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因此,熊拓此行前来魏国王都大梁的目的,算是已经达成了。
而他此刻之所以跟着黄砷前来魏国的皇宫,纯粹就是来看好戏罢了,想看看他眼中素来不喜的魏人,与同样素来不喜的熊吾,相互撕咬。
不过,由于赵弘润目前还未到场,这让熊拓略微有些失望。
毕竟在他看来,只有等那位魏国的肃王殿下到场,那么这场好戏才算是正式开幕。
怎么回事?这情况……不大对劲啊。
无论是礼部尚书杜宥,还是东宫幕僚骆瑸,哪怕是东宫太子弘礼,相信此刻在场的诸多魏人,隐隐约约已经察觉到,这支楚国使节队伍,可能存在着内部的意见不合。
“诸位请。”
压下心中的诸多不解,礼部尚书杜宥将这些楚人请入了皇宫,带往紫宸殿。(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五十一章:唯胜者结束战争
半个时辰后,以东宫太子弘礼以及礼部尚书杜宥为首的迎宾人员,将暘城君熊拓、固陵君熊吾、士大夫黄砷等一干楚国的使节迎到了紫辰殿。
尽管方才在皇宫的正南门前发生了些许不愉快的事,但是作为东道主,东宫太子弘礼尽管心中对固陵君熊吾视他为无物而憎恶不已,也只能装出盛情的样子,款待这些来自楚国的外邦使节。
可正如暘城君熊拓所言,此番固陵君熊吾前来魏国的王都大梁,与其说是接受了他父王熊胥的命令与魏国言和而来,倒不是说他是纯粹来宣泄心中愤怒的。
“啪!”
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固陵君熊吾随手将手中的酒樽一丢,旋即,一脸厌恶地将嘴里的酒水吐在明晃晃的殿内青石砖所铺的地上。
“呸!这也算是酒么?”抹了抹嘴边的酒渍,固陵君熊吾冷冷说道:“你们魏国,就喝这种连马尿都不如的酒么?”
本来东宫太子弘礼还打算揭过方才的事,听闻此言,不由得有些发懵。
而礼部尚书杜宥,他那张脸则是再一次地阴沉了下来,不亢不卑地嘲讽道:“宴上的酒水,乃是我大魏最优质的贡酒。固陵君觉得味如马尿,或有可能是君上嘴里残留有某些余味!”
某些余味……
听闻此言,太子弘礼、幕僚骆瑸,以及在场其余礼部官员,皆为之侧目。
毕竟,礼部尚书杜宥平日里那可是一位知书达理、谦逊有礼的儒士,没想到生气起来,骂人不带脏字。
而听到杜宥这句嘲讽,固陵君熊吾脸色泛起几分怒色,冷笑几声刚要说话,忽听副使节黄砷在旁叹气道:“熊吾公子,我等是为与魏国签署停战言和协议而来。”
很显然,他早已看出固陵君熊吾是在故意挑事。
因此,本着不希望节外生枝的想法,黄砷歉意地对太子弘礼与礼部尚书杜宥言道:“太子殿下,杜大人,黄某在此谢过贵国的盛情招待。不过,还是让我等尽早进入正题吧。”
……
礼部尚书杜宥望了眼黄砷,旋即又瞥了一眼熊吾,捋着胡须谦逊地说道:“黄副使请明示。”
见此,黄砷拱了拱手,正色说道:“此番我等前来,只是希望能延续我大楚与贵国在二十年前的和睦。”说着,他指了指暘城君熊拓,补充道:“作为诚意,熊拓公子愿意承认贵国对宋地的治理。”
熊拓闻言朝着礼部尚书杜宥举起了手中的酒樽,旋即又点了点头,以此表示附和黄砷的意思。
反正在他看来,他与赵弘润之间有了芈姜那层关系,日后多半是打不起来了,更何况他还希望能得到魏国暗中的支持,因此,承认魏国对宋国的占有,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有这种好事?
杜宥吃惊地望了眼熊拓。
毕竟在许许多多的魏人们眼里,暘城君熊拓简直就是一头记仇的疯狗,近十年来死咬着汾陉塞不放,前段日子还率领十六万大军攻打他们魏国,而如今,暘城君熊拓亲自承认他们魏国对宋地的占有,这岂不意味着,魏人与暘城君熊拓之间的恩怨,即便不能化解,也将暂时搁置?
这倒是个好消息!
杜宥亦善意地冲着熊拓点了点头,虽然心底对熊拓还是毫无好感。
而就在这个时候,固陵君熊吾忽然插嘴道:“熊拓承认你们魏国对宋地的占有,并不代表本公子。……若要让本公子认可这件事,便将睢阳、仪台、砀县、相县、萧县五座城池割让给本公子,本公子可以保证日后对贵国秋毫无犯!”
熊吾的贸然插嘴,让黄砷与熊拓尽皆皱了皱眉。
在这种时候,提出这种苛刻的割地要求?
黄砷皱眉望了一眼熊吾,虽然他很清楚熊吾十分想要睢阳县,可问题是,睢阳乃是宋国降将南宫屯兵的重城,魏人岂会轻易割舍?
更何况,如今魏国并未战败,他们楚国有什么资格去割夺魏国的城池?
正如黄砷所猜测的那样,礼部尚书杜宥听到后断然拒绝:“我大魏去年确认了国训,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因此,要我大魏割舍五座城池,绝无可能!”
听闻此言,固陵君熊吾撇了撇嘴,讥讽说道:“若不是熊拓坏本公子大事,除睢阳外,上述四座城池,当时还有几座在你们魏人手中?……本公子好言好说,你们不听,难道,要本公子自己去取么?”
“固陵君这话是什么意思?”礼部尚书杜宥闻言面色微变。
“本公子话已至此。……我要睢阳、仪台、砀县、相县、萧县五座城池,若你们魏国不肯交出,那么,本公子日后自己去取!”
杜宥闻言面色更是难看了几分,沉声问道:“固陵君是在挑衅我大魏么?对我大魏宣战么!”
“挑衅?不不不。”固陵君熊吾摇了摇头,冷冷说道:“本公子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本公子上回既然可以攻克你们魏国大半个宋地,日后自然也能办到。”
这句话,已经不只是挑衅,而是近乎宣战了!
这不,殿内的魏人们一个个面色顿变,脸色阴沉地盯着固陵君熊吾,而熊吾却丝毫不将这些魏人的眼神威胁放在心上,想来,他也是笃定魏人们不敢杀害作为主使节的他。
毕竟两国开战不斩来使是国与国之间不成文的规矩,更何况他熊吾还是楚王熊胥的儿子,执掌十余万大军的实权邑君。
而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传来一声轻笑。
“那固陵君打算何时对我大魏宣战呐?”
殿内诸多魏人转头望向大殿的入口,正好瞧见赵弘润领着一干宗卫们走了进来。
“肃王殿下!”
“肃王殿下!”
瞬时间,殿内许多礼部官员仿佛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般,纷纷起身向赵弘润行礼。
“肃王?”固陵君熊吾亦扭头瞅着从殿外走入的赵弘润,待一思忖后,眼眸中泛起浓浓的怨恨之色,冷冷问道:“你就是姬润?”
只见赵弘润径直带着沈彧等宗卫们走到固陵君熊吾面前,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坐在席中的后者,淡淡笑道:“正是本王!”
“好!”固陵君熊吾闻言站了起身,因为他个头比赵弘润高出许多的关系,这回换他居高临下俯视赵弘润了:“你终于敢露面了!……先前你与熊拓撇下本公子,私下签订和约,那笔账,本公子还未跟你算!”
然而,赵弘润丝毫未曾将熊吾这句饱含怨恨的威胁放在心上,淡笑着说道:“莫要岔开话题,本王只是想知道,你何时对我大魏宣战?”
什么?
固陵君熊吾愣了愣,事实上说到底,他也只是威胁威胁魏国罢了,怎么可能真的与魏国宣战。
因此,当赵弘润深究此事时,熊吾便懵住了。
而这时,熊吾身旁的席位中站起一名陪同的使节,此人连忙打圆场道:“肃……肃王殿下误会了,熊吾公子只是……”
然而,就在此人急于解释之时,却见赵弘润淡淡瞥了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本王问的,是贵国的固陵君熊吾公子,而非是足下……因此,麻烦闭嘴!”
……
那名陪同楚使显然是注意到了赵弘润那冰冷的眼神,闻言面色泛起几分青白之色,竟没敢再说下去,傻傻地站在那里。
见此,赵弘润也懒得理睬那个楚人,抬头望了眼固陵君熊吾,脸上恢复了几分笑意,问道:“说呀,固陵君,你打算何时对我大魏宣战?……本王觉得此时的宣战意味就挺重的,是此时么?”
喂喂喂,来真的?
在旁静静旁观的暘城君熊拓望着赵弘润脸上那淡淡的笑容,仿佛浑身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要知道经过多次的接触,他逐渐也了解了这位魏国的肃王的脾气。
不过,他丝毫没有插手的意思,毕竟在他看来,这可是不容错过的好戏。
甚至于,为此熊拓还私下拉住了士大夫黄砷的袖子,示意他莫要插手干涉。
而显然,固陵君熊吾就没有暘城君熊拓那份看戏的好心情了,面对着赵弘润的质问,心中的骄傲促使他坚决不肯在气势上认输。
“是……是又如何?!”
而就在这时,就见赵弘润脸上笑容顿时收起,沉声喝道:“杀!”
话音刚落,就见他身后的宗卫沈彧猛然抽出腰间鞘内的利剑,劈头盖脑就朝着熊吾斩了过去。
好在固陵君熊吾身旁有一名护卫先前就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死死盯着沈彧等几名宗卫,这才使得他来得及抽出腰间的剑,一把将固陵君熊吾推开,旋即替他将沈彧的那一剑给挡了下来。
霎时间,紫宸殿内一片喧哗,东宫太子弘礼、幕僚骆瑸、礼部尚书杜宥以及其余诸多礼部官员固然是目瞪口呆,怎么也难以想象赵弘润竟然企图在迎宾的宴席上袭击固陵君熊吾这位楚国的主使节。
而相对势单力薄的楚人,更是人人自危,有兵器的护卫们甚至下意识地抽出了腰间的剑,神色不定地望着赵弘润这一行人。
这个时候,作为副使节的楚国士大夫黄砷,也顾不得暘城君熊拓那莫要干涉的暗示,站起身来惊呼道:“润……润公子,熊吾公子乃我国遣来的主使节,即便一言不合,以不至于拔剑相向。”
“主使节?”赵弘润瞥了一眼摔倒在地满脸惊骇之色的固陵君熊吾,淡淡笑道:“可本王并没有从贵国的这位主使节口中,听出丝毫要与我大魏言和的意思啊。……诸位也听到了,就在方才,贵国的固陵君,亲自承认已向我大魏宣战了!既然如此,按照本王的理解,这位固陵君就不再是贵国的主使节,而是日后我大魏的敌人……即是敌人,岂有不扼杀之理?”
听闻此言,一名楚使气愤地说道:“你是要挑起楚魏的又一场战事么?!”
“不!”赵弘润摇了摇手指,更正道:“并非是楚魏之战,而是齐、鲁、魏三国伐楚!”
……
殿内诸多楚人闻言气势一滞,毕竟,单单一个魏国他们并不畏惧,怕就怕齐、鲁、魏三国联合一致攻打他们楚国,那才是灭顶的灾难。
“莫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本王,本王也是情非得已啊。”赵弘润瞥了一眼一脸呆懵的固陵君熊吾,淡淡说道:“没办法,谁让贵国的固陵君在此时此刻对我大魏宣战呢?本王这个人啊,素来喜欢先下手为强……”
楚国士大夫黄砷本来心中又惊又怒,不过在听到这句话后,他顿时就明白了,心中的惊怒亦消退了几分,连忙打着圆场说道:“润公子误会了,熊吾公子方才只是一时胡话,并非是真的要与贵国宣战,再次挑起战火。”
“喔?是嘛?”赵弘润瞥了一眼固陵君熊吾,似笑非笑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而此时,固陵君熊吾也早已回过神来,心中无比震怒,他还真没料到,赵弘润说动手就动手。
要是方才他身边的护卫没有及时救援,他岂不是已经被这个魏国的肃王身边的护卫给劈死了?
这个家伙……他,他真敢杀我?
固陵君熊吾难以置信地望着赵弘润,心中挣扎不断。
尽管他万分不希望向眼前这个家伙低头,无奈此刻殿内的气氛实在让他有些紧张。
“是……”
“是?是什么?”
“……”固陵君熊吾咬了咬牙,强忍着不甘心,低声说道:“熊某只是……只是一时胡话。”
“呵呵。”赵弘润轻笑两声,当即挥挥手示意宗卫沈彧收回了手中的剑,旋即,他俯视着熊吾说道:“放心,本王没有杀你的意思,本王早就猜到你身边的护卫会替你挡下这一剑。……本王只是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玩笑?!
固陵君熊吾闻言脸上泛起浓浓怒色,正要说话,却见赵弘润又神色冷淡地补充道。
“虽说是玩笑,不过,本王也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我大魏,绝不畏惧战争!任何人,包括你,都可以对我大魏发动战争,但当战事开启之后,何时结束这场战事,就将由我大魏说了算!”
……
听闻这句霸道的宣言,殿内诸楚人面色皆变。
“嘁!”暘城君熊拓面色亦显得有些难堪。
毕竟正如赵弘润所言,先前那场战事,的确是由他熊拓率先挑起,但是结束那场战事的,却是赵弘润,以胜者的身份!
唯有胜者,才有资格决定何时结束当前的战事!(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五十二章:联盟之议
此人,便是那击败了暘城君熊拓十六万大军的魏国肃王姬润?
在紫宸殿内,一名叫做公羊育的楚人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霸气外露的赵弘润。
或许在外人眼里,他仅仅只是随行的陪使节而已,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起来脸庞消瘦、眼眶深凹的中年儒士,便是固陵君熊吾身边最为倚重的智囊谋士。
更不会有多少知道,固陵君熊吾当初之所以能在宋地打得宋国降将南宫节节败退,所凭借的并非那号称精锐的十余万固陵军,而是借助了这位深谋之士的力量。
而此番公羊育扮作寻常随行使节,陪同暘城君熊拓、固陵君熊吾以及士大夫黄砷前来魏国的王都大梁,也正是向亲眼见识见识那位挫败了暘城君熊拓十六万大军的魏国肃王。
回想起起这桩事,公羊育仍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去年**月的时候,他所效力的固陵君熊吾,在宋地的进展还不如暘城君熊拓在颍水郡的成果。
当时暘城君熊拓憋着一股气想要在战果上将固陵君熊吾远远甩在后头,实际上,熊吾亦是这般想法。
可谁曾想到,当时势头大好的暘城君熊拓,竟然在接二连三地惨败在这位魏国的肃王手中,非但先前的战果毁之一炬,就连自身的封邑亦被对方给攻陷了。
当时,固陵君熊吾在听说这件事后哈哈大笑,一副幸灾乐祸之色。可公羊育便感觉情况有些不妙。
果不其然,后续事态的演变,逐步朝着对固陵君熊吾不利的方向改变。先是齐王吕僖由于魏国肃王姬润对楚暘城君熊拓的几番大胜而对魏国的军队实力产生了几分兴趣,随后在魏国睿王姬昭的促成下,摆出一副要与魏国在东西两侧一同夹击楚国的架势,在邳县修筑城池。
正如公羊育此前所担忧的,齐王僖的介入,使得楚东以楚王熊胥为首的熊氏贵族们有些心慌了,毕竟齐、鲁、宋两国联军向来便是他们楚国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如今。虽然宋国已被攻灭,但若是实力比宋国更强的魏国取代了宋国在齐鲁宋三国联盟的位置,达成了齐鲁魏三国联盟。那么这股势力,将足以使整个楚国为之动荡不安。
更何况,楚东熊氏贵族们所掌握的精锐王军,此刻还在吴越等地镇压叛乱。若是此时齐鲁魏联手攻楚。那么对于楚国而言,简直就是灭服魏国,那么,魏国理所当然会向齐王僖靠拢。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件事,因此,礼部尚书杜宥底气十足,谈笑风生与黄砷争论,争论着魏国究竟倒向齐国还是倒向楚国更符合魏国的本国切身利益这个问题。
而黄砷所做的,便是一个劲地抹黑齐王僖,直接将其形容成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君王。
不过说实话,黄砷的话倒也是实际,毕竟齐王僖还真是那位一位喜怒无常、难以揣摩的君王。
据天下传闻,齐王僖做事仅凭个人喜好,顺他眼的人,哪怕只是一介马夫,可能第二日就能登阁拜相;反过来说,若是齐王僖瞧你不顺眼,哪怕你是宫廷内高高在上的相臣,也就可能在第二天就直接叫你滚蛋,甚至是卷铺盖滚出齐国。
总而言之,那是一位你完全吃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的君王。
也正是因为这样,齐王僖在齐国的贵族圈子里其实并不受拥护,只是那些齐国贵族们十分地忌惮王室,尤其是目前的齐王吕僖,因此,不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罢了。
毕竟那是一位一旦你得罪了他,他就会立马使你一无所有的“暴君”,所谓伴君如伴虎,事实上指的便是这类君王。
而礼部尚书杜宥自然不会仅凭黄砷这几句话就改变立场,毕竟目前在魏人的眼中,素无交集的齐人,自然要比屡屡攻打他们大魏的楚人好的多。
直到黄砷丢出一句让殿内所有魏人大吃一惊的话来。
“若有朝一日吕僖不在了呢?”(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五十三章:意外的贵客
“若有朝一日吕僖不在了呢?”
黄砷的一句话,让紫宸殿内诸多魏人皆有些发愣。
环视了一眼殿内的魏人,黄砷压低声音说道:“贵国想必还不知吧,吕僖久浸酒色,早已病入膏肓,据说……吕僖曾在饮酒时于手帕上口吐鲜血。试问,贵国与齐国的协议,能维持多久?”
说到这里时,黄砷在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并没有信口开河,事实上,齐王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事,他们楚国宫廷内有不少人都知道,尤其是楚王熊胥,更是对此一清二楚。
齐王僖好喝酒,好女色,据说早年从齐王宫流传出来的荒诞消息称,齐王僖曾命十几名美姬与他一起睡在一张大床上,大被同眠,彻夜作乐。
又有消息称,齐王僖羡慕仙人,希望能够长生,请了许多炼丹士到齐王宫,为他炼制各种号称吃了后能长生不老的丹药。
总之,齐王僖曾做出各种在常人看来十分荒诞的事,过于享乐的他,过于迷信长生药的他,明明年纪比魏王姬偲、楚王熊胥要小得多,但是身体状况却远远不如前两位君王,如今,据说更是病入膏肓、药石不灵。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让楚东的熊氏贵族们很是振奋,毕竟在他们眼里,齐王僖简直就是挥之不去的噩梦,但是也有因为这个消息而纠结的。
比如楚王熊胥。
记得熊胥起初成为楚王的时候,齐王僖还只是前代齐王的其中一个儿子。仅王子身份。
按理来说,熊胥的治国经验要比吕僖丰富地多,可事实上。待等吕僖成为齐王之后,楚国便迎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昏暗岁月。
在这长达二十几年的岁月里,齐王僖联合鲁国、宋国这两个盟友,可以说是将楚国彻底摁在地上暴打,每次起兵攻打楚国,皆让楚国损失惨重,而最严重的一次。楚国险些连王都寿郢都丢了。
记得那时候,齐、鲁、宋三国联军势如破竹攻入楚国,使得整个楚东那些以熊氏贵族为首的贵族们望风丧胆。纷纷往南迁移。
更别说在齐国联军兵临寿郢城下的那一仗,鲁国建造了成千上百架投石车,企图彻底摧毁寿郢,彻底摧毁楚国的信心。
当时。就连楚王熊胥都险些吓得要丢下寿郢逃到南方去。
虽然那一仗。楚人们艰难地守住了寿郢,可天晓得当时楚人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
更让楚人感到憋屈的是,那时并不是他们击败了齐王僖才保住了寿郢,而是这场战争拖到了冬季,齐、鲁、宋三国联军这才徐徐撤退。
就好比说,齐国伙同鲁国、宋国两个小弟,趁着兴致将楚国暴打了一顿,打完之后齐国说时候不早了。咱们也打累了,先回家吧。明天再来,随后,齐王僖麾下的联军便在楚人们咬牙切齿的注视下撤离了。
而待等次年,齐王僖在此纠集鲁、宋两国,继续攻打楚国。
总而言之,在那段岁月里,齐国是想什么时候打楚国,就什么时候打楚国,这也正是楚人们对齐王僖畏之如虎的原因。
而对楚王熊胥来说,败给齐王僖并不算耻辱,耻辱的是,他在面对这个宿敌的时候,从未有一次占到上风。
因此,楚王熊胥很纠结,因为据消息称,齐王僖命将不久。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旦他拖得时日过久,他将再没有机会去打败齐王僖,洗刷他曾经的憎恨与耻辱。
相信除了楚王熊胥外,但凡仍留有自尊心的楚人,都渴望能在齐王僖还未亡故前,堂堂正正地在战场上打败齐国。
无奈,齐、鲁两国联合实在紧密而强大,齐国的财富再加上鲁国的机关术,简直就是所向无敌。
因此,楚王熊胥曾致力于拉拢魏国,拉拢魏王姬偲,只可惜,赵弘润的这位父皇可不是短目之辈,面对着楚王熊胥给予的种种丰厚许诺根本不为所动。
哪怕是联合暘城君熊拓攻灭了宋国,也仅仅只是为了本国利益考虑,丝毫没有偏向楚国的意思,这使得楚王熊胥越来越没有耐心,非但对之后他儿子暘城君熊拓频频攻打魏国汾陉塞视而不见,甚至于,去年还派出多达三十几万大军,由他两个儿子暘城君熊拓与固陵君熊吾所率领,分别攻打颍水郡与宋郡,希望能敲打敲打魏国,使魏国改变立场,支持楚国向齐国复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