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赵弘润无言地张了张嘴。
他意识到,在魏天子与齐王僖已取得默契的情况下,他是无法说服眼前这位父皇,将他六哥扣留在大魏了。(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预测的乱『8/14』
『姬氏齐国……怎么可能?!』
赵弘润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的文昭阁。
说实话,他对他父皇魏天子口述齐王僖的隐晦暗示嗤之以鼻,他不认为齐国贵族们真的会拥护他六哥与六嫂嫆姬所生的儿子成为齐国的君王。
不过话说回来,这份可能性倒也不是丝毫没有,可能在齐王僖看来,吕氏是王族血脉,而姬氏也属于王族血脉,这两个王族血脉的后嗣继承齐国,总比那身为『臣下血统』的田氏窃取了齐国要好得多,毕竟在血统这种事上,自诩贵族出身的人都不会含糊。
“怎么了,闷闷不乐的?”
当赵弘润回到文昭阁时,芈姜早已起来,一如既往地在殿内悠哉悠哉地喝茶,她有些纳闷地瞧着赵弘润阴沉着脸回到阁内。
赵弘润摇了摇头,没有细说的意思,只是坐在那思索着。
他知道,他父皇魏天子这条线算是废了,面对着齐王僖所给予的诱惑,他父皇作为大魏的君王,是不可能会拒绝的。
这便是大魏姬氏王族的悲哀:有时候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王室成员不得不做出牺牲,论自由度甚至还不如寻常的百姓。
思忖了片刻,赵弘润也曾想过是否要去六哥赵弘昭的母妃乌贵嫔那里尝试一番,但是细想过后,他放弃了。heiyaпge.
因为据他了解,乌贵嫔与她儿子赵弘昭一样,都属于是那种心性恬然的人,虽然贵为贵嫔,乃是除皇后王氏外后宫地位最高的三位『贵夫人』之一,但她从来不与其余后宫争权夺利,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赵弘润的母妃沈淑妃一样,都属于是那种只在乎自己丈夫与儿子并且忠于生活的女人。
不过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乌贵嫔那恬淡的性子,才能养育出赵弘昭那等明明才能堪称当代姬氏子弟之翘楚,但却毫无什么野心,喜欢吟诗作画、结交挚友的风雅之士。
“噔噔噔。”
一阵气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赵弘润抬头一瞧,正好瞧见他的宗卫何苗急步走入殿内。
“殿下。”瞧了一眼在殿内喝茶的芈姜,宗卫何苗压低了几分声调,低声说道:“礼部尚书杜宥大人,于方才已与齐国来使田耽将军,正式签署了《齐魏合纵协约》。”
『……』
赵弘润思忖了片刻,问道:“杜宥大人可曾与楚国签署什么协议?”
“朱桂盯着呢。”宗卫何苗压低声音说道:“正如殿下所言,尽管昨日楚国副使黄砷,看似是被那齐国的田耽给挤兑走了,但他刚出礼部大院,便被礼部右侍郎何昱大人给请走了……”
『礼部是打算私下与楚国签署什么协议么?还是说,单纯只是为了稳住楚国?』
赵弘润粗略思忖了片刻,便不再去细想,毕竟在他看来,礼部的官员那皆是十分老成持重的官员,不至于会在如此重要的外交大事上出现什么纰漏。
相信礼部的官员,应该会跟齐国与楚国分别签署一明一暗的协约,熬过那关键的『三五年』,毕竟待三五年后的齐王僖驾崩之事,势必会使齐国发生剧烈的动荡,不出意外的话,礼部的官员亦会早作安排。
虽然这看似有些墙头派的作风,不过谁叫齐国与楚国,他们大魏谁也得罪不起呢。
『弱国无外交啊,本国实力不如别的国家,在外交上难免束手束脚……』
赵弘润微微叹了口气,吩咐道:“可曾拓一份我大魏与齐国的协议?”
何苗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张,递给了赵弘润,口中言道:“是卑职请礼部的一位郎官所写的拓本。”
“回头你去请那位郎官大人吃顿酒。”赵弘润一手接过《齐魏合纵协约》的拓本,一边随口说道。
听闻此言,何苗咧嘴笑道:“卑职明白。”
何苗离开后,赵弘润便观阅起手中的《齐魏合纵协约》来。
这是一份很是中规中矩的协约,协议大概,在经济上希望促进齐、魏两国贸易往来,虽然这在赵弘润看来可有可无。
要知道,齐国那可是天下最富饶的国家,举国上下几乎不会缺少什么物资,相信礼部尚书杜宥签署这条的本意,是想从齐国引入一些魏国所欠缺的物资。
因此,真正值得赵弘润重视的,仍然还是『攻守同盟』的军事条款。
只见在协议中规定,齐国作为齐鲁魏三国联盟的首领,享有对楚、对韩战争的引导权,若是齐国对楚或对韩宣战,魏国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军事协助,并且出兵人数不得低于三万人,作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除非齐国宣布终止对外战争。
说白了,就是无论齐国要打楚国还是要打韩国,魏国就必须同时出兵,在这件事上,魏国是没有自主权的。
不得不说,这条硬性规定让赵弘润十分抵触。
遵照这条协议,他们魏国的军队岂不是成了齐人养的狗,齐人说咬谁就咬谁?
好在后续的补偿协议让赵弘润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些:协约中规定,在齐国主导对外战争期间,魏国军队所消耗的军饷以及对牺牲士卒所拨给的抚恤,皆由齐国支付;并且,魏国在协助齐国发动对外战争时,所攻陷的非『合纵国』成员国土,皆归魏国所有,齐国日后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不可否认,这条协约相当重要,毕竟若没有这条协约的话,魏国就好比是在给齐国打白工。不过签署了这条协议嘛,那么魏国就可以扯齐国的大旗,名正言顺地对外扩张。
当然了,是在齐国发动对韩、对楚时的战争期间。
这是主动出击的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协约中亦针对合纵国被韩或被楚攻打做出了些规定。
说白了,所谓的攻守同盟,其实就是齐、鲁、魏三个合纵国联合起来对付楚国或者韩国: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战争,都是三个合纵国打你一个。
『这个协约若是泄露出去,相信楚国与韩国会急得跳脚也说不定……或有可能,会促成楚韩结盟啊。』
又扫了几眼协约,赵弘润暗暗摇了摇头,站起身来,走到殿内的宫灯旁,将手中那几张纸烧毁在烛台之上。
而从旁,芈姜瞅着赵弘润的举动,语气平静地问道:“你魏国,与齐国签署了什么对我大楚不利的协约么?”
“本王不会透露的。”赵弘润半开着玩笑道。
芈姜轻哼一声,不再说话。
见此,赵弘润反而觉得有些诧异,好奇问道:“你就不担心么?”
“担心什么?”芈姜反问道。
“担心我大魏与齐国联合起来对你楚国不利啊。”
芈姜闻言扫了一眼赵弘润,淡淡说道:“在我眼里,我大楚早就已经死了。”
『在你父亲汝南君熊灏被楚东的熊氏贵族逼死的那会儿?』
赵弘润没敢说出心中的想法,笑着说道:“那你之前为何与那蠢丫头劫持本王?”
“因为你当时夺的,是暘城君熊拓公子的封邑城池。”芈姜毫无犹豫之意地回答道。
『明白了!』
赵弘润释然地点了点头:可能在芈姜眼里,“楚国”指的就是暘城君熊拓所治理的封邑,尤其是她父亲曾经所执掌的汝南县,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暘城君熊拓是继承她父亲汝南郡熊灏思想的后继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视熊拓为兄长一般。
至于楚东熊氏贵族,不好意思,在芈姜眼里,这群逼死了她父亲的凶手,可能早就“死”地连尸骨都不存在了。
“你这么一说,本王心安多了。”
赵弘润开着玩笑离开了前殿。
听闻此言,芈姜翻了翻白眼,待等到赵弘润即将迈出文昭阁时,她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最近可曾感觉到什么不适?”
赵弘润停下脚步,似笑非笑地回头望着她,他当然明白芈姜指的是什么,闻言笑着说道:“你是希望本王说有,还是没有?”
可惜的是,有时会因为与赵弘润的关系而脸红的芈姜,唯独在这件事上十分抵触被赵弘润调戏,闻言冷冷扫了一眼赵弘润,端着茶杯径直到内殿去了,这让赵弘润感觉有些没趣。
没过多久,赵弘润便得到了消息。
正如他所预测的一样,礼部与楚国副使黄砷在暗地里达成协议,这是负责签署协约的礼部右侍郎亲口向赵弘润的宗卫透露的。
不过协约的拓本,那些具体的条款,因为需要保密,就连赵弘润都没有机会亲眼观阅,不过赵弘润简单地猜到一些,无非就是针对齐王僖将会在三五年后亡故一事与楚国取得默契。
不得不说,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尔虞我诈,让赵弘润有些不喜,尽管他很清楚礼部之所以签署那些协约是为了他们大魏的兴旺。
只不过……
『看来齐国伐楚势在必行了,若齐王僖不能在他驾崩之前重创楚国,那么,一旦他亡故,齐、鲁、魏三国联众协约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于我大魏还有可能偏向楚国……』
赵弘润相信亦齐王僖必定也能预测到这一点,因此,为了防止他们大魏“反水”,日后三五年内,在他齐王僖还能支撑身体状况的期间,势必会对楚国发动攻势,到时候,他们大魏遵照协议,亦不得不同时出兵。
若是能一战重创楚国,那么待等齐王僖驾崩后的几年,自然是相安无事,但倘若齐国不能重创楚国,那可就麻烦了。
到时候,大魏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极有可能与楚国取得默契,联合攻打齐鲁两国,这就意味着,赵弘润的六哥赵弘昭,或有可能面临着与大魏为敌的尴尬。
怎一个乱字可以形容!(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五十九章:送离别
平心而论,在楚国与齐国两者间,赵弘润自然是偏向齐国的。
毕竟他与楚国可没有什么交情,哪怕是与楚暘城君熊拓的交情,也只是因为芈姜的关系,相信这一点对于熊拓来说同样也是。
相比较而言,齐国才是真正与魏国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的国家。
唔,确切地说,应该是『不存在直接利益冲突』,因为如今属于大魏国土的宋郡,其与鲁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国土争议的,毕竟早在宋国还未被灭国的期间,宋、鲁两国就因为边境国土纷争存在着某些争议,好在他们都是齐国的小弟,因此在齐国的调和下,两国倒也不至于酿成战争。
只不过,随着宋国沦为了魏国的宋郡,鲁国与宋郡的国土争议矛盾,便逐渐变得尖锐起来。
好在宋郡的治理者,睢阳军大将军南宫也不敢得罪鲁国,将那些存在争议地国土早早地便默许交割给了鲁国,否则,鲁国凭借着他能击溃楚国军队的强大机关术,很有可能让魏国灰头土脸。
当然了,对此赵弘润心底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他也明白,大魏还未做好准备从拥有强大机关术的鲁国夺回那些具有争议的城池。
但不可否认,一旦冶造局开发出足以匹敌鲁国机关术甚至是超越鲁国机关术的新的军工艺,赵弘润就会毫不犹豫地叫鲁国将那些侵吞的城池给吐出来!輸入字幕網址:heiyaПge·觀看新章
如此又过了一日,这一天,赵弘润接到了消息,说是他六哥赵弘昭准备带着新婚的妻室嫆姬,与齐国那位将军田耽,一起返回齐国。
是的,是『返回』齐国。
因为在此之后,齐国将取代魏国成为这位六哥的新家,成为他所效忠的对象。
这个消息,是赵弘昭特意派身边的宗卫传达给赵弘润的,在有意地躲避了赵弘润几日后,赵弘昭只有等到在临走前,才打算与赵弘润见一面。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赵弘润得知这个消息后,带着几名宗卫骑马来到城东十里亭。
在那里,赵弘润终于再次见到了正在亭中等候着他的六哥赵弘昭。
不得不说,赵弘润的心情有些复杂,他很气愤赵弘昭抛下自己的国家,去为齐国效力,虽然他也明白,赵弘昭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大魏得到一位立场稳固的强大盟友。
将手中的马缰递给宗卫,赵弘润径直走入那座亭子内。
此时,赵弘昭早已命他的宗卫在亭子内的石桌上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酒菜,看来是打算在这里与赵弘润小酌几杯,然后再上路前往齐国。
赵弘润一言不发地坐在赵弘昭对面,望了一眼亭子外不远处的一辆马车。
可能是猜到了什么,赵弘昭亲自替这位八弟斟了一杯酒,微笑着说道:“这里仅有为兄的宗卫们与嫆姬,田耽将军在远处等着为兄,弘润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赵弘昭抬头望了几眼赵弘昭,沉声说道:“六哥真有这般把握,使吕氏齐国成为我大魏坚实的盟友么?”
“吕氏齐国……”赵弘昭念叨着这几个字,微笑着对赵弘润言道:“看来,父皇对弘润你透露了一些。”说罢,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慢条斯理地说道:“事实上为兄很惊讶,为兄原以为那些楚使会在瞧见田耽将军后满腔愤怒地拂袖而去,却没想到……呵,那黄砷是何许人也?竟比暘城君熊拓、固陵君熊吾还要沉得住气。”
“……”赵弘润闻言稍稍迟疑了一下,亦不隐瞒,如实说道:“此人乃楚国季连氏的后裔,季连氏,乃楚国初代君王的兄弟。……黄砷,是个十分稳重的楚人。”
“原来如此。”赵弘昭摸了摸已有些细细胡须的下巴,释然地点了点头。但是随即,他又笑着摇了摇头:“无所谓,只要齐国稳如泰山,礼部与楚国暗中所签的协约,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
赵弘润默默地喝了一杯酒水,他并不惊讶这位六哥会猜到礼部与楚国私下签署了什么协约,毕竟对方是他们姬氏宗族子弟中最具才华的王室成员,其满腹经纶,可不是他赵弘润这种靠天赋混饭吃的人可以惫懒家伙可以相提并论的。
“六哥就这么有把握,就算齐王僖亡故,亦能起支撑偌大的齐国?”赵弘润毫不客气地问道。
平心而论,齐国的确是魏国的最佳结盟对象,但前提是,那是一个内部稳定的齐国,比如如今在齐王僖统治下的齐国。
可问题就在于,齐王僖虽乃圣明的君王,然而偏偏命将不久,一旦他亡故,天晓得齐国会因为****之事陷入怎样的内乱?而一旦齐国因为****之事陷入内乱,那么,魏国与齐国所签署的协约,十有八九反而会成为魏国的负累。
一个不能在攻守同盟上给魏国带来丝毫帮助的盟友,要来有个屁用?!
而对此,赵弘昭的态度依旧很镇定:“父皇恐怕是夸大了田氏的势力。……确切地说,是错估了对吕氏王位心存觊视的田氏势力。事实上,就算是在田氏贵族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齐王誓死效忠的。”
“比如那个田耽?”赵弘润的面色稍微好看了些。
“不错!”赵弘昭点了点头,如实说道:“除了田耽将军外,还有田讳大人等好些田氏贵族成员,他们都是支持齐王的。……田氏,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那左相呢?”赵弘润问道:“六哥是右相,那么那位左相的态度如何?”
“这个……”赵弘昭显得有些筹措。
而见到这一幕,赵弘润心里就明白了,也没有兴趣再细问,只是随口问道:“六哥有把握么?”
“事在人为。”赵弘昭微吐一口气,故作轻松地说道:“只要为兄那边顺利的话,齐国将是大魏最坚实的盟国。”
“前提是齐国得熬过齐王僖驾崩后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赵弘润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六哥赵弘昭美好设想中最容易出现偏差的一个环节:“若是齐国被田氏窃取,或者是被公子纠、公子高继承了齐王之位,恐怕六哥的设想就很难实现了吧?”
“相信田讳、田耽两位大人,会站在为兄这边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齐国不会陷入内乱。……田讳、田耽支持王兄,或者说支持公子栾,可相信另外两位公子纠、公子高,也会有各自的支持者,更别说还有田氏在旁虎视眈眈,六哥如何保证,齐国能维持稳定,成为我大魏坚实的盟国呢?”
“……”赵弘昭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正色说道:“无论如何,为兄会竭尽所能,给我大魏一个内部稳定的盟友。”
“办得到么?”赵弘润望了一眼赵弘昭,低声说道:“毋庸置疑,一旦齐王僖驾崩,待那公子纠与公子高争夺****之位时,楚国势必会兴兵攻打齐国……这内忧外患的,六哥真的把握稳定局面?”
听闻此言,赵弘昭抬起头来,望着赵弘润轻笑着说道:“倘若说在此之前,为兄仅有两成把握,那么,这回到了大梁,为兄已有五成把握了!”
『什么意思?』
赵弘润不解地望着这位六哥。
只见赵弘昭望着赵弘润,似有深意地说道:“听父皇所言,弘润似乎有些暗中支持暘城君熊拓,若是弘润能促成楚国陷入内乱,为兄这边,自然会轻松地多。”
『父皇怎么这么多嘴呢?!』
赵弘润心中暗骂其父皇多嘴,表情有些怏怏。
的确,他决定暗中支持暘城君熊拓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楚国陷于王子夺位的内乱,毕竟暘城君熊拓与溧阳君熊盛,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水火不相容,熊拓对于曾经劝说其叔父汝南君熊灏在其府上自裁的熊盛,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份仇恨要比对固陵君熊吾不屑与厌恶强烈地多。
甚至于计较起来,哪怕是熊拓当年深恨的魏天子,恐怕也只能排在溧阳君熊盛之后。
因此不难猜测,一旦熊拓再次东山而起,他与如今在楚国势力越来越壮大的溧阳君熊盛,必定会有一番争斗,到那时,魏国便可以迎来一段宝贵的发展国力的时间。
而如今看来,这段时间,对于齐国显然也是同样至关重要。
“弘润是在腹议父皇多嘴么?”赵弘昭笑呵呵地问道。
“……”赵弘润望了一眼这位六哥,没有说话。
事实上,在这位六哥面前,他还真没占到什么便宜过。
“你爱怎样怎样。”赵弘润有些郁闷地自斟自饮了一杯,算是放弃了再劝说眼前这位六哥,毕竟,他已实在是想不出言论来说服对方。
听着赵弘润自暴自弃似的言语,赵弘昭微微一笑,旋即,深深望着这位八弟,郑重地说道:“弘润,为兄不在大梁的时候,我大魏,父皇,就拜托给你了。……还有,为兄的……”
“我会替你照顾乌贵嫔的。”赵弘润仍带着几分情绪,打断了赵弘昭的话。
『真乃弘润也!』
赵弘昭闻言脸上露出了松心而略带几分辛酸的笑容,他始终认为,眼前这位王弟,是姬氏宗族子弟中才能与德品皆属上品的俊杰,只可惜性子惫懒些。
忽然,赵弘昭压低了声音问道:“弘润,真不打算坐那个位子么?……若是弘润有此意,或许魏、齐能平分天下。”
“没兴趣。”赵弘昭撇了撇嘴。
话刚说完,他好似想到了什么,恶意满满地补充道:“若我阴差阳错当了魏王,嘿,我当兴兵攻灭韩、楚、巴、齐等各国,制霸天下、一统乾坤!……到那时候,六哥与我可就是敌人了!”
“……”赵弘昭闻言愣住了,满脸惊愕地望着赵弘润。
望了一眼呆若木鸡的赵弘昭,赵弘润没好气地说道:“开个玩笑,王兄不至于吧?”说着,他替赵弘昭与自己各斟了一杯酒,旋即举起酒樽,郑重地说道:“弘润,祝六哥此去齐国,一帆风顺!”
“多谢弘润!”赵弘昭望了一眼面前的酒樽,与赵弘润对饮了一杯。
旋即,他站起身来,在赵弘润的目送下,登上马车,在他那位宗卫们的陪伴下,徐徐往东而去。
“夫君,你怎么了?……与那位肃王谈得不愉快么?”
在车厢内,嫆姬看出她新婚夫婿有些魂不守舍,疑惑问道。
“不是。”赵弘昭摇了摇头,喃喃说道:“只是……听到了一句不得了的豪言。”
“不得了的豪言?”嫆姬疑惑地望着赵弘昭。
而赵弘昭却没有解释的兴致,撩起马车的车窗帘子,望向车窗外那十里亭的亭子前,望着那位仍站在那里目送着他的八弟。
恍惚间,赵弘昭的脑海中仿佛浮现一副画面:只见站在齐国王都临淄城上的他,无可奈何地望着城外那无数兵甲齐备的敌军,还有那无数迎风飘扬的,『魏』字旗帜!
“啊,是相当不得了的豪言吶!”(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六十章:送离别 二
送别了六哥赵弘昭与六嫂嫆姬,以及那位来自齐国的使臣田耽将军后,次日,暘城君熊拓亦准备回他的封邑了。
对此,赵弘润带着芈姜、芈芮两姐妹,一同前去送别熊拓。
看得出来,熊拓虽然对外人手段阴狠,但对芈姜、芈芮姐妹二人真可谓是热忱非常,一路上尽是在威胁赵弘润的话语,说什么若是赵弘润有胆量欺负她们姐妹二人,他熊拓将率领百万大军攻灭魏国之类的话,听得赵弘润暗暗鄙夷。
『还百万大军?你现在还有能养活十万兵的粮草么?』
对此,赵弘润实在有些无语。
想想也是,一个手头连养活十万兵都办不到的邑君,竟然还口口声声说什么百万大军,你晓不晓得,在你面前的,将是日后暗中支持你问鼎楚王位置的人?
1...113114115116117...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