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长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电
两组双机,一前一后依次升空、分别完成不同的协同科目,一上午的安排大致如此。
与缅甸空军的飞行交流活动,按理说来,不仅龙云意兴阑珊,装备水平和训练层次远胜于maf的解放军空军也该是兴趣寥寥,不过技术上的考量是一回事,和平时期,军队的任务可并不仅仅是厉兵秣马、准备打仗,执行一些与友军的协同联络也很重要,或者,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发挥一下“流血政治”的原本功效。
除此之外,对缅甸空军的歼-11b,全面换装四代机、甚至强袭机的plaaf里,对其保有一些好奇的也不乏其人。
上午八时许,做好一切飞行准备工作,经由基地主官、医生签字确认,身着臃肿飞行服、手拎头盔的年轻人阔步走向停机坪,用一架红色登机梯爬上“梁龙”的驾驶舱,他关闭舱盖,把略带潮湿的空气阻隔在外,在等待战机各子系统完成自检时,通过机载无线电与不远处的1209号机联络。
“洞九,洞九,这里是洞七,确认通讯链路正常,完毕。”
“洞九收到,——链路确认正常,完毕。”
“洞七收到,完毕。”
简短的对话,和在国内的情况一样,龙云用普通话与缅方飞行员通信,对方则用带有浓重口音的汉语回应,这语调,和他听过的各地方言都有一点不同,这让年轻人有些莞尔,他一边使用多功能显示屏、确认座机挂载,一边揣摩缅甸当地人的语调特征,准备在升空后模仿的尽量更像些。
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缅甸空军的战术呼叫、作战条例等,基本上都是用中文完成,这倒给龙云一行人提供了方便,即使驾机升空、被旁人监测到战机间的通信,也不用太担心被一下子识破身份。
战机自检通过,塔台随即确认一条指令,上午差一刻九点,漆着灰色渐变迷彩的几架双发重型战机滑行至跑道尽头,先后咆哮着冲上蓝天。
升空后,按任务计划,龙云双机与另一组歼-11b很快分离,向事先划定的空域飞去。
今天的一系列科目安排,受限于交流的性质、规模,plaaf与maf飞行员只需完成编队飞行、跟随飞行和典型长僚机战术的一些基础动作,这些任务对一名新手来说都挺轻松,龙云更不在话下,他平稳操控战机爬升、改平,在作为长机的红色零九号歼-11b右后侧飞行,空速则控制在六百公里左右。
从“503基地”升空,沿一条西北向的航迹飞行,随着航程的不断累积,下视显示器的电子地图也在缓慢变化,飞行之余,龙云挺轻松的时不时瞥一眼rwr和导航讯息,找找久违的飞行感觉。
驾驶真家伙升空,算起来,现实世界里他已很长时间没摸过操纵杆,平行世界里倒是驾驭了一次f-22a“猛禽”,不过和后者的两侧操纵杆比起来,也许是意识里还带有一丝传统习惯,龙云还是更喜欢中置操纵杆的布置,他看时间已到,就注意观察长机动作,两架庞大的“梁龙”几乎同时压坡度、转弯,在改出后的相对位置几乎一点没变。
平飞和水平转弯没问题,接下来,两架歼-11b又进行了几个协同动作,过程平平无奇,似乎今天一上午就会这样悠闲的过去。
就在此时,仿佛为给单调的飞行一点调剂,rwr突兀发出报警、又很快沉寂。
雷达告警仪的动静,几下“滴滴——”一闪而逝,放在寻常飞行员身上,大概多半会归结于近地环境中到处弥漫的各类电磁信号,龙云却不这样想。
从升空到现在,一路上,歼-11b的rwr灯盘频繁提示照射源,但基本都是“s——对空警戒雷达”、“c——气象雷达”或者“性质不明、查无数据”的一过性信号,这些提示在每一次飞行中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刚才,敏锐瞥见了灯盘的提示方向,年轻人按动几下仪表盘左侧显示屏,把刚截获的波形提出来看了几眼。
断断续续,prf并无一点规律,这种信号往往会在杂波滤除这一段被消掉,那么,果然是晴空中的未知噪声?
不,不太像,一想到在“隐龙”接受的培训内容,龙云就提高了警觉。
恰在此时,机载通讯系统发出几声“咔哒”、而后传来语音,“503基地”指挥中心在与他们联络,前沿监测哨、警戒雷达站报告,大约五分钟前,一架疑似印度空军战机的大型目标飞越边境,航向345、速度约900,指挥中心命令他们这一组双机立即改变航向、转向正东,并紧急升空了另外两架歼-11b前出监视。(未完待续。)
龙战长空 第一六〇二章 决定搀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印度空军战机,大型目标,让龙云一下子就想到,莫非那正是三哥手上的强袭机?
iaf强袭机,这说法有一点不合常理,众所周知,出于强袭机的强悍战力与极高的威胁等级,长期以来,几大国对这种武器的贸易一直持谨慎态度,事实上都拒绝出售给外军,且另一方面,这些需要大量锁氢晶作为燃料、不论采购价还是燃料费都令人咋舌的大家伙也太烧钱,一般国家根本伺候不起。
不过,理论毕竟是理论,对印度、巴基斯坦这一对宿敌来说,但凡有能压倒对手、取得莫大心理优势的武器,要说不眼馋那都是在撒谎。
事到如今,就在随plaaf访问团活动期间,龙云做过功课、也得到一些讯息,iaf目前的确装备有数量不详、但不会超过十架的“劲风”强袭机,至于来源,老欧洲总是没跑,总之三哥们花了大价钱才偷偷摸摸把东西弄到手,虽然不敢公然拿出来显摆、这点兵力在超级大国面前也不够看,还是忍不住在东北各邦局势紧张时,拿出来震慑一番。
“劲风”,欧共体联合研发的中型强袭机,本身性能中规中矩、并不怎样出众,龙云之前却在叙利亚的天空中吃过一次亏。
这一次,猜测iaf的“劲风”在接近,自己的座机呢,又凑巧是一架su-27家族的“梁龙”,不知为何,年轻人脑海中掠过在nata服役中的一幕幕。回想当时,他的su-27skm就是在一次任务中被ecja的“劲风”击坠,跳伞后有惊无险,也顺利回到伊拉克新党控制区,但坠落的座驾呢,现在,可还在中东旷野上孑然而立吗……
意识,一点点延伸而去,操纵机体庞大的歼-11b跟随长机一起转向,两架灰色战机都开启后燃器提速,准备按指挥中心的命令转向脱离。
飞行高度不到三千米,天气晴朗无云,两架渐变迷彩战机的身影,在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起伏山岭背景下颇为醒目。
压坡度侧转前,向远方眺望上一眼,龙云见到横在视线中的一抹灰色,南低北高,他眨眨眼睛、凭经验思考片刻,认为自己是见到了热带地区常见的锋面活动,那片云应该还没到降雨的程度,不过看样子也快了。
改变航向,提速脱离,一切动作按部就班,直到语音通讯再度响起。
maf的歼-11b,既然是来自sac原厂、出口时也没做简化处理,数据链、机载信息处理系统一概不少,然而平台性能尚可,缅甸空军的一整套作战体系却欠奉,gci仍然是缺乏预警机、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的maf首选。
从耳机里听到“呼叫幺两洞九,有‘哨子’从八号区域越境,现在改变航向至一拐洞、高度四千,按指令前出接敌;如果遭遇攻击,可以还击,重复一遍,如果遭遇攻击,可以还击!完毕!”的一长串指示,龙云先懵了片刻、然后确信自己驾驶的是红色零七号,看起来,缅甸空军呼叫系统的保密性并不好。
切换频道后,与缅军飞行员短暂沟通一下,他就拉杆、收油门,两架“梁龙”一起用殷麦曼机动改变航向,顺便把高度拉到四千米以上,向西面的大片天空扑去。
跟随一架执行任务的maf战机,往西边凑热闹,龙云的决策是有些莽撞。
这时候,坐在一架刚接手不到四十分钟的歼-11b里,他的判断,源自于maf地面指挥的导引信息,可匆忙之间,似乎就犯了一个不该被指责的错误:信赖地面导引,前提是gci的空情保障足够可靠,但现在,缅军的远程警戒雷达并未做到对“劲风”的持续追踪,也就无法确保派往八号空域的“梁龙”不会遭遇iaf的强袭机。
虽然对接下来的遭遇一无所知,威胁在前,龙云还是检查挂载,确认挂架上的两枚pl-8c、四枚pl-12都状态良好。
两中四近,从plaaf继承的典型巡逻挂载,对身形庞大的“梁龙”来说有点少。
这样的配置,解放军空军当年是为了减重、减阻,提升航程和留空时间,再说按plaaf的规模,每一架滞空战机的任务负荷也不重,换成maf,就有些捉襟见肘,特别是在可能遭遇印军战机、数量上敌众我寡的情况下。
歼-11b的1493雷达,怎么说也可以做到跟十打二,四枚pl-12就一次齐射,真心不多!
驾机与友军飞行员一起行动,心里盘算备弹的事,龙云的心态,其实是有一点奇怪;作为plaaf访问团的成员,他本不应该在这时候跟着搀和,但和往常的理性主宰不太一样,长久阔别天空后,对战斗的渴望愈加强烈,哪怕在平行世界里打过一次“史诗般的空战”也照样如此。
参与印缅间的冲突,倘若只是远远的打一波bvr,想必不会留有证据,那格斗呢,要保密也很简单,把三哥的飞机都打爆不就得了?
想法挺激进,接下来的一切,却没按龙云的预想而发展。
沿航向一七零飞行,从海拔四千米的高度望去,绵延的浓密云层逐渐铺满了下方视野,gci导引时断时续、其间还夹杂一些“呼叫洞拐、呼叫洞拐,报告你的方位”的模糊语音,对此,龙云装作没听见、掌控缅军飞行员回答“呼叫‘503’,我正按指示前出接敌,呼叫洞拐无应答,完毕”,而后把注意力集中在雷达显示屏上。
虽然有云层阻隔,显而易见,这一大片乌云并非厚度均匀,1493雷达捕捉到了目标,两架横越视场的iaf战机!
从目标速度矢量观察,龙云认为,iaf一方正在转向、脱离,这判断完全正确。
就在几分钟前,两架歼-11b刚一接到命令、扑向西部空域时,iaf第五战斗机联队“光辉”中队的两架lca战机刚接到一通指示,语气冷漠的战场指挥员告诉这两架导航系统失灵、濒临迷航的单发战斗机,他们已误入缅甸领空,此前完成一次对地攻击任务、却因为躲避地空导弹袭击而慌不择路的lca双机立即改变航向,只是动作稍慢了一点。(未完待续。)
龙战长空 第一六〇三章 擦枪走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雷达截获目标,距离读数还不到二十公里,对pl-12来说,这是一个挺宽裕的俯射数字。
攻击包线套住对手,接下来,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却有一点踌躇,他从座舱里观望、无法用肉眼看到目标,于是没有开火,而是耐心等待maf飞行员的决策。
印度和缅甸,即便现在边境局势紧张,直接攻击一个可疑目标也不太妥当,除非判定那是iaf战机、残骸也会落在缅甸境内。
这些事,龙云可不想越俎代庖,这时候,却感应到缅军飞行员的一阵意识波动,接下来,只见侧前方的歼-11b战机抛掷导弹、继而点火飞离,利箭般的pl-12拖着两道白烟突兀出现在视线里,没几秒钟就飞没了影。
这家伙,怎么如此急躁,没一点甄别就开火了呢!
从锁定目标,到开火射击,现代战机的火控系统速度都很快,龙云才刚一走神,maf飞行员就已发动了进攻。
一旦匆忙开火,接下来龙云发现,他已身处一种很麻烦的境地。
面对印度空军的越境战机,缅军飞行员反应过激、这不难理解,虽然双方之前没爆发严重冲突,彼此的长期龌龊却不足为奇,而且几天前,从“501基地”升空的一架1271中队歼-11b战机在国境线附近坠毁,调查还未有结论,但缅甸军方自然怀疑是iaf所为,所以才会下达“一旦遭遇危险状况,允许自决开火”的指示。
这些细节,滞空的plaaf少校还不清楚,他犹豫片刻,还是忍住了用超能力操控maf飞行员、让火控退出中段导引的想法。
不管怎样,既然是缅军人员的选择,现在他不应该一手改变现状,是吗……
驾机在一大片浓密灰云上飞行,苍穹湛蓝如洗,龙云觉得他还有时间细细思考,大不了,等那两枚pl-12打过去看看情况再说;毕竟在这种天气下,俯射的arhm对有遮蔽目标的命中率并不高,然而不等他再想更多,意识窥探就发出警讯,有高速目标自两点钟方向接近、而且来势汹汹!
从西北方向接近云带,距离急剧缩短,来袭的正是iaf新组建中队——“金轮”中队的一架强袭机。
就在当天早些时候,从印度东北部空军基地起飞,负责空中遮蔽任务的“金轮”中队强袭机一直在按预定计划飞行,飞越东北各邦后,就瞅了一个机会越线,到缅甸西部的崇山峻岭上空刷存在感。
越境挑衅,这种冒险行为,其实对印度宣示东线主权并无作用,军方的好胜心却一再膨胀、更被政客们鼓捣来的“劲风”打了兴奋剂,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印度人逐渐察觉,北方喜马拉雅山脉后的gprc空军基地活动频繁、甚至出现强袭机的身影,嗅到这种气息,看重面子的iaf自然更不会有一丝示弱。
“昭示存在,让周边国家不敢轻举妄动”,忽略座驾与大国强袭机之间的实力差距,这倒是一个挺适合“金轮”中队执行的任务。
就在今天,照例搞一点小动作,驾驶“劲风”的iaf飞行员很快干完活,正准备返航,却接到地面指挥所的一通命令,他按照数据链的指示开启全向雷达,很快发现了命令中所说的“迷航战机”,此外还有两个迎头而去、似乎要发起攻击的iff未识别目标。
在印缅边境一侧,缅甸境内,既然没有iff应答,就应该是maf的战斗机无疑。
想到这儿,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上级报告,飞行员很快得到指示、允许开火,新德里的一干政客不愿见到、军方却跃跃欲试的情形终于出现;考虑到袭击的突然性,晴空中的“劲风”立即提速、准备迫近目标后发动航炮攻击,当然,倘若他能再等上一小会儿,让缅甸人的战机坠落在印度一侧——
不、不行,那两架lca战机还危险着呢,赶紧动手吧!
一方志在驱逐,另一方则误打误撞,连续的意料之外让龙云的缅甸之行多了一些变数。
就在他驾驭歼-11b紧跟长机、权衡利弊时,加速到马赫二的“劲风”从高空掠袭而至,意识窥探告诉他来者不善,前半球的敌人凌空扑击、一串三十毫米炮弹将要出膛时,他立即蹬舵、猛然前推节流阀,同时用意识窥探指挥红色零九号的行动,两架战机立时一左一右压坡度分离,规避了来势迅疾的扫射。
前有两枚pl-12,后有一连串的航炮射击,地广人稀的缅甸西北部山区里,大概无人目睹这一幕,座舱里的年轻人却心头一紧。
擦枪走火,是的,现在他必须立即想清楚一件事,是否要反击印度人的进攻?
置身于一场毗邻边境的空中冲突,对事情的肇始,龙云是很清楚的,虽然maf抢先发射了一批次导弹、是先开火的一方,但也是因为印军战机越境在先;以印缅两国的关系,越境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挑衅,是否开火,其实取决于应对者的立场和判断,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所以,印军强袭机的行为,无非是一种冲突升级的不智之举。
然而现在,晴空中与一架疑似“劲风”狭路相逢,显然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
开战前,无论有多少权衡,真爆发冲突时,对置身战场的一线作战人员来讲,除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外,其他任何想法都是多余的。
身为飞行员,犹豫不决是行动大忌,就在一把蹬舵拉杆、规避敌机扫射的时候,年轻人心中已有了万全的计较,他当机立断,在无线电里呼叫maf飞行员,“命令”他立即转向、降低高度进入云层,利用一大片灰白层云遮蔽行踪,自己也如法炮制,身形矫健的双发重型战斗机在云海上划出两条流畅的圆形航迹,一低头扎进了灰色云海。
高度三千米左右,覆盖了缅甸西北部的这一大片云系,正如龙云此前所料,正处于缓慢爬升、积累冰晶的降水前兆过程中,这种层云对战机的行动是一种良好的掩护,也没有雷击的风险,不过相对的,对于飞行员的视野遮蔽也很严重,如果是在航线密布、战机活动频繁的区域,一般飞行员是不敢钻进去的,但是对身具超能力、能够无形中掌控周遭一切的龙云来说就不成问题。(未完待续。)
龙战长空 第一六〇四章 劲风的命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从双方发生目视接触,到两架歼-11b一溜烟钻入云海、从视线里消失,前后才不过十几秒钟,驾驶“劲风”的iaf飞行员眼见敌机逃跑,立时来了精神。
身为印度空军一员,充分继承了iaf打顺风仗的情绪和劲头,座机又是一架无惧传统战斗机威胁的强袭机,现在不论高度、占位还是武器装备都明显优于对手,云层,对“劲风”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接到gci命令的飞行员也一把推杆、减低引擎出力,从两架缅军战机消失点的一侧绕圈掠过、将身形隐没在灰云中。
凭借“劲风”的态势感知系统,iaf飞行员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凭借技术优势锁定对手、直接在云中结束战斗。
缅甸西北部的山区,地形地貌和西面的一望无际大不相同,横断山脉在这儿一直延伸到接近安达曼海,逐渐汇集的河流,在南北走向的一条条沟壑中穿行,植被茂密、气候多雨,对航空器来说并不是一个多么适宜的环境,不仅天气变幻无常,而且……
驾机一头扎进云海,在能见度恶劣的情况下飞行,一个念头倏忽间闪过,在这儿跳伞的话可是有点凶多吉少!
头一次驾驶缅甸空军的战机升空,就遭遇难缠的“劲风”,倘若孤身对敌,态势倒比现在更容易应付,然而刚才一起带着maf飞行员转身跑路,龙云就要分神照看长机的飞行,虽说那个缅甸飞行员的技术也不差、能够凭借仪表在这一高度高速巡航,但三千米毕竟还太高,要脱离威胁,他们还要进一步往下扎。
三千米,两千米,一千五百米,在地貌起伏的十万大山上飞行,这几乎已是一种极限,高度表并不可信,在浓密云层遮蔽的情况下,即便有雷达导航,也有可能被突然出现的山脉拦住去路、然后就是机毁人亡。
两架歼-11b,挂载了十二枚空空导弹,龙云却没一点反手还击的念头。
plaaf与maf的协同飞行,这种科目,龙云当初搀和的时候挺来劲,现在却有一点后悔,很显然,印缅边境的局势,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真说打,他分分钟就把三哥连同“劲风”送回老家,但现在却平添掣肘,即便驾驶的是一架maf战机、不会走漏消息,他又怎能替缅甸政府拿主意、打还是不打?
这种犹疑,应对之策其实很简单,他偏偏没想过,倘若自己刚才没一下子动用超能力跟来、和缅军飞行员并肩飞行,这时候,不仅maf战机照样开火、也许会打中一两架印度战机,凌空杀到的“劲风”恐怕也已经击坠了那架歼-11b。
所以,武装冲突注定要有,这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嘛!
驾机紧张奔逃,其间分心照顾另一架“梁龙”,云海中的飞行,既惊险又刺激,龙云却心生一丝不好的预感,他很清楚强袭机的动力远超歼击机,对手又有高度优势,倘若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直在低空周旋,凭“劲风”的雷达与动力系统,对手恐怕早就能一口气把他们两个给打下来。
想到这儿,龙云没再继续冒险,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飞表速八百、那就是一种生死豪赌,即便自己有超能力、也无法探测到山脉,于是立即遥控maf飞行员的意识,让他驾机爬高、提速返航,沿一条笔直航迹返回“503基地”,自己则在后拉节流阀的同时抛洒干扰箔条,进一步压低高度,从绵延的云海中脱离。
为今之计,一对一单挑显然毫无胜算,只有靠超能力干掉阿三!
把缅甸飞行员指引到中空,自己则一溜烟钻山沟,龙云的策略,看似要利用友军战机钓鱼,不过在意识渗透的影响下,驾机追杀而来的“金轮”中队飞行员几乎就是被一直牵着鼻子走,云中扑击的“劲风”几乎毫不犹豫,沿着一条陡峭的航迹下探到云底,和前面灵活侧转的“梁龙”形成尾追之势。
面对一架动力爆棚的强袭机,低空规避,是战斗机的常见策略。
随着飞行高度降低,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只是视线还有些灰蒙蒙,在无边无际云海与郁郁葱葱大地之间飞行,视野中的起伏地貌疾速后掠,龙云沉下心来、两手紧攥操纵杆,歼-11b战机的电传操控响应灵敏,机体却稍显沉重,现在他需要一次次滚转、压坡度变向,这时候千万不能松懈。
飞行中,不用扭头也知道追兵迫近,情绪急躁的iaf飞行员几次开炮,串串曳光弹划破天空,却一点都没招呼到缅甸战机身上,他急于提速、撵上泥鳅般狡猾的敌机痛打,却不敢在崇山峻岭之间飞的过快。
航炮,即便“劲风”上装备的电磁推进型,弹丸初速提升到约六倍音速,受口径的限制,出膛后的远距离存速也掉的很快,射程一般也只有几千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