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影帝重回十八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纵马昆仑

    王宇捶了他一拳:“你这话说的,想不让人想歪都难!”

    钟晓曼和邬玉君也都朝宁远撇嘴。

    宁远哈哈笑了起来,然后指向潘越明:“这家伙可以替我唱,唱的都算我的。”

    在宁远的笑声中,他们都好奇的看向潘越明,而邬玉君则诧异道:

    “以前从没听你唱过歌呀?行不行呀你!”

    她当然是朋友间的互损,听到她的话,王宇他们也乐了。

    潘越明也不以为意,摆出一副龙傲天似的表情,臭屁道:“你不知道的多着呢,唱歌算什么,小意思。”

    宁远则点了点头:“嗯,这是个宝藏男孩。”

    这个未来的词儿,他们当然没听过,不过让宁远这么一说,倒是充满喜感,毕竟对应潘越明的话,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潘越明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挑了挑眉毛:“知我者,老板也!”

    “切!”

    邬玉君撇了撇嘴:“说你胖就开始喘了,可别绣花枕头啊。”

    潘越明立刻嘿嘿道:“你又没用过,怎么知道是绣花枕头,要不你用着试试?”

    这就是口花花了,娱乐圈的风气,虽然有一些比较乱,但整体上大部分人,倒也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不堪,更多是耳濡目染之下,荤素不忌的口花花。

    潘越明从94年参演三国演义》,到现在也在圈子里走过将近八年,也算个老油条了。

    当然,这点也不仅仅存在于娱乐圈,像很多人,一般到了酒桌上,荤段子就断不了。

    就算不是业务和工作上的,老同学之间的聚会,一些口花花也少不了。

    比如宁远前世在沙城卖饼走红后,有一次跟高中同学聚会,一个女同学就道:“早知道我也跟你一起去卖饼了,没准也能沾沾光。”

    另一个同学就笑道:“现在也不晚啊,去当烧饼夫人。”

    还有同学也起哄道:“人家有压寨夫人,你这可以算是压饼夫人。”

    在大家的笑声中,就有同学啧啧调侃道:“那谁压谁身上呀?”

    原本那个女同学只是想跟着挣钱,而到了这些同学嘴里,开玩笑就变味了,笑闹成一团,那女同学也红了脸。

    不过他们多年的同学了,也都拎得清,谁能开玩笑谁开不起玩笑,说说笑笑也都不以为意。

    然后就是宁远和那个女同学的笑骂,一顿饭笑笑哈哈的就过去了。

    而邬玉君也早就对潘越明的口花花习以为常了,闻言冲过去捶了他一拳:“你想死啊!”

    宁远他们则鼓掌大笑。

    笑完后,邬玉君斜眼瞥他:“你到底唱不唱,会不会唱呀你?”

    “唱唱唱,当然唱,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哈喽kitty啊!”潘越明抖了抖肩膀。

    这话是他从宁远那儿学来的,觉得挺有意思,而邬玉君她们就是第一次听了,顿时笑得花枝乱颤。

    看到这一幕,宁远很满意,很多女孩子,就喜欢能让她心情愉悦的男人,不管这笑话是荤的还是素的,当然,能接受荤的,那就证明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随后,潘越明唱起那首男人哭吧不是罪》。

    这首歌,是刘天王去年夏天发行的专辑男人的爱》里的主打歌,一出来,就被很多人喜欢,主要是男人。

    一开始邬玉君她们还坐在沙发上,小口吃着水果悠闲的等着听歌,不过当潘越明唱了两句后,他们都惊讶的发现

    “咦,小伙儿唱的不错嘛!”




345、水浒开播
    这一天,宁远和李雪刀他们一起,跟着水浒剧组去央视上访谈。

    这个访谈当然不是现在播,而是在水浒开播后,作为一个侧面宣传的形式,现在只是录制。

    来的人不少,除了制片任大惠、张记中和导演张绍林这三位幕后外,基本都是主角。

    一场访谈有说有笑的,大家都在爆料当时的趣事,比如鲁智深和李逵的增肥,比如李雪刀解释为什么会走那种小碎步,以及那种看得让人恨不得揍他的‘五体投地’。

    “说实话,我真怕播出后我的鲁省老乡骂我,因为我就是鲁省人,但不得不说,在那个时候,宋江就是那样的。”李雪刀苦笑道。

    宁远心道,骂你?你的鲁省老乡将来还会托人带口信:别回来,回来就打你!

    而且不止你的鲁省老乡,全国很多人都对你恨得牙痒痒。

    不过,这也是角色,宋江好歹还不算反派,那些反派,更被观众恨之入骨,远的有陈佩斯父亲陈强饰演的黄世仁,近的有李明启饰演的容嬷嬷。

    但这都是角色需要,总不能大家都演好角。

    主持人朱君也是这么安慰李雪刀,随后他又道:

    “我看过一部分,说实话,非常精彩,里面的那些人物,尤其是您饰演的宋江,把那种郁郁不得志的小吏形象演出了神,我相信,这样一部好剧,是能够得到时间检验的。”

    朱君的话得到大家的掌声。

    而这个节目,正是《艺术人生》。

    这个从00年开播的节目,没播几期收视率就一路高涨,位列央视节目收视前十,综艺类更是排进了前三。

    与地方卫视玩闹嬉笑的娱乐性质不同,这个节目着重挖掘背后的故事,安安静静娓娓道来,倒是跟01年开播的《鲁豫有约》差不多。

    在录制的时候,剧组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一起上去,是分批的,幕后和李雪刀一起上,然后鲁智深、李逵、武松这些主要角色一起上,再才是宁远、王思艺这些主要配角上。

    问到宁远的时候,宁远笑道:“在剧组里,我的年龄最小,大家都比较照顾我,不过这个阶段也是我的成长期,跟着李雪刀老师这些人,我能感觉到自己对表演的理解更深了,尤其是李雪刀老师那一场浔阳楼题诗的戏,真的把我震住了。”

    随后的大屏幕里,就播放了那一段,让台下的观众也都看得有些懵。

    毕竟此时的李雪刀,穿着简单的中山装,虽然还是个小老头,但一本正经的干净整洁,儒雅有度,哪还有戏里的样子。

    这种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宁远又免不了表演一段功夫,这倒不是宁远毛遂自荐,而是李雪刀主动‘爆料’的。

    显然,这是李雪刀给宁远增加一个展示的机会。

    宁远自然不会辜负他的好意,没怎么客气,谦虚了几句后,就上台耍了一通。

    因为他每天都勤练不辍,当然不会生疏,刚来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动作,就赢得满堂喝彩,当他表演结束后,掌声更是持续了好几秒。

    包括朱君,在结束后也连连夸赞了好几句。

    录制结束后,任大惠提议一起吃顿饭,他们自然又聚到了一起,喝了个尽兴。

    不过张记中没怎么喝,因为在吃饭前,宁远就跟他说,饭后再跟他聊聊新剧的事情。

    上次宁远跟他聊过后,就主动表示想跟他合作,自己投资,希望他能去趟香江找金老爷子拿下版权。

    本来宁远不说,张记中就有这个想法,宁远说了,正合它意,甚至原本还要发愁资金的事情,也被宁远包揽了,他自然没有任何顾虑。

    前几天张记中就告诉宁远,版权已经谈妥了,第一部希望拍《笑傲江湖》,宁远当然没有异议。

    张记中版的《笑傲江湖》,在前世可是一炮打响,同时也把李亚朋推上一线。

    在饭后,宁远跟张记中坐到一家小茶馆里,再次谈起这件事。

    对于令狐冲的人选,张记中开始没有发表意见,直到宁远说自己不演,他才说出李亚朋的名字,宁远自然不会反对。

    有时候,不一定是剧成就了演员,很多时候也是演员成就了剧。

    比如许晴,金庸自己就说过,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版任盈盈。

    当然,李亚朋也是他最喜欢的令狐冲,除了演绎外,忠于原著是金庸喜欢的首要原因,因为之前的版本改动的太厉害了。

    谈妥了令狐冲的人选后,宁远随后就说出许晴的名字,当时就让张记中有些愕然:

    “你怎么知道?”

    “知道什么?”宁远心知肚明,但肯定不会承认自己连原版都看过,当然知道这是他中意的人选。

    张记中挠了挠头,有些困惑,但他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也没多想,笑了笑道:“我也挺中意她的。”

    “既然这样,那就跟她发试镜邀请吧。”宁远点头。

    这个时候的张记中,还没有未来那么霸气,虽然在水浒里,宁远并不算大角,而他是制片人,但他上面还有任大惠,顶多是个执行者。

    更何况这个时候,宁远可是金主,他更不会跟宁远摆谱,而且宁远的人脉他也知道,背靠华夏话剧院,多少大腕都能够得上。

    两人谈了个大概后,宁远就离开了,他只是拿个主意,具体执行,尤其是组建剧组这一块,当然还是由张记中来做。

    不过,宁远已经打定主意,这一班人马,将来他都要收归囊中,而不是在未来成为张记中的。

    包括张记中本人,宁远也要。

    不过他肯定不会久居人下,但只要在一天,就得给自己撞一天钟,宁远也不是苛刻的老板,包括股权,这样的人才也不是不能给,但肯定有年限限制,怎么选就是他的事情了。

    宁远虽然现在想着挣钱,但他投资这些,只是为了增加未来自己的话语权,包括在业界的地位,真要是未来有自己喜欢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些,并不一定能争取到。

    至于利益,宁远看得没那么重。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话剧继续上演的时候,1月20这天也悄然来到。

    《水浒传》在央视一套正式开播。

    顶点



346、大河向东流哇~
    作为华夏的四大名著,在西游、红楼和三国相继播出后,就剩下水浒这个独苗。

    现在也终于要开播了。

    对于华夏人来说,水浒传多经典,自然翘首以盼,尤其是从立项开拍后,就不断有新闻报道。

    但时间持续了这么久,慢慢人们都不怎么关注了,而这个时候,突然央视报道,水浒传要开播了,无论电视还是纸媒,都在这段开始到处报道,让人们重新拾起当初的期待。

    对于四大名著来说,重播度最高,观众最爱看的当然非西游记莫属,神话传说嘛,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变化莫测,总能勾起人们追下去的**——哪怕他已经看过好多遍。

    或者说,神话剧总让人热情高涨。

    不仅是西游,《封神榜》也是如此,当然,还有前几年的《新白娘子传奇》、《聊斋》、《济公》和《武夷仙凡界》,而且《武夷》也是杨洁执导的。

    而如果粗略来算的话,三国跟水浒倒也勉强成一类,因为都有历史和战争,不过他们也有不同,差别大概就是封神和聊斋的距离,大场面和小气候。

    至于红楼梦,相较于这三部,喜欢的人就少了很多,因为这是一种慢悠悠的节奏,而且如果看过原著的话,知道结尾的悲,也没有勇气再看。

    不像水浒,虽然结尾也是悲,但至少过程没那么压抑。

    红楼,是需要慢慢品的,心情浮躁看不下来。

    自然而然,仅仅论热度的话,红楼赶不上那几位。

    没有任何一部文艺作品能满足所有人,不过因为四大名著的关系,他们的关注度比任何一部历史著作要高。

    宁远不禁想起韩涵那本《三重门》里面有一段话:

    “《红楼梦》里女人太多,怕儿子过早对女人起研究兴趣,所以列为**;所幸《水浒传》里有一百零五个男人,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有女人出现也成不了气候,故没被禁掉,但里面的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水浒传》里‘千山鸟飞绝’。”

    这本书00年出版的,作为比自己还小两岁的俊杰,这会儿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

    宁远对他挺佩服的,尤其是前世,毕竟那时候的宁远还是一个小角色,而韩涵已经声名鹊起。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能写出洋洋洒洒一大本,还成了畅销书,尽管受他阅历所限,只写的初中到高中生活,但文采和其中的一些思考,即使很多成年人读起来也有启发。

    把水浒传里的‘鸟’和‘千山鸟飞绝’联系起来,这种淡淡的幽默文风,一直贯穿韩涵始终。

    而且在这之前,宁远看过几本钱钟书的,觉得韩涵的文风开始在模仿他,但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风格。

    当然,韩涵也有他的短板,最开始出版的《三重门》,把那里写成‘所幸《水浒传》里有一百零八个男人’,直到后来被很多人挑毛病,再版的时候才改,不过一百零八没删,只是在八后面加了个【五】。

    他自己也说过,没看过水浒传,只是想当然的觉得一百零八将。

    所以,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要拍四大名著。

    当初七十年代末,王扶林导演到英国访问,看到对莎士比亚等名著进行的电视剧改编非常成功,而国内一些高校文学专业的青年竟有很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不由感慨:

    “那十年,华夏流行的读书无用论让大家都不读书了,几乎没有人看古典名著,这个现象太奇怪了。那么如何普及?我觉得用大众的形式最好。”

    所以,王扶林亲自执导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而《西游记》则交给杨洁导演。

    王扶林的确有大才,能把截然相反的两部戏,都能拍得那么成功,成为传世经典,而且不仅在内地,在香江、宝岛,乃至国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那时香江还没有回归,而且那时候美元还特别值钱,卖到香江的时候,一集卖出一千五百万美元,那可是87年的钱,那时候最贵的影星,片酬也不过几百万,还是香币。
1...153154155156157...169
猜你喜欢