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而除此之外,司马弢还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元邑,交到元邑侯韩普手中。
两日后,司马弢的这封书信送达了元邑侯韩普的手中,后者在看完书信后,对张启功与北宫玉二人笑着说道:“是下曲阳的司马弢送来的书信,此人乃是司马尚的堂弟……”
“哦?”张启功端着茶盏抿了一口茶水,淡淡问道:“信中写了些什么?”
只见司马弢将书信递给同样有些好奇的北宫玉,笑着说道:“大意是劝我莫要行差踏错,冷静等待蓟城那边对此的判处。”
“呵。”张启功轻笑一声,淡淡说道:“看来他是怕你率军进攻下曲阳。”顿了顿,他又问道:“倘若此刻出兵攻打下曲阳,君侯有几分把握?”
元邑侯韩普想了想,如实说道:“鉴于目前已近严冬,再加上下曲阳乃是一座坚城,怕是不易攻陷……”
“唔。”张启功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没必要理会了,那司马弢要拖延时机,我方未尝不是。今年君侯还是加紧扩增兵力、操练士卒,除此以外巩固防御,待来年开春,蓟城那边定会派来军队……”
“要不要我写封回信敷衍一下,以蒙蔽那司马弢?”元邑侯韩普问道。
张启功淡淡一笑,说道:“你我赚杀李褚的事,恐怕也就只能骗骗司马弢这等将领,有见地的人,怕是一眼就能看穿你我的计策……写不写回信,其实都一样。”
在旁,北宫玉在看过司马弢的书信后,笑着说道:“还是写封回信吧,好歹能让君侯的「被逼无奈」,变得更真实些。”
元邑侯韩普点了点头,相比较「被策反逃奔魏国」,他当然更倾向于是「被逼走魏国」,至少在名声上能好听点。
于是,他听取了北宫玉的建议,给司马弢写了封书信,在信中气愤地叙述他这些年来被蓟城打压的种种往事,后来司马弢看到这封信,也不禁稍稍有些同情元邑侯韩普。
而与此同时,司马弢亲笔所写的书信,已经送达了蓟城,送到了丞相张开地的官署。
当时丞相张开地正在官署班房内批完一摞公文,抽闲端起旁边早已凉透的茶盏喝了两口解解渴,就被这封书信中的噩耗惊地将嘴里的茶水喷了出去。
元邑侯韩普作乱?杀李褚,并攻占宜安、井径关?
张开地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要知道他蓟城这边逼了元邑侯韩普好几年,都没有‘逼反’后者,而如今,在蓟城将注意力全部放在魏韩边境的时候,元邑侯韩普居然反了?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个韩普……”
张开地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平心而论,元邑侯韩普的作乱,充其量只是疥癣之疾,放在往年,蓟城随随便便就能捏死他。
可问题是,目前他韩国的军队大多都被秦魏两国牵制着在边境,国内可调动的兵力寥寥无几,不曾想元邑侯韩普偏偏在这个被李褚给‘逼反’了……
『看来他这些年一直在隐忍。』
张开地暗暗猜测道。
正如张启功判断的那样,虽说司马弢被元邑侯韩普给蒙骗了,误以为后者是因为李褚的咄咄逼人而气愤难忍,但张开地一眼就能看出:宜安的李褚分明就是被元邑侯韩普设计赚杀的。
别忘了,这件事其实是元邑侯韩普挑起来的,因为是他首先杀了李褚的族弟李柯。
倘若元邑侯韩普不是想着设计赚杀李褚,他何必杀了李柯后,故意派人将李柯的首级送到其族兄李褚手中?——这明显是在故意激怒李褚!
『还真是选了一个好时机啊……元邑侯韩普。』
张开地皱着眉头长长吐了口气。
是实话,这位张丞相其实也是支持“铲除”元邑侯韩普的人,其中原因倒并非是因为元邑侯韩普乃是康公韩虎的堂侄,关键在于,当年得知康公韩虎被韩王然设计杀害之后,元邑侯韩普曾做出过似乎要起兵谋反为伯父报仇的举动——只是后来被秦开、马奢、司马尚、乐弈等人吓退了,才改称「迎接王驾」。
在这种情况下,蓟城当然要设法铲除元邑侯韩普。
只不过当时元邑侯韩普变口变得快,且后来几年也规规矩矩,蓟城这边实在找不到下手的理由——毕竟当时韩王然为了接管康公韩虎与釐侯韩武的势力,宣扬仁政,对康公韩虎一系的余众既往不咎,虽然这极大地方便了司马尚、乐成等人迅速接管了康公韩虎的旧部,但也让蓟城失去了借机根除元邑侯韩普这个隐患的机会。
是故,蓟城才会将暴鸢的部将李褚派到宜安,处处掣肘元邑侯韩普,希望能够尽快逼反元邑侯韩普,好让蓟城这边有理由将其铲除。
没想到,元邑侯韩普这么能忍,一直忍到当下才动手。
在思索了一番后,张开地当即站起身来,披上袍子离开了官署,乘坐马车直奔王宫。
他认为,这件事必须禀告韩王然。
此时的王宫,仍旧被卫卿马括手下的卫兵围地水泄不通,目的自然是为了制造舆论,让「韩王然疑似崩殂」这件事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其实当初在制定这个计策时,马括曾对此有所疑虑:既然要让魏国误以为韩王然驾崩,为何不直接昭告全国呢?
当时韩王然解释道,魏王赵润善于诡谋,必定是明察人心、生性多疑之辈,倘若他们做得过于直白,赵润必定不信;反过来说,他韩国越是遮遮掩掩,仿佛要掩盖这件事,才会让赵润中计。
正因为如此,如今整个蓟城都在私底下谈论「君主驾崩」之事,但偏偏朝廷却矢口否认、竭力掩饰,信誓旦旦地表示韩王然只是受了些风寒小疾,正在修养。
在这招虚虚实实之下,别说城内青鸦众等魏国奸细吃不准韩王然究竟死了没有,就算是睿智如魏王赵润,也无法判断,只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进宫之后,张开地先找到了卫卿马括,随后在马括的带领下,来到了宫内深处的一座宫殿。
当张开地迈步走入那座宫殿时,韩王然正披着衣衫,靠躺在卧榻上,由他口述,叫在旁的内侍替他执笔,记载一条条他准备日后尝试推行的政令。
不可否认韩王然确实正在调养身体,但就跟先代君主韩王简一样,他实在无法放下国事,哪怕国事如今大半已移交给丞相张开地与治粟内吏韩奎,他依旧无法闲下心来歇养,满脑子都在思考如何使国家变得富强。
也正因为如此,纵使他歇养了几个月,身体状况还是未能得到改善。
对此,宫内的老宫医几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只可惜,韩王然终究无法放下执念——这是一位注定操劳一生的君主,就跟当年的韩王简一样。
“大王。”
丞相张开地的轻声呼唤,打断了卧榻上韩王然的思绪,他睁开眼睛,疑惑地看了一眼前者,似乎在纳闷,这位张丞相为何突然前来求见。
见此,张开地遂取出了司马弢的那封书信,躬身递给韩王然。
“下曲阳,司马弢?”
韩王然看了一眼书信上的落款,皱着眉头打开书信,仅仅只是瞅了两眼,眉头便愈发皱紧。
“杀李褚、占宜安,那韩普果然反了……”
皱着眉头,韩王然心中很是郁闷,他怎么也没想到,被暴鸢推荐的李褚,居然就这么死在了元邑侯韩普的手中,还被后者收编了残部、攻占了宜安。
不得不说,其实李褚只是没料到元邑侯韩普身边有一群魏国的刺客相助,这才被幽鬼等青鸦众杀死,否则,李褚身为暴鸢的部将,纵使元邑侯韩普,也未见得能将其斩杀——只能说,李褚也是死地冤枉。
而此时,卫卿马括也已经从张开地口中询问得知了大概,惊愕地说道:“元邑侯韩普?杀李褚、占宜安?他想干什么?”
韩王然闻言轻哼一声,脸上有些不悦。
见此,张开地则小声对马括说道:“想来是韩普误以为大王已故,猜测我蓟城乱成一团,便欲趁机为其伯父韩虎平反,甚至于……指责大王乃是昏君,不足以为王。”
“哈?”马括闻言愣了愣,耻笑道:“难不成那韩普欲自立为王?”
“这个暂且不知。”
张开地摇了摇头,随即转头看向韩王然,低声提醒道:“不过,那韩普杀了李褚,非但收编了后者的军队,又占了宜安跟井径关……他若铁了心谋反,井径关在他手上,巨鹿郡跟太原郡、雁门郡的要道,亦等同于被他拿捏,此事利害重大!”
韩王然默然不语,而马括却皱眉说道:“元邑的兵将,难道皆逆从韩普谋反?”
还不及张开地开口解释,就见韩王然长长吐了口气,沉声说道:“因为韩普设了一个局,非但赚杀了李褚,也将元邑那些兵将的生死,与他捆绑到了一起……啧!这个韩普,还真是深藏不露啊,怪不得韩虎当年那般疼爱器重于他。”
张开地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元邑侯韩普的手段确实高明。
“屋漏偏逢连夜雨……”
喃喃自语了一句,韩王然隐隐感觉又有些头疼了。
见此,在旁马括灵机一动,说道:“大王,既然是韩普设诡计,叫元邑的兵将不得不跟随他谋反,何不下达诏令,赦免余众之罪,只治罪元邑侯韩普呢?……如此一来,再无兵卒支持韩普谋反。”
听闻此言,韩王然平静地看了一眼马括,反问道:“以谁的名义?”
“当然是……”马括说了半截就立刻戛然而止。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君主,如今那可是「驾崩」的状态啊,这如何下诏?
除非韩王然立刻在蓟城臣民面前露面,否则,纵使以他的名义下了王令,效果恐怕也是大打折扣——大部分的人只会觉得是蓟城朝廷假借韩王然的名义下诏。
可如此一来,韩王然企图诈死来引诱魏国的计划,也就彻底泡汤了。
“唔?”
忽然,韩王然好似想到了什么,死死盯着手中这封书信。
尽管马括的建议并未对眼前这件事起到什么帮助,但正因为他这句话,让韩王然联想到了一些事。
元邑侯韩普设计赚杀李褚的这个高明手段,果真是出自前者的手笔么?
还是说……





大魏宫廷 第205章:虚虚实实(二)【二合一】
“大王?”
见韩王然似乎有点神游天外,丞相张开地轻声唤道。
韩王然回过神来,微皱着眉头思索着。
起初他并未在意,但卫卿马括的话,却让他对元邑侯韩普产生了几许怀疑:元邑侯韩普设计赚杀李褚、并且将元邑兵将绑上其造反行为的那招计谋,总觉得有点超乎元邑侯韩普的水准。
要么是这些年来元邑侯韩普一直是深藏不露,要么,就是有高明的谋士在其出谋划策。
而疑点就在于,倘若果真是后者,那名谋士的手段相当厉害,这等利害的人物,为何不投奔其他人,却偏偏要投奔元邑侯韩普这个早已失去了大靠山、且正在被蓟城针对的人呢?——这名谋士的目的是什么?
“嘶——”
韩王然轻轻吸着气,剧烈的思考,让他的头又开始隐隐作痛,仿佛针刺一般。
“静观其变。”他沉声说道:“告诉司马弢,叫他无论用什么方式,务必要守住下曲阳……”
下曲阳位于联通邯郸郡与代郡的要道,就算元邑侯韩普占据了井径关,切断了这条要道,但蓟城还是可以通过下曲阳,走代郡、前往雁门郡——只是这条路远没有经井径关前往雁门郡那么便捷而已。
但若是连下曲阳都丢了,那韩国可就麻烦了,万一到时候秦国加大对雁门郡的攻势,蓟城将无法尽快支援雁门郡——相比较元邑侯韩普这个癣疥之疾,这才是大麻烦。
“……至于元邑侯韩普那边,叫司马弢尽量稳住他吧,待等来年开春之后,蓟城便会派兵征讨……”说到这里,韩王然顿了顿,问丞相张开地道:“秦开现下在何处?”
“仍在境外北地修缮商路。”丞相张开地回答道。
他口中的境外北地,即是指上谷、渔阳两郡北方的境外土地,自去年韩国与北方高原上的异民族展开了贸易之后,韩国就开始在国境外修缮道路了,毕竟魏国的崛起已经告诉了中原国家一个真理:想要富,先修路。
“唔。”韩王然点点头说道:“宫廷派遣知会秦开,叫秦开做好出兵准备,待来年开春后……讨伐元邑。”顿了顿,他又有意叮嘱道:“除此之外,派遣盯着元邑侯韩普,打探一番,看看他意欲何为。至于其他的……莫要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
丞相张开地疑惑地看了一眼韩王然,困惑于这位君主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但见韩王然用手揉着额头,露出一副疲倦的样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再追问下去。
在韩王然的授意下,蓟城朝廷很快就表达了对元邑侯韩普的不满,不过暂时还未将其钉死于「叛臣」的名义下,只是勒令元邑侯韩普立刻解散手中军队,交割给下曲阳的司马弢,立刻前赴蓟城——从表面上看,似乎还愿意给元邑侯韩普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是几日后,当元邑侯韩普得知此事后,对此却不屑一顾。
解散手中军队前往蓟城?
这还能回得来?
蓟城的那些士卿老爷莫不是将他当傻子耍?
事后,元邑侯韩普冷笑着将这件事告诉了张启功与北宫玉,纯粹将此事当做笑料。
然而,张启功却笑不出来。
“出乎意料啊……”张启功对北宫玉说道:“蓟城竟然只是以其朝廷的名义下令……”
北宫玉亦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不可否认,他俩就是在下饵钓鱼,想看看蓟城那边是否会颁布针对元邑侯韩普的王令——当然,他们并不指望韩王然与蓟城的公卿傻到这份上,让韩王然不惜冒着其诈死之计泡汤的危险来下达王令,他们只是期待这蓟城那边‘假借’韩王然的命令下达王令。
别看是‘假借’,只要通过蓟城那边对征讨元邑侯韩普的力度,他们大致也可以估测出韩王然的死到底是真是假。
可没想到的是,蓟城那边并没有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借韩王然的名义行事。
“看来是我方的力度不够大。”北宫玉对张启功说道。
张启功点了点头,转头对元邑侯韩普说道:“谣言之事,不知君侯安排地如何了?”
元邑侯韩普恭谨地说道:“已经叫人放出去了。”
他俩所说的谣言,即是诋毁韩王然的谣言。
由毒士张启功亲自执笔的这则谣言,自然是狠毒非常,他在谣言出对比了韩王然当政前后韩国的境况,大抵来说,就是指韩王然亲自执政前,韩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而待等韩王然亲自执政之后,韩国的经济与国内百姓的生活条件却是一落千丈——他从这个角度,来诋毁韩王然乃是一名不学无术的昏君。
不得不说,论颠倒黑白,作为法家子弟的张启功,倒也是其中好手。
不可否认,其实他所提出的依据,句句属实,可问题是,韩国国力这些年来一落千丈的原因,真的是因为韩王然么?
还不是因为康公韩虎、釐侯韩武几次攻打魏国却战败而导致的?跟韩王然有什么关系?韩王然接手韩国的时候,韩国就已经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了。
但张启功却故意忽略了这一点,引导舆论攻歼韩王然,硬生生要将一到这里,他眯了眯眼睛,喃喃说道:“由此可见,在策反元邑侯韩普这件事上,魏国怕是派出了一位了不得的臣子,且这名魏臣在其朝中的地位很高,比上党守姜鄙还要高,所以才能指使上党守姜鄙配合他的行动,暗中押送粮草给韩普……”
听了韩王然对此事的剖析,卫卿马括敬佩不已,忍不住问道:“大王,您的意思是,元邑侯韩普的作乱,乃是魏国在背后教唆?臣不明白……既然魏国策反了元邑侯韩普,为何不叫韩普在关键时候倒戈,或者配合国境的魏军,对武安、柏人、巨鹿发动两面夹击呢?这样不是更好么?为何要故意叫元邑侯韩普暴露?”
“因为魏国的胃口更大。”
韩王然看了一眼马括,沉声说道:“倘若寡人没有料错的话,元邑侯韩普,是魏国故意抛出来试探前方路况的石子,为的,就是来看看我蓟城的反应,由此推断,寡人故意叫人传出去的死讯,究竟是真是假……投石问路,哼,很高明的手段不是么?”
马括欲言又止,在犹豫了几番后,皱眉说道:“似这般,蓟城当如何应对?”
韩王然想了想,平静地说道:“在元邑侯韩普背后指点他的人……或许就是那名魏国的臣子,很不简单,笼络民心很有一手……”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一人,问道:“那个人,到哪了?”
马括犹豫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釐侯?……差不多快抵达渔阳郡了。”
韩王然沉默了片刻,说道:“待他到了蓟城,你亲自迎他入宫,来见寡人。”
“……是。”
片刻后,待等马括退下之后,韩王然拾起被褥上那几份情报,喃喃说道:“无论你是谁,寡人都不会叫你得逞……”
说罢,他面色微变,猛地用手捂着嘴。
随即,一连串剧烈地咳嗽声,响彻这座宫殿。
两日后的早晨,釐侯韩武的车驾,缓缓驶入了蓟城。
在车厢内,釐侯韩武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问题。
他那严肃的表情,唬地他的妻妾与儿女均不敢打搅。
忽然间,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感觉到此事,釐侯韩武睁开眼睛,询问为他驾车的马夫以及在外保护的卫士。
这些马夫与卫士,皆是他当日逃到巨鹿城后,由巨鹿守燕绉亲自挑选的卫士,虽然燕绉口口声声说送他前来蓟城是为了助他夺取王位,但釐侯韩武丝毫也不信。
倘若燕绉果真要助他夺取王位,那么此刻,他燕绉人在哪?他的军队又在哪呢?
他被燕绉这个过去的心腹爱将给卖了。
或者说,是燕绉用韩王然的死讯将他引诱回国——事实上在釐侯韩武看来,他义弟韩王然的死讯,十有八九也是假的。
但即便猜到了这些事,釐侯韩武还是没有丝毫轻举妄动,一来是此番跟随他前来蓟城的护卫,皆是巨鹿守燕绉的心腹,二来,他也想见见他的义弟韩王然,亲口询问询问他:你到底想做什么?
“釐侯,卫卿马括亲自来迎接您了。”车外的护卫,对釐侯韩武说道。
『马括?上谷守马奢之子么?那个毛头小子,居然也混到了卫卿的高位……』
釐侯韩武意味不明地哼了哼。
片刻之后,就有人撩起了车帘,随即,卫卿马括朝着车厢内釐侯韩武抱了抱拳,看似恭敬地拜道:“釐侯。”
“……”釐侯韩武上下打量着马括,微微点了点头。
见釐侯韩武神色冷淡,马括也不在意,微笑着说道:“恭喜釐侯返国,末将已备好了酒水,为釐侯接风。”
“……”釐侯韩武目不转睛地盯着马括脸上的笑容。
虽然他久在魏国,不过却也知道马括如今是他弟弟韩王然身边的亲近臣子,既然马括满脸笑容地前来迎他,那么很显然,他义弟韩王然根本就没有死。
“好!”
釐侯韩武很干脆地应道,干脆地让马括都有些意外,心下暗暗嘀咕:莫不是被他看出来了什么?
不得不说,马括太小瞧釐侯韩武了,釐侯韩武作为当年跟康公韩虎争夺大权的权臣,其眼界、城府又岂会差?
在嘱咐了车厢内妻儿几句后,釐侯韩武干脆下了马车,示意马括立刻带他去那所谓的接风筵。
途中,釐侯韩武坐在马上淡淡问道:“是他让你来的?”
马括张了张嘴,笑得有点勉强:“末将不知釐侯这话……”
“哼。”
釐侯韩武也不再多说什么,一直等到马括领着他来到王宫的偏僻小门时,他这才带着几分嘲弄看了一眼马括,看得马括很是尴尬。
在马括的带领下,釐侯韩武来到了韩王然歇养的那座宫殿,迈步走了进去。
不得不说,此时的韩武,心情很是复杂——其中更多的是失望跟愤怒。
他自认为他当年待义弟韩然不薄,一直都维护着这个弟弟,可是这个弟弟,却在最后狠狠捅了他一刀,以至于使他沦为在魏人眼中毫无价值的人质。
心中这股愤怒,迫使他的脚步越来越快,他恨不得立刻就冲到义弟韩然面前,揪住后者的衣襟质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可当他迈步走入内殿时,他忽然呆住了,因为他看到,他弟弟韩然正躺坐在一张卧榻之上。
那模样,一下子就刺激到了韩武的回忆:当年他父亲韩王简,临终之前就是这样躺坐在卧榻上。
他走到卧榻旁,难以置信地看着弟弟那憔悴的脸庞,一时间,心中的愤怒退地一干二净。
“义兄,对不住。”卧榻上的韩王然,微笑着说道。
那笑容,那温柔的语气,就仿佛当年韩王简告诉年幼的韩武,说他不会有事……
“你……怎么会变成这样?”釐侯韩武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痛,这让他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此时,马括已搬来了一张凳子,釐侯韩武亦不客气,坐在凳子目视着弟弟,看着这个才三十几岁正当年的弟弟,那憔悴的脸庞。
“只是些许小疾而已。”韩王然咳嗽了两声,随即歉意地看着釐侯韩武,说道:“义兄,别怪我,当年若赎你回国,我未见得能夺回王权……”
1...776777778779780...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