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楚正秋

    “哥哥……”安儿扁嘴。

    “好了好了,我画小鸡,你画虫子。”平儿立刻妥协。

    “走啦!”安儿拉着平儿朝着后院跑,秦玥面上带着笑,拿着纸笔和画板支架,跟了过去。

    姚瑶快马加鞭赶到清水镇,刘达还在半路上。

    在马家大门口下了马,进门,正好见到马丽红端着个木盆从宋思清房中出来,见到姚瑶,马丽红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叫了一声:“表姐……”

    姚瑶蹙眉:“人怎么样了”

    马丽红哭着摇头:“大嫂……没了……”

    姚瑶看马丽红这伤心难过的样子,显然马明并没有把宋思清做的事情告诉马家其他人,在姚瑶预料之中。马明为了孙子孙女,再恨宋思清,也不会真的要她偿命的。

    姚瑶进了宋思清的房间,门窗都开着,血腥气依然很浓。

    马丽红已经给宋思清清理过身子,换了一身干净衣裳,但床上和地上的血迹,却没法清理干净,看起来触目惊心。

    “孩子呢”姚瑶没有先去看宋思清,而是问起了孩子。

    “我娘一直抱着,不撒手。”马丽红抹着眼泪说。

    姚瑶走近宋思清的床边,视线落在她的脸上。她闭着眼睛,面容并不安详。交叠放在胸口的两只手,都破了,看着像是自己抓的。

    马丽红站在姚瑶身后,抹着眼泪说:“昨日我大哥入土,我爹想留在老家,再陪他两天,让我们先回来。昨夜到家,阿达从醉仙楼买的饭菜,我看着大嫂吃了些,当时就见她脸色不好,以为是我大哥没了,她太伤心了,就没多想,她也没跟我说有哪儿不舒服的。后来我就去睡了,昨夜下起了大雨,我们全家折腾了好几天,都累得狠了,我睡得很沉,半夜突然醒过来,才听见我大嫂在喊,等我跑过来的时候,她嗓子都喊哑了,已经没力气了……”

    见姚瑶沉默,马丽红哭着说:“都是我




506.归京,得女(一更)
    宋思明见到宋月芝的时候,宋月芝本来正在吃东西,一见他,眼睛一亮,扔了手中的东西就扑过来,抓住了宋思明的胳膊,叫了一声:“耀祖!”

    站在门外的马明,叹气摇头。宋思明说要看看宋月芝,他也不能拦着。但宋月芝因为得知马耀祖是宋思清害死的,是她处心积虑给马耀祖算计来的媳妇儿宋思清害死的,就疯了,如今宋月芝见到马明,也一直把他当马耀祖。

    “小姑,是我。”宋思明皱眉。

    宋月芝却像是没听见,拉着宋思明过去,让他坐下,拿了一块肉饼,塞到他手里,笑着说:“耀祖,快吃吧,趁热!你不是最爱吃肉吗快吃呀!”

    宋思明眼神微黯,看着手中的肉饼,咬了一口,吃到了苦涩的味道。

    宋思明从宋月芝房里出来,再见马明,摇了摇头说:“辛苦姑父了。”

    “唉,不说这个了。”马明叹气,“你这回回来,也待不了几天吧”

    宋思明点头:“嗯,我今日去金水镇一趟,回来去看看表妹和孩子就走了。静婉快生了,我要早点赶回去。”

    听到宋思明说他要去金水镇,马明知道,他是去看马耀祖和宋思清的。

    “我陪你走一趟吧,你一个人去,找不到地方。”马明说。

    “也好。”宋思明点头。

    宋思明在马家吃了顿饭,跟马明一起,带上马丽红准备的祭品,坐着马车去了金水镇。

    径直去了马家的坟地,宋思明站在马耀祖和宋思清的坟堆前,心中五味杂陈。

    当年在村里,天真单纯的妹妹,去了京城之后,迷失了自己,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就当没有这个妹妹,这句话,说出来很容易,可一个存在过的人,哪儿那么容易遗忘

    马明把带来的纸钱烧了,两人往回走,马车在马家大门口停下。

    “思明你等我一会儿。”马明一个人下了车。

    本该上月十五送过来的孝敬银子,现在才送来。马明本想放下钱就走,结果他娘拉着他说,他们想去帮他带孩子。

    若是以前,二老主动愿意帮忙,马明肯定是高兴的,他一直都希望家里和和睦睦。

    可是如今,马耀祖和宋思清都死了,留下两个小孩,马丽玲也才五岁,家里最需要人帮忙的时候,马明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爹,娘,你们年纪大了,不能操劳。我那边不用担心,先让红红照顾着,我打算再请个下人。”马明神色淡淡地说。

    二老没想到马明会拒绝,还说要请下人。好说歹说,马明就是不愿意。说宋思明还在外面等着他,马明话落就走了。

    赡养老人是应该的,如今二老跟他们的小儿子住的房子都是马明挣来的,家里的一切都是马明给的,每个月马明给的孝敬银子,都足够二老和马亮一家正常开销了。马明没把二老接过去一起住,是因为先前的事寒了心,是二老当初把他一家赶出去的。如今,马明也不想再计较什么,那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爹娘,但没法住在一个屋檐下了。他也不想让他们帮忙带孩子,他现在最在乎的就是家里几个孩子的教养,不希望不好的东西对他们造成影响。

    出了马家,马明上马车,跟着宋思明一起回清水镇去。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宋思明就在马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往青山村去了。

    秦玥和姚瑶知道宋思明是昨日回来的,因为当初前去京城送信的八字胡丁猛,一路护送着宋思明回到清源县,昨日专程来了一趟青山村,跟秦玥和姚瑶说这件事,并且还带回了秦非白和姚大江给他们写的信。

    不过信中只是问候,说让他们玩够了早日回京城,老人们都很想念两个孩子。

    所以这日宋思明来到家里,秦玥和姚瑶并不意外。

    “表舅!”安儿看到宋思明,眼睛一亮跑了过来。

    宋思明笑着俯身,把安儿抱起来,看着从堂屋里出来的姚瑶,叫了一声:“表妹。”

    宋思明如今成熟稳重了很多,这次从京城回来,事发突然,一路劳顿,也不是好事,眉宇之间带着几分疲惫。

    “表哥,进来坐吧。”姚瑶笑着说。

    宋思明打量姚瑶家,跟印象中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当年姚家盖房子的时候,宋家人全都过来帮忙,宋思明还被姚瑶教育过,读书可以,但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仿佛发生在昨天,但其实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安儿跑出去玩儿,宋思明落座,接过姚瑶递过来的热水,喝了两口。

    “姥姥姥爷都好吧”姚瑶问。

    宋思明点头:“都好,就是惦记你们,总想着两个孩子。”

    姚瑶笑了:“是啊,都在惦记俩孩子,我跟阿玥也没人惦记了。不如表哥走的时候,把孩子带回京城去,我们俩游山玩水去。”

    宋思明笑着摇头:“我倒是想,但你们可不会舍得让我把孩子带走。”

    秦玥吃过早饭带着平儿出门去砍柴了,还没回来。姚瑶和宋思明聊了会儿,宋思明说京城的亲人朋友的事,姚瑶说他们一家四口回来这些日子都做了什么。

    从头到尾,他们都默契地没有再提起宋思清这个名字。

    其实宋思明知道,是因为姚瑶家,马明才会跟张壮壮结识,是因为认识,张壮壮才没有绕开走,而是选择救马明,正巧因为姚瑶和秦玥回了青山村,用上九转丹,才把马明救回来。否则,那天夜里,若是马明和马耀祖父子俩都死了,事情会比现在更加麻烦。

    快中午的时候秦玥才带着平儿回来。

    秦玥背上背了一大捆柴,平儿身上穿着姚瑶给他新做的粗布短衣,夏天凉快,手中拿了一束野花。嫩黄的花,翠绿的叶子,看起来很漂亮。

    秦玥去放柴火,平儿跑进堂屋,见安儿坐在宋思明腿上,愣了一下,停下脚步,板着小脸叫了一声:“表舅。”

    “嗯,平儿长高了。”宋思明笑着说。饶是打扮得接地气,但平儿和安儿身上的贵气是掩不住的。

    “表舅,我也长高了!”安儿笑嘻嘻地说。

    “对,安儿也长高了。”宋思明点头。

    平儿把手里的花递给安儿,安儿眼睛亮晶晶地接过去:“花花好好看呀!谢谢哥哥!”

    “不用。”平儿话落出去,到厨房洗手去了。

    中午吃饭,秦玥下厨,姚瑶给他打下手。

    宋思明坐在院子里,阳光灿烂,微风和煦,两个孩子凑在一起玩儿,满院子静谧温馨,又满是生机。

    这样的生活,让宋思明都羡慕不已。他寒窗苦读,一路不停,从这个地方,走到了京城去。秦玥出身名门,身份尊贵,实力高强,付出了许多努力,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自由,从京城,来到了这个地方,过上了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

    至于姚瑶,宋思明一直觉得,这个表妹活得很通透,有大智慧,知世故而不世故,跟秦玥一样,骨子里带着自由浪漫。但自由听起来似乎很寻常,想要得到,却需要极高的资本,强者才配谈这两个字。

    最近因为宋思清的事情,宋思明从京城赶路回来,时常在想,如果当年他没有读书,跟村子里其他的青年一样,种地,做小生意,卖力气过活,他们家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宋思清是不是不会变

    但是如今,看着秦玥和姚瑶贵为王爷王妃,却在这小村子里洗手作羹汤的样子,宋思明心中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

    答案就是,不会。

    如果他没有读书,没有考中功名,没有如现在这样,身居高位,没有得到姚瑶那么多的帮助,他们一家人,现在或许过得不会很贫寒,但也不过是温饱而已,他的爷爷奶奶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出清源县,他的爹娘到这个年纪仍然需要为了赚钱而辛苦干活,他会娶一个农家女子,整日里鸡毛蒜皮,他的妹妹宋思清会怎么样呢

    宋思明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答案就是,如果他没有读书,没有考中,没有当官,其实宋思清最好的归宿,就是嫁给他们姑姑的儿子马耀祖。因为原本马家是比宋家有钱的,亲上加亲也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到时候,宋思清最大的可能就是变成另外一个宋月芝。总会有新的麻烦,新的烦恼。

    结果就是一代一代,没有出头之日。因为贫穷并不代表安宁。宋思明没有忘记,当初清水镇上一个小小的员外家的夫人,都能用点手段让他名声尽毁,甚至弄死他都那么容易。那件事,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努力读书,出人头地的信念,因为只有一直往前走,往上走,越来越强大,才能距离想要的自由和安宁,越来越近。

    宋思明当然不会后悔。

    因为如今他的爷爷奶奶过上了安乐无忧,含饴弄孙的生活。他的父母不需要再为生计奔波,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娶到了知书达理,温柔善良的妻子,有了可爱的孩子。而他的孩子,不会经历他经历过的贫寒,和他曾经深藏在心底的自卑。

    至于宋思清,在宋家人齐心协力往高处走的时候,她是最安逸最坐享其成的那个,是宋家唯一没有受过苦的一个,不需要她付出任何东西,就得



507.告知真相(二更)
    宋氏抱着宋思明和孟静婉新生的小女儿给李郎中看,李郎中乐呵呵地说:“长得像她娘。”话落又说,“咱们家安安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啊,我都想回青山村找他们去了。”

    宋氏笑了笑:“应该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孩子很健康,孟静婉也没什么事。头胎的时候她祖父祖母和母亲专门来京城陪她,照顾她坐月子,住到了孩子百天才走。二胎就没专门再过来,因为对宋家人很放心,知道周氏和刘氏对孟静婉特别好。

    宋强谢过李郎中,李郎中和宋氏也没留下吃饭,起身回家去了。

    宋思明追了出来,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宋氏。

    刘氏以为宋思明撇下孟静婉到外地是办皇差,但宋氏知道宋思明是回老家去了,因为当时替秦玥前来京城送信的八字胡丁猛专门去拜见了秦非白,秦非白又让他去了一趟姚家,跟姚大江和宋氏说,可以带信回去给姚瑶和秦玥。那会儿姚大江和宋氏就知道是秦玥有事,找了宋思明回去,猜到了许是宋思清出了什么事,问丁猛,丁猛也不清楚。

    “思明,你回去见到小白和瑶儿了”宋氏问。

    宋思明点头:“见到了,他们在老家,都很好,孩子也很好,秦玥说过年前定会回来的。”

    宋氏微笑:“那就好。”

    李郎中皱眉头,嘀咕了一句:“这怕是要到年底才回来了,真是的,我还说要教平平和安安学医术呢!”他这是想小徒孙了。

    “思明,你快回去吧,多陪陪静婉,等洗三我们都过来。”宋氏摆摆手。

    “姑姑慢走。”宋思明点头,站在大门口,目送宋氏的马车离开,转身快步进了府。

    先前回老家,宋思明跟着马明一起去金水镇祭拜马耀祖的时候,路上马明跟宋思明说起宋月芝,提到了姚瑶点醒马明的话。其中有一句,宋思明印象深刻。一个母亲,对一个家的影响无可估量,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宋思明一直都很喜欢宋氏这个大姑姑,因为宋氏在他印象中,从来都是温柔善良的,她其实才是姚家的主心骨,她是个很有智慧的妻子,是个很好的母亲,所以姚大江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变,越来越年轻,越来越自信大方。不像马明,每回见他,都像是有心事,这回头发都白了一半儿。

    所以姚家的孩子都善良开朗,就连收养的孩子姚景泽都被教得那么好,连姚景泽的亲娘容华英都不止一次说过,宋氏比她更适合做姚景泽的母亲。当初秦玥流落到青山村,虽然是姚瑶和姚大江把他捡回去的,但宋氏这个母亲给他的关爱和温暖,不可忽视,并且这是秦玥这辈子得到的唯一一份母爱。宋思明相信,就算秦玥跟姚瑶最后没有变成恋人关系,结成夫妻,秦玥也一直都会敬重姚大江和宋氏这对父母,因为他们值得。

    不过一家兄弟姐妹,总有性格不同。如宋氏和宋月芝姐妹,性格就差很多。而宋思明和宋思清兄妹,最终也分道扬镳了。说到底,还是各人有各命,走的路对了,会越来越好,走的路错了,哪怕只是错一步,都可能回不了头了。

    宋思明收回思绪,进了门,见孟静婉已经睡着了。

    宋思明一路赶回来,幸好赶上了。他就坐在床边,静静地握着孟静婉的手,心情平静而欣喜。

    那边宋氏回到姚家,一进门就见姚景泽正依偎在姚大江身旁,给他背诵新学的诗书。小乖坐在旁边,一个人正在玩儿。

    旁边桌上饭菜已经摆好了,赵大年和赵康安以及姚玫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吃过回去休息了,姚大江和三个孩子还在等宋氏回来。

    “娘,表嫂生了吗”姚珊迎上来,笑着问。

    姚珊今年已经十三岁了,这两年身高抽条似的长,出落得亭亭玉立。她是姚家三姐妹里面长得最像宋氏,性格也最像宋氏的,眉目温婉可人。来了京城之后,姚瑶发现姚珊喜欢看书,喜欢写字,想要学琴,女红也跟着宋氏学得不错,觉得这个小妹很有成为大家闺秀的潜质,于是过去这三年,姚瑶教了姚珊不少东西,如今她完全算得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言行举止越发优雅了。
1...187188189190191...2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