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之1983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杨叛儿
戈文正想借《废都》让大家知道中国古典美学的价值和意义。
而且《废都》中既有现实主义又有非现实主义,两者相辅相成融于一炉,既融传统与现代于胸臆之间,中西美学渗合,更融合中国现实原本就存在的种种东西,看似大杂烩,实则精严结构,逼真。
戈文自觉《废都》就是自身锻炼布局能力和写作技巧水平的最好范本。
唯一可虑的是,他前世看《废都》时,是冲着这本书被认为是“黄色”小说的名头去的,并没有深入的研读,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当发现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太多露骨的描写,原版中的“此处删去xx字”只是作者贾平凹玩的一个唬头时,戈文便将这本出色的小说抛到一边,因此也错过了学习的机会。
不过这样也正好,正好可以让戈文不局限于贾平凹的原著,充分调动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创作出一本属于他自己的《废都》。
而之所以选择《废都》,他还看中了一点,这本小说可以说具有跨时代的预测意义或者说是前瞻性。
贾平凹是在1992年开始创作《废都》的,这本成于90年代的作品直到21世纪后依然能够称得上是一面镜子,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
这一点也不知让人该惊叹,还是让人感到悲哀。
那么,就写《废都》了!
戈文将写满了字的那页稿纸撕掉,然后在空白的稿纸上列起了大纲。
原版的《废都》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
贾平凹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他至高的美学理想。
戈文不计划完全按照贾平凹的想法写《废都》,他要加入自己的想法。
对西安不熟,将背景改为北京。
依然是“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的却是这个时代的人文景观。
要写“性”,要写“废”,却不会全部都是“性”和“废”。
贾平凹的《废都》里,写了四大文人的堕落,这其实是在象征着知识分子的整体堕落。
戈文并不计划让这四大文人全部堕落。
书法家龚靖元沉迷赌博多次入狱臭名昭著最后自杀,儿子沉迷毒品最后发疯。
这个结局要保留。
龚靖元因为赌博从艺术家沦落为“手艺人”。安身立命的字画没了,失了做人的骨气,多次入狱,世人的压力,以及儿子的不争气,后代的无望,现实的绝望让他不得不死。他在死前疯狂的举动,每一件都是为了争一分颜面,最后在墙上的泼墨是他一生最后的大作。最后用宣纸盖体也是颇有用意,他兴于艺术,毁于艺术,最后与笔墨宣纸为伴,充满着温情的人文关怀。
同时这也是隐喻。
龚靖元的死有很大部分源于他的性格,基于文人的脆弱和悲哀,命比纸薄。
艺术家阮知非不搞文人创作,办了舞厅收入颇丰。被人打伤双眼,就动手术换狗眼。他是四大文人中最具有新思潮的人物,大劫过后依然勇往直前。他提倡实用主义,不断开放向前,具有光明前景。
所以阮知非不是文人,不是艺术家,他就是一个带着“文人”帽子的商人。
这个也要保留。
在84年底的四合院里,戈文知道经常出现在四合院里的一些人已经离开北京,离开了文坛、文艺界,他们去了南方、去海南淘金去了。
作家庄之蝶,四大文人之首,名誉金钱双丰收,成为众多人的偶像。十几年来苦苦打拼终于成功,然后成功之后陷入更大的困扰,创作情感的枯竭,过盛的赞许,金钱、女色、虚荣处处受到引诱,成为公众人物的他再一次被束缚。
正如书中所说:你已经不是你自己的庄之蝶,你是西京的庄之蝶。他被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所捆绑,他的人性和欲望一直被压抑着,全书体现着他内心的压抑和不停地释放,不断来回,折磨着他的精神。他只得被欲望和现实推着走,在现实面前不断地变市侩、狡诈、圆滑、贪婪,这样的自己与内心的善良、感性、纯洁、浪漫相斗争,最终依然无力回天。
社会扼杀了一个作家,也扼杀了一个庄之蝶。他与四个女性有染,改变了她们,赋予了她们新的生命,最终又毁了她们。
这个同样要保留。
这是对知识分子、对文人作家的告诫,也是自省。
画家汪希眠,这个人物在原著中出现的戏份很少,他是一个画艺高超的画家,但倒卖画假画,陷入困境,他患病乙肝,没有子嗣。
这个就需要改一改了!
贾平凹的原著中刻画了一大群鲜明的角色,随便掰着手指头数一双手都不够用,要是让这些人物打麻将凑上七八桌没有一点问题。
可就是书中的这十几二十号人,到了小说的后半篇一一散去,死的死,疯的疯,或家财散尽,或人生反转,一个个合情合理。到主人公庄之蝶家破人亡、声名败坏、精神失常,一个“废”字跃然纸上。
原著的四十万字缓缓读来,尽是沉重如铅的无助感,给人一种悲凉甚至绝望的感受,让人有一种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与孤独。
自己写的《废都》要写性,要锻炼能力,是预言和警告,但不能让读者们绝望,要给读者希望和梦想!
所以,画家汪希眠要在小说中作为一道光,一个火炬,一个梦想出现。
他会以一个真正的文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
正是因为画家汪希眠在小说中出现的戏份很少,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画家汪希眠是一个画艺高超的画家没错,但是他不会倒卖假画,不会患乙肝,不会没有子嗣。
戈文要写他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为画痴狂,有家庭矛盾但会和解,有儿有女,破茧重生,当庄之蝶最后灰溜溜的踏上南行列车的时候,画家汪希眠会获得成功,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戈文要让读者在失望乃至绝望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
……
这段情节,是叛儿一直期待写的一段情节。
就是要写出主角为了梦想而献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感觉,希望大家会喜欢(表担心主角的未来,故事早已考虑好了)。
还有就是感谢书友低调的阴谋家一百元的打赏,多谢!
上一章发布后,收到了很多打赏,让叛儿很是吃惊。
不知道大家是喜欢上一章的私货还是摘录的小说片段,土豪们可以在书评区吱一声,叛儿冒着被屏蔽的风险也要满足土豪的要求,只要土豪们肯把大腿露出来让叛儿抱。(*^__^*)
……
……(未完待续。)





大时代之1983 第326章 《生活在别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整整花费了两天时间,戈文才勉强得到了一份能令自己满意的大纲。
然后戈文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贾平凹的小说叫做《废都》,戈文却不能将自己的小说也起名叫《废都》。
贾平凹写废都、废道、废宅、废人,写历史转型期里,文化闲人在失去土地文化而市民化的过程中,受现代生活的压抑、因文化而窒息、为名利所累、不被理解的苦闷等等,是写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文化的异化、人的动物化、动物的人化,小说中颓废之气弥漫,给人悲哀绝望的感受。
而戈文的小说尽管也要写了废,也要写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文化的异化、人的动物化、动物的人化,却仍旧保留真实、纯粹、理想和志向,会写努力和奋斗,所以小说的名字如果用《废都》的话,却是不贴题的。
小说的名字他已经定下了,就叫《生活在别处》。
一说起“生活在别处”这几个字,大家的脑海中可能第一印象就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一本小说书名,又或者是法国诗人兰波的一句响亮的口号。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所以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
戈文将自己新书的名字定为《生活在别处》,一方面是因为这句话正贴合小说的主题。
贾平凹的《废都》写得是80年代的故事,可是身为穿越者的戈文却知道小说中写得社会现象与此时的社会情况并不相符。贾平凹明里写的是80年代,其实写的是90年代初那个已经开始市侩,纯真素朴最后消失的一段时光中的故事。是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
按照戈文的想法,他也会这样写,也会把故事放到80年代。他的用意却是要将这个关于庄之蝶的故事当做一则警示的预言,以小说来洞察九十年代初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一定会出现的人生百态。
优秀的作品往往会洞察人心,往往会折射社会现实,甚至会预言未来。戈文希望自己这次的小说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身为一个创作者内心的野望。
既然80年代还未出现小说中的种种景观,那自然是一种别处的状态和生活了。取名《生活在别处》恰如其分。
另一方面却是戈文希望将来的国人看到“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自己的小说。
戈文喜欢创作,喜欢写作,有着自己的野心和期待。
空白的稿纸上写下了一段一段经过深思熟虑的字句——
……
这年古历六月初七的晌午,先是太阳还红堂堂地照着,太阳的好处是太阳照着而人却忘记了还有太阳在照着,所以这个城里的人谁也没有往天上去看。
街面的形势依旧是往日形势。有级别坐卧车的坐着卧车。没级别的,但有的是钱,便不愿挤那公共车了,抖着票子去搭出租车。偏偏有了什么重要的人物亲临到这里,数辆的警车护卫开道,尖锐的警笛就长声儿价地吼,所有的卧车,出租车、公共车只得靠边慢行,扰乱了自行车长河的节奏。
只有徒步的人只管徒步,你踩着我的影子,我踩着他的影子,影于是不痛不痒的。突然,影子的颜色由深而浅,愈浅愈短,一瞬间全然消失。人没有了阴影拖着,似乎人不是了人,用手在屁股后摸摸,摸得一脸的疑惑。
有人就偶尔往天上一瞅,立即欢呼:“天上有四个太阳了!”人们全举了头往天上看,天上果然出现了四个太阳。
四个太阳大小一般,分不清了新旧雌雄,是聚在一起的,组成个丁字形。过去的经验里,天上是有过月亏和日蚀的,但同时有四个太阳却没有遇过,以为是眼睛看错了;再往天上看,那太阳就不再发红,是白的,白得像电焊光一样的白,白得还像什么?什么就也看不见了,完全的黑暗人是看不见了什么的,完全的光明人竟也是看不见了什么吗?
大小的车辆再不敢发动了,只鸣喇叭,人却胡扑乱踏,恍惚里甚或就感觉身已不在街上了,是在看电影吧?放映机突然发生故障,银幕上的图象消失了,而音响还在进行着。
一个人这么感觉了,所有的人差不多也都这么感觉了,于是寂静下来,竟静得死气沉沉,唯有城墙头上有人吹动的埙音最后要再吹一声,但没有吹起,是力气用完,像风撞在墙角,拐了一下,消失了。
人们似乎看不起吹埙的人,笑了一下,猛地惊醒身处的现实,同时被寂静所恐惧,哇哇惊叫,各处便疯倒了许多。
这样的怪异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天上的太阳又恢复成了一个。
待人们的眼睛逐渐看见地上有了自己的影子,皆面面相觑,随之倒为人的狼狈有了羞槐,就慌不择路地四散。一时又是人乱如蚁,却不见了指挥交通的警察。
安全岛上,悠然独坐的竟是一个老头。老头囚首垢面,却有一双极长的眉眼,冷冷地看着人的忙忙。这眼神使大家有些受不得,终就愤怒了,遂喊警察呢?警察在哪儿?
姓苏的警察就一边跑一边戴头上的硬壳帽子,骂着老叫花子:“pi!”“pi!”是东京城里骂“滚”的最粗俗的土话。
老头听了,拿手指在安全岛上写,写出来却是一个极文雅的上古词:避,就慢慢地笑了。
随着笑起来的是一大片,因为老头走下安全岛的时候、暴露了身上的衣服原是孕璜寺香客敬奉的锦旗所制。前心印着“有求”两字,那双腿岔开,裤裆处是粗糙的大针脚一直到了后腰,屁股蛋上左边就是个“必”字,右边就是个“应”字,老头并不知耻,却出口成章;说出了一段谣儿来。
这谣儿后来流传全城,其辞是:一类人是公仆,高高在上享清福。二类人作“官倒”,投机倒把有人保,三类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类人来租赁,坐在家里拿利润。五类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类人手术刀,腰里揣满红纸包。七类人当演员,扭扭屁股就赚钱。八类人搞宣传,隔三岔五解个馋。九类人为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十类人主人翁,老老实实学雷锋。
此谣儿流传开来后,有人分析老头并不是个乞丐,或者说他起码是个教师,因为只有教师才能编出这样的谣辞,且谣辞中对前几类人都横加指责,唯独为教师一类人喊苦叫屈。但到底老头是什么人,无人再作追究。
……
如同贾平凹的《废都》一样,戈文在《生活在别处》的开篇也描绘了一幅人心惶惑、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图景。
东京城里的神秘“异事”,引出捡破烂老头的那一段遥辞,在接下来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气功表演、卜卦算命及全民经商的喧闹景象,期间有穿插高级知识分子孟云房与出家的小尼姑偷情、无业游民周敏携带别人的老婆私奔,而后通过这两个人物引出书中的主要任务——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的所作所为。
在戈文的印象中,就是在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国退民进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国民价值观开始失衡。那时候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超前消费、游戏人生等观念急剧膨胀,色-情服务、迷信活动卷土重来,贪污腐化、假冒伪劣之风日益猖獗。
而就是90年代社会风气的逐渐恶化,让80年代原有的淳朴、简单、浪漫消失的无影无踪,让后人叹惋不已。
不知为何,写着写着,戈文竟觉得心中十分的憋气,联想到后世的情形,这一大段情节竟是痛快淋漓之极,写的十分的有生气。
……
……
这章是星期五的。
晚上忙着整理资料,码字时已经很晚了。
另外这章引用了一段贾平凹先生的《废都》原文,是为后面的情节铺垫,必须写。在之后就没有引用了。(未完待续。)




大时代之1983 第327章 万众瞩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作为北京城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尤其在年轻人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就算年后戈文并不计划在四合院搞什么沙龙,可是来往于四合院的人还是很多。
有来借书的,四合院前院厢房改成的图书室中放置了相当多的图书,很多图书都是市场上没有的。
有来邀请戈文参加各种活动或者是聚会的,面对这些邀请,戈文大多都拒绝了,只有那些他感兴趣的活动才会参加。
也有来慕名拜访、看望戈文的,这些人往往会被戈文劝阻,他谦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并无特殊之处……再然后这些想与戈文见面的人便慢慢的少了起来。
而戈文也并非不和人打交道,现在四合院虽然没有了沙龙,但是还是经常有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经常过来聊天,只是范围却较过去小了很多。
戈文再次闭门不出的状态,自然引起了朋友们的关心。
然后他又要开始创作新作品的事情就被这些朋友知道了。
再然后大家就知道戈文这一次创作的作品,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他要写一部严肃文学小说。
“……你们知道吗,戈文又开始写小说了,而且这次他写的小说是严肃文学……真不知道他会写出怎样惊天动地的文字来!”陈丹青一手扶着椅背,另一只手捏着一个小酒杯,他岔腿反坐在椅子上,饶有兴趣的对着自己的画家朋友们说道。
在他对面的圆桌上,几个年轻的画家正围坐一圈,手中或拿着酒杯或拿着筷子。
听到陈丹青的话,几个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一个画家兴奋的将手中的筷子放下,问道:“严肃文学?丹青,你确定吗?”
另一个画家也是将信将疑:“戈文好像好没写过严肃文学哩!”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能骗你们不成!”陈丹青一口将手中的酒喝下,砸吧了砸吧嘴巴,皱着眉头说道。
“这应该是戈文的第一部严肃文学吧?”一个画家有些不确定的喃喃自语道。
“没错,他之前出版过一本《士兵突击》,还有那本《明朝的那些事儿》,现在还有一本杂志在连载他的另一部军事小说,好像叫《亮剑》。严肃文学?戈文还真没写过呢。”有人很自信的回答道。
“戈文还翻译过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有人在补充。
“啊,我把这本书给忘了。”
“纵观戈文写的长篇小说,可都是大卖的作品,都造成了相当大的轰动,不知道他这回的作品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啊!”一个画家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脸红耳赤,还是喝酒喝的,只是兴奋的嚷嚷道。
“是啊,这家伙总是会写出让人惊讶的作品来,我想这次也不会例外吧!”
“麻蛋,搞得我吃不下饭了都!”
“丹青,你看过戈文的新作品吗?”有人问陈丹青。
陈丹青摇了摇头,有些不爽的回道:“没有。这一次,不知为何戈文竟然十分神秘,别说看稿子了,就是他书房的大门都不让人进……”
“这么神秘?”
“不会吧,戈文不是这样的人呐。”
“他是担心这次的作品不成熟,写的不好吗?”
“那更应该让大家帮忙看看啊!”
“嗨,我说哥几个,咱在这说管啥用,咱们要不去戈文家看看去?我们一块向他要稿子看,我就不相信他能拒绝的了大家的要求。前些天大家才刚刚一起吃过饭……”
“这主意好,我看现在咱们就走吧。”有性急的人已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喂喂喂,你们不喝酒了?就算不喝酒也不能把这桌上的饭菜都浪费了吧!老规矩,谁先退席,谁去结账!”
“靠,你狠。”先前那个人闻言,翻了个白眼,又坐了回去。
陈丹青笑了笑,自己这些人别看在外人面前人模狗样,充大尾巴狼当艺术家,可是哥几个真的不富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很。
“好了,这顿饭我请吧,前天刚卖了一幅画,弄了百十块钱。”陈丹青一边从桌上的盘子里夹了一筷子土豆丝,一边说道。
“豪气!”
“丹青,不用你掏钱,今天这顿饭说了我请就我请!”
……
“喂,是魏厂长吗?”陈凯歌有些激动的冲着电话嚷嚷。
他的声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电话另一边的魏必达差点将话筒扔掉。
“凯歌,你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魏必达一边换了耳朵听电话,一边用手指扣自己的耳朵眼。
“魏厂长,《士兵突击》不是拍完了吗,不知道广西厂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陈凯歌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压抑住心中的激动问道。
“凯歌,你也知道广西厂现在的情况……”
“不是,我是说等《士兵突击》上映后,广西厂资金回笼之后,还会不会再开新电影?”陈凯歌赶紧解释道。
“当然会了。电影厂不拍电影还叫什么电影厂!”魏必达一愣,然后痛快的说道。
“那魏厂长您能不能和北影厂的领导联系一下,把我在借调过去?”
“你想来广西厂?”听到陈凯歌的话,魏必达很高兴。
《士兵突击》作为广西厂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魏必达一有时间就和剧组泡在一起。就是在剧组中,他看到了陈凯歌等人的能力和水平。
对北影厂能网罗到如此多导演人才,魏必达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
羡慕是羡慕北影厂居然有这么多的杰出人才。嫉妒也是嫉妒北影厂的人才之多,随便拎几个出来既然都有这样的才华。恨则是恨北影厂的财大气粗,陈凯歌这些人在北影厂竟然都是些打杂的年轻后生,如果这些人是在广西厂,早就把这些人当成了宝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现在听到陈凯歌话里的意思似乎对广西厂印象不错,不由得喜出望外之极。
“呃……”
陈凯歌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可是他想了想之前从戈文口中听到的那个故事,不由得咬了咬牙毅然说道:“去广西厂也不是不行!之前魏厂长你调我们去广西厂的时候说会给我们独立执导的机会,不知道魏厂长您这话还算不算数了?”
“只要你的关系转到广西厂,等《士兵突击》盈利,我一定做主让你独立执导一部电影!”听着陈凯歌的话,魏必达大喜,赶紧给他下包票。
1...171819202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