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万界定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勿文

    黄忠一拍脑门,笑道:“见了,主公,这赵子龙武艺不俗,而且我观他似乎对于骑兵队伍很有心得,主公以后扫荡草原想必他是一大助力。”

    王源奇道:“他没有说什么被我骗到辽东后就没有闹矛盾”

    黄忠嘿然道:“哪会没有,但是总理安排人带他到日本四岛转了七天回来后,赵子龙就再也不提报效大汉了,总理还让我带请示陛下,是否给子龙观看三国演义。”

    王源缓缓点头道:“给吧,反正以后他也会知道的。”

    了解了一番琐事后,王源让黄忠发个电报给贾诩,让他安排一次全体高层会议,以后把办公地点都搬到襄平城,他准备回辽东安顿好蔡邕后,就准备扫荡周围的游牧民族了。

    而且王源也在考虑把治所搬迁到襄平,现在可以生产铜线了,这样就能够把有线电报先搭建起来用个十几年,等以后材料突破,无线电报机能够解决远距离通信后再取消有线电报,这样的话哪怕治所在襄平,也不怕管理不到日本四岛。

    日本四岛的地理位置太过尴尬,而且那里是地震活跃带,王源以后在那里不会安排太多人居住,他以后会把那四座小岛划为农业区,这样的话哪怕地震也是损失最小的。

    至于以后,则是把重点放到大陆这边,先解决游牧民族,然后就攻略大汉朝。




第三十四章蔡邕见闻(一)
    因为台风季节的关系,王源的宝船贴着海岸线不到一公里处航行,速度虽然因为东南风的原因快了一点,但是因为路程绕远了,所以还是花了十天才到仁川港口。

    仁川港口目前是辽东半岛最为繁忙的港口,一艘艘的木帆船聚集在这里,往来于日本岛和辽东之间,因为王源还没有决定和大汉朝摊牌,所以依然封闭着辽东的情况,因此只是诸夏帝国国内的船只来往。

    蔡邕随着王源下了宝船,看到这个规模的港口后,面无人色:“这……”

    王源拍了拍蔡邕的肩膀,这老头别被吓出个好歹来,这可是自己预定的教育部长,别吓坏了。

    一旁的顾雍则是张大了嘴巴,看到这繁忙的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说着一种奇怪的似乎是汉语又不怎么像的口音。

    顾雍大声道:“你不是说都是汉人吗怎么语言和大汉的语言不同”顾雍听过大部分大汉各地的口音,吴侬软语,秦语,巴蜀的,齐鲁的,全国各地的口音顾雍都知晓,可是这辽东百姓口音却没有和这些地方一样的。

    王源点点头,道:“确实,我推广的这一种口音为普通话,是我势力内的官话,只要读过书的都需要懂得这种语言,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字,那么我们就是同宗同源,算是始皇帝书同文的进化版。”

    蔡邕的嘴唇颤抖了一下,这是另一个体系,身为文学大家的他深深明白这种体系代表了什么,始皇帝后期为什么六国皆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文化的不认同。刘邦统一后,没有再用各国国名来称呼各地的人,比如楚人,齐人,而是统称为汉人,这样一个重新朔造民族是一个很高明的政策,因为大家同源了啊!而这个王源居然开始从文化来融合汉人……

    王源笑了笑,看到码头前方有一块地方被清理出来,道:“走吧,我的总理和司令来接我了。”

    王源虽然称帝,但是他没有用朕这么一个自称,他感觉这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本来就已经够神圣化了,没必要学那些皇帝一样把自己和下面的人拉高,拉远。神圣化,距离又拉的太远,最为适合的是挂在墙上给人膜拜,而不是给人当老大。

    蔡邕抬眼看去,只见人来人往的码头旁,有身穿黑铁盔甲的士卒隔开了一个空地,那里站着几个士大夫模样的人,其中有一个老者站在众人最前方,蔡邕睁大眼睛,依稀记得那人正是法真,多年前曾经接济过自己的长辈,居然真的在辽东,而且看站位,身份还不低。

    王源到了众人跟前,介绍道:“老爷子,文和,仲德,这位是蔡邕蔡伯喈,”王源指了指在一边脸色难看的蔡邕道。

    法真咧嘴笑了笑,看到蔡邕难看的脸色,老小孩性子发作,道:“伯喈,可是有气发不出”

    蔡邕抬手想指着法真鼻子大骂老匹夫,安敢如此,居然造反!可是想想又放下手,叹了口气道:“玄德先生素来受人敬重,为何……为何反叛大汉”

    法真摇摇头,看到蔡邕没有气得跳脚,不开心道:“得啦,没趣,陛下,派个人安排蔡邕前往四岛,然后给他那两本书,我想他会想通的。”

    王源点点头,派人把蔡邕又请回宝船内,对蔡邕道:“伯喈先生勿要担心家眷,我会安排人照顾好的……”王源这厮打算派貂蝉去接近小萝莉蔡琰,一个十四岁一个十岁,想必很容易就能玩到一块,到时候来个萝莉养成也行。

    顾雍此时凑到蔡邕跟前问道:“老师,他们说的四岛是哪里”

    蔡邕摇摇头,他博览群书,也不知道四岛是哪个地方。

    “四岛是日本四大岛屿的总称,我们诸夏帝国第一个攻灭的国家,”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对着蔡邕介绍道。

    “阁下”顾雍看到一个同龄人,便率先问道。

    “某是诸夏帝国的外交部代部长,钱通钱伯流,奉总理的命令前来给伯喈先生解惑的,伯喈先生除了不能够进入一些机密之地,其余地方皆可入内观察。”

    蔡邕点点头,既然来了,那么就多了解了解这个地方的人文,假如有机会回到大汉,也可以给大汉提供情报。

    所以蔡邕缓和了下脸色问道:“外交部是什么官职”

    钱通道:“伯喈先生,外交部和大汉的大鸿胪职责类似,不过我们的职责更为明确,像是外交谈判,游走各国,游说结盟之类的是我们外交部的职责。”

    蔡邕面无表情,这帮人都已经僭越称帝了,有类似大鸿胪这一种官员也不奇怪,只是露出有兴趣的表情,继续问道:“你们的官员都挺年轻的啊!”

    钱通笑了笑:“伯喈先生,我们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陛下派出的商队,购买贫民养不活的孩子长大的,也幸好是陛下仁慈,让我们吃饱饭,还让我们读书识字,明白了大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原因。”

    蔡邕表面上不置可否,心中却沉甸甸的,这种布局十几年的远见,从小收养孤儿,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心可用之人,如此铁板一块的势力,想要靠计谋分化可难多了。

    看到蔡邕对这些感兴趣,钱通便狂热道:“陛下是神仙弟子,下凡来拯救我们的,我们这些在诸夏帝国生活的百姓,基本上都供奉了陛下的庙宇。”

    “哼!装神弄鬼!”顾雍冷哼道。

    钱通却不生气,反而理解地笑道:“没错,一开始也很多人认为陛下是装神弄鬼,可是当我们看到陛下展现的神迹后,就懂得了什么是敬畏。”

    “他怎么展示神迹”顾雍好奇了,连在一边本来不屑一顾的蔡邕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钱通指了指脚下的宝船,对蔡邕两人问道:“伯喈先生可知这宝船多大怎么来的”不等两人回话,钱通继续道:“这艘宝船长一百四十米,宽约六十米,是陛下的师傅送给陛下前期所用,共有十艘……”

    “什么!”蔡邕吃惊地望了望脚下的宝船,这样的大船还有十艘

    钱通继续道:“当初陛下就带了几百个撒豆成兵而成的兵人(克隆人的对外解释),还有一艘宝船,十艘小船,然后慢慢地在大汉内部招收人手,且一直安排商队购买贫民养不活的孩子,招收流离失所的流民,之后就是攻下日本四岛,噢,这日本四岛在大汉内的记载为狗奴国。”

    蔡邕皱了皱眉,想起以前看到过的记载,在汉光武帝时期,有一队狗奴国的使者进京朝拜,光武帝还赠送了一枚国王铜玺,根据这个记载,这个狗奴国还是大汉的属国。

    钱通虔诚地道:“当初当着成千上万人的面,陛下凭空召唤出宝船,而且还不是一次,需要宝船之时,陛下就把宝船召唤出来,这样你认为我们陛下还是所谓的装神弄鬼的骗子吗”

    顾雍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想要说什么,却又觉得不妥,只能求助般看向蔡邕。

    蔡邕正了正脸色:“我曾听闻,神仙一般都不会管凡间的事,既然你们陛下是神仙弟子,为何要插手人间皇朝的更替。”

    钱通算是诸夏帝国高层,闻言严肃道:“两位,我可以把陛下的一些事情告知你们,但是还是不要乱传。”

    蔡邕和顾雍相视一眼,点点头同意了。

    钱通道:“我们陛下是来这个世界完成任务的,至于什么任务我就不能说了,而这个世界的一些大体发展历程就在这里,”说着,钱通从旁边的木箱中拿出两套书,三国演义和中国上下五千年,拍了拍手中这两套书,神秘道。



第三十五章蔡邕见闻(二)
    蔡邕看到钱通手中蔡候纸制成的书籍,顿时两眼放光,想要抢过来观看一番。

    钱通摆摆手:“伯喈先生不急,我们游览完四岛后再给你!”

    蔡邕讪讪笑了下,继续问道:“听你说你们陛下来到这个世界,这怎么说”很奇怪的介绍,一般不是出生在这里吗为什么说是来到这个世界。

    钱通道:“我们陛下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是被他师傅送过来的,等完成任务后,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成为陛下的附属世界……”

    蔡邕和顾雍瞪大了眼睛,这种闻所未闻的辛密,让两人欲罢不能,此时的蔡邕已经对大汉朝感到绝望了,拥有如此神秘莫测手段的诸夏帝国,大汉怎么抵挡

    他没有怀疑钱通说的话,因为钱通的话很容易就能够查证,像是在众人面前召唤宝船这么一件事,看到的人肯定很多,要不然也不会发展到有人给王源,建立庙宇这种程度,这可是三皇五帝以后,再一位自证君权神授的又一位圣皇。

    “我们诸夏帝国以法治国,就是除了陛下以外,所有人都在法律框架内,法律作为大家的行为规范,然后设立政务院和军部分管施政和军事,而百姓则是按照地域选派代表,这些代表组成监察御史,可以监管官员是否贪污腐化,全国各地的监察御史选出各地代表,只对陛下负责,他们就是陛下的眼睛,”钱通用充满感慨的语气道:“这样的话,百姓就有了反抗不法官员的利器。”

    蔡邕和顾雍骇然地对视一眼,这是完美地把大汉三公制度贯彻下去,而且还不怕被人蒙蔽。

    钱通继续道:“因为陛下强制给孩子义务教育和治下百姓的扫盲制度,只要在我们国内时间长一点的百姓,都是识字的,而识字则是让百姓开智,百姓自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加上报纸宣扬国家政策,引导国家舆论,百姓能不听从陛下的指挥吗”

    蔡邕连续听到一大堆稀奇古怪的话,奇道:“什么是扫盲什么是义务教育什么是报纸”

    钱通耐心道:“义务教育就是国家负担孩子六年的识字教育,培养学生,再之后假如学生学习成绩好,那么就可以继续深造学业。至于扫盲,则是文化扫盲,因为我们的普通话有一整套的识字体系,所以一般半年就能让一个正常人认识数千字,一年左右正常人基本上都能认识日常用语,且大家都说同一种口音的普通话,这样交流就大大方便了。报纸则是类似朝廷的邸报,不过上面发布的全部都是能够通报给百姓的消息。”

    蔡邕颤抖了下,喃喃自语道:“义务教育……使天下人人有书读,扫盲则是教化万民,报纸更是把世家的最后一条根基打断……”

    钱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些事看似杂乱,但是都是打在世家的命脉上,世家为什么这么难缠是他们当官权势大还是有钱都不是,而是世家把持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把握着底层百姓的消息渠道,掌握着舆论方向,而诸夏帝国这三条政策,完全是把世界埋进了坟墓里!

    顾雍则是脸色苍白了,他是世家子出身,而且还是顾家这一代的家主候选人,自然知道这三条政策的威力,在这三条政策面前,世家就像是春天里的寒冰,哪怕可能有倒春寒,但是依然难逃冰雪消融的浩荡之势。

    钱通看到蔡邕两人的失态,决心给他们强力的攻击,道:“我们诸夏帝国的土地都是国有的,每个百姓都可以向国家租种田地,每个人最多五十亩,只需要一层的租税,这样就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蔡邕听后脸色更白了:“这……”他深深地明白这一条政策的威力,现在大汉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民没有饭吃,而诸夏帝国这边已经找到办法解决了,大汉朝是学不来的,大汉的土地都在既得利益者的手中。

    钱通继续道:“我们其实在土地上得到的收益很小,国库最主要的收益其实是工商业,儒家看不起的百工和商业则是我们富足的根本。按照陛下和总理,还有法顾问他们的决策,掌握好国家的农业,管理好百姓的肚子,工商业怎么发展都不怕,现在我们国库的收入有五成为工商业的税收,三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业收入,最后两成才为农业税收。”

    蔡邕觉得自己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难道孔老夫子说的商人为五蠹是错误的难道殷商的覆灭不是商人追逐利益,小工业主太多导致粮食生产不足的原因

    蔡邕连忙问道:“可是商人太多不是会霍乱国家吗殷商的教训难道是错误的”

    相传殷商后期就是商贾太多,小作坊占用的劳动人口太多,导致国内的人都追逐利益,种地的百姓少了,突然来了个天灾或者敌国入侵,百姓没饭吃就姬周带领天下诸侯推翻纣王。

    所以周朝总结商朝的教训,打压商人,工人,把这两类人打压在农民之下,也就是所谓的商业文明败给了农业文明。

    其实中国人很厉害的,每个新朝代建立时,都会总结上一个朝代灭亡的缘由改正,比如周朝的重视农业,秦朝的废除分封,汉朝总结秦朝徭役太重,赋税太高,刑罚太严酷。

    西晋就算了,这个国家根本都不算是统一,灭亡吴国后就奔走在灭亡的道路上了,之后陷入了几百年的民族分裂时期,当时汉人被五胡乱华杀的最少的时候仅仅百余万人,两脚羊的历史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实在太沉重了,很多小说作者都不愿意去写,去了解,其实中国人应该记住一个名字,那就是武悼天王冉闵,这个连历史书上都不怎么记录的民族英雄,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中华文明定然更为悲惨!

    而唐朝则是想到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科举,挖掘了世家的根基,给了平民上升的空间。但是唐朝的教训就是潘镇割据,所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文人治军。

    然后宋朝先后被游牧民族女真和蒙古吊打,元朝觉得汉人太多,不好统治,那就杀咯,四川这个地方最惨,被游牧民族杀了两茬了,先是蒙古杀一茬,然后满清杀一茬,至于说什么张献忠杀一茬的感觉很搞笑,张献忠死后四川还挡了满清十三年,难道这十三年满清和鬼打的啊可以这么说,四川这个地方是每次异族入侵都是反抗情绪最高的省份,哪怕抗日的时候,四川人作为大后方,出人又出力。

    好吧,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元赶跑了,朱棣抢到皇位后,看不起老赵家软蛋的性子,直接把都城搬到前线,留下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此之后,有明一朝,大明皇帝的头都最铁的,土木堡皇帝被俘虏了,那好,那皇帝不要了,我们重新选一个皇帝继续怼上去!

    如果不是明末的文人士大夫玩的太奔放,还没有工业革命就开始玩资本控制国家(东林党和复社这类掌握舆论的文人背后都是一群不怨交税的文人士大夫,就大明土木堡后的皇帝每次都死得那么蹊跷,基本上每个皇帝死前都曾经想收税……),也不会搞成满清入关了。

    满清又吸收了元朝悲剧的原因,实行奴化教育,无限拔高朱扒灰的朱理学说,要不然就大青果统治267年统治267年,基本上年年有造反的,哪怕所谓的康乾盛世,也是年年造反,康乾盛世应该叫地瓜盛世,是地瓜帮满清减轻了压力,不然满清早被搞死了!

    清朝统治还不如说是文人士大夫统治中国,就满清入关后,那些文人士大夫玩的那叫一个畅快,赎罪银,议价银,犯了罪,公然和皇帝讨价还价说我现在钱还不够,我分期付款还,而且这个皇帝还是康熙,其余的我就不提了,很多东西真要慢慢查证的,不过满清修订的历史就别看了,太多错误的!
1...1415161718...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