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唉,看来,夫君在昏侯府是奢侈贯了,过不惯平王府的“节俭朴素”的生活。

    只是这...这撒银子洒的太快了,她的私房钱不知道够撑多久。

    还好,造纸作坊这段时间挣回了几千两银子。

    李虞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拨了这大笔的银钱。

    她怕楚天秀这几日在平王府没事干,憋得慌,跑出去万一被刺杀了,那可就糟糕了。

    楚天秀有了银子,立刻开工。

    平静的平王府,忽然一夜之间变成了嘈杂的工地。

    大批泥瓦、木匠人进进出出,工人们干的一片热火朝天。

    把平王府的一小片花园铲了。

    直接盖几亩地的暖房,匠人们要在一日之内完工,然后抓紧填马粪牛粪沤肥生热,种上各色瓜果,争取开春之前还能吃上一批新鲜蔬菜。

    暖房在地面上只是砌墙,毕竟容易一些。

    虞园的地下冰窖,那才是庞大又复杂的工程。

    楚天秀也不敢出门,反正闲着无事,坐在椅子上一边啃着瓜子,一边亲自督工,指导匠人们造冰窖。

    冰窖这东西,在大楚皇朝是稀罕玩意。

    也就金陵皇宫、昏侯府里有冰窖,少有匠人知道该怎么造冰窖。

    祖儿去找了李虞,把几千两银子给要来了。

    上百名匠人和工人一起开工,从金陵城外运来大批木材。

    挖!

    拼命挖土!

    为了防止庭院地面塌陷,要用几十根最结实的粗大主木梁,把地面给顶住,边挖边顶。

    四壁墙面、顶面上全部用厚实的木板给钉住,做第一层隔热。然后用锦布铺上厚厚一层,做第二层隔热。

    这样,冰窖的冰,差不多可以保持到秋季。

    冰窖地面,用大块干净整齐的青石铺地,上面再铺上木板。木板上放置从冰河里切割出来的厚厚冰块。

    还要挖出排水沟,来排融水。

    造一座大冰窖显然并非易事。

    要赶工期,在除夕之前,河里冰未融化,挖出一座数亩巨大的冰窟来,把冰填满。

    好在,这段时间总是下雪,冰层会很厚实,能保存更久。

    “姑爷...这一大屋子的冰块,能够我们吃多久?”

    祖儿兴奋。

    她一想到夏天竟然也能吃上冰,兴奋的晚上都要睡不着。

    “吃?谁说吃冰?”

    楚天秀轻轻一笑,嗑着瓜子道:“到了炎炎的夏天,将要酷暑难耐之时。把冰窖里的大冰块拉出来。

    在房间内四面堆上十几块大冰,这房间内凉爽的犹如深秋。你要不披上一件秋衣,都会冻的受不了。

    本小侯爷在这冰室书房内一躺,美美睡一觉,从响午可以一直睡到傍晚,整个人凉爽舒畅。这才叫度夏!

    至于祖儿你要想吃冰,屋子里的冰随便舔便是了。”

    祖儿惊呆了。

    哇~哇~...姑爷以前在昏侯府,就是过着如此美好的生活吗?

    ...

    钱大总管闻讯,匆匆来到虞园外。

    虞园外面早就围着众多的仆人、侍卫、李氏子弟们看热闹。

    钱大总管背负着双手,一双警觉的目光盯着虞园内热火朝天的工地,不停的转悠张望。

    身为大总管,府里大事小事,他都要管一管,操碎了心啊!

    可唯独虞园管不了。

    他露出深深的担忧。

    夏冰有什么好吃的,谁会傻到破费几千两银子,只为夏天吃冰?!

    他听说,早上殿试的时候,姑爷被太监们丢出金陵殿外。总是怀疑,姑爷是不是殿试的时候受了刺激,一怒之下想造反。

    所以才借口说要造冰窖,在平王府的地下挖个藏兵洞,兵器库什么的?几亩地的冰窟,够藏几千人的兵器了。

    一旦造反的事情败露,那可是满门抄斩的重罪。

    但这虞园是郡主的地盘,连二夫人也管不了郡主和小侯爷。

    唉,这可如何是好啊!

    ...

    私塾放学了,众少年李氏子弟们听到府里热闹,好奇的在虞园门外面,张望着。

    听工人们说,要造一座大冰窖。

    他们一个个都吞咽口水,流露出无比的羡慕之色。

    “姑爷太厉害了,居然要造一座大冰窟!”

    “咱们夏天岂不是有冰吃了?!”

    “那是自然,听说只有皇宫里才有夏冰,那是当今皇上、皇后、太后才能享用的好东西!

    我还听说,三公九卿大臣们夏日进宫,也能得到夏冰赏赐,用来制作冰豆羹、冰瓜果解暑。”

    “啧啧,咱们也能享受大臣的待遇了!”

    贾生背着手,路过虞园,看到里面动静巨大。

    他也不由驻足,在外面好奇的东张西望。

    又听到私塾的一群少年子弟们议论纷纷,看他们那无比羡慕,心生向往的小眼神。

    贾生不由深感痛心。

    小昏侯这是骄奢淫逸,穷奢极欲啊!

    昏侯府这股歪风邪气,被他带进了平王府,正在强烈的侵蚀着平王府少年子弟们的幼小心灵!

    假以时日...平王府里要被小昏侯带出了一大群纨绔子弟。

    这股歪风邪气,要严厉刹住!

    贾生越想越是悲愤,不由朝众私塾学子们,喝斥道:“挖个土坑而已,有何看头?

    回去每人写一篇《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知道这句话是何意思?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太师箕子感到恐怖!

    有了象牙筷子,就想要给它配一只犀碗玉杯。有了犀碗玉杯,就想装满山珍海味!吃上了山珍海味,就想要锦衣玉食,琼楼玉宇...这就叫做,奢靡之欲,填不满啊!”

    “哈哈,我明白贾老先生的心思!贾老先生也想吃夏冰,可惜造不起冰窖,所以吃不着!”

    “走喽!”

    “我们夏天跟姑爷讨冰吃,让先生嘴馋!”

    众李氏少年们顿时哄笑而散。




40 放榜
    楚天秀知道自己不小心开了一个地图炮之后,也不敢出去瞎逛。

    这几天一直缩在平王府,整日忙碌着督造暖室和冰窖,掩盖自己的心虚。

    他每日都让祖儿去打听消息。

    但是除了打听到皇帝烧掉了竹简外,没有听到任何风吹草动。

    楚天秀心中不由活络起来。

    皇上当场烧了竹简,也不知他是赞同,还是不许。但是,肯定不想让其他人提前看到这份对策,引来麻烦。

    殿试上,总共就皇上、蔡和太监、自己,三个知道此事。

    一旦外面谣言四起,众王侯权贵群起攻击,皇帝很容易就会想出来,是谁泄露消息出去的。

    蔡和太监不会傻到到处乱说。

    这么说来,这事目前完全被皇上给压住了。

    根本没人知道他写了那道《禁私铸铜币策》。当然也不会有皇亲国戚暴怒,派人来杀自己。

    哈,自己眼下还是挺安全的。

    虚惊一场!

    看来小寒之日,朝廷放榜大喜日子,自己紧绷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出去好好放松一下了,纵马快意金陵城!

    ...

    一晃数日,小寒。

    到了殿试放榜的日子。

    清晨,金陵皇宫最外的司马门,早早的聚集了从各地赶来,数以千计的金陵城的门阀官宦士子、儒生。

    宫殿外面闹哄哄一片,马匹践踏,将宫外的皑皑雪地踩得凌乱。

    参加殿试的虽仅仅只有寥寥百余名举子,但这些人大多都是朝廷未来的官吏,前途不可限量。

    很多金陵门阀同族的子弟,一起相邀前来看榜,准备为他们庆贺。

    甚至还有一些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乘坐着轿子、马车,远远的眺望着,想要在这放榜的大日子,择一位才学上佳,相貌端正的榜上良婿。

    “董兄,今日放榜,你一如既往的淡定,显然是胸有成竹啊!这优等的名额,定有你的位置。”

    贾玉道贺。

    “呵呵,哪里!我只是习惯淡定而已。你没看晁师弟意气风发,那才叫十拿九稳,箭不虚发!”

    董贤良一指不远处被众士子恭维着,谈笑风生的晁方正,笑道。

    他们等一大群举子们,早就聚集在这里等候,彼此谈笑着,兴奋中带点焦虑。

    在今年的岁举举子,名气最大的也就董贤良、晁方正、主父焰、贾玉、公孙鸿等少数五六人。

    不过“优等”名额,通常每年只有三到四人。

    没有揭榜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自己的殿试对策是否被皇帝看中,评为优等。

    唯有主父焰一袭寒衣,冷清又高傲,也不与人交谈,独自一人孤零零的站在宫殿大门前。

    他从来不怀疑,自己一旦殿试,能中优等。

    他不仅要优等,还要当优等的第一人,让天下人知晓他主父焰的实力。

    至于众儒生们,大多没资格被举荐,心中虽酸,却也想趁机巴结一番这些曾经在同一座私塾求学的士子同窗。

    说不定日后还有被同窗士子们,提携为幕僚、门客的机会。

    虽当不上官,当成为官宦的幕僚,那地位也是远高于普通百姓的存在。

    贾老先生来的很早,心事重重,在一群儒生们中间,东张西望。

    他这年纪早就没希望举荐,也不图出仕,只想看看平王府的姑爷小昏侯,殿试结果如何。

    “不知小昏侯殿试考的如何,被皇上评为几等?...他会不会得个中等?”

    有些儒生心虚。

    冬至日的那天夜里,他们这些人在鸿门客栈,遇上小昏侯,吵闹之下,跟小昏侯立下一个赌约。

    要是小昏侯能当上官,他们就在金陵城头裸奔。小昏侯要是当不上,他们就去裸奔。

    这个赌约,显然马上就要兑付了。

    “哼,这还用说,皇帝一怒烧了对策,将小昏侯丢出金銮殿外,毫无疑问是连最‘下等’都不愿意给!

    贾某早就说过了,当今皇上圣明,慧眼如炬,小昏侯这金陵四大纨绔之首,断然是无法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混个官位!

    他要是能当官,贾某纵然雪中裸奔,也是在所不辞!”

    贾生负手,神态颇为骄傲道。

    “正是,正是!小昏侯要是能当官,我等一同裸奔!”

    附近的一些儒生们纷纷大笑。

    ...

    小寒的一大早。

    楚天秀带着祖儿,乘坐着他那五匹雪白骏马拉着的尊贵侯爷座驾,在李敢年和一队王府侍卫的护送下,来到金陵皇宫司马门外。

    这五匹豪华座驾一出现,立刻引起众士子、儒生们“侧目”,啧啧议论,羡慕无比。

    这是王侯的座驾,他们这一辈子当官的终极追求。

    可惜,如此尊贵的五乘座驾,偏偏是小昏侯坐在上面,令人心痛。

    董贤良显然不介意小昏侯的名声不大好,看到楚天秀来了,不由一笑,拱手道:

    “小侯爷来了!这几日我等同岁举子在鸿门客栈聚宴,畅谈文学。可惜小侯爷没来,甚为遗憾。

    今日放榜,乃是我等同岁举子的大喜之日,咱们打算去鸿门客栈,聚宴一番。小侯爷这回一定要赏脸!”

    同岁举子,算是踏上官场的第一份人脉,以后在朝廷相互扶持帮衬,也是惯例。

    所以每逢岁举之后,同岁举子都会一起聚宴,联络感情。

    从古至今,也算是概莫能外。

    楚天秀坐在五匹骏马座驾上,道:“正想和董老弟喝几杯!”

    ...

    众举子和儒生们心焦的等了大半个时辰。

    终于见到一名大太监手捧着一卷金黄色绸缎,带着一群小太监们走出司马门。
1...2627282930...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