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大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普小通
“洞玄大喊杀了他,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吗弄明白这一点,就能脱困!”燃骨仙的话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
“伏魔真人被道法反噬,此刻个人意识尚未完全吞没,所以呼救。只是为何他不喊救命,却让我们杀了他”方岩不解。
“道法反噬最恐怖的就是身体消失,意识还在,变成非生非死的虚体状态。换句话说,洞玄已经被困在山中,永世无法解脱!”燃骨仙说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伏魔真人虽说想把众人活活饿死,可如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被囚禁在孤独之中永无救赎,这种结局未免太悲惨了吧!
虚体被困山中,不得解脱,这情形怎么似曾相识对了,燧皇所在的无定之地就有这种虚体,不过那是怨灵。
方岩心头灵光一闪,“归前辈,您的明镜灯可好用”
归方震微微一愣,虽然不明白方岩的用意,但还是把灯拿出来点燃了。
方岩又转头对燃骨仙道:“前辈,想必您一定知道《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燃骨仙点了点头,“当然知道,而且我还知道一些别的。”《太乙救苦护身妙经》的道家超度亡魂之用,燃骨仙自然熟知。
方岩不再说话,暗自运行冥想感受伏魔真人的元初之气。在冥想中,他把精神力变成一根无限细无限长的细丝,小心翼翼的探索伏魔真人的元初之气,只要找到元初之气就能找到他尚未完全泯灭的意识。
冥想中的山似乎动了起来,无比纯粹的土行真意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就像寂静的海洋陡然起了波澜,要把这似乎微不足道的精神力瞬间湮灭!幸好方岩曾用精神力越过无色界天的黑暗之墙,土行真意虽然有山岳之力,但隔绝效果远远无法与黑暗之墙相提并论。冥想中的方岩不为所动,那精神丝线似乎象钢丝般柔韧,不可阻挡的固执向前!
终于,精神丝线触碰到了一股象蝙蝠般四处乱撞的元初之气。声嘶力竭的嘶吼声一闪即逝,这是伏魔真人的呼救!他的意识尚未泯灭,也发现了方岩的精神丝线,就象溺水之人抓住的稻草,伏魔真人死死缠住精神丝线,再不松开!
这瞬间土行真灵的波澜越发狂暴,咆哮着席卷而来。伏魔真人的意识瞬间就到了崩溃边缘,就在被土行真意吞没的一瞬间,方岩把他的拖了出去!
其他人眼中的方岩正盘膝闭目,地上的明镜灯突然大放光明,照着方岩身前一个身影。这身影摇曳不定,像是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的一缕烟气,随后慢慢幻化出人形,伏魔真人!
“万物吾生,万灵吾化,遭苦遭厄,当须救之。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功行无穷,寻声救苦,今告汝知……”诵经声响起,正是燃骨仙在念《太乙救苦护身妙经》,咒语声中燃骨仙手捏法诀,缓缓点向伏魔真人。
众人都是见多识广的江湖人士,都见过道士登坛作法超度亡魂,可是骷髅口诵道法超度道士这么诡异的事还是头一次见。
此刻伏魔真人已是虚体,但在明镜灯下和常人一般无二,甚至那死里逃生的惊恐表情都清清楚楚。他闭眼感受一下自身状态,神色中不由露出一丝狂喜,然后对燃骨仙道,“我又不是鬼魂,怎么超度”他是道门高人,自然对超度咒语很熟悉。
燃骨仙道,“虚体不能长存,会慢慢消失,任何
第十八章 原来如此
郁观澜、归方震、赵辙、唐默然、方岩,这五人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面对显现天地之威的土行道法束手无策。整个山腹都在黑色旋涡的撕扯下挣扎着、变形着,只有燃骨仙周围平静异常。拴着他的铁链还是软软的垂在地上,地上零星是砂石还是纹丝不动,似乎有一层看不见、摸不到的牢笼把他罩在了中间,自成一个世界。
自从进入山腹开始,这无形牢笼好似不存在一般:被献祭的婴儿可以过、打斗中飞溅的碎石可以过,声音和光线更可以过,但是道法不能过!天地灵气也好、道法也罢,任何能让燃骨仙提升境界的东西都被隔绝在外,这才是囚禁燃骨仙的最终手段:太素樊笼!
《列子天瑞篇》云:有形者生于无形,天地何所生太素,形质之始,万物混同、未相离也。
道家说的太素其实就是混沌,混沌不是混乱,而是宇宙形成前气、形、质三者未分离的原始状态,是五行道法之上的更高规则。太素或者说混沌是只有天师级别的绝顶修行者才能利用的规则,并且消耗极大,莲花山凝聚的信徒愿力和齐山神符的真实作用就是为了维持太素樊笼。
太素樊笼附近吸力明显小了很多,看到这一点的众人挣扎着向那里爬去。方岩更感是敏锐的觉到了道法层面的变化,恐怖的土行吸力被太素樊笼阻挡消耗,而樊笼本身也在铺天盖地的土行道法作用下摇晃变形。无论再纯粹的土行道法在法则上也低于太素,但胜在压倒性的规模,就像堤坝再坚固也挡不住海浪无穷无尽的拍打,太素樊笼在土行道法中的消耗中不断扭曲,规则正在离解。
伏魔真人也发现了这空间的异常,尖利的笑声变成了吼叫,土行道法被催动到了极致,要一举冲垮太素樊笼!太素樊笼是唯一的支撑,只要这个绊脚石一去,黑色漩涡将吞噬一切,伏魔真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空间似乎发生了片刻的停顿,崩溃突如其来!太素樊笼海量土行道法的冲击下解体了。众人眼前景象猛地膨胀,随即瞬间恢复正常,一个身影从虚空中突然现身。
破空而出的是一具骷髅,燃骨仙!此时的他身上骨肉尽去,嶙峋白骨发出水晶般的光泽,额头正中生出一点殷红。你可以说它丑陋无比,也可以说它完美无暇,强悍、优雅、神秘的感觉直达所有人灵魂深处,这不是骷髅,是更高层次的生命存在!
“太素归心,残躯浴火,善恶两面,皆是真我!”燃骨仙的声音压倒了黑色漩涡的呼啸声,清清楚楚传到所有人耳中,“太素樊笼出自天师之手,可谓煞费苦心,想不到竟被这笨法子破了!洞玄,多谢了。”
“魔族真身!道门传奇竟然是魔族,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看着眼前这具奇异的骷髅,伏魔真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燃骨仙是道门天敌,为什么要被永世囚禁在山里。一个先天修行者居然诡异神秘的魔族!如果让他逃出生天,道术在魔族面前再无秘密可言!假以时日,魔族将接管道门的一切!
惊恐的伏魔真人狂叫着催动黑色漩涡,他不惜一切代价要毁灭眼前的敌人!太素樊笼已经解体,失去阻挡的土行道法再无阻碍,变成了毁灭一切的吸力狂潮!
燃骨仙脚下的岩石呈现蛛网般的裂纹,远超越寻常生灵的力量瞬间爆发,那具光芒闪烁的白骨在轰鸣声中冲向黑色漩涡,用胸膛顶住了吸力的风眼!空气产生一连串爆炸声,地面和山壁的岩石波浪般起伏、崩裂,白骨和黑色旋涡接触的地方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似有火焰生出。
魔族真身是无比强悍的存在,足以容纳太素樊笼离解后的混沌之气,用来硬抗海量的土行道法!燃骨仙是道法上的绝顶高手,在被囚禁的无尽岁月里早就设想过无数脱困的办法,魔族真身和混沌之气就是他最强的手段。
混沌之气散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普通的五行道法在他面前完全失去了意义,唯一能与他抗衡的只有先天道法。黑色漩涡疯狂运转,斗法变成了角力!毁天灭地般的吸力突然停止了,伏魔真人把所有法力都集中在漩涡上,再也无一丝法力外泄。他再也没有余力顾及其他,因为他清楚的感觉到,
第十九章 简单理由
“你真不要浮生轩”郁观澜放下手中茶盏,笑容满面的把地契摆在方岩面前,“不用担心赵辙,如今他见了你的面要叫小叔,躲都来不及,怎么会跟你抢。”
“真不要,我又不会打理生意。”他和赵辙在莲花山腹里打的赌已经传开了,江湖上人人都知道绿林瓢把子赵辙刚认了个小叔,“江湖上的消息传得真快,想必是郁先生放的风”
“这种得罪人不讨好的事我可不会做。肯定是归方震,这老家伙是下五门的老祖宗,想放出什么风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方岩没接受浮生轩而是岔开了话题,郁观澜非但不觉恼怒,反而生出了几分欣赏,对方若真是感恩戴德、指天盟誓,到让自己看的轻了。
他对方岩的情况早就清清楚楚:到长安不足一月,每日到集市上卖苦力挣钱。如此穷困潦倒却还气定神闲,这小子还真有几分骨气。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方岩放下手中的茶盏,不由蹙了蹙眉。自从喝过萧皇后的清茶后,他对大唐盛行的茶道真是敬而远之。
“赵辙曾对他不敬,他再损回来,老家伙睚眦必报。怎么,这茶不入口”黑道第一人郁观澜亲手煮茶,这可是大面子,长安场面上的人物求之不得,想不到方岩这穷的叮当响的家伙还看不上。这煎茶之法可是自汉魏南北朝传到今日,采生叶烤熟捣碾,和以米、葱、姜、盐、陈皮、香料、生奶等配料一同煎煮,擅品茶的人能从中品出很多层味道,回味无穷。
“比起茶来我更喜欢酒。茶这东西越喝越淡,酒就越喝越浓。”
“哈哈,那就改日痛饮。浮生轩不想要也无妨,我每月都会给你留些份利,这么一来你也算是东家了。叶家姑娘若是有兴趣,就把浮生轩交给她打理吧,你的份利放她那里也放心。再说明年是大比之年,她弟弟少不了用钱打点门路。”推心置腹,温良如玉,郁观澜的表现实在是个谦谦君子。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下令杀死陆青儿,方岩真会觉得他是个一心为自己着想的老大哥。虽说陆青儿心思歹毒,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人,可她毕竟跟随郁观澜多年且以兄长视之,竟然说杀就杀了,这温文尔雅的面具后面是怎样的铁石心肠
“郁先生如此看重,我若不实话实话就是不识抬举了。”想到这里,方岩再不废话,“叶姑娘不会来,我也不会!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偏偏我爱依着自己性子胡来,日后你我必然会有冲突,到时候叶念初就是人质。若是真走到这一步,你我反倒不美。”
“我倒真有些看不透你了。”郁观澜的笑容愈发真诚了。他当真有些吃惊,这年轻人居然能把自己的心思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我之前是敌人,现在也算不上朋友。你要兑现承诺只有一个原因,要我保守燃骨仙的秘密!”
他郁观澜给足了方岩面子,对方不但不领情,还有诛心之论郁观澜的眼中闪过刀锋般的光芒!这年轻人虽然难缠,但斗室之中谁也逃不过天风海雨的覆盖攻击,郁观澜有绝对信心将他力毙当场。
一片寂静,空气紧张的似乎凝固了。
“帮我一个忙,我要皇宫的详细地图!”方岩打破了沉默。
“你疯了这是要杀头的你想死也不要拖上我!””郁观澜几乎是低吼了出来,他要干什么这小子不爱钱,肯定不是去偷东西的,那么他去干什么,行刺一念至此,郁观澜的冷汗都出来了。他是混黑道的不假,可日子过得滋润着呢,还想舒舒服服多过几年好日子。
“别紧张,我只是去找个人。”方岩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在暗自苦笑。找人这话说出来就连方岩自己都不信,怎么说服别人
“找什么人”郁观澜下意识的反问,短暂失态后他很快意识到对方不可能回答。他心里分开的衡量得失,分析各种可能。以方岩的能力行刺根本不可能,说
第二十章 深宫天雷
雨开始下了,深夜的皇宫一片寂静,只有雨点越来越密集的落在在瓦片上的声音。方岩就躲在房梁和屋顶夹层的缝隙中,看着下面屋里面睡着的两个太监。这两人一个练过几年功夫,另一个就是平常人,从他们的呼吸频率就能分辨出来。
有人住的房子没问题,这是人的心理盲点,这里看似危险实则安全。方岩躲在这里应该毫不紧张,可事实正相反,这里是是长安的中心、大唐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大唐皇帝和皇后陛下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每当想起这一点他都会紧张的发抖。从小生活在小城定北,他做梦也希望有朝一日进入皇宫,想不到美梦成真用的是这种方式。
雨点打在铁甲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巡逻羽林军迈着整齐的步伐经过。有极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软底小牛皮靴子与地面的摩擦声很轻,这是内家高手的脚步声。脚步声在房北约十三丈处停住,然后另一个稍微沉重些的脚步声离去。这是负责夜间警备的暗哨换班,没有火把之类的照明工具,更没有交谈,整个交接过程在沉默中完成。皇宫大内的警戒当然不止自己能看到和听到的这些,之前郁观澜用了恐怖二字,希望自己不要有幸见识到。
这已经是入宫后的第三个夜晚,方岩从来不敢在夜里出去寻找杨黛。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到,夜晚的皇宫警戒才是最严的,所以他晚上只好找地方躲起来修习元初冥想。伏魔真人之战后他进入了全新境界,元初之气把浑身筋骨经脉全部淬炼了一遍,让他的力量、速度、柔韧、协调、反应都远超一般的武林高手,说是脱胎换骨毫不为过。元初冥想让他的精神力极大增强,不但五感更敏锐、反应更迅速、意志更坚定,而且对周围道法流动的感知更加清晰。内外两种变化相结合,让方岩变成了一个能以武技破道法的超级猎手!
狂风乍起,随着一声惊雷雨水决堤般倾斜而下,天地瞬间被风雨雷霆充满,这种天气对听觉、视觉、感觉甚至五行元素都是很大干扰。方岩心一动,皇宫毕竟太大太复杂,这种天气里再好的防御也难免有漏洞,如果此时他都不能进到皇宫深处,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机会。
爬到外面的瞬间一阵风差点把猝不及防的方岩从墙上掀下去,这天气简直疯了!雨水打的眼都睁不开,一呼吸就有水呛进鼻孔。方岩立刻收紧全身肌肉贴在墙上,然后以元初冥想收敛全部气息,仅仅利用肌肉的收缩前行。这种攀爬动作更像一条蛇蜿蜒前行,速度不快但隐蔽性极强,即使有人看到,也会以为是一道影子悄无声息的划过墙壁。
潜伏的三天里他一直在观察皇子和公主们的起居,并且一一确定了他们的起居所在,排除这些地方后,整个后宫剩下的地方也就不多了。一处老旧的宫殿引起了注意,它孤零零的独处一隅,从不见有人进出,更无人护卫。这就是今晚的目标。
整个皇宫都黑成了一团,方岩象一道不起眼的影子在旧宫殿的院墙角落里闪现。耳膜突然被压得生疼,一直平静的心脏疯狂跳动起来,方岩突然觉得天地间所有的漆黑狠狠压进这里。
一道纵贯天地的闪电击下!
眼前只剩茫茫白色,耳朵里只有嗡嗡的轰鸣,天地之威震得方岩心胆皆裂。这是天雷!
天雷殛中宫殿的瞬间,方岩看见一个扭曲的妖兽影子在向天空咆哮。这一定是闪电照耀下的幻觉,方岩努力让自己清醒过来。
这道天雷像是发泄了郁积的所有能量,风雨小了一些,天地间也不再一团漆黑。被天雷殛塌一半的宫殿更显得残破,方岩大着胆子走了进去。门倒在了面前地上,还拽下了不少墙壁上的藤蔓,地上的砖缝里长满了杂草,有还几处杂草被踩倒了。有人进来过!方岩屏吸静听,宫殿内真有低低的呻吟声传来。
伸手一推,门吱吱呀呀地开了,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屋里没有灯,但是凭方岩的目力可以清楚看到宫殿里的条几、屏风、家具,还有一个躺在地上的人!
这是
第二十一章 长孙皇后
突厥一直是兄弟之邦,不过又穷又横,自大隋时就靠时不时打劫才能把日子坚持下去。那时候大隋身强力壮,家里有个叫杨素的很能打,把突厥揍的抱头鼠窜。
大隋家道中落,家里有个叫李渊的小伙计就跟颉利可汗借兵一路杀到长安,这才终结大隋,建立了大唐。此后大唐突厥兄弟相称,李渊每年给突厥进贡,用来还当初欠下的人情。突厥吃大唐的喝大唐的习惯了,也丝毫不拿自己当外人,缺了什么就来借什么,反正是有借无还。
后来大唐家里内讧,老二李世民杀了老大和老四,软禁了他爹李渊,自己当了皇帝。颉利可汗趁机率十万大军杀到了长安城下,想狠狠捞一笔。毕竟这些年关系不错,颉利就派小兄弟执失思力去要钱,想不到李老二脾气不好,竟然把人抓了起来了!
颉利直接恼了,招呼十来万大军砍人。想不到李世民胆子很大,率房玄龄、高士廉、萧禹等六个文官就在渭水桥上等他。颉利上去质问,然后就被李老二忽悠了,最后当场斩白马立誓,两国永为兄弟之邦。李世民说你这么大老远来也不容易,拿点东西再走吧,于是送了很多金银珠宝,还说以后每年都要送礼。这就是渭水之盟。表面上是李世民成功的忽悠颉利退了兵,其实是颉利真金白银赚了大便宜。
不过颉利不太了解李世民这个人。李世民十六岁从军,战无不胜,他还不是那种只坐在营帐里指挥的统帅,而是亲自上阵提刀砍人!虎牢关之战玄甲军三千破十万,带头冲锋的就是他。二十七岁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退位。这样的人怎么会吃亏突厥当然是大唐的兄弟,不过李世民对待兄弟的方式比较特别,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弄死为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