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林黛在旁边默默看着,遇到墨水干涸,便主动为沈溪研墨。在沈溪教导下,她研墨的水平进步很快,如今墨汁已不会沾染到袖子上了。

    沈溪原本心无旁骛,写了一会儿嗅到淡淡的少女体香,侧过头发觉林黛在研墨,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温存,笑道:没想到有美人为我红袖添香,以后研墨的事就交给你吧。

    林黛一脸迷茫,眨了眨眼睛问道:什么是红袖添香?

    呃,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你年纪小,给你解释不清楚。

    林黛听到沈溪说她年纪小,不由撅起嘴,但手上的动作并未停下:总说我年纪小,你比我还小呢哼,就会装大人。

    沈溪笑着不跟她理论,有林黛给他研墨,心情大好,速度也快了许多。但饶是如此,也足足用了两三个时辰才把陆曦儿的课本写好。

    为了防止陆曦儿不爱惜,弄脏弄皱,沈溪特别用很厚的牛皮纸缝在扉页,然后写上《幼学琼林四字。林黛看了表情略有些不满,大约是气恼沈溪对陆曦儿更疼爱,对她却有些忽视。

    晚上沈明钧回来的时候,周氏把下午知县老爷到药铺的事说了,提醒沈明钧注意茶肆那边不要让县太爷抓住痛脚。

    沈明钧大大咧咧地道:娘子不用多虑,咱那小铺子在城中西溪旁,本身小巷子也不起眼,知县老爷平日公务繁忙,怎会有时间到我们那种小铺子转悠?娘子你看,今天又赚了不少。

    沈明钧把背回来的小包袱打开,周氏见到里面满满都是铜钱,脸上挂满欣喜的笑容,随即想起什么,回过头看了正在饭桌上吃饭的沈溪和林黛一下:两个小的在,我先把钱收好,等临睡前串起来。要好好存着,以后攒够钱咱也买个院子。

    沈明钧突然道:明天我准备找人把这个月的月钱稍回去

    周氏略微有些沉默,进城这大半年来,她跟沈明钧都在奔波劳碌,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但有一个回避不开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分家,赚再多也不是自己的。

    还是留下一些。沈明钧又道,铺子那边需要钱周转,小郎也要读书。回头我看看怎么把铺子扩大规模,再跟娘子你说的一样,咱买个院子,相信娘能理解。

    周氏听了不由满脸欣慰,到底丈夫还是惦记着她跟儿子,脸上不由多了几分柔情。

    沈溪感觉自己好像电灯泡一样,赶紧把最后几口饭扒拉进嘴里,拉着林黛出门漱洗,准备回屋睡觉。

    我还没吃饱呢你每次都这么急,拽我出来干嘛?我还想跟娘好好说说话呢。林黛先洗完,站在井口边抱怨。

    沈溪用浸湿的布巾擦着手臂,埋怨道:没个眼力,你看不出娘觉得咱们在屋子里碍眼了?做儿女的要有觉悟,不能让娘什么事都催着赶着。

    林黛这才反应过来,回头看了着紧闭的屋门,疑惑地问道:是呀,娘关着门在里面做什么?

    所以说你还是小孩子。

    沈溪擦洗完,把布巾挂在晾衣绳上,顺带把木盆的水泼出去,等你长大些就明白了,将来你跟我有了孩子,你也嫌会他们没眼力总烦着你。

    林黛做了个鬼脸,吐着舌头:不害臊,谁要跟你生孩子。说完有些害羞,先跑进屋里去了。

    :第一更送上!

    感谢名单照例在下一章送出,天子求下收藏和推荐票!




第八十九章 生意难保
    沈溪回到屋子里,先把门窗关好,随后上床。

    这时候林黛已经先钻进床榻里边,坐在那儿,手提着被角,樱红的小嘴噙着被头,用明亮的眸子打量着他。

    别让我讲故事,心里烦着呢,想听故事明日请早。沈溪没好气地道。

    林黛眼睛眯了眯:我才不要听你讲故事呢你说你大,那你说说看,到底怎样才能生孩子?

    沈溪一听,瞪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林黛,林黛丝毫也不退缩,深深地凝视着他。

    眼神中空气中碰撞,过了半晌,还是沈溪率先败退,侧开脑袋后他不由摇头笑了笑,到底是个好奇心重的小萝莉,但十岁左右不正是小姑娘情窦初开的年岁吗?虽然对爱情懵懵懂懂,但心中已经隐约开始有了希冀

    小孩子连爱情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时便拥有的朦胧感觉,不正是人世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么?

    以后你我行那巫山**之乐,我就告诉你。沈溪脱掉衣服躺下,把被子夺过来一半盖好。

    抢被子的时候,沈溪发觉林黛里面只穿着个红色的小肚兜,虽然小丫头已经隐约有了男女之防的概念,但毕竟跟沈溪睡一张床久了,对沈溪没有任何防备。

    林黛见沈溪先躺下,坐在那儿不满地噘嘴抗议:你连什么是巫山**之乐都不肯告诉我哼,你不说我明天亲自去问娘,娘肯定会说的。

    沈溪侧过头,笑着劝道:你可别去,小心娘打你的屁股。其实跟你说也无妨,不过你要先等几年才明白,因为你现在尚不具备生儿育女的能力。

    林黛眉宇间呈现细小的皱纹,眉头蹙起来却让整个人显得越发娇羞可爱:我跟娘一样都是女人,娘也总说我长大后自然便会懂,可为什么娘能生娃娃,我却不能?

    好奇心害死猫啊!

    沈溪心道,就算你过两三年具备了这能力,也要等我长大再说。

    这么说吧。

    沈溪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暗示,等过两年,有天早晨起来你发觉自己和以往不太一样了,甚至出了什么事也不想告诉我,偷偷把床单和被褥藏起来不让娘知道,那时候不用我说,你自己就会清楚

    到时候娘也会找你促膝长谈,告诉你一些关于女人的常识。那时候我的小黛儿,才算是真正长大了。

    新知县叶名溯履任宁化后,只是前几天在县城里转了转,算是考察风土人情,之后就很少露面了,并未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沈明钧的茶肆每天依旧是宾客云集。

    开张仅仅一个月的铺子,已迫切需要扩大规模才能满足城中居民日常娱乐生活的需要,但沈明钧为了让家里的母亲高兴,把赚来的第一笔银子,随同惠娘从药铺得到的分红一起找人稍回乡下,茶肆的资金用度再次显得紧张,根本就没有扩张的条件。

    三月中旬,沈溪的祖母李氏从乡下找人带话过来,说是即将跟随长子沈明文到城里,说是要督促沈明文的岁考。

    中秀才后,只有廪生才可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其定额甚严,需要岁考名列一等才能保有食廪资格,今年适逢考核之期,由此沈家上上下下都很重视,李氏亲自出马并不奇怪。但这其中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上个月沈明钧两口子破天荒捎回去二十多两银子,李氏觉得这么多钱维持一大家子用度足够了,想把家迁回到城里,此番进城主要是查探下沈明钧赚钱的营生究竟是个什么状况。

    沈明钧得知消息后,马上回家跟周氏商量。

    在沈溪看来,这全是沈明钧捎回去的钱闹的。夫妻二人在城里各自有了营生,让李氏觉得沈家复兴有望,却不知小两口在城里的忙碌和苦楚。

    药铺的生意毕竟是惠娘母女的,沈家想参与进去也难,所以李氏只能从沈明钧的茶肆入手。不出意外的话,李氏会盯上茶肆这棵摇钱树,把属于沈明钧这一房的生意变成家族生意,今后沈明钧继续在王家做工,茶肆却要交给别的儿子打理。

    相公,你辛辛苦苦才从无到有创下茶肆,要是被娘收走,那不是以后赚的钱都会悉数充公?

    周氏听到消息后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可能,不过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沈家毕竟是以李氏为尊,本来周氏还想攒钱在县城买个属于自己的院子,就此在城里安家落户。可现在别说买房了,连攒钱的门路都有可能丢了。

    这这不太可能吧?

    沈明钧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不过,娘毕竟是一家之主,她决定的事情我也不好反对。还是等娘和大哥进城了才看看是个什么状况,咱不能疑神疑鬼,自己乱了阵脚。

    周氏抹着眼泪:我就怕娘偏心当初小郎读书,咱们夫妻也是苦苦哀求,若不是小郎有那位老先生先教授了些学问,打下根基,就算咱在城里赚再多钱,小郎都没资格读书。

    现在相公的生意刚有起色,若是娘又盯上我看娘是怕咱在城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提出分家的请求吧?

    沈明钧看了看屋门,压低声音提醒:娘子,到底是一家人,有些话不能这么说。

    闭着门说有什么不行?现在娘把所有心思都寄托在大伯身上,根本不考虑咱的意思,她觉得对的,咱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怎么想我怎么不甘心

    沈明钧之后又劝解几句,周氏仍旧不断抹眼泪。

    沈溪从门缝里从头到尾目睹了这一幕,他能理解老娘的心情。每个人都有私心,何况茶肆生意本来就跟李氏和他那些伯父伯母无关,是他跟沈明钧一起努力得来的,这么被收走他跟周氏一样不甘心。

    之后两天,周氏因为李氏跟沈明文要进城的事一直闷闷不乐,沈溪也小心防备着别撞到枪口上,但周氏一直都在生闷气,并不怎么理会沈溪。

    茶肆生意火爆依旧,韩五爷的《说岳全传已经说完一遍,正准备润色之后说第二遍,至于《童林传,因为韩五爷说得较晚,加之篇幅较长,尚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完结。

    沈溪已经把后续的说本给增补上。

    故事仍旧是一个历史演义一个江湖儿女情仇,历史演义沈溪选择了颇具神话色彩的《封神演义,而江湖故事他则选择了武侠小说开山鼻祖的《三侠五义,其中《封神演义成书于大约一个甲子之后的嘉靖隆庆年间,第二部出现手抄本已经是清代嘉庆年间的事情了。

    就算茶肆的生意会被李氏分配给沈家其他人负责,沈溪还是觉得应该先把他小掌柜的职责履行完,他不想背地里使绊从而与祖母撕破脸,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大不了他再给老爹想别的出路。

    :第二更送上!

    谢谢定风波0328那情,很伤人潜水老虎修身养性之礼百里夜雨雲水般米虫一只邱上秋叶老衲失羞顺风的鱼草木成灰五陵先生天下纵横有我飞翼武者允说企鹅店和书城书友轻狂书生大大的打赏!

    天子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九十章 未雨绸缪
    随着城中听书热潮越演越烈,沈溪也看到一个前途可观的市场,就是做出版,把他写给韩五爷的说本,通过整理校对之后编辑成书,再刊印出来,这生意不再只是局限于小小的宁化县,前景不可限量。

    但沈溪对于当下的印刷业并不是很熟悉,需要他逐渐摸索,加上茶肆的生意尚处于起步阶段,他还没仔细盘算好。

    等完成两部新说本之后,沈溪拿给韩五爷看过,韩五爷仍旧是赞叹不已。

    之前的《说岳全传和《童林传风格迥异,能分别吸引口味不同的听众,而新的两部说本,《封神演义和《三侠五义,一个是历史神怪传说,而另一部则是带着武侠色彩的公案小说,都引人入胜。

    韩五爷仔细看过后,恳切地道:小掌柜,这两部说本都是上上之选,先前的两个说本已经给咱铺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要这两部新说本推出来,来听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茶肆的生意想不兴旺发达都难。

    沈溪笑着道:五爷喜欢就好你老毕竟是行家里手,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要是觉得故事哪里不好需要修改的,一定要指出来。

    哎呀,小掌柜,你太折煞我了,这几部说本都算是难得的精品,唯一就是比较书面和正式,在说书的时候,在言语方式上得有一定的改动,起码在这福建之地要用咱客家人听得懂的话来说。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描述,可以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刚刚好。

    韩五爷脸上带着几分自豪。

    这种可以名扬立万的说本由他来首讲,这是给他脸上增光添彩。

    宁化县城原本说书的有十几个,比较有名气的有六七个,韩五爷只能说处于中游位置。可现在他的地位跟着《说岳全传和《童林传的流行而水涨船高,如今同行见到他哪个不是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五爷?他们眼里的羡慕和嫉妒,让韩五爷非常享受。

    而那些曾经给过他脸色看的茶楼掌柜,现在也阿谀奉承希望他回茶楼说书。但韩五爷心里却很清楚,这说本是沈家茶肆特供,一旦离开茶肆,就没人再给他写说本了,之前的名声再高很快也会降下去,还不如留在这小小的茶肆中,不但可以创下偌大的名声,而且还可以第一时间说各种新说本。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茶肆一成的干股,茶肆生意做大对他大有好处。

    五爷,有件事不知您听我爹说过没有?

    沈溪想到桃花村的老祖母李氏要来县城,就有可能产生的各种变故准备跟韩五爷商量一番,我祖母在乡下,听说我爹归弄了茶肆的营生,想到城里来看看我父母都担心,我祖母会让我那些伯父来打理茶肆。

    韩五爷叹息道:大掌柜的跟我说过,不过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不好插手啊。

    沈溪点了点头,看来韩五爷也担心茶肆掌柜换人会给他带来影响,毕竟沈明钧这人好说话,平日里对于茶肆又基本不多管,给了韩五爷足够的自主空间,换了别人来当掌柜,可就未必有沈明钧这么开明了。

    五爷,还有件事,我想把之前您说的故事都整理下,回头咱找人刊印了,看看能否当个营生来做,不知您老意下如何?

    沈溪对韩五爷还是比较信任的,这事他没跟老爹老娘说,先跟韩五爷商量,看看老江湖的韩五爷有什么意见。

    韩五爷稍微琢磨了一下,点头道:这主意挺不错的,回头的确可以通过印刷成书册的方式,把这些优秀的故事往外推广扩散,或许可以把茶肆的名声传扬开,对咱以后的生意有所助益。

    可是,咱宁化毕竟地处偏僻,至今为止也没见谁创办过印刷作坊,这种事要去汀州府城那边才好办宁化自古便文风不盛,就算洪武二十四年张名远大人殿试得太祖亲渝‘特赐状元’,并担任国子监祭酒工部右侍郎交趾左布政使等职,但情况并未得到改观。就算把说本刊印出来,你说识字的有多少?到最后也未必能卖出去!

    沈溪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

    之所以很多人来听书,正是因为城里的人就算生活富足了一些,也因为识字少或者干脆不识字而无法从书本上知道外面的世界,对于说书人讲出来的故事就越发地神往。

    如果把想出版说本的生意做大,最好是要在大城市里,识字的人多,有闲钱的人更多,赚的钱自然就多。

    回去之后沈溪也在仔细斟酌和考虑,因此接连几天精神都不太好。

    眼看到了三月二十,这天下午沈明钧匆忙回到家中,告诉周氏说第二天母亲李氏跟大哥沈明文就会到城里来。

    毕竟涉及到沈明文的岁考,若沈明文在岁考中不能考得一等,就算侥幸保住廪生名额,但俸禄俸米可能会不保。

    沈明文等于是被软禁在阁楼里近一年时间,李氏对长子的期望值非常高。但沈溪却觉得李氏这种强灌儿子知识的办法不可取,恐怕会适得其反。

    周氏脸色很不好看,皱着眉头问道:娘和大哥来,咱们需要准备什么吗?

    娘过来会跟上次一样住在堂兄那边,至于兄长则会在县学落脚。就看娘是怎么处置咱的铺子,若娘执意让几位兄长来打点,我想的是就由着娘吧。沈明钧抱歉地看着妻子,娘子,你觉得呢?
1...4748495051...19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