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杨门秘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手可摘星辰
叽叽喳喳的声音一下子就将我给淹没了。
我顿时有些两眼发直,脑袋发蒙,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情况。
“大嫂,二嫂,三嫂,四嫂,五嫂——哦,排风,香云——”我张口结舌地数了一通,有些郁闷地对老四跟老五埋怨道,“你们两个,又不是组团旅游,怎么拖家带口全给拉来了?”
四郎跟五郎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原本他们两个是准备自己带兵过来支援的,谁知家里面的人在西北呆的时间久了,早就有些烦闷,此时听说我收了河东路,这可是杨家的老根据地,因此都想来看看情况,再加上四郎跟五郎与妻子分别良久,乍见之下就有些难舍难分了,索性大家都一起来了。
见我的脸上有些迟疑,几个嫂子都不乐意了,围了上来一顿说教,立刻搞得我狼狈异常,急忙逃了出去,说是安排一下营地先。
迎着凉风清醒了一下,心里面渐渐地安定下来,这一次援军前来,基本上是将西北军在绥德的全部武装力量的一半儿以上,装备jīng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涨,所向披靡,可以说是我的家底儿,对付契丹人已经是绰绰有余,若不是我为了锻炼一下河东路的新编人马,本是无须大费周章的。
一阵氤氲的香气飘了过来,我的jīng神顿时为之一振,却发现公主老婆不知在何时就出现在我身旁。
“去看过了?”我转过身来,一把将她搂在怀里面,用鼻子在她身上嗅来嗅去。
公主的修为是越来越高了,有时候我都怕她忽然就飞升了,心里面说不担心是根本不可能的,此时看到公主就在眼前,才感到她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不是虚幻不可捉摸的。
公主点了点头,“很有意思的一块儿石头,只不过里面蕴涵的能量有些怪异,若是用来辅助修炼倒是不错,想要借此提高功力却是不能,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天外奇石吧!”
我听了之后顿时有些放心,当初在灵石发现那块儿灵石之后,我一时口快就告诉了公主,可是接着又有些后悔了,若是她突然得到什么启示直接飞升了我就亏大了,可是我有好东西不跟她分享也是不对的,这件事情着实是让我苦恼了很久。
如今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自然是心情大好。
“回来的时候,我顺路去了趟辽营。”公主拉着我坐了下来,淡淡地说道。
“顺路?!”我苦笑了一声,心中却是非常感动。
从灵石到辽营不怕有千里之遥,更不用说其中的艰难险阻,到了她的口中倒成了顺路了,宛如回家吃饭一般轻松,虽然她现在已经是大宗师的实力,却也没有如此悠闲吧,说到底还是为了我的事情打算,先探听虚实去了。
“这些琐碎事情,你就不要去理会了,契丹人虽然来势汹汹,却也如同土jī瓦狗一般,一击即溃,完全不必放在心上面。”我说这话倒是存着几分傲气,本来嘛,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去对付刚刚从半原始部落过渡过来的契丹人,若还搞不定就实在没有什么面子了,况且与契丹大军数次交锋,即便是以少对多的时候,也没有见得就落了下风,更何况我们这一次的准备充足,又是在主场作战,就更不应该有问题了。
“两军阵前,如何能够大意?”公主有些嗔怪地说道,“这一次我去辽营,却是发现他们可不止二十万人呢!这一次契丹人的准备充足,看来是存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念头。况且,我在辽营中也发现了你平时仰仗的那些个器物,而且数量也不少呢!”
“哦?”我顿时警惕了起来,急忙询问详细的情况。
原来公主闲着没事儿,听说契丹人大举西进后,便存了替我打探一下对方军情的念头,于是便潜入辽营,摸了个来回,结果不但发现契丹人马远远超过了口中所称的二十万人,同时还在辽营内发现了大量的与西北火器非常相似的器物,由于担心我吃亏,便急急地赶了回来。
“这样啊——”我听了公主的话之后,不由得将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火器被契丹人仿制,这倒没有出乎我的预料,只不过我对火器的控制一向比较严格,再加上我在战场上一向是战无不胜,没有给敌人留下过任何可以参照的火器样本儿,他们想要仿制也是有难度的。
如今契丹人忽然拥有了大量的火器,不能说不是一件非常令人奇怪的事情。
我想了一阵子后,忽然笑了起来,对公主说道,“公主不必担心!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说到玩弄火器,这些化外蛮夷们怎么可能比我们强?为夫我自有计较!”
公主点了点头道,“你知道便好,还有这一次契丹人行军的大营布置也很有特点,似乎是依足了阵法,完全不似以前那样杂乱无章,显然是有高人在指点,只不过我一时之间没有摸清敌方的首脑在哪里,未能盘问清楚。”
我沉吟道,“萧绰和韩得让这两个人虽然也曾学习汉文,却始终不是正宗的汉人,绝对做不出这么细致的安排来,前次我伤了韩得让,他应该死掉才是,如今居然还能好好地活着,就说明契丹营中有扎手的点子,这个倒不可不防。只是我一时之间也想不到,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厉害,居然能够起死回生?真是奇怪了——”
难道是上次见到的那个布下天门大阵的法师不成?我心中很是狐疑了一阵子,想来想去也惟有此人了,既然他能摆出天门大阵来,那么再给我制造些其他的麻烦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那人的身份实在蹊跷,仿佛又有些熟悉,我的脑子里面想了很久之后,忽然涌现出一个非常怪异的感觉,林正宵!被困在嵩山大火中依然逃了出去的邪异门主林正宵!
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也只有他有这个动机!这家伙吃足了我的苦头,如今逃了出来,也是一身重伤功力尽费,但是他的杂学造诣也相当深厚,定下心思来,搞风搞雨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而且他门下能人异士相当多,一旦有所参考,做出火器来实在不存在什么障碍。
我将心中的猜测讲给公主以后,她也觉得有这种可能性,毕竟以邪异门的实力,协助契丹人确实可以使他们的实力大幅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若是这样,那该如何是好?”公主关切地问道。
“推陈出新,看来我们的武器也该更新换代了。”我笑着回答道。
公主有些疑惑地看着我,不知道我又想出了什么鬼主意,不过依据以往的经验,应当是稳cào胜券,可怜的效仿者们势必要再吃一次苦头了。
又三日之后,辽军经过了真定府,来到了娘子关下。
这一次与往常不同,萧绰可以说是尽起jīng锐之兵,对于河东路抱着誓在必得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因此在粮草军械以及将领智囊的选取与安排上都很着力,优中选优,可谓是倾整个契丹之力搜罗出来的jīng锐。
接天蔽日的旗帜立刻就将娘子关前的空地给占领了,辽军安营扎寨,一字排开,前后足有十几里地,声势极为浩大,夜晚的时候营中篝火映红了半边天空,照得城墙一片通红。
关外的百姓早就听说了契丹人马前来进犯的消息,纷纷拖家带口牵羊引牛地逃到了关内,而关上的守军也是人心不稳,在几十万契丹大军面前,城中这万数人马几乎就跟没有一个样儿,怎么可能带给人安全感?
娘子关的守将邓全是原来的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的部下,后来投奔过来,依然驻守娘子关,这里向来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动荡,因此对敌的经验也很薄弱,只知道紧守门户,闭门不出,关内多备滚木擂石火油等物,单防敌人攻城。
所幸我的大军来的比较及时,大军前锋已经赶到了娘子关外,一路上偃旗息鼓,再加上关隘阻隔,契丹人倒不知道我们已经近在眼前了。
我更是与公主一道,早于大军一步来到了娘子关内。
“王爷,王妃?!”当我们两个人突然出现在邓全的大帐中时,邓全感到非常惊讶,接着便非常惶恐地站了起来,行了大礼后问道,“如今契丹人大军来犯,形势万分危急,王爷与王妃岂可轻身犯险,这如何使得?”
“邓将军不必多礼——”我将邓全扶了起来,笑着说道,“这契丹大军之中,来来回回,本王早就忘记有过多少次了,又算得了什么?”
邓全与大帐中众人见到我谈笑风生,没有大战将临的丝毫紧张气息,不由得暗道惭愧,想到我一向将契丹人打得憋闷异常,心中也渐渐地有了主心骨儿,变得乐观起来。
“现下敌人的情况如何?”我朝众人问道。
一谈起敌情来,众人立刻严肃起来,邓全取出一幅地图来,在上面指点了一番,向我说明了关外敌人这两天以来的动向,然后有些疑惑地说道,“说也奇怪,契丹人并没有趁势攻打城池,反倒是驻扎下来,源源不断地增加兵力,似乎有所待。”
“嗯,这个倒要亲自看一看。”我一听便知道其中有问题,于是便登上了城头观察。
娘子关号称是天下第九关,距离平定军约有百里之遥,原名苇泽关,因唐高祖李渊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在此设防而得名,另一说为此处有妒女祠,祀介子推之妹,据说有妇女艳妆而过,必然雷电交加,娘子关因此而得名,并有唐人所书妒女颂碑。
娘子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上有平台城保,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
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也是万里长城之上的重要关隘,城墙依据的山坡倾角几乎有六七十度,看起来头目森森,异常险要。
依稀记得后世时娘子关的妒女祠已经废弃了,却没有想到如今还有机会见识一下,于是我笑着对公主说道,“都说介子推的妹妹非常善妒,只要是有美女从她门前经过,都会惹来一阵风波,死了以后还在此地作怪,当地人看在介子推的面子上给她修建了祠堂,想着能够换些平安日子,却没有想到这女人居然变本加厉起来,若是公主你从她祠堂前面过一下,我怀疑这满天的雷电都要落在娘子关上了——”
“王爷就是爱说笑,乡野传闻而已,如何能够当真?”公主笑道。
我与公主并肩站在城头上向底下的辽军营地看了过去,发现对面几乎可以用熙熙攘攘来形容了,这一次辽军不但出动了重兵,并且征调了许多民夫听用,专门运输粮草以及辎重等物,更增添了此次南下西进的声势。
粗略地扫了一眼,我就看出了症结所在,辽军正在砍伐树木搬运石头,却不是为了加固营寨,而是要效仿我当年的作为,建起大量的投石机,给娘子关来一个毁灭性的空中打击。
投石机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攻防战中,大量的投石机和取之不尽的山石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这座千年关隘给毁掉,如果在加上火器的话,我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娘子关会变成一片废墟。
砖木结构的关隘面对投石机与火器的进攻,实在是没有什么反抗的资本。
我将下面的情况给邓全一讲,他立刻着急起来,“王爷,这可怎么办?要是让他们准备好了,这娘子关可就全毁了!”
也难怪他如此焦急,实在是邓全等人在此地驻扎良久,早已经对这座关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时之间却是难以割舍的。
“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准备?火油够不够?”我向邓全询问道。
邓全连忙回答道,“火油却是很充足,只是契丹人如果不强攻的话,怕是派不上用场。”
一旦契丹人采用远程打击的话,对付近距离攻城的火油与滚木擂石等物就等于废弃了。
“有火油就好办了,你也不必心焦,看契丹人的速度,没有一两天的时间根本造不出这么多的投石机来,到时候我们的火器也就运到了,却是不怕他们这些粗制滥造的器械。”我心中想着从西北运过来的大型火炮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娘子关的地势本来就高,再加上大炮之威力,就算是契丹人再彪悍,这次也要哭爹喊娘地滚回老家去了,如果他们还能回得去的话。
不提我们这里在观看辽营,此时的契丹大军之中,也是一派紧张的气象。
辽营之中,萧绰稳坐中军大帐,一旁陪同的正是半躺在椅子上面的韩得让,另外站着的一个人赫然就是大难不死依旧出来兴风作浪的前邪异宗主林正宵本人!
“国师——”萧绰依然是风姿绰约,不负她的名字,用手翻动摆在案头的那些宗卷,向林正宵问道,“若不是国师点醒,本宫真的无法想象,杨延昭的西北如今竟有如此实力!”
林正宵的一身功力虽然所剩无几,但是胜在阅历丰富,本人杂学渊博,门下的弟子们在他的指点下潜入西北各地,广泛地搜罗各种情报,其中也包含了关于西北火器的资料,此时摆在萧绰面前的情报,就有已经在战场上露过面的各种大型机械式远程攻击武器,还有一些基本配置的火器制作方法。
“此人不除,我大辽永无宁日!”坐在椅子上面的韩得让睁开了眼睛,沉声说道。
“西北兵革犀利,火器威力强大,如今已是我们的大敌,现下宋室内部斗争不断,正好是我们大举西进的时机!我们兴兵四十万,对外诈称二十万,就是为了打杨延昭一个措手不及!但愿天遂人愿,一举成功!”萧绰对两个人说道。
“太后所言极是!”林正宵点头答道。
三个人的脸上表情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此时想到的却都是同一个人。





杨门秘史 第215章 热兵时代
倾国之兵!
我在观看了契丹人的防御之后,如此评价道。
其实也算不上防御,因为据我的观察,这一次契丹人根本就没有花多少心思在防御工事上,营帐可谓是摩肩接踵连环相扣,一眼望过去,满山遍野都黑压压的一片营帐,无数高大的旗门竖了起来,将契丹人的黑色旗子飘在空中,迎风一吹,哗啦啦地响着。
“看来我们得追加预算了!”我有些苦恼地搔着头对公主说道。
有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警惕之心,就是这一次契丹人的战旗上面居然除了大辽国号之外,并没有很明显的将领的标示,这与以往非常不同。
若是往常,大将出征时,旗帜上面的字样鲜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领兵作战的是什么人,而不会象现在这样,大家都是黑乎乎的一片看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这对于我们了解对手打击敌人很不利啊!
契丹人的阵势弄得挺正规,我看了一阵子也没有找到什么破绽,骑兵奔袭偷营什么的直接就给排除掉了,本身契丹人的骑兵就是强项,我还没有傻到用自己的弱项去挑战对方的优势。
就目下而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用远程打击武器了。
回到营中之后,西北大军已经陆续就位了,我径直奔向刚刚抵达不久的火器营中。
“王爷来了——”营中众人除了cào作武器的士兵外,多是由当初我从江南拉来的能工巧匠们组成的技术支持,自然对我非常熟悉,见到我来到营中,都非常兴奋。
“大家好,都辛苦了——”我非常和善地接见了诸多充满激情的部下们,然后在他们的引导下,来到了西北最新投产的一批火炮面前。
早在对付河西李继迁的时候,我在西北的钢铁工厂就已经初具规模,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新式火炮的研发,只不过为了避免整个战争形势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我一直尽量将使用热兵器的时间压后,若非这一次看到契丹人的决心很大,也不会把压箱底儿的宝贝都拿出来。
众人将厚实的炮衣掀开之后,这些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新式武器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经过技术处理后的炮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地深沉,各部件的草图都是由我提供的,此时看到之后却发现有些部件已经被工匠们修改过了,一问起来,自然是在实验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想方设法加以弥补的。
对此我感到非常满意,若是工匠们没有一点儿随机应变的本事的话,那我也不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了。
虽然我知道线膛炮的打击jīng度要比滑膛炮高许多,可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也不指望自己能造出线膛炮来,毕竟膛线的制造是一个问题,而线膛炮的长炮身对于西北现有的工业基础来说,也不是可以顺利制造出来的。
因此所有的火炮都是滑膛炮,只不过因为西北钢铁工业在我的指导之下已经距离成熟的程度不是很遥远,炮身的质量都很过硬,不论从制造的jīng度还是炮身的强度来看,这些滑膛炮都很不错。
“很好,很强大!”我忍不住夸奖了一句道。
其实打击jīng度不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现在看来。
滑膛炮没有膛线,其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同时由于没有了膛线磨损,使其炮管寿命要长于线膛炮,由于没有了线膛炮因膛线根部应力集中而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这样对提高弹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的帮助,而线膛炮要想获得高炮口初速必须付出更高的膛压、更长的身管长度、更大的膛线磨损,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
目前,大家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炮火打击的战争,对于火炮的防御意识基本上为零,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零散火器攻击,但那些都是辅助性的,射程也非常之有限,滑膛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可以带给敌人巨大的打击,这些都是可以肯定的。
然后就看到了为这些火炮配置的弹丸,清一色的黝黑弹体,后面有稳定尾翼来提高飞行的状态,弹头前面的引信部分可以拆卸下来,这样的好处是里面的装药可以随时更换,针对不同的作战目的可以使用不同的装药,另外也可以避免弹药因受cháo变质而造成失效。
“射程怎么样?”这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架在山头上的话,打个十来里不成问题。”负责实验的管事儿回答道。
“谁问你山头上了,我是问在平地上面!”我笑骂道。
“平地上面,总不如架在山头上舒服,不过四五里的射程总是有的——”管事儿的有些遗憾地回答道。
“嗯,那也足够了。”我对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是我们搞出来的第一批火炮,能有这样的功效确实不错了,不应该再奢谈其他,凡事总得量力而为。
倾整个西北之力,也不过造出了六十门这样的火炮来,炮身上面不但有用来调教方位的标尺,也有方便移动的lún子与卸去后坐力的装备,虽然还不很完善,却已经够用了,新研制出来的发火装置也使得我的炮兵部队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明火执仗的需求,一切都宛如真正的炮兵部队。
事实上,西北的钢铁产量现在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大多数农具和生活用品都实现了真正的钢铁时代,所以没有装备太多火炮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愿意在这种低端的武器上面消耗太多的产出,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面才是,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黑压压的炮口终于升了起来,五十门野战炮占据了很大一片阵地,娘子关里的山坡上面将炮口一字排开,对准了对面山下的辽军大营。
西北军的第一批炮兵们有条不紊地将一箱箱的炮弹抬了上来,放到了阵地上,然后按照技师们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将炮口的位置调好,将炮身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将炮口先用蒙布给搭上。
自我而下,西北军的所有在场将领们都来到了娘子关内的山顶上面,一人发了一只千里镜,查看下面的敌情。
“确实是好东西啊——”四郎是第一次使用千里镜,看了以后连连叫好,很是惊异于这东西能够将数里之外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投石机——很多的投石机——”五郎一眼就看到了那些刚刚树立起来的投石机以及高如山丘一般的石弹,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很容易地就联想起了当初我也是用这种东西打了不少痛快仗,难保契丹人不会采用同样的方法攻破娘子关。
看着山下密密麻麻的契丹大军,所有的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了我的身上。
如今我的手里面一共有十五万大军,而对面的契丹大军,数目也多了很多,具体数目虽然一时无法统计出来,却总在我们的一倍以上,面对如此形势,大家的斗志在昂扬,也不会感到非常乐观。
我的目光在众人身上逐一扫过,心中感到无比的轻松,从当日的孤单一人来到这个世间,到代替杨六郎的身份进入天波府,再到占据西北后的种种,我已经摆脱了身上所受的种种羁绊,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而今往后,我不仅是为了自己活着,同时也是为了我身边这些人而活着,更是为了让整个中华民族能够早日雄踞于这个世界的颠峰而活着!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第一场有热武器参战的宋辽大战罢!”我是这样对众人说的。
而在对面的契丹大营中,大辽承天皇太后萧绰陪着年yòu的辽帝坐在大帐之中,群臣侍立左右,整个大帐之中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萧绰看了看众人,沉声说道,“五百年前,柔然部败于鲜卑部所建的北魏,遂退至极北之地,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等八部联盟,乃有我契丹!先臣事突厥,后臣事于唐,至先太祖皇帝时才得以立国,至今几已百年!历代先王殚jīng竭虑,艰难创业,今日我大辽国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可谓强大!”
1...138139140141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