓了李承乾一跳,连忙安慰。
“不是,哥,一会儿看到大妹她们,你可千万别答应她们任何事情。”稍稍喘均了几口气,李泰就忙不迭的叮嘱道。
面对李泰的要求,李承乾嘴角抽了抽,不知道应不应该告诉他李丽质已经离开的事情。
“哥,你这是什么表情?不会是丽质来过了吧?”李恪的体质要比李泰好此,此时已经不怎么喘了,看着李承乾纠结的样子,忐忑不安的问道。
“是的。”李承乾看着一对可怜的兄弟,无奈的点点头。
“来过了!”李泰脸上闪过一丝愕然,旋即急声问道:“你没答应她们什么事,对吧?哥,你跟我说是不是没答应。”
带着一丝遗憾与一丝幸灾乐祸,李承乾摊开两手说道:“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小恪、小泰,你们应该早点来的。”
“你答应了?”李泰的脸上闪过一丝绝望。
“这下彻底完了。”李恪同样在一瞬间变的失魂落魄。
“你们几个到底怎么回事儿?这是闹的哪一出儿,谁跟我说说。”看着垂头丧气的兄弟俩,李承乾好奇的问道。
“今天晚上赏月的时候父皇要考校诗词,拿到第一可以向父皇提一个要求。”李恪有气无力的回答。
“不过没你的事儿,父皇说了,你不参加。”李承乾双眼放光的样子,李泰顺着李恪的话补了一刀。
“为啥?”这一次轮到李承乾愕然。
“你说呢?”李泰没好气的反问一句,扯了呆呆的李恪一把,两人带着护卫黯然离开。
李承乾虽然很少有展示文化功底的机会,但从他这里流出去的三残缺不全的诗词已经把他神童的名声推到一个巅峰。
没人想在他这里找虐,就算有人怀疑这些诗词不是他所作的,可在没有确定之前,这些人还是明智的选择了不与他在诗词上一较长短。
中秋赏月是传统,君臣同乐也是传统,不过贞观二年的中秋过的却是异常沉闷。
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果然再次以碾压的姿态现世,在长乐以稚嫩又清脆的童音诵读而出的时候,几乎让一众吟诗作赋的文官掩面而逃。
从开篇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始,所有人的目光顿时全都集中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没人相信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会写出如此词句,李家皇朝出了李承乾一个妖孽已经够可怕了,如果再出一个长乐,那简直就是文化界的恶梦。
不过李二却很高兴,除了开始的时候瞪了李承乾一眼之外。
一词诵完,长乐如愿以偿得到了她一直很喜欢的熏香球,开心的去找小姐妹们分享自己的成果,毫不关心她惹出来的乱子。
长孙皇后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九(李治)宠溺的看着女儿,身为一个母亲,她没觉得李承乾这个哥哥宠着自己的妹妹有什么不对。
1...6465666768...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