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主父焰?”
楚天秀却是认出这书生来,惊诧道:“你怎么在这里卖画?你不是殿试中了县令吗,这都县令了,还缺银子?”
“在下见过小侯爷、郡主!”
主父焰见是小昏侯,立刻慌忙站起来,面色有些惭愧,道:“金陵居不易,一月所费甚巨,在下家境贫寒,又尚未上任,身无余财。
恰巧略懂书画之技,便在此卖画,挣点钱熬过这几日。
也多亏小侯爷这首昏侯新词,凄婉哀怜,金陵城里喜欢的千金小姐太多,否则光卖画也无人问津。这几日下来,倒也挣了一两银子。”
“朝廷不是会发一笔上任的路费吗,应该有些银子?”
“发了十两的安家和路费。不过我之前借了董兄一些银两,大多拿来还他了,所余资费不多,尽量节省。”
主父焰在金陵城里,遭众儒生、士子的排挤,除了董贤良之外,几乎没有朋友。
要不是之前大农令杨褚接济了他一下,恐怕他早穷的从金陵城里滚蛋了。
虽然殿试中了县令,但还有一个月才上任,朝廷也没有提前发粮饷薪俸的惯例。
估计,朝廷也没想到,会有穷成这样的县令吧。
在金陵皇城这种王侯皇亲遍地,公卿高官满街走的大楚帝都,没人会巴结他一个没上任的小县令。
穷县令在金陵皇城里,租房子度日,日子也是很困难的。
“哦!”
楚天秀这才明白过来。
这主父焰长年受人排挤,自尊心极强,怕是也不愿受人好处。县令想要钱财,也得到了任上才行。
不过,这倒是让他又看到了造纸商机正在起变化。
这么快就有人做纸书画的生意了!
这是一个不错的现象,这意味着金陵城的人,对纸书画的接受大增。
他可以准备一下,从单纯的卖昏侯纸,改为卖书、画了。
不过,买这昏侯新词纸画的,居然全是金陵城里的漂亮、有钱又敏感的千金小姐。
这么说来,他的读者受众,全是小姐姐咯!
楚天秀让祖儿,买了几张昏侯新词的书画,带回家里去欣赏。
...
楚天秀和李虞、祖儿、狄儿等人,在庙会上东游西逛,玩了个尽心,到傍晚时分,方才回昏侯府。
正月初的这几天,皇宫大宴、回门、庙会祈福,忙得不开交。
庙会之后,便没有什么大事了。
离正月十五的秦淮河元宵节灯会,还有十日,楚天秀也终于稍微闲了下来。
回到虞园,祖儿想起除夕夜那晚上,没讲完的故事,又缠着楚天秀,讲《石头记》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故事。
李虞和狄儿,当然也是非常感兴趣,要一起听。
楚天秀寻思着,讲一遍她们也记不住,日后又要回头反复的讲。
干脆写下来好了。
反正有了昏侯纸,也方便。
昏侯纸的销量,最近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毕竟只有金陵城士子买来抄书,小姐、贵妇才会买来用。
这昏侯纸的利润虽然极高,但是销量有限,挣的也不算多。
最坑的是,秦朝之前的古籍,全是又短又精炼,一篇文章几百字正常。
像《诗》近四万字、《论语》一万字,这数万字已经算是长篇巨著了,根本带不动昏侯纸的销量啊!
那些抠门的金陵士子们,为了省几十个铜板的钱,把字写的蚊蝇一般小。
“老子来一本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一书抵你几十本书,看你们还怎么省纸!”
楚天秀舔着嘴唇。
他按照《石头记》的章节,从第一章回开始写。写一个章回,便给李虞、祖儿、狄儿看一章回。
李虞惊喜,反复的看,爱不释手。
看的不过瘾,她们三人干脆开始对着原文抄书,这样每人都有一本,各看各的,也不用争抢了。
抄书,这是古代书生最爱干的一件事情。
古代太多的穷书生,自己没书可读,前去拜访藏书丰富的大富人家、豪门士族,就是为了去抄书。
要是抄到了罕见的孤本珍品,那更是欣喜若狂,三天不吃饭都香。
大富人家为了丰富自家的藏书,也经常雇佣一批书生去抄书。古代的书,要比银子还金贵。大富人家迁徙搬家,那都是带上几十车的书,极为壮观。
门阀士子、小姐,自然也有这个习惯。
晚上也没什么事,灯烛之下,闲来无事便抄书。
《石头记》这种巨无霸的超长篇言情小说,宝玉小哥哥和黛玉小姐姐的爱情,荡气回肠。
楚天秀这一些书,她们便再也没有心思去管虞园外面的事情了,这些日子全都宅在虞园里,抄《石头记》。
对李虞、祖儿、狄儿等人来说,那是从未见过的新鲜东西,无疑是重磅炸弹,美眸闪亮,拿起来就放不下。
“祖儿,我这份抄完了第二回,给你换着抄。”
“我正在抄第三回合呢,马上好了!”
“姑爷,你写的太慢了,赶紧写第六回合。
这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我都看了十遍了!”
祖儿朝书房,嚷嚷道。
这一章回,讲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贾宝玉入侄妇贾蓉之妻秦氏内室中,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遇上了金陵十二钗仙子。
她看着不过瘾,急着想要看下一回。
“别催别催,我这第六话马上出来了,《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保准让你们爽个够!”
楚天秀大声嚷道。
三女一听,顿时惊呆了。
初..初试云雨情?
这...这下一章,这么猛,这么刺激吗!
她们一个个脸上都是一片飞霞,不停的啐骂。姑爷不是好人,太坏了!尽在书里勾引人。
什么金陵十二钗,什么云雨,他不会是故意的吧!
但是,写的太刺激太过瘾了,她们心底还是忍不住想要看啊。
楚氏赘婿 75 全府沉沦苦抄书
李虞、狄儿和祖儿焦急的等待着楚天秀正在赶稿的第六章回。
她们抄录的《石头记》三份稿子前五章,也在平王府少年、女眷之中,悄无声息的流传开来。
平王府虽然以武传家,将才辈出。
但经过王府这些年的努力,通过私塾授课,大幅提升了李氏子弟的读书识字率。
全府上下不论少年、少女,到青年男女、妇人们几乎都会识字。但那些正儿八经的《论语》、《尚书》读着太枯燥了,除了私塾学子不得不学,他们平常很少看书。
天寒地冻。
私塾书院,无人之地,成群的李氏子弟,各自聚在一处,神秘的窃窃私语。
私塾虽然放了假,但他们还是要来私塾自学。
短短数日而已,平王府的一百多少年少女们,一个沾一个,集体沉沦了。
“你们在看什么啊?”
一名少女凑进私塾的一小群人里来,好奇。
“姑爷写的《石头记》啊!你还没看吗?太落伍了吧!我这几天看的如痴如醉,茶饭不思,睡觉不香,就等姑爷写出新章了。”
“你们看到《石头记》的第几回了?”
“我有最新的第五章了《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祖儿姐借给我的二抄本。”
那年长的少女得意洋洋。
整个平王府,唯一的一份真本在姑爷手里,除了郡主、狄儿和祖儿,其他人谁也看不到。
另外二抄本仅有三份,是郡主、狄儿和祖儿亲笔抄录出来的。可以借,但必须归还。
不过她们不敢去找郡主,只能去找最好说话的祖儿小姐。
再往后,都是三抄、四抄本了。因为是手抄,难免会有一点点错字、漏词的疏漏。所以这二抄本,最有价值。
“真的?太好了,我刚看到第四章,赶紧给我看看第五章!”
“好妹妹,让我先看嘛!”
其他一些李氏少年少女们,激动的争抢着说道。
“别争了!大家赶紧一起抄,分段抄,然后一起拼接起来,这样抄的快一些。抄完这一章回,我还要还给祖儿姐姐。她只答应借我看一日还回去,还了就没得看了!”
“对对,别耽搁了,赶紧!”
众少年少女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趴在私塾的书桌上,摩擦着冻僵的手,研磨墨汁,对照着祖儿小姐的二抄本,如饥似渴,全力以赴的抄书。
现在正月春节,私塾不上课,贾老先生也不来学堂。老先生只是给他们留了些作业,让他们在春节背诵。
其余大人们更不会来私塾,自然也没人打搅他们“勤读苦学”。
那新加入进来的懵懂少女,很奇怪他们怎么这么亢奋。
以前抄写《论语》的时候,他们各个觉得抄书苦,想法子偷懒,从来也没这么主动认真的抄过书。
她十分疑惑的拿起桌上的一本抄录。
《石头记》三抄本。
“第一章回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话说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少女看到这段文字,直接看呆了。
开天辟地一般的感觉,直接将她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她感觉,自己好像飞了进去,开始在这个新世界里游荡,张望。
太震撼了!
居然能把书,写成这个样子。
难怪王府李家子弟们,全都沉迷其中,无以自拔。
“姑爷,原来是这样的人!他看似荒唐不羁,心中却充满了辛酸之泪。他的痴,他的苦,谁能理解啊?”
“姑爷借写贾宝玉,这是在说自己身世啊,他就是那块补天遗漏的顽石,可惜无力补天,只能自怨自艾,悲号惭愧!最后下凡为人,成为小昏侯!”
“姑爷的文采居然如此之美,难怪他能写出昏侯新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他随口一句,抵得上旁人千百句!”
“我误解姑爷了,以后我就是他的铁杆粉!他,就是我心里面,那荒唐不羁的贾宝玉!”
少女如饥似渴的看完好几章,眸中饱含着泪水。
这世间,竟然有姑爷这样奇思妙想的男子。
这《石头记》,对她简直是一次三观的洗礼,从此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
李虞、狄儿、祖儿等的心儿都快焦了,她们早就看前面五章不知道多少遍。
第五章《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贾宝玉秦氏内室中歇息,做梦遇见金陵十二钗,如梦如幻,似假似真。
点燃了她们心中的一团火,烧的忍不住。
从这章开始步入石头记的开篇小高潮。
而第六章《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她们等了足足一日,终于新鲜出炉。
“袭人入室安慰宝玉,发现宝玉梦遗...”
“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与袭人偷试云雨...”
闺房内,三女躲在被窝里,一起读书。
李虞拿着这份手稿,一字一句的读着,读到关键处玉手忍不住轻颤。
她咬着贝齿,呼吸也急促起来。
哼!
夫君这是撩了金陵城里多少小姐妹,才能写出如此激荡的文字。
“姑爷怎么这么会撩人呢!”
狄儿贪婪的看着,俏美的脸上一片绯红,脸上火烧的厉害,忍不住两腿摩挲,扭捏。
定是这房中火炉生的太热,口干舌燥的厉害。
“做坏事,这...还能这样?”
祖儿惊奇的瞪大了一双美眸,小嘴合不上。
天真纯洁的她,从来不知世上还有这等奇妙之事。
...
平王府。
正厅。
这日,私塾贾老先生来平王府,恭敬拜见王爷,顺便求取新年的教书束脩。
虽然平常人家送子弟去私塾入学,都是去私塾先生家里送上束脩。
但平王府王侯府邸,上百名少年少女的束脩是一起给的,自然不同。
他得亲自来求取。
“这些年,平王府的文风气大有长进,这都是贾老先生二十年下来的心血苦功啊!还请贾先生,新年多加费心管教。今年的殿试,李敢年侥幸得了中等甲名,也算是近年来,王府子弟里最出色的一次殿试了。”
李荣坐在厅内,喝着茶,笑道。
殿试中等甲名,对不擅文风的李氏门阀子弟来说,这已经相当的不易了。
钱大总管在旁,奉上一盒银子。
“这是自然!王爷放心,贾生自当竭力以赴,为王府培育良才。以王府众子弟的出色才智,定会有更多子弟,殿试高中!”
贾生站着,谦卑道。
他瞥了一眼银子,发现比往年要多出将近三成之丰厚,不由心中无比的欢喜。
他明显的感觉,自己自从金陵雪奔一举成名,成为金陵城儒生中有名气的“名儒”之后,在平王府的地位明显上升了许多。
府里上下,待他都是极为客气。
贾生心满意足的领了束脩,便拜别王爷。
随后,他打算顺路去私塾,看看李府的学子们,督促检查一番,看看他们在春节期间的功课,可否拉下。
贾生来到私塾窗外。
往里一瞅。
黑压压一片的少年少女们全都全神贯注,埋头抄书,心无旁骛的苦学,不懂的还向旁人询问,没有一个三心二意。
他顿时赞叹,老怀甚慰。
好!
好啊!
孺子可教也,李氏门阀大兴在望,这是要出一大批人才!
他辛苦二十年,教出了一位中等甲名的李敢年,终于让全府的少年们见到了希望,激奋上进起来。
楚氏赘婿 76 狠批大毒草
贾生站在天寒地冻的私塾窗外。
他两鬓风霜,望着里面黑压压勤奋苦学的众少年们,感动的老泪都快掉出来了。
他来这平王府当教书先生,其实也是无奈的谋一份束脩,糊口之举,一直觉得面上无光。
他年青时候志向高远,苦读书的目的,是盼有朝一日得到王侯、郡守的举荐,出仕当官,满腹经纶为圣上效力。
若是能举荐出仕,谁又愿意当这身份低下的教书先生?!
可惜,这都熬到四五十岁,依然没有王侯看上啊!举荐出仕,毫无希望,这些年都是虚度光阴而已。
但是如今,他看到这满私塾的学子们如此苦学,第一次深深的为自己这教书先生的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傲。
他忽然间,再也不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
要是能再教出几个,甚至一大批“李敢年”这般出色的李氏弟子,他贾生虽老矣,这辈子也无憾了。
眼前私塾内的好孩子们,就是他的希望啊!
“唉!”
“不是先生教育了你们,是你们感动了先生啊!为师心中,从此有了希望和寄托。”
“李氏一族大兴再望,为师心血得到如此厚报,心满意足矣!”
贾生不忍打搅众少年们苦学,便想转身离去。
可是,转念又一想。
少年们既然如此好学,连春节也如此自觉的聚在私塾自学,一日不耽搁。
他逐一指点一番。
少年们岂不是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贾生心念及此,便从后门进入了私塾大堂内,来到最后一排,平日学业最差的一名少年身后。
他满心欢心的,看少年如何抄书,做学问。
“《石头记》第一章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好,好诗啊!这一首诗,也不知何方高人所做,道尽了为师的心酸。”
贾生琢磨了一下,觉得这诗的味道挺不错的。
“呃...等等,且慢!”
“这不是为师留给他们在春节背诵的《论语》、《尚书》啊!”
“这《石头记》,是哪位前辈高人的鸿篇巨著?...商周、春秋、战国、先秦,从未听闻有此书的存在啊!”
贾生心中满是诧异。
看这开头的第一章,笔力深厚而老道,定然是一位文学界的前辈高手的著作,似乎有点意思。
他耐住性子,又朝旁边另外一名少女看去,看看其他人都在干什么。
却见,她正在奋笔疾书,抄录《石头记》的第三章《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说的是,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远赴金陵,投居于荣国府。
少女沉浸其中,浑然不觉,身后站着贾老先生。
“依然是《石头记》?”
“李氏私塾的少年少女们,怎么都在拼命的抄这本书?难道这本书里的内容,比先贤之书还更好?!”
贾生看的有些懵,他又朝另外一名少年看去。
果然还是石头记!
这抄的却是第五章,贾宝玉梦游仙境,正在和金陵十二钗...。
贾生有些愣。
这私塾,近百名少年少女们,全都在苦抄《石头记》。这是何方神圣的巨著,这般强大的吸引力。
忽然,那少年觉得背后似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之下,把他的魂都吓飞了。
贾老先生!
少年惊跳起来,抓着手抄报就逃。
“哎呀,不好!”
“老先生来了,快逃,别被他收缴了手抄本!”
“分兵十路,彼此掩护,各自逃离,绝不背叛。誓死保住祖儿小姐的二抄本!”
这私塾众少年少女们,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护着手里的手抄本,夺路而逃。
转瞬间。
偌大的私塾,少年少女们跑光了,空荡荡的凌乱大堂内,到处是散乱的笔墨纸砚。
门窗摇曳,寒风呼啸!
只剩下贾生独自一人,在私塾内孑然孤立,目瞪口呆。
什么情况?!
贾生缓缓的从地上,捡起一份,不知道是谁慌乱逃亡,掉落在地上的一份《石头记》的三抄本。
这本总共写到第六章。
他面色凝重,拍了拍上面的尘土。
此书中,定然有深深吸引李氏少年少女的巨大奥秘,居然把儒家圣贤们,都给挤开了。
里面内容非常多,仅仅一章就有上万字,他也没细看里面的内容。
他要带回去,仔细研究一番。
...
贾生面色凝重的回到长乐街,自家住处。
一座低矮昏暗的小土屋。
油灯点上火,他在桌前,开始翻看这本《石头记》。
“《石头记》,小昏侯著!”
贾生大吃一惊。
小昏侯写的?
小侯爷居然能写这么长的巨著?
开头几章,脑洞开的大,但倒也正常。
但是,从第五章开始,就不对劲了。
怎么开始写贾宝玉梦游,和金陵十二钗的仙女们,开始荒诞不经的贵族生活。
这第六章,“贾宝玉和丫鬟袭人初试风雨情”,更是看的令人瞠目结舌,口干舌燥。
这仔细一琢磨,这书的字里行间,全是王侯贵族糜烂的生活啊!
这,分明是借“贾宝玉”之身,炫耀小昏侯自己和丫鬟们的奢靡无度,骄淫放荡生活啊!
贾生囫囵吞枣,粗略的看了一遍,不由怒目圆睁。
“小黄文啊!”
“大毒草啊!”
“他自己在侯府、平王府里,荒淫无度过小侯爷的生活也就罢了,居然还写出书来,让别人羡慕、嫉妒。
这是要把平王府里的幼苗们,全是毒翻了啊!
他们如此幼小,如此纯真,居然沉迷其中,看这种不堪入目的小黄书。难怪,他们看的如此专注、沉迷!”
“那么多的圣贤书,《诗》《尚书》他们不去学。偏偏去抄你这《石头记》,整个平王府都被你祸害了。”
“天呐,我二十年的心血啊,教育出来的堂堂正正君子之风,全毁在你这本《石头记》上了!”
“小昏侯,我跟你没完!你还我青春,还我岁月,还我二十年的呕心沥血啊!!”
贾生悲从中起,越想越伤感,趴在旧桌上嚎啕大哭。
半响,他哭累了。
振作起来。
咬牙切齿,再看一遍!
我们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只看圣贤书,坚决抵制这种歪门小黄文大毒草!
“我要逐字逐句,要狠狠的批评,把这本祸害我平王府少年们的大毒草,彻底批臭,批倒!”
“坚决不让它传播到整个金陵城,祸害金陵城的读书人!”
——
(不小心把76章,覆盖了75章,结果有部分读者看到重复了。现在修复了75章。)
楚氏赘婿 77 贾生身中“邪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