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但最近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皇帝钦赐小昏侯这个金陵第一大纨绔,给平王府当入门赘婿。
皇帝出于心中愧疚,想弥补他三子护驾身亡,平王府后续有人,继承平王爵位。
然而帝心莫测,心思复杂。
让小昏侯入赘,固然是为了弥补他无子。可是小昏侯...会不会让平王府,早点败家呢?
李荣身为臣,也不敢去多联想。
皇帝赐什么,收下便是,顺其自然吧。他能稳坐太尉十余年,便是紧守三个字——不折腾。
二夫人有些闷闷不乐。
李荣的心思,何尝不是她的心病。
王爷昔日在战场受了伤,她无法诞下子嗣,继承这平王之爵位。
只有独女李虞和上门女婿,生下的子嗣,方能继承平王爵位...这意味着未来的小平王,跟她这后祖母半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现在她固然是执掌王府的主母。
可是她还年青,等以后王爷去了,小王爷掌王府,她这祖母怕是要遭到冷落。
二夫人之前便有个小心思,盼着能吹枕边风说动王爷,让谢氏子弟和丹阳郡主联姻。
她这姑姑,也能亲上加亲,日后地位更加稳固。
平王府丹阳郡主这门亲事,金陵城里不知道多少门阀贵族盯着,踏破门槛想要结亲。
李荣这当爹的都未答应,一直等沈太后给个主张。
这一等多年。
结果,在沈太后的怂恿下,皇上钦点了金陵城头号纨绔小昏侯上门入赘王府,二夫人的这份小心思彻底破灭了。
这让她心中因此恼了小昏侯。
二夫人面色有些担忧,道:“王爷,小昏侯今日在大宴上如此胡闹,怕是得罪了不少皇子皇孙...万一这仙丹炼不成,怕是牵连到王府...如何是好?”
李荣看了一眼二夫人,淡道:“夫人担心的是小昏侯、平王府,还是谢家?”
二夫人脸色微变,知道李荣对她的挑拨有些不悦,低声道:“王爷,臣妾也是为您担心...。”
“若是前两者,也无需操心。
昏侯府,前朝诸侯熊氏后裔,能在大楚传承四代至今,六代皇帝都没去动楚家,也算是个不小的奇迹。
小昏侯虽然行事纨绔,但是看他将对皇帝的‘忠’、对沈太后的‘孝’,这两字做的如此透彻。
满朝上下无人可比,恐怕他想死也难。
这楚氏一门从西周折腾到现在,活的比我们平王府可久多了,还轮不到我们去替楚家操心。”
李荣淡淡道。
之前殿试献策,皇帝把小昏侯提为优甲。
他虽不知小昏侯写了什么对策,但后来仔细想想,怕是在“忠”字上让皇帝极为满意和舒服,才能让一直讨厌小昏侯的皇帝,给出了个殿试头名优甲。
而炼仙丹一事,更是把对沈太后的“孝”字展现的淋漓尽致,愣是逼得皇子皇孙们凑银子,气的郁闷吐血,也无可奈何。
光是看这两件事情,把“忠、孝”玩的这么溜,这大楚皇朝能比肩小昏侯楚天秀头脑,已经不多了。
金陵城头号大纨绔小昏侯,这十多年没把自己折腾死,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他已经懒得去操心小昏侯的事情。
“至于平王府,只要皇帝心中还念着一份旧情,李氏无人造反,凭这世袭罔替的王爵,就算我卸任了太尉一职,也衰落不了。”
李荣看了一眼二夫人,“反倒是谢氏门阀,只有一个世代降等的侯爵,却是危如累卵,稍有不慎就会衰落,要早做应变的准备。”
“这...这怎么可能?”
二夫人闻言,顿时芳容大变。
她爷爷谢胡雍主相,太平丞相在位近十年之久,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谢氏门阀更是金陵十大门阀之一,谢氏子孙众多。
要不是因为李荣是皇帝的义弟,李荣一人之力撑起了李氏门阀。否则,谢氏门阀的整体实力,才是真正的金陵第一大门阀。
她刚刚明明担忧的是小昏侯,会因炼丹一事,牵连到平王府。
怎么王爷会忽然说谢氏门阀危如累卵,会有一场衰落的大危机?
“帝心将变,新政酝酿...丞相不跟着变,不换脑子就换人啊!”
李荣轻叹道。
他跟皇帝走的近,自是看出了帝心思变的心思。
皇帝尚未拿定主意,他却已经旁观者清了。
这些事情,他也不好多说,点到为止。让二夫人回去跟她爹传个话,紧跟皇帝,凡事勿要自作主张。
只希望谢胡雍主相自己能看明白,跟得上形势。
否则谢主相守不住丞相位,偌大一个谢氏门阀,空有一个世代降等的侯爵,二三代之中没有一个位居九卿高官的顶梁柱,怕是树倒猕猴散。





楚氏赘婿 70 回门,昏侯府
初二,清早。
楚天秀带着李虞,还有祖儿、狄儿,乘坐马车,携带了一马车的回门礼,各色孝敬之物,来到王侯巷的昏侯府,回门了。
王侯巷早已经非常热闹。
聚集在此地的王侯府邸众多,王侯门阀彼此联姻,每逢春节过年,拜年的亲戚、回门的妇人、故友门生,多如过江之卿。
王侯巷内,出入皆权贵,往来无白丁。
昏侯府在巷头,平王府在巷尾。出了王侯巷,便是繁华热闹的长乐街。
李虞在狄儿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她望着眼前这座侯门府邸,心中有些激动。
这一日,她等了太久了。
这昏侯府铜门把手摩挲的泛光,门略有些陈旧,看出年份极久,门口两尊貔貅威武,依旧显耀着昔日前朝血脉的余辉。
在王侯巷,昏侯府无疑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自西周以来,历朝历代皆信奉和祭祀先祖,将祭祀先祖作为朝廷和家族的头等大事。
不管王侯将相,公卿士族,要拿资历说事的时候,都是先比一比先祖曾经出了那些厉害的人物,再比自己现在的家族,最后才是自身的本事。
昏侯府继承了千年楚国血脉,至今未曾断绝。这在整个大楚皇朝上下,是独一份,没人敢在昏侯面前炫耀先祖的身份。
身为大楚皇族的项家曾经还是熊氏皇族的部将,而金陵十大家族更难以望其项背,只有敬慕的份。
哪怕以儒传家的山东孔氏一族,天下儒宗,在昏侯府的先祖面前,也要甘拜下风。
有敬怀先楚的权贵,路过昏侯府的时候,都会下马步行。
虽然口上不说,但大楚众王侯和金陵门阀,都默认昏侯府才是血脉最尊的第一家族。
身份地位固有尊卑。
但骨子里的血脉,不是一时的衰落和繁华,可以轻易改变。
天下豪门,皆以和金陵十大门阀联姻为荣。而金陵十大门阀,却最尊昏侯府的血脉。
甚至大楚皇室,也曾下嫁皇女于昏侯府的先例。
当然,也正因为昏侯府是先楚血脉,在大楚的地位极为尴尬。
太祖皇帝项羽凭借一己之力横扫天下诸侯,一统天下。
在末代楚怀王熊心死后,为了显示自己这皇帝的宽宏气度,把熊心的后人封为昏侯,以楚为姓。
这昏侯府有着令人仰慕的先祖血脉,但也让其他的功勋王侯、朝臣们不敢太亲近。
除了联姻这件事情上,各大门阀是乐意和昏侯府联姻之外。其它事情,很少会和昏侯府走一起。
昏侯府极少有外客来访,只有亲戚。
李虞如今身为昏侯府的媳妇,对这昏侯府自然是充满了好奇。
...
“砰砰砰!~爹,儿子回来了。”
楚天秀大力敲门。
一名老管家匆匆开了门,见小侯爷带着丹阳郡主回门,露出激动的神色,“老侯爷,老夫人,小侯爷和少夫人回来了!”
“秀儿回来了!”
老昏侯闻声奔了出来,神色间有一丝慌,但他见到楚天秀、李虞等人,马上露出一副大喜之色,“爹可想死你了。郡主来了,快进来!”
“虞儿见过爹爹!”
李虞笑道。
“见过侯爷!”
祖儿和狄儿连忙施礼。
老昏侯连忙让楚天秀和李虞和祖儿、狄儿等人进来。
楚天秀大摇大摆的进入昏侯府大厅内歇息。“小昏侯”生长的地方,自己家里,当然是很自在,也无需客套。
李虞好奇的进了昏侯府,这就是大楚第一纨绔世家,传承西周千年熊氏血脉的昏侯府了。
侯府的庭院,要比平王府小很多。除了老昏侯、楚夫人、祖母,还有一些仆人,总共二三十人。
“秀儿,虞儿来了!”
却见,一名雍容华贵夫人走了出来,满面春风。
楚夫人崔彤,皇后崔柔的胞妹,容貌颇有几分相似。但是在昏侯府,不必为宫廷操心,更为轻松,相貌比崔柔皇后要年轻许多。
“虞儿见过娘!”
李虞施了一礼。
“走,娘带你到府上到处逛逛。”
楚夫人显然是对李虞极为喜欢,热情的牵着李虞的手,带她到昏侯府内走一走,见见昏侯府。
李虞出身平王府,什么庭院的气派都见过,寻常的府邸根本没什么看头。
但昏侯府不一样。
李虞跟着楚夫人走了一圈,整个人都惊懵了。
昏侯府内的奢侈之物数不胜数,远胜过平王府,但都不是重点。
这昏侯府,简直就是一个历代先朝的古董馆。
庭院、厅堂,墙上挂着,桌上摆着,角落放着,无一不是各色从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到先秦的古董。
庭院内进香的,是西周饕餮纹鼎。
厅堂供桌上,一口西周逨盘,上刻三百七十二字铭文,夸耀逨主的家族史,纪念周宣王的册封以及赏赐,还记载了王室变迁,征战,西周各诸侯王。
李虞震撼。
王肃副相家的汗牛充栋的竹简藏书,也抵不上眼前这个西周逨盘,铭文刻记的价值。
这是千年隗宝!
厅堂内,桌上盛饭的是西周兽耳青铜釜,盛菜的西周龙凤鱼纹双耳盘。
连一个盛酒的不起眼酒壶,仔细一瞧,居然是战国鸟盖瓠壶,诸侯王所用之物,上面还刻着诸侯的名号。
厅内摆放的,楚夫人若不跟她介绍,李虞根本认不出来。
这些在古董铺价值千金的古物,在昏侯可不是摆设,是拿来用的。
进了昏侯府内,宛若回到了周朝、春秋战国的旧宫廷一般,奢华到了极致。
祖儿和狄儿跟在楚夫人、李虞的后面,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生怕一不小心碰碎了一个物件,就是几百上千年的王侯古物。
拿起一双筷子,才知道是西周青铜镶玉筷,吓的赶紧放下。
“娘...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李虞惊的咋舌。
她忽然有些明白过来,昏侯府为何如此能花钱,花钱如流水一般深不见底。
借了平王府十万两银子,水花“噗呲”都没听见,几年就没了。
“历代积攒下来的,说不上花了多少钱。老侯爷没事就喜欢去金陵城逛,到处搜罗这些东西...别人不识货,他却是认得,买来便宜...娘记得也就那件西周逨盘花了万两银子,其余一件不会超过千两吧。”
楚夫人笑着,又带着李虞进了内宅。
书房内琳琅满目的书架,摆放着各色竹简古书,几乎全是绝版的春秋、战国古籍。
平日里,老昏侯和楚夫人闲着无事,便在书房翻看古籍,悠闲度日,好不自在。
李虞都惊呆了。
如此多的绝版藏书,金陵城其它地方根本看不到。
别说平王府这样的以武传家的门阀,恐怕崔氏门阀、王氏门阀这样的书香家族,也只有羞愧的份。
什么叫千年传家?
楚夫人根本不提银子这些俗物。
没有这些商周古董、没有绝版古籍,显然不敢说自家是千年传家。
...
楚夫人带着李虞,给未来的女主人,介绍昏侯府里的各色,一直到了傍晚时分,也才简单的说了一小部分而已。
昏侯府就小昏侯这一个男丁,这再多的物件,迟早也要传给楚天秀、李虞,传给将来的小平王。
楚夫人这是在给李虞清点家当,也知道昏侯府到底有多少东西。
到了傍晚。
晚宴。
昏侯府的回门宴极为丰盛,虽然比不得皇宫大宴,但菜肴足有有七十二种,寻常的王侯府邸也难有如此之丰。
熊、鹿、驴,虾、蟹、蛙、鳖,鱼、鸡、鸭、鹌鹑、猪、牛、羊、兔...不一而足。
李虞咋舌,细细算了一下,这一顿下来得几百上千两银子。
这昏侯府,哪有半点落败的迹象!
晚宴的时候,楚天秀的奶奶终于出来,老老昏侯的夫人,项氏皇族的公主,慈祥的老祖母,只是上了年纪,耳背,不太出来活动。
当年老老昏侯成亲的时候,沈太后还跟着皇家的贵妃,一起来昏侯府为这场大婚庆贺。
那时候,可不知羡慕坏了多少金陵城的千金小姐。
...
到了夜里,众人吃饱喝足,终于要歇息。
按着回门的习俗,在不在娘家睡都行。楚天秀当然是想要在昏侯府睡一晚上,明日一大早再回平王府去。
楚天秀心中美滋滋,早就盼着这一刻了。
平王府太大,虞园的屋子太多了。
李虞和狄儿睡主屋,他总被赶去书房睡,没理由亲近。
但在昏侯府,他小昏侯就一个大屋子,只有一张超级大的床。
这次,虞儿总不能赶他出去庭院里睡觉了吧。
“今晚上是好机会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被同眠了!”
楚天秀乐滋滋的回到他的屋中。
忽然。
他傻眼了。
他的屋子里空荡荡的,那张超级大床不见了踪影。
楚天秀不由哀嚎。
“爹,我的床呢!一龙御...三凤罗汉大床呢!这可是我特意花上万两银子,从南海运回来的极品黄花梨,打造的超大一龙..三凤罗汉床!”
肯定是他老爹,趁着他不在府里,把这床给卖了。
楚天秀气的跳脚,冲出去找老昏侯算账。
只有他娘楚夫人在,老昏侯似乎早就料到儿子会找他算账,晚宴过后便说要出去找人喝酒,躲得不见踪影。
完了!
连床都没有,还睡个屁啊。
楚天秀悲愤,和李虞,祖儿、狄儿,打道回平王府虞园。可是虞园的房多,肯定是分房睡。
唉,大好的机会,就被这糊涂老爹给破坏了。
李虞和祖儿、狄儿,当然看出了他的不良企图,那副气急败坏,一路上笑的肚子痛,合不拢嘴。




楚氏赘婿 71 庙会,咱们五五分成?
初三,一大早。
祖儿来到书房,将独自折腾了半夜才睡的姑爷叫了起来。
楚天秀缩在被窝里,顶着一双黑眼眶,一副幽怨之色不肯出来。
他期待已久的良机,被坑儿子的老爹给坏了好事,能不生一肚子气吗!
“姑爷,走啦~,郡主要带我们去玄武庙上香祈福,求签问卜!姑爷不是还要去找李老神仙炼丹吗!”
祖儿娇嗔道。
对哦!
楚天秀一想起找李自然这个老神棍还有大事要办,终于打起精神,钻出被窝,更衣梳理,将自己打扮的风流倜傥,俊美帅气。
他这位翩翩小侯爷大纨绔,带上祖儿和李虞、狄儿,还有一队平王府带刀侍卫,一起出发,前往玄武庙上香。
...
金陵城的春节,是从玄武庙上香开始热闹起来。
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秦淮灯会达到鼎盛,是大楚皇朝最大的节日盛会,几乎吸引天下诸侯、外藩使节、商贾、士子,前来金陵城参加这场灯节大庆。
玄武庙在真武街,临着长乐街隔壁。
庙里祭祀的是真武大帝,也是金陵城里最大的一座观庙。
庙前有一块大露庭,古榕蔽荫,龙舞聚集,每逢大节便是金陵城的一大热闹景观。
庙门口沿街,遍布卖早点小吃的摊贩。各色烙饼、煎饼,小贩们赶了一大早,生意火爆。
每逢春节,玄武庙便被从城里各处涌来上香的百姓、书生、小姐、门阀士子、贵妇人,乘坐各色马车、轿子,挤得水泄不通,求财、求缘、求子,香火鼎盛。
上午时分,玄武庙内外早已人头攒动了。
李虞和楚天秀避开了初一、初二,特意挑选了初三的日子来上香,没想到这里依然是人潮如织。
真武大殿。
真武大帝著帅服,足踩龟蛇,威武不凡。
有众多道士,在殿内焚香、朝神、诵经,鸣钟鼓、做斋醮。不论官宦士子,老百姓,皆需跟着庞大的人流进殿,上一炷香。
殿外上香便宜,一支数文铜钱便可。
内殿上香,一支香要一两,非富贵人家是舍不得出这个银子。
金陵城里,认得李虞郡主的不多,但是认得小昏侯的人太多。
排队的众百姓们、士子都慌忙让开,让这位金陵大纨绔到前面去,免得挡了他的道,让小昏侯发火。
李虞和楚天秀,带着祖儿和狄儿进入殿内,朝主持庙祝做了拱手,奉上十二两银,各持三柱香火,在殿堂团蒲叩拜,朝真拜祖。
庙祝掌管庙里的香火和银钱,也是眼里极高的人,一下认出小昏侯来了,脸色不由一变,慌忙跑去后殿庭院找师父李自然老神仙。
...
玄武庙,后庭。
却见,两名衣袂飘飘的老神仙正在石桌前,悠闲的喝茶饮酒。
作为玄武庙的这一任庙主,李自然老神仙当然无需亲自去操持那些俗务,自有众弟子效劳。
庙祝神色慌张,在李老神仙耳畔低声碎语,“师尊,大事不妙!小昏侯来了...师尊,可别让他把庙给拆了!”
旁边,还有两名年轻道士,在小心的伺候着两位老祖宗。
“慌什么!”
李自然面色顿时一变,咬牙切齿,“这大纨绔,逼的这么紧...这才正月初三,元宵都还没过,就追过来了!还让不让本道过这个年了!”
自前日从皇宫大宴,领了一个“炼长生仙丹”的该死任务回来,他便吃不香睡不着。
过几年沈太后七十大寿,这长生丹炼不成,小昏侯这个大纨绔后台多,拍马屁太高明,未必会死。
可是他这神仙没后台啊,指不定皇帝就一怒,以欺君之罪把他问斩了!
李自然想着自己只剩下数年的寿命,便心中凄凉惶恐。
他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这坑了他的小昏侯莫属。
“淳于兄,可有良策解困?”
李自然苦道。
他身在局中,乱了方寸,已经想不出好的对策了。
“小昏侯,金陵第一大纨绔,名声半点不假...我观他在皇宫大宴上的一番言语,此子不好惹啊!得离他远一些,免得惹祸上身。”
淳于纯叹道。
“可是,已经被他缠上了啊!”
李自然苦。
他这冤不冤啊,往日他和小昏侯素无交往,才去皇宫大宴一趟吃了顿饭,就被小昏侯给缠上。
倒了血霉了!
“你说,这小昏侯犯这么大的险,究竟图什么呢?长生丹,他年纪轻轻对这也不急切....我思来想去,他恐怕想法子弄一大笔银子,才拉上你,一起坑皇子皇孙们一把。”
淳于纯沉吟道。
他这两日,也在反复的寻思着这件事情。
凡事皆有来龙去脉,小昏侯必有目的。
只是,旁人未必知道他想干什么。
“他...就为了银子,把皇子皇孙都骂了一遍,从他们口袋里了十万两银子出来?”
李自然呆愕。
“要不然呢?他连平王的银子都敢赖账,皇子皇孙的银子算什么!
我还听沈国舅,私下里跟一群皇子皇孙、贵妇人诉苦,说他也被小昏侯骗了十万两银子,讨不回来。周围一群贵妇人,都听的目瞪口呆。以后见了小昏侯,定要捂紧钱包。
这小昏侯掉进钱眼里了,想尽了法子弄银子,什么事干不出来。”
淳于纯摇头说道。
这种行事混不吝的小侯爷,出了离他远一点,免得被骗,还能怎么着。
“罢了...拿钱消灾吧,要不然这个大年过不去了!”
...
真武大殿。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李虞焚香叩首祈愿。
狄儿、祖儿跟着她念。
“年年有虞...!”
楚天秀嘴巴里也是念念有词,眼神不时飘来飘去,也不知在嘟囔着什么。
上完香祈愿,祈求一年平安,并买一张谶图,以查今年的主吉主凶。
随后,李虞和狄儿、祖儿,去逛庙会,观看庙前的一群舞龙,热闹的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场面。
小昏侯要去和李老神仙谈炼长生丹的事情,她们也不懂,不是太感兴趣,自不去掺和。
1...4142434445...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