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袭大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圣灵之地
“呃,可以这么说吧!反正在他们这里,龙是神圣的存在。”珍妮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过多解释,就直接顺着爱丽丝的话继续说道。
“皇帝就是龙,是神圣的,有着众神的庇佑。当然,这只是传言中的一点。”
“他们这边还传着,这个皇帝陛下其实是天上的神灵降世而生,类似于我们的圣子耶稣。”
“因为他是真真正正的真命天子,所以他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强大的鞑靼人,打下这片江山。一些跪拜他的人希望得到他身上的神灵庇佑。”
“噢!这怎么听着有点像神话故事的样子?”在珍妮说完后,爱丽丝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是吗?是吧!”珍妮无所谓的应答着。
“不过这个皇帝身上的确发生着一些让人无法解释的事情。比如说写字,一般人没有经过一定学习根本不会写,也写不好。可他好像一下子就学会并熟练。”珍妮突然间又八卦了起来。
“当然,他说过是因为在庙里有个道人师傅教授,不过当地的村民们都说,在那生活了这么多年,如果真有一个道士在,他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大家又不傻。”
“所以那些人猜测他可能碰到的是神仙,也只有神仙才有本事让别人看不到他而只让皇帝看见。也只有神仙才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传授皇帝很多很厉害的东西。比如说法力。”
“因为传授皇帝陛下的神仙是火神,所以燚军的火枪就是比鞑子的强很多。受法力的加持,燚军战士的精气神都要比满万不可敌的满人还强。至于他们的国家为什么用这个‘燚’字,你知道吗?”珍妮用手指了指刚刚拿出来给爱丽丝看“龙”时的那一角纸币上的“燚”字向爱丽丝问道。
“不懂。”爱丽丝摇了摇头。她都不懂中文,哪里懂什么“燚”字。
“因为‘火’啊,‘燚’字由四个中文的‘火’字组成。皇帝把这个字定为国号,不就是为了感恩“火神”嘛!”珍妮突然间感觉很满意。
果然还是对着事情一无所知的人八卦起来舒坦。
“这个识字书写,对于一些聪明的人来说只要经过简单的学习,其实是可能的。比如我们英国的艾萨克·牛顿爵士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至于说燚军的火枪比鞑靼人的厉害,我以为他可能是改良了火枪技术而已。单单这些是无法说明他能跟圣子耶稣相比。”这时,在一旁旁听的肯尼迪出声发表道。
“噢!好吧,先生。我这些也是听别人说的而已,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懂,反正不影响他成为了这个帝国最伟大的皇帝。”面对有知识的贵族,珍妮还是露出了胆怯之意,不敢过分的争论。





逆袭大清 第四百六十六章 朝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逆袭大清最新章节!
不得不说,珍妮最后一句话非常具有杀伤力。
你肯尼迪就算再能说一千道一万又怎么样?完全不影响人家是皇帝。
这就足够了。
肯尼迪一时语塞,珍妮也停了话语。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爱丽丝突然间出声打破了沉默:“珍妮,你刚刚不是说那些带帽子的人应该是朝鲜人吗?他们又不是中国人,为什么也在那跪拜雕像?”
珍妮依着爱丽丝所示的方向看了一眼后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之前也问过别人,他说得有些复杂,我也不是很能理解,就先从这个雕像的事情说起吧!”
“好的。”爱丽丝应道。
传统上来说“活人不立像”,张瑞也不想弄这个雕像出来。抛开传统文化上的禁忌之事不说,还有一点,如果百姓们都认识了他的相貌,张瑞以后想要再外出进行微服私访,会有很多的麻烦。
可是,不弄自己的相貌出来,外面的百姓都把他传得是奇形怪状了。
什么鞋拔子脸,手臂过膝盖都是轻的,就差没传出三头六臂,一声不吭就可以喷火。
张瑞自认为自己虽谈不上“俊俏”二字,但也绝对不会是“奇形怪状”。
在封建传统上说天子之相,当异于常人。
可为了避免百姓对他的形象过于扭曲,张瑞只好弄出一座雕像来,好让百姓们熟知他的相貌,省得百姓们会被一些骗子糊弄欺骗,也免得满清对自己相貌上各种抹黑。
同时为了防止地方上的官员为拍自己的“马屁”,随处建造雕像攀比扰民。张瑞明令禁止了地方上的官员,以任意借口、任何目的来建造自己的雕像,违令者可直接罢官。
因此,这里的雕像是张瑞设立出来的唯一一座面相于民间的形象展示存在。
正因如此,它就显得稀有而且特别的贵重。
对于很多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过皇帝的人来说,这里就成为了唯一可以简单“面圣”的地方。
封建王朝的民间传闻中,皇帝都是真龙天子,紫薇大帝下凡。
以至于一些有想法的画师也来到了这里画起皇帝的画像,然后在画像背面又画了些天师道、全真派之类的灵符拿去卖给百姓,说是可以用来镇宅辟邪保平安,这又活生生地开辟了一条新的财路来。
当然,这些都是另话。
总而言之,这雕像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
朝鲜此时正处于朝鲜英宗王李昑1的统治时期,这个家伙对明朝的感情有些亲近。
在位期间除了每年祭奠明太祖跟崇祯皇帝外,还发动过“思明”活动,以此纪念明朝抗日援朝之情。
最重要的是,这个家伙还写了一篇叫做“忆皇恩”的诗。
当然,诗写得不怎么,通篇堆砌不说,行词也肉麻。不过不影响别人看出他对明朝的感情要比对清朝好得多。
燚朝建国了一年多,消息早由最早的朝鲜商人口中传到就他们的朝廷之中。
对于明朝,朝鲜王庭的情感是复杂的。
他们总想着可以挥师数十万协助明朝复国,以报明朝帮他们打退日本的入侵的恩情。但他们永远只能把行动停留在嘴上,或者是记载在中。
现在张瑞突然间崛起并牢牢站稳了华夏的半壁江山,这就让朝廷感觉华夏九州再度崛起。
特别是在得知张瑞的身份跟明朝还沾亲带故之后,朝鲜王庭那些亲明的两班甚至纷纷上书要求朝鲜大王应该向燚朝递交国书,请求燚朝皇帝重新册封封号。
本来李昑也有些心动。但在一些亲清的大臣出来泼了“凉水”后,李昑就打消念头。
是的,如今朝鲜还跟满清接壤。如果朝鲜贸然派出使臣去燚朝请求朝贡,这必然会得罪满清,到时候满清大军兵临朝鲜,燚朝又不出兵相救的话,朝鲜而言必定会损失惨重。
不如等燚朝情况更明朗一些,朝鲜再派人出使燚朝,这样对于朝鲜而言就更有利。
于是,朝鲜王庭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明面上依旧对着满清保持宗藩关系,背地里又默许朝中的两班对燚朝示好。
随着朝鲜中亲明的两班子弟不断抵达燚朝,在见识了燚朝统治下的真正繁华之后,他们对于燚朝的敬仰远胜于他们先辈对于明朝的崇敬。
对于这些两班子弟而言,无论是明朝对于朝鲜的再造之恩,还是燚朝在他们眼中未来的希望,都让他们这些自小深受儒家礼仪的人认为应该对君王之像礼拜。
然后便有了眼前的一幕。
重要的是,这些人自幼书写的是中文,也会说中文。随着燚朝科举制度的改革,未来他们更有可能参加科举入燚朝为官。
所以他们认为在这里跪拜也只是提前练习殿前礼仪而已,甚至相互之间还检查哪里有做错的,各自检讨起来。
“这么说来,朝鲜跟燚朝的关系比他们现在的宗主国满清还要好?”在珍妮解释之下,爱丽丝渐渐明白了过来。
“是的,听乔纳森大人说,现在皇家大学已经开始录取外国人员,只要能通过相关的考试就可以进入。要是能进入皇家大学尖子班的,非但学费全免,每个月还能获得不错的薪水工资。甚至未来可以直接进入皇家研究所或者国家科研所为院士也是可以的。至于入朝为官,也不是难事。”珍妮略带着憧憬羡慕之意说道。
“这样都是高官吗?”爱丽丝不解的问道。
“是的,夫人。而且乔纳森大人也是其中之一。”珍妮说道。
“噢,我的上帝,谢谢你的恩赐。乔纳森真让我感到骄傲。”爱丽丝心中甜滋滋的。
……
随着珍妮等人休息完后,他们又继续到往其他没有走过的地方闲逛了起来。
时间流逝,暮色也渐渐地来临,皇家商场内开始灯火通明。
虽说夜景美奂绝伦,但对于闲逛一天的爱丽丝等人而言也是累得无力。无奈,他们只好坐车回家,相约下次再来看夜景。
注1:即韩剧中号称:英祖大王的人。他在位时因某些原因,把自己的儿子关在米柜中活活饿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这里为避免有水数字的嫌疑,不作过多介绍。




逆袭大清 第四百六十七章 朝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逆袭大清最新章节!
“万岁,乾隆派人过来送信说我们占领了他们云南半省地,违背了前年签的和平条约,要我们退回云南的土地给他们。这是信件。”在新修建好的皇宫中,影卫指挥使洪虎正单独地向张瑞禀报着收到的重要信息。
“呵,乾隆那叼毛都这么大的一个人了,我以为他起码还会要点脸。看来我还是高估他了。”张瑞接过洪虎递上的信后,直接丢到了一边的角落。
“什么叫做我们占领了他们的云南。云南什么时候是他们的?我可不承认。”
“再说了,他们都已经不要脸地把云南的土地割给小小的缅甸。那时他怎么不跟缅甸说云南是他们的。我们在缅甸手中收回了自己的领土,又关他们满清什么事?”张瑞不由得气乐了起来。
“还半省,难道他还不知道云南差不多都在我们手里了?看来他的消息还真不怎么灵通。”
“乾隆老贼有钱都拿去修圆明园了,哪里还舍得出钱搞情报,自然没有办法跟万岁比。”洪虎笑着恭维道。
“这事不用鸟他。回头你再让人写封信去警告他,让他管好底下的官员,别在四川跟贵州那么肆无忌惮,不然我不介意现在就去收回那两块地。”张瑞挥了挥手说道。
“是。”
“河南跟山东那边军事渗透得怎么样了?”张瑞又问道。
“基本上是没有问题了。大部分关系都已经打通,只等我军北伐,他们就倒戈投靠我们。”洪虎回答道。
“嗯,等朝廷把基本的民生基调理好后,北伐之事也该提起行期了。”张瑞说道。
“想想还真羡慕那么可以御驾亲征的皇帝,可惜我儿还小。不然我也想做个甩手皇帝,学学别人御驾亲征去干掉满清。”
“万岁身为九五之尊,上战场之事还是由臣下们来吧!不然要我们何用?”闻言,洪虎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张瑞才合适,只能以“各司其职”来劝说。
“也就羡慕一下,现在朝廷主要关注还是民生问题。”张瑞随意地应道。
……
“锵锵锵…”
门外,有几声扣门声传来。随身太监出去询问得知,是上朝时间到了。
燚朝的上朝时间,跟清朝的不同。
清朝的上朝时间为卯时(即早上五点到七点)。大臣们一般得在寅时(早晨三点到五点)开始就要准备,然后在午门外等候了。
如果住得远,就得更早起来。
清朝是在同治之后,上朝时间才改为十日一朝。
此时的乾隆为了彰显自己是“圣明君主”,就搞天天上朝。当然,如果碰到天气不好也会不上。
而张瑞除了在前期因为需要制定大量国策方针时天天上朝外,如今是直接把上朝定制十日一朝,平时候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张瑞都是让几个内阁的尚书和大学士们商量着来就行。
除了大事审批和实在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找张瑞进行私底下商议外,朝廷基本上都是按着相关的流程各司其职运作起来。
当然,内阁也不可能绕过张瑞而糊弄皇权。毕竟张瑞手里还握着影卫跟暗影卫等机构,对于外边的事情也不是一概不知。
皇权随时监管着朝廷百官。
如果说张瑞把早朝定为十日一朝引起非议,那么把上朝时间由卯时改到了巳时(即九点到十一点),更是引发众多学儒们的吐槽。
“什么这么懒惰不是圣明之主的表现…”
“什么不应该学着明朝的皇帝那么随心所欲…”
……
不禁如此,张瑞还一改了让上朝的大臣们要跟满清在午门站立等候的方式,变成可以坐在新建立的大会堂内上朝。
这也让很多老学究觉得“这有违天地君亲师”的儒家理念,不值得推崇。
君主不让臣子们下跪,有违“君为臣岗”。
当然,老学究们也就想着喊上两句博关注。真要他们去上朝时,他们又会说句“真香。”
燚朝的言论相对自由,不是特别的问题,就是骂上皇帝几句也不见得会被治罪。这也是那些老学究们敢倚老卖老的原因。
事实上,也有不少的大臣因为言论过激喷过皇帝后,忐忑不安的准备等死。结果却发现除了被皇帝回骂了几句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平时该怎样还是怎样。
而满清的那些汉臣们虽然一直话垢张瑞是如何懒惰,但他们私底下很是羡慕燚朝的大臣。
别看在满清这边做大臣挺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只有他们才真真明白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整日只能小心翼翼的活着。生怕有哪一天因为一句话就被乾隆作了小辫子,被判个凌迟处死满家抄斩或者是全家流放宁古塔等。
毕竟乾隆干这些事也不是一件两件了。
而且同样的罪,能称“奴才”的往往可能只是停职,而称“臣”的搞不好就会丢了脑袋。
这就是自己人跟不是自己人的不同。可惜很多称“臣”的想要称“奴才”,换来的却只能被无情敲打。
如今终于有一个可以让大家都是称“臣”的君主出现,也难怪他们会羡慕。
乾隆为了自己的“圣明”称呼,每天搞什么天天上朝,很多时候那些大臣都不知道每天上朝可以说些什么。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那些汉臣。
就比如贵为大学士的纪晓岚,就因为提出点自己意见,这就惹得乾隆不喜,被乾隆指着鼻子骂:养他就跟养倡伶一样,让他别把自己当回事。
至于说什么“铁齿铜牙”,就是个笑话。
如果不是能上朝是个身份的象征,那些汉臣们大都宁愿不去上朝。
上朝就跟快木头在那里站着没有区别,说话是能不说就不说,免得说错了获罪。
……
“洪爱卿,一起走吧!”张瑞用手微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后对着洪虎说道。
“臣遵旨。”洪虎应声跟在张瑞后面。
……
大会堂不算很大,大概也就可容二百来人。
皇位位于居中凸显的高位置,其他的座位则以c字形半包围着中央的皇位。
座位分为六列六排,对应着六部。前少后多,程扇形分开。
“上朝…”在张瑞坐上皇位后,随身太监高声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已站立在侧的官员们纷纷俯首作揖道。
如非重大节日,如祭天、册封大典之类的等,燚朝的官员们是不需要行跪拜之礼的,都是以作揖礼代替。同时上下级官员之间也废除了跪拜之礼。
当然,平民亦如是。
倒也不是张瑞想要过激的改变时代规矩,只是为了能让百姓尽可能快的收拾起被满清磨灭掉的民族自信心。张瑞不得不为。
未来,只要燚朝能撑过十多年,哪怕会因为什么事而败了,满清想要再拿回南方继续胡作非为也不会是易事。




逆袭大清 第四百六十八章 琉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逆袭大清最新章节!
朝会,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在这里处理的都是国家重要的国策制定或者重大的紧急事件。像狗血电视剧那样些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出来,然后大臣们吵成一片的现象断然不会出现。
除非有特殊的紧急情况,不然朝堂会议上的问题基本上也都是经过内阁大臣们和皇帝进行过商议出了大致的方向后再拿出来走一个流程。
朝会往往只是最后的集思广益,看看是否有还能不能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无特别情况,大基调不会变,最多商议时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时会进行简单的微调。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指得就是如何能制定出适合当前时势发展的政策。
很多时候,哪怕你拥有可以跳开时代的格局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只要不符合当前的时势,它一样可以被视为乱政,最终导致丢掉江山,如秦、新、隋等朝,就是太过急于求成。
如何能在传统模式中寻找出可以展望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这对于所有的新政权而言,都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体验。
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被淹死。
朝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大臣们了解当前的时势,从而不制定出过急的新政。
人的弱点之一就是能不改变就不改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新政出台,一般很困难,得徐徐图之。
“治大国,若烹小鲜。”大概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燚朝朝会大致流程为先是户部会议,然后到工部,再到礼部,随后到兵部、吏部,最后到刑部一套流程下来。
因为朝堂制定几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完善,所以户部、工部等的大问题都差不多完善,剩下的都是补充问题的事件,总体下来也不算麻烦。
“礼部的大人们,今日可有什么事?”流程到了这里,张瑞对着礼部的官员们问道。
“臣,礼部左侍郎吴闽忠有事启奏。”朝堂上礼部的位置处,这个新晋上来的官员有些紧张的站了起来说道。
“准奏。”张瑞回答道。
朝会虽说是一个流程,但不禁言。
“谢万岁。臣以为新科加考物理这个科目是否需要放缓?士子们学习圣人之言教化百姓,须知学博而不专,不利管理,民安则天下安。”吴闽忠说道。
张瑞一听,无非就是说考得太多了,怕把儒家学说的在科举的分量降得太多,但很多事情不能明说。
于是张瑞朝说道:“官员们牧守一方总得有过人的本事,不能遇事三不知。圣人学说虽大善,但总归不教耕田做饭。物理学科的研究可以更好让学子们世界上更多未知的认知。所以加考也是为了不让官员以后被人糊弄丢了朝廷颜面。”
总得说来就是一句,儒家学说没有问题,学物理也没有问题。都是为了管理好百姓而已。
“可是,去年才加考了数科,今年又加考这物理科。数科跟九章有通,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是物理科,作为新科目,许多学子连物理科课本都没有,朝廷是否可以再缓缓?”吴闽忠再次执言。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户部会拨款加快物理科课本的印制,必须做到每位在读学子都能获得相应的书籍,物理科的加考改到明年去吧!”张瑞思虑了一下后说道。
“臣代学子们谢过皇上。”吴闽忠感到兴奋,人生中能够让皇帝听取了自己的意见无疑是一次大成功之事。
“你还有其他什么事没有?”张瑞又对着吴闽忠说道。
“臣暂无事启奏。”吴闽忠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那坐下吧!”
“是,臣谢主隆恩。”吴闽忠退了回去坐下。
“礼部还有什么事奏没有?”张瑞再次对礼部的位置喊了句。
“臣,礼部尚书田文明(原满清官员后投张瑞后,一路升迁上来。)有事启奏。”礼部主位上,田文明站了起来禀告道。
“准奏。”
“谢万岁。昨夜,礼部接到了来自琉球国的外交使者,他们上交了国书,请求成为我朝藩属国,并求册封国号。同时他们国家正受到来自倭国的大名岛津氏侵略,希望能够得到我朝援助。”田文明禀报着并向太监上递了琉球使者带来的国书。
张瑞接过由太监转递而来的琉球国书,心中泛起了思索。
琉球,后世就是被日本给吞并成了所谓的冲绳,最后又被用作美国的军事基地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岛链。如今有机会发展,张瑞还能让小小的英国成为后面的“日不落”?
“去他么的欧美。”张瑞心中吐槽了一句。
“国书我就接受了,册封问题,你们礼部看着来吧!琉球的使者在外边吗?”张瑞问道。
“是的,万岁。他们在外边侯着。”田文明说道。
燚朝也不是第一次拥有藩属国,所以也不会说没有个流程章节。
“把他们宣进来吧!我有些事情要跟它们说说。”张瑞对着身旁的太监李兰德说道。
“宣,琉球使者觐见。”李兰德丹田内沉,深吸了一口气后呼唤道。
随着声音传递,在外边等候的琉球使者不禁激动了起来。
中文是他们必须的知识,所以对于宣他们觐见是什么意思他们也明白。他们只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等人竟然可以见到燚朝的皇帝。
1...186187188189190...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