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之1983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杨叛儿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时代的大学就很好上!这时候的高考的通过率是很低的,高中生们想要考中大学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辛苦!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有高考才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其实现在能上高中的同学们都是很清楚自己的梦想和未来的,不然他们早就去读中专了。
而凌云兰想要让自己班上的同学都出人头地,考中大学,那自然也要付出更多!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过,这几天,凌云兰却发现了一丝不好的迹象。
班上几个年纪大些的男同学,行动突然有些神神秘秘,或者说鬼鬼祟祟。
以往,这些班上这几个年龄较大的男同学,在课外时间,很是热衷于运动,打篮球啊,打乒乓球啊,踢足球什么的。
在潮州第一中学,吃晚饭与上晚自习之间,有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候天还有些亮,这几个男同学经常买好饭,打上一场球,一身臭汗就捧了碗,大口大口地把饭菜往嘴里扒,再急急跑到洗漱间擦抹擦抹,然后就匆匆往教室赶。有时,课间的十几分钟,他们也会抱了球到操场上投投篮。
凌云兰对他们的这种做法非但不介意,反而相当的赞同。因为她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能始终绷着一根弦学习,要劳逸结合,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玩,该学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学。
可这几天,这几个男同学突然对运动没了兴趣,吃了晚饭,或躲在寝室,或躲在操场上,或聚集到教室最后的一个角落里看书,当有人撞过去,还紧张兮兮的用东西遮掩。
而他们之间说的话,有时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相互称呼什么云龙兄,楚老板,还成天“****的”、“他奶奶的”、“他娘的”、“狗娘养的”脏话连篇,可偏偏潮州这地方作为闽南语次方言的潮州话怎么会有这些明显带着北地的方言?
凌云兰觉得自己必须要找出原因来。
现在已经是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啊!
于是这一天的晚饭前,凌云兰终于在教室的后排将这四位顾不上去吃饭的男同学抓了个正着。
当凌云兰问他们在做什么,这几人一边嬉皮笑脸的打马虎眼,另一边却有人偷偷的把桌上的书往抽屉里塞。
有些生气的凌云兰直接过去拨开了他们的手,将几人试图隐藏的书抓到了手里。
定眼看去,竟然是两本杂志?!
看着杂志的封皮似乎也不像是什么市场上流行的那种低俗杂志啊!
难道是夹了个假封皮?
凌云兰心里有些疑惑,面上却始终板着个脸,用眼神冷冷的打量着这四人。直到这四个男同学手足无措,她才冷哼了一声,让他们赶紧去吃饭,吃完饭来办公室找她。
回到办公室的凌云兰掀开了杂志的封皮。
嗯?真是杂志?
不信邪的凌云兰又把另一本杂志也翻了翻,这才最终确定。
然后她快速的翻了翻杂志的内容。
创业故事?政策解读?诗歌?散文?小说?
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凌云兰又翻到了目录处。
亮剑……………………………………………………戈文第14页
哑脊背…………………………………………………海子第54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海伦·凯勒第72页
唔?有戈文和海子的作品?
还有海伦·凯勒?
凌云兰提起了兴趣,她虽然是理科生,但是平时也喜欢读一些文学作品,对于现在比较有名气的戈文和海子都不陌生,至于海伦·凯勒,好吧,她可是将这位美国的残疾女作家和中国的张海迪都视作偶像的。
时间就在凌云兰翻看这几个人的作品中慢慢流逝了。
一本杂志看完,凌云兰赶紧又去翻第二本杂志,她现在看的内容正是连载的《亮剑》!
当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凌云兰才从阅读中惊醒过来。
她喊了声“进来”,就合上书安静的看着心惊胆战走进来的那四位同学。
这时候的凌云兰已经大概摸清了眼前这四位笔直的站在自己面前等着挨训的男同学究竟为何不正常了。
因为就算是她也被戈文那篇《亮剑》所吸引了。
不同于其他人,凌云兰的祖父辈可是真正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革命者,她的祖父和三爷爷参加的是共产党,可是她的大爷爷和四爷爷却是国民党那边的军官。虽然她没有亲身经历过当年的事情,可是从祖父那里,从父亲一辈那里,她可是听了很多当年的故事。每次祖父讲当年的故事都会老泪纵横,而父亲则会把参加过上海保卫战的大爷爷的事迹翻来覆去的重复很多遍。
所以,《亮剑》故事里的赵刚和国民党的楚云飞都让她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四位笔直地立在凌云兰面前的学生有些心惊胆战的看着自己的班主任,等待着班主任的训斥。虽然平时班里的同学们有时候会亲昵的称呼凌云兰为晴姐,可是谁都知道当晴姐生气了、发飙时,绝对是一场灾难!因为大家的内心都很清楚,晴姐之所以会生气会发飙,那是因为晴姐是真的对大家的不自爱不自尊感到伤心。
可是为啥晴姐会不说话呢?!
想象中的倾盆大雨一直悬而未下,让几个人有些摸不清头脑,相互间更是闪烁猜测不已。
本来在来办公室之前,几人已经趁着吃饭的间隙商量好了,只要晴姐一教育完他们,他们就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要痛哭流涕、痛彻心扉的向晴姐悔过,保证以后一定不看课外书,一定认真学习。
可是眼前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了?
凌云兰站了起来,这个动作让四人再次低下头做忏悔状。
凌云兰绕着四个男同学转圈子,当她转到那个姓李的胖子旁边时,冷不丁的问道:“你觉得《亮剑》好不好看?”
“一点都不好看!”李胖子不假思索顺口就回答道。
话刚一说完,李胖子就回味了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而一边的另外三名男同学更是用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盯着他,其中一个男生更是低声骂道“个元两粒(白痴)”。
李胖子几乎快要哭了,刚才纯粹是本能在推卸责任,这和大家之前定下的要老实向晴姐承认错误相违背,简直就是抗拒从严。
“噗嗤……”凌云兰看着这四人的表情,不由的笑出声来。
然后才指着课桌上的《同袍》杂志说道:“我怎么觉得《亮剑》很好看啊?”
“啊……”
“课外书不是说不能看,要看就正大光明的看,但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每天沉陷在幻想中……”
许久之后,这四位男同学拿着那两本已经快被翻烂的《同袍》杂志离开了凌云兰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外,四人不约而同的面面相觑,在发现对方的脸上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之后,几人不由的指着对方大笑了起来。
天色已经暗淡下来的夜空中,传来一声“晴姐万岁!”的呼声。
没几天,凌云兰便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关于《亮剑》的阅读活动,活动的主题词是——
面对高考,要勇于亮剑!
又过了没几天,班上同学们竟然在傍晚从校园的广播里听到了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书汇”节目正在推荐《亮剑》。
……
……
又错过点了,这是星期二的。(未完待续。)





大时代之1983 第310章 突然爆红的《亮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事情到底是怎样才发生的呢?
一本籍籍无名的新杂志,一本本来面向的读者是那些退伍老兵以及那些对创业、致富感兴趣的农民的杂志,竟然在四月份的中旬销量一下子大涨起来。
不仅那些仍委托各地新华书店帮忙代销的第二期杂志被一抢而空,就连那些在各地新华书店压箱底的准备退回《同袍》编辑部的创刊号都没剩下一本。
除此之外,《同袍》编辑部陆陆续续的接到各省新华书店总店的代销电话。
当初通过南京军区联系上的上海新华书店负责人更是亲自登门拜访,目的就一个,请《同袍》编辑部以后足额足量的给上海市以及周边县城的各新华书店供应《同袍》期刊,至于数量,嗯,步子也不要迈的太大了,每个书店暂时先按500本进吧。
至于那些口音各异,南腔北调,操着一口家乡味道的普通话的陌生咨询电话就更多了。
这些自称是xxx民营书店、xx报亭、xx书摊的个体老板们很是大方,张口就是要订阅以后的杂志,一放话就是要定几百本,难道他们就不怕杂志砸在自己的手里?
倒是也有说想申请代售《同袍》杂志的,询问杂志社需要办什么手续和资料巴拉巴拉,不过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编辑部的接线员在知道对方不是国营书店后,都是直接翻个白眼,然后虚与委蛇几句,挂电话了事。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年代的人还像几年前那样淳朴善良,改革开放几年下来,中国已经开始出现各种骗子和讪客,很多人被骗的家破人离。
而寄往《同袍》编辑部的信件和电话也有了急剧的变化,突然冒出很多读者来询问如何订阅杂志以及现在还能不能买到前两期杂志的。
这些情况一时间让《同袍》编辑部的编辑们都感到非常奇怪,然后还是接线员从电话中和读者来信里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四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道“读书汇”曾分享了《亮剑》的故事。
四日前?
四日前!
啊,那一天晚上编辑部正进行第四期杂志的定稿工作,社里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碌,没有人听广播。
嘶……
这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威力么?!
好厉害!
得知真相的一众编辑都是一脸的震撼。心中更是充满了意外的惊喜。
得知原委的北岛双手叉腰,站在编辑部的会议室里仰天长笑,果然我当初让戈文连载小说的想法是多么的聪明!
在一众编辑敬佩的目光中,北岛大手一挥,都给老子干起来!我们一定要趁着这一次的机会,让《同袍》一鸣惊人!
于是一群编辑在唉声叹气声中,又忙碌了起来。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痛并快乐着。
没错,这句戈文聊天时无意说出的话,代表了所有《同袍》杂志社成员的心声!
大家虽然忙碌虽然劳累,内心却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说《同袍》一鸣惊人一点都不夸张。
先前默默无闻的杂志一朝咸鱼翻身,当初发行量仅为10万册的杂志,还包括还免费送出去三万册的创刊号,在经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间接广告之后,随着读者们的口口相传,杂志社一下子收到如此多的求购信息,以至于喜出望外的总编辑北岛下令将《同袍》杂志的创刊号和第二期杂志又各加印了10万册投入市场。
可没过几天,这二十万册杂志就销售一空。于是北岛不得不又开始委托印刷厂进行第三册加印。
这一次北岛咬着牙冒了个风险。
对于印刷厂而言,一次性印刷的书越多,成本就越低,自然向杂志社要的价格也就越低。
所以这一次除了已经落实下来的两期杂志各近四万册的订单外,北岛又多印刷了各八万册,而没用了半个月,这两期十六万册杂志也都销售了出去,并没有砸在杂志社的手上。
此时,市场才将将饱和。
而与此同时,全年订购《同袍》杂志的读者达到了惊人的十六万!
这让印刷厂的厂长也是痛并快乐着,杂志社印刷的数量越多,对厂里而言利润也是越多。但是他之前曾和北岛签过合同,要用成本价给《同袍》杂志印刷日历的。
整整十六万册日历啊!这的损失多少利润啊!就是印刷品的边角料那也能换钱啊!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刚刚创刊的《同袍》杂志社便开始转亏为盈,杂志印刷数量更是一举突破三十万册,放眼整个中国期刊界,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而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同袍》杂志一鸣惊人了,《亮剑》更是突然间在整个中华大地上爆红起来。
比起当年李新华发表《伤痕》小说来说,《亮剑》造成的轰动丝毫不差。
文艺青年们围在一块聊天时,如果不评论几句李云龙和楚云飞简直就没法自称自己是文艺爱好者,会被人鄙视的恨不得找个地洞溜进去。
女孩子们则为了李云龙、楚云飞和赵刚三人究竟谁才是最好的男朋友争吵的面红耳赤。
在农村,在工厂,大家劳累之余闲下来,也喜欢找个有文化的人来给他们讲讲亮剑的故事,尤其是李云龙收拾小鬼子的情节,大家对这个骂骂咧咧“狡猾大大滴”李云龙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
而大街小巷里,那些骑着竹马,鼻子下还挂着长长的鼻涕的小朋友们,这些日子里也都开始乐忠于玩一个打日本鬼子的巷战游戏。
他们装模作样的双手抱拳,一个说:云龙兄,别来无恙乎?另一个就回道:楚老板,恭喜发财呀!这个说:哦,你小子就是平田一郎吧?你那五万大洋在哪里?老子是八路军的李云龙。另一个就大喊:楚云飞在此,谁也别动,平田一郎,我那五万大洋在哪里?然后一群小屁孩就狂热地舞动着双手,挑着棍棒在空中劈打,biubiu叭叭的喊叫声响彻逼仄的小巷。
小屁孩们的武器什么都有,脱毛的扫帚,折断的竹棍,连居委会大妈的小红旗都能派上用场。他一个左勾拳,你一个回马枪,扭着屁股墩儿,自我满足,咿咿呀呀。
闹腾得厉害了,连巷尾龇牙咧嘴的公狗都进来撒欢,吓得一帮小毛孩蹬起两脚丫子猛跑。
战斗嘛,就得划出个道儿,讲究些江湖规矩。你俩扮过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得换个角色,孩子头就颐指气使地打发这两人去演个被抓着的小日本儿。还有一些面黄肌瘦的小不点通常会被分派饰演打酱油的日伪军。
小屁孩们吵得鸡飞狗跳的,自然会引起一些老阿婆的不满,她们故意作出一脸愁苦状,倚在门槛边骂骂咧咧。这老人家都一大把年纪了,你还指望她干吗呢,就像下雨天里揍小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却不知每一个迷恋巷战的小孩都是迷途于人间的天使。
如今期刊发行缓慢还看不出来,但是报纸上、电台上关于《亮剑》的讨论已经突然间越来越多起来。
……
《亮剑》的长处在于其对于人物的塑造。
大多数抗日题材的小说总会让人感觉很假、很空、很套路,我党的都是光明伟岸只为救国救民,日军都是变态武士道,国民党总是昏庸腐败畏首畏尾。这样的人物设计非常单薄,台词文绉绉的就那么几句,连首长开的玩笑都是固定的几个,根本无法打动读者。
相比之下,《亮剑》的人物真实、丰满、个性鲜明,很难用几个词语就能描述清楚。无论是我党的李云龙赵刚魏和尚还是****将领楚云飞,甚至是日军搞特种作战的山本一木,每个人物都有多面的丰富性格,形象十分鲜活,就好像是真正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一样。而且,它展现了八路军的惨败甚至全军覆没、日军将领的军事指挥、国民党军队中某些将领的骨气,这些在其他小说中非常罕见,更增加了《亮剑》的真实感。
——《羊城晚报》
《亮剑》可以说给脸谱化的抗日题材小说打破了一个瓶颈。主人公不再那么高大全,擦着纪律的边缘打仗,剑走偏峰却能打败各种科班出身的高材生,满口脏话好一个真性情。让人眼前一亮。
——《解放日报》
一般来说我很少去读关于军事方面的小说类书籍,我一直喜欢直白的军事历史的描述或者是军事报告文学,那些在生死之间所恢宏出的一个个历史的数据就足以让我震撼了,而且我总是感觉到小说当中充满了太多本不属于军事那种暴力美学的东西。
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这方面的想法有了彻底的改观。
我时常在想,一部优秀的小说应当具备什么素质,一是高超的文学描写手法,另一方面则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什么是深刻的思想内涵?不外乎是选取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作为宏大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某个个体的命运挣扎进行叙述,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对时代一种深刻的思考。
《亮剑》这部小说,在文学性上我找到了吸引我的地方。人物描写真的很新颖,我喜欢小说里的这些人物,喜欢作者对他们的描写,哪怕小说才刚刚写了三万多字。
李云龙、赵刚、楚云飞以及那些匆匆出现数眼的人物都是为信仰而生存的人,是可以用生命来守护信仰的人,这种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军队,或者往长远的说,炎黄军队所具有的至死不渝的精神,一、狭路相逢勇者胜,二、绝不投降。
李云龙他们对此两点精神作了最为完美的解释。
我喜欢他们。
——《文汇报》
看了前面的内容,突然对后面的情节感到无比的好奇。卢新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说的小说会写嗡嗡嗡的反思,究竟会是怎样的描写呢?
众所周知,那十年有太多的人被打倒,像李云龙这样的性格,赵刚这样的性格,他们会遭受到什么样的迫害?
我觉得《亮剑》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对于历史责任。
以史为鉴,小说让那段历史更真实,让人们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加真实的感受到那段历史,多少人用青春和热情铸就一生难以磨灭的悔恨,让几代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品尝这份苦涩。
——《新周刊》
仅仅是开头的几笔,就让小说主角李云龙活灵活现的就站在了所有读者的面前,骂个娘,爱喝酒,是爷们就要有的标签并不是他真正的男儿本色,凡八路军的英雄那点侠客的秉性也不是他的专利,集个性时代命运,集幸运智慧狡黠于一身的李云龙最独到的,是那种日渐消逝了的真正的男人的性感!
戈文真正写出了划时代的军事小说!
——《北京青年报》
……(未完待续。)




大时代之1983 第311章 自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陆陆续续出现在各种报纸上的评论都对《亮剑》赞不绝口。
这一次出现在报纸以及电台上的关于《亮剑》的评论没有像以往一样称赞与批评起飞、正确与错误相夹杂,竟是异口同声的一致颂扬。
这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奇怪,便是戈文也是一头雾水。
没错,这绝对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因为任何一本作品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正如英国的那句谚语一般,一千个观众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连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都有人批评、不屑,就连莎士比亚的伟大剧作都有人嗤之以鼻,《亮剑》充其量不过是一本通俗小说,怎么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呢?
况且,戈文和国内的评论界的关系并不算太好,更是做过一人单挑整个中国评论界的壮举,就算是为了私仇也不可能让那些当初受呛的评论“大师”们俯首称臣啊!
不对劲!
很不对劲!
可是戈文抓破了头皮也想不明白现在纸媒上怎么会出现这样异口赞同的情况。
报纸电台上除了那些夸奖《亮剑》题材新颖和戈文笔力出众的评论文章外,还有很多文章专门对戈文小说中出现的几位主角称赞有加,而楚云飞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公正的说,《亮剑》这部小说中,我独爱楚云飞这一个人物。
虽身处杂牌军,昂首挺胸间却有不折于世的峥嵘傲骨。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此乃军魂也!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眼睛深处是一番夺世的光华与璀璨。这样的人,胸襟里扛得下整片山河,又如何称不上一声英雄!
李云龙和楚云飞这两人一个在共产党,一个在国民党,难为知己,难为敌。
微妙的分寸,晦涩的尺度,如同宿命里的无间道,前前后后是沟壑也是旷原,却偏偏迈步不得,空留一世慨叹。
这世间总有许多身分和立场,超越感情和敬仰,根深蒂固。
——《江南都市报》
楚云飞,一个纯粹的军人,一个纯粹的爱国者,一个纯粹的中国人,一个纯粹的三民主义者!
至于********,还是抛开嗡嗡嗡荼毒的非左即右的思想吧。他选择了三民主义,是因为他坚信三民主义能够改变中国,我们选择马列,是因为相信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抛开阶级立场,谁都没有对错,只是个人选择。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悼词历历在目: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南方周刊》
1...101112131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