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贾生抹干老泪。
强忍着愤怒,逐字逐句仔细看了起来。
想要批倒对手,就要深入的了解对手。
从鸡蛋里挑骨头,这是他的大强项。
“大毒草啊!”
“小昏侯,别以为你这片《石头记》的文笔出色,把这故事写的如此动人,天花乱坠,就能掩盖你思想的肮脏!”
“这字里行间,全是记载着贾宝玉的腐朽小公侯生活!
啧啧,这荣国府,关系真复杂...又是表妹又是表姐,又是丫鬟婢女...哎呀呀,不堪入目!
昏庸啊,这样的王侯注定了要走上穷途末路!”
“要不是为了批判小昏侯,我贾生一生只读《论语》,绝不会看这种小黄书!”
“小昏侯太坏了,尽想各种法子,祸害我们金陵城的读书人啊!”
贾生在昏暗的油灯下,细读了几遍,食髓知味。
手里拿着笔,在正文的旁边,做各种批注。
夜也已深了。
他脑子不知怎的神使鬼差,摸出以前存着的一张昏侯纸来,手有些哆嗦,开始抄写里面最精彩的段落。
“这都是以前抄书,巨大的惯性在作祟!这是读书人见书就抄,无法抗拒的本能!”
“绝不意味着我愿意抄这本小黄书。”
贾生抄了一些,抄的自己浑身燥热,坐立不安。
他忽然觉得鼻子凉。
一抹,血红。
惊悚的发现鼻子竟然流血了。
完了完了!
中毒了!
《石头记》的邪毒之力,已经染到了我贾生的身上。
深呼吸!
冷静!
我贾生苦读圣贤书半辈子,一身正气,邪不可干,定力十足。
“不行了!”
“这小昏侯的邪书,邪力太强。本名儒虽然浑身正气,也压不住这股邪力上涌啊!”
贾生捂住鼻子,坐立不安。
他脑子里,现在全是《石头记》,荣国府里面,贾宝玉梦游仙境遇金陵十二钗,和袭人的那一幕又一幕。
越想忘记,越是忘不了。
他慌忙找到屋子里正在睡觉的婆娘,眼里...不,脑子里尽量把她想成妙曼的林黛玉。
“娘子,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我来给你揉揉肩,捏捏腿!咱们一起歇息!”
贾生低声下气的媚笑。
“贾生,这么晚了不睡觉你干什么。咦,你身上怎么一股骚气!”
胖妇人猛然翻身,怀疑的嗅了嗅,一声怒吼,抓起墙角的一条洗衣的棒槌,喝道:“死鬼,你勾引哪个女的了?!”
“别,娘子,勿要动粗!”
贾生抱头,急慌慌夺门而出,在小巷子里狂逃,肚子里一团邪火无处发泄,气的骂道:“你这婆娘,怎么半点也不懂情趣呢!没事就要多看书,懂否?!”
...
贾生憋屈的蹲在冷飕飕的街头,鼻青脸肿,也不敢立刻回去,等婆娘睡着了再说。
满腹怨气和邪气无处发泄。
小昏侯,都是你这个大祸害!
什么《石头记》,什么荣国府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什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什么袭人丫头。
我呸!
假的!
全是假的!
全是骗人的,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世上只有二百斤的婆娘和大棒槌。
不行!
我要继续批评,狠狠的批判!
贾生从怀里,掏出《石头记》的三抄本,在街头客栈的灯笼光照下,继续苦苦批判起来。
“可是,光我自己批评,也没什么用处啊!
现在平王府,私塾的那群娃全都看了这本《石头记》,各个中招上瘾,荼毒太深了。
连我这苦读圣贤书四十载,功力深厚的老先生,都深中这小黄文的邪毒。他们小小年纪,哪里有抵抗力啊!
我这先生,若是无法阻止此事,岂不愧对王爷的厚待?!”
但是,他根本不敢去找李荣王爷,说这件事情。
今儿早上,他才拿了一笔丰厚的束脩,刚刚被王爷自夸了他在私塾这二十年来巨大的功绩,还给他加了薪。
他这要一说,全私塾的少年都在看小黄文,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功绩全毁于一旦了。
他贾生在平王府里,还怎么当教书育人的私塾先生?
“找二夫人!”
“她平日,最恼小昏侯了!她主持平王府的事务,定然不愿见到李氏子弟们全都沉沦。”
“对,找二夫人告状去!让二夫人阻止此事,收缴平王府里所有的《石头记》,狠狠的打压这股邪风,扼杀于萌芽之中。”
只有二夫人亲自出手,管束私塾的众少年少女,严厉打压《石头记》这股邪气,才能力挽狂澜,拯救私塾那些迷途的少年少女们。
...
贾生拿定了主意,次日一早。他顾不上鼻青脸肿,便匆匆赶来到平王府,求见二夫人。
王府正厅。
二夫人坐着,冷淡的喝着香茗,听着贾生又来告小昏侯的状。
贾生添油加醋,猛烈的炮火,狂轰小昏侯写的一本小黄书《石头记》,让王府私塾的李氏少年少女们沉迷其中。
这是前所未有的严重事件,远比小昏侯造纸填茅厕严重多了。
“二夫人,再不管束。这平王府的少年子弟,都要被小昏侯的《石头记》给败坏了风气,沉浸于奢靡之风气里,再也无心于学业。”
贾生低着头,苦苦道。
这样下去,王府将风气大败坏啊!
“哦,是么!这书你先放这里吧,回头我得了空,瞧上一眼。”
二夫人听了,态度却是依然一副冷淡。
虽然贾生说的很严重,好像这事她要不管,平王府的天要塌下来了一样。
但她心里却很不以为然的。
区区一本书而已,还能毁了这金陵十大门阀之首的平王府?
真是开玩笑。
不过是小昏侯闲着无事瞎写了一本小黄书而已,大惊小怪什么啊?
这金陵市面上的小黄书,又不是没有。
从春秋至大楚,小黄书流传已久,皇宫里还有专门的“春宫图”呢,也没见亡国啊!
像女娲伏羲交尾图,老祖宗就开始鼓捣这些东西了,哪有这么严重。
这小昏侯没事就爱瞎写,前些日子编了一堆小故事,还往皇宫里送了一车竹简呢,也没见皇宫里生乱啊!
小昏侯那边,她也管不了这个混世大纨绔。
回头,她训诫一番李氏子弟,令他们不可再看《石头记》,苦读圣贤书便是了。
贾生看二夫人这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些失望,从袖内将《石头记》三抄本放在桌上,恭敬的退出正厅。
“二夫人切莫忘了看一眼这《石头记》,小生在里面还做了各种批注!点名了此书的荼毒之害。”
他一步三回头,暗自叹气。
二夫人要是不管,这可如何是好啊!平王府私塾的少年们无心求学,从此暗无天日啊!
万一要是从平王府,流传到了外面的金陵城,更是祸害匪浅。





楚氏赘婿 78 二夫人瞬间溃败卸甲
贾生满怀心事,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二夫人对那份放在桌上的《石头记》三抄本,态度极为冷淡,瞧也没瞧上一眼。
她谢丽元,谢胡雍宰相之女,是大楚皇朝最资深的重度文学女性爱好者,没有之一!
谢氏门阀可是金陵城里数一数二,赫赫有名的书香门阀。
藏书之丰厚,除了金陵王氏、崔氏等等少数几个大门阀之外,无人可比。
正是在这种书香熏陶之下,谢府才诞生了谢灵云这样金陵第一青年诗赋高手,不断的涌现文学才子。
但是,她的诗赋实力,比谢灵云只高不低。只是她身为女子,无法在金陵士子中扬名而已。
她自幼读书,最爱文学。
虽不敢说读尽天下书,但是女子之中能比她读的更多的,那真是屈指可数了。
她最爱《诗》的雅致,《楚辞》的浪漫,里面每一段文字都可信手捻来。
其余《易》、《礼》、《乐》,都是本本精通。
她谢丽元能够从金陵城无数千金小姐、公主、郡主里,脱颖而出,嫁给位高权重,最受皇帝信任的平王李荣,凭的是什么?
凭的就是她这一身无其她女子能及的文气。
王爷想要让平王府移风易俗,振兴李氏门阀的文气,这才娶了她这位年轻貌美的谢宰相小女过门。
就她这样的大楚第一才女,阅书无数的文学女大家,会去看大纨绔小昏侯写的不正经的“小黄文”,把它当一回事?
哼!
她根本不屑一顾。
...
二夫人喝完香茗,准备回房歇息。
她顺手拿起《石头记》,颇为轻视的瞥了一眼。
那一眼,她无法言述自己刹那间的震撼感觉。
仿佛电光撞上了火石,她的心灵和这本《石头记》,擦出了一道酥麻的闪电,灵魂在颤抖,娇躯都在震荡。
她这一生,看过无数的古籍。
可是,从来没有一本书,像这本《石头记》一样瞬间击溃了她的心理防线。
重度文学爱好者,和一本文学巨著之间,犹如干柴碰上烈火,轰的一下汹汹燃烧起来。
《石头记》太强大了,从第一行的第一个字开始,她就再也无法转移双眸。
“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遗漏一块顽石。一僧一道,携一块无缘补天之顽石下凡,逢姑苏甄士隐...。”
二夫人手里拿着《石头记》,美眸里只有一段又一段的秀美文字,在脑海里浮现。
自春秋以来,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正儿八经的,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是讲大道理,没有什么故事性和人物性。
哪怕是小黄文,也没什么看头。
因为都是竹简记载,根本不会多写。写人都是记载历史,最多也就是人物小短篇,一笔带过。
她从未见过,居然还能这样写人和故事,写的如此详细,淋漓尽致。
她稀里糊涂的走着,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了卧室,闭门不出。
这一看,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忘了吃饭,忘了喝水。
丫鬟进屋里来伺候她,她也不理会。饿急了,才吃上一口饭,又继续沉醉在书海中。
这世间的俗务,哪有在《石头记》中遨游,这般快乐。
《第四章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看的她潸然泣下。
“第五章贾宝玉梦境遇金陵十二仙子...共赴巫山云雨。”
“第六章贾宝玉梦遗,和袭人...初尝风雨情!”
她的美眸已经一片迷离。
这两章,写的好美啊!
这才是神仙仙境!
跟那些未经人事,懵懂无知少女不同。她可是深知其中滋味,自然是食髓知味。
这,写出了她梦想中,想要的那种王府的浪漫生活,想要的情趣。
而不是,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孤单寂寞冷苦守在王府里。
她看了一遍,又看一遍。
整日整日的沉醉期间,梦游仙境,无以自拔。
平王府里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俗务,俗不可耐,有什么好去管的。她没心思去理会,只想在她最爱的《石头记》里,遨游一遍又一遍。
...
平王府上下,从钱大总管,下到众管事,仆人,这几日都深感惊诧。
最近好像不见二夫人出来管事,连人影都不见啊!
二夫人整日躲在房间里干什么啊?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
仆人私下里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钱大总管也摸不着头脑,他问服侍二夫人的贴身丫鬟,怎么回事?
丫鬟说二夫人好像在看一本叫《石头记》的书,整日待在屋里,茶饭不思。
丫鬟说,二夫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不舍的放手,似乎还总神色埋怨,嘀咕着说,“这是闺中至宝啊!”“怎么才六章呢!这也太少了啊,不够看!”“太可恨了...后面怎么没了,怎么才能看到后面!”
钱大总管更疑惑了。
他也是读书人,《石头记》是什么书,怎么闻所未闻啊!
回头他也买一本来瞧瞧,什么书如此好看,让二夫人如此沉迷。
...
这日晚上。
平王李荣回府,颇有些疲倦。
他也不是经常在平王府,经常在太尉府处理各郡上奏的军务,哪怕是春节也没有多少空闲。
忙的时候晚上回不了家,干脆就睡在太尉府,在平王府待的时间不多。
李荣回到卧室,正褪了衣甲,正要歇息。
却见,二夫人正在室内,一双美眸是如此的迷离,呢喃,“王爷...你瞧,今夜...良辰美景...!”
平王李荣瞬间都惊懵了。
二夫人谢丽元,乃是谢氏门阀教养出来的女子,一向端庄肃穆,冷淡而拒人千里之外。
在他这夫君面前,也总是这副冷冰冰表情。
今夜,这...这什么情况?
莫非她中毒了?!
------
ps:汗,最后面一小段内容,忽然消失了。我重新修改几句话。




楚氏赘婿 79 全府一夜沉沦
次日。
日上三竿。
冬日里温煦的阳光,照耀进王府内宅,王爷的寝屋内,晒得香榻上的二夫人懒洋洋的脸颊,娇艳红润。
平王李荣昨夜三战败北,一大早便心怀羞愧,灰溜溜的逃去太尉府衙,估计数日内不敢再回府了。
二夫人被太阳晒醒,慵懒起床,在丫鬟的伺候下梳妆打扮,终于心满意足。
这两日身中《石头记》的“荼毒”,尽数褪去,她终于清醒了一些,寻思着,开始干点正事了。
贾老先生来她这里告状,把小昏侯的这本《石头记》贬的一无是处,绞尽脑汁,各种角度抨击。
但他这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里挑毛病的态度,早已经暴露出了他心底深处,歇斯底里的嫉妒。
如果这书是贾生自己写出来的,他只怕狂喜骄傲的会吹上天去,容不得任何批评。
以二夫人的文学功底,心里面当然很清楚,这《石头记》是何等的开天辟地一般的鸿篇巨著。
哪怕才区区六章,已经勾勒出一本跨时代巨著的轮廓。
她可不会傻到去,硬碰小昏侯这块顽石。
她很讨厌小昏侯的纨绔,但不妨碍她喜欢《石头记》里的梦幻仙境、情深和缠绵。
以前文人用竹简来写,为避免竹简过重,一本几十万字的书需要用牛车来拉,都是把复杂的故事往简单写,千言万语一笔带过,从未有人这样写过这样巨篇小说。
而小昏侯用纸来写“长篇小说”,完全无需顾忌这一点。哪怕数十万百万字,也不过区区一本轻便的纸书而已,随手可携带。
这是跨时代的巨著,横空出世,足以震撼金陵城的文坛。
春秋以来先贤们的古籍,读书人早就看了不知多少遍,都看腻了。
谁不想看一点新鲜的东西?
小昏侯已经动笔写长篇小说《石头记》,抢占了大先机。整个大楚的书生们,一旦得知,必然闻风而动。
她要干的正事,就是让谢氏门阀,尽早紧跟这股即将爆发的大风头,抢占先机,多出一些文学人才。
当不了第一部长篇巨著小说,抢先写出第二部、第三部,也好啊!
名望,对于门阀士子来说,这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名望越高之人,朝廷也好,皇帝也好,一旦听闻这种名望极高的高人在乡野出现,都会特别“征辟”为高官。
想要高官厚禄,不在年青的时候扬名立万,博得皇帝和天下士人的赏识,那老了就没什么机会了。
像贾老先生这样出身低微的儒生,眼皮子终究是太浅了点,而且没有门阀大族的帮衬,想在金陵城出名也难。只能寻那种金陵城雪地裸奔的偏门怪招,来扬名立万,这可不是出仕为官的正道。
她想到这里立刻派人,去谢府招来侄子谢灵云。
谢灵云匆匆而至。
二夫人谢灵云将一个盒子,交给谢灵云,淡淡的叮嘱道:“盒中有一本最新潮的小说,文学造诣极高。
若是能领悟其中一二分真髓,可令你再上一层楼,登堂入室,成为金陵文学大家!
你回去好好读,读完之后,抓紧时间去写...争取早点写出大楚皇朝第二部长篇巨著小说。
只凭县衙一介小吏,你永无出头之日。文学扬名才是大道,你的毕生富贵,皆在里面了。”
她也不好直接说,毕竟这本《石头记》...有几章内容,太过“香闺之乐”,说来令人难以启齿。
还是自己回去,慢慢看,慢慢领悟。
“是,姑姑!侄儿回去,定好好读一番。”
谢灵云一头雾水。
抱着盒子,离开平王府。
他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新书。
但他还是很信服姑姑的,姑姑的文学造诣比他更高。一旦发现有好书,都会立刻让他去多看多学。
他现在还只是金陵青年第一诗赋高手,只能在年轻人中间吹嘘一下。离金陵文学大家,登堂入室,还相差颇大的距离。
不知是什么新书,学到一二分本事,就能登堂入室?!
...
钱大总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他的远方侄子——平王府的一个年青小伙计那里,打听到他手里有一本《石头记》四抄本,花了一两银子才买到。
他也弄明白了一件事情,二夫人喜欢的《石头记》,居然是姑爷小昏侯最新写的小说。
钱大总管不由惊诧,姑爷还真能写。
当初写了一车几百卷的竹简,送去公车府,还没过瘾,又开始大写特写了。
郡主、祖儿小姐、狄儿小姐抄写了二抄本,又借给了私塾的其他少年们,三抄、四抄,然后传了出来。
这也不奇怪,整个金陵城里,目前只有平王府才有《石头记》,别处可寻不着。
王府的私塾,上百名少年少女们全都沦陷了,整个春节都在疯狂的抄写这《石头记》,三抄本的数量不在少数。
钱大总管也不知这书里写了什么,手里拿着重金买来的这本《石头记》四抄本,坐在王府亭阁里,摇头晃脑的读着。
他不是太懂。但是,读着非常过瘾。
府里一位管事,很好奇的凑过来。
他识字,但水平不高,看的一头雾水,笑嘻嘻请教的问道:“大总管,这里面一大堆文绉绉的字,看的小人稀里糊涂。您看得懂吗?”
“这是给你看的书吗?这是文人看的书。走远些,勿要打搅本总管看书!”
钱大总管冷笑。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二夫人这么喜欢《石头记》。府里谁更懂这书,谁才更受到二夫人的欣赏。
李氏子弟们,不论是少年,还是青年,更是几乎人手一本,都在看。
他要不多看一点,岂不是听不懂二夫人在说什么?
二夫人无意间说一句《石头记》里的词,他却一脸懵,毫无反应,还能得到主子的重用吗?!
他岂不是融入不了平王府的高层圈子了?
“是,总管教训的是!”
那管事连连谦卑的点头,心头却是很不服气。
哼!
有什么好得意,我也买回一本来看。
不多几日。
这平王府里,只要读过几天书,会识几个字的管事,为了跟风,全都手里多了一本《石头记》,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
...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二夫人谢丽元,这个掌管平王府的女主人,带头冲锋陷阵,沦陷在《石头记》里,不可自拔。
而李虞郡主这位少主人,早就痴迷此书。
两代女主,皆丢盔弃甲,谁还能阻挡这本神书,横扫平王府,大杀特杀?!
钱大总管、管事们,都没心思去管事,为了追上主子们的步伐,全在苦啃《石头记》。
仿佛在一夜之间,整个平王府彻底沉沦。
私塾的少年少女们,原本大多是偷偷摸摸的看,后来发现府里的长辈们都在看,干脆也不遮掩了。
而青年男女们,当然是正大光明的看,一本正经的探讨,“切磋”,其中的情节。
甚至府中的众管事、侍卫和仆人,都跟着在看,议论的也全都是《石头记》。自己看不懂,听别人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说,也是非常过瘾。
不知不觉中,《石头记》已经迅速征服了平王府,甚至随着谢灵云的脚步,冲出了平王府外。
一个巨大的冲击波,冲击进了金陵城头号书香传家的谢氏门阀。




楚氏赘婿 80 乌衣巷,九府士子中招
谢灵云带着姑姑送的一口木盒子,离开王侯巷的平王府,回隔壁的乌衣巷。
王侯巷里尽王侯,乌衣巷里皆门阀。
1...4445464748...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