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他小心翼翼地将卷纸摊开,只见那卷纸越摊越大,最后竟变成了一张手掌大小的纸。
在纸上,有人有鼠毫笔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若是叫其余考生瞧上一看,恐怕他们定会惊呼,因为这张纸上分明写着今日考题上的答案。
瞧见左右无人注意,这名考生迅速地将纸上的蝇头小字抄录在答卷上,没过一会儿工夫便抄完了。
这时,他将这张纸放在烛火上点燃,然后迅速放入碗中,并将那下半截空心的蜡烛也掰碎,全部放入碗中。
那张纸很快就烧没了,碗里只有温软绵绵的蜡烛液,他随手按了几下那些发硬的蜡烛碎块,将其按入那层厚厚的蜡烛液当中。
而等到那最后一根白蜡燃烧殆尽,其流淌下来的蜡烛液将碗里的蜡烛液也覆盖掉,结成了一大块厚实的浑浊不透明的白蜡块,一切的证据都消失了。
于是乎,那名考生上石榻睡觉了,等着明日一早考官们过来收卷。
完美的舞弊,天衣无缝。
只是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头顶上,在号房的屋顶,有一小块瓦片被抽掉了,有一双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一直到这名考生躺在石榻上以不舒服的姿势睡熟了,那双眼睛这才消失。
而随后不久,那双眼睛的主人便悄悄来到了父母庙侧殿的房间,将此时已在床榻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八皇子赵弘润给叫了起来。
不错,那双眼睛的主人,正是赵弘润身边的护卫卫骄。
而通行的还有其余几名宗卫,他们的任务是给卫骄打掩护,看似装模作样地在附近巡考,实则是为了不让人注意到趴在号房屋顶的卫骄。
为此,卫骄还特地换了一身黑色夜行衣。
“给我打一盆清水来。”
在唤醒的赵弘润打着哈欠说道。
当即便有一名宗卫从墙角的水桶中舀了几勺水到脸盆中。
赵弘润起身走到脸盆前,用沾着冰冷的水的手掌拍了拍面颊,这才使充满困意的眼眸逐渐变得炯炯起来。
“如何?”回身走到床榻边坐下,赵弘润低声问道。
只见卫骄抱了抱拳,同样低声回道:“正如殿下所料,那白蜡却有文章。”说着,他便将他亲眼目睹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弘润,只听得后者连连咋舌。
不得不说,这种作弊方式的缜密程度,严谨地让他感觉诧异。
无论是作弊小抄的递送方式,还是作弊时间的选择,以及最后销毁证据的办法,都让赵弘润感觉自己白活了一世。
『看来这吏部有一套慎密的舞弊手段……』
赵弘润暗自思忖着。
凭他判断,科场内舞弊的绝非那名考生一人,那超过两千六百名的考生中,必定有类似的舞弊事件,只不过他暂时还未抓出来罢了。
从舞弊的手法上看,赵弘润判断这种舞弊的方式涉案人员恐怕不少。首先,必定有写答案的人,就是写那张纸上蝇头小字的人,而且人数绝非一人。想想也是,若是作弊的考生写出同样的答案,岂不是露出马脚?
其次,传递答案的那些卖蜡烛的小吏,他们可能只是中间人,但更多的可能则是听命于上头的命令行事,如此说来的话,他们那些人的主事,或有可能就是这场科试的考官们。
“殿下在想什么?”宗卫何苗好奇问道。
赵弘润不解地望了他一眼:“什么?”
“卑职的意思是,既然已经抓到把柄,殿下何不去告那些人呢?”
“证据呢?”赵弘润反问道。
“证据不就是……”何苗下意识开了口,结果没说完一句话才意识到用这种方式舞弊的证据是当场销毁的,根本抓不到什么把柄。
“不是还有那些分蜡烛的小吏么?”宗卫周朴自以为得计地提醒道。
赵弘润闻言笑了笑,摇摇头说道:“难道你们不懂何为弃车保帅么?……就算你抓了那些传递蜡烛的小吏,又能如何?只要那群郎官们一口咬定是手底下的人私下妄法,就算有那些小吏们的口供,也不见得能搬倒他们,别忘了,他们背后还有太子撑腰。”
“哪怕是截获那批有问题的蜡烛也不行么?”才睡醒没多久的宗卫沈彧皱眉问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这样震撼力不够……”赵弘润摇了摇头,随即脸上露出几分诡异的笑容,喃喃说道:“要玩,咱们就玩大一点。”
“……”众宗卫们面面相觑,不明白自家殿下的意思。
毕竟是自己的肱骨心腹,赵弘润也不藏掖着,叫众宗卫靠近过来,他将自己的打算低声告诉了他们,只听得众宗卫们一个个目瞪口呆,脸上表露着不知是震撼还是亢奋的兴趣。
“去准备吧!”
“是!”
事不宜迟,众宗卫们分头准备去了,而赵弘润则继续上榻睡觉,倒不是他偷懒,只是他此刻若是不睡足了觉,整个计划他或许撑不下来。
如此一直待日上三竿,赵弘润这才悠悠转醒。
醒来的第一件事,他便带着两名宗卫来到了科场,借着巡考的便利记住了这最后一场考试的试题。
最后一场科试是『陈略』,即策问,大抵可分为『案断』、『营建』、『民生』、『度支』、『乐府』五类,每类两个案例题目,只要求考生针对其中有把握的类目题作答,答题不限。
当然了,你若是答对的题目越多,非特殊情况下日后仕官的选择面就越大;反之若是只答对其中一个类目的题,那么日后非特殊情况下就会被征辟为该部官吏,选择面极小。
而除此以外,并无什么限制。
记牢了题目后,赵弘润装模作样地又在考场巡考了一段时间,随后便回到了歇息的房间。
而此时,其余宗卫们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张。
只见赵弘润思忖了片刻,便针对那五类考题中的《民生》一类,在纸上挥笔疾书。
大概一炷香工夫,两篇简短而精湛的文章便写完了。
他仔细瞅了两眼,又稍作了些改动,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取鼠毫来。”
旁边有宗卫连忙递上鼠豪笔,并将那一张张仔细裁剪的、手掌大小的纸张罗列在他面前。
见此,赵弘润便接过鼠豪笔,小心翼翼地将他方才的那篇文章用蝇头小字抄写在那张手掌大的小纸上。
整整几个时辰,他几乎没有丝毫停歇。
要知道,用鼠豪笔写出蝇头小字,这本来就是极度耗费精力的事,更何况他一口气抄写了数十上百份,写到最后,他的右手酸地几乎抬不起来。
“就这样吧。”抄完了最后一篇,赵弘润将鼠豪笔放在一边,吩咐宗卫高括、种招二人道:“你二人即刻带着这些前往工部,请工部的巧匠仿造那些白蜡,将这些纸藏于白蜡之内,务必要在黄昏前赶制出来,交到我手中。”
“明白!”宗卫高括、种招二人早已了解了自家殿下的整个计划,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明白的,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纸用布包好,藏在怀中便悄悄离开了夫子庙。
『一个科场内,若有上百名考生同时写出上百份一模一样的答卷……这场面相信必定会十分令人震撼吧,嘿!』
甩了甩发酸的右臂,赵弘润恶意满满地笑着。
;





大魏宫廷 第四十九章:继烛 三
第四十九章
“……那么,给个说法吧,诸位。”
当日傍晚,即第三日科场考试的傍晚,赵弘润与他的宗卫们堵到了那些在傍晚负责兜售白蜡的小吏们。
人数不多,仅四人而已。
当着这死人的面,赵弘润随手他们左右手的篮子里各取出了一只白蜡,全部掰断,果不其然,其中一只白蜡内部暗藏玄机。
看得出来,这四名小吏都是知情的,瞧见这一幕面色顿时就变得苍白了。
这时,四名宗卫急忙上前捂住了他们的嘴,毕竟赵弘润等人只是将这四人以各种借口拉到了无人的角落而已,而一旦这四人叫喊出声,势必会引起旁人的怀疑,从而影响到赵弘润的整个计划。
“都噤声。……你们应该晓得,科场内的吏部公吏主导舞弊,轻则流放充军、重则问刑杀头,别以为指使你们的那些吏部大官们能救你们……”
那四人对视了一眼,脸上的恐惧之色更浓,想来他们也是清楚其中后果的。
“如今我给你们指一条出路。”赵弘润吩咐一名宗卫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低声对那四名小吏说道:“只要你们肯供罪画押,再为我做一件事,我不但保你们无事,再给你们每人一百两银子。……想想你们的家人,为上头的人道:“你们应该清楚我的身份,我既然说可以保你们,就可以保你们。……待你们为我做一件事后,我便将这供词还给你们,再给你们一百两银子。但若是有人背叛了我,呵呵,这份认罪的供词,足以使你们家破人亡了。”
“小的们不敢。”四名小吏对视了一眼,其中有一人低着头慌慌张张地说道:“我等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欺瞒八殿下您呀……不知八殿下要咱们几个做什么?”
话音刚落,宗卫高括、种招二人便拎出几只篮子来,篮子内所盛放的皆是他们白天在工部赶工制作的白蜡,内中隐藏着赵弘润针对第三日科试的文章,一模一样的文章,足足百来份。
“用这些替换你们用来舞弊的白蜡,照前两日那般,分给考场内那些需要这些白蜡来舞弊的考生。……记住了,别给我露出马脚,否则,你们懂的。”
随着赵弘润的话声,旁边有几名拿着供词的宗卫故意将这四名小吏的供词晃了晃。
“小的们懂,小的们懂。”四名小吏连连点头。
“那还等什么?去吧。”
“是是。”
四名小吏连忙更换了白蜡,提着一篮赵弘润所制的白蜡,以及一篮普通的白蜡,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重新来到号房,将这些白蜡分发给那些“需要”他们的考生。
有足以使他们家破人亡的认罪供词在赵弘润手中,他们根本不敢有什么别的想法。正如他们被赵弘润所说动心的,科场舞弊只是他们上头的大官们的指使,他们原本并不敢这么做,如今事发了,他们也没有必要为上头的人道:“这……这怎么回事?”
他们惊骇地发现,他俩手中的三篇考生的墨卷,很诡异地极为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赵弘润不知何时来到了他俩身后,笑眯眯地瞅着他们。
“咦?这三篇考生的文章……哎呀,惊人的雷同诶!”
;




大魏宫廷 第五十章:赢家
第五十章
大魏洪德四月四日晚,夫子庙科场内,竟从考生的墨卷中查出一百一十二份雷同文章,其中有七十余篇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闻讯而来的禁卫军,当场就将整个夫子庙都控制起来,将负责这场科试的主考官、同考官,以及辅佐他们的公史、主事、干事、杂役们全部收监,并将主考官与同考官共计十七人连夜押送至皇宫门外。
此时大魏天子赵元偲正在赵弘润他母妃沈淑妃的凝香宫内。
因为赵弘润的关系,沈淑妃如今在大魏天子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只不过因为此女素来身体状况不佳,因此大魏天子夜宿在这里,话声极为低沉:“方才八殿下急召禁卫军封锁了夫子庙,据说是第三日的考生答卷中,搜查出百余份一模一样的答卷。”跪求百独一下潶*眼*歌
“好本事!”听到这话,天子竟满脸欣慰喜色。
毕竟天子这段时间都在密切关注着自己第八个儿子,想看看这小子是否能抓到吏部科场舞弊的事,因此,那日下午八皇子赵弘润命宗卫到工部令巧匠秘密制作了一批白蜡的事,天子是清楚知情的。
他正要再说些什么,忽听榻上的沈淑妃“唔嘤”轻吟了一声,似乎有被惊醒的迹象。
见此,天子当即示意童宪与他先悄悄离开凝香宫。
二人悄悄来到了凝香宫外。
“那劣子果真没叫朕失望。……童宪,那些人呢?”
“回禀陛下,禁卫已将主考官罗文忠与十六名同考官押至宫外,八殿下与其宗卫亦随行。……陛下要招他们问话么?”
“哼!”天子笑哼了一声,哼哼着说道:“一场科试竟出现百余份一模一样的学生墨卷,这等惊世骇俗的舞弊,朕岂有不立即审问的道理?……令禁卫将那些人押解至垂拱殿,再传吏部尚书与左右侍郎。”
“是。”
吩咐已毕,天子振了振龙袍,深吸一口气摆出震怒之色,朝着垂拱殿而去。
等到他到了垂拱殿时,那已经是亥时前后,此次科试的主考官罗文忠与十六名同考官早已跪在垂拱殿的龙案前。
旁边,赵弘润与他十名宗卫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
踏进殿内,天子一眼瞥见了儿子赵弘润挂在脑袋上的那张搞笑的面具,差点笑了出声,好不容易才忍住,一脸铁青地在龙案上坐了下来。
“啪——!”
天子的手重重拍在龙案上,仿佛是拍在那十七名考官的心口,吓得他们全身一哆嗦。
“罗文忠,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天子语气阴沉地质问道。
早已面色苍白的罗文忠此时面色更是难看,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微……微臣不知。”
“不知?你可是此次科试的主考官啊!如今在科试内出现了百余份雷同的答卷,你竟告诉朕,你不知?!”
罗文忠吓得浑身哆嗦。
“那你们呢?你们也不知么?!”天子质问那十六名同考官道。
“……”十六名同考官低着头跪在地上,一声不吭。
“这可真是……好好好,朕着你等监察科场舞弊,你等就是这般回报朕对你等的信任的?!百余份雷同的文章……你们告诉朕,那些考生们究竟怎么才能写出百余份一模一样的答卷的?!”
“臣等……知罪。”十七名考官异口同声地告罪道。
天子深深吸了口气,闭着眼睛不再说话,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整个垂拱殿顿时变得寂静起来,谁也不敢大声喘气,除了八皇子赵弘润一个接一个的哈欠。
良久,一名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禀告道:“陛下,吏部尚书贺枚、左侍郎郗绛、右侍郎阚密三位大人在殿外求见。”
“宣!”天子冷哼喝道。
小太监躬身退下,没过片刻,便有一名五十来岁的官员领着两名四十壮年的官员急匆匆地走入了殿内,三人瞧见龙案前跪着的那一干吏部郎官,眼神中皆露出几许无可奈何之色,二话不说就在罗文忠前面跪了下来。
“臣贺枚(郗绛、阚密)叩见陛下。”三人异口同声地道。
“你三人平身罢。”天子挥挥手令这吏部尚书与左右侍郎平身。
“多谢陛下。”
三人站了起身,低头弯腰恭恭敬敬地站着,双目不敢斜视。
“贺卿。”
“臣在。”
“此次科试,由你吏部主持,朕对卿素来信任,但是此次,你太让朕失望了!”
“臣……知罪。”吏部尚书贺枚噗通一声又跪倒在地。
这时,天子望了一眼这位吏部尚书,站起身来,将龙案上厚厚一叠考生的答卷拿了起来,缓缓走到贺枚面前,随手撒在他眼前,沉声说道:“在由你吏部众郎官监考之下,一场科试,竟同时出现百余份几乎一模一样的答卷,你有何话说?”
吏部尚书贺枚跪在地上拿起几张,仔细瞅了瞅,果然发现这些考生的答卷虽笔迹不同,但内容竟是惊人的雷同,有的甚至根本就是一模一样。
『……』
这位年过半百的吏部尚书微微侧目,撇了一眼身后的罗文忠与其他几名郎官,低声说道:“臣有失察之罪,望陛下责罚。”
话音刚落,左侍郎郗绛、与右侍郎阚密亦叩拜告罪。
“这次的会试虽然并未经你三人之手,但你三人的确有失察之过,朕罚你们半年俸禄减半,可有怨言?”
“陛下仁厚。”吏部尚书与左右侍郎连忙叩谢,毕竟半月俸禄减半的惩罚已经是非常轻的处罚了。
“但是你等……”天子转头望向那包括罗文忠在内的十七名考官,怒声斥道:“身为考官,竟使科场内出现此等骇人听闻的舞弊之事,致使天下人都在看我大魏科试的笑话……你等有何话说?!”
“陛下饶命。”那十七名考官连连磕头求饶。
“哼!”天子冷哼了一声,冷冷扫视着这一帮跪在地上的臣子:“朕不相信这件事你们毫不知情,说不定其中就有人知法枉法……明日早朝,朕会将此事移交大理寺,由大理寺来彻查。另外,贺卿。”
“臣在。”
“朕以为你吏部内制混乱,命你即可肃清吏部。至于科试重考之事,就移交给礼部吧,你以为呢?”
『……』
吏部尚书贺枚闻言心中咯噔一下,抬头悄悄瞧了一眼天子,见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他仿佛是明白了什么,低头说道:“臣……遵命。”
『科试之事移交给礼部?』
赵弘润也是听得心中一愣,他暗自诧异,摸不准这科试究竟是暂时移交给礼部,还是从此就由吏部来管理。
当夜,天子接连下达了几道命令。
其一,设御史监,负责勘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
其二,吏部的考功司不再负责京城官员与地方五品官员以上的官员政评、升迁、转而由御史监负责。
其三,吏部的文选司不再负责京师官员与地方五品官员以上的举荐、委任,转而由中书省与御史监商议任命。
其四,科试之事从吏部移交至礼部,由礼部全权负责。
至于罗文忠与其余十六名考官,则当即被禁卫移交至大理寺,侯监待审。
听着这一道又一道几乎要将吏部拆分殆尽的皇令从天子口中下达,赵弘润越听越感觉不对劲。
因为他感觉这不像是天子在仓促间所做出的决定,而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更让赵弘润感到不解的是,天子甚至没有去深究罗文忠与那十六名考官是否存在贪污舞弊,仿佛纯粹就是借这件事整个削弱吏部。
『难道说……』
不知不觉地,赵弘润的面色变得有些不太好看。
而就在这时,简简单单处理罢这次科试舞弊之事的天子,徐徐走到了他身边,微微低头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做的不错!然而这一仗,却是朕赢了……记好咯,目前你……一胜两负!”
说罢,他轻轻拍了拍赵弘润的肩膀,笑着走出了垂拱殿。
“哈哈哈哈——”
从旁,大太监童宪瞅了瞅呆若木鸡的八皇子赵弘润,又瞅了瞅满脸笑容的天子,耳旁仿佛又响起了那日天子在垂拱殿内的低声嘀咕。
『吏部啊……太大了呢……』
有些遗憾地望了眼赵弘润,童宪低着头跟上了哈哈大笑的天子。
而回头望着这对主仆离去的背影,赵弘润整个人都呆住了。
“殿下,殿下……”
察觉到自家殿下的表情有点不对劲,众宗卫们纷纷围了过来,却发现他们殿下死死攥着拳头,一张稚嫩的脸庞憋地通通红。
是的,赵弘润的目的达到了,那罗文忠这回十有八九会被剥掉身上的官服,可是,可是……
“啊啊啊啊啊啊——!”
一声凄厉的抓狂般的喊声,响彻了整个垂拱殿。
远远听到这声抓狂的喊声,天子的脸上自得之色更浓了几分。
“呵!这声叫喊,还真是叫朕前所未有的舒畅啊,呵呵呵……”




大魏宫廷 第五十一章:感触
第五十一章
次日早朝,当吏部尚书贺枚在朝会中主动向天子提出整顿吏部的奏请时,满朝殿臣都愣住了。
而随后,大魏天子非但同意了这位老臣的奏请,还重重削弱了整个吏部,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变故,更让满朝殿臣们感到难以置信。
吏部,作为门下省六部中职权最大的部府,他们以往把持着大魏官员的选拔、升迁、考评、贬罚、监察等等权利,不可否认是六部之首。
而如今,一道皇令颁布之后,地位崇高的吏部被彻底打落凡尘,沦落至与其余五个部府平起平坐的局面,再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可言。
而相比之下,新设的御史监成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焦点,毕竟这个新成立的府衙,其职能简直可以说是从吏部硬生生挖过来的。
而除了御史监外,礼部也这次事件的第二个受益者,因为他们得到了主持科试的权利,不出意外的话,日后大魏地方所展开的乡试工作,将直接与礼部交接,再没有吏部的什么事了。
吏部,元气大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门下省除吏部以外的其余五部尚书们、侍郎们,面面相觑,他们简直难以相信,昨日吏部还是六部之首,权柄之重,其余五部难以望其项背。可仅仅只是过了一夜,吏部这个六部中的巨人非但就被打倒在地,还陷在泥里难以脱身。
是的,因为新设的御史监,他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配合吏部官员,整顿吏部的内制,包括审查那十七名已被关押在大理寺监房里的考官们。
『看来吏部至少两三年别想再抬头了……』
1...2122232425...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