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在卫公子瑜死后,这个国家就已经从内部彻底腐朽了,就像如今相继失去了韩王然与釐侯韩武的韩国那样,虽然国家看似还存在着,但实际上却已经死了,无法再对中原的大势走向,造成什么太大的改变。
正当卫邵、卫郧、卫振三人谈论之际,忽然有一名帐外的卫士走了进来,朝着主帅卫邵抱拳说道:“将军,有人将一封书信交给了营门的门将,说是给您的。”
话音刚落,跟在他身后的一名卫军将官,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
“给我的?”
卫邵与卫郧、卫振二人对视一眼,随即站起身来,上前接过书信,拆启观阅。
起初,他的面色还算平静,可渐渐地,他的面色越来越难看,甚至于到最后,脸上满是震惊、惶恐、愤懑的复杂神色。
他忽然问那名将官道:“这封信,是何人送来的?”
那名将官摇了摇头,说道:“那人穿着楚军的甲胄,但是却未透露身份,留下信就离开了。”
“楚军士卒?”
卫邵深深皱了皱眉,目视着手中的书信久久不语。
见此,檀渊侯卫振不解问道:“怎么了?”
只见卫邵给了卫郧、卫振一个「稍后再说」的眼神,旋即吩咐那名将官道:“你且先退下吧。”
“是!”那名将官依言而退。
随后,卫邵立刻下令帐外的卫士加强警戒,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帅帐。
在安排妥当之后,他这才回到方才的坐席。
“怎么回事?”
檀渊侯卫振惊异地问道。
在他看来,必定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否则卫邵不会叫其亲卫加强帅帐的警戒。
只见卫邵将手中的书信摆在面前的案几上,招招手将卫郧、卫振召到面前,待二人在他面前案几的另外一侧坐下后,他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有人通过这封信告诉我,魏国在去年就已击败了韩国,使韩国臣服于魏国。今年开春之后,魏国的赵疆、庞焕、周奎等人,正率领魏韩联军大举进攻齐国……”
“什么?!”
刚刚在卫邵面前那张案几另外一侧坐下的鄄城侯卫郧,方才坐下就惊地下意识坐直了身体,一脸惊骇地失神叫道:“竟有此事?!”
“嘘!”卫邵立刻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鄄城侯卫郧如梦初醒,连忙压低了声音,惊声说道:“当、当真?”
见此,卫邵遂示意卫郧、卫振二人先看罢书信再说。
在足足过了半柱香后,卫郧、卫振逐字逐句地看完了信中的内容,皆不知该说什么。
韩国已被魏国打成同盟,且魏国的精锐目前正在攻打齐国,这明摆着就是说魏国已经取得了胜利的关键。
问题是,这些消息是否属实?
并且,又是何人向他们通风报信?
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
“两位觉得信上所述,有几分真实?”卫邵低声问道。
听闻此言,鄄城侯卫邵皱着眉头说道:“韩国本土有上将乐弈抵挡魏军,按理来说,不至于这么快就击败了韩国吧?更何况,倘若信中所述属实,魏国的赵疆目前正在进攻齐国,何以齐国的田耽还留在此地?他不是应该火速回援本国么?”
“不不不。”
檀渊侯卫振摇摇头说道:“我认为恰恰相反。……卫邵将军,你可还记得楚水君与田耽当日的反应?那日楚水君召集诸军将领,要求我等加紧进攻魏军,逼迫魏军与我军决战,当时我就觉得楚水君此举过于急迫了,仿佛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但又不肯透露……”
“唔。”
卫邵点点头,回忆道:“事后,我询问过田耽,他解释是粮草告急,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说到这里,他低头看了一眼又重新摆回案几上的那封书信,皱着眉头说道:“或许,信中所述果真是事实。……问题是,究竟是何人向我等通风报信,且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
檀渊侯卫振闻言亦苦苦思索道:“绝无可能是楚人,相信那信使身穿楚军的甲胄,只是掩人耳目……但绝对是联军内的人。”
卫邵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联军内部,只有楚、齐、越、鲁四国的兵将,先排除掉我卫国,楚军……按理来说不可能,也就是说,应该在齐国军队或者鲁国军队当中……”
“不会是齐国。”
卫振摇摇头说道:“自齐王吕僖过世之后,齐魏两国的关系就日渐恶劣,当时狂妄自大的齐人看不起魏人,而魏人又看不起齐人,按理来说,齐军中应该不会有人暗中倒向魏国……”
“也就是说,是鲁国?不会吧?”
卫郧惊讶地说道。
要知道,齐鲁利害一致,这是齐将田耽与鲁国季武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连卫郧也觉得,齐鲁两国的关系理应是牢不可破,怎么可能暗中倒向魏国?
听闻此言,檀渊侯卫振沉吟说道:“未必不可能。……须知鲁国的将领,除季武是鲁人外,桓虎乃是韩人,陈狩乃是魏人,且据说桓虎与陈狩二人,皆与魏国有些渊源。”
“桓虎?陈狩?”
卫郧不可思议地看着卫振。
或许其他人不清楚桓虎与陈狩,难道他卫国还会不清楚么?
桓虎何许人?那可是胆大包天的恶寇,当年率领数百骑寇试图挟持魏国先王赵偲,遂后来在魏国境内流窜作乱,此人的通缉令,在魏国整整挂了二十年——那份通缉令上写得清清楚楚,擒杀桓虎者,赏金五万,死活不论。
似这等被魏国通缉的要犯,你竟告诉我说他有可能私通魏国?
经卫郧这么一说,檀渊侯卫振也变得有些不自信起来,皱着眉头嘀咕道:“难道是那陈狩?”
可是仔细想想,陈狩也是魏国通缉的要犯啊。
此人据说是魏国的「阳武军」出身,在叛出魏国前还是军中的伯长,后不知因何被当时的魏公子润关押在商水县,却被恶寇桓虎在报复性攻打商水县时救走,后随同桓虎一同逃亡宋郡。
此人在魏国的通缉榜中,虽然不如萧鸾、桓虎这等常年占据通缉榜首的「魏之大恶」,但魏国迄今为止还是没有撤掉对陈狩的通缉。
似这等人物,你告诉我说他私通魏国?
就在卫郧、卫振二人争执不下时,卫邵摇摇头说道:“不!……桓虎此人暂且不论,但是那个陈狩,却很有可能。固然他亦是魏国通缉的要犯不假,但是别忘了,其父陈炳,却被魏国以「贞烈英雄」的名义供奉在召陵县,当地官府还特地给其父建了祠堂,供召陵魏人瞻仰、悼念……我觉得,陈狩对魏国应该没有怨恨才对。”
听闻此言,卫郧、卫振亦连连点头,毕竟卫邵的剖析的确有条有理。
“不若去试探一番?”卫郧建议道。
卫邵抬手阻止了卫郧,摇摇头说道:“不可。……首先我等并不能肯定就是陈狩,贸然与其接触,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怎么办?”檀渊侯卫振皱眉说道。
卫邵压了压手示意稍安勿躁,随即压低声音说道:“在考虑这件事之前,我三人要达成一致,在魏国与联军两者间,到底投靠哪方?”
的确,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在足足半柱香的时间内,檀渊侯卫振与鄄城侯卫郧默然沉思。
良久,檀渊侯卫振长吐一口气,低声说道:“倘若魏国果真已使韩国臣服,且目前其精锐军队正在攻伐齐国,那么这场仗,魏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接下来,无非就是「魏国将如何赢得这场仗的胜利」而已,究竟是惨胜,还是大捷……在这种情况下,我等其实已无太多的选择,终归,我卫国离魏国太近了。”
原本还在权衡利弊的鄄城侯卫郧闻言一愣,旋即亦惆怅地叹了口气。
的确,正如卫振所言,这场仗打到如今,魏国最糟糕的结局,也不过是惨胜而已。
他觉得,既然魏王赵润应允了楚水君的邀战,那么相信其肯定是有什么仗持的——不谈击溃诸国联军,但至少应该有使己方全身而退的把握。
而这就意味着,魏国仍然拥有使他卫国覆亡的实力。是故卫振才会说,其实他们并无太多选择的余地。
“魏国吧。”卫振惆怅地说道:“终归魏王身上亦流淌着卫人的血,应该会顾念几分情面。”
他并没有细说「倘若魏王不顾念情面」的可能性,因为在他看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魏国吞并了卫国而已。
在卫振看来,他卫国失去了卫公子瑜,这个国家就已经彻底腐朽了,魏王赵润好歹身上流淌着一半他卫人血,就算接受他的统治又如何?难道还会比他卫国的昏君卫费更糟糕么?
卫邵、卫郧二人怎么想,卫振不清楚,但是他自己,却因为当年卫公子瑜不明不白死在濮阳,而对卫王费与公子玠父子有诸般不满,倘若魏王赵润愿意让其义子、也就是卫公子瑜的长子卫云继承卫国君主,檀渊侯卫振绝对会立刻倒向魏国,支持卫云夺位。
不得不说,在国内争权方面,其实卫邵、卫郧、卫振三人亦非态度一致。
不过在对外方面,至少在此刻,三人终究还是达成了意见,决定暂时潜伏,倘若联军当中果真有魏国的内应,那么,他三人会在那名内应倒戈相助魏军时,给予帮助,希望此举能够淡化魏国对他卫国的恨意。
在意见达成一致后,卫邵这才透露心中的想法:“联军内的魏国内应,多半是希望我等相助,是故才会叫人送来这封书信,既然如此,我等不妨静观其变,看看到底会是谁,向我等做出暗示……终究联军人多势众,而那名内应势寡,既然如此,此人应该会试图与我军抱团,免得到时候被联军各个击破,换句话说,在之后的军议中,谁主动要求与我卫军紧挨,谁就是那名内应!”
“高见!”
卫振、卫郧恍然大悟。
两日后,楚水君再次于帅帐内召集诸联军的将领,询问各军是否已做好与魏国决一胜负的准备。
顺便,商量一下具体的战术。
当日,卫邵、卫郧、卫振三人早早就来到了楚水君的帅帐,想看看联军中的那名魏国内应,是否会对他们做出暗示,但很可惜,待等联军诸将尽数到齐,也没有人对卫邵等人做出什么暗示。
不过卫邵这等那频繁四下打量的模样,还是引起了鲁国将领桓虎的注意。
不错,给卫邵的那封信,就是桓虎派人送去的。
『……看卫邵等人左顾右盼的模样,显然是收到了我写的书信,不过……』
桓虎若无其事地伸手挠着下巴。
他并不打算直接与卫邵等人见面,毕竟万一卫邵等人决定站在齐国或者楚国那边,那他桓虎、陈狩二人,有可能死后连渣都不剩了。
稍微给点暗示就行,桓虎觉得,既然卫邵当日能暗示田耽,让田耽为其撑腰,那么,应该也能看得懂他的暗示才对。
就在桓虎暗自思忖之际,楚水君已在点名询问各国军队的备战情况。
“我东瓯军已准备就绪。”越国的将领吴起开口道。
楚水君点点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曾经与楚人相互视为仇寇的越人,反而是最可靠的友军,比齐、鲁、卫三国的军队可靠地多。
“我大齐的兵将也已准备就绪。”齐将田耽点头说道。
继田耽之后,鲁国的季武、卫国的卫邵,亦相继表示基本上已做好准备。
见此,楚水君遂说道:“诸位,相信你等也已猜到了几分,我之所以如此焦急地向魏国逼战,实是因为我联军的粮草已经告罄,再耽搁下去,恐会陷入粮草不继的窘迫,为今之计,唯有击破魏军的防线,攻陷大梁,攻陷博浪沙,让齐国直接从大河运粮至梁郡,方可解我联军燃眉之急。”
『……让齐国从大河运粮至此?嘿!齐国怕是眼下自顾不暇吧?』
桓虎闻言心下暗暗冷笑,但脸上却不动声色,暗中瞥了一眼卫邵等人,见卫邵三人还没傻到露出破绽,心下暗自松了口气。
而事实上,楚水君在说这番话时,亦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卫邵三人,这让卫邵、卫郧、卫振三人心下极为恼怒。
倘若他们不明究竟,自然不会明白楚水君这一眼的原因,可如今他们已从桓虎暗中派人送出的书信中得知了来龙去脉,又哪里会不明白楚水君这一眼的意义?——明摆着就是在防备他们,或者更干脆地点说,试图继续蒙骗他们,骗他们与魏军交战。
但正如桓虎所庆幸的,卫邵三人还未傻到在脸上露出破绽,除了卫邵还在关注帐内诸将的神色外,卫振、卫郧二人皆环抱双臂而坐,仿佛对楚水君的话并无太大的反应。
见此,楚水君的目光便从卫邵三人身上移开,在环顾了一眼帐内诸将后,沉声说道:“这场决战,是我联军最后的机会。若能战胜魏王赵润的兵马,我联军便可给予魏国重创,反之,我联军只能止步于此,眼睁睁看着魏国得以喘息……因此我希望诸位竭尽全力,须知,魏国已严重威胁到了我诸国的利益,倘若不能将其重创,恐日后魏国会展开凶狠的报复,介时,悔之晚矣。”
“楚水君所言极是!”
田耽点头声援道。
虽然他已经决定,一旦击败魏王赵润,他就立刻率领齐军回援齐国,再不管后续,任凭楚魏两军打生打死,但这并不妨碍田耽在此时支撑楚水君。
不管楚水君是否猜到了田耽的真正打算,但至少田耽此刻的态度,使他非常满意。
他点头说道:“既然诸位并无异议,那么接下来,就来商议一下决战的阵型分布。……中前军,我决定任命项末将军为主将。”
“遵令。”楚将项末抱拳应道。
“中军,田耽将军,就拜托你了”楚水君对田耽说道。
“是!”田耽抱了抱拳。
“左翼前军,由项娈将军担任主将。”
“是!”项娈抱拳应道。
“右翼前军……”
楚水君的目光,在帐内诸将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卫邵身上,随即他笑着说道:“卫邵将军,便由贵军担任右翼前军,如何?”
卫邵哪里会不知楚水君的打算,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田耽。
只可惜,此刻田耽与楚水君利害一致,当然不会理睬卫邵的‘求援’。
见此,桓虎笑嘻嘻地插嘴道:“楚水君,用卫国的军队为前军,怕是不太妥吧?……此战好比是我联军的背水一战,岂能用卫国的军队担任前军,万一卫军趁机倒戈,这该如何是好?”
卫邵闻言皱了皱眉,不悦说道:“桓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楚水君饶有兴趣地看向桓虎,从旁,田耽亦打量桓虎、卫邵二人。
要知道前一阵子,卫邵已加入了「齐鲁两国」的团体,组成了「齐鲁卫三军联盟」,共同对抗楚水君那想趁机削弱三国的命令,可没想到今日,桓虎却主动挑衅卫邵。
『……应该是因为魏国的胜势,让桓虎对卫邵这些卫人产生了怀疑,怀疑卫人或有可能重新倒向魏国。』
楚水君与田耽对视一眼,心下暗暗猜测道。
见二人越说越僵,楚水君连忙制止道:“请两位克制。……桓虎将军,卫邵等三位将军,已证明过对我联军的忠诚,桓虎将军何以无故猜忌呢?如我前些日子所言,眼下唯有我等同心协力,方能战胜魏军。……我相信,卫邵将军麾下的将士,必定能承担起右翼前军的职责。”
“嘿!”
桓虎闻言嘿嘿一笑,撇撇嘴说道:“就怕楚水君信错了人,后悔莫及。”
见此,楚水君制止了想要破口大骂的卫邵,询问桓虎道:“那桓虎将军的意思呢?”
只见桓虎摸了摸下巴,看着卫邵冷冷说道:“倘若楚水君定要委任卫人担任右翼前军,那么,希望君侯将我鲁国的军队,安排在右翼中军,并给予我鲁军相应的权限。倘若卫军介时倒戈,可使桓某对卫军展开攻击,让这些叛徒尝尝我大鲁所造战争兵器的滋味……”
“这……恐怕不妥。”
楚水君虽然心中微动,但脸上却露出了假意的犹豫。
而此时,却见卫邵睁大眼睛瞪着桓虎,看似是气愤填膺,可实际上,他却是在竭力压制心中的震惊。
包括在他身边的鄄城侯卫郧与檀渊侯卫振。
『难道那内应果真是他?!……见鬼了!』
卫邵、卫郧、卫振三人震惊地说不出来,乍看仿佛被桓虎说得哑口无言似的。
他们简直难以相信,被魏国以「死活不论」通缉的桓虎,居然就是魏国的那个内应?
『……搞错了吧?』
卫邵心中暗暗嘀咕。
大魏宫廷 第286章:决战之日【补更35/40】
“三位将军,且莫将方才的事放在心上,为今之计,我等仍需同心协力。”
在军事会议结束后,楚水君罕见地亲自将卫邵、卫郧、卫振三位将领送离帅帐,反复好言安抚:“桓虎此人,出身并不佳,因此言行举止难免有些粗鄙,三位将军且莫要放在心上。”
听闻此言,卫邵余怒未消地说道:“然而这匹夫甚是过分,明明大战将至,他却要故意生事,挑拨离间,哼!……我看他才像是会临阵倒戈的那个!”
『桓虎怎么可能投靠魏国。』
楚水君失笑般摇了摇头,相比较之下,其实他更倾向于桓虎的观念,只是不好明说,毕竟他也需要卫邵等人麾下的军队。
于是他安抚卫邵等人道:“就如我在帐内会议中所说的,你们双方暂且放下成见,全力应付与魏军的决战。只要联军击败魏军,一切的怀疑,尽皆烟消云散,不是么?”
卫邵沉默了片刻,这才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就听君侯所言,我等不与那匹夫一般见识。”
说完,他与卫郧、卫振,便向楚水君告辞,返回其卫军营寨。
没走多远,卫邵、卫郧、卫振三人便看到田耽、季武、桓虎、陈狩等人站在原地,似乎是在等待他们。
因为在瞧见他们三人后,田耽主动迎了上来,笑着说道:“三位将军,时辰尚早,不若到田某的帐中稍坐片刻,小酌一番?”
看着田耽脸上堆笑的表情,卫邵心中暗怒。
原因很简单,因为方才在楚水君任命他卫军担任右翼前军时,田耽无视了他‘求助’的目光,明显是根本不在意他卫军的伤亡。
这让卫邵心中暗恼:这田耽,终究是没有将他们视为自己人。
想到这里,他有意瞥了一眼桓虎、陈狩二人,冷冷说道:“田耽将军,我等还是不去了吧,毕竟,我等可是随时都有可能倒戈相向的,不是么,桓虎将军?”
“嘿嘿。”
桓虎怪笑着说道:“无妨,桓某会盯着你等的,倘若介时你三人果真做出了什么叫桓某不快的事来,桓某手中的利剑,会立刻斩下三位的首级。”
“桓虎将军。”田耽皱着眉头制止道。
『不直说「倘若你三人果真倒戈」,却说是「做出什么叫桓某不快之事」……呵,这个桓虎,他是在警告我等么?』
不动声色地与桓虎对视了一眼,卫邵淡淡说道:“那就请桓虎将军拭目以待。”
说罢,他朝着田耽抱了抱拳,说道:“田耽将军,恕我等先回去了。”
田耽有些头疼地看着这个局面,只能点了点头。
半个时辰后,卫邵、卫郧、卫振三人回到了其卫营帅帐。
在吩咐帐外的卫士加强警戒之后,三人迈步走入了帐内,低声交流。
“那个内应,十有八九就是桓虎了。……当时帐内,就只有这厮主动设法与我军紧挨。”
在说这番话时,卫邵心中很是感慨。
是啊,谁会想到桓虎竟然就是那个魏国的内应?要知道这厮至今还被魏国悬赏五万两黄金啊。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楚水君也好、田耽也罢,皆对桓虎信任非常,以至于方才他们与桓虎争执时,楚水君与田耽竟隐隐有袒护桓虎的意思。
“这个恶寇,真不简单。”卫邵由衷地感慨道:“竟能借着故意与我等争执,达成了其目的。……偏偏楚水君与田耽竟还会袒护此人。”
“终究是窃取了鲁国一半土地的恶党。”檀渊侯卫振亦感慨地说道:“此人以数百骑寇起家,非但能在挑衅魏国后全身而退,而且势力逐渐壮大,从当年的贼寇摇身一变成为如今鲁国的上将,没点本事,岂能做到这种地步?”说着,他低声问道:“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卫邵思忖了片刻,说道:“那桓虎,反复暗示「他会盯着我等」,极有可能是想表达,他会在决战时亲自来到我军阵前,倘若果真如此,那我等不妨到时候听从他的指示……此人,很不简单。”
卫郧与卫振连连点头。
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桓虎的计划,但既然此人正在楚水君与田耽的眼皮底下与他们三人‘交流’,足以证明此人城府、心计无一不是上佳,这让卫邵、卫郧、卫振对「临阵倒戈」之事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人的关系……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卫邵颇有些啼笑皆非的摇了摇头。
可不是嘛,原本他们想要攀附的田耽,在「魏国取得优势」的情况下,立刻就抛弃了他们,默许楚水君借机消耗他卫军的实力,免得他卫军到时候投身到魏国的阵营;反而是桓虎这个在楚水君的帅帐中嘲讽他们、与他们起争执的家伙,却居然是他们真正可以相互依靠的盟友。
不得不说,这世间有很多事真的很神奇。
而与此同时,季武与桓虎、陈狩三人,正跟着田耽前往后者的帅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