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ps:听说有些书友指责本书与历史有出入?唔,在此提及一下,因为这本来就是架空的,不过是借用了历史中某些特定国家、朝代而已。≧,不过地名、人文,以及之后会写到的各国改革等事宜,还是参照历史的,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猜猜出现过的国家分别出自哪些时代的哪些国家,其次,又有哪些人物的设定其实也是参照了历史中出现过的贤臣名将。
注:不单单只局限于魏国。
————以下正文————
九成……
闾氏一族的族长闾温在听到这个数额后,只感觉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他忍不住恶意地揣测,眼前这个来自弱小魏国的所谓肃王,真的明白一半家财意味着多少财富么?
还真别说,或许在魏人普遍看来,楚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可在楚国的大氏族眼中,魏国也就是一个穷乡僻壤之地罢了,而且还是一个历年来频频遭受到他们大楚军队攻打的穷乡僻壤。
只不过这一次,也不晓得这群魏军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击败了暘城君熊拓麾下的十六万大军,攻到了他们楚国的境内来了。
因此,即便是此刻被胁迫,不得已跪在雪地上,但是闾氏一族族人看待赵弘润等人的眼神,普遍带着某种轻蔑,就仿佛贵族看待平民、县城人看待乡下土包子般的轻蔑,充斥着莫名的优越感。
“九成?!凭什么?!”
一名年轻的闾氏族人站起来怒声反对着。
凭什么?自然是凭你们一族的生死全捏在本王手中啊,你是有多傻?
赵弘润神色怪异地瞅了一眼开口的那名闾氏族人,但是并没有将心中的话说出来,毕竟以他的身份地位,说出这番话不太合适。
于是。赵弘润转头望了一眼身边的晏墨……
呃?
晏墨人呢?
赵弘润诧异地环首四周,这才发现,那位“向导”晏墨将军,此刻正站在他身后,出神地望着那座气派的门楼。
“晏墨?”赵弘润疑惑地唤道。
“啊?”晏墨如梦出醒,连忙几步来到赵弘润身边。低声询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赵弘润不禁有些无语。
虽说他有心让晏墨来处理这件事,但此情此景,若是他开口解释方才的过程,这未免也太掉价了。
晏墨平日看起来挺可靠的呀,怎么这会儿……
赵弘润不由地有些犯嘀咕,毕竟晏墨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的人。
好在这会儿,那个闾氏的族长闾温的一句话,倒是化解了赵弘润此刻的尴尬。
“这位将军……是我楚人?”
“……”晏墨闻言瞥了一眼那闾温,不知为何态度十分冷淡:“不错。有何指教?”
那闾温闻言一愣,旋即低声说道:“同为楚人,将军能否为我闾氏向这位肃王求求情?”
这种话当着本王的面说出来合适么?
赵弘润不禁有些好笑,不过并未制止,因为他从晏墨脸上的神色看出,这位难得的将才似乎与眼前闾氏族人有所瓜葛的样子。
而且,似乎还并不是什么友善的瓜葛。
果不其然,晏墨听到闾温那句话后。脸上露出了嘲讽之色,止不住地轻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呵呵呵……你在求我?”
闾温不解地望着晏墨,良久迟疑地点了点头:“老朽,恳请将军代为求情。”
赵弘润诧异地望着晏墨,因为从晏墨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此刻的他有着一种莫名的畅快,简直比当初赵弘润在众将面前夸赞他还要畅快得多。
晏墨直直地望着闾温。良久,眼中露出了继续嘲弄之色:“岁末的泔水,还是打算用来喂家禽、家畜么?”
闾温脸上的神色不禁变了变,因为他从晏墨的神色与话语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一种刻骨铭心的厌恶与憎恨。
正如他所料。晏墨在说完了那句嘲讽的话后,脸上果然露出了满是厌恶的恨意,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冷冷说道:“抱歉,本将军绝无可能为你闾氏求情,相反,本将军还觉得肃王殿下对你等过于仁慈了……”
“你……”闾温惊怒交加地指着晏墨。
“你这厮背主投敌,还敢对我闾氏一族不敬,究竟是谁给你的胆子!”又是一名年轻气盛的闾氏族人站了起来,指着晏墨大声骂道:“须知,这里是大楚!”
“那又怎样?”晏墨不屑一顾地冷哼了一声,抬手一指对他出言不逊的那名闾氏族人,冷冷说道:“拖出来。”
从旁,平暘军的士卒们闻言二话不说,便涌上前去准备将那人拖出来。
而这时,那人身旁一群年轻的闾氏族人,纷纷站起身来,仿佛准备反抗。
见此,晏墨虎目一睁,猛地抽出了腰间的佩剑,厉声喝道:“谁敢妄动?!……若有一人胆敢妄动,全族屠尽!!”
话音未落,附近的平暘军士卒们,亦纷纷将武器对准了那些闾氏族人。
全族屠尽?!
那些年轻的闾氏族人闻言面色一白,终于在其族长、家老们的呵斥下重新跪在地上,眼睁睁看着那位不知是族兄还是族弟的年轻人被平暘军的士卒们给拖了出去,拖到晏墨面前。
晏墨……好大的杀意……
赵弘润眼瞅着看起来有些激动的晏墨,心中不由地嘀咕着。
毕竟自打晏墨投他以来,他还真未见过这位冷静而理智的将领表露如此激动而狠辣的神情。
“唰!”
晏墨直接将手中的利剑架在了那个年轻人的脖子上,淡淡说道:“这里是楚地没错,但,能否阻挡晏某杀你?……不能!”
说罢,晏墨手起剑落。用锋利的剑刃划破了对方的咽喉,冷冷瞅着那人死死捂着咽喉在地上痛苦地挣扎着。
真动手啊……
赵弘润有些意外于晏墨的果断。
此刻的他,可不会假惺惺地指责晏墨不该动手杀人,相反,他觉得晏墨杀得好。
毕竟这天底下,还真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如,这些闾氏一族的人,明明全族人的性命都捏在他赵弘润的手中,竟然还妄图谈什么条件,简直是可笑之极。
虽说抢掠他人财富并不应该,但倘若是抢掠那些楚国的大氏族,赵弘润还真没有什么负罪感。
瞧瞧这帮闾氏族人,一个个衣冠鲜艳、身宽体胖,似这等养尊处优的大氏族族人。会自降身份亲自耕种?开玩笑。
想想也晓得这帮人的家族财富是通过什么手段得来的。
因此,赵弘润索性不再说话,让晏墨代为处理,他如今可以肯定,晏墨必定与这个闾氏有所怨隙。
可能是眼角余光瞥见赵弘润自顾自参观那些殿阁去了,晏墨心中更加笃定了,只见他甩了甩手中利剑上的鲜血,冷冷说道:“肃王的好意。你等不屑一顾,眼下换做本将军。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说着,他举剑一指前方那些跪在地上的闾氏家族,沉声说道:“若有谁,肯透露闾氏一族藏匿财宝的地点,本将军做主,分闾氏一族的半成财物予他。”
这番话。让闾氏族人们大惊失色,毕竟族里可是有不少家奴知晓藏匿财宝的地点的,虽然说那些家奴以往很是忠心,可如今,在死亡的威胁与半成钱物的诱惑下。还能保证那些家奴对闾氏的忠诚么?
这不,当即便有许多家奴争先恐后地站了出来,大声喊道:“我知道,我知道。”
见此,晏墨脸上露出了冷冷的笑容。
半响后,晏墨在那座最大的殿阁内找到了正在参观屋内装饰、摆设的赵弘润。
可能是听到了身后方的脚步声,赵弘润回头瞧了一眼,旋即指着屋内奢华的摆设,感慨道:“晏墨,在汝南时你曾经告诉本王,羊舌氏在楚国不算什么,本王当时还有所怀疑,不过眼下……本王信了。”
晏墨顺着赵弘润所指的方向瞧了一眼,只见屋内的壁桌上摆满了许许多多不同样式的玉石,有白璧美玉,有裴翠对马,其余珍贵玉石,比比皆是,跟这些珍贵的玉石相比,屋内那些其实也十分贵重的漆木家具,反而显得并不起眼了。
“可惜末将还是要提醒肃王殿下一句,这些摆在屋内的装饰,跟闾氏藏在密库里的财宝相比,仍然只是九牛之一毛而已。”
“真的假的?”赵弘润有些震撼地瞧了一眼晏墨,因为在他看来,这里远比他大魏皇宫内的文昭阁要奢华地多,有好些珍贵的玉石,他赵弘润别说拥有,就连看都没看到过。
“千真万确。”晏墨信誓旦旦地说道。
说完,他见赵弘昭啧啧称赞地打量着屋内的那些玉石,舔舔嘴唇,忍不住说道:“多谢肃王殿下方才对末将的宽容。”
赵弘润闻言回头瞧了一眼晏墨,从壁桌上拿起一块鸡血石般的美玉,一边把玩着一边淡淡问道:“痛快了?”
“啊。”晏墨点点头,感慨道:“这段恩怨,深藏在末将心中已有二十余年了……司空见惯的事而已。”
具体有何恩怨,赵弘润并没有细问,而晏墨也没有明说。
“闾氏那一族的人……”
“末将谨记着殿下的教诲,目的达到,就没必要再行无谓的杀戮。”
“很好。……叫鄢陵兵进来搬东西吧,至于那些闾氏族人,若是他们不愿迁往汝南,就给他们留几口袋的谷物,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吧。”
“末将明白。”
晏墨抱了抱拳,恭敬地退了出来。
走到屋外,目光不经意间又望到了那座宏伟的门楼,晏墨不由地又是一阵失神。
他仿佛隐约能够瞧见,门楼外头的雪地中,一大一小跪着一对父子,正苦苦哀求着闾氏,希望可以租借一口袋的谷物。
……能否再赏些吃的?我家的这小子跟着我走了大半日的路,腹内饥饿……能否给些贵地吃剩下的……
嘿,你这家伙还得寸进尺了?
……喂、喂家畜?这……
……猪吃肥了可以宰了吃肉,你们有什么用?滚!再啰嗦连这口袋谷种都收回去了……
别别,我们这就走,我们这就走……
喂,别忘了,明天岁末前,可要还五口袋……
是是……
“呼。”晏墨咽了咽干裂的嘴唇,长长吐了口气:“啊,司空见惯……”
而此同时,在闾氏城池外远处的小土坡附近,有一行人正驻足在此,皱眉瞧着许多多的兵卒纷纷往外搬东西,将大箱大箱的东西搬运上马车。
“已攻至此地了么?”
一行人中领头的那位,摘下了盖在头部的斗篷,露出了真实脸孔。
仔细一瞧,这分明就是暘城君熊拓。
“公子,看来消息是准确的,我大楚的军士有不少人已归降了那个姬润……如今那姬润军势浩大,暘城恐怕抵挡不住,不若向大王求援。”
暘城君熊拓皱眉望了一眼那名多嘴的亲卫,脸色有些不快。
但是在几番思量之后,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你们几个,即刻启程前往王都寿郢(即后来寿春),将此事禀告大王。”
“那公子您呢?”
暘城君熊拓闻言咬了咬牙,恨恨说道:“姬润小儿此番必定是冲着我暘城而去,岂能叫他如愿!”
显然,他并不打算避赵弘润的锋芒,依旧解决回到治地暘城,重新组建军队对抗赵弘润。(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一百六十五章:暂时停战
十一月十七日的时候,屈塍率领麾下一万五千平阳军,终于抵达了正阳县的治县正阳城。
与近几日其余几场战事有所区别,这次正阳县的守城楚兵显然是已经有所准备,以至于屈塍未能在当日攻克这座城池。
好在正阳县内守城的楚兵不足,因此,屈塍花了两日工夫叫麾下士卒就近砍伐林木制造长梯,在付出了三千余人的兵力伤亡后,这才于十九日的清晨攻克这座城池。
而在攻克了正阳之后,屈塍这次并没有再挥军继续向南,而是使麾下大军入屯正阳城,静静等候着赵弘润大军的到来。
这一等,足足等了七八日。
也难怪,毕竟这一路上,屈塍总共攻克了五处地方大氏族的城池,光是搬空那些大氏族家族藏匿的财宝,就累得那五千名负责搬动财物的鄢陵兵们一个个汗流浃背、疲倦不堪,到最后,赵弘润不得不从浚水营借调五千兵过去,帮着鄢陵兵一起搬。
就这样,赵弘润仍然搬了整整两日。
只见那些个装满了钱物的马车,浩浩荡荡地运往汝南,那场面,着实壮观。
望着那一幕,赵弘润暗暗庆幸他提早叫工部的工匠们打造了足够的托运马车,否则,短时间内还真不能够将那般庞大数量的财物从当地运到汝南。摆渡一吓潶、言、哥关看酔新张姐
也是在那时候,赵弘润这才再次意识到,楚国的殷富,简直超乎他的想象。
曾几何时,他误以为楚国是一个国民贫穷的国家,可事实上,导致楚民普遍贫穷的原因,是因为楚国内的贵族、权贵势力,几乎把持着整个国家近九成的财力,这不,光是收缴了彭氏、闾氏等仅仅五处大氏族的城池,就让赵弘润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毫不夸张地说,眼下他手中所捏着的财富,甚至要远远超过大魏户部当年的税收收入,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个数字,足以令人疯狂。
这使得原本打算率领着万名浚水营魏兵直接前往正阳的赵弘润,不得不中途改变主意,让魏兵们分批护送着那些托运财宝的马车,将其护送至汝南。
数千辆马车托运着沉甸甸的箱子驶入汝南城,全城皆惊,因为但凡是脑筋活络的,都猜得到魏军们究竟是在何处赚到了如此丰厚的一笔钱物。
“恭迎肃王殿下凯旋。”
汝南城那些归顺了的氏族族长们,以羊舌一氏的羊舌焘为首,恭恭敬敬地在城门附近恭迎。
别看羊舌一氏以往在汝南也谈不上是什么有威望的氏族,哪怕就是在这汝南城内,比他有钱有势的氏族亦不在少数,可谁叫人家如今攀上了魏军的高枝呢。
如今整个汝南的氏族们中都在私传,羊舌焘的小孙女羊舌杏上了人家魏国肃王的床榻,这个消息,让其余氏族族长们一边暗骂羊舌焘是“不要脸的老东西”,一边暗自眼红于羊舌一氏如今的得势。
因为,前几日在离开汝南之前,赵弘润曾嘱意让羊舌焘出面安抚汝南城内的楚民,并叫其负责接纳那些陆陆续续迁往汝南的他地楚民。
其实这件事,赵弘润的想法很简单,毕竟由他魏人来出面安抚汝南的楚国百姓,不如让身为楚人的屈塍、晏墨等将领来出面安抚,可屈塍、晏墨,又终归不如本来就在居住在汝南的当地氏族。
于是,赵弘润随口就挑了羊舌焘作为魏军在汝南的话事人,让他出面安抚城内的楚国百姓,缓和魏人与楚人的紧张关系。
至于挑选羊舌焘的原因,赵弘润坚决否认是因为羊舌杏的关系,他只是觉得羊舌一氏以往只是一个小氏族,根基不深,比较容易控制,再者,羊舌焘本人也是个胆小、谨慎而又识相的人,不至于敢背叛魏军。
可是汝南城内那些嫉妒羊舌焘的氏族们可不这么看待,他们对此暗恨不已,恨不得也将自己家族中的小孙女们通通塞给赵弘润,换取家族的利益。
毕竟在女人这个角度,无论年纪大小、无论地位高低,亦无论在哪个国家,女子总归不如男子在家族中享有地位,若是家族中的某个女性能换取到足够的利润,相信大多数的氏族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献出。
甚至于到了后来,就连羊舌焘本人也误以为赵弘润是因为他的孙女而对他们家族另眼相看,这让他更加沾沾自得起来,丝毫没有想过,其实赵弘润曾气地恨不得宰了他。
这不,让赵弘润瞧见恭迎自己的队伍中也站在羊舌杏那个十三岁的小丫头时,他一阵气闷。
好吧好吧,说实话,羊舌杏这个小丫头确实挺让赵弘润欢喜的,因为这丫头非但人长得水灵,就跟个小玉人似的,而且很单纯,并没有被灌输什么乱七八糟的言论,恐怕至今还弄不清楚其实她并不是被赵弘润给“睡”了,只不过是两个人在床榻睡了一宿而已。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丫头实在太小了,小的再漂亮、再水灵,也让赵弘润对她没有丝毫那方便的性子。毕竟相比这等青涩的小丫头,赵弘润更加喜欢似苏姑娘那般成熟而富有女人味的感性女子。
至于这个小丫头,呵呵,十年八年以后再说罢。
“你怎么也来了?”
可能是看在“睡过”的份上,以至于当赵弘润骑乘着战马经过城门时,瞧见小丫头站在他祖父羊舌焘身旁,小鼻子小脸被寒冷的天气冻得通通红,心中着实有些不忍,遂下马来,将身上的锦袍脱下披在她身上。
“祖父说,奴如今是肃王殿下您的女人,夫君归来,奴理当出迎。”小丫头怯生生地说道。
『女人……』
赵弘润嘴角抽搐了几下,恨不得一巴掌将那个在旁“嘿嘿”谄笑的羊舌焘拍在雪地上。
“走,随本王进城。”
伸出手牵过羊舌杏的小手,赵弘润将她抱上马,旋即自己亦翻身上马,二人同骑径直往城内而去。
他根本懒得理睬一直在旁嘿嘿谄笑的羊舌焘。
说实话,赵弘润不拿剑劈死这个败坏他名誉的老东西,已经足够宽容了。
可惜,那个老东西,唔,是羊舌焘,亦不在乎赵弘润对他的冷淡,反正在他看来,只要孙女能够讨这位魏国肃王的欢心,他们羊舌一氏就不愁其他。
赵弘润入城之后,一方面叫守城的曹玠、宫渊、于淳等浚水营大将们交割那些装满了财宝的马车,一方面派人去打探谷粱崴、巫马焦、伍忌三人攻略平舆县的进展。
一日后,打探回的消息还算不错,应该说是进展超过的赵弘润的保守估计。
先说谷粱崴、巫马焦、伍忌三人,他们三人趁着平舆县如今防守空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平舆县,将各自的家人接到了县城。
可能是因为后顾之忧已无,也有可能是平舆君熊琥治下领地防守空虚的关系,三人在商议后并不满足于目前的进展,于是,巫马焦留守平舆县,而谷粱崴、伍忌二人则挥军向北,谷粱崴负责攻打项城,而伍忌则负责攻取项城附近的陈县。
听说此事后,赵弘润连忙派人给伍忌传了个消息,叫他在攻克陈县后,准备好足够的船,方便魏军将大量的钱物经颍水运往大魏境内。
关于押运那些钱物的路径,本来赵弘润有想过走汝水-颍水这条水路,但是在看过楚国的水路分布后,他还是作罢了这个想法。
因为走汝水-颍水这条水路,要绕很长一段路,要命的是那条水路还是在魏军还未攻至的楚国境内,为了防止横生枝节,赵弘润决定改变路径,让鄢陵兵押送着钱物走汝南-上蔡,在抵达商水后,再从陈县的伍忌那里调集船队,再使战船载运着那些钱物,走颍水-蔡河,最终运往陈都大梁。
让赵弘润感到欣慰的是,虽然他并没有及时收复失地,但是在他的调遣下,安陵、淮阳等县的卫戎军早已按照他的命令出动,据最新的消息称,淮阳的卫戎军已收复了西平与商水两地,因此,只要等伍忌攻克陈县,这条运输通道就算是彻底打通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弘润先前的考量是正确的,当他击败了阳城君熊拓的消息传到了召陵、临颍、西平等地,曾经熊拓留守在几地的楚兵们,在遭到魏国地方卫戎军的攻打后,几乎没有怎么反抗就投降了。
甚至于,西平、商水两地比较靠近平舆君熊琥治下封地的那些楚兵们,更是早已逃之夭夭,以至于魏国那些几乎没有什么征战经验的地方卫戎军,此行竟然是纷纷告捷。
当然,有好消息,自然也有坏消息。
坏消息,莫过于屈塍派人送至赵弘润手中的有关于正阳的战况。
尽管屈塍花了三天工夫最终还是攻克了正阳,但是他在正阳诈城失败的这件事,却让赵弘润清楚明白,让归降的原楚将们去诈城,这一招日后恐怕是行不通了。
虽然暗暗告诉自己,迄今为止那些降将所起到的帮助已足够巨大,但是赵弘润依然还是感觉有些遗憾,毕竟若不能通过诈城的方式攻下城池,那么他接下来攻打楚国的城池,难度无疑会上升几个档次。
而短短一日后,屈塍又派人传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他派人去打探正阳再往南,位居淮水中游的阳城,却得知,阳城君熊拓已不知通过什么办法,顺利回到了自己的治城,更紧锣密鼓地筹备军队,准备死守阳城。
『真命大……』
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弘润不禁有些感慨熊拓的命硬,在这等大雪中,竟然还能在魏军的眼皮子底下顺利回到阳城。
不过对于阳城君熊拓仓促组建的新军,赵弘润并不是很在意,与其相比,他更加在意接下来楚国的态度。
毕竟,算算日子,这边的消息也应该传到楚王耳中了,到时候是战、是和,全凭楚王一句话。
毋庸置疑,楚王的那一句,将直接影响到赵弘润这边如今的局势,甚至是影响到整个大魏。
毕竟毫不夸张地说,楚国拥有着同时与两个国家两线交战的底蕴与国力。
要命的是,这『两国国家』指的可不是齐、鲁这种联盟,而是指同时与魏、齐开战的实力。
当然了,同时与两国作战,并不能保证楚国必定取胜,这也是如今赵弘润最大的仰仗了。
不过反过来说,倘若楚国同时与魏、齐两国交战还能保证胜利,那魏、齐两国也别混了,早早投降楚国得了。
1...7273747576...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