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走,我们看看去。”思来想去没有结果,李承乾索性不想了,反正离得不远,亲自过去看看不就好了。
“要不要吧吴辰和成虎叫来?”程华安看了看右侧的一间厢房问道。
“让他们两个睡吧,这里又没什么风险。”李承乾摆摆手,示意不用管吴辰他们两个。
冶铁坊里面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十来个工匠愁眉苦脸的蹲在一起,看着地上上百把三尺左右长短的钢条呆。
“怎么了这是?谁来和本宫说说!”在一众工匠中扫视一圈,李承乾将目光定格在柳敏的身上。
“殿下,我们失败了,炼出来的钢材根本就不能用。”柳敏抬头看着李承乾,苦涩的说道。
“到底哪里失败了,你一次性的说清楚不行么?你特么还是不是个爷们儿,说话怎么那么费劲呢!”李承乾原本就是一头雾水,被柳敏一说就更加迷惑。
十余天的努力,绝不是柳敏莫名其妙的一句‘失败了’就能抵消,李承乾无论如何都要问个清楚。
“殿下请看。”柳敏黯然的从地上拿起一根钢条,将一头插进旁边石台的缝隙,然后缓缓用力……。
原本笔直的钢条竟然慢慢弯曲,最后竟然弯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形,然后随着柳敏慢慢撤掉力气,才又缓缓恢复原状。
“殿下,您也看到了,这钢太软,根本不能用来做刀,这么软的钢就是废品,没有一点用处……”柳敏看了一眼久久无语的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可李承乾接下来的表现彻底的把柳敏吓到了,甚至他都开始怀疑太子殿下是不是疯了。
因为李承乾脸上的表情真是太精彩了,狂喜、惊讶、迷惑乱七八糟混在一起,同时还在语无伦次的指着柳敏笑骂:“柳敏,你真是特么有才,太特么有才了,我们达了你知不知道,你特么就是一个天才,天才!现在就是赏你一个县男的爵位都不够你知道么。”
所有人都呆住了,心在不断下沉,太子疯了,这下麻烦大了。
“太子,你最好能把话说清楚,而且昨日夜宿宫外的事情你最好有一个能说过去的理由,否则……你就去宗正寺呆上一年吧。”李承乾凌乱的表达中,李二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臣等见过陛下。”
“呃,儿臣见过父皇。”
狂热中的李承乾稍稍恢复了一丝理智,看着满面怒容的老头子,略带尴尬的施礼问好。
“快点说,别想蒙混过关。”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李二怒声说道。
这小子简直是太不像话了,夜宿宫外不说,早朝也没有去参加,甚至莫名其妙的在将作监大放厥词,许诺出县男的爵位。
李二知道李承乾这段时间在忙活将作监的事情,但没想到丫竟然折腾到这个份上。
李承乾没有被老头子的愤怒吓到,反而指着地上的一堆钢条说道:“父皇,您先看看这是什么!”
“一堆刀坯而以,也值得炫耀么!”尉迟恭没等李二说话,就撇撇嘴说道,他曾经作过铁匠,自然认识地上的一堆铁料。
“刀坯?”李承乾对老尉迟同样报以不屑,转过头对柳敏说道:“把你刚刚做的重新演示一下。”
老柳被李承乾瞪了半天,最后不情不愿的从地上捡起一根钢条,插进石台缝隙,然后用力一扳。
“现在连刀坯都算不上,完全就是一些废料。”尉迟恭大咧咧的说道。
“太子,你到底要说些什么,不要卖关子。”李二的神情严肃了许多。
熟悉李承乾的人都知道,这货从来不打没准备的仗,也不会做无用功,所以虽然跟在李二身边的人都知道地上的那些刀坯已经是废料了,但依旧没人出声,只是在静静的看着。
“父皇看看此物像什么。”李承乾一边说,一边从地上捡起两根钢条,摆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然后与那根被柳敏一直扳着的钢条重合到一起。
“这,很像是弩啊!”程妖精探头探脑的凑过来,认真的打量一下之后,疑惑的说道。
“宾果,程伯伯打对了。这就是弩,钢弩!”李承乾甩了一个响指,将手里的两根钢条丢到一边,然后示意柳敏慢慢把手松开。
等到被弯曲的钢条恢复原状的时候,李承乾将其一把抄在手中:“这是一根,或许力量不够,但是我们可以把两根叠到一起,这样的话就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把弩矢身出去了。”
呆滞,连同李二在内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李承乾手里的那根钢条,久久无言。直到半晌之后,尉迟恭讷讷的一句话将众人惊醒:“这小子脑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他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老程不知道,不过你脑袋里装的肯定是水。”程妖精回过神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贬低老尉迟,没招,这老货就这德性,改不了了。
不过李承乾却没有心思理会这一对儿活宝,只是抄着手里的钢条说道:“这里有一百多根钢条,如果不求强大的破坏力,现在一天时间,我们就可以生产一百多架普通的钢制弩。”
一天一百架钢弩?这还是一天的量,如果扩大产能呢?造十个同样的坩埚呢?那就是一天一千架了吧。
李承乾为什么夜宿宫外李二已经没有心思去追究,也不想追究,如果这小子每天都能搞出一千架钢弩,就是天天在外面睡桥洞老李也不在乎。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60章 长乐的要求
“钢制弩的好处有很多,先,在制作时间上它不必像木制弩那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阴干。”将近一个时辰之后,一架弩臂完全有钢铁构成的钢制弩被李承乾擎在手中,大声的讲解着。
“第二,它的易维护性。无论是在高山雪原,还是在从林沙漠,这家伙都不需要刻意的维护。只要保证它不生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它都会是士卒们里值得信赖的远程攻击武器。”轻轻在钢制弩的弩臂上弹了一下,李承乾继介绍着。
“第三,它的配件是标准的,只要是同一个型号,无论是哪一个生产批次,它们的零件都是可以互换的。”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将钢制弩放在地上摆弄着,等他再次起身时,钢弩已经被拆成了一堆零件。
“第四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李承乾顿了顿,神色傲然的说道:“大唐有了新的钢铁生产工艺,今后我们不用再为缺少钢铁愁了,坩埚炼钢法,可以使我们的钢铁产量达到每年数万万斤,当然,铁矿的产量要跟上。”
站在老头子跟前,面对十余位天策府的老兵痞,李承乾侃侃而谈,信心十足。
“你说的不错,将作监柳敏的确值得封赏,而且县男的爵位的确是有些低了。”李二示意侍卫把地上的那些钢弩零件拿过来,玩了片刻之后,对李承乾说道。
“父皇明鉴!”李承乾虽然信心十足,但还没到爆棚的程度,在老头子面前必要的恭敬还是要保持的。
“明不明鉴等朕说完你再说。”李二挥手打断李承乾,继续说道:“从即日起,太子回宫闭门读书一年,若敢踏出宜秋宫(兰若寺的正式称呼)半步……就去宗正寺里待着吧。”
老头子的话就像晴天霹雳一般,直接把李承乾砸懵了,一颗火热的心立时就变的拔凉拔凉的。
浑浑噩噩的李承乾知道,自己这回是真完犊子了,一次次折腾终于把老头子给惹毛了。
不过有什么办法呢,大唐除了自己就没别人懂这些,总不能抱着金山去要饭。
而且如果任大唐按照以往的历史展,那特么不是白白浪费了一次穿越的机会了,作为一个‘四有’宅男穿越众,李承乾怎么可能浪费这样的机会。
可是现在想啥都是白想,禁足令已经下了,老头子也不会轻易改主意,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回‘兰若寺’蹲大狱吧。
反正禁足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长安城的纨绔们被自家老子禁足的多了去了,哪一个不是关个三五天就放出来。
最最主要的是,李承乾认为老头子关自己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那只‘丢’了的茶盏。
如果老老实实把茶盏交出去,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获得自由,但是……真的要交么?
“哥,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人家都叫你三次啦。”李丽质的糯糯的传来,让李承乾回过神来。
已经被关了三天了,寂寞的很,如果不是有武媚小萝莉和大妹丽质,估计已经被憋疯了。
“来了,豫章她们呢?怎么没和你一起?”李承乾抬头看看李丽质,笑着说道。
“她们玩去啦。”坐到内侍送上来的椅子上,李丽质和李承乾并排坐到在一起,看着湛蓝的天空呆。
“其实你不用每天都来,我只是禁足,不是圈禁。”半晌之后,李承乾扭头看着恬静的妹妹,淡淡的说道。
“哥,你心可真大。”李丽质轻笑一声,隐约间可以在她的身上看出一丝长孙皇后那种温婉的气质。
“你这是话里有话啊。”李承乾摇头笑笑。
“父皇可是说了,如果你再不认错真的要关你一年呢。”李丽质轻轻皱眉,关心的说道。
“你又去给我求情了?”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莫名。
丽质这个妹妹从小就跟他亲近,有什么话或者秘密也喜欢和他分享,自己被老头子责罚的时候也多半是这个妹妹为自己求情,可是……李承乾摇摇头,放下哪些不该去想的事情。
“没有呢,这一次是母后帮你求情的,我是在一边偷偷听到的。”李丽质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这样的事情以后少干,当心被父皇抓到打你板子。”李承乾虎着脸吓唬李丽质道。
“才不会呢,父皇最疼丽质了。”李丽质皱着漂亮的小鼻子,娇憨着说道。
一番笑闹之后,李丽质突然一本正经的说道:“哥,我问你个事儿呗。”
“说吧,啥事。”
“你对小四有什么看法?”李丽质清秀的小脸上带着神秘,悄悄的问道。
“小四?这话要是让你四哥听到,非得告你一状不可。”李承乾嘿然出声,有些好笑的说道。
“不是四哥,是小四,程小四!”李丽质纠正了一下李承乾的思想。
“程小四?”李承乾脑中闪过一个拿着小宝剑,站在众人身前的漂亮的小萝莉形象。
“对啊。就是程小四,你对她有什么看法。”李丽质的眼中闪动着八封的光芒,连声催问。
“小丫头片子一个,我能有什么看法。”李承乾撇了李丽质一眼,有些搞不懂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大唐的娃娃们都这么早熟?才八、九岁就知道找对像的事了?
“你将来是不是要娶她啊?”李丽质锲而不舍的追问着,颇有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去去去,一边儿玩去,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听李丽质提到娶程小四,李承乾脑子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三年起步,最高死刑’八个大字。
“不是啊哥,你千万不能娶她知道么,一定要答应我哦。”李丽质清秀、稚嫩的小脸显的很严肃,同时无比认真的说道。
“不是,你今天到底怎么了?我现在连冠礼都没行呢,研究娶媳妇是不是早了点?”对于李丽质的纠缠,李承乾很是无奈。
这个妹妹什么都好,平时文文静静、温婉可人,但过真要使起小性子,也确实让人头疼。
而且这小丫头突然整出这么个事儿,到底是在闹哪样?!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61章 第七小组和第六小组
时光飞逝,几乎是转眼之间,李承乾被禁足的日子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不过因为有李丽质和小武这两个‘小间谍’在,外界的消息却是一直没有断绝过。
李二似乎也和自己这个大儿子杠上了,只要李承乾不认错,就决不放他出去。
“哥,你就认个错呗,现在外面你那一摊子差事都乱成一团了,你要再不出去,怕是真要出乱子了。”‘兰若寺’中李丽质开始了第n次的劝说工作。
“我不认。”李承乾很倔强的翻了个白眼。
“哥,你被关一年没啥事儿,可你为你的人想过没有?为了一只破茶盏,值得么?”李丽质神情严肃的说道。
李承乾疑惑的扭头看看自己这个妹妹,像是不认识一样,半晌之后才问道:“这是谁教你的?”
“母,母后教的。”被揭穿真面目的李丽质,原本严肃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同时双颊飘起一抹粉红。
“母后!”李承乾沉吟片刻。
看来真到应该出去的时候了,否则长孙皇后决不会让李丽质带话进来。
把李丽质丢在小厅里等着,李承乾去了自己的书房,时间不大又从里面出来,将一只漂亮的茶盏放到桌上:“丽质,昨天我找东西的时候现在这个,你拿给父皇看看,是不是他老人家丢的那一只。”
“哥,你这算认输了么?”看着桌上的茶盏,李丽质打趣着说道。
李承乾在妹妹头上轻轻拍了一下,催促道:“你个小丫头片子话可真多,快点给父皇送过去,哥能不能出去可就指望着你了。”
“放心吧,很快你就能出去啦。”李丽质将茶盏拿在手中,边向外走,边对李承乾挥了挥。
等到李丽质离开,李承乾转头对着屋子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说道:“黑子,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线索断了,不过按照目标前段时间的动向来看,和世家应该没什么关系。”角落中,黑子缓缓走出来,身上的气息显的有些阴郁。
“线索断了?为什么?”李承乾蹙眉问道。
“一场意外,目标因为与人争执,结果被人捅了几刀,结果当场殒命,尸体已经被万年县衙役收走了。”
奇葩的‘意外’让李承乾嗤笑一声:“算了,死就死了吧,不过这几天你还要盯着点‘尸体’,我估计或许会有人对它感兴趣。”
“那里有我一个师兄在守着,问题应该不大,只是觉得臣觉得目标这次的行动应该是自作主张,有人来认尸的可能性不大。”黑子的声音很平淡,平淡到几乎没有语音语调。
李承乾叹了口气,认真的看了黑子一会儿,然后说道:“你的变化很大,真不知道我教给你的东西是好是坏。”
黑子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说道:“臣一生的目标就是成为最道:“如果正面拼死一搏他还不是臣的对手,但如果玩阴的,十个八个臣这样的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个就是天赋,黑子天生就是一个天生的剌客,我教他东西时没背着你,可他领悟的比你多很多。”李承乾摊摊手,表示自己并没有偏心。
“可是臣现在觉得他越来越危险了。”吴辰将目光移向黑子消失的那个角落,有些担心的说道。
“这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每天行走于黑暗之中,随时都有送命的可能,换成是你,比他也强不了太多。”李承乾眯着眼睛颇为感慨的说道。
“您不限制他一下么?”吴辰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
李承乾轻扣椅子扶手,对今后如何安排黑子也是很纠结,沉吟半晌之后,缓缓说道:“我再考虑一下吧,这个事情不好办,弄不好会寒了黑子的心。”
其实按道理说黑子这样的人并不适合留在身边,如果被老头子知道黑子真实身份的话,很可能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可很多事不是怕麻烦就要放弃,以李承乾的身份来说,他很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
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对信息的需求无比强烈,大唐这种过十里就让人一无所知的环境,让他总是有一种束手束脚,呼吸困难的感觉。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黑子被派了出去,任务是成立一个名叫‘第七小组’的情报组织。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吴辰可能是觉得房间里太过安静,便没话找话的问道:“殿下,你和黑子说的那个目标真的是开封府那个‘萧易’?”
“你别不相信。”李承乾饶有兴致的看到吴辰一眼,接着说道:“人的伪装方式虽然有很多,但有一些基本特点在现在的条件下是改变不了的,比如,‘萧易’左边耳垂那颗黑痣。”
“可是就不能有巧合么?”吴辰试图争辩一下。
在李承乾身边时间长了,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太子其实很随意,那些跟着他过一年以上的人,在没外人的情况下和他吹牛拌嘴也没什么问题,但前提条件是把他安排的事情作好。
“巧合?”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你要是能给我找一个和你长的一样,连胎记位置也一样的人来,本宫去朱雀大街上给你当面认错。”
“那,那还是算了,臣不放心您的安全。”吴辰尴尬的狡辩。
又和吴辰拌了一会儿嘴,李承乾的神情变的严肃了些,缓缓说道:“等禁足令解了,你就离开吧,任务和黑子一样,不过你组建的是‘第六小组’”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62章 爬犁
坦白从宽的道理在李二处得到很好的解释,拿到茶盏的第二天,李承乾就果断的被放了出来,不过……。
“殿下,您快点吧,陛下还在等着您呢。”通往丽正殿的小路上,方公公不断地催促着。
“知道知道,我说老方,你是催命还是怎么着,我这已经走的够快了。”李承乾被催的有些不耐,停下来虎着一张脸对方公公说道。
“可……可陛下现在在义仓那边呢!”方公公看着理直气壮的李承乾,哭笑不得的说道。
“义仓?”李承乾无辜的眨眨眼睛,回头向丽正殿方向看了一眼,咂咂嘴说道:“你个老家伙也不早说,害的本宫多走了这么多路。”
面对这样的无耻之人,方公公能说什么?刚刚明明说好的,皇上在义仓那边议事,召李承乾过去。这家伙自己不认真听,走错的方向,现在却跑来怪别人,
“哎,我说老方,你又什么呆啊,父皇可是在等着呢,再不过去小心到时候打你的板子。”李承乾喋喋不休的说着,似乎方公公真的错了一般。
“哦哦,这就走,这就走。”跟在李二身边七八年的老太监,可以说是看着李承乾长大的,对于丫的无耻除了报以苦笑又能说什么呢。
“对了老方,父皇到义仓去做什么?”路上,李承乾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方公公聊着天。
“唉,今年的天气也不知是怎么了,河南道、河北道段时间降了大雪,运往朔州的军粮全都堆在仓里,根本运不出去。”老太监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往朔州运粮?那边不是还在反贼梁师都手里么?”李承乾想了一下,不解的问道。
“现在已经夺回来了,柴大将军和薛将军带着三万军卒正在那里驻守。”老太监知道李承乾在‘兰若寺’关的久了,信息有点断条,所以轻声的跟他解释着。
李丽质和小武终究是小丫头,打听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像这样的军国大事基本上她们两个是没机会知道的,所以李承乾不知道这事一点都不奇怪。
讨论着朔州的事情,李承乾和方老太监很快就赶到了位于长安县的义仓,也看到了正在大雷霆的老李。
“你干什么去了,为何现在才到!”李承乾刚一露头,就被老头子揪住一顿暴训。
“父皇息怒,是儿臣的错。”瞅瞅老太监干巴巴的身子骨,李承乾觉得还是自己把事情揽下来的好,要不然老太监被打上一顿板子怕是凶多吉少。
“都水监一直都是你在署理,你倒是说说为何朔州只有两月的存粮。”鉴于李承乾认罪态度良好,李二决定不再追究他迟到的责任,只追究粮食的问题。
“父皇,粮食不够运上去也就是了,存粮多了对大军来说反而是负担。”面对老头子的怒火,李承乾能说什么,大唐军制就是这样,两月存粮的确已经不少了,很多次出征军队携带的粮食都是只够一个月的。
再说了,如果真一次性给朔州运半年的粮食,老头子只怕又要不放心了。
李二这时候也是真急了,眼看着三万大军就要面临断粮的危机,甚至会影响到明年的远征突厥,老头子眼珠子都是红的,死死盯着李承乾,咬着牙说道:“运上去?说的可真轻松,现在大雪封路,你拿什么运上去,你自己去背吗!”
“当然是用车运上去。”老头子的迁怒,让李承乾牙疼的紧。
要不是老头子为了那个破茶盏,非要给自己禁足,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老子说了,现在大雪封路,马车根本就是寸步难行,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李承乾不紧不慢的态度让老李的怒火越烧越旺。
“陛下,陛下息怒,此是天灾,当着是怪不得太子。”秦琼是厚道人,见李承乾被骂的狗血淋头,便给他求情。
长孙无忌也同样开口说道:“是啊陛下,这是天灾,而且两月存粮的确不少了,再多怕是要违了军制。”
“陛下,让老程去吧,右武卫就是挖,也把路给挖开。”程咬金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谱,不过豪气可嘉。
“程老匹夫,你还是省省吧,别到时候陛下还要让人去把你挖出来。”尉迟恭抬杠说道。
“都闭嘴。”李二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通过肺里传来的寒冷让自己冷静下来,抬眼扫过众人,缓缓说道:“粮食无论如何必须送到朔州,不能让三万大唐将士饿着肚子去打仗。”
“父皇,你们到底在愁什么,儿臣刚刚不是说了用车给他们送上去么?”揣着明白装糊涂是李承乾的专长。
“太子殿下,路已经被大雪封住了,马车是上不去的,水路也已经结冰,漕运同样也不可能。”房玄龄叹了口气,详细的对李承乾说了一下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1...6667686970...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