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皇储李承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陈叔挚

    “你算个什么东西,本宫这个太子尚且亲临一线,你身份难道比储君还要尊贵吗

    蒋国公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东西,和你父亲比起来屈突寿你可是差远了。

    趁着天灾在长安,万年两县你就私自圈地三千亩,就特么给了老百姓几斗麦子。廉政不还没找你呢,你自己就跑出来是吧,好,很好。”

    李承乾随即对房遗爱招了招手,说道:“将他拿下,让廉政部将证据送到大理寺。”

    话毕,房遗爱就把这现在哭着闹着想交粮的家伙拖了出去。

    “你们自己掂量吧”,留下一句话后,李承乾头也不会的就走了。

    看着李承乾的背影,众人面面相觑,不交也不行啊,谁家还没点强买强卖的事。

    可你看看这位也特么不给人解释的机会啊,直接就动手了,他们可不想和屈突那傻子一样去大理寺吃牢饭。




第九十五章 倒霉的荆王
    长安万年县

    “李大人,万年县打井的工程和赈灾进行的怎么样了。”,刘树义问一旁的县令秦李利。

    “额,刘大人您不知道,赶这么个灾年,差事实在是不好办啊。这不才修了一百多口井,四十多里渠。”

    李利愁眉苦脸的向刘树义抱怨着。可刘树义听候却觉得不对劲儿,没少发粮食啊,怎么才修这么点呢。

    带着疑问,刘树义还是决定去看看粥厂在说。

    到了粥厂,一群灾民颤颤巍巍的端着破碗在排队领粥。还有不少人三三两两的坐在破棚子边眼神中充满空洞。

    “这是粥吗”,刘树义端起一碗可以照人稀粥大声质问秦利。

    这特么不扯呢嘛,太子爷在前面得罪了那么多人干嘛,不就是想给灾民多弄点粮食吗可这个李利不仅没完成打井工程,连这点救济粮都克扣还是人吗。

    就这样的稀粥还有不少人领不到呢,在后面眼巴眼望看着。处在气头的刘树义也不得那么多了,他就像知道眼前这狗官是怎么解释这稀粥的。

    李利不慌不忙的对他施了一礼回道:“大人,您不知道,不少人都是其他州县涌来的灾民,不归本县管。可既然来了咱也不能看他们饿死不是,所以就多兑了点水。”

    啪,刘树义就把水里的碗连同那桶稀粥摔了个粉碎。

    大声喝骂道:“放屁,其他州县的就不是大唐子民了。什么特么叫不归你管。啊,你粥里兑水还是发了善心是吧。

    朝廷给的粮食都用那去了,大唐律规定施粥的锅里一旦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你不知道吗

    马在给我增设五个粥厂,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凉饭团子要手拿着能吃,再饿死一个人,本官直接就取你项的人头。”

    可这位李县令却不在乎说:“小县手里那有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啊,现在还有不少人在修渠打井呢。要是都给了这些人,那工程干完了怎么办啊。”

    你,一个小小的县令就干敢如此的不把自己这个太子属官放在眼里,还有王法。

    “你如此是百姓的性命如草芥,就不怕本官就凭着这碗稀粥杀了你吗”

    哈哈,听完刘树义的话,李利捧腹大app下载地址xbzs笑,笑的都直不起腰了,好像听到了个天大笑话。

    大喘了几口气的李利指着刘数义说:“看你是太子的属官,本县刚才给了你几分面子,现在你既然这么不识抬举本官就要和你说道说道了。

    看清楚了,站在你面前的是大唐的宗室子弟,按照辈分是陛下的族弟。而且本官和荆王还是莫逆之交。怎么样,拿我没招了吧。”

    李利双手插着腰,那个令人讨厌的下巴还往扬了扬。

    刘树义:“就是李元景在这本官也照样拿下你。秦将军给我拿下他。”

    “你敢”李利一挥手,他身后的衙役就和秦怀玉的兵对峙起来。

    就在双方要动手的时候,啪啪啪啪,李承乾拍着手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好个宗室子弟啊,不理政事,倒卖救济粮。每日听小曲,喝花酒,养妓女。

    现在还敢和官军对峙了。你是想造反了,怀玉还不拿下他们。”

    李承乾坐在堂看着长孙冲的表演,就算今天刘树义不来,他也是要来的。

    次没有赏脸来参加宴会的几个亲王还是没有交粮。而这个李利就打着李元景的幌子到处欺压良善。之所以亲自来就是打算办了他的同时,狠狠的敲打下李元景。

    “哟,六叔,七叔一起来了。这真是让本宫意外啊,这么个小小的县令,竟然能惊动两位当朝亲王。

    李利啊,你还真是让本宫刮目相看啊。县令是个什么鸟官,渭水里的王八都没你这号你多吧。”

    李承乾的话说的他这两位叔叔面色铁青。但李利和他们是多年的好友,又同是宗族,要不然的话他们俩才不会来招惹李承乾这个煞星呢。

    “大朗,听说这小子惹到你,这不就和你七叔来给你出气来了嘛”,李元景舔着脸说,还拉了旁边的李元昌一下。

    “是啊,大郎,这小子太不懂事了,赶这么大的灾年,不把心思放在如何给陛下和你分忧,瞎添乱,着实该打。”,李元昌赶紧附和道。

    恩,李承乾听后笑了笑,对长孙冲说:“没听两位王爷也说嘛,得打,你在那和他磨叽什么啊。”

    长孙冲哦了一声后,手一挥,堂听就响起二重奏。

    “两位皇叔说的对,这样的狗官就是得打。朝廷发的赈灾粮他都敢拿去换银子,玩女人,不打他还有王法吗”

    李利的嚎叫声听得李元景脑仁疼。

    于是前小声对李承乾说:“大郎,怎么说他也是宗亲,他爹还当过陛下的侍卫。差不多得了,回头让他把钱粮补就是了,再这么打下去可是要死人的啊。”

    “哎,六叔,本宫也难啊。您二哥可是为了赈灾的事食不甘味啊。

    听说和这个混蛋合伙做粮食买卖的是你的舅兄,倒卖赈灾粮食可不是小事啊。廉政部的折子都送到本宫这来了,你看这。”

    李元景冷汗刷就下来了,连忙捂下李承乾的手,不让他拿出来。

    “我的殿下啊,你不就是想要点粮食吗至于查你六叔的低嘛。还是不要麻烦陛下了。

    回头我就让他们把粮食都送回来,再把我那份也交了,你看行不。”

    李承乾歪着头看着一脸恳求之色李元景,说道:“六叔,你不是没粮吗再说十万担可不少啊。”

    李元景咬了咬说道:“有,你放心,回去就给送过来。”

    “不勉强吗”

    “为国分忧是我们这些做亲王的本分”李元景胸脯拍的铛铛作响。

    “那好吧,其他几位亲王也劳烦六叔去疏通一下了,规格都一样,每家十万担。”

    这可让李元景为难了,原本按照诏令他交五万担就够了,可现在李承乾狮子大开口不说,还让他去找那些亲王,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看到李元景在犹豫,李承乾抽出袖子里的奏本说道:“六叔不要为难,还是交给陛下得了。”

    “别,别啊,本王这就去办行了吧,那这个李利你看”

    李承乾冷笑下:“六叔,贪多了嚼不烂。按照大唐律,粥厂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你帮不了他的。”

    看李元景不说话,李承乾对堂下一脸懵逼的李元昌大声说道:“七叔,你那十万担就让六叔帮你带过来得了。”

    啊,李承乾一句话把他搞蒙了,还没等问原由,李元景就把他拉走了。



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
    虽然这次打井修渠大大缓解了关中的旱情,庄稼地的禾木在一条条沟渠的滋润下恢复了生机。

    在老百姓眼中这场天灾是过去了,可是在朝廷这又仅仅是个开始。

    百官们纷纷向进言皇帝,希望皇帝能祭天并且下诏罪己。

    理由嘛,很充分日蚀的出现就是警世人说明皇帝施政的有失德行的。

    要不怎么连年降下灾祸呢,不管是为了大唐的国祚,还是天下百姓的福祉,请皇帝无论如何到要谏纳。

    承庆殿

    闹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李世民不得不结束在翠微宫的休养返回长安。看着堆在案的奏本,李世民一脸阴郁的坐在那一言不发。

    而小胖子李泰跪在下面已经一个多时辰了,从他颤抖双腿就能看出来他快坚持不住了。汗水已经把他衣领和后背都弄湿了,但他还是一动都不敢动。

    他爱干净李承乾是知道的,换做平时他早在就香汤沐浴了,可今天却不一样,小胖子惹得祸可不小。

    这次朝廷恩科的筹备是他主持的,主考是他的老师萧瑀,而那些想让自家的子弟入仕的人最近对他可是紧着巴结。

    这酒喝多了难免失言,在一次宴席李泰就话里话外的表示皇帝对世家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次大考就是要从中遴选大量的人才,替换这些碍眼的家伙。

    这样年复一年,用不了几年就将朝中这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全部替换掉。

    他这话可捅了马蜂窝,想全换掉,那你们李家是不想混了。也不自己好好的思量下自己有没有那副好牙口。

    这几百年来那家皇帝做到了,杨广倒是想了用高句丽的战争消耗他们,后果怎么样,把自己报销了吧。

    皇权和世家的矛盾几百年来互有胜负,这本来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可现在下好了,让李泰直接给捅破了。

    正好借着和尚道士们宣传的天示警为理由趁机发难,给皇帝点眼色看看,好让李世民和李渊一样知难而退。

    当然这些天像让本来笃信仙神的百姓和官员们更加确信无疑。要不然怎么连年闹灾荒呢,不是蝗灾就旱灾的,所以也就跟着闹了起来。

    “父皇,四弟都跪了这么长时间了,让起来活动活动吧。”

    李承乾是看不下去,他和李泰是有默契的,就拿次洛阳的事来说吧,李泰不也是帮了他嘛。

    李承乾不说还好,听他求情李世民就更生气了。关中打井抗旱的差事他是办的不错,但也没少惹事啊。

    那些亲王公主跑到自己这来又是哭又是闹,弄的李世民今年这个暑避的这个憋屈。

    “你还求情儿,别以为朕不知道这些起哄的臣子有的也是为了你争粮的事。你说这事怎么处理。”

    李世民将手里的茶盏放下,呵斥着李承乾。

    “祭天就祭天呗,反正现在井和渠都修好了,什么时候下雨也就不重要了。

    能答应求雨就不错了,非得要下罪己诏,那就是给脸不要脸,这天灾又不是您招来了。

    那些和尚道士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他们那只耳朵听见那些所谓的神说的。要下也可以啊,让那些相信神怪的大臣把神仙请来,只要能请来,别说一篇,十篇都行。”

    李承乾这纯粹是耍无赖,这倒和程知节办事风格十分相似。不过他说的也对,要是请不来那就把嘴闭,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此的逼迫君父就不怕掉了脑袋吗

    “眼下前线战事吃紧,朝廷的主要精力是要放在打仗,且让他们得意一时嘛,等我们收拾完颉利,携大胜之威大刀破斧的改革谁有能怎么样呢。”

    李承乾的话着时说到他要害,杨广当年为什么失败,这些人拖后腿占了很大的因素。一旦北境开战,必须保证国内朝局的稳定。如果前线战事僵持不下,国内再起纷乱,那杨广就自己的前车之鉴。

    恩,李世民点点头,但有了李泰这件事,那这次大考势必会成为士庶两族又一次激励的交锋,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祭天求雨可以,你也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此,朕不希望考场再起波澜。”

    “父皇,那四弟是不是可以起来了。”

    看到他这么无赖,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个儿子好,随即摆了摆手让李泰起来。

    李承乾前一把扶起李泰,随后转身说道:“增加一倍的进士名额,按照这些学子的身份文牒,将他们分成两拨,分开就不会出事了吧。”

    李承乾这个注意好,士族学子一个榜,寒门学子一个榜。谁也碍不着谁的事,考不那就是你自己水平的问题了,到时候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听到没有,你大哥给你出了个好主意,还不滚下去办。另外新建礼贤馆你要好生经营,再出现一点纰漏儿,朕扒了你的皮。”

    是,是,李泰给了李承乾使了个眼神就退了出去。

    长安的圜丘共有四层,全用土堆砌而成,高约八米,最底层的面径约五十四米,第二层面径约四十米,第三层约二十九米,第四层(即顶层)约二十米。

    各层高一米办米至两米不等,顶层圆心位置可见一小凹坑。

    西圜丘共有十二陛(十二条登圜丘的台阶),将整个坛体分为十二个扇形,寓意为“十二辰”,

    即子、丑、寅、卯等,暗指天的十二个方位,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最宽最长,是皇帝登坛的阶道。

    历代的天子都极为重视祭天,所以每年都要来天坛,祭天的日子要选好,“冬至”是白天时间最短的一日,又是“三阳开泰”之意。

    每年的冬至就是国家盛大的祭天日,皇帝必须亲自完成这一艰苦而神圣的任务。

    可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这要是换成以往,李世民这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乐乐呵呵的带着大臣来个一日游。

    天还没亮的时候,那些太监宫女们就紧着在他身边忙活着,这也让本来就有起床气的李世民更加恼火了。接连打了了三个太监的梃仗才让他的心情稍微好一点。

    礼部的司礼官已经安排好一系列繁琐的准备工作,李世民看都没看那些礼官的准备,扭身车就走了。

    看着皇帝兴致不高,那些礼部官员自然也不会自讨没趣,跟着车队从远在长安城北的寝宫往南郊的天坛赶。

    皇帝出行排场很大,颇为壮观,一行人马浩浩荡荡,沿着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门,再向东拐,就来到了天坛,这一路实在算不得短,皇帝的车马大概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

    等到鼓乐、大臣,以及所有相关人员都各就各位了,祭天仪式便正式开始。
1...242526272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