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无不是大摇其头,心道皇后娘娘请我们吃了这顿饭,回去之后我们就能把这份荣耀变现,您要是多请我们吃几顿饭,我们是肯定能赚更多钱的。
但这话,却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总不能说皇后娘娘在经商方面,就是一个棒槌吧!
真要这要说了,大概脑袋马上就要在外面得旗杆上去晃荡了。
“所以呢,我特意请了陛下,还有皇贵妃以及户部的几位堂官过来,他们会赚钱。”柳如烟笑盈盈地道:“陛下说得也是,光是让大家捐,不给大家开财源,那是涸泽而鱼呢,只有想办法让大家赚得更多,以后本宫找上门来,大家才有余力乐捐更多,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好事是不是?”
皇帝要能开口,自然能对大家的生意大有裨益,不过现在大唐的生意板块已经基本成型,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去横插一杠子,那会坏了名声。皇家的牌子也不是随便就能带上的,而且现在皇帝陛下极其爱惜羽毛,到现在为止,皇家这两个字,还没有见到能挂在那个商家的门楣之上,连那四大家都得不到的东西,在场的人,自然也没有这个野望。
不管陛下是真出主意还是放空炮,只要今天能与陛下共进一餐,那也就值了。





寻唐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发财的门路
皇家宴会,自然非同一般。而且很显然,柳如烟还是作了很精心的安排和布置的。
先是餐前甜点,再上佐餐冷盘,一个个小碟子里精致的摆样,让人目不遐接,简直有不忍下著的感觉。
冷盘还好说,那些餐前甜点,可真是做得美伦美焕,更重要的是,在外头看不到,更别说尝尝了。有不少人悄悄地将这些甜点装进了荷包里,准备带回去让家人一齐来感受一下皇家的恩典。当然,也可以借此炫耀一下此行的成就。
对于这样的小动作,一向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柳如烟自然是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过却是笑而不语,任由众人施为。
第一道主餐终于上桌了。
却是一道鱼糕。
用上好的草鱼取肉,与肥肉一齐绞成泥状,做成一块块的方方正正的形状,再往上面抹上鸡蛋黄,上锅一蒸,取出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码放整齐,然后再制作臊子,色泽鲜艳的火腿肠切成圆形花边,黑色的木耳,再加上青色的花菜,白色的鹌鹑蛋浇在鱼糕上面,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大菜便告成功。
这道菜其它的配料倒也罢了,唯有那看着就养眼的花菜,却是去年刚刚由远航的船队带回来,在长安司农款的培养基地刚刚栽培成功不久,由于对本地的气候土壤的适应问题,这种新菜还没有推广种植,外面自然就是看不到的了。
大唐皇帝李泽好吃,早就是天下皆知了,便是大唐周报之上的花边新闻里,也常把这个梗儿当成提高销量的一个噱头。经常性地会刊发一道皇帝陛下又发明了一种新菜,很快,这道菜便会风靡天下。
章回也好,公孙长明也罢,不少的高官重臣都提醒皇帝陛下不要在弄这些东西,即便要弄,也不要再允许大唐周报刊登,这有损于皇帝陛下的形象,整得天下人会以为皇帝陛下整日不务正业,尽在满足口舌之欲了。
不过李泽却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 没有必要把皇帝弄得似乎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样子? 一个食人间烟火的皇帝,或者会更为广大百姓所喜欢和接受。
而更关键的是? 老百姓接受他这个皇帝陛下? 重点也压根儿不在这个上头。只要他这个皇帝让天下的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日子有奔头,他即便是花天酒地骄奢淫逸? 大家也会觉得无所谓。
相反? 自己要是做不到上述几点,便是天天吃糠咽菜穿破衣服,老百姓照样对你弃之如蔽履。
现在,李泽觉得自己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天下的穷人当然还有很多。
但日子已经有了奔头不是吗?
只要每一天? 穷人都在减少? 能吃饱的人在增多,那他这个皇帝的位子,就是稳笃笃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不介意展示自己平易近人的那一面。
众人刚刚品尝了一口主菜,影壁后面再度传来了脚步声? 率先出先的是一名顶盔带甲的武将,那是李泽的贴身护卫。
众人赶紧放下筷子? 站了起来。
紧接着,李泽? 夏荷,王明义? 孙雷等人鱼贯而出。
“见过陛下!”
“见过皇贵妃!”
众人抱拳过顶? 深深一揖到地。
“罢了罢了? 不用多礼!”李泽笑着走到最上首的位置,“本来是要早些来的,不过有些事牵绊住了,迟到了,迟到了,敬诸位一杯酒,稍表歉意!”
拿起案上的酒杯,团团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众人连道不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如此珍贵的好酒,却似这样的牛饮,也只有李泽干得出来。至于那些商人嘛,此刻却是早就不知酒是啥滋味了。
他们终于是见到了皇帝陛下,而且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上。
果然如同大唐周报之上宣扬的那样,皇帝陛下年轻,英俊,更重要的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举手投足之前,倒似是平常邻家相见一般,未语先笑,一开口,便让人如沐春风。与那些平时跟他们打交通最多的商务司,税务司的官员一比,那些人简直就是地狱来的魔鬼。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对上这些人,李泽没有道理摆任何的脸色。
要是那些能经常见到李泽的文武百官显贵们知道了这些商人此刻的想法,一定会哧之以鼻,皇帝的威严,岂是这些人能体会到的。他们这些常伴君侧的人,才会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做天子一怒,流血飘杵,一言兴家,一言灭族。
“说来惭愧啊!”放下酒杯,李泽收敛起了笑容,却是满脸沉重之色:“本人添为大唐帝国皇帝,到了如今,治下子民,仍有饥不能得食者,寒不能得衣者,病不能得医者,每每思及此处,便夜不能寐,幸有皇后分忧,慈善总会拾朝廷之遗,又得诸位慷慨解囊,方能稍稍弥补本人之过失。”
仍然是虞氏虞书欣当先站起,躬身道:“陛下言重了。如今大唐在陛下治理之下,可谓四海升平,昌隆兴旺,纵观史书,亦无有那个朝代能与当今相比也。陛下堪称圣王,能在陛下治下,是我等的福分。”
“圣不圣王的,要等我死后,再盖棺论定了。”李泽笑道:“今日听皇后说要宴请诸位,我就说一定要来敬诸位几杯酒,感谢诸位富裕之后不忘天下,能为朝廷排忧解难。”
“过去我们只晓得为乡梓多多少少做一点事情,也就只不过铺铺路,搭搭桥,遇到灾荒则施施粥,眼界还是小了。后来幸有了慈善总会,能让我们为陛下多多少少做一点事情,以报答陛下这些年来的洪恩,我等不甚荣幸。”
在座所有人猛点脑袋。
“不甚荣幸。”
“诸位高义!”李泽满意地看着虞书欣,领头的人,果然还是有眼力见的,这话接得让人舒服。“不过大家也都晓得,如今大唐虽然有欣欣向荣之态,有蓬勃发展之姿,但是过去底子太薄了,再加上如今西域,青藏,东北诸地或被收回,或被并入,这吃不饱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朝廷便是三头六臂,一时也顾不过来。毕竟,朝廷更关注长远的发展目标,但还有许多人,却是连眼前也渡不过去,这便要靠慈善总会了。这是一个无底洞啊,再多的钱投入进去,转眼之间便也没了,皇后,是这样吧?”
柳如烟微笑道:“正是如此,上一次从在座诸位手中蓦捐来的善款,在慈善总会的帐上打了一个转,如今却又是点滴不剩了,买粮买衣,造医馆,建学堂,总之是花钱如流水一般。”
听到这里,虞书欣咬了咬牙,道:“陛下,草民愿意再乐捐一笔款了,虽然不多,也是一番心意。”
堂中诸人,一见虞书欣表了态,此时即便是心中再不乐意,也只能纷纷起立,表示愿意再向皇后娘娘捐款。
“不不不!”李泽连连摆手,“诸位盛情,我与皇后都是心领了。不过我先前就说过了,这是一个无底洞,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钱往里流入。但这也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事情,涸泽而鱼的事情,那是做不得的。大家做生意的,手头能有多少周转的资金呢?要是因为做这些事而影响了生意,那就得不偿失了。我和皇后还指望着明年你们再乐捐了,今年那就算了吧,你说是不是皇后?”
“不错!”柳如烟笑道。
今年不由再捐钱了,众人舒了一口气,但明年这就算是预定下了,照这样的模样,以后只怕年年都要捐,要成定例了,又让众人有些发愁。
李泽笑咪咪地道:“今天来,除了跟大家道谢之外,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说这件事了,但是呢,涸泽而渔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想,要是大家连连都能赚钱,赚大钱,那么,是不是年年就有钱往这里面投入了呢?”
众人瞪大眼睛看着李泽,心里砰砰乱跳,听这口气,皇帝陛下是要给大家发财的门路啊,只要这位金口一开,那当真是要财源滚滚了。
“所以,我们不能只向大家伸手,我们还要想办法,让大家赚更多的钱。”李泽一摊手,道:“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请陛下指点!”虞书欣压抑着满腔的兴奋,站起来躬身道。
“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户部的两位当家人。”李泽笑道:“明义,你来说说吧,如何让大家赚到更多的钱呢?”
王明义呵呵一笑,站了起来,看着诸人道:“想必诸位都很清楚当下得情况,好赚钱的地方,好赚钱的行业,是不是很难挤进去分一杯羹了?”
虞书欣苦笑了一声,他们在场的这些人,都只不过是一些二流人家,好地方好行业,他们自然是很难挤进去的,但在这地方,他也不能说,万一传将出去,引来一些人的不满,自己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现在我手里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行业,但是,机遇与危险也是并存的,不知诸位,有没有胆子闯上一闯?”王明义拍拍手,影壁之后,两名卫士抬来了一个架子,架子之上,却是蒙着一块青布。
“如果敢,我就揭。”王明义的手按在架子上,道。




寻唐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机遇
机遇向来是与危险并存的。
往往风险愈高,所收获的利益也就会越大。
当然,一旦失败,也就会一败涂地,血本无归。
看看如今名震天正下的四大财阀。金玉堂就不必多说了,原本是一个大盐商,钱是不缺的,但却没啥地位,眼见着要被权势之辈分而食之的时候,金玉堂冒着奇险找上了李泽。总算是保住了一条小命的时候,也找到了一个靠山。金玉堂真正成为四大财阀排名第一位,则是因为他毅然决定飘洋出海。
那个时候出海,可真是九死一生的,金玉堂成功了。
博兴商行呢?全族在耶律奇的带领之下,投奔李泽,一路之上死伤无数,最终到了博兴,从那以后,便踏上了阳光大道。
而通达商行,只不过是一群力夫组成的,在武邑开始推行公共交通的时候,他们东拼西凑,拿出了所有一切能拿出来典当的东西,成功获得了一条线路,然后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
而柳家,本来河东出身,在河东代表人物薛氏,司马氏连接被逐,其它诸家都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地过日子的时候,他们却毛着胆子到了武邑。这是一个大胆的决择,要知道,要是他们行差一步,只怕下场就与薛氏司马氏差不多了。而薛氏与司马氏死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心血才重新回到主流当中。
即便是现在薛氏和司马氏再度回到河东,河东的代表人物也已经变成柳家了。
商人,自然是逐利的。
商人的天性里,从来都不缺乏冒险和赌性。
而坐在这里的商人们,虽然没有四大财阀那样成功,也没有某些家族商业那样的深厚的背景,但这些人,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眼光和勇气自然是杠杠的。
所以当王明义卖了这么一个关子之后,虞书欣却只是笑了笑,左右看了看两边的商人们,大声问道:“大家说,开不开?”
“开,开!”两边的商人们站了起来,盯着王明义手头上的那块青布。
“好!”王明义高声赞扬了一句,一扬手,蒙着架子的青布飘然而起,一副地图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这里是哪里?”看着陌生的地图,虞书欣分辩了半晌,也没有认出这是什么地方,愕然地转头看向王明义。
在青布揭开之前,虞书欣觉得很有可能会是青藏,会是西域,大唐已经在这两块地方站稳了脚跟,但相比于中原来说,这些地方还是太穷了。
但对于商人们来说,这样的地方,倒正是一块处女地,没有辛苦地耕耘,怎么会有丰硕的收获呢?四大财阀以及那些有背景的家族不愿意去这些苦寒的地方赚钱,他们有的是地方赚更加轻松的钱,所以这便是他们的机会。
而在进宫赴宴之前,虞书欣所在的虞氏家族,其实已经在谋划进入青藏行省的事情,并且已经派出了人手前往青藏去联系薛仁忠。
“这里是湘西!”王明义轻笑道。
“湘西?”虞书欣顿时便呆住了,作声不得,而大堂之内,其他所有的商人们也立时便闭上了嘴巴,转头讷讷地盯着笑容满面的皇帝陛下。
这地方,能去吗?
敢去吗?
问题是,去了那里,能做什么?
大唐军队在哪里与丁氏控制的势力正在进行着一场场的绞杀。别看唐军连战连捷,但实则上,双方仍然是一种胶着的状况。哪怕前些日子,湘西方面传来了大捷的消息,活捉了丁氏大将孙德斌,但战事离结束还早着呢。而离太平,就更早了。
唐军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完全控制了城市以及周边地区以及一些交通要道,而在大部分的区域,可以说仍然处于一种无管制的状态,混乱的状态。
先不说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单是一个安全问题,就令人担忧。这一年多来,往哪里去的商队,可是没有少被打劫,人也没有少死。
大家虽然不怕冒险,但是,丢掉脑袋的冒险,那就需要思考一个回报的问题了。
但湘西这地方,能给他们什么回报呢?
李泽站了起来,走到了王明义的身边,凝视了片刻湘西地图,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敲着地图道:“这是一个好地方啊。”
“是,是好地方!”皇帝陛下说了,虞书欣等人也只能跟着点头,但到底怎么好呢?他们是说不上来的,在他们看来,这个地方,就是生意人的死穴所在。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认为这里是穷乡僻壤是吧?”李泽摇头手指道:“那你们可就错了。我告诉你们,这一片区域里,生长着数十种名贵的中药材,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等,陈宗华陈掌柜,你是做药材生意的,当知道这里头的价值吧?”
一名须发皆白,脸色却红润光滑的老者站了起来,点头称是。
“大家知道在这里,含油脂的种物有多少种吗?两百多种!张竹君张掌柜,这可是你的看家生意,你就不想去看一看?”
又一名商人叉手欠身。
“在这里,还有数十种富含色素的植物,秦珙秦掌柜,你家是做染料生意的,你就不心动?”
被称做秦珙的商人连忙挤到了前头来。
“除了这些,这里还有油桐,油茶,生漆等等资源,可以说,这里,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个大大的宝库。”
被点到名的几个商人此时也只能无奈地欠身到:“陛下,回去之后,我们马上派遣得力的人手去哪里打前站。”
李泽一笑,这话说得大而化之,莫棱两可,迫于自己亲自出面,他们当然要应付一下子,但也就是应付一下子了,派了人去筹划,但筹划到什么时候可就难说了。这也是希望自己就此轻轻放过,莫要再迫他们了。
说句老实话,这些东西,湘西的确很多,但即便抛开安全上的因素不说,想将这些东西开发出来然后再弄出来,这成本也绝对少不了。湘西可不是他们北地,北地经过这些年的经营,不管是交通还是其它别的什么因素,都已经是相当便利而且成熟了,但湘西,成吗?
而且这些东西,他们也是能找到其它的产地的,并不是非那里不可,算起综合成本来,只怕比去湘西这地儿冒险,要强上太多了。
皇帝陛下这哪里是给他们找财路啊,这是要让他们去顶雷呢。
这些人也是消息灵通之辈,晓得现在朝廷财力之上有些捉襟见肘,想要大力发动民间资本参与到地方的建设上来,但谁人的钱也不是捡来的,给皇后娘娘乐捐一些款项,可以得到相应的政治回报,但去湘西那地里建厂坊,做生意,投入可就大了,而且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那里,现在的确有很多问题,风险也是有的,作为我来讲,当然也不会让大家去做血本无归的生意,所以呢,我经过详细考虑之后,还准备将另一件事情也交给大家来做。”看着众人为难的神色,李泽觉得已经抑得够了,现在该扬一扬了。
商人嘛,最终的目的,还是赚钱。没有大利益,他们当然不肯冒大风险。
“一个月前,矿物堪测司的技术人员,从湘西回来了!”李泽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在湘西,发现了大量的储藏丰富的矿藏,铅,汞,锰,磷,铝以及紫砂陶土等等。现在,大家感兴趣了吗?”
厅堂里嗡的一声传来了大家的倒吸凉气之声。
无他,因为大唐的矿产,是从来不交给私人来做的,都是官营。而矿藏,向来可以说是财富之首,听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准备将这些矿藏交给他们来做吗?
“陛下是准备把这些矿藏交给我们来开采吗?”虞书欣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
李泽叹了一口气:“你们也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当知道眼下朝廷财政有些困难,诸位,说句老实话,但凡还有余力,朝廷是不会把这些事情交给私人去做的。矿山不仅仅是收益大,里面还有着其它更多的关碍,想必大家也都明白。”
这一霎那之间,虞书欣已经想明白了许多问题。
陛下或许是真没有钱了,但那四大财阀以及那些家族,不可能没有钱,如果陛下愿意得话,这些人肯定会抢着去做这些生意。但很显然,陛下不愿意将这些事情再交给他们去做了。像四大财阀现在的实力,已经很恐怖了,如果再掌控了矿业资源,对于朝廷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陛下才看中了他们这些中不溜丢的商人。
只怕这件事情,从皇后派人找他们募捐就开始谋划了。有了前面的这些事情,皇帝陛下便以酬功的由头,将这些事情顺理成章地交给他们,也是让其它人没有话说。
而皇帝让他们去湘西,只怕不仅仅是开矿做生意这么简单,绝对是跟朝廷在湘西的整个大方略是相辅相称的,只是自己一时之间想不明白而已。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大机遇,是摆在他面前的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只要做成了,做好了,那么以后与四大财阀并驾齐驱也不是不可能的。




寻唐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是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虞书欣大体上猜中了李泽的心思的。
自从执掌权柄以来,李泽一直就在致力于打垮过去的宗族体系,从根本上来杜绝土地兼并这样一个导至中华政权在历史之上无数次轮回的怪圈。到了现在,他觉得自己已经基本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但现在的大唐,除开新兴的功臣阶层之外,另一个新兴的团体,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商业大鳄。
他们拥有着庞大的财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现在的经济命脉就握在这些人的手中,每年朝廷的赋税收入,超过四成来自商业。而到了这个程度之后,朝廷的政策自然会愈加地向商业倾斜,制定对商业发展有利的制度以便促进商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收到更多的赋税。
这也得到了朝廷之上几乎所有人的拥护。
商税收得多了,从农夫身上收取的赋税自然就可以减少,从而减轻这些人的负担,在大唐这样一个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之中,这样的架构,能让社会稳定,从而让皇朝稳如泰山。
在所有的那些学富五车的官员或者高级知识分子看来,中国的历史之上,朝代的更替,往往都起始于农民起义,虽然最终农民从来没有摘到过最后的果子,但乱世的起始,却总是从农人们活不下去开始的。
历史上,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个商人造过反。
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结构非常好。
但李泽却很清楚,历史上的确没有什么商人起来造过反抑或搞成功过,但当商人们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对于朝廷的影响力却是可以动摇整个朝廷的统治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朝廷甚至会成为他们的傀儡。
不过历史的车轮就是如此,李泽不觉得自己能改变,但他却可以往里面掺沙子,培养更多的大商人出来,培养各种不动体系的人出来,然后在他们彼此的争斗之中,稳坐钓鱼台,左右逢源,调停,然后将他们都纳入到朝廷既定的轨道之中。
商业,也绝不能放任他们无序地发展。
他们也必须在一个宏观的计划之下? 按着朝廷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李泽可不想看到在某个时候,某个商业团体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影响到朝廷政策的制定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财富。
1...526527528529530...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