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皇储李承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陈叔挚

    手工业作坊扩大一方面是为百姓有更多劳作机会贴补家用,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显贵投股,既满足了他们需求的利益,而且还能把他们的利益牢牢的和皇室绑在一起,这样对朝局的稳定能起到不小的效果。”

    李承乾的话让李世民莞尔一笑:“你就是这么把你舅舅带到沟里吧,那十万斤钢铁可让他心疼了好一阵啊”。

    教训完李泰的长孙皇后也来他们父子跟前插话道:“就是,你舅舅可是让你搞的忐忑不安呢”。

    李承乾:“舅舅这买卖值,又不是说白用,再说由皇室控制有效的使用,即可以使资源合理的使用,还可以让他们不至于走上邪路,这么是和父皇优待功臣政策相符合嘛”。

    李承乾的不要脸夫妻二人是早领教过了,长孙无忌的夫人赵氏都和皇后哭了好几次了,李承乾差点把他们家弄破产,好在酒厂和作坊的收益日渐多了起来,要不然长孙皇后没办法见自己的嫂子了。

    “你想过都和那些显贵做这个手工业吗




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边
    弘文殿

    “大,大人,马邑失守,独孤彦云将军阵亡,城中”还没有说完,送信的士兵就昏了过去。

    “咳咳....快,送去医治”,杜如晦一边咳嗽一边吩咐。

    听闻马邑失守的李承乾急忙赶往弘文殿,可就在他准备进殿时,魏征等一般大臣正在激励的争吵。

    “陛下,颉利侵我边关,杀我百姓,不能让此獠再张狂下去了”,“魏征,我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拿什么打,朝廷根本就没钱”,户部尚书刘政会听了为魏征的话马上反驳道。

    萧瑀:“没钱,没钱怎么了,以前怎么就能打,前一段不还是打败李孝常和梁师都吗”。

    萧瑀的话立刻就得到魏征的赞同:“就是,我泱泱大邦,靠的是王道正气,颉利无端挑起边衅,要是不应战,陛下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走到长孙无忌身边的李承乾,悄悄的捅了长孙无忌一下,示意他把手中的战报给自己。

    马邑城仅五个时辰就陷落了,守将独孤彦云阵亡,城中五万百姓惨遭屠杀,三万人被突厥军掠去,李承乾咬了咬牙,颉利这混蛋真特么够狠的。

    “好了,克明你怎么看”,李世民制止魏征等人争论问杜如晦。杜如晦主管兵部,问他也是应有之理。

    “咳咳.....陛下,从李绩的战报来看,颉利此次也只是袭扰,目的是掠夺钱粮。眼下我军在定襄一带的人马不过六万,其中步兵居多,战力远逊于颉利军。咳咳....”。

    房玄龄将手中的茶递给杜如晦,让他喝了压压嗓子:“陛下,一个胡人骑兵往往要我们三个士兵才能对抗,我军刚刚和梁师都血战半年,利州李孝常那又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所以臣以为还是要另寻他法”。

    “你们身居宰辅,位列台阁,国家危难之即,萎靡不前,畏敌如虎,我魏征不屑于你们为伍”,魏征的情绪是越来越激动,转身对李世民说:“如果陛下不出兵讨伐,老臣明日就自尽于便桥之上,以慰长眠那里的大唐将士”。

    李世民温声道:“玄城,闹什么意气之争,这样明日早朝与群臣再议此事可好”,李世民并不是怕魏征,他知道魏征是替那些百姓在请命,这也是没有怪罪他君前失礼的原因。

    承庆殿

    李世民:“克明,朕知道和玄龄话还没有说完,现在说吧”。

    杜如晦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陛下,臣以为眼下这仗不能打,现今我军疲惫,战力低下,装备不足,骑兵数量也太少,没办法正面和颉利对抗”。

    “陛下,还有军粮也没有多少,朝廷又安置了大量的流民,眼下实在拿不出来钱粮来打仗,更别说打大仗了。如果开战,战不能长久,大唐有亡国之危”。

    听了房谋杜断,李世民略微的沉思了一会,问李承乾:“从弘文殿听到这,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也想打,可他知道眼下关中刚刚安定,百姓的手里根本没有多少粮食,这打仗是要征赋的,这没了粮食是要饿死人的,到时候不用颉利来打,百姓的怒火就可以把大唐烧成灰烬。

    “父皇,两位大人说的有理,儿臣不赞同此时和颉利决战,朝廷根本就没钱打,这钱粮首先就摆在面上的难关。其次颉利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是我们不能比拟的,汉武帝时期就是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最后才击败的匈奴,所以大量的骑兵是当务之急。

    还有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没几天,肚子都吃不饱,眼下让他们饿着肚子和敌人作战,恐怕会生出祸患”。

    李承乾的回答让李世民十分满意,作为合格的储君,遇事不乱,头脑冷静是必备的条件,很



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
    看到魏征着急了,李承乾就不急了,他的目的达到了,就是让魏征去堵住那些人的嘴。

    “魏大人,眼下就是一个忍字,方能化解此局”,“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百姓造此罹难”

    李承乾把魏征的茶杯倒满,随后说:“当然不是,和颉利大规模决战我们打不起,但暂时把他们阻挡在定襄,马邑以北,本宫相信李绩将军能做到,这样小规模的钱粮供应朝廷还是有的。”

    “接下来,按照抚民以静的国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这样百姓才能更加的支持朝廷。

    效仿汉武帝,大量的培育良马,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用以制约突厥精骑,如此不出三载,便可以拥有和颉利正面对抗的实力。

    承乾不才,在渭南和蓝田建立一些作坊,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民生用品相信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大量的供应军队和百姓。所以说时下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听完李承乾的话,魏征明白了,这位太子爷是希望由他牵头去对抗主战的朝臣,不,这是皇帝的意思。想到这里魏征不由莞尔一笑。

    “殿下是让老臣来做这个出头的锥子”,魏征是什么人,贞观一朝有名的宰相,要是这都看不出来,早就不知道烂在那块地里了。

    李承乾知道魏征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拿国家的前途命运去换自己名声的,所以李承乾也没打算瞒着。

    “那些所谓的主战派不过想利用此事,搏得名声而已,或者他们中某些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承乾以为如此鬼魅必需要大人这般中正耿直之人才能制服,这也是承乾今日到府的

    真正目的,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魏征略微的想了想,随即问:“老臣一人如何能抵得过一朝人呢”。

    李承乾:“大人放心,不只本宫支持大人,相信到时候会有人站出来的”

    太极宫

    李恪整理了下朝服,他不算听岑文本的,朝野上下纷纷请战,不管父皇愿不愿意,总不能拂了大家的意,寒了众臣的心了吧。

    只要自己站出来,那就是第一的主战的皇子,那时候必定赢得大多数朝臣的认同,可以趁机培育自己的势力,假以时日必定能代替那个李承乾,入主东宫。

    行过朝礼后,李恪第一个出班,丝毫不顾岑文本眼神里焦急:“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看到李恪第一个站出来,李世民心里有些疑惑,这小子想干什么啊,随即压下心头的疑虑说了声讲

    李恪:“父皇,日前颉利不顾与我朝的盟约,无端犯我边境,攻我城池,杀我百姓,其罪罄竹难书,儿臣俯请父皇诏令一道,劲旅一支,儿臣愿为大唐和那颉利老贼在大漠之中决死一战”。

    话毕,李世民真想下去抽这小子一顿。这风头是你能出的吗,当然这话他是不能说的,毕竟他说的也是大多数朝臣的意向。

    “你起来吧,诸位爱卿,汉王的话你们怎么看”。

    萧瑀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汉王所言极是,不可让此贼如猖狂”。

    “陛下,汉王和萧大人说的有理,臣以为应该一战,让其发展下难免尾大不掉啊”。王桂一边说一边撸着他的胡子,好像这事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似的。

    这主子都出头,身为汉王长史的权万记也站了出来:“陛下,胡骑常年侵我疆土,掠我子民,若不开战,朝廷就会失去民心的”

    权万记的话说完后,崔仁师,郑康,卢承庆等世家代表也纷纷表示应该和颉利开战。

    “怎么,你们就打算用吐沫星子去打



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词
    皇帝的追谥旨意到了独孤家,而眼下的独孤家也就只剩下独孤谋一个男丁。

    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出身独孤氏,是八柱国独孤信的第四女,从辈分来算独孤彦云还是李世民表哥。从晋阳起兵到玄武门,是玄武门九将之一,独孤彦云一直追随李世民,屡立战功。

    这次派他去镇守马邑就是想让他在将来征讨突厥之时领兵出战,大大彰显独孤家族这个军武世家的保国安民光荣传统,没想到这次就让他成为了独孤家第十七个战死沙场的男人。

    无论于公还是论私对独孤家多加恩赏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

    独孤谋手里拿着圣旨,跪在独孤彦云的灵位前,今日秦琼等人到府吊唁亡友,对于亡友的独子自然也是关怀有加。

    “谋儿,听娘的话,你爹的仇朝廷会报的,独孤家的男人都战死了,就剩下你这一个独苗,要是你有什么长两断,你叫娘怎么面对独孤家的列祖列宗呢”,独孤夫人一边抹泪,一边看着儿子。

    独孤谋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没什么朋友,他每天的消遣就是练武和读书。独孤彦云生前极为喜爱这个独子,认为他是振兴独孤家希望。

    独孤谋将手中的圣旨恭敬的摆在香案上,回过头来对独孤夫人说:“母亲,独孤家的男人从来都是快意恩仇,父亲的仇,孩儿自己会报,孩儿听说李绩将军的通汉军正在北线和突厥对峙,孩儿想去投军,不能把父亲的尸首留在敌人那。”

    独孤夫人听儿子说要去投军顿时花容失色,连忙上前拉住独孤谋:“谋儿,独孤家的祖坟里已经有十七位肢体不全的尸体了,要是你有个闪失,咱们家就绝后了,娘不同意你去。”

    “娘,您不用劝了,这就是将门子弟的宿命”。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独孤夫人知道,独孤家的男人向来都是这样执拗,是劝不回来的。

    一声长叹之后,跪在独孤彦云的灵位前,小声和丈夫絮叨着独孤谋小时候的事和皇帝对独孤家的恩赏。

    虽然朝议的目的达到了,但没有看到魏征把那个王郎气死,李承乾的心里难免有些遗憾。处理完政务的李世民难得有雅兴作诗,李世民的面子是不能驳的,所以李承乾不得不装出一副观摩父亲大人雅作的恭维之情。

    不一会一首饮马长城窟行,就被李世民一手漂亮的飞白写在纸上。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怎么样,为父的这首诗如何,你来”看到李承乾装假的表情,李世民气坏了,特么的,你能写出来怎么地,随即接着说道:“你来也写一首,让朕看看。于志宁和虞世南都来告过你的状,今日做的好朕就不追究了,不让的话就让那两个老夫子好好教教你。”

    额,肯定露馅了,再说自己没得罪那俩老头啊,李承乾挠了挠头,他是知道不少古诗,那些名家肯定是比李世民这二流作家要好,可这要抢了父皇的风头,难免回去让长孙皇后一顿收拾。

    磨磨蹭蹭拿起笔,打算凑几句,应付过去就行了。



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
    李泰的心情十分的不美丽。因为自己那比傻子还傻的大哥最近出尽可风头。好多人都看他,也不知道他们都是怎么想的,自己那点比他差呢。

    还有李恪那小子,总是和岑文本眉来眼去的,那些前隋的遗老遗少都成了他天然的政治资源。虽说自己也是嫡子但父皇和母后的眼睛始终都放在自己那大哥的身上。

    “殿下,晋阳王家的长子王城请求和殿下会见”,杜楚客走进来对发呆的李泰说。

    “太原王氏,怎么,我大哥那他们排不上了。”李泰摸了摸下巴。

    杜楚客:“殿下,臣看还是见见的好,再说殿下向来主张崇文遵礼,和王家接触下也不无裨益,朝中诸文武中可是有不少他们的姻亲啊。”

    李泰站起来,走到案前,拿起笔,边写边道:“去吧,就说李泰愿意向王先生请教儒家典义”。

    长安汉王府

    “先生可是好久没来府上了”李恪给岑文本倒满了最近长安城里最收欢迎的碧螺春。

    岑文本进了一口茶,悠然道:“殿下最近可是忙的紧,有不少官员最近可都成了汉王府的常客了。”

    李恪当然知道岑文本是因为马邑之事没有按他的谏言行事而生气,连忙拿出自己新得的鹦鹉,“先生,恪新得这个鹦鹉您看怎么样”

    “雀儿的品相是不错,就是翅膀硬了”,“先生,学生知道上次的是让您生气了,可咱不也是得到一本分人的支持了吗。”

    唉,看到李恪的殷勤,岑文本实在是不忍再言语相讥。“殿下,以后万不可如此行事了。陛下那里已经对殿下有些看法了,眼下得到的利益并不能弥补殿下错过的良机啊。”

    李恪:“是,先生,恪知道了,不过听说最近那些世家最近倒是十分的活跃。”

    岑文本笑了笑:“不止如此,萧瑀选择了越王,王家最近也有意和他结交,长孙家的内乱开始了。”

    “哦,萧瑀会选择那小胖子”,李恪挑了一下眉毛,萧瑀出身南梁皇族,历事三朝,在朝中德高望重,就是身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得不卖他几分薄面。

    岑文本那拿着小棍,逗弄这鹦鹉:“当然会,你那个大哥不给萧老面子,屡屡和他唱反调,老人家也确实气着了。”

    “那不是更好吗,长孙家压制我们那么久,现在他们要内讧了,可是先生李泰也是嫡出啊”

    岑文本将手中的木棍放下:“树欲静而风不止,殿下,耐心等待才是我们眼下应该做的”。

    长安,瑞文轩

    “父亲知道殿下喜欢儒家经典,特意让臣特意将这套汉书带给殿下,这套书中有不少历代大儒的批注,相信殿下会喜欢的”。

    对于王城的热情李泰毫不意外,世族急需在皇子中找到一个代理人,自己那家的那个傻子去毫不领情,处处和世族作对。

    要知道世族门阀是朝廷统御天下的根基,真不知道自己那个大哥是怎么想的。

    李泰:“既然是王老的美意,那李泰就收下了,不知先生此次前来王老有何教诲。”
1...4567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