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袭大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圣灵之地

    圣上请看这里纪晓岚指了指石桌上的宣旨说道。

    由于此时纪晓岚还是跪在地上,想要指出地方也就没有办法直接指出来。

    爱卿平身。乾隆似乎也才注意到了一般,便出言让纪晓岚站起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京
    微臣谢过圣上。纪晓岚再次叩首谢恩,这才缓缓站起。

    圣上请看这里,笔峰弯转,旋而有力道。再看这里,顿挫而饱满,实在有混元一体,巧夺天成之势。乃世间难得的书法。纪晓岚对着书法中的几处之地一一指出说道。

    哈哈纪爱卿过誉了。朕之书法比王羲之米蒂等人还是有所不及啊!乾隆心情大好,很是开心的笑道。

    永琪啊,你观朕的书法如何?

    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的第五个儿子,正值十五岁却是深得乾隆的由衷喜爱。虽然年轻,但在众皇子之中算得上是文韬武略之辈,若非病逝得早,这接下来的皇位估计也就没有嘉庆什么事了。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纪大人所言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皇阿玛之书法自成一体,尊贵难得。爱新觉罗永琪跪于地上很是真诚的说道。

    你啊,就会逗朕开心。快起来吧!乾隆嘴上虽然有些嗔怪,但是脸上却是满脸的笑容。

    儿臣谢过皇阿玛。爱新觉罗永琪很是乖巧的站了起来,乾隆看在眼睛很是满意。

    也许是饮食方面比较好,只有十五岁的爱新觉罗永琪站起来几近有乾隆般高大。望着自己最喜爱的儿子,乾隆心中忽然之间有点失落。本来还是满脸笑容的乾隆突然停住了,眉间紧皱了一番。

    皇阿玛,怎么了吗?可是儿臣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爱新觉罗永琪担心的轻问道。

    不关你的事情。南方战事未平,让人不得不忧心。乾隆叹了叹气回答道。

    微臣(奴才儿臣)有罪。

    跟在乾隆旁边的大臣皇子们纷纷跪地大呼道。毕竟有主忧臣死一说。

    都平身吧!乾隆摆了摆手说道。

    在众人纷纷谢恩起来后,爱新觉罗永琪对着乾甚是隆说道:皇阿玛不必过于担心。平南将军也是久经沙场之人,此番必定能为皇阿玛为朝廷剿灭反贼。

    正是,正是五阿哥所言是极。

    如五阿哥直言,平南将军此番必将能平定南方之乱,凯旋而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着。

    希望傅恒能打败这伙反贼吧,不然江南重赋税之地一旦沦陷在反贼手中,那朝廷的用度将举步维艰了起来。乾隆暗自想道。

    这都好几天了,傅恒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不知道战事如何。

    一阵凉风吹拂而来,压低了轩亭周边的杂草,几朵花瓣摇曳落下。风不算大,却为大地带来了难得清凉。众人衣裳舞动不止,感觉甚是舒坦。

    报报

    此时,只见一个身穿黄马褂的侍卫正快步喊着过来。

    圣上在此,何事喧哗。乾隆身旁一官员出位斥喝道。

    禀报大人,京城有八百里加急军情急报程于皇上。侍卫大声回答道。

    乾隆一听,心中一紧。也不在讲究自己一直所固执的等级之制,出声说道:让他传上来。

    随着乾隆的吩咐,侍卫很快就被带到了他的面前。

    奴才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侍卫很自然而然的跪在地上叩首山呼,随即他的双手便举起一封粘着红色羽毛用火印泥封好的信件。

    这是京城兵部奏于皇上的八百里加急军情。

    呈上来。乾隆盯着信件说道。

    只见乾隆身旁的太监熟悉自然的去接过信件,随即在稍微检查一下信件封口后,急忙的掏出了里面的信件恭恭敬敬的递到乾隆面前。

    乾隆缓缓的接过信件,慢慢的展开来。

    古人常言:皇帝不急太监急。

    其实不是皇帝真不急,只是有些事情作为皇帝不能着急,特别是在众多大臣面前。若是失了稳重,不知道得被传成什么样。弄不好还会给自己的英明形象造成不可磨灭的污点。所以就算事情再怎么紧急,乾隆也得一副稳如泰山般不露任何神色。

    又是一阵风吹过,乾隆展开了的信件纸角正迎风舞动着,带着阵阵的纸张摇动之声。

    虽然此刻围在乾隆身边有不少的人,可是,在这空旷之地,连深重一些的呼吸声都没有。只听见那不懂礼数的清风在无知的叫嚣。

    远处,似乎有奔跑的马蹄声在隐约传来。

    每年七八月份之间,乾隆都会到这避暑山庄进行木兰秋狝。这马蹄声想来就是木兰围场的那些侍卫们为了这场狩猎盛宴而在做的准备。说不好正是为乾隆此次狩猎所准备的猎物

    虽然在面对康熙一天能猎杀三百一十八兔子的战绩上乾隆不敢言超过,但是乾隆还是希望能在猎杀野鸡上获得成就感。

    可是

    乾隆身旁有些大臣们发觉这军情纸不经意的在乾隆手中抖动了一下,也许只是风有点大。

    天气还是那么的热,无风吹来就是让人觉得闷,很是烦心。

    顷间过后

    只见乾隆两手一合,瞬间就收拢起了手中军情信件纸。随即见他转过头来望向南边再望向京城方向,然后对空吩咐道:传旨下去,所有随行的相关官员,立刻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随朕回京。

    嗻,奴才领旨

    皇阿玛爱新觉罗永琪看着事情突然变化,有点不适应的唤道。

    永琪啊,你留下来跟其他的人一起狩猎吧!乾隆伸出手来,有些溺爱的摸了摸他的头说道。

    虽然平时能见到自己父亲的机会不多,但是对于乾隆对自己的喜爱,爱新觉罗永琪还是能感受得到。

    儿臣谢过皇阿玛的恩典,不过儿臣想跟随皇阿玛回去。儿臣想多学习一些本事,将来也好为皇阿玛多分忧,多为朝廷排难。爱新觉罗永琪坚定的说道。

    好,吾儿。那你也去收拾一下吧!乾隆心中很是欣慰,爱新觉罗永琪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帝国的未来。

    那儿臣这就回去收拾准备了。爱新觉罗永琪回答完便施礼离开。



第二百三十二章 骑兵之战
    李团长,对面的鞑子骑兵有异动。李开复身旁的哨兵警示道。

    自广州之战后,李开复便被剿匪军再次俘虏。由于杨应琚已经离开,所以这次被俘后也就没有人保他出来。后来张瑞听说了李开复还在牢中,便亲自去放他离开。

    在李开复离开之时,张瑞拍着他肩膀对他说道: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剿匪军只讲究自愿,从来不强求人加入。如果哪一天你想通了,愿意为自己的民族之崛起而战时,随时来找我。

    一个月后

    也许是因为感恩张瑞的光明磊落道德仁厚,也或者是在见证周边人的生活变化,更可能是受感于民族崛起之使命的号召。李开复加入了剿匪军,成为了剿匪军中骁勇骑兵团团长。

    好,知道了。李开复回答道,随即转过身子去对着旁边的两个营长说道:

    张营长柳营长,让弟兄们都上马做好战斗准备。六哥可是在那里看着我们,要是连废物一样的满清骑兵都打不过,还让他们去袭击正在血战的步兵兄弟们,那我们就真没脸待在剿匪军中了。

    是李团长放心,除非我们死了,不然绝无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二人对于李开复斩钉截铁的说道,语气中不容任何的质疑。

    随着李开复的命令下来,只见剿匪军的骑兵团立刻一字拉开,行成三排整齐行走的骑兵队,如墙并进。

    在骑术训练张瑞懂的不多,毕竟他骑术也不过是勉强能骑在马上不掉落的水平而已。虽然骑术张瑞是不行,但是有一段关于骑兵训练的话他到是熟悉得很。

    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个马木留克兵

    号称战争之神的拿破仑能写下这样的话自然有他的道理,而后世的骑兵训练也都以此训练。所以,张瑞没有理由还任由着骑兵们各自为战。

    对于张瑞的训练方法,李开复起初也有所质疑,但是随着演练的结果不断证明之下,李开复也不得不佩服张瑞所提出来的训练方法。

    贺将军,这仗不好打了。望着如墙而进剿匪军骑兵,在阿塔穆贺延身旁八旗禁军骑兵佐领阿尔布剌瓦扎伏过身子说道。

    哈哈剌瓦扎。我们这边可是有着三千多的骑兵,难道说你怕了?阿塔穆贺延伸手拍了拍坐下的马匹脖子,然后转过头去看着阿尔布刺瓦扎语有不善的回问道。

    乾隆当初调了五千的八旗骑兵禁军给傅恒,但是由于张之山所率领的忠勇军从广东切入江西以来,一路势如破竹,傅恒被迫调动三千骑禁军南下参战。

    如今阿塔穆贺延口中所说的三千骑兵其实是由二千的八旗禁军以及一千来自各处所凑成的绿营骑手所组成。

    双方骑兵都在养着马力慢慢前行着,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只见阿塔穆贺延提刀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将士们,打败反贼,人人领赏。打退反贼,钱粮任取,女人任玩。跟我一起抢钱抢粮抢女人杀啊

    杀啊

    阿塔穆贺延身后的众骑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马刀跟着他齐声大叫,随即便都开始紧扯着缰绳,开始提起马速来。

    此刻

    剿匪军骑兵团阵地处

    弟兄们,告诉我,前面的是什么!李开复大声喝问道。

    一群猪

    在一些受经过排练过的士兵的引导下,阵队中很快就齐声道。

    告诉我,前面的是什么!李开复再次大声呼喊道。

    一群狗

    告诉我,前面是什么!

    一帮死人

    好,生是人杰,死亦是鬼雄,忠义祠的弟兄们在看着我们。有我无贼,随我杀敌杀啊

    伴随着李开复的话落,又是惊天彻底的喊杀声。剿匪军骑兵团也提起马速来,保持如墙而进阵行快速前进。

    由于剿匪军人数比清军的人数少了两倍,所以剿匪军必须打对穿,一旦对穿不过容易有被围困的危险。这样不利于阵术的最优发挥。

    杀啊

    双方人马都是在呐喊着对冲。

    与剿匪军左右两边都是自己的战友不同,清军的骑兵更为散乱。跟剿匪军整齐如一一般的动作不同,只见不少清骑兵们甚至在要交触之际还挥动着手中的马刀,准备发挥一下自己的勇武。

    嘶

    咂

    噗

    两军一接触,伴随着各种杂乱的厮杀之声,这战场上的残臂断头到处乱飞,掉落得满地皆是,失去主人的马匹在随处乱跑着。

    剿匪军犹如热刀切黄油一般快速切入清军的阵队中,然后又快速对穿而过。

    在双方脱离了战斗后,阿塔穆贺延回头一检查才发现。只是一个简单的对穿,清军便损失了好几百骑而剿匪军损失的却是寥寥无几。刚刚还在提醒他这仗不好打的阿尔布刺瓦扎此时也损失了一条手臂,脸无血气的跟在自己的身后。

    杀啊

    调转回了马头的剿匪军又呐喊着前来。

    如果这些清骑兵遇到的是历史上的那些起义军,他们的确有着绝对的优势。毕竟他们都是从十四岁成为教养兵起,然后再到骑兵。期间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负责练好武艺便可。

    有些充沛的食物良好的训练,那些连马都不多见的农民们哪里会是他们的对手?即便是长年在外厮杀马匪也不见得会在他们哪里讨得好处。

    可是,他们碰到的是剿匪军。

    是,一个人,我打不过你。但是两个三个甚至接下来的更多呢?

    在如墙并进的骑兵队面前,即使拥有再高的勇武又如何?再厉害的骑术又怎样?

    你能杀掉眼前的人,你能躲开眼前这把刀,但是又如何能躲得掉接下来的众多把刀?

    在纪律严明的阵容之下,再厉害的个人也就是一个笑话。

    然而,清军似乎还没有能明白这一点。



第二百三十三章 撤
    该死的尼堪,欺人太甚。阿塔穆贺延恼羞成怒,扯得脸都变了行,大声叫喊道。

    都给本将军冲,杀死这群尼堪通通有赏,要钱要女人随便挑。

    阿塔穆贺延的喊话立刻让清骑落下的士气立刻大升,又再次喊叫着冲杀。

    这次阿塔穆贺延不再像刚刚时那样的硬碰硬,而是命令一些人进行拉弓抛射。要说满清的骑射终究是看家本领,毕竟从小就接受训练,这点是剿匪军新兵们远远不能比拟。

    一个弓箭手起码也得训练一两年才能算小有所成,骑射自然更不简单。所以,骑射是剿匪军骑兵们最大的短板。

    如此情形之下,剿匪军有些被动打击,越多将士都纷纷中箭倒下,伤亡比起刚刚的冲锋要还要打得多。

    所幸的是剿匪军这边也是骑兵,骑射距离不算远,此地能迂回之地不多。此时清军的骑射与当年蒙古人的骑射还差上一些,无法达到边走边射的技术。

    双方马匹种类相近,除非清军真的是以必死之心来射出第二箭。不然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剿匪军便可以冲到射箭的清军面前,到时候手中只拿弓箭的清骑兵肯定是必死无疑。

    然而,就是这么一番的骑射也够剿匪军受。

    不过自古常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清军的骑射对剿匪军伤害是大,但是自身也好不了多少。在弓箭换马刀时,许多的清兵还没有来得及换回来就发现剿匪军的砍刀已经在了眼前。

    躲无可躲,挡无可挡。
1...106107108109110...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