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沈太后看皇帝这伤势不是太严重,这才稍微平静下来,道:“皇上,你可知大秦失天下,就是没有王族兄弟守国。
我项家能坐稳天下,靠的是项家的叔伯和兄弟帮衬,还有门阀贵族的支持。
他们儒家这些年干了什么...除了骂人,没见他们干什么正事。
皇上要削藩,这是削自己的羽翼,项家同室操戈,恐操之过急!”
“他们今日刺杀小昏侯,明日便敢来刺杀儿臣。我不削他们的藩,他们就要儿臣的命了!”
项燕然咳嗽了几下,面色苍白,咬牙道。
沈太后看皇帝这副神情,不由沉默了。一边是项家的叔伯兄弟,一边是她的儿子,走到水火不相容的一步,终究要取舍。
她长叹一声,“罢了。事到如此,也无路可退!他们非要自寻死路...也留不得。”
楚氏赘婿 251 《削藩策》,正式颁布!
“皇上可秘密调各部兵马,回援帝都。不过,铲除了项家的诸侯王,我们皇家便没有了羽翼拱卫。
只能依靠那些外臣。
自打太祖皇帝起,咱家就不喜欢这些腐儒,满嘴能说会道,谁知道他们肚子里都是些什么花花肠子!对他们要严一点。
那些外姓王、门阀,也要小心些。不是不可用,得小心他们坐大。
能信的,只有自家子弟。
你兄弟平王李荣,为我们项家可谓是鞠躬尽瘁,举族上下不惜肝脑涂地,自是信得过。况且他没儿子,自然也没什么野心。
李虞、驸马谢安然、沈万宝,还有那些知根知底的后辈,老实忠厚,看着就喜欢。小辈可以多提拔一些上来干事。
至于小昏侯...先楚国君的后裔,入赘了平王府,也没什么威胁。不能薄待了他,让后人说咱项家刻薄。
朝堂上,让那些大臣们去多操一点心。你好好养病,母后回去给你找些养生的药材来。”
沈太后道。
“母后安心,儿臣自然省的!”
项燕然微微点头。
只要太后同意,他心中的重担总算放下了。
...
次日。
金銮殿,早朝。
皇帝在宫里养了一晚,喝了汤药,一如既往上早朝。除了面色苍白了一些,倒也看不出有什么大碍。
众朝臣们位列朝堂之上,一个个神情无比肃穆。
他们都知道,昨夜金陵城发生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小昏侯遇刺了。
小昏侯遇刺,非同小可。
因为刺杀他的,是众诸侯王。
朝野震动。
这件事情,足以改变整个大楚皇朝的走向。
楚天秀以金陵府尹的身份,也位列朝堂之上。
“咳~!”
项燕然咳嗽了几声。
“皇上这是?”
丞相孔寒友疑惑。
“偶感风寒,无需操心。昨夜,朕收到太尉府、廷尉府的禀报,说金陵府尹小昏侯遇刺。刺客死了七十多个,抓捕了十多人,似乎皆是各个诸侯王派来的。
诸位大臣,对小昏侯遇刺一案。有何可说的?”
皇帝项燕然淡淡道。
“皇上,小昏侯遇刺一案的主谋之一项香公主被俘虏,她已经招供,是吴王指派刺杀小昏侯。
吴王项弼参与刺杀案,已是铁证如山。其余诸侯王,也有不少参与。但是很多刺客身死,无法招供他们背后主谋。”
廷尉郑景荣拱手道。
“嗯。”
皇帝点头,看向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众卿,还有什么说的?”
削藩,需要有人起个头。
皇帝当然不会自己说,削项家诸侯的藩王爵位,这未免会显得他这皇帝杀心太重。
要让大臣来说,而且还要说的理由足够充分。
众大臣们都沉默。
皇帝的心思,他们都懂。
朝堂上,支持削藩的大臣也是一向不多。
或者说是极少。
削藩定然会引发大战,朝廷开销巨大,动用数十万大军,损耗国库钱粮,劳民伤财,大量士卒阵亡,财政恶化,这些且不说。
朝廷大臣自身有很多外姓王侯、权贵,他们势力不如诸侯王一般庞大,但家族也不算小。
那些项家诸侯们要是被削了,他们这些外姓王侯,会不会也跟着受损?!这是一个很大的担忧。
所以大臣们对主动削藩从来都是闭口不言,甚至反对。
但是,现在情况,跟早先有点不同。
朝廷若是先削藩,自然是朝廷不占理,反对者众。
诸侯王们主动刺杀小昏侯这个二千石官员,这是主动找朝廷的麻烦。
朝廷要是没有什么动静,隐忍退让,岂不是被诸侯给踩脸?!
孔寒友沉默了片刻。
诸侯之变。
这个变局,乃是大楚皇朝最大的变局。
这个时候,他这个主丞相必须挺身而出了。否则,主相占着位置,却毫无表示,皇帝迟早要换掉他。
在这桩事情是,必须有个明确的态度出来。
孔寒友站了出来,面色无表情,冰冷道:“诸侯王公然刺杀朝廷命官,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老臣前日收到,庐江郡太守晁方正,上报到丞相府的一道《削藩策》奏折。
因为事关重大,正在研判,尚未来得及禀奏皇上。
晁方正在奏折称,诸侯王嚣张跋扈,有不臣之心。其中势力最强的吴王项弼,最为猖獗。
吴王已经暗中准备了数十年,私自铸钱,煮盐铸铁贩卖,积蓄门客,招纳逃犯,囤积兵马粮草,谋反之心日益猖獗。
这次公然行刺小昏侯,那是彻底暴露出了他干涉朝政的野心。朝堂上任何人只要损伤了诸侯之利,他定然杀之而后快,震慑众朝臣。
此等逆臣贼子,削之也反,不削也反。早削,其害少。晚削,其害大。
晁方正在《削藩策》上极力主张,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
老臣前日看了奏折,昨夜再看小昏侯遇刺一案,深以为然。故而上奏皇帝,请求削藩!”
这满朝上下,众臣们闻言,都是面色震惊。
晁方正是孔寒友的弟子之一。
说是晁方正上奏折《削藩策》,其实跟孔寒友亲自上奏折没什么两样。无非是,给晁方正一个上书《削藩策》的巨大名声而已。
这老师,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孔寒友这个主丞相,儒派领袖,站出来支持削藩。这意味着,这朝堂一个大派系,是站在皇帝这边。
“臣支持削藩!
地方诸侯,刺杀朝廷二千石官员,这是公然妄图干涉朝政,等同谋反叛逆,篡权夺位。
此案必须调查个一清二楚,凡是参与刺杀小昏侯一案的幕后主谋,所涉及的诸侯,一概必须立刻削藩,严惩不贷!胆敢违抗削藩,出兵讨伐之!
未参与刺杀此案的诸侯王,对朝廷忠心,可以暂缓、赦免,不予削藩。”
御史大夫王肃立刻毫不犹豫的上前一步。
“嗯!
丞相大人和御史大人,一起正式颁布《削藩策》,公告天下!
廷尉府抓紧审问,把参与行刺的诸侯王,削藩名单列出来。
太尉李荣听令,准备好讨逆兵马,若是有诸侯胆敢违抗削藩,立刻出兵讨伐!”
皇帝项燕然长舒一口气,眸光炯炯。
削藩大计!
终于要成了!
大楚皇朝一半的疆土,分散在这群野心勃勃的项家诸侯王的手里,终于要收回来了。
楚氏赘婿 252 吴王起兵数十万,气势汹汹!
会稽郡。
国都吴县。
吴王宫。
一匹八百里加急快骑带着一封朝廷诏书,飞奔直达吴王宫殿,向吴王献上诏书。
“报——!”
“朝廷诏书到!”
吴王项弼打开这封诏书。
这封朝廷诏书内,痛骂吴王项弼,嚣张跋扈,令项香公主派遣刺客悍然刺杀朝廷命官,蓄养兵马,有不臣之心,削其诸侯王爵,赐其死罪。
若是吴王知罪,赶紧自上降罪表,解散兵马,请求朝廷宽恕,可饶一死。
“岂有此理,项燕然,欺人太甚!”
吴王项弼气的浑身发抖,勃然大怒。
小昏侯身死的消息没有传来。
等来却是朝廷的一纸削爵诏书,居然还要他自己上降罪表,遣散兵马,求饶一死。
朝廷,皇帝项燕然,这是骑在他脖子上拉屎啊!何等的藐视啊!
婶可忍,叔不可忍!
当他吴国好欺负吗!
吴王世子项贤看了朝廷诏书,面色骇然,失声道:“父王,朝廷,朝廷下令削藩了!我们吴国,首当其冲!这可如何是好?”
“还能怎么办?如今皇帝昏庸,周围尽是一**臣辅佐,一个个都想要将我们项家王侯斩尽杀绝。本王要立刻起兵,斩昏臣,清君侧,恢复这朗朗乾坤!”
“可是,小昏侯尚未死!我们和诸侯、匈奴约定,以小昏侯向上人头,摔杯为号,一同起兵造反!
现在小昏侯没死,若是我吴国率先起兵造反,他们却不起兵造反。我们成了先锋灰,这如何是好?”
项贤急道。
“管他小昏侯死不死!
其他诸侯、匈奴又不是蠢货,项安世早就想起兵了,他们不会看形势吗!我吴国,立刻起兵,立刻起兵!
去召集我吴国所有大臣、将领,点起我五万精锐大军,起兵造反了!”
吴王项弼暴怒。
“是!”
项贤急忙道。
很快,吴国的众多大臣、十多名将领们被召集起来。
听到吴王说要造反,他们非但不畏惧,反而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无比兴奋。
他们早就知道吴王有不臣之心,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吴王项弼一旦夺得天下,登基称帝,成为大楚皇帝,他们就是从龙之臣。
那个时候一个个飞黄腾达,封侯拜将,和吴王一起坐拥天下。
何等的威风,何等的气派!
再也不需要窝在这小小的吴国,数郡之地了。
“朝廷奸臣当道,迫害我项家忠良。本王欲起兵,斩奸佞,清君侧,尔等可追随?”
吴王项弼高坐堂上,威严而雄壮。
世子项贤站在一侧。
“是,吴王!”
“听吴王号令!”
众臣,武将们齐声大喝道。
“禀大王,我吴国已经有精锐骑兵三万、精锐步兵两万,一共五万精兵,训练有素。”
“另外,我们吴国常年炼铁,有充足的兵械库,长枪、刀剑无数。我们立刻征召境内二十岁到四十岁的精壮男丁,顷刻间,可组成一支二十万人的庞大杂军。”
大将军道。
“好!”
吴王项弼极为满意。
虽然这另外二十万杂军是临时召集起来的军队,但是这二十万大军的名号,光是听这气势就足够吓人,威风的紧。
很快。
吴国二十五万大军,在吴县,完成了集结。
其实在大楚立朝封国之时,吴地皆为贫瘠、寒瘴之地,地广人稀。
朝廷根本看不上吴国之地,为了开荒,才分封的吴王,把中原大量的人口南迁到吴地。
但是没想到,经过历代吴国主的这七十年的大力开发,吴国人口大增数倍,人口数百万,渐渐变得富饶起来。
再加上私铸铜币,广产盐铁。
吴国的财力变得极为富足,养精兵甲士五万之众。
吴国这才拥有了可以挑战朝廷的雄厚实力。
大楚皇朝的数十大小诸侯国中,吴国封地最广,财力最雄厚,实力最为强大。
...
吴国数十万大军集结完毕,发出征讨奸佞的檄文,立刻出兵。
吴军大营内。
吴王项弼、项贤、众将们正在看地图。
“朝廷有中央主力军五十万、地方守备五十万,高达百万之巨,看似实力强横的不行。可是分散在各地,并不集中,外强内弱而已。
北方有朝廷主力三十万精锐骑兵,防备匈奴四五十万大军南下。
南疆驻扎有十万精锐步兵,防备闽越等南蛮叛乱。
这两支军队,不敢轻易调动。
金陵帝都有精兵十万,也是仅有的后备军。平时绰绰有余,但是战事就有些紧张了。
此外,大楚朝廷的五十个郡,每个郡也都有一万左右的地方常备兵马,用来震慑流寇和地方强豪,令其不敢造反。”
“我吴国真正的大敌,是金陵帝都的十万主力。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兵力。”
“我吴国从会稽郡出发,可以直接扑金陵城这个帝都。拿下帝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便在我手!
但是...这显然不是什么上策。
这地图上,金陵城、宛陵城、吴县城,三座大城为三角,相隔五百里远。
金陵帝都乃是天下第一巨城,高大坚固。有三万御林军、七万常备军,都是朝廷的精锐,十分强大,难以攻打。
必须超过五到十倍兵力,百万大军,轮番苦攻,才有望攻破这座天下第一坚城。
要打下金陵城,短则一二月,长则半年之久。
必须集结所有诸侯之力,才能攻打下来。
而丹阳郡的宛陵城,在金陵城的西南侧翼。宛陵城有一万守备兵力,实力很弱,就算临时扩充也顶多数万左右。
一旦我吴国攻打金陵城。
朝廷的其他军队,随时可以从宛陵城出发,从后面直接扑向会稽郡吴县,抄我吴国的老巢地盘,断我后路。”
吴王项弼沉吟着。
他年青的时候曾经上过北征匈奴战场,经常身先士卒,斩将拔旗,为项家皇族的第一猛将,对打仗是非常精通。
他在大楚皇朝军中的威望也是相当的高,否则也不会如此的蔑视,曾经打过败仗的皇帝项燕然。
这次吴国起兵造反,他自己就是领兵征战的大统帅,指挥吴国的众将领。
“我军先打宛陵城,才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宛陵太守谢安然,一个毛头小子,文弱风流书生,从来没有打过仗。本王一把就能捏死他!
本王拿下丹阳郡,手握会稽郡,一东一南夹击金陵城,我们吴国大军便可后顾无忧。
我大军从容的驻扎在金陵城外,等待帝都决战。
剩下的,就看楚王、齐王、赵王等,率领大军南下汇合,围攻帝都,灭了狗皇帝。”
吴王项弼定下大计,朝众将道。
“可是,我们去打宛陵城。皇帝会不会趁机派兵,攻打吴县?”
世子项贤担心道。
“不,帝都军队绝不敢出城,帝都只有十万主力,守城有余,进攻可就未必了。
皇帝一定会留兵守金陵城。一旦分兵出城,最少要派出五万兵马才敢来攻打我会稽,否则那是送死。
金陵帝都空虚,剩下五万而已。楚王、齐王、赵王一旦南下扑向金陵,皇帝便是热锅上的蚂蚁,岂能坐得住?!
再说,皇帝要是派五万兵马出城,攻打会稽。
那我立刻率二十五万大军,去灭了他这城外的五万主力。再去攻金陵城,顷刻便可攻下,天下易主。
所以,皇帝最保险,就是十万主力守金陵,待其它地方的兵马前来救!只要帝都不失守,他就能稳如泰山。”
吴王项弼不屑道。
“大王高明!”
“我等立刻攻打宛陵城!”
众将纷纷佩服。
吴王项弼、世子项贤,和众将率领二十五万大军,扑向宛陵城。
“父王,儿臣带兵一万,直扑丹阳县城。小昏侯和丹阳郡主的封地,就在丹阳,正好灭了丹阳,报仇雪恨。
丹阳县守城兵力不过一百兵丁而已,县民不过三万!儿臣一万大军,一举拿下。”
项贤跃跃欲试。
他也想过一把领兵打仗的瘾。
硬的打不过。
软柿子,总能捏一下吧!
这丹阳县区区百名兵丁,一波就能拿下。
“好,我吴王之子,早就该上阵打仗了。拨你三千主力、七千杂兵,共一万兵马,拿下丹阳县。”
吴王大笑。
“世子定然旗开得胜,拿下首功!”
众将们轰然大笑,跟着拍马加速行军。
楚氏赘婿 253 淮南王登台拜相,折戟寿春!
吴王项弼拒绝朝廷诏书,悍然发布檄文“斩奸佞,清君侧”,召集二十余万大军出动,攻打丹阳郡首府宛陵城。
一时间,得知消息,朝廷震动,天下震惊。
诸侯造反了!
天下大变了!
是朝廷覆灭,还是诸侯身亡,就在今朝!
...
江北。
淮南国。
寿春城。
项安世心头焦急,他早就准备好了两万精兵,五万杂兵,想起兵策应吴王、楚王,加入这争霸天下的行列。
淮南的兵力是弱了点,凑了七万兵力。不如吴王,也不如楚、赵、齐。
可是,他有最好的相国和谋臣啊!
他项安世和相国阙权,都是小昏侯《三国演义》的爱好者,经常深夜畅谈、切磋,只恨没有生在三国。
阙权苦读《三国演义》,造诣极深,经常有惊人之语,令人深思。
在项安世的眼里,相国阙权和谋士吴良,那可是治国、领兵的栋梁之才,堪比诸葛亮一般的丞相军师,他的左膀右臂。
他要称霸天下,需要阙权的辅佐。
只是,他最为倚重的相国阙权和谋臣吴良,还没有从金陵回来啊!
这两位辅佐了他二十余年,对淮南国的一切政务、军务都极为熟悉。此番大军出征,必须他们两个带兵不可。
项安世左等右等数日,终于等到了相国阙权、谋士吴良,满身泥垢和尘土,从金陵回来。
“相国、军师,你们可回来了!本王等你们多时,正准备起兵,和吴王、楚王等一起反了这天下!”
项安世激动的握着他们的手。
“大王,臣欲效仿诸葛亮,登台拜相。请大王封我为丞相,给我统淮南大军帅印。臣肝脑涂地,报效大王!你我君臣,上下一心用命,定然一鼓作气,席卷天下。”
阙权跪倒,激动道。
谋士吴良低着头,没敢看项安世。
“好,丞相有如此雄心壮志,本王岂能不如刘备的心胸!本王这就拜相国大人为我淮南大丞相,统帅三军,讨伐昏君。”
淮南王项安世闻言,不由大喜,躬身朝相国一拜。
他就怕相国不尽力。
现在阙权想要拜相,效仿诸葛亮,为他效死力,他心头那是喜不自禁啊!
相国的档次太低了,只是一国的相而已。
还是丞相权力最大,是皇朝的丞相。淮南既然起兵造反,欲夺皇位,干脆封一个大官,起一个好兆头。
项安世立刻在寿春城,建起拜相台,拜阙权为大丞相,在七万大军、众将领们面前,授予统率三军大印。
“七万大军,归大丞相阙权调遣,违令者斩。阙丞相,本王的皇朝大业,拜托了!”
项安世激动道。
“主君!”
阙权拿着丞相大印,老泪纵横,热泪盈眶,一挥手道:“来人,请我王上车起驾,回寿春王宫。为防止刺客行刺,闲杂人等,非本相同意,一概不得进出王宫。”
他朝吴良使了一个眼色。
“是!”
谋士吴良立刻喝令一队上千兵马,将项安世送回王宫。
项安世满脸懵,还没有反应过来,被一群兵丁围住,带进了马车,立刻塞住了嘴巴,呜呜~的“送”回了王宫。
“来人,将所有太监软禁,不得出现在大王身边。”
阙权冷道。
跟大王随行的太监们都是满脸的懵逼。
他们太监...做错什么了?
要这样对他们这些太监?
“来人,立刻抓捕吴彬、陈泽、褚真、沈真、吕锦等将领。他们私下勾结小昏侯,欲图谋反。”
阙权又是一道命令。
淮南王的一群最为亲信将领们,立刻被大群兵丁一拥而上拿下,关押起来。
他们都是满脸的懵逼。
呃~,什么情况?”
他们什么时候勾结小昏侯了?
一转眼功夫,领兵的将领,全部换成了阙权的手下。
“本丞相掌帅印,立刻封锁寿春城。敢乱动者,斩立决!天下动乱在即,诸侯大战。我寿春不能乱,也不参与!”
大丞相阙权在高高的拜相台上,威严的喝道。
淮南过两万精兵,五万杂军,在秋风中瑟瑟...发懵!
...
王宫。
项安世呆呆的望着天空。
就在一个懵逼之后,等他回过神来,已经困在深宫里,完全绝望了。
他身边,只有几十名忠心耿耿的文弱大臣,被一起关押在王宫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