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手无缚鸡之力,没有一个武将可用。
宫内外全都是阙权和吴良手下的亲兵,几千兵丁把王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些武将,不是被抓捕,就被夺了兵权。
淮南国的兵马,全在丞相阙权的手里。
“本王如此信任你们,从不负你们。你们居然辜负了我~...本王不负你们,你们居然负我!”
“本王的皇图大业啊~!现在吴王肯定嘲笑本王,这天下是他的了!天下诸侯,都会嘲笑本王。”
“丞相阙权、军师吴良,你们误本王啊!本王的皇位,就失在你们手里!”
项安世呆呆的看着天空,恸哭流涕。
他苦心经营一二十年之久,招募门客、文士,编著了鸿篇巨著《淮南鸿烈》。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折戟在自己人的手里。
折在他最信任的相国阙权和谋士吴良的手里。
英明一世,毁于一旦!
“丞相太混账!”
“他不想起兵,居然也不让大王起兵。他吃大王的粮,却当着朝廷的走狗!”
那群文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是嚎啕恸哭,高声痛骂。
大丞相阙权把大军的兵权收拢在自己的手里之后,来到宫门外叩首,大声的恸哭,道:“大王,臣这是在保你的性命。
我在金陵城,以长明灯阵预测局势,此番起兵必败,万不可起兵!
臣在金陵,和小昏侯略一交手,败的一败涂地!
臣有自知之明,臣资质平庸,不是诸葛亮!...可是那金陵城里的小昏侯,实力却在诸葛亮之上!
小昏侯那是天纵之才,治国之能臣,战场的一代新星。谁碰上他,都会倒霉。
臣,顶多也就是一个陈宫、张松之才,如何能与之抗衡?!臣唯有冒着一死,夺了兵权,阻止大王起兵造反。
大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看着大王去送死啊!”
阙权拜地大哭道。
“大王,丞相是大忠臣啊!臣等肝脑涂地,也要保你性命!”
谋士吴良也在旁抹泪。
淮南王项安世,多好的大王啊,对他们两何等的仁义,情深义重啊!
为了这份知遇之恩。
他们当然不能让淮南王去送死,去以卵击石,葬送在太尉李荣和小昏侯的手里!
楚氏赘婿 254 焦头烂额的朝廷!
吴王项弼正领着二十四万大军,疾速往丹阳郡首府宛陵城发兵。
他儿子项贤,已经自行带着一万兵马,作为大军先锋,迫不及待的往丹阳县城杀过去了。
“报,大王!收到飞鸽传书,淮南王起兵...失败了。”
一名将军冲到吴王驾前,急道。
“什么?”
吴王大惊失色,吓得差点从马上坠落下来。
他这边的吴国大军才出动,这都还没走到宛陵城呢。
淮南王项安世就战败了?
淮南王实力虽弱,好歹也有七万兵马。就算是杀猪,一时半会,也杀不完这么多人啊。
况且,淮南国周围也没有什么朝廷大军。
谁这么厉害,眨眼功夫把淮南王给打败了?!
“淮南相国阙权,哄骗了淮南王,以丞相身份窃取了兵权,软禁了淮南王!淮南王起兵失败了,无法参与这次造反。”
将军连忙解释说道。
吴王项弼一听,呆滞了半响,这才回过神来,嗤笑道:“这项安世,自诩有鸿浩之志,却是个麻雀之才。堂堂诸侯,居然折戟在自己的手下手里!
不管他了,一个小小的淮南国,也没什么实力。楚王、齐王、赵王、济南王、胶西王、胶东王,他们那边什么情况?”
“大王,楚王起兵顺利,率领十余万大军正在南下。”
“好,我们加速行军。在攻打下宛陵城之后,大军就可以在金陵城下,等着众王前来会合。”
吴王意气风发。
少了一个竞争天下的诸侯王,他并没有什么担忧,反而更加痛快。
....
金陵城。
皇宫。
金銮大殿。
皇帝项燕然和太尉李荣、丞相孔寒友、御史大夫王肃,文武众大臣们聚集在大殿上,对着一副巨大的军事地图,正在商议军机要务,如何调兵遣将,准备讨伐起兵叛乱的诸侯王。
大楚皇朝拥有中央军五十万、地方军五十万,这些全是常备兵力,而不是临时招募来的农夫杂兵。
只是这百万大军散布在各地,平时并未集中在一起。
咬牙,挤一挤,讨伐叛乱的兵力就能凑出来了。
孔寒友道:“皇上,吴王号称二十五万大军叛乱,但主力仅有五万精兵,其余都是拼凑起来的杂兵。楚王起兵十万大军,精兵约三万。其余赵王、齐王等,各有精兵二三万不等。加起来精兵约十五万,杂兵约四五十余万。
朝廷只需抽调精兵十五万,杂兵三十万。以太尉大人的实力,对各路叛军各个击破,足以平息此次叛乱。”
“嗯。太尉李荣,朕命你为大将军,率朝廷三十六员将领,从各地抽调精兵讨逆,踏平诸侯...。”
皇帝项燕然正要以李荣为大将军。
“报——!朔方飞鸽传书,十万火急战报,匈奴王军臣单于,亲自率三十万骑兵,攻打朔方,大举入侵我边境!”
此时,一名将校奔至大殿,急道。
皇帝吃了一惊。
众大臣们闻言,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匈奴起兵三十万,这来势汹汹,分明是摆出了一副边境大战的架势。
“皇上,匈奴这是在边关蠢蠢欲动,策应诸侯之乱。
大楚若是置之不理,调兵去平叛,他们便乘虚入侵。
大楚边军三十万精锐若是重兵防守匈奴,便无法回援,平叛诸侯之乱。孰轻孰重,皇上当有决断!”
李荣沉声道。
“边关不能乱,匈奴三十余大军一旦攻破朔方,沿着代郡、太原一路南下,很快便能兵临长安,甚至威胁洛阳一带。
边关守不住,逃难的灾民无数,中原糜烂,大楚休矣!
平王,看来这讨逆的任务,是不能交给你了。你还是要亲自赴边关镇守,以防匈奴三十万大军来袭,破关而入。此重任,非你莫属,其他人朕不放心啊!”
项燕然沉默许久,权衡轻重,叹道。
这大楚皇朝哪个诸侯问鼎天下,都是项家的天下,都是大楚皇朝。
可要是被匈奴攻破了长安,这大楚天下就成蛮夷天下了。
“是!”
太尉李荣咬牙,领命。
“报,紧急军情!西域国大宛,杀我使节,纠集其余六个小国,挥兵五万,攻打玉门关,欲图夺取敦煌!他们似乎和匈奴勾结,一起兵变。”
“哼,西域小国也敢犯边!前将军苏禾,立刻奔赴边关,反击大宛。”
“是,臣领命!”
“报,南疆紧急军情。闽越叛乱,起兵攻打夜郎国,试图吞并我藩属国。”
“哼,这些宵小!这是趁火打劫吗?左将军公孙贺,立刻前往南疆,组织平叛。”
皇帝大怒。
“报,鲜卑、乌恒,三万骑兵,骚扰我东北边疆云中郡!”
“卫将军宋盎,你立刻前往云中郡,组织兵力防守。朝廷没有多余的兵派给你,你在当地调集兵马。”
“是!”
宋盎领命。
各地的军情,如雪片一样被送到金銮大殿。
诸侯王们肯定是跟匈奴、众蛮夷等串通一气,一起发兵。
皇帝项燕然感到焦头烂额,不得不把朝廷内有经验的名将,派往各地坐镇,以平叛、镇压。
边境部队一时间难以调动,甚至有些窘迫,更不要说支援金陵帝都了。
“报——!吴王二十五万大军,并未朝帝都而来,却是直扑丹阳郡府宛陵城!”
紧急军情再次传来。
“丹阳郡守谢安然,镇守首府宛陵。他只有一万地方军,就算紧急征召,估计也就数万杂兵。如何和吴王数十万大军抗衡?”
“朝廷,是否要从金陵调兵,出兵救援宛陵?”
“救宛陵,至少要调三万到五万精兵,方可一战!金陵城兵力就不多了!”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
宛陵城,乃是金陵城南面最大的一座城池屏障。但是兵力孱弱,几万兵丁,怕是很难抗衡吴王的大军。
一旦宛陵失守,则南面大开,再也没有丝毫阻挡。
金陵城将成为一座孤城。
可是,朝廷内大将都被派遣出去防守镇压各方,一时空虚,已经无大将镇守。
谁人能为抗吴之大帅?!
“报——!楚王率领十万大军直接南下,准备渡江。
另,济南王、胶西王、胶东王,起兵三十万,攻打淮河一带城池,试图斩断朝廷和中原各郡的联系,将帝都完全封锁。”
众大臣都懵了。
楚王十万大军居然直接南下,要渡江,和吴王组成联军。
一旦吴王、楚王两股最强的叛军,在金陵城下汇合,这股兵力足以攻打金陵帝都了。
帝都危矣!
太尉李荣去迎击匈奴大军,众将军们奔赴边疆各地迎战蛮夷。可是,朝廷还能派谁去出战诸侯?
楚氏赘婿 255 临危受命,率军出征!
“谁去迎战吴王二十五万大军,救援宛陵城?”
“谁去迎战楚王十万大军,阻止其渡江南下?!”
皇帝项燕然一双充满了愤怒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着。
可是,众文武大臣们却是一个个沉默,面面相觑,陷入死寂之中。
大楚皇朝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拥兵百万,这天下无人能敌。
可是猛虎虽猛,却也架不住群狼的撕咬。
匈奴军臣单于率三十万精锐骑兵围攻朔方,如大楚朝廷头上悬挂着的利剑,必须抵挡住,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楚战神太尉李荣,已经带着六名身经百战的将军,前往边关镇守,以边关的大楚三十万精锐边军,阻止匈奴南下。
西北的大宛等西域诸国蠢蠢欲动,扣玉门关,东北的鲜卑、乌恒两大部族同时扣云中郡,雁门关。
南疆闽越吞并夜郎国,试图趁机坐大,成为南疆最大藩属国。一旦得逞,定然会威胁到大楚皇朝。
这些边疆蛮夷,已经牵制了朝廷的四十万主力,动弹不得。
朝廷有威望的老将军们都被派遣出去,迎击来犯之敌。剩下一些没多少用处的三脚猫,留守金陵城。
朝廷可用之兵,只剩下金陵城的十万军队,再加上分散在地方五十个郡府的兵力可用。
沉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用兵,先选将。
那些能打的武将,几乎都被派遣出去了。剩下的,都是没什么名气,不敢上阵去迎战吴王。
朝廷最缺的,还是一个可以抵御吴王的将军。
皇帝项燕然其实也能领兵打仗,只是皇帝御驾出征,稍有不慎,那大楚皇朝可就真要变天了。
孔寒友硬着头皮,道:“皇上,朝廷危急之际。当不拘一格,提拔将才,为大军统帅。
老臣以为,小昏侯在军务校场上能击败太尉,可见兵法非同一般。绝非等闲武将可比!
不如,封他为左将军,抵御吴王!”
项燕然闻言,沉默了。
小昏侯的兵法是厉害。
他当然知道这一点。
可是,给予兵权,这却是犯了忌讳。小昏侯终究是前朝“昏君”,可以用他,却不能给予实权。
要是给了小昏侯领兵的实权,又让他得了平叛诸侯的战功和威望,那以后可就棘手。岂不是让小昏侯坐大?
可是,不让小昏侯出征,这满朝上下,还有谁能与吴王一战?
没人了!
“好吧,小昏侯为左将军,领精兵三万,迎战吴王大军!”
项燕然犹豫许久,无奈道:“另外,楚王南下,正欲渡江,谁去迎战?”
王肃献上一策道:“陛下,尚有一将可用。
太尉之女,李虞!她自幼跟随太尉大人习兵法战策,熟读兵书,熟悉地图,精通战法,得其真传。
唯她是女将,需要破格提拔!朝廷危难之际,当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项燕然微微点头。
差点忘了,李家还有一个嫡女。
李虞这位丹阳郡主,经常跟随李荣出入太尉府,协助办理军务,唯一继承了李荣兵法真传的李家嫡女。
李荣无子,这些年都是把李虞当李家嫡传来培养。
她只要得李荣二三分实力,就足够比那些平庸之将,要好上许多。
“好!朕破格,封李虞为右将军,领金陵两万精兵出城,迎战来犯之楚王大军。
天下各郡县地方兵马,系数听她调遣,围剿叛军。
准许,在各地方招募杂兵,扩充兵力。
朕,亲率五万大军,为中军,守住金陵帝都,招募新兵。剩下的,就看你们的了!”
项燕然道。
金陵帝都有庞大的粮草、钱粮和可招募的兵员,不容有失,决不能丢。只能皇帝亲自坐镇统率。
“是!”
众文武大臣们道。
皇帝立刻派遣太监,召李虞入朝,进行册封右将军,领军两万迎战楚王。
同时册封楚天秀为左将军,领军三万,迎战吴王。
“臣,领命!”
楚天秀道。
“谢主荣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李虞得到朝廷册封上将军诏书,有些愣神。
上将军,金印紫绶,等同于朝廷九卿的军衔。可以说是,她一步登天,平王府一门两员大将。
众大臣们纷纷向他们道贺。
不过,众臣忧心忡忡,也没人羡慕。
这个活不好干,四面都是强敌,吴、楚联军三十多万,这才是第一波。
后面还有济南王、胶西王、胶东王、齐、赵等几十万大军,如洪水一样,朝金陵围攻过来。
此时领兵出征,简直跟送死差不多。
...
退朝之后。
李虞和楚天秀回到了平王府,准备领金陵城的五万大军出征,迎战吴王和楚王。
这五万大军,只有两万是轻骑兵,剩下三万是步兵。
“夫君,这一仗怎么打?”
李虞有些愁。
她是自幼跟随李荣,熟悉军务。
可是她从没上过战场啊!
当年她爹和哥哥们北征匈奴的时候,她还小。等她十岁之后,天下就太平了十年,根本没战可打。
这还是她头一次上战场。
相比之下,吴王项弼五十余岁,跟她爹李荣差不对的年纪,从年青的时候就打过很多战,极为凶悍的猛将,那才是沙场老将。
楚王项戊的名气,比项弼弱一点,但也是一员大将,不好对付。
“我们先去丹阳县一趟,那里有很多火枪、火炮军械,尚未装备给大楚军队,正好拿来用。
然后你带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去阻止楚王渡江。我带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去支援宛陵城。
胜败,看运气吧!”
楚天秀想了想,道。
要说打仗。
他更是纸上谈兵。
军武大校场,那是一百人的演习,不是真的打仗。
只有烟雨画舫遭遇到上百名刺客,才是他和李虞安排人伏击的。占据优势伏击,赢了当然不在话下。
后世两千年历史的战役,他知道很多。但是,他连街头打架都没有打过,更别说亲自上阵了。
现在天下乱成一团,这仗不打也要打。
“皇帝说允许招募杂兵,扩军。你我兵力太少,可要在金陵城内,招募一些杂军为辅军,再出战?”
李虞道。
楚天秀摇头,“金陵城里的百姓较为富裕,养尊处优惯了,而且多油滑之辈,吃不得打仗的苦。让他们拿刀上阵,恐怕稍有失利,撒腿就跑。
就算是杂兵,也要招募能吃苦、敢拼命的杂兵。
我们去丹阳县募兵。”
楚氏赘婿 256 兵临丹阳县城下!
“快,大军加速!”
“别偷懒!”
“攻下丹阳县城之后,本士子...不,本太子准许你们劫掠丹阳县城三日,犒劳大军。”
项贤满脸激动的泛红,骑在高头大马上,挥舞着鞭子,拼命催促着手下校尉和士卒,往丹阳县赶。
他领着吴国的一千骑兵,两千精锐步兵和七千杂军,共一万大军,绕过了丹阳郡府宛陵城,直扑丹阳县城而去。
宛陵城太守谢安然兵力窘迫,此时正困守宛陵城坐以待毙,根本不敢出城阻拦他这一万军队。
因为吴国二十四万庞大的军队,正在路上,直扑宛陵城。谢安然自身难保,当然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拦截项贤。
丹阳县城兵力更少。
项贤要一举攻下丹阳县,拿下这次起兵造反的头功。
听说这丹阳县的铁器很有名,抢一些上等的兵器,然后再去宛陵城跟父王会合。
...
丹阳城头。
一名瞭望的兵丁看到远处,一片烟尘滚滚似乎有大股兵马朝县城而来,手里举着一副望远镜,望着远处。
“那是什么?”
那兵丁吃惊。
“莫非是朝廷的军队?”
旁边兵丁问道。
“不像啊,好像是...‘吴’字旗号。不好,是叛军吴王的军队。叛军来丹阳县了。快,快关闭城门,敲响城门的警钟!”
那兵丁终于看清了,大惊失色。
铛~铛~铛~!
城头的一口钟被敲响了。
城门嘎吱嘎吱被关上。
整个丹阳县城顿时受惊了一般,街头巷尾的铁匠们,都从家里涌了出来,神情有些慌乱。
“吴王的叛军来了,兄弟们,快把刀拿出来,跟他们拼了!”
“对!穿上咱家的甲胄,跟他们拼了!”
“咱们丹阳县,在郡主和小昏侯的带领下,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决不能被这些叛军给占了!”
铁匠们大声呼喊着,纷纷跑回铁匠铺,将自己精心打造的铠甲披上,带上墙上挂着的刀剑。
丹阳县家家户户都是铁匠,只要上了十四五岁,到五六十岁之间,都会给自己打造一副铠甲和宝刀,好服县城的兵役。
吴王叛乱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丹阳郡。
只是谁也没想到,宛陵城都还没有沦陷,吴王的军队会这么快出现在丹阳县附近。
...
很快,项贤率领这支万人军队抵达了丹阳县城附近。
丹阳县的城门早已经关闭,城头旌旗飘摇,看样子是有了准备。
大军在五里之外,停了下来。
“太子,我军赶了半天的路,人困马乏,歇一下再攻城?”
校尉道。
“好!”
项贤看一时半会也攻不进丹阳县城去,喝令道:“大军原地歇息,伐木造梯子,埋锅做饭!歇两个时辰,吃饱喝足之后,下午太阳下山时分,攻下丹阳县城。晚上进城睡觉!”
原地砍树伐木,造一丈高的梯子。
丹阳县城的城墙很低矮。
可矮归矮,但也有一丈多高。士兵们想要徒手爬上去,搭人梯上去,那是不可能的。
头露在城头,就被砍了。
最起码也要一丈高的梯子,才能冲上城头。
至少要造出几百副梯子,才够用。
...
丹阳县城。
低矮的城头。
县令李敢年和县尉赵虎、典吏蒋冈等一群小吏们,在城头,一个个都拿着望远镜,朝远处数里外的吴军眺望。
李敢年是文官,但他身为平王府的旁支子弟,也是读过兵书,熟悉战法。
这股吴军有骑兵上千,精锐步兵近两千,扎营稳健、训练有素。其余的七千兵马颇为杂乱,估计是都是拼凑起来的杂兵。
换做任何一个县城,都抵挡不住这股兵马,这支吴军绝对不好对付。
只是,丹阳县有点特殊。
否则,县令早就弃城而逃,不战自溃了。
“李大人,这股吴军这怕是有上万兵马吧?他们在城外埋锅造饭了,这是要吃完饭攻城?要不,我们逃吧,逃到金陵城去。他们肯定不敢去打金陵城!”
县尉赵虎紧张的腿都在哆嗦,道。
他这辈子打过最大的仗,就是带着上百兵丁去追一股几十人的山匪。
这上万兵马的气势,又岂是山匪可以相比。
“逃?”
“怎么逃,我们的家当都在丹阳城!我还有几座土高炉呢,这要是被叛军给占了,家当全没了。”
“赵虎,把城里的铁匠全都拉上来守城。我们县城有多少兵可用?”
李敢年问道。
县尉赵虎连忙道:“前几日收到吴王反叛的消息,矿山的几千名矿工们全都撤回城了。再加上城里的匠户男丁,十五岁以上的全都批甲、带刀,足足能凑个六千铠甲兵。”
“六千,咱们手里的兵,也不算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