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医狂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做的雪茄

    卿夜离闻言反应过来,不由张大了嘴巴,这,还是传闻中那个杀伐果决的“阎王”吗

    说出这般肉麻的话,还含情脉脉地看着慕容瑾,他看不下去了!

    卿夜离“腾”地站起身来,一边转身往外走一边摆手道:

    “行行行!本阁主走还不行吗”

    随即纵身一跃,便飞上了屋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其实,卿夜离这么着急离开,是怕自己再也掩不住艳羡。

    &nb

    sp;既然求而不得,那就眼不见为净吧!

    这两日,京都百姓谈资不断,先是听到废除太子,丞相被贬流放的消息,后又听闻“战神”萧衍要北上抗敌,而且还要带上燕王妃!

    虽说也有少数将领携妻儿随军的,但是像萧衍这样身份的人出征,倒是甚少听闻带着王妃打仗的。

    于是百姓恕我按不得不在后面补上一句“连打仗都带着,燕王当真离不开燕王妃啊!”或者“燕王妃可真有本事,竟能让不近女色的‘阎王’如此宠爱!”。

    而相对于几件大事,皇后跟皇帝求情,让李锦华留在京都的消息便微不足道了。

    三日后,四月初四,是萧衍率八千精兵北上征战的日子。

    慕容瑾此次只带了小凌,秋菊和冬梅。

    而卢嫣,则是昨晚跑到主院,跪着求慕容瑾带上她。

    慕容瑾知道她想要去前线,是




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遇,俩和尚
    身穿金盔甲的萧衍骑着战马行在列首,跟在左右是莫东和莫北。

    晚春夏初的风吹来,战旗烈烈作响,振奋人心。

    自动让出一条大道的京都百姓伸长了脖子,也只看到了冰冷如霜,面无表情的萧衍,并没能瞥见慕容瑾一眼。

    他们眼巴巴地在这里站了大半天,为的就是看看那传闻中医术高超的燕王妃,容貌如何倾城

    如今别说燕王妃了,脸燕王妃的一根头发都没见着。

    看来又要白高兴一场了。

    就在众人惋惜见不到慕容瑾,接下来的几个月少了独家谈资的时候,看到了城门一旁,有两个穿着灰白袈裟一高一低,一青一少和尚侯着。

    只见那青年和尚长相清秀,面带微笑,宛若一股春风。少年和尚则是一脸肃然,挺直腰板目不转睛,俨然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好诡异的组合啊!

    众人顿时忘了他们来到街上围观的初衷,纷纷瞩目于城门那头的两个和尚,时不时还与旁人议论和尚的来历。

    就在众人对这突然冒出来的和尚丈二摸不清头脑的时候,只见那青年和尚对着萧衍双手合十于胸前,微微颔首念了句佛号:

    “燕王殿下。”

    萧衍闻言勒了勒紧手中的缰绳,战马便前脚一抬,嘶吼一声止住了脚步。

    马上一身金甲的男子居高临下地看着跟前两人,神情严肃,语气冰冷:

    “清远大师这是要进城”

    众人闻言哗然,原来这是安昭寺清远大师啊!

    那个传闻中极有慧根,得佛祖垂怜,二十岁出头便有极高修行,能预言未来,看透事物,史上第一个年及弱冠便当上安昭寺住持的清远大师

    百姓不由目瞪口呆,他们尚且以为那是清远大师年轻时的事迹,却不料清远大师就是这么年轻!

    清远大师不顾众人或好奇或惊讶或仰望奇的目光,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回道:

    “是。皇上召见。”

    语气不卑不亢,简短明了。

    萧鸾在四月初一已经被送去安昭寺禁足反省了,如今皇帝召见清远,所讨论之事,也必定与萧鸾有关。

    虽说皇帝剥夺了其太子之位,但不代表,皇帝就彻底放弃了萧鸾。

    如今清远大师觐见,便是最好的证明。

    萧衍闻言了然,便不再寒暄,出声道别:

    “本王公务在身,就不耽搁清远大师进宫面圣了。”

    清远大师念了句佛号,挂着淡淡的笑容看着萧衍,语气平稳道:

    “我大萧有燕王殿下,百姓才得以安康,实乃家国之幸。”

    听到清远大师如此赞赏,众人心中顿时对萧衍肃然起敬,纷纷闭口,心怀感激地看着萧衍,以及跟随在他身后的八千将士。

    萧衍微怔,不由多看了眼前这位神情始终是淡淡微笑,神情没有任何变化的和尚,微微蹙眉回道:

    “承蒙清远大师吉言。”

    接着便要拉起缰绳,策马继续前进,然而手上缰绳尚未拉紧,便听大清远大师再次

    开口:

    “贫僧多嘴建议燕王殿下……”

    清远大师声音虽不大,但却有着能一开口便让人侧耳倾听的能力,于是众人不自觉地放轻呼吸,生怕错过半个字,便听到他缓缓说道:

    “……此行不宜携燕王妃同行。”

    音落,整个喧闹的京都,突然寂静无声,恍若隔世。

    清远此话何意他并没有加以解释。

    只是众人都能感受到身穿厚重金甲的萧衍周身气息的变化,不由深吸了一口气,面面相觑地等着有人来打破这僵局。

    就在这时,从马车里传来清脆明亮的笑声,随后便听到一个清冷的女子声音响起:

    &nb



第五百三十三章 战况,不乐观
    萧衍率军北上第五日,脚程已过大半。

    然而到了傍晚,一场晚春大雨突然袭来,所有人都不猝不及防地被浇了个透。

    而出了京都之后便换上了一身劲装,骑马随行的慕容瑾和蒋蕙也不例外。

    虽然大队及时停下避雨,但还是被淋湿了。

    萧衍一进驿站便让人生两个火盆,一个留在房里,另外一个送去蒋蕙的房里。

    房间被火盆烤得暖和,萧衍与慕容瑾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站在桌子旁,视线集中在桌上。

    此时,桌子上摊开的,是一张大萧与北宁接壤处附近的县镇。

    到目前为止,大萧接壤线自上而下,已有八座城池失守,落入北宁手中。

    大萧十万大军对抗北宁六万精兵,原本该是占了优势。

    可第一场交战,北宁就给十几天长途跋涉的十万大萧军来个突袭,大萧一下子便损失了几千将士,士气锐减。

    北宁军十分狡猾,经常搞突袭,加上有常州暴民的加盟相助,之后的每一场交战,大萧都打得十分艰辛。

    自双方交战以来,严格意义上来讲,大萧还没有赢过一场。

    如此被动的局面,大萧军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碰到过了,士气前所未有地低落。

    民间也是言四起,说北宁这次是下了狠心要拿回十几年前割让给大萧的十五座城池了,边陲百姓人心惶惶。

    大萧亟需一场胜战来振奋士气,平定人心。

    所以,无论是大萧将士,亦或是边陲百姓,都把希望寄托于即将到来的萧衍身上。

    而此时,众望所归的萧衍,正与慕容瑾研究这一个月来,大萧与北宁大大小小的十几场交战。

    这一路上,一停下来慕容瑾就在想这十几场战争的共同之处。

    乍一看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却又不似杂乱无章,反而给人一种冥冥之中早有安排的错觉,仿佛每一场战争都是不可避免必须发生的。

    思及此,慕容瑾便不由秀眉紧蹙,开口打破了宁静:

    “这些作战计划,不大像是宁辰制订出来的。”

    萧衍亦有同感,多年的带兵打仗经验告诉他,事情绝不会那么简单。

    这几天他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与宁辰一同长大,按照他对宁辰的了解,这绝不会是宁辰的主意。

    那会是谁呢

    萧衍眉头紧皱,似是自言自语:

    “背后指使之人,费尽心思挑起大萧与北宁之间的战争,目的何在”

    站在一旁的莫东闻言不由开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萧衍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说法,“不像,倒像是在帮助北宁对付大萧。”

    若是那背后之人想坐收渔翁之利,理应让双方均有损失,而不是大萧单方面损失惨重。

    莫东细想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谁会帮北宁对付大萧,是大萧的敌人么

    莫东沉思片刻,随即开口问:“大历”

    大历是如今唯一一个,与大萧水火不容超过了二十年的了。

    听说是因为当年,尚在襁褓中的大历太子在大萧军偷袭战乱中丧生,所以大历皇帝在丧子的悲痛下,放了“总有一天要踏平大萧”的狠话。

    这也是这二十几年来,大萧与大历战争不断的原因。

    “不可能。”萧衍否定了莫东的猜测,他与大历军交战多年,对对方已是十分了解,教唆他国侵犯大萧这种不耻行为不是大历皇帝的作风。

    慕容瑾也认同萧衍的话,正欲开口,便听到敲门声。

    是莫北,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双手呈



第五百三十四章 骁勇,大将军
    此时,窗外一声春雷响起,像是上天的预示,又像是某种警示。

    与驿站所在地一样雷雨交加的,还有北岭县。

    北岭县,大萧与北宁接壤线上的一个县城,因依靠着北岭山而得名。

    容祈率领着两万先锋大军,驻扎在北岭县郊外的北岭山背面,提防着在北岭山正面扎营的北宁军。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容祈派人给萧衍送去战报的当天晚上,前一刻哨兵来报,北岭正面的北宁军并无异常。

    一炷香后便有将士匆忙禀报,说东南方发现一支北宁军正在快速越过北岭,数量不明,来势汹汹。

    容祈便立刻吩咐清点人数,准备迎战。

    谁知就在这时,后方传来粮草起火的消息。

    容祈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单枪匹马冲进北宁驻扎大营里,把宁辰拎出来好好质问一番。

    可如今他身为两万将士之首,只能强忍着这口气,沉着下令让将士们提高警惕,随时迎战。

    后勤将士们立刻扑火,但大火熄灭后清点粮草,发现已被烧得所剩无几,

    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人数不小的北宁军已经与山岭山上望风的将士打了起来。

    粮草不足以支撑三日,容祈打算采取速战速决的方案,待贝宁月越过北岭山,便倾尽所有兵力将他们围起来一网打尽。

    然而北宁军早有防备,只在北岭山上交手,不轻易越过北岭,用车轮战的方法,不断地挑衅大萧军与之交战,使之疲惫。

    交战第三日,大萧军已经彻底断粮一日了。

    后方粮草补给尚且要等上两日,可将士们已经十分疲惫,加上雷雨不断,饥寒交加,已有不少将士支撑不住饿死,冻死了。

    此时,赵非盔甲上染了血迹,风尘仆仆地走进主营帐,冲着神情严肃看着地形图的容祈单膝下跪,义正言辞地开口:

    “世子,再这样下去,弟兄们会撑不住的,属下请求带领一支精兵突围,直捣敌方阵营。”

    容祈闻言并未抬头,坚决开口:“不准!”

    赵非虽然早就知道会得到这个答复,但是听到容祈拒绝得如此,还是忍不住想要多说几句:“世子……”

    “闭嘴!”然而赵非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便被容祈不容置喙的语气打断。

    容祈,就算赵非突破重围,杀进敌营又如何

    虽能起到声东击西,引起敌人怀疑是否有大队人马偷袭驻扎地而暂时不继续派出兵力。

    但他们很快便会发现这只是个幌子,反而会适得其反,而赵非等人也始终寡不敌众,白白牺牲了!

    赵非甚少见容祈如此严肃愤怒,一时被堵得无话可说,只能憋着一口气站在一旁。

    容祈知道大家憋屈,别说其他人了,他也憋屈!

    打了一个多月的仗,他都没见过宁辰一面,有时候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北宁王用宁辰的名义发兵的。

    思及此,容祈沉声问:

    &

    nbsp;“宁辰呢”

    赵非如实回答:“依旧未见踪影!”

    容祈闻言忍不住冷哼一声:

    “哼,让他躲在背后当缩头乌龟,倒是为难他了!”

    若是一前的宁辰,是一刻都忍不了的,如今却能躲一个多月,回北宁不过几个月,倒是长本事了!

    此时,有一战士跌跌撞撞来报:

    “报——追加一百零八名将士殉国!”
1...157158159160161...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