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袭大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圣灵之地

    而自南下以来,掠抢不多还损失不小的那样八旗边军们心里也是憋着一肚子火,如今又被剿匪军围在这徐州城中无法动弹,火气更是无处撒,自然是对低于自己一等的绿营撒去。

    “好了,莫哈扎,你这像什么话。立马向所有的绿营将领道歉,不然别怪我对你军法从事…”此刻,钮祜禄.傅森立马出言叱喝了那满洲将领道。

    “嗻,奴才领命。”只见那满洲将领却是满脸心不甘情不愿的向在场的绿营将领道歉了起来。

    不过这满洲将领虽然没有多少道歉的意思,但是那些绿营将领也不见得对他能有多少好脸色,只不过大家都是碍于钮祜禄.傅森等人在这里才没有发生冲突。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以后我不许听到再有任何这样的话来…”钮祜禄.傅森一副和事佬的模样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

    “是(嗻)…”

    ……

    “这就对了,诸位大人都是我大清不可多得的能臣良将,诸位的功劳朝廷自然会记着,他日定会论功行赏。所以请诸位大人继续团结一致,为巩固我大清的江山继续努力。”爱新觉罗.永琪也站了出来劝说道。




第四百零一章 警惕
    是…”

    众将再次应答道。

    “镇南将军,那接下来的事…”一个声音询问道。

    “我看就先依着五阿哥的办法,先放一些人出去看看情况再说。只要城中动乱不大,可以再放一些人出去。毕竟我们的粮食的确是有限。”钮祜禄.傅森下达命令道。

    “游知府,一会我会派人给你去城东的贫民窟那边抓些人出去吧!反正每次反贼攻城,爱闹事都是他们。”

    “是…”游守仁不敢有任何推脱的意思,只得出列应答道。

    钮祜禄.傅森所言也的确在理。

    游守仁早有耳闻,前面那些被反贼攻陷的城池中,每次都是反贼攻城时,城内贫民窟的人就会先带头动乱,协助反贼攻城。

    或许现在把那些不安分的人放出城去,也是好事。

    “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下了…”钮祜禄.傅森挥了挥手,定下了命令道。

    “有哪位大人愿意主动随游知府前往的,请站出来。”

    到贫民窟去抓人肯定没什么油水可捞,所以在场的诸位将领都是你看我,我看你,互不作声。

    钮祜禄.傅森见状,哪里会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是在心里头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望向徐州总兵朱宇说道:“朱大人,徐州是你的辖内,不如就由你派兵前往如何?”

    “是…”见钮祜禄.傅森发话,朱宇即便不愿意,也只能站出来应下来。

    别看钮祜禄.傅森也就是说得轻巧,但朱宇却明白得很,这接下来的工作肯定不好做,毕竟平民窟的那些人向来不好赶。

    就算是在平时候,朝廷要不调集重兵去弄出点天怒人怨的事来,都很难驱赶得掉他们。而此时,反贼就围在城外,朱宇却是真不想这么做,免得自己让反贼给惦记住了。

    “不行,回去得叫底下的那些家伙下手悠着点,别做得太过,尽可能把责任往满人身上推才行,实际上也是他们下这样的命令。”朱宇在心中暗暗的念想道。

    “好,接下来商议其他的事情…”

    ……

    钮祜禄.傅森的烦恼,乾隆自然是不知,他此刻也在头疼当中。

    虽然反贼给出办法不错,也不失朝廷的颜面。但是世人又不都是傻子,时间一久了,自然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在乾隆的心目中,他爱新觉罗.弘历是要成为“圣祖”康熙爷那样的皇帝。

    无论是擒鳌拜,平三藩,打下台湾还是打败葛尔丹,那都必须是“实打实”的功劳战绩。

    他爱新觉罗.弘历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更多的是因为“圣祖”康熙爷对他的关照。若非是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圣主”康熙爷一眼认定他就是未来帝王的身份,说不定他老爹也做不了皇帝。

    而如今,他却要分割出大清的江山来跟反贼妥协。每每想起康熙爷对自己的看重,这着实在让乾隆心中不痛快。

    想当初先帝雍正留给他的可是大好河山,充盈的国库。可如今,怎么就成了这番模样了呢?

    乾隆烦恼得很…

    所以,钮祜禄.傅森的奏折递交上来后,乾隆在犹豫,他心情烦躁的把那奏折收了起来,甚至一连几个晚都没有去翻后宫的牌子。

    直到了甘肃告急的军文再次传来,满身怒火的乾隆才不得不重重的拍下案桌,传令让朝中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前来商议钮祜禄.傅森的奏折问题。

    ……

    “诸位爱卿对于傅森递上来的奏折有什么看法?”在把钮祜禄.傅森递交上来的奏折转交给底下的几位重臣浏阅一番后,乾隆便开口问道。

    “回皇上,奴才以为,傅大人的法子很不错。如今朝廷兵事不断,能与东南的反贼暂时维持和稳,对我们军而言,实在是幸事。”此刻,身为兵部尚书的舒穆禄.舒赫德率先开口回答道。

    “臣附议兵部尚书舒大人的话。”户部尚书钮祜禄.阿里衮出言附和道。

    “如今朝廷开支实在太大,各地战乱,对朝廷的税收未能保证,如果朝廷能停下东南的战事,朝廷而言,能节约出一大笔的开支。”

    “来保,你怎么看?”听闻了兵部跟户部的意思后,乾隆又转向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身兼军机大臣的喜塔腊·来保询问了起来。

    “臣以为,傅森大人所说之事,的确可以考虑。如今朝廷并非平不定东南的反贼,而是如果只为了平定他们忽视其他地方的动乱,对朝廷的而言实属不利。所以,先暂时与他们维持现状,待朝廷平定其他地方之后,再倾举国之力去平定东南的反贼,就会容易很多。”此时年纪以临近八十二老人喜塔腊·来保是思索了一番后才缓缓说道。

    “毕竟我大清国的地盘真大,对反贼又形成包围之势,故而,未来的战局对我大清而言实在是有利的。”

    “嗯…继续说下去。”喜塔腊·来保的话似乎说动了乾隆一般,让他不禁意间的点了点头说道。

    “别人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朝廷而言亦是如此。如今我朝廷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事太多了,战线太多,就会造成朝廷兵力过度虚耗,非常不利。只有把其他地方给稳定下来,再以这些地方的粮饷养重兵对反贼进行围剿,必定会事半功倍。”被乾隆认可的喜塔腊·来保继续说了起来。

    “不知道皇帝陛下可还记得前明的事情?”

    “你指的是什么?”乾隆疑惑的问道。

    “崇祯时,前明之所以败亡,除了天灾之外,更重要的是就是多线开战。如果当初他们真跟太宗皇帝签下了和谈协议,让他们腾出手来平定了内部的反贼,说不定我大清如今还在关外。”喜塔腊·来保一边察言观色,一边缓缓的说道。

    “但是,就是多线作战,不断的消耗明朝廷的实力,才使得明朝庭这样的庞然大物倒下,让我大清居之。古言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故而,我们得警惕明朝廷之事。”



第四百零二章 和谈
    虽然喜塔腊·来保说的话不怎么中听,但是乾隆却明白他这么说并非毫无道理。乾隆虽说好大喜功,却也不是傻子,不然他也坐不稳那皇位。

    正是如此,所以乾隆就懂得如何取舍。

    即便乾隆对剿匪军有再多的怨气,也只能暂时压下来,等待大清帝国平定四方,再与剿匪军决一死战。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十三。

    在乾隆的授意之下,满清镇南将军钮祜禄.傅森以及满清五皇子爱新觉罗.永琪为首的满清谈判团正式与剿匪军影卫指挥使洪虎、剿匪军参谋部参谋长王凯元为首的谈判团进行不公开和平谈判。

    谈判一开始并不顺利,对于剿匪军提出的满清割让河南驻马店、周口、商丘以及退让出徐州的条件,满清一方表示无法接受,爱新觉罗.永琪甚至直接大骂剿匪军无耻。

    而对于满清所提出的,只要剿匪军能退守长江防线,满清则可以割让云贵以及广西的方案,剿匪军直接无视掉了。

    一来二去,谈判一再停滞不前,直到甘肃的军情一再刺激着满清朝廷,乾隆这才咬牙允许了剿匪军的条件。

    不过作为满清割让土地给剿匪军的条件,剿匪军必须得释放境内所有的八旗子弟回大清,同样也得释放所有被剿匪军逮捕的官员回去;同时剿匪军须“花费(赔偿)”白银五百万两作为从满清手里“买(退让)”土地的费用(这个可以用粮食作为抵扣),并且不得限制双方通商。

    对于乾隆提出的条件,张瑞回答是:八旗的人可以全部释放(反正也没有多少人了);至于那些官员,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可以放回去。

    不过作为条件,满清也必须释放所有被捕的剿匪军人士,同时不得阻拦境内所有剿匪军将士的家属来投。

    至于双方通商,张瑞没有任何意见,甚至是求之不得;

    而花费些银子从满清手里买那些土地也不无不可。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加上粮食损耗,其实五百万两根本谈不上吃亏。而这些土地在未来一年的税收也不止这个数。

    但是,考虑道这些土地不过是暂时性,双方随时可能会撕破脸皮再次开战,而且张瑞也不可能任由着乾隆就这么一口价。

    于是,张瑞给出了条件是,最多只能给三百万两,并且是以粮食的抵扣的形式,分五年完结。

    对于张瑞给出的条件,急于平定其他地方的乾隆只好再次咬牙应承了下来。但是要求剿匪军在第一年必要先交付一百万粮的粮食。

    对此,张瑞也点头应承了下来。毕竟是谈判,一点都不让步,拖得久了,对剿匪军而言也不见得是好事。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初

    在满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以及剿匪军汉王张瑞的点头同意之下,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和平共处协议。

    协议期间,满清以山东单县,剿匪军以苏州丰县作为双方的“练兵场”,双方在这两地驻守人员不可超过三千人。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中。满清与剿匪军双方正式从苏州撤军,而于此同时,剿匪军答应给满清的第一笔粮食也在杭州起航,以海运的方式送至天津。满清答应让给剿匪军的土地也以剿匪军占领的模式获得。

    协议虽说是不公开,但是想要瞒住所有人几乎不可能。很快,满清与剿匪军签订和谈协议的事情便被传来出来。

    对于外界的疑问,满清朝廷跟剿匪军方面都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双方官员也都是一律默言,不回应。

    虽然外人不知道具体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剿匪军打下的半壁江山算是暂时守住了。这无不鼓舞了剿匪军境内军民,起码他们的性命是暂时无忧了,而剿匪军分给他们的土地也算是保住了的。

    同时,在满清境内突然间传出这么一句话:只要你够强,打得满人直喊娘,你想成王就成王,想称皇便称皇。

    于是,满清境内的起义势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使得清军更是奔波劳累了起来。

    乾隆二十二年

    七月底

    由于甘肃回乱形势过于严峻,乾隆不得不把刚平定准噶尔的西北边军调回甘肃平定动乱,以防有第二个剿匪军的出现。

    同时,因为满清与剿匪军签订了和谈协议,所以原本用来平定剿匪军的江南剿匪大营的军队也都调往甘肃,由陕西入甘。

    此刻,满清是以双线并进的形式,求快速平定甘肃的动乱。

    ………

    甘肃,固原。

    固原,公元前114年建城(汉代时),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

    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宁夏南部,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时为九边重镇之一。

    固原地势险要,为军事重镇。

    所谓“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交通咽喉要道。

    所以固原周围,历代均有雄关固锁。

    秦国的秦昭王在这里修筑长城,以拒义渠戍;汉代设的萧关,是关中北面门户;唐代设陇山关,是全国六个上关之一;唐原州七关,也在固原周围。

    著名的丝绸之路,也由长安经过固原,海源而至西域各国。明代设长城沿线九镇固原是九镇之一,并且是总兵和总制驻地。

    固原也是历代帝王到宁夏来最多的地方。因为它在军事上有着“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铺”的重大作用。

    固原城府衙内

    此刻,回人“起义”首领马应龙,阿訇马化安,回将白岩虎以及回部将领禹严正在这府衙内厅中商议着军情。

    历史上,乾隆期间真正的甘肃回乱得到乾隆三十七年。

    但如今似乎是由于剿匪军的意外崛起鼓励了他们。为了建立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帝国,于是他们便通过了各种手段进行了“起义”。



第四百零三章 幸事
    乾隆二十二年三月份时,趁着满清陕甘兵力相对空虚之际,马应龙假借真主降临人间的名义,与大阿訇马化安共同演了一戏。示意真主阿拉将要降临人间,缔造一个属于***的帝国。

    为了他们的野心,他们甚至对外谎称:真主降临,所有的回民都应该为了真主阿拉参加“圣战”。凡是参加“圣战”的回民可以获得真主赐予的人间财以及天堂福。

    人间财是只要你能抢得到异教徒的财富、女人都是真主赐予你的奖励。

    天堂福则是参加“圣战”而死的回民,将会被真主赐予上天堂享受的权利。在天堂中可以沐浴在流着牛奶的河流,可获得遍地是珠宝的土地,可每日吃着数之不尽的佳肴美味,穿着绫罗绸缎并且每天可以获得七十二个美妙处女的服侍…

    于是,在马应龙跟马化安的号召之下,他们从只有几百人的队伍,他们的队伍瞬间扩大到了数千人。

    而随着那些参加他们队伍的回民对当地汉人的杀戮跟掠夺,使得那些参加了“起义”的回民瞬间获得大量汉人的财富跟女人,这又深深刺激了那些本来还处于观望的回人,往后的每日里,加入的回人都在不断的增加着。

    可怜那些被杀的汉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这么被那些参加“起义”的回人给杀死了。
1...174175176177178...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