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加快速度,前方将士正在拼命作战,我们不能让他们吃不饱,吃不好.”看着队伍行进的速度,苏宁有些不满意.
李澈在河间府下屯集了四千甲兵,三万府兵,每天的消耗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石毅这个混帐打仗不咋的,坚壁清野倒是做得到位,使得大军根本无法从本地获得补给,吃的每一颗粮食,都是苏宁从深州辛辛苦苦地运过来.也就是成德富庶,才能支撑得起如此大的消耗,横海就不行了,这也就是横海这一次明明垂涎三尺,想要分上一杯羹,最终却也只有让柳成林带上一千甲士,五千府兵出征,原因就是他们无法支撑后勤供应.
一名青壮推着独轮车从他的面前经过,被他这一声吼给吓了一跳,一个趔趄,手上没有把住平衡,独轮车顿时翻倒在地上,车上装得鼓鼓囊囊的粮袋一角坠地,立时破裂,上好的白面马上便泼洒了一地.
苏宁大怒,随手就是一马鞭子抽了下去,啪的一声响,那青壮身上的衣裳顿时裂开,一条血痕如同一条红色的毛虫一般出现在背脊之上.那人一声惨呼,向前俯身跌倒,正好扑在粮袋之上,干脆将剩余的白面也挤了出来.
苏宁更是怒火中烧,跳下马来就准备再赏这个青壮几鞭子.
刚刚跃身下马,立面却猛然震颤起来,他微微一愕,旋即看到他自己的战马焦燥地仰头嘶鸣起来,虽然多年没有打过仗了,但苏宁早年也是战场之上的悍将,经验极其丰富,心头一惊,抬头看向远方.
这一看,他的脸唰地变得一片惨白.
乌泱泱的骑兵,从西面犹如破堤的洪水一般,正向着他这边漫了过来.
骑兵上万,无边无际,现在来袭的契丹骑兵虽然没有一万,但却也是漫山遍野,前面的已经清晰可见他们的身形,后面的却似乎才刚刚从远处的地平线之上跃出来.
“契丹人!”苏宁尖叫起来,猛然跃身上马,大声嘶吼道:”结阵,结阵.”
这是苏宁作为一名将领最本能的反应,此时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契丹人是从哪里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的.
成德军作为主力直扑河间,左右两翼分别是振武军和横海军,按道理来说,契丹人是绝无可能突然就出现在他的面前的.
对于正在行进中的成德后勤轨重兵们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灾难性的时刻,他们的队伍绵延数里之长,其中九成都是由府兵构成,而作为战争精锐的甲士,此刻都聚集在苏宁的身边,但也不过五百余人而已.
漫山遍野的契丹骑兵出现的时候,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惊骇恐惧的尖叫之中抛下了粮车,撒腿就跑,有的牵着骡马的,一刀便砍倒了骡马的绳索,将骡子,马,甚至驴子从车辕之中拉出来,然后骑在光秃秃的背上便奔逃.
只有极少数有过战斗经验的人,才会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的粮车聚集起来,围成一个车阵,然后持矛守在车阵之内.
面对着骑兵,逃跑绝不是最好的法子,因为你再快,也是跑不过这些自小便生长在马背之上的人的.
很可惜,府兵之中有这样经验的人太少了.蜿延数里的后勤队伍中形成了车阵的不过四五处而已,其它的人如同兔子一般的撒腿便跑.
契丹骑兵的指挥者显然经验极其丰富.他们压根儿就没有理会那些结成车阵的成德府兵,更没有理会苏宁麾下的那五百甲士,而是呼啸而过,先去追赶那些率先逃跑的人.
战马呼啸而过,契丹人追到了最头里,将最先逃跑的人一一砍翻在地,然后再兜转马匹.而那些惊慌失措的府兵们又掉转身子往回跑.
这,就是那些契丹骑兵想要的.
他们此时并不急于砍杀这些人了,而是像撵兔子一样的撵着他们往回跑.
其中本来已经结成车阵的府兵,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自己人给淹没了.契丹骑兵大呼小叫地纵马奔驰,羽箭呼啸,将一个个的府兵射倒在地上.
“苏刺史,快走!”一名深州将领咽了一口唾沫,大声道.
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寻唐 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石毅冷漠地坐在城楼之上,观察着对面成德军的动向。
两天之前,成德军便抵达了河间府城下,经过两天的准备,今日,他们终于要开始攻城了。摸着下巴上的短须,他的嘴角噙着一丝冷笑。成德李澈平日里好大的名气,但今日一看,也就是中规中纪的一个将领罢了。
看对手的攻城准备,依然是老一套。府兵首攻,不停地消耗城上的守军实力,甲士跟上,作致命一击。这样的攻城套路,对于他这样的老将来说,简直是熟得不能再熟了,该怎样应对,都不用他吩咐,下头的将领们自然能驾轻就熟地对付这样的进攻。
今日成德军必败无疑。
这不是对面的成德军战斗力有什么问题,而是当成德军奋勇突进,一枝独秀地突进到河间府自己的面前的时候,失败便已经不可避免了。
这一次整个的战斗进程,便是针对成德的一个大阴谋。
大帅突谋成德久矣。
振武与卢龙打了多年,正如李泽猜测的那样,振武愈打愈弱,卢龙愈打愈强,王沣终于被打破了胆,而大帅整合契丹骑兵成了压垮王沣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大帅的威逼之下,他终于投靠了卢龙。
至于横海,卢龙根本就没有将其当成对手,一个治下暴动连连,民不聊生的地域,对于卢龙来说,压根儿就不是问题。
但成德不一样。
成德在李安国这十几年来的养民政策之下,百姓富庶,人丁激增,经济状况是北方最好的一片区域,别说卢龙了,就是河东也比不上。
卢龙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打仗。为了对付契丹人,十几年来,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正十几年的战争,让节度使张仲武的野心一步一步地滋生起来。强悍的契丹如今已经被卢龙军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一些有实力的大部族不得不远走高飞以图避过卢龙军的锋锐,而另一些实力较弱或者不愿意搬离故土的契丹部落,便只能托庇于卢龙治下,向卢龙缴纳赋税,出力出兵来换取平安。
契丹既平,大帅张仲武的目光自然而然地便投诸到了中原。
那是何等的一片大好江山啊!
朝廷暗弱,军阀割剧,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怎么看都是一个图谋王图霸业的不可多得的大好机会啊!
振武既降,那么拿下成德,将触角深深地探进中原,用成德的财富,人丁来弥补卢龙现在的不足,便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只要能拿下成德,横海就能唾手可得。
河东有高骈坐镇,实力强劲,短时间内不可能征服,但有了振武,成德,横海在手,卢龙便有了绝对的实力对付高骈了。
一旦拿下高骈,整个北方几乎便尽入卢龙之手,到了那个时候,进军长安,便会从一个期望的目标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只可惜,公孙长明不肯助大帅一臂之力。
想到公孙长明,石毅便有些心中黯然。此人在卢龙呆了七八年时间,正是在他的帮助之下,卢龙才能从最开始的举步维艰,一步一步地扭转劣势,进而与契丹人平分秋色,最后将契丹一举击溃,把快要凝聚成一体的契丹人重新分割得七七八八。作为一个亲自参与了其中绝大多数事务的石毅来说,如果有公孙长明之助,大帅便如虎生双翼。
但公孙先生却是那个一心想要重振大唐雄风的人。
在察觉到了大帅的心思之后,他逃跑了。现在他成了成德李安国的幕僚。这一次的三家联盟,就是公孙长明一手策划的。
只可惜,就像公孙长明了解卢龙一样,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也充分的了解他。抢先策反了本来就犹豫不决的王沣之后,这场战斗胜利的天平,便已经严重偏向了卢龙。
公孙先生可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同为一方节度使的王沣,竟然如此轻易地便向卢龙低下了头颅。
说来说去,还得感谢公孙先生这些年来对卢龙的大力帮助呢!
石毅险些笑出了声儿。
君明臣贤。
公孙先生是那个贤能的人,在大帅的麾下能尽情地发挥他的能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到了成德,可有些不灵了呢!看着眼前这个名气偌大的成德少将军,孤军深入而仍然洋洋自得,想来公孙先生知道了一定会气得吐血三升吧。
如果李澈用兵谨慎,一直保持着与另外两条线齐头兵进的趋势的话,这仗打起来就麻烦得多了。
年轻气盛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远处响起了隆隆的战鼓之声,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下战场之上的石毅被吓了一跳,手一抖,揪下了好几根胡须。瞅瞅手上那花白的胡子,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老了呢!
想当初刚来卢龙的时候,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好青年,十几年下来,竟然连胡须也变得斑驳起来了,摸摸脸庞,粗糙的有些硌手,这得益于卢龙的天气与风沙啊。
希望大帅这一次能顺风顺水,一路前行,这样自己以后也可以向大帅讨一个气候适宜的地方去养老呢!
“刺史,成德军马上就要展开进攻了。”一名将领在城楼之下仰着头大声向石毅禀告道。
石毅懒洋洋地挥了挥手:“这还需要来禀报我吗?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明白了!”
随着城下隆隆的鼓声,城上的金鼓之声也旋即响了起来。
河间府可不是什么通州大邑,城墙并不高,还不到两丈,也没有护城河之类的防御设施,也就是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征发徭役绕着城池挖了一道深有三尺,宽约一丈的壕沟,在内里倒插了无数锋利的竹签木刺等物,有些地方则是铺了一些干草,浇上油脂,敌人来攻的时候,以火箭点燃,以此来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从而让城上对攻城者进行最大程度的杀伤。
三米多宽的壕沟,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跃过去的,更重要的是,就算你跳跃力惊人,跳过去之后距离城墙也只有尺余的距离,这么一点点地方,你连站都不容易站稳,还怎么攻击敌人呢?
想要直接攻击城墙,第一步,自然就是要填平这些壕沟。
上千名府兵手持着木质盾牌,肩扛着一个个的草袋子,向着壕沟奔跑过来,将肩上的草袋子扔进壕沟,然后转身将盾牌背在身后转身便逃。他们没有盔甲护身,挨上一箭,那就惨了。哪怕没有命中要害,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运气不好的话,照样能让你因为感染而送了性命。
守城者的羽箭箭头,多半都在粪水之中浸泡过,扎在身上,绝不是只流点血那么简单的。
攻城者稳打稳扎,守城者也是不慌不忙。
每当一波府兵们前来填壕沟的时候,城上便是箭如雨下,最终留下一些尸体和一段被填平的壕沟之后,便有稍许的停顿,然后便又进行着与上一次一模一样的重复。
李澈立于猎猎作响的大旗之下,意气风发,这是他第一次指挥数万人的大军团作战,从深州出发,一路高歌猛进,率先打到了河间府,与之相比,无论是横海柳成林,还是振武王沣,都无法与之相比,这让他更是志得意满。
河间小城,如何能抵挡得住了三千甲士,三万府兵的猛攻?拿下河间,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了。
“看起来石毅麾下兵力严重不足。”扬起马鞭,指着河间府城上那飘扬着的石字大旗,李澈道:“如果他兵力充足,在我们的府兵开始填壕沟的时候,便应当派兵出来绞杀这些府兵,但现在他们只是在城上射击而没有出城攻击,很明显就是兵力不足不愿意冒险了。”
“少将军,可这样一来,你麾下的五百骑兵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了。”王明仁笑道。“他们要是敢出城,五百骑兵掩杀,总是可以干掉他们一些精锐的。”
“的确有些可惜,听公孙先生说,卢龙骑兵丝毫不逊色于我亲手训练出来的这些儿郎,我还真有些不服气,只可惜石毅怯战,不肯出城作战。”
“少将军,等破城之后,有的是机会。”王明仁扬了扬手里的马槊,“便是我,也有些手痒呢!”
“不见得有机会啊!”李澈叹道:“整个的战略,就是拿下瀛州就到此为止,要是张仲武服了软,接下来可就打不成罗!”
两人轻松地说笑着,浑没有将这场攻坚战放在心上。而在前方战场之上,更加激烈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再填平了数十丈的壕沟之后,府兵们终于直接开始了对城墙的攻击。
一支两千人的身着皮甲的装备要略好于一般府兵的士卒,抬着云梯,扛着一根根的碗口粗细的长竹竿呼啸着冲向了城墙。这些云梯,都是这两天来成德军临时打造的,而那些竹竿,就是造云梯没有用完的一些材料,现在也被直接用在了战场之上。
一架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之上,士兵们飞快地向上攀爬,一根根竹竿就这样直嗵嗵地搭在城墙之上,手脚伶俐的士兵将刀子咬在嘴里,手脚并用地攀着竹竿向城上突进。
寻唐 第一百二十章:来得恰到好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李澈曾幻想对河间府的攻击能够一鼓而下。比起镇州,河间府的城墙大概也就是那些富豪大家的围墙的水平了,在他看来,自然不值一晒。但就是那不到两丈高的城墙,却让他一次次的铩羽而归。
壕沟被填平了,大量的府兵蚁附而上,看起来站满了城墙,似乎下一刻便能将这座代表着瀛州治权的刺史治所拿下来从而宣告战争的胜利,但希望也总是在随后被破灭。爬上去的人,像下饺子一般地又被反推了下来,城墙之下的尸体在渐渐的堆高,被带回来的伤兵也愈来愈多了。
直到这时候,李澈才似乎想起了公孙长明曾经说过,卢龙的军队极其善战,因为十几年来,他们一直都在战斗。
“少将军,临近晌午了,是不是先休战?”王明仁策马奔行到李澈的身前,建议道。“先让士兵们饱餐一顿,养足力气精神再战?”
王明仁这么说,其实是因为半天的战斗,成德军损失不小,但却无所得,士气已经有所下降,如果不是城外成德军的数量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此时的成德军早就该鸣金收兵了。
李澈凝视着城头,看着又一波成德军被从城头之上逐了下来,不过这一次不一样的是,城头之上首次出现了卢龙的甲士。
这让他精神大振。
出现了甲士,就代表着卢龙的府兵已经撑不下去,石毅不得不派出他的精锐登场了。
“不,继续进攻,轮翻攻城。”李澈断然拒绝了王明仁的建议,“他们快要撑不住了,这是最艰难的时候,可也是机会所在,我们感到困难,他们更是如此。”
“可是士卒?”王明仁感到有些为难。
“告诉所有的士兵们,打下河间府,开禁一天。”李澈的声音提高,让左近周围的士兵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所谓开禁,说白了就是允许士兵们想干什么干什么,为所欲为而不会受到军纪的惩罚。这是提升士兵士气的不二法宝,李澈说完这句话后,他身周的那些甲士眼神儿都亮了起来。
甲士的待遇本身就是极高的,相对应的,府兵的待遇可就差多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连武器都需要自备,打仗,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手段之一,当然,前提是仗要打赢,更重要的是,你还要能活着。
一般情况之下,士兵们在战场之上的缴获,将领们是不会去理会的。当然,像一地官府的库房或者粮库这些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
一场仗打赢之后,府兵们的收获大概便能让其一家人在接下的一年里过上不错的生活,这也是府兵们战斗力的源泉所在。而这,还是在有军纪约束的情况之下,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针对平民的烧杀抢掠之下的所获。
而李澈现在所说的开禁意味着什么,他周围所有的人都明白。连甲士们都动心不已,那些府兵们就会更加疯狂了,这意味着他们有一下子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可能。
果然,当李澈的命令被一级一级的传达下去之后,整个成德军中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之声,本来有些低落的士气在瞬息之间便被拔高到了最顶点。
而河间府城头之上,经验丰富的石毅,看到成德军的士气瞬间由低到高,自然也明白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们也经常干啊。
不过他并不担心河间府有什么问题。打了大半天,对于成德军是个什么水平,他心里也有数了。总体来说,成德军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这也是相对于普通水准而言,比起卢龙军,还是要相差不小。
大帅在近几年里,一直在征召府兵针对契丹进行轮战,一次次的剿杀,追击,让卢龙府兵的战斗水平直线上升,可以说府兵与甲士之间的差距,在卢龙并不像其它地方那么明显。
如果卢龙有足够的盔甲的话,那么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再武装起成千上万的甲士。当然,如果府兵升格为甲士,对于卢龙的财政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甲士的待遇比起府兵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对于张仲武来说,还是让他们作为府兵存在更划算一下。
打契丹人的时候,可没有军纪一说,对于卢龙府兵来讲,每一次的战斗都是一次烧光杀光抢光的战斗。只可惜他们太穷了,除了牲畜,抢无可抢,夺无可夺。一仗仗打下来,这些府兵们除了弄到了无数的牲畜,毛皮之外,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抢回来了不少的女人,解决了卢龙很多老光棍的婚姻问题。
这些年打下来,卢龙人已经被养出了一身的戾气,抢掠在他们看来,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的正常,向南进军,于张仲武来说,是向最高权力前进,而对于那些最底层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往南走,那里的人,可不像契丹人那么穷困,他们有钱得很呐。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和平时节,往卢龙去做生意的那些南方人的日子,很是让卢龙人眼红。
如今有机会去抢他们,怎么不让他们兴奋?
如今石毅手上的兵力的确不多,两千甲士,五千府兵,但真实的战斗力,并不比外面的成德军差。这也是石毅有信心守住河间府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最大的倚仗便要抵达了。
那个时候,才是他反击的时刻。
所以一直以来,他并没有全力以赴。
如今成德军像打了鸡血一样地猛攻了过来,也让有些无聊的石毅终于提起了稍许精神,开始认真地对付这场攻城战了。
直到此时,这场攻坚战,才真正地体现出了什么是血肉磨坊。
王明仁,李波各带数百甲士攻击东西两个城门,李澈亲自指挥一千甲士猛攻南门,北门则完全空了出来,那是留给石毅在抵挡不住时逃跑用的。成德军要的是河间府,至于石毅的性命,他们压根儿就不在乎。
拿下河间府,获得整个瀛州,军事上的胜利尚在其次,政治上的意味更加浓厚,对于这一点,李澈还是很清楚的。
再说了,他也不想把城内的军队逼成困兽。
可惜,石毅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逃跑。
双方的甲士粉墨登场,使得这场战斗立刻上升了一个档次。战斗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起来。
太阳渐渐西斜,李澈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喜色。他数倍于对手的人数优势,终于渐渐地显现了出来,当甲士们攻上城墙,能够支撑更长的时间而不是象府兵们那样刚刚爬上去就被倒推回来。
支撑更长的时间便意味着更多的士卒能够登上城墙,意味着会在城头建立起更稳固的一个个的小阵地,当这些小阵地被联结起来后,攻下河间府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他麾下第一大将王明仁果然不负他所望,第一个在城头之上建立起了稳固的阵地,随着王明仁吸引了更多的卢龙军像他发起反攻之后,李波在另一个方向之上也成功地完成了登城并扫清了一小块城头。
反而是李澈亲自指挥的正面,迟迟没有突破,不过他并不着急,正是因为自己正面的进攻最为猛烈,才使得另外两个方向得以率先建功。
虽然不是一鼓而下,但用一天的时间拿下河间府,也足以让他李澈在成德傲视诸人了。
他举起了手。
战鼓齐擂。
成德军齐齐整整的向前整体压进。
最后的进攻时刻来临了。
李澈希望在天黑以前,自己能呆在河间府的瀛州刺史府中度过这个疲劳的夜晚而不是睡在外面大营的帐蓬当中。
成德军的士气在这一刻,也终于抵达到了最高峰。
胜利已经可以期望了。
已经亲自下场战斗的石毅,也终于感受到了一些压力。虽然按约定的时间,契丹人应当在今天出现,但那也就只是一个约定而已,谁也不知道会在路上出现什么变故?
被敌军发现踪迹阻截?
走错了路?
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导致战事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
石毅并不能保证援军会百分之百地在正确的时间出现。按照现在的战斗态势,李澈不计损耗的打法,的确是有可能攻下河间府的。
石毅将面前的一个成德甲士一刀砍下城头之后,抬眼看向远方,如果这个时候契丹骑兵出现在战场之上,那就太妙不过了。
现在两军缠斗在一起,契丹骑兵一旦出现,成德人想撤回大营都困难了。
这一眼,让他精神大振。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溜黑线骤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