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封神归真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如是我云
罢了,且让他们逃去西方,日后自然有计较之时。太乙想定,低头看那禺狨王,见他浑身上下,被哪吒混天绫缚得结结实实,分毫不能挣展,一双怪眼中却仍旧凶光四shè,不肯屈服。
太乙道:“这等异种妖魔,就地格杀即可,何必带来见我?”
哪吒道:“师父容禀,这怪物乃东洲巨妖,十分凶悍,却也不是寻常魔种,我想师父如今住在东极妙岩宫,宫中广阔,乏人守护,不如将此怪带回青华,以为镇宫瑞兽,一来可增东极威仪;二来也立个榜样,使天下左道慑服。”
太乙想了一想,道:“这等说也有道理。”踏上一步,伸掌轻轻在禺狨王顶上一击,禺狨王浑身一颤,登时昏死过去,哪吒收回混天绫,众天兵用铁链将禺狨王捆了,抬将起来,浩浩dàngdàng,直奔傲来城而来,离城尚有千里之遥,天尊在九霄云里,法眼往下一看,见城中妖气全消,泯灭无痕。
天尊道:“罢了,这万圣王却甚知机,已先逃了,我们回去罢。”众人上天,先至东极妙岩宫,天尊吩咐哪吒:“将那妖兽穿了鼻子,拴在宫前华表下,与我守门。”哪吒依命办理,天尊与杨任、哪吒却上金阙云宫灵霄殿来。
灵霄殿前,张、鲁二班督着十万天工,重造宫阙,十分繁忙,叮叮当当之声响成一片,见天尊与两位大神到来,两位天工连忙上前施礼,太乙微微点首,径上灵霄宝殿。
“天尊亲身下降,dàng涤妖氛,甚是辛劳。”正中御座之上,帝俊冕旒低垂。
“除灭妖魔,卫我正道,乃贫道份内当为之事,岂敢当陛下慰劳。”太乙微微躬身。
“我居此位久矣,做事常不免犹疑,观今日天尊行事,雷厉风行,果决分明,远胜于我,我yu请天尊摄理三界庶务,不知天尊意下如何?”帝俊道。
太乙听了,神色微变,一时不曾答话,殿上数百群仙诸神神情各异,哪吒却十分欢喜,若不是身在朝堂之上,几乎就要欢呼雀跃了,许逊立于左班,眼中也大有喜色,只不便表露出来,猴王大闹天廷,说起来与他的举奏不无关系,若玉帝查究起来,他不免要受牵连。现在好了,太乙师叔若主掌天庭庶务,我却不必担心受责了。许逊十分欣慰。
“天尊,你意下如何?”帝俊目光看向太乙,微笑着又问一次。
“陛下既有此命,贫道也不敢辞劳。”太乙道。
帝俊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丹墀之下的两班仙神,朗声道:“众卿听者,今后三界九天,一应庶务,皆听东极妙岩宫青玄上帝处决,救苦天尊所到之处,如朕亲临,传布上下诸司,令一体知闻。”
灵霄殿上的截教众神,多有不平者,只是阐教势大,怎敢多言,只得与群仙一同拜伏,齐声道:“谨遵大天尊圣旨。”
且说悟空被释迦牟尼施展掌上神通,压在五行山下,其地正当西牛贺洲与南赡部洲两洲jiāo界之处,故后世又称此山为两界山。悟空身压山下,除了头颅与左臂探出山外,可以摇挣摇挣,全身上下,竟似与山岩浑如一体,再不能腾挪变化,昼夜六时,看尽了山间花开叶落,生死枯荣,天上斗转星移,日月经行,又见了些风雷电雾,冰霜雨雪,寒暑jiāo侵,春秋迭代,匆匆数百余年,仿佛不过闭眼睁眼之间,中土南洲,已是大唐贞观九年。
这一年,唐太子李承乾十六岁了。
贞观这九年,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大唐国力渐强,于是不免对外用兵,与北魏争西域、北庭之地,烽火连年,穆、康、米、毕、史、夏、尉迟、龟兹、楼兰、月氏、火寻、戊地、高车、吐火罗、乌那曷、拔汗那等西北小国夹在南北两个大国之间,苦不堪言,或灭于魏,或降于唐,长安市上,仿佛一夜之间便多出不少胡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尽是从西北战场流离而来。
太上皇帝李渊原本喜道恶佛,晚景不宁,忽遭玄武之变,这九年来,渐渐的变得喜看佛经,喜听佛法,端因道求长生,佛祈来世,今生只是这样了,他镇日转经念佛,只盼建成、元吉和十个孙儿能够受生善地,来世再无诸般忧烦。
九年来,他深居简出,整个大安宫充满了檀香的味道和诵念经文的声音。
“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磐。”
白衣的青年僧人坐在李渊榻前不远处,转动着念珠,释尊传下的经文一个字一个字从他chún齿间吐出,并不响亮,却异常清晰。
他是玄奘,当今大唐国境内最著名的法师。
承乾坐在祖父身边这九年来,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因为惧怕,李世民与皇后长孙无垢除了万不得已的时刻,几乎从不到大安宫请安,倒是承乾常常到大安宫陪伴李渊。
李渊今年快七十岁了,jīng神十分衰弱,听着经文,半睡半醒。
“师父,这是什么经文?”承乾忽然问道。
承乾在六岁那年,生了一场重病,玄奘为他诵经祈祷七日七夜,后来病好以后,李世民就让他拜玄奘为师,玄奘给他取名“沙竭罗’,这是沙门护法八大龙王之一的名字,玄奘为他取了这个名字,大概是希望他能够护持世间正法吧。
“这是般若密多心经,前代鸠摩罗什尊者所译。”玄奘答道。
“鸠摩罗什是谁啊?很有名么?”承乾又问。
“是的,他是两百年前的大师,我们今天所读到的经文,大半都是鸠师和他的弟子们译过来,可惜我生得晚,未能与大师同代,亲睹风采。”玄奘轻轻叹息,他确实十分遗憾,不过内心深处,他觉得这篇心经译文似乎涵义有点缺憾模糊,并不能由衷认同。
这时李渊已经完全睡着了,鼻中发出轻微的鼾声,承乾轻轻取过软枕,放在祖父头下,又为他盖上锦衾。
“沙竭罗,我们走吧,让上皇好好睡一觉。”玄奘轻声说道。
“嗯。”承乾也轻声回答,转头说道,“你们好生照看爷爷,我和师父明天再来看爷爷。”宫娥内侍们低低应了一声。
玄奘站起身来,躬身一合十,向殿外走来。
大安宫,虽然也冠名为宫,其实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府第,规模比之太极宫,何止小了十倍,因此师徒俩很快便走出了宫门。
玄奘要回弘福寺,李承乾却还不愿回东宫,要随玄奘到寺内盘桓一会儿,弘福寺却在长安西门,要过了西市才到。于是两人出了大安宫,骑马过布政坊,延寿坊,光德坊,往西市中穿来。
经过西市,南角上闹嚷嚷的,许多人挤成一团,也不知在看些什么。承乾虽然做皇太子有八九年了,东宫僚属一堆,平常翻来覆去,只是要他知行守礼,但十六岁的年纪,终究还是少年心xing,见了热闹,便不禁要上去看一看,因此双腿一夹马腹,当先行去,玄奘微微摇头,策马跟上。
他们在马上,原比众人高出许多,因此虽然在人群之后,仍将场中光景看得清清楚楚。原来那边有个木台,木台上一字儿排开,站了数十名胡人女子,彼此以绳索相连,肤色有黑有白有黄,五官棱角分明,眼睛大而深邃,或金或碧,头发微微卷曲,身材高挑,显与中原人不同,有一个瘸腿癞疥道人站在边上,用手中藤杖一一点指,大声介绍其年龄、出身、价格。
原来是九姓胡人,承乾心想。
魏唐大战,九姓胡人国破家亡,或为唐军俘虏,或辗转逃来长安,被人买卖,长安贵人家以为新奇,纷纷抢着购买,充作奴仆婢女,宴会之时便叫他们侍候伴舞,互相夸耀,乃是贵人借以炫夸身份的象征,因此这些胡人胡女要价甚高,等闲人家却是买不起的。
承乾以往在亲贵大臣家里也曾见过胡奴胡姬,但亲眼在市上见到买卖胡姬,却还是头一遭,益发停马不走,一一打量那些胡女。
玄奘见得这副情形,双手合十,道一声:“善哉!”低声诵念经文,看那癞疥道人时,见他身周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辉光,玄奘“噫”了一声,那道人忽而转过头来,眼角余光一闪,似是对玄奘笑了一笑,随即又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继续高声叫卖。玄奘控住缰绳,运天眼通再看道人宿命时,却如陷入了一片迷雾,此人仿佛竟是既无过去,也无未来,玄奘深感奇怪,皱眉思索。
承乾却打马进了人群,指着东首第三名的一个小女孩儿问那道士:“她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人?”
“她小名叫做明月奴,是穆国来的。”道士笑道,“郎君要买下她吗?”
“嗯,我要这明月奴,多少钱?”
“要十贯。”
“才十贯。”承乾道。
“是啊,只要十贯,这名女子便归郎君所有。”
承乾却踌躇起来,原来他自小便是太子,吃穿用度,俱有内库拨给,又哪里用得着什么钱财了?因此他此刻身上是分文俱无,却哪里有十贯铜钱给那道士?
“师父。”承乾回头招呼玄奘,玄奘看了看那道士,又看了看那女孩儿,轻轻摇了摇头。
“是了,出家人不蓄私产,身上哪里会带着什么钱财?”承乾懊恼地自语。
“郎君若不曾带钱,还请回府去来。”道士笑了笑,转过头去,又开始高声向众人叫卖。
承乾看着那女孩儿,女孩儿年岁不大,身子尚未完全长成,畏怯怯的,用碧水含烟似的眸子看着承乾,自有一种特别的意态,让承乾觉得十分熟稔,亲切,因而心动。
“且慢!”承乾叫道,解下腰间的一条犀角带,“那道人,你看这条带子可值得十贯?”
这犀角带是用西洲黑犀牛的角制成,镶金嵌玉,十分名贵,虽然算不上价值连城,也抵得上黄金数百两,承乾却不知道这腰带到底价值几何。
道人见了这条角带,眉花眼笑:“值得,值得,便一百贯也值了。”却将这腰带的价格压下了十倍也不止。
“那好,这带子便归你,这女孩儿我要了。”
“郎君这犀带贵重,一名胡女实在难抵。”道士接过犀角带,用藤杖指了另外八九名女子,“这九个连同方才那个一起,都归郎君了。”
“不必,我只要这一名。”承乾道。
“这岂非贫道为人不诚,占了郎君便宜。不可不可,郎君若对方才这几名胡女不满意,尽可另选几名。”
“不必了,大众都在此地,这犀带是我宁愿与你,就要你这一人。”
“好好好,郎君果然大有古人任侠之风,贫道恭敬不如从命了。”
道士满脸堆笑,解开索子,将明月奴领了出来,又从怀中取出契据,“郎君,人契都在此地,请郎君收存。”
承乾附身抓住明月奴的手腕,用力一拉,将她拉上马背,在自己身前坐了,拨马出了人群,对玄奘道:“师父,我不能去弘福寺了,要先回府了。”玄奘看着明月奴,yu言又止,只是一合掌,承乾挥鞭一击,那马四蹄扬起轻尘,穿过西市,往东宫去了。
玄奘坐在马上不走,只看着那道士,只见那道士笑眯眯的,依旧在那里叫卖,直到天晚,又卖出数人,歇市钲声响起,果毅军开始乘马驱人,众人都散去了,道士与身边几个凶恶道童牵着那些胡奴胡姬,慢慢的出西市去了。
玄奘看那道士,始终不得要领,摇了摇头,只得驱马先回弘福寺。
“明月奴,奴,奴,这个名字不好,从今以后,我叫你称心好不好?”东宫嘉庆殿,承乾打量着明月奴,说道。
“但凭郎君作主。”明月奴用并不很流利,却分外清柔的洛阳正音答道。
“称心。”
“称心在。”
这一天,是贞观九年十月初三,承乾并不知道,随着这个被他叫做称心的女孩子的到来,他一生的命数都将因此改变。
第十八章 国丧
太阳从西方的地平线上沉落下去,净街鼓开始响起,声振八百下,则六街九衢,坊门皆闭,再不许城中居民穿行于坊里之间,要到第二日五更二点,坊门方才重新开启。
街鼓咚咚,催日呼月,后一百八十年,李长吉有诗咏官街鼓: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单调而冗长的鼓点声中,一弯素白的新月自东北天际慢慢升了上来,将并不明亮的月色洒向长安的一百一十处里坊。
净街鼓停止了,长安城一片沉寂,金吾卫的火把出现在大街上,朦胧的夜色中,到处响起了捣衣声,时序已入十月,家家都要为征人赶制寒衣。
曲江池映着天上的新月,微光瑟瑟,池头乐游原上,瘸腿道人拄着藤杖,西望长安,百坊千里,犹如棋局一般整齐,太极宫中王气冲空,





封神归真录 第 66 章
直上数万丈,东宫上方,又有暗云一片,若隐若现。
古来大城,无出长安之右者,道人不禁赞叹,复又微微冷笑,整个人忽然模糊起来,扭曲成一团散碎的光影,渐渐在周围的空气中溶解。
满天微茫星斗间,一道绚烂的虹光一掠而过。
“称心,快看,流星!”东宫嘉庆殿,承乾拉着称心,指向西北方向。
“哪里……啊!”称心一眼瞥去,只见到一抹星尾,急急合掌发愿,已然不及,懊恼地低下头去。
“不要丧气,以后我每天陪你来守流星便是了。”承乾伸臂搂住了称心肩膀。
“嗯。”称心羞涩地靠进承乾怀里。
西牛贺洲,有山名竹节山。
竹节山周围数万里,峰顶常有yin云聚合,层层叠叠,直冲牛斗,似有妖魔往来。
yin云飞旋,一头狮子独踞峰顶高崖,对着天上星月,九首一齐长吼,群峰回dàng,山间无论狮虎熊罴,狼虫彪豹,闻得狮吼之声,皆栗栗而战,缩首伏地,更不敢稍动。
光影闪烁,霎时聚chéng rén形,瘸腿道人扶杖从光晕间走出,那九头狮子口吐人言:“道友,为何这等模样?”
“方自人间游戏而回耳。”道人笑道。
九头狮子道:“事体如何?”
道人道:“虽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七八分总是有的。”
“吾为洪荒八万万魔众,谢上道友了。”
“你我既系盟好,又何必说这个谢字?”
九头狮子闻言,摇动九首,轰然大笑,“不错不错,倒是吾拘泥了,道友,既至此山,何不随我回洞府欢饮数杯?”
道人笑道:“道友之酒,比瑶池醴泉如何?”
狮子道:“醴泉甘冽绵长,却嫌太软;吾酒入喉辛辣,锋芒锐利,dàng涤xiōng臆,最堪挥断愁肠。”
道人拊掌大笑,“人言美酒如刀,信然,信然,只是我尚有小事未完,却先别过,三日后必来叨扰。”
“专候道友光临。”狮子说罢,仰天吼了一声,四足在山岩上一按,火焰般的尾巴一甩,竹节山晃动了一下,崖间凭空出现一座洞府,九曲盘桓,中藏洪荒世界,似有无量狰狞面目在内浮空飞转,无边魔气滚滚而出,令人毛发为竖。狮子纵身跳入洞门,空间一阵dàng漾,洞门倏然而合,竹节山头静悄悄的,只有四面寒蛩,鸣声不绝。
道人静立片刻,腾身依旧化作流星一道,徐徐划过长空,落下东海去了。
数日之后,侯君集征西而回,献胡女一名,惯弹琵琶,善歌能舞,李世民在两仪殿听她弹奏,惊为天籁,自此宫中游宴,琵琶女长随左右,十分受世民亲信。
承乾自那日得了称心,几乎日夜都在一起,渐渐便不常到玄奘处听经,却喜欢上了胡风胡食,常作胡语、着胡服,又漫游于市井,jiāo结胡人侠客纥干承基,在宫中作胡人营帐而戏,只是此时还知节制,见大臣则正襟危坐,高谈节义,众人因此也不太在意他,以为只是少年好奇心xing而已。
太上皇帝李渊在十一月得了风疾,行动艰难,御史大夫马周上书责皇帝不孝,大安宫规模狭小,卑陋低湿,不利上皇病体,李世民被他一通抢白,十分羞恼,却也无辞以对。贞观十年春,遂下旨于太极宫之东北,龙首原高阜之上营建永安宫,宫室未成,李渊已于贞观十年八月崩于大安宫垂拱殿,年七十岁。
天下十道四百州,各处道观寺院哀钟响动,李世民遣哀使告于魏国,两国兵戈暂息。
玄都观、兴善寺两处乃天下道观、佛寺之首,大设道场,钟声日夜不停,名僧名道以玄奘、岐晖,各披法衣,诵经持咒,种种仪轨,为上皇追荐冥福。
八月二十五日,大行太上皇帝灵驾于垂拱殿发引,出长安金光门,葬于三原县献陵。淮安王李神通已先李渊而逝,有旨迁其遗骨,以为献陵陪葬。
灵驾浩大,仪卫拥护,蔚为壮观,有六绋牵引太上皇柩车,每绋各长三十丈,围七寸,各有执绋挽士虎贲千余人;另有挽郎二百人,左右配挽歌二部各六十四人。李世民与诸王诸子百官随后缓行相随。
葬仪已毕,观葬人群中的玄奘六个月来第一次见到了承乾。他远远地看着承乾,沙竭罗的神气似乎与从前不同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温厚,眉间隐隐多了一丝戾气。玄奘皱了皱眉头,定念谛观,见承乾额上仿佛有一缕淡黑色的火焰在跳动飞扬,身后更有一个巨大而狞恶的yin影张臂向天,似在发出声声厉吼。
啊!玄奘大吃一惊,低呼一声,凝神再看,那巨大的魔影与额上的黑火一起,像太阳下的薄冰一样消散无踪了。
“师父!”承乾也看见了玄奘,在马上向他点首示意,却不曾停留,径直从他面前过去了。
玄奘带着僧人们,慢慢向弘福寺方向走回,心中十分忧虑,刚才那黑火魔影虽只是一闪,但他深信自己不会看错。他虽已有半年未见承乾,但承乾身为太子,一举一动皆受上下瞩目,其日常行迹却也不难得知:我闻他近来喜与胡人jiāo往,莫非是胡人中有邪人在他身上下了什么秘法禁咒,有所图谋么?
回到寺内,众僧各归僧房安歇,玄奘命侍候的沙弥退下,将门关上,独坐方丈,深深入定,他的神念如鸟一般从泥丸宫升起,飞上高空,向下俯瞰。
长安城中一草一木、一尘一沙,此时看来分外清楚,太极宫上空紫气弥漫,翻腾不息,其中隐隐有亿万金丝,光华闪耀,苍龙一般将皇城盘绕其中,只是龙光紫气围绕之中,果有黑气一缕,若有若无,自东宫中透将上来。
却是什么妖人?是否与上次那道人有关?玄奘将神念延伸下去,寻那黑气根源,东宫内外僚属,男女婢仆,连上次承乾带来的那名胡女在内,都是常人,俱无异状,那黑气不是发自旁人,就是出自承乾自己体内,再无其余根源。
“吁”方丈之中,玄奘长长吐出一口气,睁开眼来,脸色苍白,十分疲倦。
他宗法大乘,专重思维,修xing不修命,虽然灵台清明,神念广大,可以遍察万物,却无半分法力在身,纯以道力jīng神支撑,作了这番探视,一时间身体如脱力了一般十分虚弱。
他端坐不动,深深呼吸了二十一次,站起身来,取过一旁水杯,一饮而尽,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已是第三日清晨了,金黄色的晨辉落在弘福寺层层殿宇的铜瓦上,折shè出灿然的宝光。
玄奘站在方丈前的台阶上,仰头看着天际的朝霞,仲秋的风吹动了他的袖角,带来丝丝凉意。
忽有一名小沙弥匆匆走入方丈庭院。
“大和尚。”小沙弥悟明向玄奘合掌施礼,“终南山岐宗师遣门人前来传信,请大和尚一见。”
“哦,好!”
小沙弥走出庭院,无多时,脚步声响,一名看上去三十岁上下的道士跟着小沙弥进入庭院,道士黄冠长须,斜背长剑,玄奘认得是岐晖的弟子,昊天观主尹文cāo。
“法师安好!”尹文cāo向玄奘行礼。
“观主何以多礼,贫僧实不敢当。”玄奘连忙还礼,“岐宗师有何事见教,至令观主亲来?”
尹文cāo虽然看起来与玄奘年纪相若,实际已有六十多岁了,只是道家讲xing命双修,以rou身为解脱根本,所以常能驻颜不老,尹文cāo便是如此;尹文cāo又是昊天观主,岐晖门下最得意的弟子,将来终南山宗圣观的观主与楼观道的宗师自然也非他莫属,因玄奘是唯识宗主,总领佛门,故他以小辈自居,玄奘却不敢因此稍缺礼数。
“明年五月五日,我道门各宗丹元大会,我师请法师光临观礼。”尹文cāo一边说,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张简帖,双手呈上。
玄奘连忙弯腰双手接过,“不知不觉,竟又已六十年了么?”
尹文cāo笑道:“正是,光yin迅速,明年论道之地定在阁皂山。”
“观主,请你转告宗师,贫僧一定准时抵达。”
尹文cāo又一躬身,飘然出院。
自秦汉以来,道法大兴于南赡部洲,南北二洲宗门林立,大宗四五,小门小派更是不计其数,为此前代宗师聚议,定下六十年一度丹元道会之规。此会名为丹元,实是道家各宗论道斗法的大聚会,会中胜出的宗门是为两洲道门领袖,执掌太平玉符与灵宝三图,玉符灵图在握,则天下道门无不听其号令,所以这六十年一度的丹元大会,乃道门之内第一等隆重的法会。
1...3940414243...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