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待等双方将领彼此打过招呼后,韩王然手指土坡上的那一道:“韩然,本王怎么觉得,你是专程跑来挑衅的?”
“不不不。”韩王然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公子误会了,寡人以往在国内,亦无甚亲近之人,此番夺回大权,亦无人能分享喜悦,忽得知公子欲见寡人,故而与公子分享一下喜悦……”
赵弘润歪着脑袋看了韩王然半响,点点头说道:“果然是挑衅。”
说到这里,他用左手撩起右手半边袖子,随即,他忽然动作一顿,看着韩王然问道:“喂,你,学过武么?”
韩王然微微一愣,眼神在赵弘润撩起的半边袖子上一扫,微微一笑,说道:“以往空闲时,倒是练过一段日子,大概有那么一两年的日子吧。”
“哦哦……那算了。”
赵弘润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将撩起的袖子又拂了下来。
随即,他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愤慨地说道:“你敢诓我?你这厮以往空闲时,不都在逗鸟么?”
韩王然哈哈一笑。
此时,就见赵弘润端正了神色,正色说道:“再怎么说,齐国目前与你韩国也是一个阵营的同盟,你转头就把齐国给卖了,还教唆我去遏制楚国,企图离间魏楚两国的关系,韩然啊韩然,你真以为凭你这么几句话,本王就会如你所愿,终止这场战争?”摇了摇头,他淡淡说道:“明知无力再抗拒我大魏的军队,又不想战败而受到制裁,故而编出这么些说辞来,还真是难为你了。”
说到这里,他目视着韩王然,正色说道:“然而,这场战争是否要结束,这并不是你韩然能说了算的。纵使楚国此番吞并了齐鲁两国,得到了齐国的财力、鲁国的技术,只要本王在这世上一日,楚国就一日别想能取代我大魏。”
『……』
听着这霸气的话,韩王然心中微颤,摇摇头说道:“并非是对贵国指手画脚,而是对贵国的建议。我大韩已败,再打下去,无非就是两败俱伤……”
“但就这么三言两语,就想将本王打发……”
“我将邯郸给你!”
“什么?”冷不丁听到这句话,赵弘润顿时就愣住了。
此时,就见韩王然正色说道:“我愿将邯郸,包括邯郸以南的所有土地,割让给魏国,只希望这场仗,到此为止。”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韩王然,眯着眼睛说道:“将王都拱手相让,看来,你怕是不安好心啊。”
韩王然微微一笑,说道:“公子不是要好处么?邯郸乃我大韩的王都,富饶之城,我愿意交割给贵国,换取我义兄釐侯韩武的性命,莫非公子却不敢收?”
“粗劣的激将法……”
赵弘润撇了撇嘴,说道:“你要效仿楚王?……呵,有意思,好,你敢给,我就敢拿!”
韩王然微微一笑,看向赵弘润的目光中,隐隐闪过几丝复杂。
他喃喃说道:“不知为何,你我明明只见过两面,却仿佛有种相识多年的挚友的感觉……”
“挚友?”
赵弘润愣了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韩王然。
不得不说,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当赵弘润得知韩国的君主韩然年纪与他相仿时,就对这个韩然产生了几许兴趣。
随后,再等他攻破邯郸,察觉到韩然这位年轻且大权旁落的君王,事实上并非如外界若传闻的那样平庸无能,而是一直在韬光养晦时,他对韩然的兴趣就更浓了。
于是,在当年与韩国签署战后协议的时候,他才会提出要求,与韩王然当面签署,目的就是想亲眼看看这个韩然。
这也难怪,毕竟魏韩两国实力相差无几,然而作为这两国的君王(储君),他俩年纪却颇为相近,这就难免让赵弘润对韩然产生了几分好奇。
事实上韩然亦是如此,在当初亲眼见过赵弘润后,他亦对这位魏国的公子产生了好奇之心,之后一直关注着赵弘润。
而今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因此二人年纪相仿,却都要肩负起一个国家,这种相似的处境,让他们对彼此产生了异样的情谊。
“我很羡慕你……”
看着赵弘润,韩王然说道:“你十四岁时,就有展现本领的机会,而我,却要在韩武、韩虎、韩庚几人的监视下,如履薄冰般苟生,终日战战兢兢……”
“但你今日扬眉吐气了,不是么?”赵弘润笑着说道。
韩王然闻言摇了摇头,说道:“纵使你今时今日,我亦不敢有半点松懈……这都要拜你所赐。”
“喂喂,这么说就过分了。”赵弘润撇嘴说道:“那个韩虎,上回是被我大魏击败,故而失去了权柄,此番,釐侯韩武,也是我大魏的将军将其生擒,才使你有机会夺回大权……当年你如鲠在喉的三个权臣,我替你扳倒了一个,除掉了一个,你今日能重夺大权,我最起码有六成的功劳……”
韩王然哂笑着摇摇头,说道:“话虽如此,但你驻军在此,威胁我大韩腹地,却是让我寝食难安。……你知道么,就因为你,当初欺我、谤我的那些人,我至今都不敢动他们,唯恐引起臣民的惶恐,被你魏军趁虚而入……”
“哦?”赵弘润颇为意外地问道:“你竟然能忍得住?哼嗯,那你比我厉害……”
“怎么说?”韩王然好奇问道。
只见赵弘润摸了摸下巴,恶意满满地说道:“反正我是忍不住的,我向来只遵守一个原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韩王然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惊讶问道:“此乃暴君行径!……似你这般,如何服众?”
“为何不能服众?”
赵弘润斜睨了韩王然一眼,淡淡说道:“顺从我的人,给予其厚待,忤逆我的人,给予其制裁!……只要赏罚分明,那些人为何与我为敌?”
说到这里,赵弘润看了一眼韩王然,哂笑道:“看来,你重夺大权后,也并不痛快。”
“你怎么知道?”韩王然愣了愣,随即苦笑说道:“外患重重、内患亦重重,我岂敢似你这般……肆无忌惮。”
赵弘润闻言调侃道:“似你这般瞻前顾后,终日忧心重重,怕是不能长寿……人嘛,就应当该放肆就放肆,你压抑了十四年,如今大权在握,却不敢报复那些欺你、谤你的人以宣泄心中的怨气,长此以往,怕是要短寿哟。”
“你在咒我?”
韩王然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赵弘润,好奇问道:“那你呢?”
“我向来是该放纵就放纵……”
“呵,难怪,就算是在这等严峻关键的战事中,你身边亦带着一名美妇人……”韩王然带着几分羡慕、几分鄙夷说道。
“喂,这可不完全是我……算了,跟你说这个干嘛。”
“说来听听嘛。”
不知什么时候,帐内这两位的谈话,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主题。
而此时在帐外,在这座土坡下,马奢、秦开、乐弈、司马尚等韩国将领,以及伍忌、翟璜、南门迟等魏国将领,一边神情紧张地关注着彼此,一边各自负责着土坡周围的安全。
“谈了这么久,怕是争论地很激烈啊……”
在微微吐了口气后,秦开面色凝重地说道。
在旁,司马尚点点头,紧声说道:“毕竟,这是事关釐侯,亦是韩魏两国战争的交涉……”说到这里,他瞥了一眼另外一侧的魏将伍忌等人,压低声音说道:“但愿这次交涉莫要出什么变故,万一里面两位翻脸,那个伍忌,真不知谁才能抗衡……”
“不至于的。”
荡阴侯韩阳摇了摇头说道:“魏公子润享誉中原,又岂会做出这种下三滥的事……”
而另外一边,似伍忌、翟璜、南门迟等将领,亦一个个神情凝重,目不转睛地盯着相距不远处的那些韩军兵将。
而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在土坡上的那顶帐篷内,赵弘润与韩王然却其乐融融地聊着彼此的得意事,仿佛真像是相识已久的挚友。
足足聊了有一个多时辰,韩王然这才意犹未尽地说道:“许久不曾这般笑过了,可惜时辰不早了……”
说罢,他站起身来,朝着赵弘润拱了拱手:“今日一别,你我就再度成为敌人了。”
赵弘润亦站起身来,在拱了拱手后,正色说道:“韩然,你比我晚了十二年,还妄想与我大魏争雄么?”
韩王然摇摇头,说道:“虽说晚了十二年,但即便是今时今日的大韩,亦要比当年的魏国强上太多太多,若你魏国松懈了,我迟早会赶上来的……”
“然而,我并不会给你这个机会。”赵弘润正色说道。
“呵。……告辞。”
韩王然微微一笑,转身离开。
看着韩王然离去的背影,赵弘润默然不语。
他有预感,他终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仿佛是另外一个自己。
『养虎为患……么?』





大魏宫廷 第109章:万全之策【二合一】
“殿下。”
“大王。”
待等赵弘润与韩王然并肩走出那实话,这种感觉并不好。
但是不可否认,韩王然所提出的建议,确实是最符合魏国当前利益的。
赵弘润想来想去,却始终没有找到什么漏洞。
『韩然……』
回忆着那位年纪与他相仿的韩王的面容,赵弘润心中默然。
倘若说在此之前,他忌惮的仍然是韩国这个国家的话,那么此刻,就得加上「韩王然」这个劲敌。
待等赵弘润回到寝居时,侍妾赵雀早已铺好了被褥,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屋内的桌旁,等着赵弘润的到来。
“殿下。”
瞧见赵弘润推门进来,赵雀连忙起身,一边替赵弘润脱下外袍,一边好奇问道:“殿下莫非已有头绪?”
“不,完全没有。”
赵弘润耸了耸肩,径直走到床榻旁,甩掉靴子靠坐在床榻上。
赵雀将自己男人的靴子整齐摆好,疑惑问道:“完全没有头绪么?”
“啊。”
只见赵弘润枕着双手,表情怪异地说道:“韩然那小子,替我大魏想得面面俱到,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漏洞……尽管我很清楚,这次饶过了韩国,韩国在那小子的治理下,可能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我大魏的心腹之患。”
赵雀闻言好奇问道:“那个韩然,当真如殿下所认为那样杰出么?”
“呵。”赵弘润轻笑一声,随即略带惆怅地说道:“可能是最棘手的一个……”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脑海中浮现出楚公子暘城熊拓以及卫公子瑜二人的面孔,他必须承认,这韩然比熊拓以及卫瑜二人更加危险,城府之深、眼界之广,很难想象这种人物居然还未满三十,并且其至今为止,甚至没有步出过邯郸的韩王宫几回。
“竟然是那样棘手的人物……”
赵雀在听到赵弘润对韩王然的赞誉后,秀眉微微一凝,随即压低声音说道:“殿下,为我大魏考虑,似这等贤王,宜尽早除之……”
“怎么除之?”赵弘润看了一眼赵雀,轻笑着说道:“派刺客暗杀?”
“并无不可。”赵雀难得绷着脸说道,仿佛是回到了初见赵弘润的时候,只可惜赵弘润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顿时让她破了功,忍不住娇嗔起来。
“别妄想了,人家是韩国的王,身边卫士无数,哪里是那么容易好暗杀的?再者,若我用这种方式除掉韩然,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说着,赵弘润一把将赵雀搂在怀中,轻轻捏着她的脸庞取笑道:“相比较暗杀,我还不如用美人计,用似雀儿这般的美人去祸害他……保准他跟我一样,沉醉于美人怀中,不可自拔。”
“臣妾……”赵雀媚眼如丝,轻咬着嘴唇娇嗔道。
然后,二人干了个爽。
在一番云雨过后,赵雀气喘吁吁地趴在赵弘润的胸膛上。
而赵弘润呢,仿佛在一番发泄过后,念头也通达了一些,至少思路比方才清晰了许多。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的人,因此,哪怕韩王然对他的建议事实上确实是符合魏国当前利益的最佳策略,但他还是不希望就这么接受——因为韩王然是对手。
倘若提出这个建议的,乃是垂拱殿内朝的诸大臣,那么,赵弘润会虚心听取,但是韩王然……抱歉,赵弘润从来没有采纳对手建议的习惯。
这可能是他素来叛逆,或者是他认为,倘若就这么接受了,就感觉比韩王然输了一筹什么的。
退一步说,就算最终还是选择了与韩王然所提出建议相似的战略国策,那么,赵弘润也肯定会想办法给韩王然制造点麻烦,绝不会让后者如此轻易就赢了去。
问题在于,如何反制呢?
赵弘润细细回忆着他当时与韩王然的对话,包括后半阶段,他俩仿佛挚友般的融洽交谈。
通过这次的交谈,他进一步地发现,韩王然应该是他同龄人中最擅长隐忍、忍耐的一个人,心性之坚韧,让赵弘润叹为观止。
相比较韩王然,赵弘润的大舅子暘城君熊拓当年简直就是一个还未长大的稚童,为了宣泄心中的怨恨,居然不计利害得失地攻打了魏国整整十年——有这工夫,熊拓居然不去打巴蜀。
打巴蜀多好?巴蜀小国林立,一盘散沙,其混乱程度俨然一个小中原,而同时,巴蜀之地亦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粮食、虫蜡、丝绸、矿石,若非魏国这些年来一直在韩国、楚国的夹缝中存身,伺机寻找壮大的机遇,赵弘润可能早就带兵去打巴蜀了。
正如赵弘润所认为的那样,暘城君熊拓,直到「五方伐魏」之后,也就是寿陵君景舍率领的百万大军攻打魏国且几乎全军覆没,让他有机会入主楚东,这个大舅子,才逐渐变得成熟,真正具备了作为君王的气度。
而在此之前,暘城君熊拓的种种行为,虽不能说是不堪入目,但离君王也差上十万八千里,他的表现甚至还不如赵弘润的表兄卫公子瑜。
然而很可惜,羸弱的卫国,成为了卫公子瑜的负累,也正是这个原因,就算赵弘润明知他表兄卫公子瑜的才华,也难以对卫国持有什么警惕——魏国随随便便派一个五万编制规模的精锐军队,就足以将其覆灭的国家,何必大惊小怪?
但韩王然不同,此人拥有着超过卫公子瑜与暘城君熊拓的才华,其背后又是韩国这样的国家,姑息这样的劲敌,这让赵弘润充满了忧虑。
说实话,赵弘润其实也有想过,是否趁韩王然重夺大权、韩国内部不稳的机会,一鼓作气攻灭韩国。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韩王然在夺回大权后,在国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像排挤康公韩虎、釐侯韩武、庄公韩庚这三位权臣一系的官员呀,或者报复此前欺他谤他的那些人呀,居然什么都没有。
对此韩王然的说法是,外敌重重,容不得他有半点任性。
一个忍辱负重、忍了足足十四年的年轻君王,在有朝一日重夺大权后,居然半点得意也无、半点放肆也无,这份心性,简直是让赵弘润难以想象。
他自认为,倘若换做是他,他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他肯定会报复那些曾经欺他谤他的人。
『无懈可击么?……呵,那若是我放回韩武呢?』
轻轻搂着赵雀,赵弘润闭着眼睛估测,若他将韩武放回,是否会让此刻的韩国出现动荡,使他魏军得到可趁之机。
但仔细想想,釐侯韩武这个硬骨头,在被伍忌擒拿的时候,并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却还任命荡阴侯韩阳为主帅,仿佛铁了心,不惜自己陪葬也要叫他赵弘润死在这巨鹿,赵弘润实在不觉得,釐侯韩武在被他放回后,会不顾他魏国的威胁,跟韩王然抢班夺权。
按照这样想,放回釐侯韩武,好似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里,赵弘润皱了皱眉。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眸中几丝笑意。
『对了,不是还有秦国么?』
摸了摸下巴,赵弘润恶意满满地开始盘算起来。
他忽然觉得,他完全可以让秦国接着消耗韩国,反正秦国的国内经济本来就很薄弱,薄弱到若不对外发动战争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军队,根本不怕韩国所谓的「同归于尽」的威胁。
秦国才是真正意义上以战养战的国家。
当然,赵弘润并不认为单凭秦国的实力,能打败韩国——即便是如今的韩国。
但反过来说,这恰恰不正是最符合魏国的利益么?
舔舔嘴唇,赵弘润心中有了主意。
他眼下只担心一点,那就是他的侧室、秦少君赢璎,在得知这件事后,会不会跟他闹。
毕竟再怎么说,赵弘润也是利用了秦国。
『……没事没事,大不了给秦国提供一些经济方面的帮助嘛。』
赵弘润暗自安慰自己道。
想着想着,他又想到了楚国。
正如韩王然所建议的那样,在韩王然这位韩国君主都已经在私底下承认战败的情况下,赵弘润当然要设法限制一下楚国,毕竟若真被楚国吞并了齐鲁两国,得到了齐国的财力与鲁国的工艺技术,那楚国可真就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再无人能够钳制了。
可问题是,跟对秦国的情况一样,魏国也无法号令楚国——虽然魏秦楚三国确实是同盟关系,但这并不代表秦楚两国就会遵从魏国的指令,从根本上说,秦楚两国依旧还是以本国的利益为重心。
这也是赵弘润‘算计’秦国接着消耗韩国的关键。
但与秦韩这边的情况不同,韩国就算是在目前的局势下,仍然有实力抵御秦国的军队,可齐鲁两国,未见得能招架得住楚国,难不成魏国亲自出马?——倘若赵弘润真的调转枪头对付楚国,那可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想了整整一宿,赵弘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策略:倘若齐鲁两国有能力招架楚国,那他就按兵不动,继续削弱韩国;但倘若齐鲁两国抵御不住楚国,那么,他就立刻在巨鹿调转枪头,攻打齐国截胡。
反正他早就想教训一下那些依旧活在「齐王吕僖时代」的自大齐人了,灭了齐国后顺便将六哥赵昭带回国内,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好。
这样一来,纵使楚国打下了鲁国,得到了鲁国的工艺技术,但因为赵弘润攻打齐国,夺取了一部分齐国的财力,楚国未见得能有充足的财力去研究从鲁国夺取的工艺技术。
更要紧的是,若是齐鲁两国被他魏、楚两国分而覆灭,纵使韩国仍在苟延残喘,他日也无法撼动魏国的地位,而秦国与楚国,前者在与韩国的战争中消耗过多,而后者因为并未完全得到齐国的财力,也未见得能对魏国造成什么威胁。
『唔唔,这才是万全之策!』
赵弘润暗暗想道。




大魏宫廷 第110章:覆亡边缘的齐国【二合一】
“前面看样子就是济水了……”
在三月中旬的某日,青鸦众的头目之一「鸦五」,带着三十几名乔装打扮成普通平民的青鸦众弟兄们,扮作逃亡的难民,在巨鹿郡跨越韩齐边界,来到了济水的下游。
来到济水河畔,鸦五环顾四下,对身后的青鸦众弟兄们说道:“若是我等掌握的情报没有错的话,跨过这「济水」,就到了齐国王都临淄的京畿了……我等这次的探查行动,那位殿下非常重视,都给我提高警惕。”
“是!”
诸青鸦众们纷纷低声应道。
见此,鸦五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颔首示意麾下的青鸦众们说道:“想办法过河,看看这附近是否有桥梁,否则,晚上咱们就得游到对岸了……”
虽然说三月中旬的气候已逐渐转暖,但晚上依旧寒冷,更何况是还要身渡河水,就算青鸦众们一个个经过严格而苛刻的训练,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乐意受罪。
看着诸青鸦众们四下分散,鸦五转头看着略有些汹涌的济水,脑海中不禁回忆起了十日前的一桩事。
那一日,他忽然得到了东宫太子赵润的召见……
“殿下,是您召见我?”
在受到召见后,鸦五来到了那位殿下的书房,见那位殿下正坐在书桌后,当即抱拳行礼道。
去年年尾的时候,其实赵弘润身边也有一干青鸦众,大概二十几人,专门负责传递消息,但因为大雪封路,再加上上谷守马奢麾下的上谷骑兵,将巨鹿城团团围住,纵使是青鸦众,也难以在如此艰难的天气与战况下,将这边的消息传递到魏国本土。
而此时在魏国的王都大梁,由于暴鸢、靳黈二人散播「太子赵润兵败馆陶、败走巨鹿」的假消息,曾一度引起魏国本土的恐慌,甚至于大梁朝廷,也引起了骚动,最后还是魏天子赵偲亲自出马,才稳定了局势。
而在这期间,作为青鸦众大梁分部的首领,鸦五责无旁贷地一次次派出人手,前往韩国搜寻赵弘润的消息,为此几次向青鸦众在商水县的总部求援。
直到年后,巨鹿这边的上谷骑兵,因为大雪封路的关系减弱了对巨鹿城的监视,此时赵弘润身边的青鸦众,才会有机会将消息传递到了魏国本土,而鸦五呢,此时也早已从卫国那边得到了赵弘润所率领的这支魏军的行踪,且抵达了巨鹿城。
“唔。”
赵弘润点点头,招招手示意鸦五走到面前,沉声说道:“鸦五,本宫有件要事嘱咐于你,事关我大魏的国策方针……”
听闻此言,鸦五本来就抱持严肃的面孔变得更加严肃,抱拳拱手正色说道:“请殿下示下。”
只见赵弘润站起身来,边踱步边沉声说道:“我要你立刻带此间的青鸦众,前往齐国,监视齐国的动静,尤其是齐国与楚国的交战的状况,你要格外注意……”
1...702703704705706...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