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至于苏宁那个蠢货,现在自然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一旦等到自己掌握了实权,再找机会处理他也不迟。唯一可惜的就是曹信现在已经倒向了李泽,也就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与尤勇合力打下振武,将是提升自己在成德地区声望的绝佳时机。瀛州一战,让成德人刻骨铭心,对于背叛者王沣,更是恨到了骨子里,谁要是提着王沣的脑袋回到了成德,那绝对会让无数人瞬间归心。
李安民自信能够得到绝大部分成德高官的支持,因为这些人原本就是与他一齐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李安国一旦故去,自己会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而如果灭了振武,那些因为王沣而痛失亲人的百姓也会对他感激涕零。而对于更广泛的人来说,拓展疆土,本来就是赫赫武功,最能让人景仰的一件事情。
至于李泽,他不像苏宁非得要置他于死地。大家都姓李,一旦李沅过继既成事实,自己还是有机会与他谈判的,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要是李泽愿意与他和解,那将苏宁卖给李泽,也是完全可以考虑的事情。
战事顺利,李安民自然满心欢喜。
而李波的归来,却让他的欢喜蒙上了一层阴影。
儿子在瀛州一战被俘,被王沣扣留大半年,如今归来,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陪着儿子一起回来的那个人,却让李安民不安。
此人赫然是卢龙的军师中郎将费仲,在深州城中,李安民也与他喝过一顿绝交酒。
李波当了数月俘虏,不但没有瘦,反而却长胖了一些,看起来在振武倒是没有受过虐待。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李波这样身份的人,也可以算是王沣手中一个待价而沽的奇货,自然不会让其受到虐待。
“涛儿,带你兄长下去歇息。”李安民挥了挥手,示意次子带着李波下去。
等到两个儿子离去,李安民这才沉着脸道:“费中郎将,咱们绝交酒也喝过了,交情自然也就没有了,如果你只是送波儿回来,那李某自然还是会好酒好肉地款待一番,如果要说什么其他的事情,那便罢了。”
费仲对于李安民的冷淡却是早在意料之中,不以为忤,反而笑咪咪地道:“有酒喝自然是好的,不过李刺史,我这一次来,却还带来了另外几个消息,不知你想不想听?”
“说来听听也无所谓。”李安民晒笑道:“但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定州我仍然是要打的。”
“我说完之后,李刺史再做决断吧!”费仲笑道:“第一,我卢龙军在代州已经击败了高骈,全面占领了代州。第二,张帅已经派遣了一支精锐,正星夜向着定州而来。”





寻唐 217:分化、瓦解与拉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不管是张仲武与高骈的战事如何,还是镇州苏宁会闹出一些鬼来,现在李泽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干涉,他现在集中了全副的精神,准备发动对横海的最后致命一击。
秋收过后,粮已入库,赋税已经收齐,现在的他,可谓是兵精良足,前期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使得现在武邑军兵人人士气高昂。即便是后来抵达武邑的原翼州军,现在也是一个个红着眼睛嗷嗷叫着请战,武邑军数次出击,人人发了大财,也刺激得这些人不能自已。
要说现在武邑最富有的是那些人?当然是参加了前几次军事行动的武邑军兵了,人人家里都盖上了明亮宽敞的大瓦房,买上了几十亩土地,武邑本地青年成了抢手货,又至于在秋收期间,武邑还掀起了一阵结婚狂潮,大量的武邑士兵娶了媳妇儿。而他们所娶的媳妇儿,基本上来自从德州迁徙过来的女人。
谁都有过上幸福美好不为开门七件事发愁的美好愿景,武邑的这些青壮现在有钱,有房,有地,哪些有女儿的家庭自然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这样的人家,以前在德州的时候,可是想也想不到的。再说了,嫁一个武邑军兵之后,自家在这边儿也算有了一个倚仗,不至于再受本地人欺负。
不管李泽如何三令五申,如何让候震这样的德州人成为武邑的县令,大量地招募了德州的读书人进入武邑,信都,石邑为官吏,但这样的事件,总是不能避免,而这又以信都最为严重。对于这样的事情,李泽也是无可奈何。信都曾受德州军肆虐,现在有怨气,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通婚高涨,李泽是乐见其成的。以婚姻为纽带,这些地方会很快构建起新的基础关系,对于双方百姓的和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至于那些德州青壮现在能不能说上媳妇儿,李泽并不在乎。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拿出真本来,上战场立功去,立了功,自然就有奖赏,自然就会像现在的武邑军兵那样,升官发财,迎娶美女,走上人生的巅峰。
其实不单单是德州青壮眼红,便是原翼州军,又何尝不眼红呢?翼州纵然富庶,但绝大部分普通士卒,也就是勉强过得去罢了,甲士们还好一点,府兵们,照样也不过是求一温饱而已。一年到头,上交完了赋税,粮食还够一家人吃不用借贷,对于他们来说,这便是天堂般的日子。比起其它州郡来说,他们已经很幸福了。
但到了武邑,才发现,原来日子可不仅仅是求一个温饱而已,还可以过得如此有滋有味。有了武邑军兵作对照,人人便都有了他可以,我自然也可以的想法。
武邑人先富起来,不过是托了小公子的潜邸在这里罢了。现在自己也是小公子的部属了,那小公子自然会一视同仁,只要立下功劳,自然就会有所得。
其实武邑的日子猛然之间好了起来,战争所得固然占了其中最大的份额,但李泽在武邑,信都等地施行的各项政策也不可或缺,以土地为基准的税赋政策,三三制的租佃政策,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以及对于物价的强力调控,都是武邑信都腾飞的原因之一,只不过这些政策都被战争的红利所掩盖罢了。
普通的百姓或者看不到这些,但翼州境内的那些有识之士,官吏,豪绅,世族却不会看不到。翼州境内,反对李泽这些政策的人并不少,但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也都只能隐忍不发而已。
说到底,李邑的很多政策,都是在极力地削弱地方豪族对本地的控制力而存在的。其中对地方大豪打击最大的,便是以土地为基准的税赋政策。
递进制的土地税收,让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族叫苦连天,三三制的租佃政策又将他们企图将赋税转稼给百姓的希望落空,租地种的农民并不需要缴纳土地税,而只需要承担徭役。
李泽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地方豪族的怨气。他的根基之地武邑,现在压根儿就没有豪族,信都也是如此,而石邑,在沈从兴过去之后,也是三下五除二便将当地的豪族给整治得服服贴贴,老实的,自然纳入李泽这个大家庭之中来享受温暖,不老实的,对不起,一顶横海奸细的帽子便会从天而降,眨眼之间,这些地方豪族便会变成一无所有的赤贫之士。在石邑,有了柳家的配合,沈从兴下手极是狠辣。
根基之地无虞,李泽自然便会狠狠地下手挖翼州那些豪族的墙角。税赋制度是他争取贫民的最有力的手段,不用缴税的这些无地贫民,自然而然地会成为李泽的盟军,三三制的租佃政策,又让他们看到了无限的美好未来。一年下来不管收成如何,上交给地主的佃租都是本年的三成,剩下的七成,都归他们所有。这让他们在确保能吃饱的情况之下,还有不少的盈余,在辛苦上几年,说不定就能买上一些属于自己的可以传承给儿孙的土地。要知道,除了武邑,信都等地,翼州的整体地价,现在都处于下跌阶段。而且现在李泽对外用兵,大量地府兵正在被招集起来,只要能从战场之上平安归来,那必然会有所获,买地的事情,自然就更有指望了。
武邑信都上涨,是因为李泽所几乎所有从德州迁徙而来的富人都安置在了这两个地方,最后交给曹信的,虽然有不少的青壮,但基本上都属于赤贫阶层。哪怕地价再低,想要他们现在买得起土地,那基本上属于枉想,他们中的有些人,连一件体面的衣裳都没有。
所以现在支持李泽对外用兵的,热情最高的,倒是属于这些赤贫阶层。他们希望通过战争手段来改变自己现在窘迫的生活。而地方豪族也希望李泽对外用兵,要是他一旦失败了,那么对地方上的统治力必然就会下降,威信丧失,他们也就有了可以施展手脚的余地。
在所有的因素综合到了一起之后,现在的翼州便陷入到了一种狂热的战争气氛当中,上至官员,下至平民,对于横海,那是人人喊打。都热切地希望自己成为这一次战争中的一员。
征召府兵,可并不是只要你年龄合适就行的。除了身板儿要好,还要符合其它很多条件,比方说独丁不抽等。
李泽将整个德州的人都弄到了翼州,使得翼州的人丁几乎翻了一番,但这一次的战争,李泽并不想搞什么大规模的军团,军队人数越多,后勤压力越大,而且并不是军队越多,战斗便会稳赢不败的。就像这一次横海征伐柳成林,五千甲兵,三万府兵,被柳成林一千甲士和李泽二千骑兵,便打得稀里哗啦,最后不得不退回去。
战争的胜利,涉及的层面太多了。
李泽这一次准备动用的只有八千甲士,两万府兵而已。
战争要以甲士为主,这是李泽与曹信以及麾下军官们的共识。李泽麾下现在有三千甲士,曹信倾尽所有,拿出了五千甲士。两万府兵的任务,更多的是战略层面上的一个压制以及负责后勤供应,战后打扫战场,控制地方而用。
李泽不在乎翼州豪族,但并不代表不重视他们。事实上,地方豪族的影响力和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这些人不但有钱,有地,更有人。虽然他们控制的普通百姓被李泽一系列的手段正在挖空,但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族子弟,当真是可以称得上这个时代的精英的,他们从小接受教育,有唐时代,这样的子弟基本上都是文武并重的,如果能让这些人真正归心,对于李泽而言,其实也是一种助力。
所以除了打压之外,李泽当然还要给他们另外一条出路。所以李泽的亲卫义从便又扩充了。从六百人一下子上涨到了一千人,而这多出来的四百人,便是从翼州其它地方征招而来的地方富户、豪族、官吏之家的子弟。
成为李泽的亲卫义从,立功受赏的机会当然也就更多,一旦从亲卫义从之中分派出去,必然就会独挡一面,这一点,从屠立春,沈从兴,陈炳,褚晟甚至李浩李瀚李德等人身上便可见一斑。
又打又拉的手段,李泽是使用的娴熟无比。
李家大宅前院新修建的一排厢房之中,传来了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声,李泽与曹信二人立于窗外,静静地听着屋内的一个男子正在口沫横飞地向着下面的亲卫义从宣讲着义兴社的宗旨,政策等。
这个人叫曹璋,是曹信的儿子。
这个人选是极妙的,那些新加入的义从,对于其它人或者还有抵触心理,但对于曹璋,却是没有抵抗力的,因为曹璋已经当了他们一二十年的小主子了。所以当曹璋往台上那么一站的时候,下面立时便提起了精神。这一点,哪怕便是杨开,这位义兴社现在的最高的负责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出身不高,下面的这些义从,那个不清楚他的底细呢?
“曹璋讲得很好!”倾听片刻,李泽满意地对曹信道。




寻唐 第二百一十八章:信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曹璋是那种读书读迂了的人.时时幻想着自己能济民救世,但现实却又往往给他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致命的打击,因为他的想法,不但得不到一般人的认同,便连他的父亲这样的人物,也哧之以鼻.
屡遭打击之后,他这样的人倒更执着于去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世界,去故纸堆里寻找那曾经的世外桃园.
李泽在听到了曹信对他这个次子的介绍之后,也是灵机一动,想到了现在杨开执掌的义信社,义兴社正在大力扩张,但义兴社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李泽也并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定位,只能算是边走边摸索.
因为李泽对于这样的组织,前世之时,也只是知道,了解得并不深刻,在弄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之后,便将其完全交给了杨开,让杨开去自由发挥.事实之上,杨开做得还真是不错,到现在为止,义兴社在武邑,信都,石邑已经完全扩展开来.
杨开将他的扩张目标定位在了基层的普通百姓身上,他根据李泽所拟定的那个大致框架弄出来的一整套比较系统的东西,恰恰迎合了最底层百姓心底最真切的渴望,因此极受欢迎.而在曹璋加入之后,这些理论性的东西,便更进一步地开始完善了.因为曹璋读的书可比杨开要强出太多,杨开每每弄出一些新的东西来,这位别人眼中的书呆子,总是能从故书堆里翻出一大堆的过去的事例,为其找出根脚来.
这就让义兴社的理论,完完全全地上了一个档次.
如果说以前的义兴社理论只能吸引底层民众的话,那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让很多的读书人对其有了兴趣.
隔窗看着内里神采飞扬的儿子,曹信感慨万千,这还是自己那个熟悉的有些木讷的沉默寡言的儿子吗?自己当初将决定将他送到李泽这里来的,当真是太英明了.或者自己终将收获一个大器晚成的儿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曹信轻轻地吟诵着刚刚曹璋在内里所讲的让他极为震撼的四句话,他也是读书人,而且是中过进士的读书人,是这个世上最顶尖的那一批读书人,但也从来没有能如此精辟地总结出如此干练的语言.”公子,这不可能是我那个儿子能总结出来的,大概是出自你之手吧?我听杨开讲过,义兴社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你弄出来的.”
李泽笑了起来,这四句话出自北宋张横渠,在后世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过此时,张横渠还没有影子呢,李泽便毫不客气地拿来用上一用了.
“读书偶有所感,便写下了这几句话.”他大言不惭地对着曹信道.
“公子当真了不起.”曹信衷心地道.
“更了不起的是他们,杨开,曹璋等.”李泽道:”我只是弄了一个架子,其它的,就完全没有管了,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管.这就像我建造了一幢大房子,但这幢房子不但内里空空如也,便连门窗也没有,而杨开,曹璋等人,正在不辞辛苦地为我装修这幢房子,要想让这幢房子看着精美,住着舒服,其实后期的工作更加艰辛,也更加重要呢!”
“没有这幢房子,哪来的后面的事情呢!”曹信笑道:”义兴社的哪些东西,我也都看过了,只是公子,我有些不明白,想要请教公子.”
李泽指了指不远处一片竹林中间的一个凉亭道:”不若我们去哪里坐下慢慢说吧,免得我们站在这里打扰他们上课.”
“好,公子请.”曹信伸手相让.
两人信步走到凉亭之中坐下,微风习习,田波亲自端上来了一壶冰镇的酸梅汤.九月的天气,仍然燥热得很,坐在微风习习的凉亭之中,喝上一杯冰镇酸梅汤,自然格外的惬意.
“我在武邑看到了有店售卖冰块,一打听才知道是公子家的,公子家去年冬天窖藏了许多冰块吗?居然能拿出来出售?更重要的是价格十分低廉,这不是要亏本的吗?”
李泽哈哈一笑:”曹公,这可不是去年冬天窖藏的,事实上,我们家在冬天也从来不窖藏冰块,这些,都是现制作的,成本很低,这个价格卖出去,对我们来说,已经赚得太多了,我把这个送给了母亲,作为母亲的体己钱.”
“造冰?”曹信瞪大了眼睛.
“很简单的,田波,回头给曹公一份秘方,让曹公以后在夏天也不用在受炎热之苦.”李泽回头对田波道.
“是!”田波躬身道.
“这可多谢了!”曹信也不客气,”不过公子放心,这秘方我拿回去之后,一定会妥善保管,不会泄露出去,制出来的冰块也只供家人使用,绝不敢有一块流出去.”
“左右只是让母亲打发时间,找点乐趣罢了,流出去也无所谓的.”李泽笑着道:”先前曹公要问我什么?”
“义兴社.”曹信道:”公子用义兴社来控制地方这一手段,我是理解的,而且现在已经见成效了,但现在看起来公子并不满足于此,不然也不会让曹璋,杨开费这么大的劲儿来做这些事情了!”
李泽点了点头:”曹公,最初我弄出义兴社,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是想控制地方.大唐几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历朝历代的最基本的一个策略,就是用宗族世家来控制地方,结果便是地方势力愈来愈大,终究再不可制.随着时局的崩坏,一场农民起义,便让大唐的中央朝堂形同虚设了.在这场农民起义之中,朝廷军队崩坏,最终将这场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的,反而是地方的豪族世家,这也就形成了现在的节度使制度.”
“别忘了,你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曹信笑道.
李泽也是笑了起来,他的老子李安国,是过去镇州地方大豪王氏的部将,是抢了王氏的根基才得以有今天,说来李氏,也算是豪族中的一员了.
“曹公所说不错.如果只是局限于眼下,自然是没有必要,但如果要放眼天下,想要重现大唐最盛时的威风的话,这样的宗族势力控制地方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李泽道:”所以,我对于义兴社最终的任务,也就慢慢地明晰了起来.”
曹信心情有些沉重.
他自己就是翼州的豪门世族,当然知道豪门世族的力量有多大,李泽选择了这条道路,前途就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了.
“义兴社现在的这些行动,除了控制地方,还有什么其它的意思吗?”曹信抛开了这个有些沉重的想法,继续问道.
“当然有,甚至比现在控制地方要更加重要.”李泽加重了语气:”因为我想让我的部下,我的军队,我的子民,变成一群有信仰的人.”
“信仰?”曹信讶然.
“曹公,您有信仰吗?或者说当初您与父亲一起征战的时候,可曾有过信仰?”李泽问道.
曹信摇头:”那个时候,我们想的就是安身立命,想得是宗族延续,想得是荣华富贵,想得的子孙绵延.”
“所以在你们获得胜利,拿下成德之后,便再也没有进取之心了.”李泽点头道:”息兵养民,经营地方,一心想着保全成德这一某三分地.”
“正是如此.”
“可是最终,还是很难保住.”李泽淡淡地道:”这一次,如果不是由高骈牵制住了卢龙的主力军队,成德挡得住卢龙兵锋吗?”
“挡不住.”曹信实话实话.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泽道:”现在的时局,比起十几年前你们所经历的事情要更加艰苦,想要固步自封,便是自取灭亡!而且,现在的我,也与以前的我不一样了.最初的时候,我倒是只想当一个薄有资财的又有背景没人敢欺负的乡村小地主,但既然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自然就会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高一些,眼光看得远一些了.”
“找回盛唐之景象?”曹信问道.
李泽点头道:”不错,如果要达到这一个目的,我需的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更多的有信仰的部属,有信仰的人,能做到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威武而不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达成自己的信仰而百折不挠,虽赴汤蹈火而奋勇向前,百死而不移其志.”
李泽的声音渐渐高昂,曹信以及边上的田波的神情也渐渐肃穆起来.
“这条路很难,同行的人只怕不多.”曹信低声道.
“现在不是已经有了吗?”李泽笑指着远处的房屋,曹璋的声音仍在隐约传来.”大浪淘沙,金子终会显露出来,在以后的艰苦旅程当中,有着这样艰定信仰的人将与我同行,其它的,则将被淘汰.”
“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曹信轻轻吟诵,”看来我需要认真地去理会公子所言的这份信仰了,因为我想与公子一路同行呢.”
李泽伸出手去:”曹公这样的人,正是我无比渴求的人才.义兴社欢迎你的加入.”




寻唐 第二百一十九章:支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曹信自觉得这一辈子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没有教出一个好的能够继承自己事业的儿子来,从而不得不将培养的目光转向自己的外甥王明仁,可惜天不从人愿,他青睐有加的这个从小就与众不同的外甥就天不假天,半途夭折。
巨大的打击,使得他不得再一次重新披挂上阵,鼓足勇气准备为曹王两氏的未来再拼搏上几年,哪怕为此鞠躬尽萃。
而这,也是他选择李泽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他不仅看好李泽的未来,更因为李泽现在的力量还很弱小,他的鼎力支持,是李泽能够跃上另一个更高平台的基础所在。一旦将来李泽成功,那么他所代表的曹王两氏也必将因此而获得巨大的回报。
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来得让人刻骨铭心。
但现在,二子曹璋的表现,让他顿时又看到了另外的一条出路。原来自己这个被自己看扁了的儿子,在李泽的麾下,居然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还非常的关键。
作为一个老牌政客,曹信怎么会看不出义兴社的厉害之处?
他撬动的是过去数百年上千年延续下来的一种统治秩序,虽然向前的道路之上必然布满荆棘以及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一旦成功,则必然会成为新的一种政治秩序,而曹璋,现在已经在这个初露獠牙的机构之中,占据了一个很显赫的位置。
1...8384858687...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