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大魏宫廷 第两百章:戳心戳肺的胜者 二
“你……你怎么会在宫里?”
站在垂拱殿内那距离殿外仅仅只有一步的位置,魏天子满脸惊愕地看着那抢先一步迈入殿内的儿子,脸上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皇儿为何不能在宫里?”赵弘润眨了眨眼睛,很是无辜地说道:“皇儿可是特地来给父皇一个惊喜啊。……唔,看得出来,父皇果然很欢喜,你看,都说不出来话了。”
……
魏天子张大着嘴,俨然是一副目瞪口呆之色。
毕竟按照章程,此次他眼前这个儿子立下这等功勋,理当与浚水军一同缓缓回归大梁,而大梁这边,也应当由魏天子、东宫太子弘礼以及众皇子、众朝中大臣们,一同出城相迎,毕竟此次魏楚之战的大捷,那是值得举国庆贺的事,朝中大臣都希望借此机会振奋国民的士气。
可没想到,作为此战的最大功臣,赵弘润却丢下浚水军,偷偷溜回了大梁,这简直……简直就是视朝廷的安排如无物。
“你……”魏天子满脸错愕地指着儿子,不敢相信地问道:“你偷偷溜回大梁做什么?”
“来瞅瞅父皇目瞪口呆的样子啊,喏,就是父皇眼下这样……不枉皇儿及早回来大梁啊!”赵弘润没心没肺地笑道。
这劣子……!!
魏天子张了张嘴,被他儿子的话气地有些说不出话来,良久,他平静了一下心神,沉声问道:“朕不是命人知会百里跋,叫你们缓缓回军大梁么?他……没有告诉你么?”
“百里将军告诉我了。”赵弘润若无其事地问道。
“那你……那你为何不听朝廷的安排,不听朕的安排?”
在说这番的话时候,魏天子着实有些震怒。
要知道,出城恭迎此战功勋之士,那可是他与朝廷筹备了至少半个月的头等大事,无论是他魏天子还是朝中的百官,都希望借此机会振奋国人的士气,可没想到,作为当事人的赵弘润却视大梁这边的辛苦筹备如无物,自作主张地提前一步回到了大梁,这,这要这场筹备了半个月的大戏将如何上演?
这劣子绝对是故意的!!
魏天子咬牙切齿地般地怒视着赵弘润,半响,他凑近眼前这个儿子,压低声音问道:“你是故意的吧?”
“啊,我就是故意的。”赵弘润小声回道。
就当魏天子听了这话正准备发作时,却见赵弘润压低声音对他父皇言道:“父皇不是忘了吧?当初皇儿离宫前,父皇曾说,只有等皇儿打败了楚国的军队,才能算做是皇儿的胜利,如今,皇儿得胜归来,是胜者。……胜者,想怎么庆贺那是他的自由,这可是规矩啊!”说罢,赵弘润举起两根手指,压低声音补充道:“两胜两负了!”
这兔崽子!!
魏天子气地双肩微微发颤,阴沉着一言不发。
可惜,赵弘润根本不看他父皇的面色,跟同样目瞪口呆的大太监童宪,以及蔺玉阳、虞子启两位熟悉的中书大臣打了声招呼,便转身迈出了垂拱殿。
临走到殿外时,赵弘润又转过头来,面朝魏天子补充道:“对了父皇,按照当初咱父子俩男人与男人对话时的约定,从今日起,玉珑皇姐不想嫁,您,不许再逼!”
……
魏天子的表情看得出来有些扭曲,咬着牙从嘴里迸出一个字来:“好!”
见此,赵弘润满脸畅快地迈出了垂拱殿,待等他走至垂拱殿外的台阶时,他忽然又转过头来,故作回忆地说道:“对了,父皇,您看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说罢,他脸上忽然露出了夸张的笑容:“啊哈哈哈哈”
眼瞅着怪笑不止的儿子消失在自己眼前,魏天子额角青筋直冒。
他如何会不知他这个儿子指的是哪件事,记得他当初用吏部郎官罗文忠耍了他儿子一回时,他也曾似这般畅快地大笑,很显然,他这个顽劣的儿子此番是特地回来报复的。
“陛……陛下,那,那我等也先行告退了。”
宗卫沈彧等人面色古怪地瞅着仿佛正在发作边缘的魏天子,缩着脑袋连忙告辞。
说罢,他们不等魏天子点头,便纷纷逃走了。
以至于整个垂拱殿内,只剩下面色铁青的魏天子以及目瞪口呆的大太监童宪,中书大臣蔺玉阳、虞子启,和另外一位新任的中书右丞冯玉。
“那……便是肃王殿下?”新任中书右丞不久的冯玉小声地询问两位同僚。
只见蔺玉阳与虞子启二人对视一眼,苦笑着向这位新同僚传递了一个让后者有些紧张的讯息:作为中书大臣,日后你免不了要与这位肃王殿下打交道。
而另外一边,大太监童宪正小心翼翼地轻轻拍着魏天子的后背,就怕这位当朝天子被那位殿下气出个什么好歹来。
“朕早该想到的……朕早该想到这个劣子……哼哼哼,嘿嘿嘿……”魏天子低声阴阴地笑着,他那阴诡的笑容,让殿内众人一阵头皮发麻。
好在这时候中书令蔺玉阳及时传开了话题:“陛下,殿下怎么这么走了?那,那咱们筹备了半个多月的迎军之事……”
“他摆明了是特地回来给朕难堪的,耍完了朕,他自然就走咯,还留下来做什么?至于朝廷这边的安排,朕的安排,你也听到了,那劣子会在意么?”魏天子满是怨气地冷哼道。
“不如派人去凝香宫?”大太监童宪低声说道:“殿下此去,必定是往凝香宫向沈淑妃请安去了,沈淑妃知书达理,相信若是陛下派人过去,沈淑妃定会叫……”
“算了!”魏天子抬手打断了童宪的话,平复地心神说道:“那劣子离宫已有半年之久,就莫要去打搅他们母子了……”
“是。”童宪恭敬地低了低头,只是心中苦笑连连,他心知肚明:陛下作为老子,肯定是不愿意向他的儿子低头。
果不其然,魏天子随后的话,充分证明了他此刻心中的怨念。
“走,随朕出宫,迎接得胜凯旋之士!……没了那劣子,不是还有百里跋,还有浚水军么!”
眼瞅着魏天子阴沉着脸迈出了垂拱殿,殿内众人面面相觑,只好紧跟在后。
而与此同时,正如大太监童宪所料,赵弘润的确是带着沈彧等人,径直往沈淑妃的凝香宫而去了。
正巧此时在凝香宫内,赵弘润的弟弟赵弘宣也在,估计他也等着浚水军回到大梁,好及时前往城外迎接他的兄长,并将这个好消息传回皇宫内,传给他的母妃沈淑妃。
于是乎,母子团聚、兄弟团聚。
“润儿,叫为娘仔细看看你。”
不得不说,当沈淑妃再次见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大儿子时,心情着实有些激动,毕竟这个大儿子虽非她所生,但却是视如己出。
“你长高了,不过也瘦了……”只见沈淑妃抚摸着大儿子的脸庞,满脸为人母亲的心疼,她甚至不由地胡思乱想,她的长子是否在军中时吃不好、睡不好,因此一脸面黄肌瘦。
“哪能呢,孩儿在军中时吃得好,睡得好,就是长高了,所以看起来仿佛是瘦了而已。”虽然赵弘润也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真的长高了,但他只能这么说,否则,恐怕眼前这位母妃说不定有多心疼呢。
好在旁边还有弟弟赵弘宣,及时打岔转移了沈淑妃的注意:“哥,听说你这次打下了楚国十八座城池?让楚国陪了大笔钱物?”
“你听说了?”提到这件事,赵弘润也有些欢喜,虽然这么说并不合适,但不可否认,他在这场仗中斩获丰盛,只要运作地好,日后就不需要再过那种苦哈哈的窘迫日子了。
“当然!”赵弘宣激动地说道:“我听说,哥你从楚国收刮来的那笔钱物,沿着蔡河运至了祥符县,在当地堆得犹如几座小丘那么多。”
“什么收刮,太难听了,是楚国那边让哥退军的报酬,懂么?”说着,赵弘润搂过弟弟的肩膀,小声说道:“回头哥分你一份。”说到这里,赵弘润好似想到了什么,转过头对沈淑妃说道:“对了,娘,孩儿也特地从中挑选了一些精致的珍珠、玉石、漆器、铜器,回头派人送到凝香宫来。”
尽管沈淑妃素来对身外之物并不在乎,但是这份来自儿子的孝敬之心,却是让她颇为欢喜。
忽然,她好似想到了什么,诧异问道:“对了,润儿,你怎么忽然回宫了呢?你父皇这些日子与朝中大臣们商议着,可是要组织人手专门到城外迎接你们大军凯旋呀……”
“这个……”赵弘润眼珠一转,不敢说他已经去过垂拱殿报复了一回,讪讪说道:“孩儿这不是想念着娘亲嘛。”
终归是十几年的母子,沈淑妃如何猜不到这个大儿子心中所想,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
她有种预感:今夜陛下准会到他凝香宫来,向她抱怨她大儿子的种种劣迹。
对此,沈淑妃亦有些无奈,她觉得,魏天子与赵弘润这对父子,他俩联络感情的方式,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那种。
而与此同时,浚水军大将军百里跋率领着麾下的浚水军魏兵,距离大梁已近在咫尺。
遵照天子与朝廷的安排,这支得胜凯旋归来的大军,将在大梁的东门接受魏天子与朝中百官的庆贺,随后,大军从东门入城,径直穿过城中央最繁华的横街,在城内百姓的迎贺下,再从西北的侧城门出城,回浚水军原本的驻扎军营。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一件大梁的盛事,足以使整个大梁热闹鼎沸。
不过在赵弘润看来,被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迎接入城,远远不如瞧见他父皇魏天子目瞪口呆时的窘样更让他心情欢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大魏宫廷 第两百零一章:盛事『加更1/8+6』
洪德十七年四月初二,大梁东门人声鼎沸。
因为在今日、在今时,大魏天子将带领东宫太子、众皇子、以及众朝中百官,在东门迎接此战打败了楚国而凯旋归来的功臣:肃王赵弘润与麾下浚水营军士。
只见此时的东门,人山人海,相信那些蜂蛹至东门的大梁百姓们,皆欲争相目睹一番那位今年才十五岁的皇室翘楚,天子膝下八子,肃王赵弘润。
此时整个东门外,热闹非凡,密密麻麻的大梁百姓翘首以盼,时而与周围的乡邻议论纷纷,猜测那位肃王殿下究竟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听着周围那汇聚如潮般的热论,坐在皇辇上的魏天子一阵心凉:谁会想到,他们这些人最希望迎接的那位,此刻早已悄悄溜回宫去了呢?
『哼!两胜两负?嘿嘿……』
魏天子在皇辇上邪邪般笑了笑,那种仿佛人在崩溃时的笑容,让在旁伺候的大太监童宪一阵心惊胆颤:肃王殿下回了皇宫,看来日后皇宫内又变得要热闹了……
而就在这时,民众中不不知是何人高喊了一声:“来了来了!”
『来了么?』
魏天子心神一紧,终于恢复了天子的威仪,虽然他的儿子让他有些难堪,但是撇除了那个劣子外,此战仍有不少功勋之士,比如,那位他曾经的宗卫,如今的浚水营大将军百里跋。树如網址:heiyaпge.关看嘴心章节
只见在远方,扬起一片雪尘,无数壮实的大魏骑兵充当先锋队,向此刻大梁东门的百姓展示了他们魏国骑兵的雄武。
而在队伍的前头,浚水军大将军百里跋骑着高头大马,策马缓缓向东门靠近。
“这位便是肃王殿下么?不像只有十五岁的样子啊……”
“废话!这位是我大魏浚水营的大将军,百里跋大将军!”
“那……哪一位是肃王殿下啊?”
“不晓得……”
“话说,为何百里跋大将军是一个?不应该是那位肃王殿下么?”
“不晓得……”
在路过道路两旁迎接的队伍时,当百里跋听到那些民众纷纷的议论声时,他不由地哭笑连连。
的确,按理来说,作为此战最大的功臣,肃王赵弘润应该骑马走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接受大梁百姓的欢迎。
可问题是,那位殿下此刻不在军中啊!
就在百里跋有些恍惚之际,他忽然瞧见前方的皇辇上,魏天子缓缓步了皇辇,站在皇辇前恭候着。
百里跋心中一惊,连忙一夹马腹,使马儿一阵小跑,待等距离天子大概十丈远时,他勒住马缰,翻身下马,牵着缰绳紧走至天子身前,单膝叩地,抱拳沉声说道:“百里跋,幸未有辱皇恩!”
望着曾经年轻的宗卫,如今已是一嘴的胡须,魏天子不由地有些感慨,伸手弯腰将百里跋扶了起来,沉声说道:“百里大将军请起!”
说罢,天子忍不住小声感慨道:“百里,你也老了啊……”
倘若说前一句只是例行公事,那么后一句天子的感慨,却让百里跋一阵心暖,不由得回忆起当初他们主仆在一起的光阴。
那时的魏天子,可是一派英武之气,岂是如今这般两鬓花白的模样?
“多谢陛下!”百里跋高喊一声,旋即低声说道:“去年卑职见陛下时,陛下两鬓还未似这般……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魏天子点了点头,将百里跋扶了起来。
大魏的宗卫制,使得皇子们与其宗卫们之间历来有何难以割舍的情谊,就如当初宗卫沈彧向天子直言,他效忠的是八殿下赵弘润而不是魏天子,再如眼下的赵元偲与百里跋,哪怕一方已贵为天子,另一方也贵为大将军,但他二人之间的情分,亦远远不止君臣之情那么简单。
这正是当初宗府制定宗卫制的原因,也是宗卫存在的意义。
“陛下,肃王殿下他……”
“朕已经得知了,那劣子一回到大梁,都给了朕一个下马威啊。……对此,你有什么安排么?”
“陛下放心,某已安排了一名年轻的军卒扮作肃王殿下……”
“唔,不可使民众失望啊……”
君臣二人小声地交谈了一番。
此时,周遭的大梁百姓突然爆发一阵响彻天际的呼喊,原来,是他们望见了一名身着华贵铠甲的年轻骑士,非但年轻英俊,而且全身金盔金甲,披着赤红战袍,威仪非凡。
因此,这些大梁民众们想当然地就以为这位便是眼下大梁声势最高的肃王赵弘润,齐声欢呼起来。
“肃王!肃王!”
“肃王!肃王!”
只见在万民迎贺中,那名假扮赵弘润的骑士朝着民众挥了挥手,旋即像百里跋那般,翻身下马,叩地向魏天子言道:“皇儿,幸不辱命!”
在众大梁民众发自内心的呼喊贺喜声中,魏天子心情很是感慨地将眼前这位假扮他儿子的骑士扶了起来。
他忍不住开始幻想,若是他那个儿子,当真如眼前这位骑士这般乖顺,那该多好?
可惜,一想到那个劣子,魏天子的脑海中便不由地印出赵弘润适才在垂拱殿外那夸张的哈哈大笑。
『真是岂有此理……』
尽管气得额角青筋直冒,但魏天子仍是笑容可掬地将眼前这名骑士扶了起来。
毕竟虽然赵弘润不在乎这种事,但是作为大魏的王,魏天子却要考虑到大梁城内的百姓,做到务必不使他们感到失望。
这不,让魏天子扶起他面前那位假扮他儿子的骑士时,附近所有的大梁民众都发自肺腑地恭贺呐喊起来,毕竟姬氏一族在魏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无比崇高的,皇室中出了赵弘润这么一位杰出的皇子,魏人们普遍都感到自豪与欢喜。
不过在远处,那些见过赵弘润的人,他们的表情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比如赵弘润的那些皇兄皇弟们。
“那是弘润……”
“看不大清楚……不过,总觉得举止不太像啊。”
待等魏天子领着“赵弘润”走近,似东宫太子弘礼、雍王弘誉、襄王弘璟这些皇子们,表情就变得更加古怪了。
『果然不是……』
『那小子也大胆了,这种场合都敢叫人假扮?』
『看父皇与百里将军的面色,似乎并未因此感到诧异……看来他们早已知情了。』
弘礼、弘誉、弘璟三人思忖了一阵,亦堆着笑迎了上来,假装丝毫未曾发觉什么不对。
而其中,就数东宫太子弘礼的表情最为古怪。
要知道,东宫太子弘礼原本打算在此时鸣奏他身边幕僚骆瑸所谱的《肃王破楚暘城君兵阵曲》,拉拢赵弘润这位目前大梁声势最鼎盛的兄弟,可谁曾想到,赵弘润竟然敢放了所有人鸽子。
这种不给面子的做法,让东宫太子弘礼很是气愤。
但是此时此刻,他也晓得不能表露出来,别说眼前只是个假扮他兄弟的骑士,就算是一副空铠甲,他也只能认了。
“奏乐!”
随着,东宫太子弘礼一声指示,身后方那些早已准备就绪的乐官们当即齐奏起那《肃王破楚暘城君兵阵曲》。
那曲子,听着果真是有一股仿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威武。
随后,天子的皇辇与百里跋的坐骑,以及那位假扮赵弘润的骑士,便沿着朝廷所安排的路线,带领着浚水军的魏兵,从东门徐徐入城。
只见在城内那条横街的两旁,亦有不计其数的大梁百姓夹道欢迎,欢迎心中他们大魏的英雄。
而在人群中,赵弘润的红颜知己,一方水榭的苏姑娘带着丫环绿儿亦混在其中。
她原以为她爱郎“姜润”便是那位肃王赵弘润,可是如今一瞧,她却感觉那位骑在马上的“肃王殿下”很是陌生,与她记忆中的“姜润”完全不是一个模样。
『居然不是……』
发现自己猜错了的苏姑娘,心里非凡没有失落,反而暗自松了口气。
因为在她看来,若是她的爱郎“姜润”当真是那位肃王赵弘润的话,那么他俩最终能走到一起的可能性,那就愈发地渺小了。
毕竟那可是肃王,大魏天子的儿子,堂堂皇子身份,而她呢,不过是一方水榭里的清倌儿,不管以往她如何洁身自好,亦不见得大魏姬氏宗族能允许她嫁入皇室,哪怕是妾室。
『看来只是巧合罢了……姜公子应该是果真去老家了。』
苏姑娘暗自松了口气。
忽然,她皱了皱眉,因为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名衣装华贵的富家公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对方那毫不掩饰地贪婪目色,让已心有所属的苏姑娘很是不喜。
“绿儿,咱们回去了。”
“喔。”绿儿以为是自家小姐失望了,乖巧地点了点头,搀着自家小姐的手臂,主仆二人返回了一方水榭。
而那位方才一直盯着苏姑娘观瞧的富贵公子,正目视着离去的主仆二人,惊喜而意外地喃喃自语着:“想不到大梁,还有此等肤如润玉的美人儿。”
说罢,他向身旁的随从低声说道:“去查查,那个女人是哪家的。”
“是,世子。”
怕是赵弘润都没有料到,尽管他才刚刚回到大梁,但是他那批从楚国敲诈回来的庞大钱物,却早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垂涎。
毕竟,那是一笔价值不菲、远远超过朝廷户部数年所得税收的财物,有不少人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两百零二章:无异状『加更2/14』
或许是战争期间的日子,让赵弘润改变了些许曾经在作息方面的习惯,以至于次日,他在巳时前后便早早地醒了过来。.?`
不过,宗府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府衙,即便是赵弘润,也不是想去就去的,因此。他决定先派人向宗府知会一声。
当然,他会找个借口什么的,毕竟这种事可大可小,在事情还未有所眉目之前,他不想弄得人人皆知,尤其是不想他的母妃沈淑妃因此而担心。
就在这个时候,宗卫高括从殿外走了进来,瞧见自家殿下今日早早就起来了,着实愣了一下。
“殿下,早。”
“早,高括。”
在芈姜暗暗摇头的无语目光中,赵弘润与高括相互打了声招呼。
“高括,浚水营回驻地了么?”
“是的,昨日就已经回浚水了。”高括点点头,将他所知的消息告诉了赵弘润:“不过百里跋大将军,以及李岌、曹玠、宫渊、于淳、吴贲五位将军,仍暂住在城内的驿馆。”
“屈塍、晏墨、巫马焦他们呢?”赵弘润问道。
其实此番与浚水军一同前来大梁的,还有商水军与鄢水军,兵数不多,两军各自仅五百人而已,但是除了留守在商水的谷粱崴,以及留守在鄢陵、长平一带的左洵溪与左丘穆两名将军外,其余屈塍、晏墨、巫马焦、伍忌、华嵛、公冶胜等原平暘军的将领,此番亦随同浚水军来到了大梁,其用意,无非就是向魏天子以及大魏朝廷表明心迹而已。
“两军各五百军士,此刻亦暂驻在浚水,与浚水军一起。至于屈塍、晏墨、巫马焦、伍忌、华嵛、公冶胜等人,眼下则与百里将军、曹玠将军一样,住在城内的驿馆……”说到这里,高括好似想到了什么,提醒赵弘润道:“殿下,据我方才打听到了消息,朝廷对于殿下越权私自分派军队驻扎在商水与鄢陵、长平三县,似乎有些不满……尤其是兵部的几位大人,他们普遍觉得,殿下不应该在战后仍旧保留那两支全然由楚人组成的军队。或许是几位大人觉得楚人不可信……”
“哼。”芈姜听到这里轻哼了一声。
望了一眼明显有些不渝的芈姜,赵弘润挥挥手说道:“兵部的不满,无所谓。……商水军与鄢水军皆是跟随本王立下汗马功劳的,虽是楚人。也理当封赏!……父皇不会因此而区别对待的。”
1...8889909192...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