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君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连山易子
二人同时转身背向。
而在此时,赫连山走进大殿,向安修请教借天运之事。但安修亦不知,最后只说:“天运或许可借,但不易借。”
在赫连山离开时,东楼晦便道:“你认为天运可借”
安修亦有思考这个问题,他沉默一下,便点点头道:“但不易借,白衣君能借,是因他是白衣君。”
东楼晦若有所思点点头。
赫连山从大殿走出,便仰望天宇,不仅在思索白衣君之言,亦在思考老师之言。
片刻后。
赫连山再次上到葬山之巅。
他没有仰望天宇,而是眺望远方,不知在想着什么,十分入神。
不知不觉,天色便黑了。
但是赫连山一直站在山巅上,一直在眺望什么。
在葬山下。
不少学子有些诧异起来,纷纷询问二师兄到底在眺望什么。但在天黑不久,赫连山便下山,用膳后便去读书。
此时,风采楼的光芒,已经点亮葬山方圆万里,暂时不需他们去支援
而在此时。
白衣君亦来到城隍府。
城隍府的大门,早已经被封青岩打开。
他走进城隍府,直接来到城隍大殿的后殿,打量着那具城隍金身。他审视片刻后,身体便化为丝丝缕缕的白色气雾,融入到城隍金身中去。
不久后。
他的白衣君之身便出现,发现自已竟然无法融合城隍金身,有些诧异道:“无法融合”
“难道封兄”
他摇了摇头,再次审视城隍金身。
但在片刻后,他就发现问题所在,无法融合城隍金身,是因他还不是城隍。所以,他现在需要成为青山城隍府的城隍,才能够去融合城隍金身。
他回到大殿扫了一眼,看到神案上正摆着一枚令牌。
正是城隍令。
白衣君没有迟疑,便拿起城隍令,接着融入一缕意识。此时,他感受到整个人,发现巨大而玄妙的变化。
青山城隍府的一切,亦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时,他已经成为青山城隍府的城隍,便回到后殿去融合城隍金身。虽然城隍金身可融合,但是比他想象中要难,需要他一点点去炼化
“看来需要一些时日,方能够融合了。”
白衣君淡淡道。
此时,他去关闭城隍大门,方安心去融合城隍金身。
在白衣君成为青山城隍时,一直守在城隍府外的图央,感受到背阴界发生微妙的变化。
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了。
他没有多想,在城隍府大门关上后,便离开了。
而天下。
一直在等待第四道天运的落下。
虽然有不少人,在议论着白衣君所言之借,亦在分析着有没有可能。但整个天下,几乎没有几人认可,认为是白衣君的一句戏言。
这数日来。
赫连山一直在读诗。
不知为何,这数日来读诗十分有感觉,似乎有什么在脑海中慢慢清晰了。
但还隔着一层纸,让他无法看清楚。
在葬山书院中。
这时亦有不少学子,在争论着白衣君所言之借,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颇为激烈。但相信白衣君之言的学子,却始终处于下风,在辩论中节节败退,毕竟连书院的教谕亦不认同。
况且谁都拿不出证据。
“不管汝等信不信,反正吾与公子信了。”
在书院的一角,刘凌正与不少学子在争论,争论不过便气恼放狠话道。一副不管你们怎么说,我说是就是的无赖样子,如此不要脸的辩论,让同伴忍不住掩面而遁。
这头猪啊
第522章 诗中走出的君子
“刘凌这家伙又与人辩论了,却总是辩不过别人,这猪脑子啊。”
朱雁撇撇嘴道,但亦有些气恼,你相信天运可借,相信便是了,为何要抬着公子的名号
这不是拉公子下水,有损公子的声誉吗
幸好这几日,刘凌这家伙整天忙着与人争论,没有来烦着公子,终于可以让公子能安心读几日书了。
没有这家伙的影响,公子果然没有再提什么天运可借。
由此可见。
刘凌这猪脑子,真会感染到公子。
看来要找个机会,把刘凌这家伙哄到剑雅歌那边去,最好去祸害剑雅歌,省得整天在装模作样
“公子!”
在朱雁想着如何哄骗刘凌时,刘凌见到赫连山却兴冲冲跑来,一副找到主心骨的样子,满脸惊喜道:“哈哈,公子是不是亦认为天运可借”
“公子,我给你弹首曲子如何”
朱雁顿时有些焦急起来,准备把公子拉走,不想再被这头猪给感染了。
“下次吧。”
赫连山笑道。
众学子见到赫连山,便纷纷站起行礼。
在赫连山回礼后,便有学子忍不住道:“二师兄亦认为天运可何时”
“倘若可借,又该如何借”
“二师兄,此不过是白衣君一句戏言而已,当不得真吧”
“难道二师兄亦认可云志之言”
此时众学子纷纷道,想不到连二师兄亦认同天运可借,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云志,刘凌表字,刘凌刘云志。
赫连山没有立时回答,凝视一下悬挂在天宇的天运,便点点头道:“天运的确可借。”
“哈哈,我就说天运可借吧,可诸位有几人相信”
刘凌大笑道。
众学子闻言,微微蹙着眉头,似乎不太认同。
“传言上仁书院的云师兄和温师兄亦有言,这天运的确可借,但需要借得恰当,借得合理,借得符合仁义”
有较为认同的学子道。
“不是吧,连上仁书院的云师兄和温师兄,亦如此认为”
不少学子闻言皆惊讶起来。
“的确。”
有学子点头,便道:“正因他们之言,天运到底可不可借,才会在吾八十一书院,引发激烈的争论。”
这时,有不少学子亦有些疑惑起来,难道天运真可借要不然上仁书院的云天和温学,以及二师兄,亦如此之言
“三师兄。”
“三师兄可认为天运可借”
而在此时,颜山正好捧着书籍走过,便被不少学子叫停下来。
“或可。”
颜山看了看天运便道,接着走了。
“或可”
众学子面面相觑,连三师兄亦认可
“四师兄可认为天运可借”
有学子赶紧询问。
周昌亦恰好经过,闻言后便道:“白衣君不是借来两道天运了”
“白衣君只是戏言。”
有学子道。
周昌摇摇头,一边走一边道:“白衣君岂会戏言”对着赫连山说,“仰之如何认为呢”
“公子最早认为天运可借。”刘凌颇为得意道,“这几日来,公子一直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天运。”
朱雁闻言无力掩面,公子一世威名就要被这个猪头毁了。
周昌有些意外,便笑道:“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人认为天运真可借呢,想不到仰之早早便觉察到了。”
众人闻言再次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情况
为何二师兄、三师兄和四师兄,皆认为天运可借这名传天下的葬山三英啊。
难道他们真觉察到什么了
“四师兄可是觉察到什么,为何认为天运可借”
有学子忍不住道,心中好奇不已。
周昌见众学子投来好奇的目光,便微笑道:“自然是觉察到天运可借啊。”
“四师兄可认同天运借得恰当,借得合理,借得符合仁义”
“认同。”
周昌思索一下便点点头。
而在此时,书院的一些教谕和教习,亦在暗中关注起来,难道天运真可借因为他们发现,在儒教中不少天才,皆认为天运可借,就是云天、温学、赫连山等人。
他们为何一致认同呢
书院的教谕和教习,亦在暗中讨论起来了。
“虽然天运可借,但不易借啊。”
周昌叹息一声。
这几日来,他亦在思索如何借天运,但这个“借”不是字面上的借。
因为他还没有想明白“借”字。
所以还借不到天运。
此时。
赫连山有些诧异看了看四周。
“公子在看什么”
刘凌问。
“谁在读诗”
赫连山诧异问。
“读诗有吧没有人在读诗啊。”刘凌看了看四周,亦仔细听了听,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众人听到赫连山之言,亦摇了摇头。
“没有”
赫连山倒是一怔,道:“为何我耳边,总有若隐若现的读诗声诸位没有听到吗”
“仰之听到什么”
周昌诧异问,亦没有听到什么读诗声。
“读诗声越来越大,四周似有不少人在读诗”赫连山道,说着说着便停下,猛然觉察到,这可能是一个幻觉。
读诗声越来越大,犹如黄钟大吕般。
震耳欲聋。
赫连山的脑袋在震荡,心神亦在震荡。
他看到在他的眼前,还出现一幕幕如诗般的画面,有画,有诗,令他一下子陷下去了。
众人则面面相觑。
这时,书院的教谕和教习,亦发现赫连山的状态有些不对劲,便纷纷现身走来。
“拜见”
在众学子正要行礼时,有教谕立时阻止。
他们来到赫连山身边,看了看后便相视一眼,迟疑一便道:“都散去吧,莫要打扰赫连山学子。”
尽管众学子疑惑,但皆退出数丈外。
赫连山一站,便是一天一夜,而他则在诗经所化的世界中,走过了一首首诗
当他清醒过来时,他终于清楚以及确定了自已的人生追求。
而朱雁刘凌等人,则站在赫连山身边,守了一天一夜。书院的教谕,亦在暗中看护
赫连山悟道了。
这种状态只能是悟道。
因为二师兄悟道了,所以有不少学子跑来围观,看看二师兄悟了何道。
当然没有看一天一夜,只是看一阵便离开。
赫连山醒来时,正好是日出之际。
“公子醒了。”
刘凌和朱雁皆兴奋道。
他们带着激动的叫声,亦引起其他学子,乃至教谕的注意,纷纷朝赫连山看来。
此时。
赫连山清醒过来,整理一下衣冠,便朝东方,朝东山,虔诚拜下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吾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当他说完,整个人的气息,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犹如从诗中走出来的君子,散发如诗般的风采,令众人的心神蓦然一颤,似乎忍不住要拜下般。
那悬挂在天宇上的天运。
猛然落下一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